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古诗文大全

袁枚创作的诗句-袁枚的诗

袁枚的古诗有哪些

记得采纳~

《十二月十五夜》

清·袁枚

沉沉更鼓急,渐渐人声绝。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白。

《偶作五绝句》

清·袁枚

偶寻半开梅,闲倚一竿竹。

儿童不知春,问草何故绿。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消夏诗》

清·袁枚

不着衣冠近半年,水云深处抱花眠。

平生自想无官乐,第一骄人六月天

《寒夜》

清·袁枚

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尽炉无烟。

美人含怒夺灯去,问郎知是几更天!

《听诗叟》

清·袁枚

底事听诗听不清,此翁耳壳欠分明。

拟携谢朓惊人句,来向青天颂数声。

《大龙湫之瀑》

清·袁枚

龙湫之势高绝天,一线瀑走兜罗绵。

五丈收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以烟。

况复百丈至千丈,水云烟雾难分焉。

《遣兴》(二十四首选三)

清·袁枚

爱好由来下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

阿婆还似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

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是吾师。

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多为绝妙词。

《桐江作》(四首选二)

清·袁枚

桐江春水绿如油,两岸青山送客舟。

明秀渐多奇险少,分明山色近杭州。

久别天台路已迷,眼前尚觉白云低。

诗人用笔求逋峭,何不看山到浙西?

《到石梁观瀑布》

清·袁枚

天风肃肃衣裳飘,人声渐小滩声骄。

知是天台古石桥。

一龙独跨山之凹,高耸脊背横伸腰,

其下嵌空走怒涛。

涛水来从华顶遥,分为左右瀑两条,

到此收束群流交。

五叠六叠势益高,一落千丈声怒号。

如旗如布如狂蛟,非雷非电非笙匏。

银河飞落青松梢,素车白马云中跑。

势急欲下石阻挠,回澜怒立猛欲跳。

逢逢布鼓雷门敲,水犀军向皋兰鏖,

三千组练挥银刀,四川崖壁齐动摇。

伟哉铜殿造前朝,五百罗汉如相招。

我本钱塘儿弄潮,到此使人意也消,

心花怒开神理超。

高枕龙背持其尻,上视下视行周遭;

其奈冷泠雨溅袍,天风吹人立不牢。

北宫虽勇目已逃,恍如子在齐闻韶。

不图为乐如斯妙,得坐一刻胜千朝。

安得将身化巨鳌,看他万古长滔滔!

《湖上杂诗》(二十首选二)

清·袁枚

凤岭高登演武台,排衙石上大风来。

钱王英武康王弱,一样江山两样才。

葛岭花开二月天,游人来往说神仙。

老夫心与游人异,不羡神仙羡少年。

《独秀峰》

清·袁枚

来龙去脉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

桂林山水奇八九,独秀峰尤冠其首。

三百六级登其巅,一城烟水来眼前。

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伤焉?

《马嵬》

清·袁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沙沟》

清·袁枚

沙沟日影烟朦胧,隐隐黄河出树中。

刚卷车帘还放下,太阳力薄不胜风。

《由桂林朔漓江至兴安》

清·袁枚

江到兴安水最清,青山簇簇水中生。

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

《过柴桑乱峰中,蹑梯而上观陶公醉石》

清·袁枚

先生容易醉,偶尔石上眠。

谁知一拳石,艳传千百年。

金床玉几世恒有,眠者一过人知否?

不如此石占桑,胜立穹碑万丈长。

《山中绝句》

清·袁枚

镇日山腰斸白云,载量烟草活纷纷。

春衫不用金炉热,自向百花香里熏。

《赤壁》

清·袁枚

一面东风百万军,当年此处定三分。

汉家火德终烧贼,池上蛟龙竟得云。

江水自流秋渺渺,渔灯犹照获纷纷。

我来不共吹箫客,乌鹊寒声静夜闻。

《苔》

清·袁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亦学牡丹开。

《大树》

清·袁枚

繁枝高拂九霄霜,荫屋常生夏日凉。

叶落每横千亩田,花开曾作六朝香。

不逢大匠材难用,肯住深山寿更长。

奇树有人问名字,为言南国老甘棠。

《鸡》

清·袁枚

养鸡纵鸡食,鸡肥乃烹之。

主人计固佳,不可与鸡知。

《谒岳王墓》

清·袁枚

江山也要伟人扶,神化丹青即画图。

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才觉重西湖。

《咏史》(六首选—)

