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爱情语录 伤感语录 搞笑语录 名人语录 祝福语录 一句话语录 励志语录

日本文部省座右铭

日本近现代著名思想家

佐象山(1811年-1864年七月十一),名助,字子明,号象山,以号行。

日本江府末期思想家、兵法家,以主张公武合体和开国论而著名。

象山出生于松代藩的藩士家庭,早年受藩主真田幸贯赏识,在其资助下游学。

1833年,从佐藤一斋学习儒学,因崇拜陆九渊,故自号“象山”,其后又转向兰学,提倡“和魂洋才”。

1839年,象山在江户开设象山书院,胜海舟、坂本龙马、吉田松阴等人均出自其门下。

1841年,真田幸贯任幕府老中,任命象山负责海防,象山以多年研究上书《海防八策》。

1853年,马休·佩里率美国黑船舰队强行打开日本国门,象山于此时撰写《论时务十策》,上书幕府老中阿部正弘。

1854年因吉田松阴密谋出航美国,象山被捕入狱。

1862年,象山出狱,奉命上京谒见幕府将军德川家茂,主张公武合体和开国。

七月十一(8月12日),遭攘夷派刺客河上彦斋暗杀。

象山官职最高曾任修理亮,因此常被称为“修理”,著有《省侃录》、《象山诗钞》等。

后人编有《增订象山全集》五卷。

福泽谕吉(1835年1月10日-1901年2月3日),日本明治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及教育家,东京学士会院的首任院长。

他作为日本著名私立大学庆应义塾大学的创立者,被列为明治六大教育家之一。

他的肖像被印在日本银行券D号1万日元(最大面额,1984年-2004年)和E号1万日元(2004年始用)的纸币正面。

思想福泽谕吉的胸像。

位于庆应义塾大学三田校区图书馆旧馆前福泽谕吉主要的思想特征是反对封建社会的身份制度。

他激烈地抨击封建时代的专制压抑。

福泽在其著作《劝学篇》第一篇开篇第一句即使“天在人之上不造人,天在人之下不造人”可见其对于封建专制的抨击和对自由平等的肯定。

更在《劝学篇》后续篇章中提倡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等近代化思想。

此外,他也吸收了西方的社会契约论,提出要使国民和政府的力量相对均衡。

这种均衡说体现了福泽独特的政治理念,反映出他并非完全照搬西方的政治学说。

此外,福泽在其著作《劝学篇》中强调“一人之自由独立关系到国家之自由独立”。

而要达到个人的自由独立,就必须要具备数学、地理、物理、历史等等现代科学知识。

福泽的代表性语言就是“独立自尊”,这也成为了他死后的戒名。

福泽毫无疑问是明治维新时代的最高级别的精神导师之一。

其著名著作是《劝学篇》17篇,《福翁自传》,《脱亚论》。

尤其是《劝学篇》,在当时的日本几乎人手一本。

脱亚论主条目:脱亚论福泽谕吉终其一生都致力于在日本弘扬西方文明,介绍西方政治制度以及相应的价值观。

他在《时事新报》发表了著名的短文《脱亚论》,积极地提倡在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应该放弃中华思想和儒教的精神,而吸收学习西洋文明。

基于优胜劣汰的思想,他认定东方文明必定失败,因此他呼吁与东亚邻国绝交,避免日本被西方视为与邻国同样的“野蛮”之地。

他对当时的东亚其他国家采取蔑视的态度,比如将中日甲午战争描述为一场“文野(文明与野蛮)之战”;认为朝鲜王朝‎、清朝是“恶友”。

故而《脱亚论》又被认为是日本思想界对亚洲的“绝交书”。

福泽谕吉对于西洋文明并非没有取舍。

可以说在其自由主义的表象之下,始终贯彻不移的是他的民族主义思想。

此后,也有人批评福泽是一位肯定侵略行为的种族歧视主义者。

但是,根据平山洋的《福泽谕吉的真实》(文春新书)的文字,其实这应该归因于《福泽谕吉传》的作者、《时事新报》的主笔、《福泽全集》的主编石河干明。

根据平山的论点,虽然福泽批评了支那(中国)和朝鲜的政府,但是并不是贬低其民族本身。

至于将清朝的士兵称为“猪猡”等种族歧视的说法,其实是石河将自己的观点伪造成福泽的说法写入全集的。

但是,对于这种观点,仍有不少人表示质疑。

但根据《脱亚论》,事实上当时福泽认为日本,中国之间如同近邻。

而日本已经将旧的茅草房改建成石房,但中国仍然是茅草房。

所以福泽认为应该想方法令中国也改建为石房,不然代表中国的茅草房着火一样会影响到改建成石房的日本。

为了代表日本的房子的安全,日本应该不惜强占还是草房的中国,朝鲜。

帮助其改建成石房。

而且事实上,福泽甚至还资助过当时朝鲜的政变。

但无论福泽如何认为,作为日本当时的精神导师的福泽在推动日本走向侵略道路的问题上亦难辞其咎。

他对亚洲的观点,尤其在当时精神导师的地位而导致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日本民众的心理,而这种普遍存在的观点,成为日后日本军队在亚洲国家实施暴行的思想根源。

在一些学者的眼中,他更是日本侵略亚洲路线的基本设计者,堪称“日本近代第一位军国主义理论家”。

而福泽“脱亚入欧”的理论至今仍在影响着日本的发展,可以说是“现今日本政治右倾化思潮的总根源”。

主要著作《西洋事情》 《劝学篇》 《日々のをしへ》 《文明论概略》 《通俗民权论》 《通俗国权论》 《民情一新》 《时事小言》 《福翁自传》 《福翁百话》 《痩我慢之说》 《丁丑公论》 冈仓天心(日文假名:おかくら てんしん,1863年2月14日-1913年9月2日),日本明治时期著名的美术家,美术评论家,美术教育家,思想家。

原名冈仓觉三。

其弟为英语学家冈仓由三郎。

思想在晚年,冈仓多次前往印度和中国游历,在美国写出《东洋的理想》、《日本的觉醒》、《说茶》等著作,向西方宣传东方、尤其是日本的文化。

与明治时日本最著名的思想家福泽谕吉要求日本脱离亚洲的观点不同,冈仓强调亚洲文化的一体性。

在《东洋的理想》开篇,冈仓写道:“亚洲是一体的。

虽然,喜马拉雅山脉把两个强大的文明,即具有孔子的集体主义的中国文明与具有佛陀的个人主义的印度文明相隔开,但是,那道雪山的屏障,却一刻也没能阻隔亚洲民族那种追求‘终极普遍性’的爱的扩展。

正是这种爱,是所有亚洲民族共通的思想遗产,使他们创造出了世界所有重要的宗教。

……阿拉伯的骑士道,波斯的诗歌,中国的伦理,印度的思想,它们都分别一一述说着古代亚洲的和平。

”冈仓将亚洲的文明抽象为“爱与和平”,认为近代西方文明与东方的这种传统相比,尽管物质强盛,却将人变成“机械的习性的奴隶”,认为西方的自由只存在于物质上的竞争中,而不是人性的自由。

虽然冈仓将亚洲文明视为一体,但是他认为日本应当承担“兴亚”的使命,甚至以战争实现。

他的思想是后来的“大东合邦论”以及以“兴亚”为名、以侵略为实的政策的重要源流。

著作《冈仓天心全集》 《东洋的理想》 《说茶》 补充:大久保利通(おおくぼ としみち,1830年8月10日-1878年5月14日),生于日本萨摩藩(今鹿儿岛),原为武士,明治维新时成为政治家,与西乡隆盛及木户孝允并称维新三杰。

