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的读后感100字
我感触最深的就是镜头:身穿中山毛泽东主席宣布:“人民共和国中央人们政府了!”啊,经过了28年浴血奋战,终于迎来了胜利的今天.那一声庄严的宣布,是用那坚定的革命精神组成的;是用那千千万万个中华儿女的鲜血换来的.中华大地一片沸腾,这激动人心的消息经无线电的传播震撼了五洲四海 ,怎能不让我们为之欢跃,为之振奋呢!
有关“坚强”的诗句有哪些
《苔》清.袁枚 白日不到处 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 也学牡丹开 苔藓自是低级植物,多寄生于阴暗潮湿之处,可它也有自己的生命本能和生活意向,并不会因为环境恶劣而丧失生发的勇气,诗人能看到这一点并歌而颂之,很有眼光! 「白日不到处」,是如此一个不宜生命成长的地方,可是苔藓却长出绿意来,展现出自己的青春,而这青春从何而来?「恰自来」,嗯,并不从何处来,而是生命力旺盛的苔藓自己创造出来的!它就是凭着坚强的活力,突破环境的重重窒碍,焕发青春的光采. 苔也会开花的,当然,怪可怜的,花如米粒般细小,但难道小的就不是花吗?只要能够开放,结出种子,繁衍后代,便是生命的胜利.所以,「也学牡丹开」,既是谦虚,也是骄傲!对的,苔花如此细小低微,自不能跟国色天香的牡丹相比,可是牡丹是受人玩赏而受悉心栽培的,而苔花却是靠自己生命的力量自强,争得和花一样开放的权利——这世道并非仅为少数天才和英雄而存在的! 从以上所述,可知这首短诗含意实在丰富,就如从一粒沙照见大千世界.袁枚还另有一首咏苔五绝:「各有心情在,随渠爱暖凉.青苔问红叶,何物是斜阳?」青苔从来没有见识过斜阳之美,诗人是为之可惜还是庆幸呢?又或者,如夏虫之不可语冰,青苔是永远不会明白斜阳的艳丽是怎么回事! 生命有大有小,生活有苦有甜.人生的进程中,有完美,也有残缺. 无名的花,悄然的开着,不引人注目,更无人喝彩.就算这样,它仍然那么执著的开放,认真的把自己最美的瞬间,毫无保留地绽放给了这个世界. 无名花不会因为别人在意与否,就不敢拨开初艳的花蕊;蒲公英也不会因为历程的艰险,就不离开那安全的母体,去走进飘萍的流浪.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牡丹有牡丹的热闹非凡,苔花有苔花的安然自在;我们虽然不知道将来的结局会怎样,但仍要如这花儿一样,尽可能把自身那微弱的能量,全部释放出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我只是一朵微小的苔花,却也要象牡丹那样,开的阳光灿烂,开的芳香怡人!花朵虽香,凝聚的是众人的汗水,我不敢独享,更不敢窃自欣喜,我知道前面的路还很长 ……
古代少数民族对中国文化的形成有何贡献?
少数民族对中国文化的贡献中华民族有着五干年光辉灿烂的文化历史, 文化历史悠久, 色彩丰富, 这是汉族人民与少数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在漫民的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中华民族文化, 既有高度发展的汉族文化, 也有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
没有少数民族独特的创造和巨大的贡献, 中华民族就不会像令大这样光照寰宇, 绚丽多姿。
下边笔者仅从思想文化、文学艺术和科学文化成就及交流等领域中, 谈谈少数民族对祖国文化发展的贡献。
一、思想方面首先, 少数民族思想家不盲目迷信, 敢于反对旧的封建礼教, 提倡新的思想文化。
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赞, 回族人, 我国十六世纪反对封建思想的先驱。
他所写的《焚书》等著作以锋利的笔触揭露了假道学家的丑恶和罪恶, 这是我国思想发展的一大进步。
他敢于公开反对封建传统思想束缚, 深刻地揭露了儒家核心思想“ 仁” , 认为孔子的言论不能作为今天的是非标准;他批判了划分“ 高下贵贱” 的封建等级制度8 他讥笑封建士大夫口讲“ 仁义道德” ,行为却卑鄙无耻;他提出“ 人人皆可以为圣” , 认为“ 圣人不曾高, 众人不曾低” 。
李赞特别反对封建礼教, 提倡男女平等、婚姻自由, 他在晚年专心著述讲学时, 公然招收女学生,以实际行动抗议封建社会对妇女的压迫与卑视。
这些观点和做法在当时无疑都是很进步的, 也是非常有远见的。
李赞的勇敢战斗精神对当时社会起了很大的震撼作用, 对其后的思想界、文艺界, 都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他死以后, “ 而书益传, 名益重” , 以至流传到日本。
少数民族中也有不少进步的爱国志上。
近代学者、进步思想蒙古族的罗布桑却痛恨清王朝的腐朽统治, 同情支持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
其次, 少数民族对于宗教特别是佛教的传入和传播, 起了重要作用。
唐代玄奖西行取经时, 高昌镇〔当时西北重镇)替玄奘“ 度四沙弥, 以充给侍”, 出银钱法眼等大宗物资。
(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文集》)。
不仅如此, 少数民族对佛经的研究和翻译工作, 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 涌现了很多佛经翻译家。
被称为我国古代三大翻译家之一的支谦,是三国时代西域月氏后代, 他收集众本4 将《大明度无极经》等大小乘经典从梵文译成汉文, 文笔流畅, 语言丰富, 因而广泛流传, 为佛教的传播作出了贡献。
这样, 通过对佛教经典的翻译及介绍, 使佛教流传越来越广, 影响也愈来愈大。
以至从中国传到了朝鲜和日本。
如果没有这些少数民族翻译家, 佛教很难传入朝鲜、日本。
二、史学方面在二十四史中, 宋、辽、金三部史书是在元朝蒙古族人脱脱等人的主持下编纂的, 是蒙占族史学家和许多维吾尔族、汉族史学家共同完成的, 这三部史书史料丰富, 为研究这三个朝代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这三部史书各具特色,《宋史》篇幅之大, 居二十四史之冠, 该书列传部分曾为二干多人立传,从而为我们研究宋朝历史提供了大量人物传记资料《辽史》史料价值珍贵, 是唯一一部较系统、较完整地记载辽政权历史的史书, 本书编写富有新意所列之表很多, 如《游幸表》、《部族表》均为前史所未有, 弥补了其它记传记载的许多不足, 从而使“ 一代之事迹亦略备” 。
女真族在我国历史上影响较大, 但以往记载这一民族历史的著作为数不多, 特别是记载其早期历史而又能完整保存至今的, 更为稀少, 因而《金史》史料价值一向受人们重视。
它史料完整, 叙事文笔流畅, 编写体例有创新,如金国世系只有九帝, 书中本纪第一卷首创《世纪》,用以追叙金太祖阿骨打以前十代的事迹, 便于人们对女真族先世的了解8 本书首创《交聘表》, 用表格形式把金与宋、西夏、高丽等国和战庆吊往来诸事, 一一记录下来, 颇便观览。
井且, 这三部史书都把这三个朝代列为正统,各为一史, 各系年号,独自成书, 在一定程度七突破了汉族为正统的传统观念的束缚, 是思想史上的一大进步。
而且, 蒙、汉、维三族学者共同编写三史, 也开创了各族史学家合作修史的先例。
还有, 蒙古汗国窝阔台当政时命人模仿汉字《实录》的形式, 用蒙古文编写了《蒙古秘史》, 对研究蒙古族兴起以及蒙古汗国建立初期的历史, 有着极为珍贵的历史价值。
