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古诗文大全

战国熏杯诗句-关于熏香的诗句

关于熏香的诗句

1、妆成祗是薰香坐

王维

《洛阳女儿行

册4

卷125

页1258a)》

2、薰炉剩熨沈香

向子諲

《西江月·红退小园桃杏》

3、不比香薰脂膏

程大昌

《感皇恩·中外受郊恩》

4、饮罢香薰翠被、锦屏中

谢逸

《虞美人·角声吹散梅梢雪》

5、百和薰肌香旖旎

王安中

《蝶恋花·剪腊成梅天著意》

6、花气薰人百和香

张元干

《浣溪沙》

7、香薰笑语

王之道

《青玉案·金尊照坐红裙绕》

8、香和笑语薰

王之道

《南歌子·角簟横龟枕》

9、炉薰已冷氲香注

曹勋

《菩萨蛮·萧萧还是秋容暮》

10、更把香来薰了月

辛弃疾

《满江红·半山佳句》

11、香消凉意有南薰

韩淲

《浣溪沙》

12、被薰风、吹作满天香

葛长庚

《满江红·昨夜姮娥》

13、扑鼻微香薰世界

刘克庄

《满江红·谁把灵丹》

14、身上春衫香薰透

刘克庄

《贺新郎·曾与瑶姬约》

15、薰衣慵讯香篝

黄升

《木兰花慢·问潘郎两鬓》

16、衣麝暗薰香仿佛

无名氏

《瑞鹧鸪》

17、香胜炉薰龙麝

无名氏

《西江月·北岭天饶瑞雪》

18、薰风时送芰荷香

无名氏

《失调名》

19、沈香甲煎薰炉暖

无名氏

《鹧鸪天·步障移春锦绣丛》

20、薰香手祷

无名氏

《朝中措·郎星初度一旬前》

21、欣岳降、宝香薰夜

无名氏

《满江红·今日明朝》

22、香薰瑞烟袅

无名氏

《瑞鹤仙·朔朝逾六後》

23、八幅宝香薰锦绣

华岳

《望江南/忆江南》

24、宝香薰麝

白朴

《水龙吟

予始赋睡词,诸公赓和三十余首。一》

25、宝鸭旋薰香篆小

刘敏中

《满江红

病中呈诸友》

26、盥手薰香百过看

刘敏中

《沁园春

次前韵》

27、香罢宵薰

无名氏

《踏莎行·香罢宵薰》

28、薰袖已香消

无名氏

《临江仙·昨夜惊眠梅雨大》

29、自薰知见香

黄庭坚

《贾天锡惠宝薰乞诗多以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

30、荀令薰炉冷自香

钱惟演

《无题三首》

31、侍女薰香护早朝

吴伟业

《鸳湖曲》

32、香转薰风满坐闻

曹勋

《杂诗二十七首》

33、薰蒸香积厨

李石

《扇子诗》

34、今日薰香瀹盏茶

释心月

《偈颂一百五十首》

35、薰风阵阵香

释正觉

《偈颂七十八首》

36、宫女薰香进御衣

王珪

《宫词》

37、天香薰透绿荷衣

王镃

《游仙词三十三首》

38、龙脑包薰满洞香

王镃

《游仙词三十三首》

39、鸾帐薰衣赐御香

张公庠

《宫词》

40、日薰香暖蜜蜂卫

赵蕃

《寄怀二十首》

关于秦朝前描写战争的诗句?

6月22日 22:59 .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 竹马踉跄冲淖去,

纸鸢跋扈挟风鸣。

(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3.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 草枯鹰眼疾,

雪尽马蹄轻。

(王维《观猎》)

5.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6. 马寅识路真疲路,

蝉到吞声尚有声。

(黄景仁《杂感》)

7. 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李白:《送友人》)

8. 好山好水看不足,

马蹄催趁月明归。

(岳飞《池州翠微亭》)

9.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南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0.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11.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

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辛弃疾《青玉案》)

12.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王翰《凉州词》)

13. 射人先射马,

擒贼先擒王。

(杜甫《前出塞》)

14.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

15. 还似旧时游上苑,

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

(李煜《望江南》)

16. 郎骑竹马来,

绕床弄青梅。

(李白《长干行》)

17.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18. 胡马依北风,

越鸟巢南枝。

(《古诗十九首》之《行行重行行》)

19. 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

(王绩《野望》)

20.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项羽论

一、司马迁笔下的项羽

我们忘记项羽这个人物,我们无法绕开司马迁和他的呕心之作《史记》而去谈项羽。在《史记·项羽本纪》中,项羽由一个下相的“不学”小儿,由一个普通的军人成为反秦盟军中高级将领乃至领导者,他意气风发、勇不可拒,他蛮横崇武、任性自我,他一步步滑向自己和别人编织的圈套,走向死亡。今天,在众多的文化典籍与影视戏剧作品中,项羽依旧叱咤风云、鲜活驰走,我们为这个悲剧化了的英雄人物怜惜愤慨、喟叹诅咒。或然,我们仍旧只是生活在那个风起云涌,金戈铁马,英雄与蚁民无异的时代。