清·袁枚

东汉耻机权,君子多硁硁。

悲哉陈与窦,谋疎功不成。

其时凉州反,有人颁孝经;

意欲口打贼,贼闻笑不胜。

虽无补国家,尚未远人情。

一变至南宋,佛行而儒名。

希哲学主静,人死不闻声。

魏公败符离,自夸心学精,

杀人三十万,於心不曾惊。

似此称理学,何处托生灵。

呜呼孔与孟,九泉涕沾缨。

《明皇与贵妃》

清·袁枚

到底君王负旧盟,江山情重美人轻。

玉环领略夫妻味,从此人间不再生。

《箴作诗者》

清·袁枚

倚马休夸速藻佳,相如终竟压邹枚。

物须见少方为贵,诗到能迟转是才。

清角声高非易奏,优昙花好不轻开。

须知极乐神仙境,修炼多从苦处来。

《仿元遗山论诗》(四十二首选—)

清·袁枚

不相菲薄不相师,公道持论我最知;

一代正宗才力薄,望溪文集阮亭诗。

《绝命词》

清·袁枚

赋性生来本野流,手提竹杖过通州。

饭篮向晓迎残月,歌板临风唱晚秋。

两脚踢翻尘世路,一肩担尽古今愁。

如今不受嗟来食,村犬何须吠不休。

1、《湖上杂诗》

清代:袁枚

葛岭花开二月天,游人来往说神仙。

老夫心与游人异,不羡神仙羡少年。

译文:二月时分葛岭的花都已盛开,一路上游人络绎不绝,都说想做神仙。而我的心境与他们的不一样,我并不羡慕神仙,只是羡慕那些少年。

2、《偶步》

清代:袁枚

偶步西廊下,幽兰一朵开。

是谁先报信,便有蜜蜂来。

译文:偶尔来西边的走廊下散步,看到一朵兰花静静的开放着。是谁先把消息传出去的呢?不然怎么会有蜜蜂比我早来?

3、《春风》

清代:袁枚

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

来扫千山雪,归留万国花。

译文:春风就像贵客一般,所到之地立刻繁华起来。春风吹来时融化千山的积雪,吹过后留下万国的花香。

4、《十二月十五夜》

清代:袁枚

沉沉更鼓急,渐渐人声绝。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译文:闷声的更鼓从远处一阵紧一阵地传来,忙碌的人们陆续入睡,市井的吵闹声慢慢平息下来,我也吹灭油灯准备入睡,但灯灭后却发现房间更亮了,原来因为夜空正高悬明月,大地又撒满白雪,明亮的圆月与白雪交相映照在窗上,使房间显得比吹灯前还要明亮。

5、《遣兴》

清代:袁枚

爱好由来下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

阿婆还似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

译文:由于爱美求好下笔总是很困难,一首诗总是要反复修改才会心安。好比年迈的阿婆还如刚刚及笄的女孩,头发未梳好就不许看。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诗论家。字子才,号简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1739)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改放外任,在溧水、江浦、沭阳、江宁等地任知县,有政声。乾隆十三年辞官,定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市),筑室小仓山隋氏废园,改名随园,世称随园先生。从此不再出仕。从事诗文著述,广交四方文士。晚年自号仓山居士。

