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境内遗存文物古迹十分丰富,自周迄清,历朝历代,皆无缺遗。据县文物部门1981年对全县文物普查登记和1986年、2020年文物补查登记证实,境内目前古遗址、古墓葬群、古建筑和石刻雕塑以及近现代重要史迹等共300多处。其中已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1处,待批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72处,被山东省文物部门列为“重点文物县”。
1、古遗址
(1)东平国故城位于东平县东平镇宿城村西北部,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故城大体呈长方形,东西长约1600米,南北宽约1300余米。城垣轮廓尚能看清,明显高于周围田地。遗址西北角仍有北城墙的残存,高1—2.5米,长180米,宽15米,夯土层、柱洞明显。据历史记载,宿为西周诸侯小国。春秋时期,宿先属鲁,又属齐。鲁、宋两国曾两次结盟于宿城。两汉、三国期间,东平为国,国君皆为皇子,以宿为王城,辖无盐、宿城、任城、东平陆、富城、章、宁阳等县。晋至南北朝时,改东平国为郡,郡治宿城。唐贞观八年(634年),撤宿城县并入须昌县。景龙元年(707年),复置宿城县,治宿城,属郓州。贞元四年(788年),宿城县改为东平县。大和四年(830年),改东平县为天平县,三年后并入须昌县。自此,宿城不再设置县以上的政权机构。但它至今仍是东平境内的一个重要集镇。城址内遗存文物十分丰富,地表暴露物有路钉砖、灰陶豆、瓮、罐、板瓦、筒瓦残片和大型陶砖以及青瓷豆、盘、罐等。出土文物有泥质五铢钱范、铁质五铢钱范、错银铜虎符、金银器和锄、犁等铁质农具,均是国宝级文物。
(2)鄣城故城鄣国,姜姓。位于东平县接山乡鄣城村及其周围地带。鄣城为西周、战国时鄣国国治。鲁庄公三十年(公元前664年)秋七月,被齐国灭。《春秋》庄公三十年载:“齐人降鄣”。汉时为鄣县县治,三国魏时废制。遗址东西1300米,南北650米,文化层的中心地带被今鄣城村占压。村东北处,发现地表下0.5—0.8米处有较多板瓦、筒瓦及罐、瓮、盆等残件。
(3)遂城遗址位于东平县接山乡上遂城村南。据《左传》等史书记载,商汤灭夏,封虞舜之后于遂,始建遂国,战国时为鲁之附庸,国人四姓,即遂因氏、颌氏、工娄氏、须遂氏。鲁庄公十三年(公元前681年)春,为平宋国之乱,鲁、齐二国会于北杏,因曾遭齐人侵害,遂人不至,后终被齐国所灭。遂城遗址属山间台形地,东西450米,南北350米。文化层堆积厚约0.6米。表层黄土,地表暴露物有灰、褐、红色罐和鬲口沿、豆盘等器物陶片以及饰绳纹的灰黑色较薄形小陶砖等。遗址区内西南部有一高土台,为当时遂国内城城址,当地群众俗称“南城台子”。
(4)郈邑故城位于东平县彭集镇后亭村一带。为春秋时鲁叔孙私邑。鲁定公十二年(公元前498年)夏,孔子言于定公曰:“臣无藏甲,大夫无百雉之城”。定公使仲由季氏宰,将堕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三人封地之城邑即“堕三都”。于是叔孙仇帅师堕后阝三尺,即用驷赤为后阝宰。该遗址属平原区,今整个后亭村座落在遗址之上,上为堆积沙层,2—5米以下为文化层,农民挖沙曾出土过一些泥质夹砂灰陶饰绳纹瓮、罐残片和豆柄、筒瓦等。
(5)阳谷邑城遗址位于东平县旧县乡王古店村东1000米处的山坡上。遗址东西800米,南北900米。据《左传》记载,阳谷邑在春秋战国时为齐国城邑,也曾是齐国名相管仲的采邑。鲁庄公、鲁僖公、鲁文公都曾在此地与齐桓公会盟,鲁季孙行父和公孙归父在此会见过齐桓公。古阳谷邑,北有燕赵,西有魏郑,东有强大的齐国,三面环山,西部临水,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鲁国、齐国君主曾多次会盟于此。
(6)无盐故城位于东平县东平镇无盐村南。周、秦时无盐为县城,两汉曾为东平国治。遗址南部被大清河冲刷掉,现存遗址东西约150米,南北约300米。遗址内暴露物有灰陶素面罐、瓮、盆、瓦当等残片及较大型残砖石等。曾出土汉代镏金三足双鱼纹青铜洗等文物。
(7)须昌故城位于东平县老湖镇埠子村西东平湖内,周朝至隋代时,为须昌县治,唐为东平郡郡治、郓州州治、天平节度使使治、须昌县县治。宋咸平三年(1000年),城圮于水,须昌城治迁王陵山前五里平原处,须昌城遂废。清末湖水干涸时,尚能见西南坡中“南门”二大字刻石。
(8)古运河自元代开通由东平至临清的会通河后,京杭大运河流经东平。明永乐九年(1411年),工部尚书宋礼重开会通河,东移新开河段。南自靳家口入境,中经大安山、戴庙等集镇,河段长60余里,河宽3丈2尺,深1丈3尺,并设闸调济水位。东平成为漕运要枢,历时600余年。江淮一带漕粮船,每年400万石皆取道于此运往京都。运河沿岸集镇商旅云集,店铺遍布。大河上下,日有百舸争流,千帆踊跃;夜有桅灯高挂,渔火如潮。成为极壮观的风景,“会河帆影”,是东平著名旧八大景之一。