唐代刘知几说:“史有三长:才、学、识”〔1〕,“而司马迁就是同时具备这三项素质的少有伟大历史家”〔2〕,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司马迁以“不虚美,不隐恶”的求实态度和勇敢大无畏精神刻画评析了项羽这个历史人物。

按照《史记》体例,从《五帝本纪》到《孝武本纪》,这十二本纪记载对象多为帝王。项羽并没有完成帝业,但司马迁能够从历史客观实际出发,找准了在秦末汉初这阶段历史中,是项羽支配着当时的政权与时局,“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3〕,可见司马迁是正确地分析出了项羽的历史功绩与时代推进作用的,正如清代郭嵩焘在《史记札记·卷一》中指出:“案秦灭,项羽主盟,分裂天下,以封王侯,皆羽为之,实行天子之权,例当为《本纪》”〔4〕。创作于汉王朝鼎盛时期的《史记》,并不受封建统治者“成王败寇”观点所局限,并不因项羽的失败而降低甚至否定其历史功绩,可以看出司马迁那种不以成败论英雄的观点。同时,司马迁在肯定并赞扬项羽在亡秦中地位与作用时,也辨证指斥了项羽妄图凭一己之私智和武力征服天下的错误,“自矜攻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另外,对项羽的自我开脱自以为是更是严加批判,对项羽“天亡我,非用兵之罪”的天命观,强力评曰“岂不谬哉”,指出其失败原因在人不在天,悲剧根源在于其自身的缺陷。

司马迁是热爱项羽的,尚奇的个性爱好和敏感多想象的心理特征让他深深被项羽短暂而不平凡的一生吸引住,他甚至不愿在《项羽本纪》中暴露这个已逝去的英雄太多的缺憾。于是往往在其他人物传记中以其他人物的立场和口吻对项羽加以评述,如《高祖本纪》中“汉王数项羽罪十”,中间严斥项羽背恩负义,弑义帝而自立,残暴无情,屠城害民等事情;而在汉初大臣陈平、韩信等人的传记中,更是直接对项羽的行为举止待人接物方面加以评价,指出他性格的矛盾,不善用人等缺点,往往议论中肯,褒扬分明。

在项羽形象塑造上,司马迁更是“全神付之”,每时每刻都倾注自己全部的热情和精力,用自己最杰出的艺术才华来打造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在《史记》中,项羽的形象和有关人物事迹除了集中在《项羽本纪》外,其他人物传记中也多有涉及,从《高祖本纪》到《樊郦滕灌列传》,关涉篇章十余篇,这些篇章对《项羽本纪》中项羽形象加以补充完善丰满。这种旁见侧出的记叙方式,不仅加强了项羽这一人物的鲜活性,更使故事情节、人物个性特征逼真而又清晰。亡秦三年,楚汉争战四年,仅楚汉大战七十余次,小战四十余次,司马迁在《项羽本纪》中简单交代小战情况,而用力写了三次大的战况:巨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围。这三个事件不仅是项羽一生事业成败的关键,同时也是楚汉之际斗争最为激烈影响特别大的事件,正如郑板桥言道:“《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巨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围为最,反复诵观,可欣可泣,有此数段耳”〔5〕。项羽一生成败变化与个性全随此三件事而出,当然这三件大事时间上的绵长性与空间上紧凑性所形成张力,也强化了项羽这个威武人物的高峙感和仓促之间“卒亡其国”的悲剧感。司马迁在选取事例表现项羽性格和开展故事叙述上,着重于对传奇性情节的追求,例如项羽“重瞳子”,“力能扛鼎”,以及见秦始皇游江南而发的感慨“彼可取而代之”,还有对他不学书等细节的详加刻画,还有在彭城、成皋、荥阳等战役中对项羽英雄事迹的刻画都增添了人物个性。此外项羽在败亡途中作的《垓下歌》以及和乌江亭长对白等细节都过分离奇,甚至可能为杜撰,但却让后人深信不疑,也大大增加了项羽这一人物的魅力。

在表现项羽的性格上,太史公更是喜欢用对比手法表现,如巨鹿之战前,项羽的勇者无惧,宋义的胆小慎微;巨鹿之战后,项羽与刘邦对比,更是不断并反复出现。在项羽的自身个性对比上,司马迁也是用不同笔调加以渲染,时而言语呕呕,时而叱咤喑呜。垓下围中项羽所作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呜咽悲慨,凄凉动人,完全是项羽本人经历和他面对失败的心路写照,“英雄气短,儿女情深,千古有心人莫不下涕”〔6〕,从中可以看出项羽在战场勇猛杀人如麻以外深情至切的另外一面。这种多面烘托,多维透视手法使得项羽这个人可谓霸者与情者形象具备,丰满多姿,这也是千百年来项羽受人关爱与敬仰的的原因之一。可以说,项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中第一个有血有肉具备了多重性格的鲜明人物形象。