西乡隆盛(さいごう たかもり,1828年1月23日-1877年9月24日),是日本江户时代末期(幕末)的萨摩藩武士、军人、政治家。

原名西乡隆永,隆盛是其父的名字。

他和木户孝允(桂小五郎),大久保利通并称“维新三杰”。

倒幕成功以前西乡隆盛先是支持藩主的“公武合体”,之后主张“尊王攘夷”,但事实上也同英国合作,努力引进西方的技术。

他在倒幕运动中纵横捭阖,运用权谋。

新政府成立之后他以宋代陈龙川的话“推倒一世之智勇, 开拓万古之心胸”作为座右铭。

他曾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为人当学司马温公(司马光), 无一事不可与他人道, 努力要求自己向完全大公无私的方向发展。

西乡隆盛曾对坂本龙马说:“你前天所说的和今天所说的不一样,这样你怎么能取信于我呢。

你作为天下名士必须有坚定的信念

”坂本说:“不是这样的。

孔子说过,君子从时。

时间在推移,社会形势在天天变化。

因此,顺应时代潮流才是君子之道

西乡,你一旦决定一件事之后,就想贯彻始终。

但这么做,将来你会落后于时代的。

” 西乡隆盛从始至终都代表下层武士的利益。

西乡好恶分明、热情洋溢、时而采取不合理的行动。

在维新三杰中,西乡隆盛最受日本人喜爱,却以悲剧收场。

木户孝允 (木戸孝允 きど たかよし;又名きどこういん)(1833年8月11日-1877年5月26日)是幕末时代与明治时代初的日本政治家。

德川幕府时期,他本名是桂小五郎 (桂小五郎 かつらこごろう) ;他参与推翻幕府的行动时化名为新堀松辅(新堀松辅 にいぼりまつすけ)。

被称为逃命小五郎。

伊藤博文(1841年10月16日-1909年10月26日),日本近代政治家,首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明治维新元老,日本明治期最亲韩的人物。

评价伊藤博文是使日本迈进现代化国家、成为近代世界列强之一的功臣,但由于其一贯奉行对外扩张政策,在日本国内外都有着截然不同的评价。

而伊藤博文的性好女色也是许多人都知道的。

他曾写有“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的章句。

朝鲜太上皇高宗诏曰“太子太师伊藤博文,禀英灵之气,具匡济之略。

挽回时运,发展文明,不惮贤劳,匪躬自任,屹然为东洋之砥柱。

尝以平和大局为主,尤惓惓于韩日关系。

曾年往来我邦,扶危济艰,专仗弘猷。

顷以统监常驻阙下,随时晋接,殚诚启沃,旋膺太师之任。

辅导我东宫,开进睿学,靡不用极。

邵龄脩程,伴行巡览,余惫未休,继有辽满之行,尚冀克日利旋,长资倚毗。

岂意变生不测,噩报遽至,震悼痛衋,曷有其既。

故伊藤太师丧,特遣义亲王堈致祭会葬,葬需令宫内府输送,特赠谥文忠。

”山县有朋(1838年6月14日-1922年2月1日),日本内阁总理大臣(首相)、陆军大将、元帅、元老。

幼名辰之助、狂介,号椿山庄主。

长州藩(今山口县)下级武士出身。

在日本军队和政府中势力庞大。

他是日本陆军之父。

开了长州藩人控制陆军的习惯。

松方正义(1835年3月23日-1924年7月2日),明治时期政治家、财政改革家,日本内阁总理大臣(首相)。

萨摩藩武士出身。

明治政府成立后,任大藏卿和内务卿,推行地税改革、殖产兴业、整理纸币,实行所谓松方财政,创设日本银行及兑换制度,并曾两次组阁。

1900年被列为元老,1903年为枢密顾问官、1917年任内大臣。

大隈重信(1838年3月11日-1922年1月10日),从19世纪后半到20世纪初的日本的政治家。

佐贺县佐贺市出生。

早稻田大学创立者。

曾为日本第八及第十七任内阁总理大臣。

桂太郎(1848年1月4日-1913年10月10日),长州藩出身(今山口县),曾任台湾日治时期第2任总督,后来三度出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1901年-1906年;1908年-1911年;1912年-1913年),是日本有史以来任职时间最长的首相,元老之一。

任内缔结英日同盟,进行日俄战争,并策划吞并朝鲜。

台湾协会学校(今拓殖大学)的创立者及初代校长。

西园寺公望(1849年12月7日-1940年11月24日),日本内阁总理大臣(首相),日本在大正到明治时期、战前的政治元老,号陶庵。

宫廷贵族清华家出身。

德大寺公纯次子,过继西园寺师季。

20世纪初期与桂太郎交替出任首相。

逝世后举行了国葬。

我的补充 2009-10-09 22:29吉田松阴(日语:吉田松阴;假名:よしだしょういん;罗马字:Yoshida Shōin;名矩方,字义卿),生于天保元年8月4日(即公元1830年9月20日),卒于安政6年10月27日(即公元1859年11月21日),乃日本的长州藩出身的武士,是日本江户幕府末年的思想家、教育家、兵法家。

名列明治维新的精神领袖及理论奠基者。

对日本对外政策的影响吉田松阴于其《幽室文库》中说:“凡英雄豪杰之立事于天下,贻谋于万世,必先大其志,雄其略,察时势,审时机,先后缓急,先定之于内,操所张弛,徐应之于外。

…… 为今之计,不若谨疆域,严条约,以霸糜二虏( “ 二虏 ” 似指英美两国 —— 引者注)。

乘间垦虾夷,收琉球,取朝鲜,拉满洲,压支那,临印度,以张进取之势,以固退守之基。

遂神功之所未遂,果丰国之所未果也。

收满洲逼俄国,并朝鲜窥清国,取南洲袭印度。

宜择三者之中易为者而先为之。

此乃天下万世、代代相承之大业矣。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便走上吉田松阴所规划的对外侵略道路。

评价梁启超认为吉田松阴应居明治维新的首功,因明治维新的主脑人物中,主力大都是萨摩藩、长州藩等西南雄藩的下级武士,而各藩中又以长州出身的最为有影响力,他们大都是松阴讲学的门生,深受松阴的思想影响补充:北一辉(1883年4月3日-1937年8月19日),日本思想家、社会活动家、政治哲学家、国家主义的提倡者、法西斯理论思想家。

