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历史记载,在周昭王二十四年到周穆公五十三年,(公元前565-468)佛教的创始人姓乔答摩,名悉达多,释迦族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是古印度北部释迦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相传他29岁时,痛感人世生老病死各种苦恼,又不满当时波罗门的神教统治及其梵天创世说教,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道,遍访名师,初无收获。经过六年苦行,在佛陀伽耶菩堤树下"成道",悟到世间无常和缘起诸理,即在鹿野苑开始传教,为陈如等五人说苦、集、灭、道"四谛",以及正见等"八正道",佛经称为"初转法轮"。其后四十五年间,在中印度各地进行教化,获得信众很多,都尊他为佛陀(意为觉悟者)。他80多岁,在拘尸那城附近婆罗双树下入灭。他的弟子将他一生所说的教法记录整理,通过几次结集,成为经、律、论"三藏",随着佛教传播范围的扩大,逐渐成为世界性的宗教。
佛教传入中国,是在释迦牟尼入灭后一千年,也就是东汉明帝永平七年(公元六十七年),佛教才正式传入中国。它与中国的儒家学说相行不悖,共同发展。经过三、四百年的教化,到南北朝时期,佛教已在中国十分盛行。梁武帝萧衍就是一个虔诚佛教徒。唐宋是佛教的大发展时期。明清时期,道教虽一时盛行,但佛教同样一直在发展,据说:清朝第一个入官的皇帝顺治就出家当了和尚。在中国隋唐中古时期以来,佛教与儒道学说成为了中国文明的精华。有"儒释道合而为一"之说。现在少林寺有儒释道合而为一图。有此可知,外来教派佛教对中国文明史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睢县古称襄邑、睢州。史志记载,是中原望郡。中华文化的精华,儒、释、道一直在这里传承发展。《睢县志》记载,睢县原有3处大的佛教古寺遗址。城外是圣寿寺、无忧寺,因为两寺都有塔存在,而遗迹可见。但由于地处睢县城偏远,香火早已中断。改革开放以来,圣寿寺所在地闫庄村民,虽在圣寿寺塔后,盖有一处是是而非的殿堂,但也仅供痴迷的佛教信徒,而众多是出于迷信的村民,到这里烧烧香,许许愿而已。讲经说道的场所已根本谈不上。现老城墙内的乾明寺,虽有史记载建立于唐朝,而光绪年间编写的县志记载:"乾明寺今有茅亭一所",虽说乾明寺留下了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夜宿乾明寺书写的"中山松醪二赋"的墨宝,但寺院已早已不复存在。而睢县县城南关,现平楼村委,东园村内的千佛寺,却是解放后睢县佛教徒讲经说道遗存的最后一个场所。
据东园村老村干部,现已91岁的老人张树廷及其他老年人回忆,他们记忆的时候,千佛寺就座落在现南关到柘城、太康三路交叉口转盘以南,千佛寺寺院及寺院占地约近200亩,寺院坐北朝南,是南北长,东西窄,一进寺院大门右有晨钟,左有暮鼓,盖有钟鼓楼。寺院一共三截,前截是大殿,中截是殿堂,后截是藏经楼。每截东西都有厢房,每天晨钟、暮鼓的响声,给寺院方园居民带来一种庄重、肃穆之感,有一种静化心灵的感觉。钟声、暮鼓之音可传五六里。由于战争的创伤,加之风雨剥蚀,解放后只剩前截大殿和后边的藏经楼,里面还有一个和尚,后来六十年代在这里建立了南关小学,前面大殿是教室。但那个和尚还在后截剩下2间东厢房里住。文化革命开始前,和尚就走了,后来南关小学迁走后,千佛寺被毁掉了。但大殿还是供销社的仓库,到改革开放以后,供销社倒闭,千佛寺遗址成了居民区。现50岁左右的东园村村民,不少在千佛寺大殿里上过学。
白云寺,已故主持印发大师(圆寂时100多岁)的弟子妙云(现已60多岁)回忆,印发大师曾在睢县千佛寺修行过,文化革命前回到老家后,是妙云把他请过来到白云寺当主持。说起千佛寺妙云法师也记忆犹新。
但千佛寺是何年何月开始建立的呢?现从东园村民张慎远七十年代从搬迁南关小学留下的千佛寺废墟上,捡到一块正方形石碑(图附后)。《重修千佛寺碑记》,碑文中记载:千佛寺寺院建立由来已久,但重修千佛寺,是在乾隆二十七年,即1763年重新修建。
睢县最后一所保存基本完整的寺院,在文化革命中彻底被毁弃,而睢县的佛教信徒和一些善男信女,为祈求平安,只有到民权境内的白云寺进香火,据白云寺的法师讲,睢县烧香的善男信女日益不断,远远超过民权进香的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