同时,我们更不能忽视的,从一开始,太史公都是从悲剧角度写项羽,整个《项羽本纪》无时无刻不笼罩着浓郁的悲剧氛围。英雄不可一世,英雄顶天立地,英雄叱咤风云,英雄又在瞬间走向死亡。而司马迁之所以这样极力描写,与他个人的命运也不无关至。因李陵案而蒙受宫刑之辱而更加发奋撰写《史记》,内心忧愤而苦痛,即使在《孝武本纪》中也毫不隐讳汉武帝晚年荒唐。而司马迁写项羽至死不渡江,至死不投降,不如说在写自己那颗高傲而顽强,甚至伤痛透底的心,所以他对项羽的“天之亡我”大加批判,对其因不愿蒙羞而自杀充满同情和佩服。

感谢司马迁,他让项羽散发无穷魅力;感谢项羽,他为司马迁增添了无限光辉和后世人对他的无限景仰。

二、项羽悲剧的演绎

在整部《史记》中,研究者发现司马迁刻画了大大小小、形形色色各样不同的悲剧人物一百多个〔7〕,而项羽的悲剧独特却是区别于其他人物的,他更多是一个由自身个性等原因一步步走向绝路的悲剧人物。强烈的悲剧特质在于他本不具备超人的领袖气质和领导才能,却走上了时代的领军者之席被赋予了那个时代的追求与号召。朱光潜说:“悲剧人物一般都有非凡的力量,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他们常常代表某种力量和理想,并以超人的坚决和毅力把他们坚持到底”〔8〕。项羽是可悲的,他无法改进自身根深蒂固的普通人缺陷,仓促而不知所措地被卷入时代和历史的大抉择中,他甚至象一个小丑一样有着可笑笨拙的举止,更可悲更让我们无法安坐的,他却是一本正经严肃认真,甚至顽强地要完成和完成过自己赋予自己的“使命”,至死都不改变。

(一)时代车轮的助推者和阻挡者

项羽出身在“世世为楚将”的楚国贵族家庭,其祖父项燕为楚国大将,在秦灭楚战争中被王翦所杀,其叔父项梁为初期反秦盟军首领。项羽的童年生活在楚渐亡秦日盛并逐步统治全国的时期。家与国的苦难,带给项羽的是对秦国统治者的深深仇恨。他仿佛生来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推翻秦朝。在《项羽本纪》中,“苦秦”“亡秦”等词反复出现,而当项羽对宋义坐兵不救赵时,这位二十四岁的年轻人说出了这样的一番话:

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不引兵渡河因赵食,与赵并力攻秦,乃曰:“承其蔽”。夫以秦之强,攻新造之赵,其势必举赵,赵举而秦强,何蔽之承!

对于当时整个时局形势,项羽的议论分析简要精辟,指明当时秦军实力强大,反秦军队内部急需相互团结统一阵营。项羽把矛头直接指向反秦盟军最高首领宋义,对他不顾反秦大局,畏葸不前严加呵斥。可见,在反秦这一目标上,年轻的项羽具有成熟大气的时局观,加上军事策略和个人雄武力量,他取宋义而代之,最后取得了巨鹿这场以少胜多关键胜利,并一步一步走上反秦盟军首领位置。

公元前206年,项羽在鸿门一宴后,表面上已经取得了整个反秦盟军的领导权。当时人民对和平呼喊着,时代也希望统一,但是骨子里流着楚国贵族的血液的项羽,只是希望回到楚庄王当年问鼎中原,趾高气扬的时代,希望能再次象楚王那样得到 “列国从长”的地位,并希望长期维持这种在分封割据中己为大的状态。他分封诸反秦将领,自立为西楚霸王,并远离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土地肥沃的关中要地,而以地远偏僻,物质相对匮乏的彭城为都城,只为一个“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

可以说在亡秦斗争中的项羽,目标准确而单一,符合整个时代乃至人民心声,但在推翻秦王朝后,他目光短浅,甚至在政治上妄国恢复到以前春秋战国互为攻伐的状态,这是一种历史的倒退。所谓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从这一点看,项羽后期无法顺应历史潮流,只能在历史潮流中苦苦挣扎,走向灭亡。这种现实的真实残酷性和理想的谬误性必然形成凝重而深度的悲剧张力。