前期参加过中国革命,五四运动的排日倾向之后,他在上海写出《日本改造法案大纲》,决心从下层社会起对日本进行改造,得到广泛支持。

最终形成二二六事件。

兵变失败后被日本政府所杀。

但因他崇尚暴力,鼓吹战争万能,宣扬国土狭小的国家对外扩张的合理性,他的思想遂成为日本法西斯主义的源流。

他的思想被日本的侵略派作为了日本对外扩张,特别是扩大对中国侵略的直接理论根据。

时至今日,许多日本的作家,如三岛由纪夫;导演,如吉田喜重都对他的思想仍然怀念。

1906年,北一辉写成第一本著作《国体论及纯正社会主义》一书。

内容主要有:此书刚出版就被禁止发行。

第一,关于社会主义的必然性。

他以进化论为依据,推定人类社会的发展经过三个阶段,由古代的公民国家、中世纪的家长国家进化到近代的公民国家,民主国。

他自己声称的“纯正”社会主义是中世纪极端的集团主义和近代极端的个人主义二者的新的综合。

第二,关于社会主义的内容。

北主要从经济层面加以理解,提出实行土地及生产机构的公有以及它们的公共经营.劳动者自由选择职业,采取一种征兵式的劳动组织方式。

而在政治层面,除普选以外,北对其他问题几乎没有涉及。

第三,按照他的社会发展理论,北完全肯定明治维新以后日本的国家体制,认为它是国家全体即广义的国民拥有主权的公民国家。

对于这类国家来说,全体国民和整个国家的利益是第一位的,国家体制是好的,国民在法律上是平等的。

第四,对于现实中的日本,北认为明治维新的元老背弃了革命的初衷,使大资本家、大地主等上层阶级控制了国家政权。

而占人口占大多数的无产阶级却陷入了工资奴隶或农业奴隶的状态,使得社会发生分裂,让日本成为一个阶级国家。

因此,北主张打倒大资本家和大地主,进行第二次维新革命以恢复社会的本来面貌从而实现社会主义。

北称其为“复古的茧命主义”。

第五,北思想体系的最终理想是建立根据能力进行生产、根据需要进行消费的宇宙一体的所谓共产社会。

但是他又提出由于各国之间有很大差别而存在着竞争,因此在一国实现了公民国家后,这个国家可以对其他国家行使权威,通过世界革命,建立世界联邦。

补充:日本伟大的思想家: 北一辉(他的的思想最终成为大战争)加藤周一(日本集团主义文化,提出了日本文化杂种论)加藤弘之(“主义一变”)政治家列表出任内阁仙石贡(1857年7月22日、铁路大臣) 金光庸夫(1877年3月13日、拓务大臣、厚生大臣) 佐藤尚武(1882年10月30日、参议院院长、外务大臣) 松野鹤平(1883年12月22日、铁路大臣、参议院院长) 小泉亲彦(1884年9月9日、厚生大臣) 绪方竹虎(1888年1月30日、内阁宫房长官) 林让治(1889年3月24日、内阁宫房长官、厚生大臣) 重宗雄三(1894年2月11日、运输大臣、参议院议长) 和田博雄(1903年2月17日、农林大臣) 石破二朗(1908年7月29日、自治大臣) 安井谦(1911年3月22日、自治大臣、参议院院长) 原文兵卫(1913年4月29日、环境厅长官、参议院院长) 木村睦男(1913年7月29日、运输大臣、参议院院长) 德永正利(1913年8月25日、运输大臣、参议院院长) 长田裕二(1917年3月13日、科学技术厅长官、参议院院长) 藤田正明(1922年1月3日、总理府总务长官、冲绳开发厅长官、参议院院长) 中山太郎(1924年8月27日、外务大臣) 土屋义彦(1926年5月31日、环境厅长官、参议院院长) 绵贯民辅(1927年4月30日、国土厅长官、北海道开发厅长官、冲绳开发厅长官、建设大臣、众议院议长) 宫下创平(1927年11月10日、防卫厅长官、环境厅长官、厚生大臣) 井上裕(1927年11月17日、文部大臣、参议院院长) 虎岛和夫(1928年1月6日、防卫厅长官) 大野明(1928年11月13日、劳动大臣、运输大臣) 村冈兼造(1931年8月27日、劳动大臣、运输大臣) 井上一成(1932年1月15日、邮政大臣) 尾身幸次(1932年7月14日、经济企划厅长官、财务大臣) 扇千景(1935年5月10日、运输大臣、建设大臣、国土交通大臣、参议院议长) 柳泽伯夫(1935年8月18日、国土厅长官、金融担当大臣、厚生劳动大臣) 河野洋平(1937年1月15日、外务大臣、国务大臣、内阁官房长官、科学技术庁厅长官、众议院议长) 伊吹文明(1938年1月9日、劳动大臣、文部科学大臣) 仓田寛之(1938年4月9日、自治大臣、国家公安委员长、参议院院长) 与谢野馨(1938年8月22日、通商产业大臣、文部大臣、内阁官房长官) 斋藤十朗(1940年2月5日、厚生大臣、参议院议长) 麻生太郎(1940年10月20日、经济企划厅长官、总务大臣、外务大臣) 长势甚远(1943年10月3日、法务大臣) 细田博之(1944年4月5日、内阁宫房长官、科学技术政策担当大臣) 鸠山邦夫(1948年9月13日、文部大臣、劳动大臣、法务大臣) 菅义伟(1948年12月6日、总务大臣) 江田五月(1951年5月22日、科学技术厅长官、参议院院长)众议院议员河上丈太郎(1889年1月3日) 辻政信(1902年10月11日) 小川元(1939年1月1日) 鱼住泛英(1940年2月11日) 绪方靖夫(1947年10月29日) 奥谷通(1951年10月7日) 平井卓也(1958年1月25日) 参议院议员松平恒雄(1877年4月17日、参议院议长) 河井弥八(1877年10月24日、参议院议长) 河野谦三(1901年,日期不明、参议院议长) 大田昌秀(1925年6月12日) 池田元久(1940年12月20日) 安东尼奥·猪木(1943年2月20日) 冢田一郎(1963年12月27日)都道府县知事中川和雄(1926年生,日期不明、大阪府知事) 贵族院议员德川家达(1863年8月24日、贵族院院长)

美的集团总部大楼落成庆典晚会分别是哪四个主持的,有哪些明星参加,我只看了一点,

好像是 欧阳夏丹吧 你问的是不是《全景奥运》

反映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事迹

文天祥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一字履善,号文山,南宋庐陵(今吉安)人。

南宋末年,朝廷偏安江南,国势弱小,北方蒙古族于1271年结束了内部争夺皇位的自相残杀局面,建立了元朝,接着把侵略矛头直指南宋。

1273 年,丞相伯颜统20万大军攻下襄、樊,以此为突破口,顺江而下,两年不到,便后临南宋首都临安的近郊。

蒙古兵所过之处,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农田荒废,百业凋敝,这是一场空前残暴的野蛮的侵略战争,南宋面临着亡国灭种的严重威胁,文天祥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出现的抗击侵略的伟大民族英雄。

南宋朝廷长期为投降派所把持。

还在1259年,宰相贾似道便以称臣、割江北地区和岁纳银绢各20万两匹为条件,暗中屈膝求和。

伯颜却意在灭宋,并不停止南侵。

1275年,将贾似道十三万大军消灭,朝廷便再无可用之兵。

此时宋恭帝在位,年仅四岁,太皇太后谢氏临朝听政,不得不发出“哀痛诏”,号召天下四方迅速举兵“勤王”。

文天祥当时正担任赣州知府,他“捧诏涕泣”,并立即行动,在两三个月内便组织了第一支“勤王”队伍近万人,几经周折,赶到了临安。

而在成千上万大小地方官中,带兵勤王的只不过他和张世杰三人而已,这个政权腐朽到什么程度,可见一斑。

1276年正月十八日,伯颜兵临皋亭山,左相留梦炎早已投降叛变。

其他大臣或已投降。

伯颜虽愿受降,却要右相陈宜中去元营洽谈,陈哪有这个勇气

当天晚上便逃之夭夭。

谢太后唯珂派人只剩下一个文天祥。

他毅然临危受命,但不是去投降,他考虑是“战、守、迁皆不及施”,“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他甚至借此机会观察一下敌营的虚实以谋“救国之策”。

但是他没有想到,正当他指斥伯颜扣押不能返回宋营,他的义兵则在同时被投降派命令解散。

敌人的凶残不曾使文天祥受困,昏庸的朝廷和无耻的投降派却使他遭到了第一次严重的挫折。

1276年二月初九日,文天祥被押送去大都(今北京),行至京口(今镇江),在义士的帮助下,逃脱了虎口,据他在《指南录后序》所记,至少有十六次幸免于死,经过千辛万苦,于四月初八日逃到了温州,此时他听说度宗的两个儿子(即恭帝的两个兄弟)已逃到福州,于是立即上表劝进。

不久,被诏至福州,任右丞相兼枢密院事,后又命为同都督。

七月,文天祥便在南剑州(今福建南平)打起帅旗,号召四方英雄豪杰,各各起兵,民复失地。

1277年三月,文天祥统兵进军江西,收复南部数十州县,同时围困赣州,湖南、湖北皆起而响应,震撼了江南,鼓舞了人民的反侵略意志,使元统治者大为惊慌。

元忙调40万大军来解赣州之围,另派兵五万追击文天祥。

文部不过五千余人,这年八月,空坑一战,遂致大败,部将数人牺牲,文妻及子女皆被俘,赵时尝在紧急中假扮文天祥,吸引了元军,文才得乘间逃脱。

赵随即被杀。

这是文天祥在一年多时间内所遭到的第二次重大挫折。

但是文天祥并没有灰心丧气,他下定决心抗元到底。

1278年11月,他收拾残军,加以扩充,移兵广东潮阳,不幸于十二月二十日兵败五坡岭,文天祥自度难以逃出重围,当即吞服随带的冰片,以求一死,免遭污辱,但他并未死,而在昏迷中被俘了。