(9)州城位于东平湖畔,始建于宋咸平三年(1000年)。时因黄河决口,水淹郓州城(今东平埠子坡),知州姚铉奉旨移建于今址。这里地处古济水、汶水和运河交汇的地区,是历史上南北水路的咽喉,北通燕赵、南控江淮,风物繁华,商贾云集。宋、金先后为郓州、东平府及须城县城,元为东平路城,明清为东平州城,民国至1982年为东平县城,历经千年。州城地势低洼,平均海拔38米,大隅首为全城最高点,城内面积4.3平方公里。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隅皆为常年积水洼,盛产鱼、苇、蒲、莲等,水面积占全城五分之二。旧志云:“夏秋之交,荷花半城,渔舟唱晚,风景清幽,不亚于江南。”成为县内一大景致。城内古迹众多,有宋父子状元坊、“龙门连跃”坊等72架;有清真寺、关帝寺、火神庙、文庙、马公祠等古建筑20余处。州城人杰地灵,这里曾孕育过“建安七子”之一刘祯,父子状元梁颢、梁固,戏曲家高文秀等一代名士;萃集过司马光、辛弃疾、文天祥、元好问、王士祯等杰士英才。州城是老革命根据地,曾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过重要贡献。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里就出生在州城,并组织和领导了东平人民的革命斗争。
2、古建筑
(1)清真寺位于东平县州城镇州城内,占地约6亩,初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明、清、民国及现代均有维修,为鲁西最大的清真寺。寺坐西朝东,从东向西依次为大门、天井、前殿、后殿、观赏台等。其中前殿为主殿,起脊灰瓦顶,歇山式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内为四梁八柱结构。左右各有耳子一所,木柱支撑,灰瓦顶。后殿和前殿有天沟相边,五脊攒尖式顶,斗拱结构,造型奇巧,巍峨耸峙,与北京天坛祈年殿的上顶有异曲同工之妙。
(2)戴村坝素有“北方都江堰”之称,是我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之一。位于县境东南部,南城子村东北大汶河上。明永乐九年(1411年),尚书宋礼采用当地白英老人的建议,在此筑土坝,将大汶河拦截南趋。明万历元年(1573年),侍郎万恭在土坝迎水面砌石坡,以防水冲。万历十七年(1589年),总理河道潘季训将此段拆除,另筑石坝,取名玲珑坝。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尚书舒应龙在玲珑坝南增筑二石坝,取名滚水坝、乱石坝,并在坝面铸铁扣,以连接坝之石料。清雍正四年(1726年),内阁学士何国宗将坝增高一尺。乾隆九年(1744年),总理河道朱藻将滚水、乱石二坝降至原有高度,并拆除玲珑坝,改建涵洞。乾隆十三年(1748年),太学生高斌、漕运总管刘统勋改建玲珑坝,并将大坝降低一尺五寸。道光二年(1822年),中承琦善于坎河口增筑三合土坝,以保玲珑等三坝之安全。
光绪元年(1880年),山东巡抚周恒祺复修玲珑、乱石、滚水三坝,并在南北各筑坝头一座。光绪三十年(1904年),抚东使者周馥将戴村坝浸口用土石堵塞,束水归槽,添建片石大堤,又将玲珑、乱石、滚水三坝和灰土坝修茸完整。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山东建设厅长张鸿烈、总工程师孔令溶将大坝坍塌处进行修整,并改名北部曰灰土坝,中部曰太皇堤,南部曰滚水坝,总称戴村坝。戴村坝三位一体,相互配套,在当时经济比较落后、科学技术尚不发达的条件下建成此坝,是非常惊人的。其设计之巧妙,造型之美观,在我国水利发展史极为罕见。虽历经数百年浪涛冲击,仍铁扣紧锁,岿然不动,充分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在治水方面的高度智慧,连康熙皇帝也不得不叹服:“此等胆识,后人时所不及,亦不能得水平如此之准也。”民国初年,美国水利专家方维来华,观看戴村坝后,由衷赞叹道:“此种工程,当十四、五世纪工程学胚胎时代,必视为绝大事业,彼右人之综其事,主其谋,而遂如许完善结果者,今我后人见之,焉得不敬而且崇也!”
(3)月岩寺位于东平县银山镇昆山西麓,座北向南,寺门向西,面积约3千平方米。寺院内有大雄宝殿、藏经阁及左右配殿和后殿,为前后双重院落,其中大雄宝殿向南,面阔三间,进深7.4米,高8米,抬梁式木质结构,歇山式瓦顶,脊上有砖雕双龙戏珠及花卉图案。院内有明代万历七年全石质钟楼一架,高4.5米,四角攒顶;宋代小虚观塔一座,全石质,高3.5米,瓦垄顶,均造型精美;碑刻数方及摩崖榜书“南海别院”、“昆岩瀑雪”等题字。根据碑刻所记,月岩寺不但是古代闻名的寺院,还是学子聚会讲学的场所,为研究“东原文化”提供了重要物证。
(4)清水石桥又名清河桥,建于隋仁寿元年(601年)。此桥在《太平寰宇记》、《元和郡县志》、《东原考古录》均有记载。大桥宏伟壮观,桥南水泊风景秀丽,古有“小洞庭”之称。洄源亭座落湖上,为著名胜迹。唐诗人高适从鲁西至东平路经石桥,触景生情,曾写下“石桥水横流”诗句。《元和郡县志》载:清水石桥,在县西三里。隋仁寿元年,造石作华巧与赵州石桥相埒,长四百五十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