著有《小仓山房集》80卷、《随园诗话》16卷及《补遗》10卷,《子不语》24卷及续编10卷等。尺牍、说部等30余种。

《苦灾行》

《征粮叹》

《同金十一沛恩游栖霞寺望桂林诸山》

《秦中杂感八首》

《到石梁观瀑布》

《张丽华》

《落花》

《谒岳王墓作十五绝句》

袁枚的诗

《过虞沟游虞姬庙》袁枚曾任沭阳知县,离任43年后重游沭阳时,特地再到颜集乡凭吊虞姬,作有“过虞沟游虞姬庙”诗,并自注:“相传虞故沭人也。” 其诗云: 为欠虞姬一首诗,白头重到古灵祠, 三军已散佳人在,六国空亡烈女谁? 死竟成神重桑梓,魂犹舞草湿胭脂, 座旁合塑乌骓像,好访君王月下骑。 【所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鸡】 养鸡纵鸡食,鸡肥乃烹之。主人计固佳,不可使鸡知。 【咏筷子】 笑君攫取忙,送入他人口。一世酸咸中,能知味也否? 【陇上作】 忆昔童孙小,曾蒙大母怜。胜衣先取抱,弱冠尚同眠。 髻影红镫下,书声白发前。倚娇频索果,逃学免施鞭。 敬奉先生馔,亲装稚子绵。掌珠真护惜,轩鹤望腾骞。 行药常扶背,看花屡抚肩。亲邻惊宠极,姊妹妒恩偏。 玉陛胪传夕,秋风榜发天。望儿终有日,道我见无年。 渺渺言犹在,悠悠岁几迁。果然宫锦服,来拜墓门烟。 返哺心虽急,舍饴梦已捐。恩难酬白骨,泪可到黄泉。 宿草翻残照,秋山泣杜鹃。今宵华表月,莫向陇头圆。 【寄聪娘】 一枝花对足风流,何事人间万户侯。生把黄金买别离,是侬薄幸是侬愁。 【上官婉儿】 论定诗人两首诗,簪花人作大宗师。至今头白衡文者,若个聪明似女儿? 【湖上杂诗】 葛岭花开二月天,游人来往说神仙。老夫心与游人异,不羡神仙羡少年。 【养马图】 养马真同养士情,香萁供奉要分明。一挑刍草三升豆,莫想神龙轻死生。 【马嵬驿】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山行杂咏(六首选一)】 十里崎岖半里平,一峰才送一峰迎。青山似茧将人裹,不信前头有路行。 【谒岳王墓作十五绝句(选一)】 灵旗风卷阵云凉,万里长城一夜霜。天意小朝廷已定,岂容公作郭汾阳。 【自嘲】 小眠斋里苦吟身,才过中年老亦新。偶恋云山忘故土,竟同猿鸟结芳邻。 有官不仕偏寻乐,无子为名又买春。自笑匡时好才调,被天强派作诗人。 【咏钱】 人生薪水寻常事,动辄烦君我亦愁。解用何尝非俊物,不谈未必定清流。 空劳姹女千回数,屡见铜山一夕休。拟把婆心向天奏,九州添设富民侯。 【哭聪娘】 记得歌成陌上桑,罗敷身许嫁许昌。双栖吴苑三秋月,并走秦关万里霜。 羹事手调才有味,话无心曲不同商。如何二十多年事,只抵春宵一梦长, 【独秀峰】 来龙去脉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桂林山水奇八九,独秀峰尤冠其首。 三百六级登其巅,一城烟水来眼前。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伤焉。 【箴作诗者】 倚马休夸速藻佳,相如终竟压邹枚。物须见少方为贵,诗到能迟转是才。 清角声高非易奏,优昙花好不轻开。须知极乐神仙境,修炼多从苦处来。

【上官婉儿】

论定诗人两首诗,簪花人作大宗师。

至今头白衡文者,若个聪明似女儿?

【湖上杂诗】

葛岭花开二月天,游人来往说神仙。

老夫心与游人异,不羡神仙羡少年。

【所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鸡】

养鸡纵鸡食,鸡肥乃烹之。

主人计固佳,不可使鸡知。

【咏筷子】

笑君攫取忙,送入他人口。

一世酸咸中,能知味也否?

行吗?

