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鼓楼(bell tower and drum tower),中国古代主要用于报时的建筑。钟楼和鼓楼的合称。钟鼓楼有两种,一种建于宫廷内,一种建于城市中心地带,多为两层建筑。宫廷中的钟鼓楼始于隋代,止于明代。它除报时外,还作为朝会时节制礼仪之用。城市中的钟鼓楼早为专用报时建筑。古代里坊制城市(见里)实行宵禁,早晚击鼓为启闭坊门的信号。建于明洪武年间的西安钟楼鼓楼是现存最古老的实例。此外,唐代寺庙内也设钟和鼓,元、明时期发展为钟楼、鼓楼相对而建,专供佛事之用。
钟鼓楼又名镇远楼,它是古甘州的标志性建筑,位于张掖市中心,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交汇于此,是河西走廊现存最大的鼓楼。是仿西安钟楼建造,平面方形,建在一座砖砌的坛上,面阔3间,进深3间,底宽16米。台平面呈方形,台底宽32米,高9米,基座至楼顶30多米,楼为三层木构塔形,重檐四面坡,攒尖顶。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典雅庄重,完全是中国民族形式的传统建筑。楼下有十字洞,通向东西南北,可以通过行人和小型车辆。洞门上方嵌刻着匾额,东“旭升”,西“贾城”,南“迎熏”,北“镇远”。楼上四面悬有匾额:东“金城春雨”,西“玉关晓月”,南“祁连晴雪”,北“居延古牧”。清顺治四年(1647年),米喇印、丁国栋反抗清廷,曾因诱杀巡抚都御史张文衡,分巡西宁道林维造,镇守总兵刘良臣,烧毁此楼。顺治七年(1650年)重修。竣工后,亦悬额四面:“九重在望”、“万国咸宾”、“声教四达”、“湖山一览”。
据《重修甘州吊桥及靖远楼记》碑刻,镇远楼于明正德二年(1523年)由都御史才宽负责兴建,清康熙、乾隆、光绪年间曾数次维修。楼东南角悬有唐代铜钟一口,铸造工艺精湛,形体浑厚雄伟,钟的外壁略呈黄色,又带铁青色。钟高1.3米,直径1.1米,上细下粗,略呈喇叭口形,下口六耳。钟身有三层图案,每层六格。上层其中三格为飞天。飞天头戴花冠、袒上身、下着裙、赤脚、手捧花束,形象优美,颇似敦煌莫高窟壁画中飞天的风格。中层亦六格,其中三格是朱雀、玄武。朱雀是长颈、长腿、长尾、展翅;玄武是长嘴、长尾、展翅,作奔走状,下层为六格,其中三格为青龙白虎。这口大钟铸造用合金;六分其金,而锡居一,它既能承受重击,又能产生宏亮的声音,钟声可传至金城的各个角落。楼上北侧树立重修甘州吊桥及镇远楼碑一块,至今保存完整。
楼阁为三层木构塔形,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结构精巧,造型雄伟壮观。虽然钟鼓楼现在饱受现代化高楼大厦的挤压,依然不失华丽典雅、庄严稳健的挺拔。
钟鼓楼整体建筑结构严谨,造艺精湛,雄伟壮丽,这里是人们观赏甘州街景的最佳观赏点,游客置身于此,即可猎奇览胜,寻古探幽,又可品茶观景,清风随意。让人赏心悦目,陶然欲醉,乐而忘返。
钟鼓楼耸立于四四方方的砖包高台上,基座至楼顶高约30多米,楼阁共有三层飞檐,勾心斗角,雕梁画栋,结构精巧,造型雄伟壮观。它是张掖市的一个标志性建筑,是张掖市的图腾和文化的象征。
曾经东去西往的商旅,铃声响彻黄沙,流动的旌旗与颠簸的马车,共同于风沙之中鸣奏着粗犷和旖旎的音乐。在古时,站在钟鼓楼上全城景物尽收眼底。在这里可以看到祁连山顶的皑皑白雪,依稀可见城外的居延湖泊和牧场。
如今,钟鼓楼虽然在四周的楼宇环衬下不再显赫,在沧海桑田的巨变中钟鼓楼渐渐失却原有的作用,隐退到历史的幕后,成了这个城市雅致的点缀,但钟鼓楼古风犹存,气势尚在。
每当张掖城沉浸夜幕之中时,钟鼓楼就霓虹闪亮,成为该市的一大景观。钟鼓楼高高的檐角和雄伟的躯体,在夜色中显得沉静、庄严,也显得神秘、亲切。
夜色中,钟鼓楼犹如一座巍然高耸的壮丽城堡,默默地看看周围车水马龙的世界。钟鼓楼这个历史的坐标,以其古朴的身姿,拓展着历史,彰显着一座古城的精髓和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