三、文学方面由于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社会经济生活, 为其文学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首先, 在小说创作方面。
如众所周知的《红楼梦》是清朝伟大的文学家、满族人曹雪芹所著, 他在书中有力地鞭挞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恶, 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走向灭亡的历史规律。
他这部宏伟巨著不但具有高度的思想性, 而且具有高度的艺术性, 是我国占典文学宝库的瑰宝, 也是一部享名于世界的小说。
蒙古族作家尹湛纳希创作的《大元盛世青史演义》, 这部长篇历史小说在蒙古古典文学史上是空前的, 这是一部讴歌民族英雄的史诗。
他的另一部小说《一层楼》及续编《泣江亭》是蒙古文学史上第一部以爱情婚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其次。
在诗歌创作方面,少数民族更是人才倍出, 硕果累累。
北朝时代, 民歌是当时文学发展的主要特色, 这些民歌主要反映了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状况和思想感情, 具有刚劲、质朴而又爽朗、活泼的特色,是我国诗歌史上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民歌的作者主要是鲜卑族和北方其它少数民族, 如流传深远的《救勒歌》是北方鲜卑族的民歌, 它优美和谐, 读起来朗朗上口, 歌词说; “ 救勒川,阴山下, 天似弯庐, 笼盖四野‘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现牛羊。
”歌词描述成群的牛羊,放牧在苍茫无际的原野上, 让人仿佛看到了景色如画的塞外风光,它的出现以其耀眼的光辉赢得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喜爱, 一千多年来, 不断有诗人、学者对它投之以青睐。
北朝民歌艺术成就最高的是长篇叙事诗《木兰辞》,, 描绘了一位代父从军的女英雄木兰的形象, 表现出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劳动妇女的淳朴、勇敢和坚强, 一千几百年来, 这首诗一直为人民所喜爱, 它和汉乐府的《孔雀东南飞》一起被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 双璧” 。
在历史进程中, 几乎每个朝代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杰出的诗人, 如唐代著名回鹊.今维吾尔族/诗人坎曼尔在《忆学笋》中有这样的诗句; “ 古来汉人为吾师, 为人学字不疲倦。
李杜诗坛吾欣赏,迄今皆通习为之” , 不仅展示了一千多年前我国各民族之间相互学习的动人情景, 同时也表现了他向兄弟民族学习先进文化的诚挚之情和谦恭态度。
契丹族女诗人肖观音的《回心院》词, 委婉动人, 成就很高8 女真族著名诗人完颜赎多才多艺, 文笔出众, 他不仅喜爱诗词, 也擅长书法, 在金代文坛上很有影响, 他是金代女真族中“ 百年以来, 宗室中第一流人物” (元好问之评语)。
金代大文学家元好问是鲜卑族的后裔, 他的诗文很多, 他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的传统, 推崇建安风骨, 赞扬唐代的诗歌革新, 崇尚“ 天然真淳” , 无愧为金代文坛的大文豪。
少数民族诗人、学者对我国历代诗歌文化繁荣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四、音乐方面少数民族的音乐歌舞是祖国文化的一枝奇葩。
少数民族能歌善舞, 僳僳族人民酷爱唱歌,常说; “ 盐不能不吃, 歌不能不唱。
”少数民族还创造了大量千姿百态、极富民族特色的传统舞蹈。
蒙古族的安代舞, 维吾尔族的刀朗舞, 藏族的热巴, 壮族的绣舞, 土家族的摆手舞,傣族的孔雀舞,彝族的阿西跳月等等, 丰富了我们民族的艺术生活。
汉代以来, 西域的龟兹乐、高昌乐等先后传入内地, 给古老的中原文化输入了新鲜的艺术血液, 受到内地人民的热烈欢迎。
到了隋唐时期, 少数民族音乐就有了相当高的地位, 唐朝的“ 太宗十部乐”有六部是直接从西域传入的。
隋唐宫廷中, 就有不少西域艺人, 如善奏琵琶的曹保8 善作歌曲兼独唱的白明达是龟兹人, 这位音乐家能模仿鸟声作《春莺嗽曲》, 表现了他高深的音乐修养。
这些音乐家对交流中外音乐作出了很大贡献。
另外, 少数民族传统乐器也非常丰富, 据说达二百多种, 其中有数十种传入中原,如羌笛、琵琶、胡琴、喷呐等等, 广为内地人民喜爱, 并在中国乐器方面一直占有重要地位。
五、美术方面少数民族的贡献主要在于石窟艺术上。
闻名于世的甘肃敦煌莫高窟, 原来在断崖上开凿了1000 多个洞窟, 现存492窟, 所以又叫千佛洞。
洞里的塑像很多, 个个神情逼真, 姿态自然;最大的佛像高达33米, 外面修筑了一座高大的楼阁, 才把它罩住;洞窟四壁满绘着金碧辉煌豹彩色图画;身披飘拂长带、凌空起舞的飞夭和反弹琵琶、载歌载舞的仙女, 是敦煌壁画杰出的代表作, 倾注了西域各族厉代佛门艺术家的心血, 敦煌莫高窟现存的壁画总面积有45000多平方米, 大量壁画表现了西域少数民族人民耕地、收获、饲养牲畜的景象, 奏乐、舞蹈的场面,各个民族首领的形象, 和中外商人进行贸易的情景。
这些图画形象地反映出各族劳动人民辛勤操作的艰苦, 也反映出当时我国经济的繁荣景象。
莫高窟是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它深刻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卓越的才能。
另外南北朝时期修建的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在艺术上堪与敦煌等石窟艺术相媲美, 也是研究佛教史和古代西域各族人民社会生活、建筑、绘画及雕塑等方面的重要史料。
云冈石窟里雕刻着大小不等的佛像, 有的高大魁悟, 有的容貌庄严, 有的体态安详。
窟里除了佛像外,周围石壁上还刻满了浮雕, 顶上刻着姿态不同的夭女, 凌空飞舞, 似云在风里飘荡, 又如鱼在水中游动。
这些宏伟和精巧和作品, 也同样展现了我国各族人民在艺术上的巨大成就, 云冈石窟是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
我国石窟艺术有着辉煌的成就, 在世界各民族之中占居着首位, 这巨大的荣誉是与我国少数民族的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的发挥分不开的, 石窟艺术是我国少数民族聪明才智的体现。
除了石窟艺术, 在绘画方面值得提出的还有西域画家对中原画的影响。
如留居唐朝的于闻人尉迟跋质那及尉迟乙僧父子, 他们善作奇禽、异兽、佛像人物等。
尉迟氏活跃于长安画坛,唐人誉之为大、小尉迟, 堪称“中华罕继” 。
尉迟乙僧所作的人物壁画“身若出壁” , 可见其手法之高。
尉迟氏的印度“ 凹凸画法”对我国画坛影响很大, 唐代著名画家、被称为“ 画圣” 的吴道子就受这种画风影响, 而创造了大量艺术珍品。
另外,流传到今天的海兽、海燕以及海马葡萄铜镜, 是唐代艺术珍品, 其图案也是由西域传入的。