袁枚的诗有哪些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诗论家。字子才,号简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1739)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改放外任,在溧水、江浦、沭阳、江宁等地任知县,有政声。乾隆十三年辞官,定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市),筑室小仓山隋氏废园,改名随园,世称随园先生。从此不再出仕。从事诗文著述,广交四方文士。晚年自号仓山居士。

著有《小仓山房集》80卷、《随园诗话》16卷及《补遗》10卷,《子不语》24卷及续编10卷等。尺牍、说部等30余种。

《苦灾行》

《征粮叹》

《同金十一沛恩游栖霞寺望桂林诸山》

《秦中杂感八首》

《到石梁观瀑布》

《张丽华》

《落花》

《谒岳王墓作十五绝句》

袁枚简介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诗论家。字子才,号简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1739)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改放外任,在溧水、江浦、沭阳、江宁等地任知县,有政声。乾隆十三年辞官,定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市),筑室小仓山隋氏废园,改名随园,世称随园先生。从此不再出仕。从事诗文著述,广交四方文士。晚年自号仓山居士。

袁枚是清代乾隆、嘉庆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并称乾隆三大家。他活跃诗坛60余年,存诗4000余首,基本上体现了他所主张的性灵说,有独特风格和一定成就。他有少量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的诗歌,如《苦灾行》、《征粮叹》等。但袁诗思想内容的主要特点是抒写性灵,表现个人生活遭际中真实的感受、情趣和识见,往往不受束缚,时有唐突传统,在艺术上不拟古,不拘一格,以熟练的技巧和流畅的语言,表现所感受到的思想体会和所捕捉到的艺术形象,追求真率自然、清新灵巧的艺术风格。其中较突出的佳作,主要有两类:即景抒情的旅游诗和叹古讽今的咏史诗。前类如七古《同金十一沛恩游栖霞寺望桂林诸山》,写旅游广西桂林七星岩的观感。其形容洞中钟乳状态:“怪石成形千百种,见人欲动争□□”,如万古仙鼠、盘古不死、女娲施变、蚩尤喷雾……,想象“山川人物熔在一炉内”、“忽然罡风一吹化为石”,都成了“唐突真宰”、“耿耿群飞欲刺天”的勃勃形象,鲜明而夸张,有浪漫气息。又如七绝《沙沟》写山东境内、黄河北岸的旅途风光和感受:“沙沟日影渐朦胧,隐隐黄河出树中,刚卷车帘还放下,太阳力薄不胜风。”黄昏时在车中所见黄河景色引起诗人观赏的兴致,而北方晚风的寒凉却使他不愿下车,通过这闪念变化的直白,抒发了日薄西山的感慨,寄托着一种朦胧的时代感伤,情在其中,意在言外。后类如七律《秦中杂感八首》之一“百战风云一望收”,写远望秦中山川的秋色:“旌旗影没南山在,歌舞台空渭水流,天近易回三辅雁,地高先得九州秋。”历史感慨和眼前景色相交织,融会而比衬,律整而意长,而诗末以幸遇唐太宗的志士谏臣马周自比,显示了远大抱负的寄托和失志不遇的忧伤。又如七绝《马嵬》四首之一“莫唱当年《长恨歌》”,指出“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表面上是将白居易《长恨歌》与杜甫《石壕吏》相比,但深一层的诗意独到,讥刺显然。他如《到石梁观瀑布》、《张丽华》、《落花》、《谒岳王墓作十五绝句》等,也都能直抒胸臆,各有新意。由于他有些作品流于浅滑,格调不高,因而贬之者讥其“误以鄙俚浅滑为自然,尖酸佻巧为聪明,谐谑游戏为风趣,粗恶颓放为雄豪……,倡魔道妖言,以溃诗教之防”(朱庭珍《筱园诗话》)。但总的看来,袁诗是“学杨诚斋(万里)而参以白傅(居易)”,“学前人而出以灵活,有纤佻之病”,可谓诗中之“词曲”(尚□《三家诗话》),有弊病,也有创新。此外,袁枚亦工文章,散文如《祭妹文》、《峡江寺飞泉亭记》等,骈文如《与蒋苕生书》、《重修于忠肃庙碑》等,都颇可读,传为名篇。

