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古诗文大全

成语“一毛不拔”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

  【一毛不拔成语出处】

  唐·虞世南《北堂书钞》:“荆(轲)曰:‘有鄙志;尝谓心向意等;投身不顾;情有乖异;一毛不拔。’”

  释义:

  是连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出来。原指杨朱的极端为我主义。后形容为人非常吝啬自私。

  【一毛不拔成语故事】

  一毛不拔故事一:

  墨翟,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史称“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兼爱”,反对战争。

  同一时期,还有一位叫杨朱的哲学家,他反对墨子的“兼爱”,主张“贵生”、“重己”,重视个人生命的保存,反对他人对自己的侵夺,也反对自己对别人进行侵夺。

  有一次,墨子的学生禽滑厘问杨朱道:“如果拔下你身上一根汗毛,能使天下人得到好处,你拔不拔?”

  “天下人的问题,决不是拔一根汗毛所能解决得了的!”

  禽滑厘又说:“假使能的话,你愿意吗?”

  杨朱默不作声了。

  孟子就此对杨朱和墨子作了评论:“杨朱主张的是‘为我’,即使拔下他身上一根汗毛,能使天下人得利,他也是不干的;而墨子主张‘兼爱’,提倡爱世上所有的人,即使自己磨光了头顶,走破了脚板,只要对天下人有利,他也是心甘情愿的。”

  一毛不拔故事二:

  古代有个富翁,大家都叫他六叔,他十分吝啬。

  由于他整天盘剥穷人,累得病倒了,差一点昏死过去。

  三天后,他稍稍清醒了一下,看见屋里挤满了送终的亲友,想要表示什么。他的大侄说:“六叔,是不是还有两个亲人没见面?”他摇摇头。

  二侄问:“是不是有笔银子放在哪里,不曾交代?”

  还是他妻子明白,看见两根灯芯同时燃点,就挑掉一根。

  这时六叔才微微舒了一口气。突然,快断气的六叔流着泪,凑近妻子的耳朵,想跟她说话。他说:“我死后,可把我留下的两张便纸分给前来吊孝的亲戚。”“我死后,别用棺材来盛我,挖个坑,把我埋了就成。”“我死后,不要请和尚念经,我在黄泉下自己会念经的。”“我死后,把我的皮剥下来,卖给皮匠;把我的毛拔下来卖给做刷子的人,一根别丢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战国,墨子

成语“一毛不拔”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