六、科技方面古中国的科学技术长时期处于世界前列, 在这些举不胜举的科技成就中, 也不乏少数民族的点点星光。
特别是少数民族在建筑实践中取得了光辉成就, 为我国建筑发展增添了不少色彩, 尤其是历朝少数民族统治者命人修建的佛塔、佛殿和石桥更是我国古代建筑群中一颗璀璨明珠。
例如辽代的今北京蓟县的独乐寺观音阁, 设计精心, 符合力学要求, 一千年来几经较大的地震, 至今尚无损坏, 堪为我国古代木制结构楼阁中之杰作;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迎塔更为著名, 它建于辽代道宗年间, 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古老的一座木塔。
今北京西南金代建成的芦沟桥更是驰名中外, 它设计科学, 采用“ 连续桥”的结构法, 是我国桥工因河制宜技术的创造性应用, 桥长266.5 米, 共有11孔, 两边桥栏石柱上雕有485个神情活现的狮子, 其雕刻之精美、神态之动人, 堪为建筑史上的杰作。
北京城曾是辽、金、元、清等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具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元朝时, 政府在金代的基础上大力修建, 历时18年。
宫殿建筑群庄严雄伟, 布局规整, 又是当时闻名于世界的国际大都市, 世界各国的使节、商人、僧侣、旅行家络绎不绝地来到大都, 就是这个时期, 中国的火药、火药武器经过阿拉伯人传到欧洲的, 对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起了一定的作用。
可见, 蒙古族人为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而今天的北京格局是明朝在元大都的基础上营建的, 北京城是我国各族人民聪明才智的结晶, 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无限感慨地说; “ 城之如此美丽, 布置的如此巧妙, 我们竟是不能描述它了” 。
另外值得一提的还有明朝蒙古族鞋靶部落首领俺答汗与夫人三娘子修建了呼和浩特城, 成为当时蒙古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为以后该城的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打下了基础。
在数学方面, 我国的少数民族也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比如清朝蒙古族正白旗人明安图是我国用解析方法对圆周率进行研究的第一个人。
当时法国人杜美德将圆径求周、弧背求弦、弦背求正矢三个公式介绍到中国, 但却“藏匿根数, 以炫异欺愚” (《清史列传》)。
明安图从乾隆初年起,经过三十年的苦心钻研, 不仅用解析方法证明了三个公式, 又提出证明了超出当时西方水平的一些新公式。
他证明这些公式的方法总称割圆十三术, 后来被学者誉为“ 明氏新法” 。
他初稿、其子明新整理续写的科研著作《割圆密率捷法》是我国一部重要的数学著作, 明安图父子也被称赞为堪与南北朝大数学家祖冲之父子相媲美。
最后, 值得特书一笔的是, 少数民族在中外科学文化的交流中起了重要作用。
历史上, 中国同南亚、中亚和欧洲的三条主要通道即“ 丝绸之路” 、“ 蜀身毒(今印度)道” 、“ 吐蕃泥波罗道” , 其在国内通过的重要地段, 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各少数民族对于开发和维护这儿条通道, 作出了特殊贡献。
中国的许多发明如丝绸、养蚕、缀丝技术, 以及井渠法、造纸术等都是从这几条路传播到中亚、阿拉伯、南亚地区的;印刷术是由新疆传至高加索, 再传到埃及、小亚细亚的。
同时外国的许多文化也是由上述通道传到国内的, 如中亚、西亚的特产胡桃.(核桃)、石榴、胡萝卜、胡豆(蚕豆)、葡萄、大蒜、首楷等等经此路传到中国;又如菠菜, 又叫波斯苗, 唐时沿吐蕃泥波罗道传入中国。
正是因为少数民族及其聚居地区作媒介, 才得以使中西方文化得到了交流, 也大大丰富了我国人民的文化生活。
在中西方文化交流史上留下重重一笔的还有我国明朝的航海家、回族人郑和。
他率领船队七次远航,历时十八年, 途经三十多个国家, 最远到达非洲东岸、红海和伊斯兰教圣地麦加,创造出了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郑和下西洋比欧洲人哥伦布和达· 迎马的远航早半个世纪,规模与船舰之大, 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和第一流的。
郑和每到一处, 都以中国的瓷器、铜铁器和金银等物换取当地特产, 把中国文明传到了东南亚、西亚和非洲, 加强了与亚非各国的友好来往, 扩大了中国的影响。
至今, 南洋各地还保留了不少有关郑和的遗址。
总之, 少数民族在我国古代文化领域里取得了不朽成就, 作出了巨大贡献, 而在我国人民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今天, 少数民族同样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少数民族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是不容怀疑的, 我们对于那些“歧视少数民族”的人应该加以反对、批评。
少数民族同样是中华民族的一个组成部分, 同样为历史的发展前进作出了贡献, 同样创造了自己丰富多彩的文化, 同样是历史的创造者。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复习资料
第一单 列强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贸易逆差。
2、虎门销烟:经过:1839年,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进行暗访密查,缉拿烟贩,收缴鸦片。
6月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意义):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评价林则徐:是我国的民族英雄,道光时奉命为钦差大臣,领导了虎门硝烟并取得胜利,后被遣戍伊犁,写下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悲壮诗句。
被称为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3、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年(意义):鸦片战争以后,《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启示: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从此开始了屈辱的历史,事实说明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我们只要发愤努力,振兴中华,才能使我国自立由于世界。