袁枚又是乾、嘉时期主要诗论家之一。继明代公安派、竟陵派而持性灵说。他有许多论诗的书信文章,而以《随园诗话》及《补遗》、《续诗品》为诗论主要著作。《随园诗话》除阐述性灵说的理论外,对历代诗人作品、流派演变及清代诗坛多所评述。《续诗品》则是仿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之作,立36目,用四言韵文简括诗歌创作过程、方法、修养、技巧等具体经验体会,即所谓创作“苦心”。与公安派相比较,袁枚的性灵说更有针对性,更有反道学、反传统的特点。针对当时沈德潜的格调说和翁方纲的肌理说,袁枚指出:“自三百篇至今日,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随园诗话》卷五)认为“诗者,由情生者也。有必不可解之情,而后有必不可朽之诗”(《答□园论诗书》),而并非说教的手段。因此,他反对沈德潜将“温柔敦厚”的“诗教”绝对化,认为“《礼记》一书,汉人所述,未必皆圣人之言。即如温柔敦厚四字,亦不过诗教之一端,不必篇篇如是”。他指出《诗经》中的一些篇章并不“敦厚”,有的简直“裂眦攘臂而呼”,所以他认为“孔子论诗可信者,‘兴观群怨’也;不可信者,‘温柔敦厚’也”(《再答李少鹤》)。因而他也认为抒发男女之情的艳体诗可以写作,并强调“情所最先,莫如男女”(《答□园论诗书》),指出“《关雎》即艳诗也”,“阴阳夫妇,艳诗之祖也”(《再与沈大宗伯书》)。至于肌理说,他嘲之为“填书塞典,满纸死气,自矜淹博”(《随园诗话补遗》卷三),以为毫无价值。袁枚性灵说也较深入具体。他把“性灵”和“学识”结合起来,以性情、天分和学力为创作基本,以真、新、活为创作追求。他说:“惟我诗人,众妙扶智,但见性情,不著文字。”(《续诗品·神悟》)以性情为诗人创作之本。又认为“才者,情之发;才盛,则情深”,“苟非□雅之才,难语希声之妙”(《李红亭诗序》),“诗文自须学力,然用笔构思,全凭天分”(《诗话》卷十五),指出才能、天分是表现性情的必需条件。同时又说:“诗难其雅也,有学问而后雅,否则俚鄙率意也。”(《补遗》卷六)肯定诗歌创作需有学识。对于作品,他首先要求表现性情的真,认为“诗难其真也,有性情而后真,否则敷衍成文矣”(《补遗》卷六)。又要求有生气,认为“笔性灵,则写忠孝节义俱有生气;笔性笨,虽咏闺房女儿,亦少风情”(《补遗》卷二),“人可以木,诗不可以木”(《补遗》卷五)。同时要求创新,赞赏姜夔所说“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诗话》卷四)。因而他认为“诗不能作甘言,便作辣语、荒唐语,亦复可爱”(《补遗》卷十)。从上述基本观点出发,他把性灵即性情天分视为先天条件,把学识看作后天努力,认为“诗文之作意用笔,如美人之发肤巧笑,先天也;诗文之征文用典,如美人之衣裳首饰,后天也”(《补遗》卷六)。因此,他并不一概反对对诗歌形式的声律藻饰、骈丽用典等讲究,只要求从属于表现性灵。总起来看,袁枚性灵说较明代公安派前进了一步,显得全面完整,因而一般以为是明、清性灵说的主要代表者。

袁枚的文学思想的进步意义,不仅表现于诗论性灵说,也广涉文论及文学发展、文体作用等各方面观点。他对于清初盛行的汉学、宋学都不推崇,认为:“宋学有弊,汉学更有弊。宋偏于形而上者,故心性之说近玄虚;汉偏于形而下者,故笺注之说多附会”(《答惠定宇书》),他主张为文不应受“道统”的限制,应根据自己的“天性所长”,“从一面深造”。指出骈文、古文,各有所用:“一奇一偶,天之道也;有散有骈,文之道也。文章体制,如各朝衣冠,不妨互异,其状貌之妍媸,固别有在也。”(《书茅氏八家文选》)他认为文章的发展都是“际其时也,气运为之也”(《宋儒论》),“唐宋之不能为汉秦,犹汉秦之不能为三代也”(《与孙□之秀才书》),各有时代原因和自己特征。同样,他认为诗歌和文章各有其用,诗言志抒情,文载道本德,因而文章要坚持雅正,主张复古,而“诗有工拙,而无今古”(《答沈大宗伯论诗书》),不主张复古而求创新,不受门户拘束而要兼收众长。可见袁枚文学思想具有发展观点,并有区别地注意各种文学样式的具体功能,因而对封建正统文学观点及形式主义思潮有冲击作用,在当时是进步的。但他的文论不如诗论的影响深广。

