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古诗文大全

湖南武冈“五龙不出城,三龟守城门”的故事

湖南武冈“五龙不出城,三龟守城门”的故事

说起武冈城里的形胜,民间素来流传有“五龙不出城,三龟守城门”之说。五龙者,指的是武冈城内五座以龙命名的桥梁,即兴龙桥、攀龙桥、骧龙桥、游龙桥、化龙桥。

相传明朝初年,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见他的儿孙们在京城内常寻衅闹事,胡作非为,很是生气,就将他们分别封王远离京城。他将第十八的儿子朱楩封为岷王,起初的封地在岷州(今甘肃岷县),后改封云南,以后又改封武冈。因他姓朱,武冈老百姓都习惯叫他朱王。

也许是阴差阳错,朱元璋死后,传位给了他的孙子朱允楩,即明惠帝。这一下,朱元璋的儿子们大都不满了:哪有皇帝不传位给儿子而直接传给孙子的呢?皇上的那宝座谁不想坐一坐!

朱王来到武冈不久,果然,他的四兄朱棣捷足先登抢夺了帝位,即明成祖。这使得朱楩心里直痒痒,竟然也做起皇帝梦来。

他于是在武冈城大兴土木,修建王城,又引来渠水做护城河,作为王城屏障。有河当然得修桥,于是又在渠水上修建了五座桥梁。为了给桥取名,他可是煞费了苦心!因为这些桥名既要响亮,又要隐含自己的皇帝梦,还不能让人识破遭杀身之祸。他冥思苦想,好不容易将第一座桥取名为兴龙桥,不料便一病不起,呜呼哀哉了。这事传到民间,人们引为笑谈。有人说,朱王是攀龙附凤的角色,仗着老子的权威才到武冈为王的,第二座桥就叫攀龙桥吧。有人说,朱王作为花花太岁,哪是当皇帝的料子呀?要当,除非皇帝主动把宝座让给他,第三座桥就取名为让龙桥。也有人说,朱王不是真龙,只是一条飘游在外的野龙,第四座桥就叫野龙桥得了。后来有人觉得“野”字太土太俗,故又改称游龙桥。朱王一死,他当皇帝的梦化为了泡影,人们就将第五座桥称为化龙桥。后来,人们几经反复,最终将让龙桥更名为骧龙桥。

直到现在,除游龙桥被拆除外,其余四桥均在,成为城内不可多得的一道风景。

那么,“三龟守城门”又是怎么回事呢?

上了年纪的人大多还记得,在武冈城内的东门内、老南门、鳌山街,过去是有三个雕刻得栩栩如生的巨大石头乌龟镇守城门的。说起它们的来历,有这么一个传说。

相传,在修建武冈新城时,武冈知州决定挑选一名技术精湛且有相当组织能力的工匠来担任修筑城墙的工程总指挥。他挑来选去,本州金称市(现属邵阳县)一位姓舒的著名石匠师傅被选中担此重任。

舒石匠接到修城任务后,即带着几名帮手风风火火赴任,日夜兼程。途中唇干口燥,正好看到前面有一处高门大楼,知是财主人家,上前一看,见一个富态胖女人坐在堂上。舒石匠上前施礼,并介绍了自己一行的来历,求她给口水喝,说着就往里走。

“慢慢慢!”胖女人见他们满脚是泥,犹恐踩脏了她的地面,忙说,“你们在外等着,我给你们打水来。”说完,到里面一转,递出半勺水来。

舒石匠接过勺子,也没细看,顺手递给身旁的伙计,让他先喝。谁知那伙计刚喝一口,就 “哇”的一声吐了。舒石匠打趣说:“啊哟,你还真是娇贵,人家喝都没有,你倒用来漱口。”

那伙计一边“哇哇”大吐,一边说:“你看这是什么水!”

舒石匠接过勺子一看,浑浊的半勺水里,上面还漂浮着两片黄色的菜叶哩,一闻,哎呀,又酸又馊,竟是喂猪的潲水。

“娘的!把我们当猪看。跟这胖女人拼了!”伙计们一个个都捋起了袖子。舒石匠连忙制止住大家,用眼扫了大屋底下那块巨大的青石基脚,然后意味深长地向胖女人告别:“老板娘,我们走啦,改日再来感谢。”

到了州城,舒石匠日夜不停,抓紧施工,终于把城墙修好了。然后他向知州建议,在州城里,还要分别立三个大石龟,龟上立碑,一来壮州城形胜,二来宣扬知州美德。知州听说要给自己树碑立传,当然高兴,但又说:“好是好,只是到哪里去找合适的石头?”

舒石匠不慌不忙,说那个胖女人家的青石房基,正好可以雕三个大龟。知州欣然应允,就下令衙役将那胖女人家的房子拆除取石。石龟雕好后,又要胖女人变卖家产,作为运费,将石龟送到州城。

石龟运到后,那为富不仁的胖女人家的房地田产便变得一无所有了,她也沦为满脚是泥的乞丐了。

如今,尽管岁月久远了,有两个石龟早已不复存在,城东门内的石龟被人移置他处,仍然还保留残缺的身躯,似乎在向人们讲述它的身世故事。

湖南武冈“五龙不出城,三龟守城门”的故事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