4、1856-1860年,英法联军为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占领北京后,火烧圆明园。
启示:这是人类文明历史上的一次浩劫。
充分暴露了侵略者野蛮、凶残的本质,有力的驳斥了所谓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是“野蛮人”的谬论。
5.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沙俄是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其中《瑷珲条约》是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条约。
6、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为推翻清朝统治,派军队北伐和西征。
青浦大捷中抗击洋枪队,具有反帝斗争的性质。
7、左宗棠收复新疆:原因:19世纪60年代,中亚地区浩罕国阿古柏入侵新疆,1971年俄国出兵侵占伊犁,中国西北边境出现危机。
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认识:左宗棠收复新疆,粉碎了英俄分裂中国的阴谋,巩固了祖国西北边防,维护了祖国统一,功垂青史,是我国的民族英雄。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左宗棠)8、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牺牲,是我国的民族英雄,不畏强暴、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失败后,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地化程度。
启示: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为实施对外扩张政策而挑起的,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落后是中国一次次挨打的主要原因。
甲午战败和《马关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的震撼与刺激,促成了中华民族的奋起。
唯有不断变革、自强、自立,才能使自己的祖国屹立于民族之林,受到世界的尊重。
9、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八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时间 不平等条约 影响鸦片战争 1840-1842 《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被列强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 《马关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 《辛丑条约》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起步11、洋务运动的目的:为了镇压农民起义,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洋务运动的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代表人物:奕忻(中央),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地方)洋务运动的内容:(1)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军事工业。
如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
(2)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
如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3)从70-80年代筹建了南海、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4)创办新式学堂。
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评价洋务运动:是失败的封建统治者自救运动。
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
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技术……为中国近代化开辟道路。
对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12、1895年春,康有为领导的“公车上书”揭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
13、戊戌变法:1898年6月到9月,内容:(课本P34—P35)。
性质: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影响:是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提出了比较全面的资本主义改良方案,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就一步发展。
启示:戊戌变法的失败说明资本主义的改良运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走不通。
康有为等人勇于向先进的国家学习,敢于开拓进取、创新变革和高度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值得我们学习。
14、1894年,孙中山组织了革命团体兴中会。
(第一个革命团体,成立地点:檀香山)1905年,他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孙中山为总理。
通过了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改革土地制度的革命纲领。
它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创办的机关刊物《民报》,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名称 时间 地点创建人 纲领 性质兴中会 1894年檀香山孙中山“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中国同盟会1905年日本东京 孙中山“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15、中华民国成立于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当选首任总统。