(二)性格上分化对立的矛盾体

除了在时代潮流上前期顺应后期无法跟进外,项羽的悲剧更多是他个人的性格缺陷的悲剧。在性格上项羽可谓是一个十足的分裂矛盾体。他一方面豪迈大气,无坚不摧,从举事吴中开始项羽就叱咤风云,所向披靡,“攻定陶”,“拔襄阳”,“斩李由”,“杀宋义”,“诸将皆慑服,莫敢枝梧”,东救齐地,西破章邯,而在巨鹿一战中,更是置生死不顾,破釜沉舟身先士卒,取得关键性胜利,“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气概可谓雄伟英武。但是另一方面,项羽表现出了刚愎自用,妄自尊大,嫉妒贤能的匹夫习气。从诛杀义帝开始,项羽就很少听清周围的声音,对那些进逆耳之言者,稍不顺心即为斩杀;在分封诸王时,项羽从个人感情出发,特殊对待跟自己亲近的人,树立了不少政治上的敌人。同为反秦功臣的陈馀就说到:“项羽为天下宰不平,尽王诸将善地,徙故王于恶地”〔9〕;在对待贤能上,项羽不能选贤举能,相反,大量使用亲属也降低了其军队效能,“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10〕,比如对项伯这一可谓 “奸细”式人物过分纵容直接导致了鸿门政治斗争的失利。而刘邦手下的几员军事大将经纬之才如韩信陈平等都曾经是项羽的手下,因为得不到项羽重用而投奔刘邦;至于在功爵上,项羽更是有着深刻的贪恋近乎达到变态,“致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劚郑

战争的诗句 有解释

关于战争的诗句

1、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凉州词》

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3、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

4、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和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6、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长征》

7、使我们不去打仗,

敌人用刺刀/杀死了我们,

还要用手指着我们骨头说:

“看,/这是奴隶!”

田间《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8、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曹松《己亥岁》

10、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

11、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陇西行》

12、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群黄金台上意,但携玉龙为君死。

李贺《雁门太守行》

13、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

14、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

15、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陈毅《梅岭三章》

16、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左传-曹刿论战》

17、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诗经-君子于役》

18、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八上语文刚学的,希望能派点用场-----《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望》描写了杜甫当时中年忧国忧民、想念家人的心情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 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黑云:浓云。这里指攻城敌军的气势。

摧:毁坏。这句形容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机形势。

甲光:铠甲迎着太阳闪出的光。甲,指铠甲,战衣。

金鳞:形容铠甲闪光如金色鱼鳞。金: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和光泽。

角:古代军中一种吹奏乐器,多用兽角制成。

塞上燕脂凝夜紫:长城附近多紫色泥土,所以叫做“紫塞”。燕脂,即胭脂,深红色。这里写夕晖掩映下,塞土有如燕脂凝成,紫色更显得浓艳。

易水:水名,大清河上源支流,源出今河北省易县,向东南流入大清河。

君:皇帝。

声不起:形容谷声低沉;不高扬。

黄金台:故址在今河北省易县东南,相传战国燕昭王所筑,置千金于台上,以招聘人材。

玉龙:指宝剑。

鉴赏:这是我初中学的一首诗,很佩服李贺的大气,初读罢,只觉眼前似乎有狼烟缭绕,大漠夕阳。又正好在看金庸的天龙八部里萧峰死的那段,真的与“黄金台上为君死”相称啊。

战争艰险,侠骨豪情,阳关孤寂,荒草连天,一切尽在不言中。

以下是百度百科的赏析:诗共八句,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首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成功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黑云压城城欲摧”,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次句写城内的守军,以与城外的敌军相对比,忽然,风云变幻,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只见金光闪闪,耀人眼目。此刻他们正披坚执锐,严阵以待。这里借日光来显示守军的阵营和士气,情景相生,奇妙无比。据说王安石曾批评这句说:“方黑云压城,岂有向日之甲光?”杨慎声称自己确乎见到此类景象,指责王安石说:“宋老头巾不知诗。”(《升庵诗话》)其实艺术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不能等同起来,敌军围城,未必有黑云出现;守军列阵,也未必就有日光前来映照助威,诗中的黑云和日光,是诗人用来造境造意的手段。三、四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时值深秋,万木摇落,在一片死寂之中,那角声呜呜咽咽地鸣响起来。显然,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正在进行。“角声满地”,勾画出战争的规模。敌军依仗人多势众,鼓噪而前,步步紧逼。守军并不因势孤力弱而怯阵,在号角声的鼓舞下,他们士气高昂,奋力反击。战斗从白昼持续到黄昏。诗人没有直接描写车毂交错、短兵相接的激烈场面,只对双方收兵后战场上的景象作了粗略的然而极富表现力的点染:鏖战从白天进行到夜晚,晚霞映照着战场,那大块大块的胭脂般鲜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凝结在大地上呈现出一片紫色。这种黯然凝重的氛围,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暗示攻守双方都有大量伤亡,守城将士依然处于不利的地位,为下面写友军的援救作了必要的铺垫。