著有《小仓山房集》80卷、《随园诗话》16卷及《补遗》10卷,《子不语》24卷及续编10卷等。尺牍、说部等30余种。

来源:中华诗词网

是乾、嘉时期主要诗论家之一。继明代公安派、竟陵派而持性灵说。他有许多论诗的书信文章,而以《随园诗话》及《补遗》、《续诗品》为诗论主要著作。《随园诗话》除阐述性灵说的理论外,对历代诗人作品、流派演变及清代诗坛多所评述。《续诗品》则是仿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之作,立36目,用四言韵文简括诗歌创作过程、方法、修养、技巧等具体经验体会,即所谓创作“苦心”。与公安派相比较,袁枚的性灵说更有针对性,更有反道学、反传统的特点。针对当时沈德潜的格调说和翁方纲的肌理说,袁枚指出:“自三百篇至今日,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随园诗话》卷五)认为“诗者,由情生者也。有必不可解之情,而后有必不可朽之诗”(《答□园论诗书》),而并非说教的手段。因此,他反对沈德潜将“温柔敦厚”的“诗教”绝对化,认为“《礼记》一书,汉人所述,未必皆圣人之言。即如温柔敦厚四字,亦不过诗教之一端,不必篇篇如是”。他指出《诗经》中的一些篇章并不“敦厚”,有的简直“裂眦攘臂而呼”,所以他认为“孔子论诗可信者,‘兴观群怨’也;不可信者,‘温柔敦厚’也”(《再答李少鹤》)。因而他也认为抒发男女之情的艳体诗可以写作,并强调“情所最先,莫如男女”(《答□园论诗书》),指出“《关雎》即艳诗也”,“阴阳夫妇,艳诗之祖也”(《再与沈大宗伯书》)。至于肌理说,他嘲之为“填书塞典,满纸死气,自矜淹博”(《随园诗话补遗》卷三),以为毫无价值。袁枚性灵说也较深入具体。他把“性灵”和“学识”结合起来,以性情、天分和学力为创作基本,以真、新、活为创作追求。他说:“惟我诗人,众妙扶智,但见性情,不著文字。”(《续诗品·神悟》)以性情为诗人创作之本。又认为“才者,情之发;才盛,则情深”,“苟非□雅之才,难语希声之妙”(《李红亭诗序》),“诗文自须学力,然用笔构思,全凭天分”(《诗话》卷十五),指出才能、天分是表现性情的必需条件。同时又说:“诗难其雅也,有学问而后雅,否则俚鄙率意也。”(《补遗》卷六)肯定诗歌创作需有学识。对于作品,他首先要求表现性情的真,认为“诗难其真也,有性情而后真,否则敷衍成文矣”(《补遗》卷六)。又要求有生气,认为“笔性灵,则写忠孝节义俱有生气;笔性笨,虽咏闺房女儿,亦少风情”(《补遗》卷二),“人可以木,诗不可以木”(《补遗》卷五)。同时要求创新,赞赏姜夔所说“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诗话》卷四)。因而他认为“诗不能作甘言,便作辣语、荒唐语,亦复可爱”(《补遗》卷十)。从上述基本观点出发,他把性灵即性情天分视为先天条件,把学识看作后天努力,认为“诗文之作意用笔,如美人之发肤巧笑,先天也;诗文之征文用典,如美人之衣裳首饰,后天也”(《补遗》卷六)。因此,他并不一概反对对诗歌形式的声律藻饰、骈丽用典等讲究,只要求从属于表现性灵。总起来看,袁枚性灵说较明代公安派前进了一步,显得全面完整,因而一般以为是明、清性灵说的主要代表者。

袁枚有名的诗词

朋友,这些都是袁枚的,看你认为那首更韵味。

(PS:花财富值买下来的哇,满意请采纳...)