16、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意义):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不足(局限):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没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17、1915年,陈独秀等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
以四提倡四反对为主要内容(P41),向尊孔复古逆流进行攻击,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思想解放潮流。
18、1918年,李大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进行宣传马克思主义。
新文化运动的作用:课本P4719、新文化运动的评价: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不过,新文化运动中也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影响到后来。
20.小结:运动名称 领导阶级 学习重点洋务运动 开明的地主阶级(奕忻,曾国藩等) 科学技术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改良派(康有为,梁启超,光绪帝) 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 政治制度(民主共和制)新文化运动 小资产阶级(陈独秀,李大钊) 思想文化(1)思想主张、社会实践及其特点:派别 主要主张 社会实践 特点洋务派学习西方技术(或中体西用) 洋务运动 学习西方器物、技术维新派要求变法维新(或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戊戌变法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新文化运动领袖提倡民主与科学 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思想文化(2)共同之处:挽救危亡。
(3)影响:①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现)代化;②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人们的觉醒。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8—11课)21、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举行示威,要求“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要求,遭到北洋军阀政府的镇压。
6月初,上海工人举行罢工、商人罢市,支持学生斗争,工人阶级起了巨大的作用,结果政府被迫释放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五四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
意义: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中心地点 要求 领导者 主力 结果1919年6月前 北京1919年6月后 上海五四精神:是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精神,是追求科学、民主的精神,是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
22、1921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共“一大”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选举了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选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23、1922年中共“二大”,确定党的民主革命(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立民主共和国。
这是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最高纲领:课本P5724、1924年孙中山创办的黄埔军校,由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
目的:培养大量军事政治人才,建立革命武装。
P4725、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北伐。
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主要战场:湖南、湖北;主要战役:汀泗桥、贺胜桥;在两湖战场消灭了吴佩孚主力;出师不到半年,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26、1927年4月,蒋介石叛变革命,(也是国民大革命失败的直接原因)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它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1、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建军节),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领导了南昌起义。
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2、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会议,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并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
3、秋收起义: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意义:开辟了一条工农武装割据,由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4、三湾改编树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5、1928年4月,朱德与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