后四句写驰援部队的活动。“半卷红旗临易水”,“半卷”二字含义极为丰富。黑夜行军,偃旗息鼓,为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临易水”既表明交战的地点,又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样一种壮怀激烈的豪情。接着描写苦战的场面:驰援部队一迫近敌军的营垒,便击鼓助威,投入战斗。无奈夜寒霜重,连战鼓也擂不响。面对重重困难,将士们毫不气馁。“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一般说来,写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不宜使用表现秾艳色彩的词语,而李贺这首诗几乎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其中如金色、胭脂色和紫红色,非但鲜明,而且秾艳,它们和黑色、秋色、玉白色等等交织在一起,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诗人就象一个高明的画家,特别善于着色,以色示物,以色感人,不只勾勒轮廓而已。他写诗,绝少运用白描手法,总是借助想象给事物涂上各种各样新奇浓重的色彩,有效地显示了它们的多层次性。有时为了使画面变得更加鲜明,他还把一些性质不同甚至互相矛盾的事物揉合在一起,让它们并行错出,形成强烈的对比。例如用压城的黑云暗喻敌军气焰嚣张,借向日之甲光显示守城将士雄姿英发,两相比照,色彩鲜明,爱憎分明。李贺的诗篇不只奇诡,亦且妥帖。奇诡而又妥帖,是他诗歌创作的基本特色。这首诗,用秾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可算是奇诡的了;而这种色彩斑斓的奇异画面却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变幻的战争风云,又显得很妥帖。惟其奇诡,愈觉新颖;惟其妥贴,则倍感真切;奇诡而又妥帖,从而构成浑融蕴藉富有情思的意境。这是李贺创作诗歌的绝招,他的可贵之处,也是他的难学之处。

全诗写了三个画面:一个白天,表现官军戒备森严;一个在黄昏前,表现刻苦练兵;一个在中夜,写官军出其不意地袭击敌人。

首联写景又写事,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后句写守城将士严阵以待,借日光显示守军威武雄壮。

颈联颔联分别从声色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

颈联写部队黑夜行军和投入战斗。

尾联引用典故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战城南】 唐·李白

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唯见白骨黄沙田。秦家筑城备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燃。烽火燃不息,征战无已时。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相和歌辞·从军行二首】 唐·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杂曲歌辞·出自蓟北门行】 唐·李白

虏阵横北荒,胡星曜精芒。羽书速惊电,烽火昼连光。虎竹救边急,戎车森已行。明主不安席,按剑心飞扬。推毂出猛将,连旗登战场。兵威冲绝漠,杀气凌穹苍。列卒赤山下,开营紫塞傍。途冬沙风紧,旌旗飒凋伤。画角悲海月,征衣卷天霜。挥刃斩楼兰,弯弓射贤王。单于一平荡,种落自奔亡。收功报天子,行歌归咸阳。

【杂曲歌辞·白马篇】 唐·李白

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弓摧宜山虎,手接泰山猱。酒后竞风彩,三杯弄宝刀。杀人如翦草,剧孟同游遨。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叱咤万战场,匈奴尽波涛。归来使酒气,未肯拜萧曹。羞入原宪室,荒径隐蓬蒿。

【李陵咏】 唐·王维

汉家李将军,三代将门子。结发有奇策,少年成壮士。长驱塞上儿,深入单于垒。旌旗列相向,箫鼓悲何已。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将令骄虏灭,岂独名王侍。既失大军援,遂婴穹庐耻。少小蒙汉恩,何堪坐思此。深衷欲有报,投躯未能死。引领望子卿,非君谁相理。

【老将行】 唐·王维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射杀中山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路傍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愿得燕弓射天将,耻令越甲鸣吴军。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

【兵车行】 唐·杜甫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阑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傍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是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苦战行】 唐·杜甫

苦战身死马将军,自云伏波之子孙。干戈未定失壮士,使我叹恨伤精魂。去年江南讨狂贼,临江把臂难再得。别时孤云今不飞,时独看云泪横臆。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唐·杜甫

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英雄割据虽已矣,文彩风流犹尚存。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开元之中常引见,承恩数上南熏殿。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良相头上进贤冠,猛将腰间大羽箭。褒公鄂公毛发动,英姿飒爽来酣战。先帝天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阊阖生长风。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澹经营中。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玉花却在御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向。至尊含笑催赐金,圉人太仆皆惆怅。弟子韩干早入室,亦能画马穷殊相。干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将军画善盖有神,必逢佳士亦写真。即今飘泊干戈际,屡貌寻常行路人。途穷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贫。但看古来盛名下,终日坎壈缠其身。

【杂曲歌辞·采桑】 唐

自古多征战,由来尚甲兵。长驱千里去,一举两蕃平。按剑从沙漠,歌谣满帝京。寄言天下将,须立武功名。

【杂曲歌辞·回纥】 唐

曾闻瀚海使难通,幽闺少妇罢裁缝。缅想边庭征战苦,谁能对镜治愁容。久戍人将老,须臾变作白头翁。

【沙场夜】 唐·于濆

城上更声发,城下杵声歇。征人烧断蓬,对泣沙中月。耕牛朝挽甲,战马夜衔铁。士卒浣戎衣,交河水为血。轻裘两都客,洞房愁宿别。何况远辞家,生死犹未决。

【古征战】 唐·于濆

高峰凌青冥,深穴万丈坑。皇天自山谷,焉得人心平。齐鲁足兵甲,燕赵多娉婷。仍闻丽水中,日日黄金生。苟非夷齐心,岂得无战争。

1、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凉州词》

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3、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

4、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和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6、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长征》

7、使我们不去打仗,

敌人用刺刀/杀死了我们,

还要用手指着我们骨头说:

“看,/这是奴隶!”