这是他遭遇的最后一次严重的挫折。

从此以后,文天祥便再也不能统领义军在战场上与元军拼杀。

文天祥被俘后,打定主意,只求义死而不求苟生。

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

还在伯颜将他扣押北营时,他便明白地告诉对手:“宋状元……所欠一死报国耳,宋存与存,宋亡与亡,刀锯在前,鼎镬在后,非所惧也,何怖我

“1279年十月,元平章阿合马来文天祥囚所劝降,文天祥长揖就坐,不把他放在眼里,阿合马却要他下跪,文天祥说:”南朝宰相见北朝宰相,何跪

“阿合马以胜利者自居,傲慢地说:“你何以至此

”文天祥嘲讽地说,南朝若早用我为相,你去不了南方,我也不会到你这里来,你有什么可神气的阿合马用威胁口气对左右说:“此人生死尚由我。

”文天祥正义凛然道:“亡国之人,要杀便杀,道甚由不由你。

”阿合马自讨没趣,灰溜溜地走了。

同年年底,元丞相孛罗审问文天祥。

孛罗一来就摆威风,要文跪下,遭到文拒绝,左右便用武力强使文天祥作跪拜状,文凛然说道:“天下事,有兴有废,自古帝王以及将相,灭亡诛戮,何代无之

天祥今日……至于此,幸早施行。

”临刑前夕,皇帝忽必烈亲自出马劝降,以宰相之职作为诱饵,妄图使文天祥投降,但遭文天祥严厉拒绝。

忽必烈只好问他,那你究竟要什么呢

文天祥回答说:“愿以一死足矣

”文天祥这种以身殉国,视死如归的的伟大精神使得敌人束手无策,一筹莫展。

这实际上等于宣布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是正义的胜利和他自己所赞颂的“正气”的胜利。

也等于宣布侵略者的失败,是一切投降派和卖国贼的失败。

在国家民族危亡紧急时刻,文天祥无时无刻不把国家民族利益看作最高的利益,对投降派和奸佞之徒从不留情。

1259年,元军渡江围鄂州,皇帝宠幸的内侍董宋臣怂勇宋帝迁都,文天祥勇敢地上疏,乞斩董宋臣。

1275年,朝廷追封投降元军大将吕文德为和义郡王,又提拔他的侄子吕师孟为后部尚书,投降气氛一时弥漫京城,文天祥又上书乞斩吕师孟,以稳军心。

文天祥被俘后,留梦炎一班降贼都曾硬着头皮来劝降,文一律唾骂之置,就连先已投敌的宋恭帝前来劝降时,也被置之不理。

文天祥明确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

他并不对帝王愚忠,而只无条件地忠于国家和民族。

1283年1月9日,文天祥在大都柴市口英勇就义。

他死后留下了大量诗文,其中如《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狱中所作的《正气歌》以及死后从其衣带中发现的“衣带诏”(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

而今而后,庶几无愧)都已成为光照日月、气壮山河的绝唱,成为民族精神财富的宝贵部分。

文天祥也因此成为永垂不朽的民族英雄。

邓世昌 邓世昌:“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

” 邓世昌(1849-1894)原名永昌,字正卿。

广东番禺人。

1867入马尾船政后学堂驾驶班第一期学习,187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并被船政大臣沈葆璋奖以五品军功任命为“琛航”运船帮带。

次年任“海东云”炮舰管带,时值日本派兵侵犯台湾,他奉命巡守澎湖、基隆,获升千总。

后调任“振威”炮舰管带,代理“扬武”快船管驾,获荐保守备,加都司衔。

1880年李鸿章为建设北洋水师而搜集人才,因邓世昌“熟悉管驾事宜,为水师中不易得之才”而将其调至北洋属下,先后担任“飞霆”、“镇南” 蚊炮船管带。

同年冬天北洋在英国定购的“扬威”、“超勇”两艘巡洋舰完工,丁汝昌水师官兵200余人赴英国接舰,邓世昌随往。

1881年11月安然抵达大沽口,这是中国海军首次完成北大西洋——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印度洋——西太平洋航线,大大增强了中国的国际影响,邓世昌因驾舰有功被清廷授予“勃勇巴图鲁”勇名,并被任命为“扬威”舰管带。

1887年春,邓世昌率队赴英国接收清政府向英、德订造的“致远”、“靖远”、“经远”、“来远”四艘巡洋舰,是年底回国。

归途中,邓世昌沿徒安排舰队操演练习。

因接舰有功,升副将,获加总兵衔,任“致远”舰管带。

1888年,邓世昌以总兵记名简放,并加提督衔。

是年10月,北洋海军正式组建成军,邓世昌升至中军中营副将,1891年,李鸿章检阅北洋海军,邓世昌因训练有功,获“葛尔萨巴图鲁”勇名。

1894年9月17日在大东沟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奋勇作战,后在日舰围攻下,“致远”多处受伤全舰燃起大火,船身倾斜。

邓世昌鼓励全舰官兵道:“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

”“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此舰,足以夺其气而成事”,毅然驾舰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舰“吉野”号右舷,决意与敌同归于尽。

倭舰官兵见状大惊失色,集中炮火向“致远”射击,不幸一发炮弹击中“致远”舰的鱼雷发射管,管内鱼雷发生爆炸导致“致远”舰沉没。

邓世昌坠落海中后,其随从以救生圈相救,被他拒绝,并说:“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

”,所养的爱犬“太阳”亦游至其旁,口衔其臂以救,邓世昌誓与军舰共存亡,毅然按犬首入水,自己亦同沉没于波涛之中,与全舰官兵250余人一同壮烈殉国。

邓世昌牺牲后举国震动,光绪帝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并赐予邓世昌“壮节公”谥号,追封“太子少保”,入祀京师昭忠祠,御笔亲撰祭文、碑文各一篇。

李鸿章在《奏请优恤大东沟海军阵亡各员折》中为其表功,说:“……而邓世昌、刘步蟾等之功亦不可没者也”。

清廷还赐给邓母一块用 1.5公斤黄金制成的“教子有方”大匾,拨给邓家白银10万两以示抚恤。

邓家用此款在原籍广东番禺为邓世昌修了衣冠冢,建起邓氏宗祠。

威海百姓感其忠烈,也于1899年在成山上为邓世昌塑像建祠,以志永久敬仰。

1996年年12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命名新式远洋综合训练舰为“世昌”舰,以示纪念。

邓世昌有三儿两女,长子邓浩洪,承袭世职,任职于广东水师,1947年去世;次子邓浩洋,青年早逝;三子邓浩乾是遗腹子,曾在民国海军部供过职,1969年逝于无锡。

关天培 关天培(1781~1841.2.26),鸦片战争中抗英名将。

字仲因,号滋圃。

江苏山阳(今淮安)人。

1803年(清嘉庆八年)中武秀才,授把总。

后累升至参将。

1826年(清道光六年),清政府初办漕粮海运,关天培押粮船千余艘平安至天津,旋升副将。

次年,擢总兵。

1832年春,署理江南提督。

1834年调任广东水师提督。

赴任后,踏勘地理形势,将虎门口的沙角、大角炮台改为信炮台;在上横档岛一线,重建南山炮台(改名威远),改建横档、镇远炮台,增建永安、巩固炮台,控制东西水道;在虎门底,改建大虎山炮台。

另铸6000斤以上大炮40门,安置各炮台。

同时抓紧训练,制定春、秋操章程。

1838年,在镇远、威远炮台间增建靖远炮台,首次安设西洋铜炮,并在横档东侧水道架设排链两道。

1839年,钦差大臣林则徐到粤禁烟,协助缉拿烟贩,收缴鸦片,并指挥水师多次与英舰船交火。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钦差大臣琦善至广东,一意主和,懈于防务。