6、两次起义的历史意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7、长征 :原因:博古等人的错误领导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红军长征路线图:1934年10月从江西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突破湘江四道封锁线-强渡乌江-占遵义-四渡赤水(体现了毛泽东的指挥才能)-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的包围圈)-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挢-爬雪山-过草地-1935年10月到到达陕北吴起镇-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长征胜利结束。
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长征精神:革命英雄主义、集体主义、艰苦奋斗精神等。
8、遵义会议 ★时间:1935年1月目的:解决博古等到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内容: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意义: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2-15课)9、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略中国东北。
结果:蒋介石不抵抗政策,致使东三省沦亡。
意义: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
10、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
抗日义勇军(东北人民自发)&抗日游击(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杨靖宇为代表)11、西安事变 :性质:爱国“兵谏 ” ★背景:①日本发动“华北事变”,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②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得到全国各界爱国人士的拥护;③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④张学良、杨虎城在中国共产党的争取下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与红军实行停战。
经过: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扣押了蒋介石。
并通电全国, 提出停止内战等主张。
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原因:中日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需要团结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
中国共产党从全国人民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评价张杨二人: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敢于“兵谏”,具有正义感,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千古功臣,民族英雄)意义及作用: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12、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了“卢沟桥事变”,中国军民奋起反击,开始了全国性的抗日战争。
13、卢沟桥事变后,在民族危机空前高涨的情况下,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14、1937年底,日军在南京进行灭绝人性的大屠杀,屠杀中国人民30多万人。
(2007年是纪念南京大屠杀70周年)启示:战争残酷,应反对战争,珍爱和平;牢记历史,勿忘国耻;警惕战争,争取和平;刻苦努力,保卫祖国。
15、中国军民抗日事件:战役名称 地 位 指挥者 党派平型关大捷 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林彪 共产党台儿庄战役 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李宗仁 国民党百团大战 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 彭德怀 共产党 最大规模的战役历史事件时间根本原因地点结果影响九一八事变 1931. 09.18 日本经济危机 沈阳 东三省沦陷 日本局部侵华中国人民局部抗战西安事变1936.12.12 民族矛盾上升 西安 和平解决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卢沟桥事变 1937.07.07 侵略整个中国 北平 平津沦陷 日本全面侵华,中国人民全面抗战南京大屠杀 杀害中国军民30多万人16、中国共产党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中央所在地延安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
17、中国共产党“七大 ” (中共十七大 2007年10月)(1)时间、地点:1945年延安(2)主要内容:①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
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这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3)意义: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18、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9月2日签字仪式,9月9日递交投降书,抗战结束。
1945年10月25日,台湾从日本殖民者手中回到祖国怀抱。
19、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①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②它洗雪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③中国抗日战争对彻底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④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抗战胜利的原因。
①从国民党的抗战、共产党的抗战、人民的抗战等具体史实,概括理解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②从美国在太平洋对日作战、苏联出兵中国的史实,理解中国抗日是世界反法西斯的组成部分,得到其他反法西斯国家的配合和援助。