田间《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8、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曹松《己亥岁》

10、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

11、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陇西行》

12、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群黄金台上意,但携玉龙为君死。

李贺《雁门太守行》

13、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

14、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

15、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陈毅《梅岭三章》

16、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左传-曹刿论战》

17、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诗经-君子于役》

18、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八上语文刚学的,希望能派点用场-----《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望》描写了杜甫当时中年忧国忧民、想念家人的心情

关于战争的诗句

1、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凉州词》

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形容熏香的诗句

1、《晨起》宋代诗人陆游

原文:

初日破苍烟,凌乱松竹影,

老夫起烧香,童子行汲井。

译文:太阳升起烟雾散去,松竹的影子有些凌乱。老人起床后点燃了熏香,童子前去井中打水。

2、《烧香》宋代诗人连文凤

原文:

坐我以灵室,炉中一篆香。

清芬醒耳目,馀气入文章。

译文:坐在我充满灵气的屋子之中,香炉中燃着香。气味清香使人清醒,散发的气息融入文章中。

3、《饭了》宋代诗人许月卿

原文:

饭了庵中坐,高情等寂喧。

井泉春户口,篆火午香烟。

译文:吃过饭后在草屋中休息,焚一炉有安神功效的香,可以更快集中心神,达到收敛心神、清静内心的目的。

4、《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宋代诗人李清照

原文: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译文:薄雾弥漫,云层浓密,日子过得郁闷愁烦,龙脑香在金兽香炉中缭袅。又到了重阳佳节,卧在玉枕纱帐中,半夜的凉气刚将全身浸透。

5、《长信秋词五首》唐代诗人王昌龄

原文: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译文:金井边的梧桐秋叶渐黄,珠帘不卷可知夜里飞霜。熏笼玉枕有如容颜憔悴,静卧愁听南宫漏声悠长。

1、《晨起》宋代诗人陆游

原文:

初日破苍烟,凌乱松竹影,

老夫起烧香,童子行汲井。

译文:太阳升起烟雾散去,松竹的影子有些凌乱。老人起床后点燃了熏香,童子前去井中打水。

2、《烧香》宋代诗人连文凤

原文:

坐我以灵室,炉中一篆香。

清芬醒耳目,馀气入文章。

译文:坐在我充满灵气的屋子之中,香炉中燃着香。气味清香使人清醒,散发的气息融入文章中。

3、《饭了》宋代诗人许月卿

原文:

饭了庵中坐,高情等寂喧。

井泉春户口,篆火午香烟。

译文:吃过饭后在草屋中休息,焚一炉有安神功效的香,可以更快集中心神,达到收敛心神、清静内心的目的。

4、《西园雅集图记》北宋书法家米芾

原文:

炉烟方袅,草木自馨,人间清旷之乐,不过于此。

译文:香炉中熏香烟气袅袅,草木都沾上了香气,人间的清旷之乐就是这样啊。

5、《赞浦子》五代毛文锡

原文:

锦帐添香睡,金炉换夕薰。

懒结芙蓉带,慵拖翡翠裙。

译文:熏香围绕中在锦帐中睡觉,晚上将金炉中薰香换掉。偷懒没有结芙蓉带,拖着翡翠裙。

1《莲花》

唐代:郭震

脸腻香薰似有情,世间何物比轻盈。

湘妃雨后来池看,碧玉盘中弄水晶。

2《乐府》

唐代:司空图

五更窗下簇妆台,已怕堂前阿母催。

满鸭香薰鹦鹉睡,隔帘灯照牡丹开。

3《苦楝花》

唐代:温庭筠

院里莺歌歇,墙头蝶舞孤。天香薰羽葆,宫紫晕流苏。

晻暧迷青琐,氤氲向画图。只应春惜别,留与博山炉。

4《满江红(仙吕)》

宋代:周邦彦

昼日移阴,揽衣起、春帷睡足。临宝鉴、绿云撩乱,未忺妆束。蝶粉蜂黄都褪了,枕痕一线红生肉。背画栏、脉脉悄无言,寻棋局。

重会面,犹未卜。无限事,萦心曲。想秦筝依旧,尚鸣金屋。芳草连天迷远望,宝香薰被成孤宿。最苦是、蝴蝶满园飞,无人扑。

5《虞美人》

宋代:谢逸

角声吹散梅梢雪。疏影黄昏月。落英点点拂阑干。风送清香满院、作轻寒。

花瓷羯鼓催行酒。红袖掺掺手。曲声未彻宝杯空。饮罢香薰翠被、锦屏中。

1、沈香甲煎薰炉暖(宋·无名氏·《鹧鸪天》)

2、更把香来薰了月(宋·辛弃疾·《满江红》)

3、薰袖已香消(元·无名氏·《临江仙》)

4、欣岳降、宝香薰夜(宋·无名氏·《满江红》)

5、香胜炉薰龙麝(宋·无名氏·《西江月》)

6、炉薰已冷氲香注(宋·曹勋·《菩萨蛮》)

7、身上春衫香薰透(宋·刘克庄·《贺新郎》)