1841年1月7日,英方发动虎门之战,企图以武力迫使琦善屈服,出动舰船10余艘,攻占沙角、大角炮台。

2月26日,英军又以战舰10艘、汽船3艘,配以登陆部队,猛攻横档岛一线6炮台。

关天培于靖远炮台督军顽强抵抗,并亲燃大炮对敌轰击,负伤力战殉国。

其办理广东海防的奏折公牍,辑为《筹海村集》。

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人物主要资料

祖国在我心中 沿着黄河与长江的源头,漂流而下,从《诗经》中“坎坎代擅”的江边,到《史记》“金戈铁马”的楚河汉界;从郦道元的《水经注》,到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我看青藏高原脉动的祖国;看黄土高坡起伏的祖国;看烟花苍茫,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祖国;看群峰腾跃,平原奔驰,长河扬鞭的祖国。

在爬满甲骨文的钟鼎之上,读祖国童年的灵性;在布满烽火的长城之上,读祖国青春的豪放;在缀满诗歌与科学的大地之上,读祖国壮年的成熟…… 反映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小故事,不用太长(但也不要太短)。

注意,一定要故事,不要人物简介。

比如钱学森在新中国成立后想回国却遭到美国反对……这样的故事。

希望在百忙之中回答一下,谢谢。

舍身堵枪眼----特级英雄黄继光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四川省中江县人。

1931年1月8日出生在一个贫农家里。

他幼年丧父,家境贫苦。

1949年他的家乡解放了,他积级参加农协会和民兵,工作非常积极,两次揭发地主谎报土地和偷改佃约,并活捉了一个逃亡地主,收缴了伪保长隐藏的两支手枪。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黄继光于1951年3月毅然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

当要离开家乡的时候,母亲高兴地把一朵大红花带到了他的胸前,并对他说:“到了朝鲜,要多多杀敌,报答祖国和人民。

”带着母亲的嘱托和人民的期望,黄继光来到了朝鲜前线,被分配到志愿军第15军第45师第135团第2营当通信员。

虽然是当通信员,他时刻想着要多学本领,刻苦地锻炼自己。

他工作积极,学习认真,进步很快。

1952年7月25日光荣地加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邓世昌 邓世昌:“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

” 邓世昌(1849-1894) 原名永昌,字正卿。

广东番禺人。

1867入马尾船政后学堂驾驶班第一期学习,187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并被船政大臣沈葆璋奖以五品军功任命为“琛航”运船帮带。

次年任“海东云”炮舰管带,时值日本派兵侵犯台湾,他奉命巡守澎湖、基隆,获升千总。

后调任“振威”炮舰管带,代理“扬武”快船管驾,获荐保守备,加都司衔。

詹天佑,字眷诚。

1861年生于广东南海县。

詹天佑是我国最早的杰出的铁道工程专家,为我国铁路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周恩来曾赞誉他是“中国人的光荣”。

1872年7月8日年仅12岁的詹天佑作为中国第一批官办留美学生留学美国。

188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耶鲁大学,并于同年回国。

1888年,詹天佑由老同学推荐,到中国铁路公司任工程师。

被湮没了七年之久的詹天佑才有机会献身于祖国的铁路事业。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

四川成都市人(祖籍浙江嘉兴),1904年11月25日生于成都一个旧式的大家庭中。

1920年秋巴金进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读书,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下,大量阅读西方文学和社会科学著作,尤其受到社会主义思潮中无政府共产主义理论的影响。

1921年与朋友一起参与半月社和均社等社会团体的工作,1922年开始发表诗歌创作。

1923年4月离开成都,到上海、南京等地,并在东南大学附中读完中学。

1925年与朋友组织民众社,办《民众》半月刊,并从事无政府主义的理论探索和社会运动。

冰心,原名谢婉莹,原籍福建长乐县,1900年10月5日生于福州市。

童年,她在烟台度过了七八载山陬海隅的生活。

冰心早期的作品,常常亲切地写到大海。

幼年,她广泛地阅读了中国古典小说和汉译外国作品1912年她考入福州女子师范预科。

1913年随家到北京,进入教会学校贝满女子中学。

1918年,冰心抱着学医的目的考入协和女子大学预科,后改变初衷,转学文学。

1923年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燕京大学文科。

人民艺术家,杰出的语言大师——老舍 简介: 老舍(1899.2.3-1966.8.24),现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正红旗人,北京人,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时候。

老舍是他在小说《老张的哲学》中使用的笔名。

他的笔名还有舍予、絜青、絜予、非我、鸿来等。

中国现代小说家、戏剧家、著名作家,曾任小学校长、中学教员、大学教授。

1919年后的中华儿女为国争光

科技:袁隆平仙型杂交水稻的成功研制;神五的成功升天; 体育:刘翔,郭晶晶,张仪宁等运动健儿的奥运夺冠,2008年申奥的成功;徐悲鸿.(1895-1953),是兼采中西艺术之长的现代绘画大师,美术教育家。

徐悲鸿出身农村,家境清贫。

父亲徐达章是个村塾教师,擅长花鸟,人物画。

徐悲鸿4岁开始在家塾中读书,耳濡目染,自幼对绘画发生兴趣。

9岁随父学画,10岁已能作父亲的助手。

农忙时,兼做耕作,贫苦的劳动生活,使他从小养成了勤劳,简朴的作风和诚实正直的性格。

他13岁时遇上大荒之年,随父走江湖,依靠鬻字卖画为生。

17岁时,父亲染上重病,家境每况愈下。

八口之家的生活重担,从此落到徐悲鸿的肩上。

他在小学,中学任图画教师,也到上海等地靠卖画为生。

19岁时父亲去世,家境愈加贫困。

1915年徐悲鸿再次赴沪,在友人帮助下,在“暇余总会”(当时的赌场)一隅借住,刻苦创作,同时到夜校学习法文。

他画了一匹马,寄给审美书馆馆长高剑父。

其弟高奇峰十分赞赏他的画艺。

这时,徐悲鸿虽考取了震旦大学,但无钱进学,幸好得到高奇峰的资助。

后又结识了康有为,得有机会观摩康所收藏的碑帖。

并在艺术观上也受到康有为的影响。

1917年徐悲鸿赴日本东京研究美术,秋返北京,应蔡元培之邀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并结识陈师曾。

1919年赴法留学。

在著名画家达仰的画室学习素描,1921年去德国,就学于画家康普的画室,次年归巴黎。

1925年经新加坡回国。

第二年春,他再去巴黎,又赴比利时布鲁塞尔临画,游历瑞士,意大利。

1927年回国后,历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等职。

1933年携中国近代绘画作品赴法、德、比利时、意大利及苏联展览。

抗战时期,将自己作品带到南洋,印度等东南亚地区展览,并将全部收入捐献给祖国难民。

解放前夕,国民党政府派飞机接徐悲鸿和一批著名教授去南京,遭到徐悲鸿拒绝。

解放后他被邀请为中国出席世界和平大会的代表,并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并当选为全国文联常务委员,全国政协代表和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

1952 年在病中,将自己一生创作和全部珍藏作品捐献国家。

1953年病逝,只活了59岁。

国家为这位伟大的艺术家在北京建立了徐悲鸿纪念馆,保存了他的一千余件作品。

他一生创作作品达数千件,培养和发现了一大批优秀的美术人才。

徐悲鸿擅长中国画,油画,尤精素描。

他的画作满含激情,技巧极高。

著名油画有《溪我后》,《田横五百士》,国画有《九方皋》,《愚公移山》,《会师东京》等。

最能反映徐悲鸿个性,表达他思想感情的莫过於他写马的画卷。

他对马的肌肉,骨骼以及神情动态,作过长期的观察研究,画了数以千计的速写。

所以他画的马图笔墨酣畅,奔放处不狂狷,精微处不琐屑,筋强骨壮,气势磅礴,形神俱足。

另有一些人物,狮,猫等题材作品,也是质优量大。

他的绘画创作坚持“师法造化,寻求真理”的原则。

童第周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生物学家、教育家、中国实验胚胎学研究的创始人之一。