③白求恩支援中国抗日的事迹,说明国际友人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援助;爱国华侨对抗日的贡献。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反侵略的正义的战争。
这是取胜的最根本原因。
启示: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在近代取得的反侵略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国打败帝国主义强国的光辉典范。
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20、单元小结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过程时 间 行 动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西安事变后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芦沟桥事变后民族危机空前高涨,国共再次合作,正式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16—17课)21、抗战胜利后,美国为了控制中国,采取扶蒋介石的政策,支持蒋介石打内战。
22、1945年8月,重庆谈判。
评价:重庆谈判让我们看到了共产党人临危不惧、勇于斗争的精神风貌,争取和平民主是中国人民的心声。
23、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对中原解放区疯狂进攻,标志全面内战爆发。
24、彭德怀率领西北解放军大败敌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25、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主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26、三大战役战役名称 时 间 歼敌人数 结 果 意义辽沈战役1948.9——11 47万 解放东北全境国民党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淮海战役1948.11一1949.1 55万 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平津战役1948.11一1949.1 52万 华北全境解放27、1949年4月23日,渡江战役。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党政府垮台。
意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
28、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共产党英勇作战,指挥得当;共产党尽力争取国内和平,得民心,得到人民的支持;国民党发动内战,大失民心;国民党指挥不当等等29、单元小结:人民战争发展的过程时 间 阶 段 标志性事件1946年6月 战争爆发 蒋介石派军进攻中原解放区1947年夏 战略进攻 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48.9—49.1 战略决战 三大战役第六、七单元经济与社会生活、科学技术、思想文化(18-24课)30、张謇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他的“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主张和实践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
3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时 期 发展状况 原 因洋务运动到清末 民族工业萌芽,难以生存和发展 封建制度的阻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发展的黄金阶段 1、帝国主义放松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2、辛亥革命的推动一战后到新中国成立前 发展受挫 1、帝国主义卷土重来 2、国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的压迫3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征:a.受三座大山的压迫,发展水平落后;b.发展不平衡。
轻工业发达,重工业落后;沿海沿江发达,广大内地落后33、19世纪初,西方发明的轮船、火车在近代相继传入中国。
中国第一条正式运营的铁路——凇沪铁路34、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架设有线电报。
后来,照相和电影也传入中国。
35、1872年上海创办了《申报》,1897年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36、科技思想简表代表人物主要贡献 主 张、地 位詹天佑设计人字形路轨、修建京张铁路 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侯德榜侯氏制碱法 中国近代化学工业的奠基人魏源编写《海国图志》(史、地) 师夷长技以制夷爱国思想家严复翻译大量西方书籍、《天演论》 效法西方,维新改革启蒙思想家37、戊戌变法期间建立的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辛亥革命后改为北京大学)38、清政府1905年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宣布废除科举制度 (清末)39、文学艺术成就(可连线补充)文学:鲁迅 《狂人日记》、《孔乙已》(他的小说为现代文学奠定基础,杂文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达到空前高度)郭沫若 《屈原》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美术:徐悲鸿 《愚公移山》,音乐:聂耳 《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 《黄河大合唱》★★思考:为什么我国在古代科技发明领先于西方,而到了近代西方的科技发明却领先于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国家
①中国近代科学的落后有封建制度统治的原因,在封建专制制度统治下,统治者实行的重农抑商的政策、闭关锁国的政策,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乃至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科学技术没能拓展自己发展的空间;②从教育制度上看,八股取士的科举在鼓励士人在考举人、考进士、考状元,埋头故纸堆,死记硬背四书五经,不注意发明制造,缺乏对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没有把自然科学与生产技术结合起来;③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古代是农业文明发展先进的国家,其科技发明属封建社会的农业文明,而近代的科技发明以近代科学理论为基础,其科技发明成果能转化为生产技术和生产力。
