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古诗文大全

大理“佛都”崇圣寺

大理“佛都”崇圣寺

崇圣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南诏国和大理国时期建筑的一组颇具规模的佛教寺庙,崇圣寺初建于南诏丰佑年间,崇圣寺三塔是代表,大塔先建,南北小塔后建,寺中立塔,故塔以寺名。现寺的壮观庙宇在咸同年间已毁,只有三塔完好地保留下来。崇圣寺三塔是大理“文献名邦”的象征,是云南古代历史文化的象征,也是中国南方最古老最雄伟的建筑之一。该组建筑群距离下关14公里,位于大理古城以北1.5公里苍山应乐峰下,背靠苍山,面临洱海,三塔由一大二小三座佛塔组成,呈鼎立之态,远远望去,卓然挺秀,俊逸不凡,是苍洱胜景。

相传古时修建三塔,采用垫一层土修一层塔的方法,塔修好以后,才将土逐层挖去,让塔显现出来,故有“堆土建塔”与“挖土现塔”之说。建塔时所搭的桥,高如山丘,长达10余里。修塔时运力不足,还用山羊来驮砖,如今大理的银桥村,古时称为“塔桥村”。古藉记载修三塔,“役工匠七百七十万,耗四万余金,历时八年建成”。

大理“佛都”崇圣寺

修建三塔后,又建了规模弘大的崇圣寺。经历代的扩建,到宋代“大理国”时期达到鼎盛巅峰。据《南诏野史》记载:崇圣寺“基方七里,周三百余亩,为屋八百九十间,佛一万一千四百尊,用铜四万五百五十斛”;有“三阁、七楼、九殿、百厦”之规模。

因而崇圣寺三塔成为东南亚、南亚崇尚的“佛都”。到了大理国时期,大理国第一代国王段思平酷爱佛教,由于大力倡导,大理佛教非常盛行。大理国二十二代国王中,有九位出家到崇圣寺当和尚,他们分别是:第二代王段思英、第八代王段素隆、第九代王段素贞、第十一代王段思廉、第十三代王段寿辉、第十四代王段正明、第十五代王段正淳(也是《天龙八部》中段誉之父)、第十六代王段正严(也是《天龙八部》中段誉)、第十七代王段正兴。其中第二代王段思英,即位一年就到崇圣寺出家。

大理“佛都”崇圣寺

怀着对佛都的向往,在蒙蒙细雨的轻柔之中,我们叩开了享有“南中巨刹”之称的大理崇圣寺那充满灵气的大门,以期细细品味昔日皇家寺院的风采。走进崇圣寺,我们不禁被它那气势宏伟、庄严秀丽的布局所折服。观赏崇圣寺,须得品味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崇圣寺曾以五大重器闻名于世:三塔、南诏建极大钟、雨铜观音像、三圣金像、“佛都”匾。今天五大重器仅存三塔,而一代名寺“南中巨刹”崇圣寺与另外的四大重器均毁于历代的战火及自然灾害。

大理“佛都”崇圣寺

现在看到的寺院是2020年重建的,重建的崇圣寺西依苍山应乐峰,东临洱海万顷波,约占古代崇圣寺建筑面积的六分之一,而仅仅这只有以前六分之一的规模就已经让人叹为观止,那些大殿园林可比北京故宫了。可以想象当初的寺院是如何的辉煌。我们沿着这座中国规模最大的汉传佛教寺院的中轴线依次观赏了大鹏金翅鸟广场、山门、护法殿、弥勒殿、十一面观音殿、大雄宝殿、阿嵯耶观音阁、山海、大观十牌坊以及寺内的木雕艺术等。最后我们来到了望海楼,回味着崇圣寺那宏大的建筑规模和精湛的建筑工艺以及将静态的佛教艺术与动态的佛教文化相结合,再现当年“灵鹫山圣地,妙香国佛都”之辉煌的崇圣寺内涵,远眺着苍洱毓秀,望着络绎不绝的游客源源不断的涌进崇圣寺,听着来自五湖四海不同的方言,我们不禁深深的为崇圣寺、为大理感到由衷的自豪!

大理“佛都”崇圣寺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