《十二月十五夜》

清·袁枚

沉沉更鼓急,渐渐人声绝。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白。

《偶作五绝句》

清·袁枚

偶寻半开梅,闲倚一竿竹。

儿童不知春,问草何故绿。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消夏诗》

清·袁枚

不着衣冠近半年,水云深处抱花眠。

平生自想无官乐,第一骄人六月天

《寒夜》

清·袁枚

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尽炉无烟。

美人含怒夺灯去,问郎知是几更天!

《听诗叟》

清·袁枚

底事听诗听不清,此翁耳壳欠分明。

拟携谢朓惊人句,来向青天颂数声。

《大龙湫之瀑》

清·袁枚

龙湫之势高绝天,一线瀑走兜罗绵。

五丈收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以烟。

况复百丈至千丈,水云烟雾难分焉。

《遣兴》(二十四首选三)

清·袁枚

爱好由来下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

阿婆还似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

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是吾师。

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多为绝妙词。

《桐江作》(四首选二)

清·袁枚

桐江春水绿如油,两岸青山送客舟。

明秀渐多奇险少,分明山色近杭州。

久别天台路已迷,眼前尚觉白云低。

诗人用笔求逋峭,何不看山到浙西?

《到石梁观瀑布》

清·袁枚

天风肃肃衣裳飘,人声渐小滩声骄。

知是天台古石桥。

一龙独跨山之凹,高耸脊背横伸腰,

其下嵌空走怒涛。

涛水来从华顶遥,分为左右瀑两条,

到此收束群流交。

五叠六叠势益高,一落千丈声怒号。

如旗如布如狂蛟,非雷非电非笙匏。

银河飞落青松梢,素车白马云中跑。

势急欲下石阻挠,回澜怒立猛欲跳。

逢逢布鼓雷门敲,水犀军向皋兰鏖,

三千组练挥银刀,四川崖壁齐动摇。

伟哉铜殿造前朝,五百罗汉如相招。

我本钱塘儿弄潮,到此使人意也消,

心花怒开神理超。

高枕龙背持其尻,上视下视行周遭;

其奈冷泠雨溅袍,天风吹人立不牢。

北宫虽勇目已逃,恍如子在齐闻韶。

不图为乐如斯妙,得坐一刻胜千朝。

安得将身化巨鳌,看他万古长滔滔!

《湖上杂诗》(二十首选二)

清·袁枚

凤岭高登演武台,排衙石上大风来。

钱王英武康王弱,一样江山两样才。

葛岭花开二月天,游人来往说神仙。

老夫心与游人异,不羡神仙羡少年。

《独秀峰》

清·袁枚

来龙去脉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

桂林山水奇八九,独秀峰尤冠其首。

三百六级登其巅,一城烟水来眼前。

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伤焉?

《马嵬》

清·袁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沙沟》

清·袁枚

沙沟日影烟朦胧,隐隐黄河出树中。

刚卷车帘还放下,太阳力薄不胜风。

《由桂林朔漓江至兴安》

清·袁枚

江到兴安水最清,青山簇簇水中生。

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

《过柴桑乱峰中,蹑梯而上观陶公醉石》

清·袁枚

先生容易醉,偶尔石上眠。

谁知一拳石,艳传千百年。

金床玉几世恒有,眠者一过人知否?

不如此石占桑,胜立穹碑万丈长。

《山中绝句》

清·袁枚

镇日山腰斸白云,载量烟草活纷纷。

春衫不用金炉热,自向百花香里熏。

《赤壁》

清·袁枚

一面东风百万军,当年此处定三分。

汉家火德终烧贼,池上蛟龙竟得云。

江水自流秋渺渺,渔灯犹照获纷纷。

我来不共吹箫客,乌鹊寒声静夜闻。

《苔》

清·袁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亦学牡丹开。

《大树》

清·袁枚

繁枝高拂九霄霜,荫屋常生夏日凉。

叶落每横千亩田,花开曾作六朝香。

不逢大匠材难用,肯住深山寿更长。

奇树有人问名字,为言南国老甘棠。

《鸡》

清·袁枚

养鸡纵鸡食,鸡肥乃烹之。

主人计固佳,不可与鸡知。

《谒岳王墓》

清·袁枚

江山也要伟人扶,神化丹青即画图。

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才觉重西湖。

《咏史》(六首选—)

