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他革命一生,功勋卓著、彪炳千秋。
以朱德故居和与之相邻的朱德故居纪念馆为核心的朱德故里景区位于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马鞍镇。核心景区面积5.6平方公里,现有全国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是缅怀朱德同志丰功伟绩,对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未成年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先后被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员干部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国家国防教育基地、全国廉政教育基地;是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红色文化旅游精品景区。景区文化厚重,景观自然独特,旅游配套设施完善,现年均接待游客突破200万人次。
主要景点有朱德故居、朱德诞生地、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等。
改扩建
2020年10月,在胡锦涛总书记的亲切关怀下,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开始进行改扩建。
根据中办批复确定的基本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纪念馆的修缮着眼于把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建成环境优美、内容丰富、设施配套、特色鲜明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遵循“完善、充实、提高”的方针,严格按照以下基本原则进行:
不大拆大建原则。在保持原有风格的前提下,加强朱德故居纪念馆的维修、配套设施的完善,丰富展览内容,改进展示手段,提升展示水平。
自然协调原则。注重保持朱德故居纪念馆与自然环境的完整、统一、协调。
注重实效原则。以提高朱德故居纪念馆的吸引力、影响力和感染力为切入点,注重实效,全面提升教育功能。
纪念馆的改扩建是整个园区建设的重点,设计方案几易其稿,最后由四川省委审定定稿。改扩建后的朱德纪念馆秉承原有的川北民居建筑风格,坐北朝南,入口是朱德汉白玉像广场。它同原来的纪念馆相比有“三个不变”和“五个变化”:
三个不变:一是地理位置的不变。现在的纪念馆是在原址上进行建造的;二是建筑格局不变,继续保留原来的大小三个四合院的建筑格局,原馆的西大门仍继续保留;三是建筑风格不变,承袭了原馆的川北民居建筑风格,使之同周围环境协调一致。
五个变化:一是建筑面积的变化。原馆建筑面积为2100平方米,新馆建筑面积为3760平方米,新增了1660平方米,展厅面积也由原来的820平方米增加到2020多平方米,展线由原来的186米延伸到250米;二是展示手段的变化,增加了的声、光、电、多媒体、场景等展示手段,展示手法的多样化,将更多地吸引观众;三是交通游线的变化。纪念馆入口由原来的坐东向西,改为坐北朝南,游人由原来的北面下坡入馆,变为从南面登山入馆;四是增加了南面入口的朱德汉白像广场,广场分两级共1000多平方米,广场上矗立着朱德委员长汉白玉像,更便于人们瞻仰;五是增加了序厅、售票接待厅、多功能影视厅、文物库房等配套设施,使之功能完善。
朱德纪念馆建筑改扩建设计方案仍由原设计单位四川省建筑设计院设计,经省委批准后,招标由四川希望华西总承包建设有限公司承担主体工程施工任务,2020年8月16日动工,2020年3月30日完工。
纪念馆原有建筑面积为2100平方米,改扩建后为3760平方米,新增1660平方米。展室面积由原820平方米增加到2100平方米,展线由长186米增加到425米。增加了临时文物库房、纪念品小卖部、接待室等基本功能用房。整个建筑由一大二小三个四合院组成,木装饰混凝土结构,小青瓦屋面,融合了川北民居传统和现代建筑风格,外观古朴典雅,庄重大方。
朱德故居
朱德故居是一座坐北朝南的土木结构房屋,典型的川北农家小院。朱德从9岁开始在这里住了整整14年,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代。屋内按照朱德离家时的原貌陈列着朱德及其家人使用过的物品,堂屋门楣上方的匾额系郭沫若亲笔书赠,屋侧的“双柏树”、“琳琅井”是朱德当年劳动、生活、学习的见证物。
1988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
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建筑风格为川北民居样式,呈四合院格局,面积为3760平方米,分为4个展厅和1个临时展厅,整个陈列布展采用了现代多媒体和幻影成像的声、光、电等高科技技术,展示了朱德元帅在青年时期和在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南昌起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社会主义时期的生平事迹及文物,以时间为主线,通过大量的实物和图片,再现了朱德同志由一个佃农子弟成长为一代伟人的光辉一生。同时,该馆还收藏了2020多件文物。
朱德诞生地
朱德诞生地朱德诞生地位于琳琅水库旁的李家湾。这里本是丁姓地主废弃的一座粮仓,当年朱德祖父朱帮俊佃租了地主丁邱川的80挑田地,并租下了这右侧的房屋做住房。那时,堂屋左右两间歇房分别是朱德祖父母、大伯父大伯母的寝室,正房右边转角处是朱德三叔朱世和、幺叔朱世禄的卧室,里面一间是家里临时煮酒的小作坊,右边横屋第一间是朱德大哥朱代历、二哥朱代凤的歇房和家里丢放零杂东西的地方,下隔壁就是朱德诞生的仓屋,再往下边是厨房和猪牛圈。
1886年12月1日(农历冬月三日)早晨,朱德就诞生在这间狭窄矮小、面积仅有16平方米的木板仓屋里。直到朱德9岁时丁姓地主逼租退佃,全家才被迫搬离此地。
朱德父母故居
朱德父母旧居位于四川省仪陇县马鞍镇琳琅村一社的柏林嘴名朱家院子,朱德父母故居坐东向西,是清代中叶修建的土墙壁,双椽檩、青瓦顶、宽阶檐四合院古老民居,总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建筑面积315平方米。
1917年,朱德的祖父母、生父母、养父母及刘夫人等在此居住,堂屋门楣上方“人民之光”的匾额是1950年中共川北工作委员会所赠。
2020年8月1日起对外开放,是朱德故居纪念园最后一个对外开放的文物纪念地。
丁氏庄园
丁氏庄园丁氏庄园由富甲一方的丁邱楠、丁邱毓、丁邱钰、丁邱珍四兄弟合建,是川北地区保存最完好的一处地主庄园,始建于1906年,1925年竣工。占地面积6800m2,建筑面积3800m2,共有大小房屋108间,系穿逗结构,房108间,门120道。内有花园、天井、炮楼,外有护城河围绕庄园。整个建筑中西合璧,建筑历时18年。院内门庭对称,雕梁画檐,楼阁亭榭布局雅致,结构巧妙,土墙高筑达10米,是川北民居与客家建筑融合的经典之作。
2020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朱德故里琳琅山景区以“朱德精神”为主题,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让人们重温激情岁月,感受祖国变化,激励人们发扬光荣革命传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发我们振兴民族、建设祖国的热情,更使人们深刻理解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也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拥护共产党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
开展红色旅游有助于推进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促进人们的道德建设,可以弘扬民族精神、加强对人们的思想道德文化教育对培养人们的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