日益丰富着近代工业社会的物质基础。
你知道哪些像居里夫人这样的杰出女性?请举一个例子
,李清照,清朝著名的女科学家王贞仪。
我国清代有一位举世罕见的才女,她不局限于一般才女吟红咏绿、弹拉赋唱,也不满足于巾帼英雄的跨马弯弓,却对天文、数学、地理、物理、医学等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她就是被时人誉为“当代”的清朝著名女科学家——王贞仪。
王贞仪(1768~1797) ,汉族,字德卿,号江宁女史。
原籍安徽天长县,后迁居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是清代著名的女科学家。
一、藐视封建礼教,敢为天下先王贞仪于清三十三年生于江宁一个医生家庭。
其祖父王者辅,字惺斋,曾任丰城知县和知府,精通历算,著述甚丰。
特别是他家藏书丰富,据说有七十五橱,这些书籍对王贞仪的成长有很大影响。
十一岁时,王贞仪随祖母去吉林为祖父奔丧,在吉林生活了五年,使她有机会阅读祖父丰富的藏书,增长了知识和才干。
后来她又随同祖母和父亲去过北京、陕西、湖北、广东和安徽等地,游览名胜古迹,见闻颇多,也接触到不少社会实际。
王贞仪从小聪颖有大志,少年时代的她已经表现出不同于一般女子的百折不挠的坚强性格,突破了封建社会“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束缚。
当她十几岁时,就曾向蒙古将军的夫人学习骑射,史书说她“跨马横戟,往来如飞”,达到“发必中的”的程度。
为此,王贞仪还得意地写下诗句:“亦曾习射复习骑,盖调粉黛逐绮靡”。
她认为“同是人也,则同是心性”。
强调学问并不是专门为男人而设的,女子的智慧并不比男子差,学成了一样有益于社会。
她还曾以、大等为题材,写下了《题女中大夫图》的长诗,抒发自己“足行万里书万卷,常拟雄心似丈夫”的胸怀。
正是她这种羡慕男儿,渴望学习知识的欲望,使她后来成为清代著名的女天文学家、数学家和医学家。
同其他科学家相比,王贞仪在科学的道路上更要艰难。
她要从事科学研究,就必须同封建迷信和封建伦理进行斗争。
还在她刚开始钻研天文和做诗绘画的时候,就有一班封建卫道士嘲笑她。
但是王贞仪没有屈服。
她据理驳斥,坚持为科学开辟道路。
她在一首诗中写道:“始信须眉等巾帼,谁言儿女不英雄”,顽强地顶住封建礼教的重压,不屈不挠地进行科学研究。
王贞仪对封建社会对妇女的歧视和压力,置之不理,并为妇女在封建社会中没有受教育的权利,没有学习科学文化的机会而大声疾呼,充分表现出一个刚强的女性那种要求自尊、自强、自爱、自立、平等的崇高精神。
二、卓越的科学成就历史上,日月食现象被蒙上神秘的色彩,甚至还被用来预测吉凶。
为了揭开其中的秘密,王贞仪经常披风饮露,独坐户外,仔细观察星象的运行和变化。
她用灯笼当太阳,圆桌当地球,镜子当月亮,在家中反复做模拟实验,终于搞清了日月食的原理,写下了著名的《月食论》一文。
在该文中指出,太阳照耀月亮,月亮才有光。
人们站在地球上去看,只有十五才能见到望(月圆),初一才能见到朔(月隐)。
朔的时候,只要太阳和月亮近于黄白二道的交点,太阳光被月亮所遮,就会出现日食。
由于太阳高,月亮低,相隔非常遥远,因此随观测者位置的不同,见到的食分(日食的程度)就不同。
到了望,只要月亮进入地球的影子,就会发生月食。
她所阐述的日月食成因的理论,同现代天文学认识的日月食原理完全一致。
地球是一个大圆球,站在地球“边缘”和下半球的人为什么不会倾斜和摔倒呢
这个问题对现代的人来说已是普通的常识。
可是在当时,人们却很难理解。
初出茅庐的王贞仪,经过仔细研究,对这个问题做了通俗的解释。
她在《地圆论》中说,地上的人都以自己居住的地方为正中,因此远看别的地方都是斜立的.似乎都该倾倒,实际都不倒,这是因为各地的人,头上都是天,脚下都是地。
人们生活的地球,四周都是天空,对宇宙空间来说,没有上、下、侧、正的严格区别。
这是一个很可贵的认识。
王贞仪博览群书,并批判地吸收。
如当时一些历书将恒星年同回归年的区别说成了起于汉武帝进行太初改历的时候。
王贞仪指出,这种差别并不是起于《太初历》,而是自晋代虞喜发现“岁差”以后才“天自为天,岁自为岁”。
历书上还说,由于岁差,春分点逐渐东移。
王贞仪指出,岁差引起的春分点移动是西移而不是东移。
在我国何时产生“定气”的问题上,有人认为“定气”始于唐代历法。
王贞仪批评说,这又错了。
“定气”开始于北齐的张子信,其后隋代刘悼,唐朝和僧一行才测得更加精密了。
王贞仪这些批评和见解,基本符合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实际。
她这种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至今仍使我们钦佩。
明末清初以来,西方的各种天文学理论传到中国来了。
王贞仪对西方的学说不是囫囵吞枣,而是有选择地使用。
她既知道哥白尼的日心体系,也了解第谷的折衷体系(即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不动中心,日、月、恒星都绕地心运行,而五大行星又绕日运行)。
她认为“西历虽至密,亦未能言概准,”“有所可行,即有不可行;有所是,即有不是。
”生活在18世纪末叶的一位妇女,能有这样的见地,很是难能可贵。
她的天文学著作许多已被湮没,现在能看到的只有《金陵丛书》中的《德风亭集》卷五、卷六和卷七中有关天文历法方面的心得体会。
如卷五中有《岁差日至辩疑》、《盈缩高卑辩》、《经星辩》、《黄赤二道解》;卷六有《地圆论》、《地球比九重天论》、《岁轮定于地心论》、《日月五星随天左旋论一、二、三》;卷七有《月食解》、《勾股三角解》等。
数学方面,王贞仪是以梅文鼎、梅珏成为中坚骨干的安徽数学学派的主要成员之一。
她在数学研究中,注意吸取包括梅文鼎在内的中西算法之长,改进概括,化繁为简,灵活运用,不受旧方法旧思想的束缚。
她还善于逻辑推导,她的《地圆论》中提出“地”是圆球形六大理论时,并没有现代科学实验条件,而纯粹是从已有的天文知识和数学知识,用逻辑方法推导出来的。
在数学方面她的主要论著有《历算简存》五卷;《筹算易知》、《重订筹算证讹》和《西洋筹算增删》等。
王贞仪还是清代有名的医学家。
她从小留心向行医的父亲学习医学理论,不但精通医理,而且能切脉处方。
在医理上,她第一次提出了五诀,同时提出治病用药八要。
由于王贞仪重视医理与临床的结合,善于动脑,勤于观察,所以她的医学理论充满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据史书记载,因她医术高明,20多岁便有了“女中华佗”的雅号。
她在诗词文学方面也有建树。
著有《德风亭初集》十四卷、《德风亭二集》六卷、《文选诗赋叁评》十卷、《女蒙拾诵》、《沈疴呓语》各一卷。
王贞仪25岁时与宣城秀才詹枚结婚,詹枚是王贞仪的好帮手,与王贞仪一起读书,并协助她整理书稿,还为王贞仪出版著作而四处奔走。
王贞仪是一位才华过人,兼通自然科学、诗文和医学的古代中国妇女的光辉典范,但29岁就英年早逝,不能不说是科学史上的一大遗憾。
我国历代学者对王贞仪的评价都很高。
清代著名史学家钱大昕赞扬她为“之后,一人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