曾任山东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首任所长、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山东大学动物系主任兼教授等职。

童第周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也是国际知名的科学家。

他从事实验胚胎学的研究近半个世纪,是我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创始人。

童第周出生在浙江省鄞县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

由于家境贫困,小时候一直跟父亲学习文化知识,直到17岁才迈入学校的大门。

读中学时,由于他基础差,学习十分吃力,第一学期末平均成绩才45分。

学校令其退学或留级。

在他的再三恳求下,校方同意他跟班试读一学期。

此后,他就与“路灯”常相伴:天蒙蒙亮,他在路灯下读外语;夜熄灯后,他在路灯下自修复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期末,他的平均成绩达到70多分,几何还得了100 分。

这件事让他悟出了一个道理:别人能办到的事,我经过努力也能办到,世上没有天才,天才是用劳动换来的。

之后,这也就成了他的座右铭。

大学毕业后他去比利时留学。

在国外学习期间,童第周刻苦钻研,勤奋好学,得到了老师的好评。

获博士学位后,他回到了灾难深重的祖国,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科学研究工作。

没有电灯,他们就在阴暗的院子里利用天然光在显微镜下从事切割和分离卵子工作;没有培养胚胎的玻璃器皿,就用粗瓷陶酒杯代替,所用的显微解剖器只是一根自己拉的极细的玻璃丝;实验用的材料蛙卵都是自己从野外采来的。

就在这简陋的“实验室”里,童第周和他的同事们完成了若干篇有关金鱼卵子发育能力和蛙胚纤毛运动机理分析的论文。

解放以后,童第周担任山东大学副校长的同时,研究了在生物进化中占重要地位的文昌鱼卵发育规律,取得了很大成绩。

到了晚年,他和美国坦普恩大学牛满江教授合作研究起细胞核和细胞质的相互关系,他们从鲫鱼的卵子细胞质内提取一种核酸,注射到金鱼的受精卵中,结果出现了一种既有金鱼性状又有鲫鱼性状的子代,这种金鱼的尾鳍由双尾变成了单尾。

这种创造性的成绩居于世界先进行列。

参考资料:

近年来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资料

江竹筠(1920-1949)女,四川自贡人,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任中共重庆新市区区委委员,负责学运工作,后经组织安排考入四川大学。

1947 年,与丈夫彭咏梧一起到万县组织下川武装起义。

1948年1月,彭咏梧不幸牺牲,她谢绝了党组织的照顾,坚持到“老彭倒下的地方”继续战斗。

1948年 6月14日,因挺进报事件被叛徒出卖,在万县被捕,后与李青林、李承林、石文钧、唐篡陶、黄绍辉、李明辉、黄玉清、陈继贤、雷震一起转押渣滓洞看守所。

徐远举和张界多次对她进行拷问,使用竹筷子夹手指酷刑,但她始终坚贞不屈,被狱中难友称赞为“中华儿女革命的典型”。

陈丹墀、何雪松、蔡梦慰等组织了对江姐的慰问活动,为了鼓舞狱中战友斗志,提出“坚持学习,锻炼身体,迎接解放”的口号,与李青林、春其芬、曾紫霞等凭着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等文章的记忆,组织女牢难友学习,讨论,并积极进行狱中策反工作,参加狱中追悼会和春节联欢会。

1949年11月14日与李青林,杨虞裳等三十人牺牲于电台岚垭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一字履善,号文山,南宋庐陵(今吉安)人。

南宋末年,朝廷偏安江南,国势弱小,北方蒙古族于1271年结束了内部争夺皇位的自相残杀局面,建立了元朝,接着把侵略矛头直指南宋。

1273年,丞相伯颜统20万大军攻下襄、樊,以此为突破口,顺江而下,两年不到,便后临南宋首都临安的近郊。

蒙古兵所过之处,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农田荒废,百业凋敝,这是一场空前残暴的野蛮的侵略战争,南宋面临着亡国灭种的严重威胁,文天祥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出现的抗击侵略的伟大民族英雄。

邓世昌(1849-1894) 原名永昌,字正卿。

广东番禺人。

1867入马尾船政后学堂驾驶班第一期学习,187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并被船政大臣沈葆璋奖以五品军功任命为“琛航”运船帮带。

次年任“海东云”炮舰管带,时值日本派兵侵犯台湾,他奉命巡守澎湖、基隆,获升千总。

后调任“振威”炮舰管带,代理“扬武”快船管驾,获荐保守备,加都司衔。

关天培(1781~1841.2.26),鸦片战争中抗英名将。

字仲因,号滋圃。

江苏山阳(今淮安)人。

1803年(清嘉庆八年)中武秀才,授把总。

后累升至参将。

1826年(清道光六年),清政府初办漕粮海运,关天培押粮船千余艘平安至天津,旋升副将。

次年,擢总兵。

1832年春,署理江南提督。

1834年调任广东水师提督。

赴任后,踏勘地理形势,将虎门口的沙角、大角炮台改为信炮台;在上横档岛一线,重建南山炮台(改名威远),改建横档、镇远炮台,增建永安、巩固炮台,控制东西水道;在虎门底,改建大虎山炮台。

徐悲鸿.(1895-1953),是兼采中西艺术之长的现代绘画大师,美术教育家。

徐悲鸿出身农村,家境清贫。

父亲徐达章是个村塾教师,擅长花鸟,人物画。

徐悲鸿4岁开始在家塾中读书,耳濡目染,自幼对绘画发生兴趣。

9岁随父学画,10岁已能作父亲的助手。

农忙时,兼做耕作,贫苦的劳动生活,使他从小养成了勤劳,简朴的作风和诚实正直的性格。

他13岁时遇上大荒之年,随父走江湖,依靠鬻字卖画为生。

17岁时,父亲染上重病,家境每况愈下。

八口之家的生活重担,从此落到徐悲鸿的肩上。

他在小学,中学任图画教师,也到上海等地靠卖画为生。

19岁时父亲去世,家境愈加贫困。

1915年徐悲鸿再次赴沪,在友人帮助下,在“暇余总会”(当时的赌场)一隅借住,刻苦创作,同时到夜校学习法文。

他画了一匹马,寄给审美书馆馆长高剑父。

其弟高奇峰十分赞赏他的画艺。

这时,徐悲鸿虽考取了震旦大学,但无钱进学,幸好得到高奇峰的资助。

后又结识了康有为,得有机会观摩康所收藏的碑帖。

并在艺术观上也受到康有为的影响。

1917年徐悲鸿赴日本东京研究美术,秋返北京,应蔡元培之邀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并结识陈师曾。

1919年赴法留学。

在著名画家达仰的画室学习素描,1921年去德国,就学于画家康普的画室,次年归巴黎。

1925年经新加坡回国。

第二年春,他再去巴黎,又赴比利时布鲁塞尔临画,游历瑞士,意大利。

1927年回国后,历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等职。

1933年携中国近代绘画作品赴法、德、比利时、意大利及苏联展览。

抗战时期,将自己作品带到南洋,印度等东南亚地区展览,并将全部收入捐献给祖国难民。

解放前夕,国民党政府派飞机接徐悲鸿和一批著名教授去南京,遭到徐悲鸿拒绝。

解放后他被邀请为中国出席世界和平大会的代表,并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并当选为全国文联常务委员,全国政协代表和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

1952 年在病中,将自己一生创作和全部珍藏作品捐献国家。

1953年病逝,只活了59岁。

国家为这位伟大的艺术家在北京建立了徐悲鸿纪念馆,保存了他的一千余件作品。

他一生创作作品达数千件,培养和发现了一大批优秀的美术人才。

徐悲鸿擅长中国画,油画,尤精素描。

他的画作满含激情,技巧极高。

著名油画有《溪我后》,《田横五百士》,国画有《九方皋》,《愚公移山》,《会师东京》等。

最能反映徐悲鸿个性,表达他思想感情的莫过於他写马的画卷。

他对马的肌肉,骨骼以及神情动态,作过长期的观察研究,画了数以千计的速写。

所以他画的马图笔墨酣畅,奔放处不狂狷,精微处不琐屑,筋强骨壮,气势磅礴,形神俱足。

另有一些人物,狮,猫等题材作品,也是质优量大。

他的绘画创作坚持“师法造化,寻求真理”的原则。

童第周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生物学家、教育家、中国实验胚胎学研究的创始人之一。