8、花气薰人百和香(宋·张元干·《浣溪沙》)

9、扑鼻微香薰世界(宋·刘克庄·《满江红》)

10、香消凉意有南薰(宋·韩淲·《浣溪沙》)

11、薰风时送芰荷香(宋·无名氏·《失调名》)

12、香罢宵薰(元·无名氏·《踏莎行》)

13、薰香手祷(宋·无名氏·《朝中措》)

14、薰炉剩熨沈香(宋·向子諲·《西江月》)

15、香薰瑞烟袅(宋·无名氏·《瑞鹤仙》)

16、香和笑语薰(宋·王之道·《南歌子》)

17、宫女薰香进御衣(宋·王珪·《宫词》)

18、香薰笑语(宋·王之道·《青玉案》)

19、百和薰肌香旖旎(宋·王安中·《蝶恋花》)

20、今日薰香瀹盏茶(宋·释心月·《偈颂一百五十首》)

1、妆成祗是薰香坐

王维

《洛阳女儿行 (册4 卷125 页1258a)》

2、薰炉剩熨沈香

向子諲

《西江月·红退小园桃杏》

3、不比香薰脂膏

程大昌

《感皇恩·中外受郊恩》

4、饮罢香薰翠被、锦屏中

谢逸

《虞美人·角声吹散梅梢雪》

5、百和薰肌香旖旎

王安中

《蝶恋花·剪腊成梅天著意》

6、花气薰人百和香

张元干

《浣溪沙》

7、香薰笑语

王之道

《青玉案·金尊照坐红裙绕》

8、香和笑语薰

王之道

《南歌子·角簟横龟枕》

9、炉薰已冷氲香注

曹勋

《菩萨蛮·萧萧还是秋容暮》

10、更把香来薰了月

辛弃疾

《满江红·半山佳句》

11、香消凉意有南薰

韩淲

《浣溪沙》

12、被薰风、吹作满天香

葛长庚

《满江红·昨夜姮娥》

13、扑鼻微香薰世界

刘克庄

《满江红·谁把灵丹》

14、身上春衫香薰透

刘克庄

《贺新郎·曾与瑶姬约》

15、薰衣慵讯香篝

黄升

《木兰花慢·问潘郎两鬓》

16、衣麝暗薰香仿佛

无名氏

《瑞鹧鸪》

17、香胜炉薰龙麝

无名氏

《西江月·北岭天饶瑞雪》

18、薰风时送芰荷香

无名氏

《失调名》

19、沈香甲煎薰炉暖

无名氏

《鹧鸪天·步障移春锦绣丛》

20、薰香手祷

无名氏

《朝中措·郎星初度一旬前》

21、欣岳降、宝香薰夜

无名氏

《满江红·今日明朝》

22、香薰瑞烟袅

无名氏

《瑞鹤仙·朔朝逾六後》

23、八幅宝香薰锦绣

华岳

《望江南/忆江南》

24、宝香薰麝

白朴

《水龙吟 予始赋睡词,诸公赓和三十余首。一》

25、宝鸭旋薰香篆小

刘敏中

《满江红 病中呈诸友》

26、盥手薰香百过看

刘敏中

《沁园春 次前韵》

27、香罢宵薰

无名氏

《踏莎行·香罢宵薰》

28、薰袖已香消

无名氏

《临江仙·昨夜惊眠梅雨大》

29、自薰知见香

黄庭坚

《贾天锡惠宝薰乞诗多以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

30、荀令薰炉冷自香

钱惟演

《无题三首》

31、侍女薰香护早朝

吴伟业

《鸳湖曲》

32、香转薰风满坐闻

曹勋

《杂诗二十七首》

33、薰蒸香积厨

李石

《扇子诗》

34、今日薰香瀹盏茶

释心月

《偈颂一百五十首》

35、薰风阵阵香

释正觉

《偈颂七十八首》

36、宫女薰香进御衣

王珪

《宫词》

37、天香薰透绿荷衣

王镃

《游仙词三十三首》

38、龙脑包薰满洞香

王镃

《游仙词三十三首》

39、鸾帐薰衣赐御香

张公庠

《宫词》

40、日薰香暖蜜蜂卫

赵蕃

《寄怀二十首》

表现诗人爱国情怀的古诗句

1.死去无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示 儿(陆游)

2、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

3、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诉衷情(陆游)

4.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5.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书 愤(陆游)

6.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关山月》陆游

7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关山月》陆游

8、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金错刀行》陆游

9、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金错刀行》陆游

10、出世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陆游

11、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陆游

12、“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陆游《陇头水》)

13.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4、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宋·陆游《病起书怀》)

15、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6、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辛弃疾《鹧鸪天》

17.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南乡子(辛弃疾)

18.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 破阵子(辛弃疾)

19.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辛弃疾)

2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文天祥)

21.把吴钩看了, 栏干拍遍,无人会, 登临意. 《水龙吟》辛弃疾

22、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辛弃疾

23、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 辛弃疾

24、“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 杨济翁

25、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乌江》)

2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满江红 (岳飞)

