禹王位于湖北黄冈市黄州区禹王街道,源自境内禹王城村禹王城遗址,距市区5千米。
禹王城非夏代大禹曾居此地而得名,乃战国时期楚国在此地修筑的一座都城,名曰“邾(zhū)城”,亦称“邾王城”。据明清《黄州府志》载:楚灭邾(今山东邹县。古籍中常写作邹、或驺),迁其君居此,曰邾城。时约在前255年(一说为春秋弦国国都,后为楚之弦邑,至战国时才复修为楚迁封邾君之邑)。
禹王城系东周时期古城址,城址平面呈南北向长方形,南北长1691米、东西宽654米,城墙周长4446米,面积1105914平方米。城址东、南、北三面修有土筑城墙,城外三面的护城河还依稀可辨。城址周围分布有多处东周、汉代的聚落遗址。发掘了300余座春秋、战国和两汉时期的墓葬,出土了一批东周至汉代的珍贵文物,著名的有春秋时期的“许公买铭文铜簠”,战国“之铸铭文铜剑”、汉代的“三翼龙座铜九连灯”以及东周时代的铜鼎、铜敦、铜壶、铜盒、铜盘及大批朱绘漆木器和各类仿铜陶礼器共计约4000余件。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禹王城为黄冈城市之根。据相关文献记载(禹王城在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范晔的《后汉书》、陈寿的《三国志》、房玄龄的《晋书》、郦道元的《水经注》等,都有明确记载),禹王城是东周时期楚国的军事重镇、秦汉时期衡山郡的郡治和衡山国的国都,也是晋代邾县的治所,晋咸康五年(339年)毁于战乱。
禹王城曾多次易名。战国至东晋,名为邾城。据相关文献记载,位于今山东境内曾为鲁国附庸的邾国被楚所灭,楚迁邾于禹王城。公元前206年,项羽分封吴芮为王,以“率百越佐诸侯从入关故,立芮为衡山王,都邾”,邾城成为衡山国的国都。汉高祖统一全国后,改封吴芮为长沙王(都湖南长沙),衡山复为郡仍治邾城。汉文帝、汉景帝时重新將衡山郡复为衡山王国,先后封宗室刘勃、刘赐,均以邾城为王都。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衡山王刘赐附和其兄淮南王刘安谋反被杀,衡山国除,邾城复为衡山郡治。元狩二年(前121年)衡山郡被撤消,而从该郡与南郡中划出十四县改设江夏郡,邾城则降为江夏郡辖县邾的县治,直至东汉末。
三国时代,邾城是拱卫东吴的军事重镇。吴赤乌四年(241年)八月,东吴丞相陆逊,遣重兵3万屯守邾城。西晋时为西阳王都,咸康五年(339年),后赵大将夔安攻陷邾城,纵火屠城,邾城遂成废墟。这从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记载:“邾县故城,江水又东经迳邾县故城南,楚宣王灭邾,徙居于此,故曰邾也。汉高帝元年(前206年),项羽封吴芮为衡山王,都此。晋咸和中(326-334年),庾翼为西阳太守,分江夏立。咸康四年,豫州刺史毛宝、西阳太守樊俊共镇之,为石虎将张格度所陷,自尔丘墟焉。”可知。邾城自战国中期(约前255年)立城,至东晋咸康五年(339年)废弃,前后达600余年。
及至隋代邾城正式名称多称为“永安城”或“永安戌”,唐末称作黄州城,宋代俗名女王城,传为楚王女之封地。明称作黄歇垒、吕阳城、汝王城;清讹为“吕王城”。民国讹为“禹王城”。因邾、汝、女、吕、禹等字音相近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