清·袁枚

东汉耻机权,君子多硁硁。

悲哉陈与窦,谋疎功不成。

其时凉州反,有人颁孝经;

意欲口打贼,贼闻笑不胜。

虽无补国家,尚未远人情。

一变至南宋,佛行而儒名。

希哲学主静,人死不闻声。

魏公败符离,自夸心学精,

杀人三十万,於心不曾惊。

似此称理学,何处托生灵。

呜呼孔与孟,九泉涕沾缨。

《明皇与贵妃》

清·袁枚

到底君王负旧盟,江山情重美人轻。

玉环领略夫妻味,从此人间不再生。

《箴作诗者》

清·袁枚

倚马休夸速藻佳,相如终竟压邹枚。

物须见少方为贵,诗到能迟转是才。

清角声高非易奏,优昙花好不轻开。

须知极乐神仙境,修炼多从苦处来。

《仿元遗山论诗》(四十二首选—)

清·袁枚

不相菲薄不相师,公道持论我最知;

一代正宗才力薄,望溪文集阮亭诗。

《绝命词》

清·袁枚

赋性生来本野流,手提竹杖过通州。

饭篮向晓迎残月,歌板临风唱晚秋。

两脚踢翻尘世路,一肩担尽古今愁。

如今不受嗟来食,村犬何须吠不休。

1.

《十二月十五夜》

清·袁枚

沉沉更鼓急,渐渐人声绝。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白。

2.

《偶作五绝句》

清·袁枚

偶寻半开梅,闲倚一竿竹。

儿童不知春,问草何故绿。

3.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4.

《消夏诗》

清·袁枚

不着衣冠近半年,水云深处抱花眠。

平生自想无官乐,第一骄人六月天

5.

《寒夜》

清·袁枚

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尽炉无烟。

美人含怒夺灯去,问郎知是几更天!

袁枚(1716年3月25日-1798年1月3日),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浙江慈溪。

清朝乾嘉时期代表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和美食家。

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1742)外调江苏,先后于,历任溧水、江宁、江浦、沭阳任县令七年,为官政治勤政颇有名声,奈仕途不顺,无意吏禄;乾隆十四年(1749)辞官隐居于南京小仓山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嘉庆二年(1797),袁枚去世,享年82岁,去世后葬在南京百步坡,世称"随园先生"。

袁枚倡导"性灵说",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嘉三大家"(或江右三大家),又与赵翼、张问陶并称"性灵派三大家",为"清代骈文八大家"之一。文笔与大学士直隶纪昀齐名,时称"南袁北纪"。主要传世的著作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及《补遗》,《随园食单》、《子不语》、《续子不语》等。散文代表作《祭妹文》,哀婉真挚,流传久远,古文论者将其与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并提。

参考资料

360百科:https://baike.so.com/doc/5417695-5655843.html#5417695-5655843-2

贾岛和袁枚的诗,各写一首

《 题李凝幽居》

唐代: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十二月十五夜》

清·袁枚

沉沉更鼓急,渐渐人声绝。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白。

贾岛

贾岛(779~843年),字浪(阆)仙,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404篇诗文袁枚

袁枚(1716-1797年),清代诗人、诗论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苍山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袁枚是乾隆、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外调做官,曾任江宁、上元等地知县,政声好,很得当时总督尹继善的赏识。三十三岁父亲亡故,辞官养母,在江宁(南京)购置隋氏废园,改名“随园”,筑室定居,世称随园先生。自此,他就在这里过了近50年的闲适生活,从事诗文著述,编诗话发现人才,奖掖后进,为当时诗坛所宗。袁枚24岁参加朝廷的科考,试题是《赋得因风想玉珂》,诗中有“声疑来禁院,人似隔天河”的妙句,然而总裁们以为“语涉不庄,将置之孙山”,幸得当时总督尹继善挺身而出,才免于落榜。

袁枚创作的诗句-袁枚的诗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