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赞美黄果树瀑布的诗句?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
徐霞客游历翻译
我今天豁出去了...甲《志》(大明一统志)说:“宕在山顶,龙湫之水,即自宕来。
” 我和两个仆人向东翻过两个山岭,已经没有人烟了。
后来越往前,山越陡,山脊也越窄,两边紧夹,就象走在刀背上。
还有石片突起,(使得)每过一个陡峰,都象从刀剑缝里攀爬一样。
如是者经过三个陡峰,只见连脚都没地方放了,哪里会有湖啊。
到了高峰的尽头,是个石头象刀劈一样(光滑)的悬崖,我一向怕石尖伤人,但现在连能放脚的石尖都没有了
我在崖上犹豫着,不敢再往来路走。
往下看,南面石壁下有个石级,我叫仆人将四条足布卸下来(连成一条长带),在悬崖上放下去,让一个仆人先下去,我跟在后面,希望找到攀爬的路。
谁知下去后,只能容纳脚,再无余地了。
岩石下面是百丈深崖,我只好想办法再上去,但是上面也有三丈多的高度,跳不上去。
我拿着布带往上试着爬,但布带却被一块突出的石头勒断了。
我接上布带后再挂到崖上,用尽全力攀爬,终于爬上去了。
脱险后回到云静庵,太阳已经快下山了。
乙登山不需要路,再深山老林也能穿行;渡河不需要浅水,再急的河流也能越过。
最高的山,也要跳到顶峰;最深的洞穴,也一定尽力探寻它的分支。
没路了不担心,走错了不后悔。
困了就睡在树石之间,饿了就吃草木果实。
不避风雨,不怕虎狼,不计路程远近,不求伴侣跟随。
以心灵旅行,以肉体旅行。
自古以来,只有(他)一个人
徐霞客游记主要内容
读大地的徐霞客》这篇文章主要讲了末年的徐霞客卓尔不群,立遍、考察名山大川、三江五岳,始终具有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科学研究精神,最终写成了《徐霞客游记》这本千古奇书,并开创了我国旅游写作的先驱的故事,歌颂了徐霞客锲而不舍、求真求实的精神,告诉我们在实际生活中,也要向徐霞客学习,学习他坚持不懈、不畏困难的精神。
我也是五年级的,这是我写的,其实写这些主要内容算比较简单,你可以引用书上的一些重点句子,如果你有参考书可以借鉴一些,最后最好要说一下要让我们怎么做。
希望能帮助到你
(*^__^*) 嘻嘻
徐霞客的简介
徐霞客(1587~1641)名,字振之。
中国明代旅行地理学家,散文中国以旅行为毕生事业的第一人历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1587年1月5日)出生在南直隶江阴(今属江苏)马镇南旸岐一个没落士绅家庭。
祖父以上四世均有文名,父亲徐有勉隐迹田园,母王氏豁朗节俭,能“贸布以易糈”。
徐自幼聪慧过人,好读书。
15岁博览祖遗“绛云楼”藏书,特好古今史籍、地志图经,萌远游五岳之志。
18岁,父亲受群豪欺侮,忧愤而死。
他决意不应科举,不入仕途,遍游名山大川。
万历三十五年徐21岁,辞别母亲和新婚的妻子开始出游。
初期旅行以登名山、访胜迹为主,因老母在党,每年春天外出,秋冬计程以归。
他“游山川如会知己,探穷凹如掘至宝”,47岁以前,游历了北方的泰山、嵩山、华山、恒山、五台山;南方的黄山、庐山、普陀山、天台山、雁荡山,最远至福建的武夷山。
曾于天启元年(1621),为纪念母病痊愈,盖“晴山堂”,搜求先世遗墨、题赠,为之刻石。
天启四年,因母已届80高龄,打算暂缓远行。
母不以为然,特命他陪同母亲作宜兴、句容之游,以示激励。
翌年9月母病逝,在家守庐。
崇祯元年(1628年)服丧期毕,乃放志远游。
他有感于“山川面目多为图经志籍所蒙”,以更多的精力,对地理现象作考察研究。
4月,去福建漳州看望好友黄道周。
远抵广东罗浮山。
崇祯二年,由南转北,人京师,游盘山。
崇祯三年,再南游漳州。
五年,重游天台山、雁荡山。
六年,出南京,再北上京师,游五台山、恒山,又南下三游漳州。
他身体健壮,携一杖,一仆被,登山捷如猿。
能忍数日饥,逢食即饱,旅泊岩栖,游行无所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