27、“归来报明主,恢复旧神州。” 岳飞

28、“十年之功,毁于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岳飞

29、“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 岳飞

30、.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题 临 安 邸(林升)

31、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 读陆放翁集四首(梁启超)

3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3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34、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战国策》)

3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3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3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3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曹操《步出夏门行》)

39、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南朝·丘迟《与陈伯之书》)

40、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唐·李百药《元景安传》)

41、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同上)

4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

4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44、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

45、烈士不怕死,所死在忠贞。(唐·柳宗元《韦道安》)

46、一寸丹心为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明·于谦《立春日感怀》

47、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48、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49、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清·谭嗣同《狱中题壁》)

50“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秋瑾

51、粉身碎骨寻常事,但愿牺牲报国家。(清·秋瑾《失题》)

52、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清·徐锡麟《出塞》)

5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1.死去无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示 儿(陆游)

2、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

3、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诉衷情(陆游)

4.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5.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书 愤(陆游)

6.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关山月》陆游

7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关山月》陆游

8、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金错刀行》陆游

9、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金错刀行》陆游

10、出世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陆游

11、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陆游

12、“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陆游《陇头水》)

13.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4、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宋·陆游《病起书怀》)

15、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6、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辛弃疾《鹧鸪天》

17.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南乡子(辛弃疾)

18.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 破阵子(辛弃疾)

19.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辛弃疾)

2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文天祥)

21.把吴钩看了, 栏干拍遍,无人会, 登临意. 《水龙吟》辛弃疾

22、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辛弃疾

23、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 辛弃疾

24、“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 杨济翁

25、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乌江》)

2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满江红 (岳飞)

27、“归来报明主,恢复旧神州。” 岳飞

28、“十年之功,毁于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岳飞

29、“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 岳飞

30、.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题 临 安 邸(林升)

31、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 读陆放翁集四首(梁启超)

3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3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34、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战国策》)

3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3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3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3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曹操《步出夏门行》)

39、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南朝·丘迟《与陈伯之书》)

40、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唐·李百药《元景安传》)

41、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同上)

4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

4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44、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

45、烈士不怕死,所死在忠贞。(唐·柳宗元《韦道安》)

46、一寸丹心为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明·于谦《立春日感怀》

47、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48、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49、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清·谭嗣同《狱中题壁》)

50“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秋瑾

51、粉身碎骨寻常事,但愿牺牲报国家。(清·秋瑾《失题》)

52、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清·徐锡麟《出塞》)

5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1. 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病起书怀》

2. 寸寸山河寸寸金——清.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3.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魏.曹植《白马篇》

4.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战国.楚.屈原《国殇》

5.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6.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7.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唐.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8.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文天祥《扬子江》

9.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10. 读书本意在元元——宋.陆游《读书》

11.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宋.陆游《示儿》

12.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3. 楚虽三户能抗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宋.陆游《金错刀行》

14. 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宋.郑思肖《二砺 》

15.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战国.楚.屈原《离骚》

1.死去无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示 儿(陆游)

2、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

3、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诉衷情(陆游)

4.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5.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书 愤(陆游)

6.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关山月》陆游

7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关山月》陆游

8、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金错刀行》陆游

9、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金错刀行》陆游

10、出世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陆游

11、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陆游

12、“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陆游《陇头水》)

13.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4、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宋·陆游《病起书怀》)

15、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6、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辛弃疾《鹧鸪天》

17.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南乡子(辛弃疾)

18.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 破阵子(辛弃疾)

19.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辛弃疾)

2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文天祥)

21.把吴钩看了, 栏干拍遍,无人会, 登临意. 《水龙吟》辛弃疾

22、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辛弃疾

23、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 辛弃疾

24、“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 杨济翁

25、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乌江》)

2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满江红 (岳飞)

27、“归来报明主,恢复旧神州。” 岳飞

28、“十年之功,毁于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岳飞

29、“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 岳飞

30、.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题 临 安 邸(林升)

31、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 读陆放翁集四首(梁启超)

3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3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34、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战国策》)

3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3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3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3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曹操《步出夏门行》)

39、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南朝·丘迟《与陈伯之书》)

40、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唐·李百药《元景安传》)

41、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同上)

4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

4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44、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

45、烈士不怕死,所死在忠贞。(唐·柳宗元《韦道安》)

46、一寸丹心为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明·于谦《立春日感怀》

47、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48、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49、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清·谭嗣同《狱中题壁》)

50“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秋瑾

51、粉身碎骨寻常事,但愿牺牲报国家。(清·秋瑾《失题》)

52、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清·徐锡麟《出塞》)

5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许国丹心,至死不渝。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

杖策只因图雪耻,横戈原不为封侯。

狱中题壁(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满江红(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示儿(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勿忘告乃翁。

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1、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13、唐·李梦阳:向北望星提剑立,一生长为国家忧。

14、明·于谦: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

15、宋·陆游: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16、三国志:忧国忘家,捐躯济难。

17、唐·李白: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

1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战国熏杯诗句-关于熏香的诗句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