曾任山东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首任所长、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山东大学动物系主任兼教授等职。

童第周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也是国际知名的科学家。

他从事实验胚胎学的研究近半个世纪,是我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创始人。

童第周出生在浙江省鄞县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

由于家境贫困,小时候一直跟父亲学习文化知识,直到17岁才迈入学校的大门。

读中学时,由于他基础差,学习十分吃力,第一学期末平均成绩才45分。

学校令其退学或留级。

在他的再三恳求下,校方同意他跟班试读一学期。

此后,他就与“路灯”常相伴:天蒙蒙亮,他在路灯下读外语;夜熄灯后,他在路灯下自修复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期末,他的平均成绩达到70多分,几何还得了100 分。

这件事让他悟出了一个道理:别人能办到的事,我经过努力也能办到,世上没有天才,天才是用劳动换来的。

之后,这也就成了他的座右铭。

大学毕业后他去比利时留学。

在国外学习期间,童第周刻苦钻研,勤奋好学,得到了老师的好评。

获博士学位后,他回到了灾难深重的祖国,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科学研究工作。

没有电灯,他们就在阴暗的院子里利用天然光在显微镜下从事切割和分离卵子工作;没有培养胚胎的玻璃器皿,就用粗瓷陶酒杯代替,所用的显微解剖器只是一根自己拉的极细的玻璃丝;实验用的材料蛙卵都是自己从野外采来的。

就在这简陋的“实验室”里,童第周和他的同事们完成了若干篇有关金鱼卵子发育能力和蛙胚纤毛运动机理分析的论文。

解放以后,童第周担任山东大学副校长的同时,研究了在生物进化中占重要地位的文昌鱼卵发育规律,取得了很大成绩。

到了晚年,他和美国坦普恩大学牛满江教授合作研究起细胞核和细胞质的相互关系,他们从鲫鱼的卵子细胞质内提取一种核酸,注射到金鱼的受精卵中,结果出现了一种既有金鱼性状又有鲫鱼性状的子代,这种金鱼的尾鳍由双尾变成了单尾。

这种创造性的成绩居于世界先进行列。

邓世昌:“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

”黄继光(1930-1952)四川中江人,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

52年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1952年10月20日在朝鲜江原道金化郡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所在的营奉命夺取某高地,当连续攻下敌人数处阵地后,被敌人一个集团火力点所困。

黄继光挺身而出,要求担负爆破任务,勇敢地冲向敌人地堡。

当他掷完手雷,打垮几个火力点后,发现还有一个火力点在顽抗,就忍着重伤巨痛,跌倒了爬起来,毅然直扑上去,以胸膛堵住敌人正在扫射的机枪射孔,保证部队完成攻克高地的任务,全歼敌人两个营,自己壮烈牺牲。

根据黄继光生前的申请,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雄称号,并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及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中华儿女为国争光的故事

1.李四光,(1889-1971),族,字仲拱名李仲揆,1889年10月26日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贫寒人家。

幼就读于其父李卓侯执教的私塾,14岁那年告别父母,独自一人来到武昌报考高等小学堂。

在填写报名单时,他误将姓名栏当成年龄栏,写下了“十四”两个字,随即灵机一动将“十”改成“李”,后面又加了个“光”字,从此便以“李四光”传名于世。

李四光的最大贡献是创立了地质力学,并以力学的观点研究地壳运动现象,探索地质运动与矿产分布规律,新华夏构造体系的特点,分析了我国的地质条件,说明中国的陆地一定有石油。

从理论上推翻了中国贫油的结论,肯定中国具有良好的储油条件。

毛泽东、周恩来在认真听取了汇报后,支持了他的观点,并根据他的建议,在松辽平原、华北平原开始了大规模的石油普查。

1956年,他亲自主持石油普查勘探工作,在很短时间里,先后发现了大庆、胜利、大港、华北、江汉等油田,为中国石油工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从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勘探部门相继找到了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大油田,在国家建设急需能源的时候,使滚滚石油冒了出来。

这样,不仅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也使李四光独创的地质力学理论得到了最有力的证明。

2.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一字履善,号文山,南宋庐陵(今吉安)人。

南宋末年,朝廷偏安江南,国势弱小,北方蒙古族于1271年结束了内部争夺皇位的自相残杀局面,建立了元朝,接着把侵略矛头直指南宋。

1273年,丞相伯颜统20万大军攻下襄、樊,以此为突破口,顺江而下,两年不到,便后临南宋首都临安的近郊。

蒙古兵所过之处,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农田荒废,百业凋敝,这是一场空前残暴的野蛮的侵略战争,南宋面临着亡国灭种的严重威胁,文天祥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出现的抗击侵略的伟大民族英雄。

3.徐悲鸿.(1895-1953),是兼采中西艺术之长的现代绘画大师,美术教育家。

徐悲鸿出身农村,家境清贫。

父亲徐达章是个村塾教师,擅长花鸟,人物画。

徐悲鸿4岁开始在家塾中读书,耳濡目染,自幼对绘画发生兴趣。

9岁随父学画,10岁已能作父亲的助手。

农忙时,兼做耕作,贫苦的劳动生活,使他从小养成了勤劳,简朴的作风和诚实正直的性格。

他13岁时遇上大荒之年,随父走江湖,依靠鬻字卖画为生。

17岁时,父亲染上重病,家境每况愈下。

八口之家的生活重担,从此落到徐悲鸿的肩上。

他在小学,中学任图画教师,也到上海等地靠卖画为生。

19岁时父亲去世,家境愈加贫困。

1915年徐悲鸿再次赴沪,在友人帮助下,在“暇余总会”(当时的赌场)一隅借住,刻苦创作,同时到夜校学习法文。

他画了一匹马,寄给审美书馆馆长高剑父。

其弟高奇峰十分赞赏他的画艺。

这时,徐悲鸿虽考取了震旦大学,但无钱进学,幸好得到高奇峰的资助。

后又结识了康有为,得有机会观摩康所收藏的碑帖。

并在艺术观上也受到康有为的影响。

1917年徐悲鸿赴日本东京研究美术,秋返北京,应蔡元培之邀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并结识陈师曾。

1919年赴法留学。

在著名画家达仰的画室学习素描,1921年去德国,就学于画家康普的画室,次年归巴黎。

1925年经新加坡回国。

第二年春,他再去巴黎,又赴比利时布鲁塞尔临画,游历瑞士,意大利。

1927年回国后,历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等职。

1933年携中国近代绘画作品赴法、德、比利时、意大利及苏联展览。

抗战时期,将自己作品带到南洋,印度等东南亚地区展览,并将全部收入捐献给祖国难民。

解放前夕,国民党政府派飞机接徐悲鸿和一批著名教授去南京,遭到徐悲鸿拒绝。

解放后他被邀请为中国出席世界和平大会的代表,并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并当选为全国文联常务委员,全国政协代表和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

1952 年在病中,将自己一生创作和全部珍藏作品捐献国家。

1953年病逝,只活了59岁。

国家为这位伟大的艺术家在北京建立了徐悲鸿纪念馆,保存了他的一千余件作品。

他一生创作作品达数千件,培养和发现了一大批优秀的美术人才。

徐悲鸿擅长中国画,油画,尤精素描。

他的画作满含激情,技巧极高。

著名油画有《溪我后》,《田横五百士》,国画有《九方皋》,《愚公移山》,《会师东京》等。

最能反映徐悲鸿个性,表达他思想感情的莫过於他写马的画卷。

他对马的肌肉,骨骼以及神情动态,作过长期的观察研究,画了数以千计的速写。

所以他画的马图笔墨酣畅,奔放处不狂狷,精微处不琐屑,筋强骨壮,气势磅礴,形神俱足。

另有一些人物,狮,猫等题材作品,也是质优量大。

他的绘画创作坚持“师法造化,寻求真理”的原则。

4.童第周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生物学家、教育家、中国实验胚胎学研究的创始人之一。

曾任山东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首任所长、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山东大学动物系主任兼教授等职。

童第周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也是国际知名的科学家。

他从事实验胚胎学的研究近半个世纪,是我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创始人。

童第周出生在浙江省鄞县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

由于家境贫困,小时候一直跟父亲学习文化知识,直到17岁才迈入学校的大门。

读中学时,由于他基础差,学习十分吃力,第一学期末平均成绩才45分。

学校令其退学或留级。

在他的再三恳求下,校方同意他跟班试读一学期。

此后,他就与“路灯”常相伴:天蒙蒙亮,他在路灯下读外语;夜熄灯后,他在路灯下自修复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期末,他的平均成绩达到70多分,几何还得了100 分。

这件事让他悟出了一个道理:别人能办到的事,我经过努力也能办到,世上没有天才,天才是用劳动换来的。

之后,这也就成了他的座右铭。

大学毕业后他去比利时留学。

在国外学习期间,童第周刻苦钻研,勤奋好学,得到了老师的好评。

获博士学位后,他回到了灾难深重的祖国,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科学研究工作。

没有电灯,他们就在阴暗的院子里利用天然光在显微镜下从事切割和分离卵子工作;没有培养胚胎的玻璃器皿,就用粗瓷陶酒杯代替,所用的显微解剖器只是一根自己拉的极细的玻璃丝;实验用的材料蛙卵都是自己从野外采来的。

就在这简陋的“实验室”里,童第周和他的同事们完成了若干篇有关金鱼卵子发育能力和蛙胚纤毛运动机理分析的论文。

解放以后,童第周担任山东大学副校长的同时,研究了在生物进化中占重要地位的文昌鱼卵发育规律,取得了很大成绩。

到了晚年,他和美国坦普恩大学牛满江教授合作研究起细胞核和细胞质的相互关系,他们从鲫鱼的卵子细胞质内提取一种核酸,注射到金鱼的受精卵中,结果出现了一种既有金鱼性状又有鲫鱼性状的子代,这种金鱼的尾鳍由双尾变成了单尾。

这种创造性的成绩居于世界先进行列。

5.容国团(1937~1968),祖籍广东中山(今珠海南屏镇)。

中国乒乓球运动员、教练员,中国乒坛第一个世界冠军获得者。

1956年容国团以2∶0击败来港访问的世界乒乓球团体冠军日本队的主力队员荻村伊智朗。

次年,他代表工联乒乓球队参加全港比赛,一举夺得了男子单打、双打和男子团体三项冠军。

这一年他随父亲回广州定居,考进广州体育学院。

1958年他代表广州参加全国九城市乒乓球锦标赛,获全国男子单打冠军。

在技术方法上,容国团发展了中国传统的左推右攻打法,成功地创造了发转与不转球、搓转与不转球的新技术。

入选国家队后,苦心练就了直拍快攻打法。

球路广,尤精于发球,推、拉、削、搓和正反手攻球技术均佳,并很快形成了“快、准、狠、变”的技术风格。

1959年3月,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西德多特蒙德拉举行。

容国团在男子单打中,最后与九获世界冠军的匈牙利老将西多争夺桂冠。

针对西多肥胖的身材,他发球长短兼施,配合拉侧上旋,把拉杀的角度加大,在先输一局情况下连胜三局,战胜西多。

容国团的名字第一次刻在圣•勃莱德杯上,为中华乒坛健儿首获世界冠军者。

1961年4月,在北京举行的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团体决赛上,中国队在3∶4的不利情况下,容国团淌下了眼泪。

女队员丘钟惠见了就问他,他回答说已负了两局,随即激动地说:“人生难得几回搏,此时不搏更待何时

”他振奋精神,挥拍上阵,力挫素有“凶猛雄狮”之称的日本队员星野,以5∶3战胜日本队而首次问鼎斯韦思林杯,为我国立下战功。

从此“人生难得几回搏”这句名言便流传开了。

6.詹天佑(1861年4月26日 –1919年4月24日)(Jeme Tien Yow),号眷诚,字达潮,广东南海人,原籍安徽婺源,是中国首位铁路工程师,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等工程,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

1905年,清政府决定兴建我国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北京至张家口)。

英俄都想插手,由于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他们的企图没能得逞。

英俄使臣以威胁的口吻说:“如果京张铁路由中国工程师自己建造,那么与英俄两国无关。

”他们原以为这么一来,中国就无法建造这条铁路了。

在这关键时刻,詹天佑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这个艰巨的任务,全权负责京张铁路的修筑。

消息传来,一些帝国主义分子及英国报刊挖苦说:“中国能够修筑这条铁路的工程师还在娘胎里没出世呢

中国人想不靠外国人自己修铁路,就算不是梦想,至少也得五十年。

”他们甚至攻击詹天佑担任总办兼总工程师是“狂妄自大”、“不自量力”。

詹天佑顶着压力,坚持不任用一个外国工程师,并表示:“中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我以为耻

”“中国已经醒过来了,中国人要用自己的工程师和自己的钱来建筑铁路。

” 1905年8月,京张铁路正式开工,紧张的勘探、选线工作开始了。

詹天佑亲自带学生和工人着,背着标杆,经纬仪,日夜奔波在崎岖的山岭上。

一天傍晚,猛烈的西北风卷着沙石在八达岭一带呼啸怒吼,刮得人睁不开眼睛,测量队急着结束工作,填个测得的数字,就从岩壁上爬下来。

詹天佑接过本子,一边翻看填写的数字,一边疑惑地问:“数据准确吗”

“差不多”,测量队员回答说。

詹天佑严肃地说:“技术的第一个要求是精密,不能有一点模糊和轻率,‘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能工程人员之口。

”接着,他背起仪器,冒着风沙,重新吃力地攀到岩壁上,认真地又重新勘测了一遍,修正了一个误差。

当他下来时,嘴唇也冻青了。

不久,勘探和施工进入最困难的阶段。

在八达岭、青龙桥一带,山峦重叠,陡壁悬岩,要开四条隧道,其中最长的达一千多米。

詹天佑经过精确测量计算,决定采取分段施工法:从山的南北两端同时对凿,并在山的中段开一口大井,在井中再向南北两端对凿。

这样既保证了施工质量,又加快了工程进度。

凿洞时,大量的石块全靠人工一锹锹地挖,涌出的泉水要一担担地挑出来,身为总工程师的詹天佑毫无架子,与工人同挖石,同挑水,一身污泥一脸汗。

他还鼓舞大家说:“京张铁路是我们用自己的人、自己的钱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全世界的眼睛都在望着我们,必须成功

”“无论成功或失败,决不是我们自己的成功和失败,而是我们国家的成功和失败

” 为了克服陡坡行车的困难,保证火车安全爬上八达岭,詹天佑独具匠心,创造性地运用“折返线”原理,在山多坡陡的青龙桥地段设计了一段人字形线路,从而减少了隧道的开挖,降低了坡度。

列车开到这里,配合两台大马力机车,一拉一推,保证列车安全上坡。

詹天佑对全线工程曾提出“花钱少,质量好,完工快”三项要求。

京张铁路经过工人们几处奋斗,终于在1909年9月全线通车。

原计划六年完成,结果只用了四年就提前完工,工程费用只及外国人估价的五分之一。

一些欧美工程师乘车参观后啧啧称道,赞誉詹天佑了不起。

但詹天佑却谦虚地说:“这是京张铁路一万多员工的力量,不是我个人的功劳,光荣是应该属于大家的。

日本文部省座右铭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