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听说》观后感
在看到《听说》这个电影之前,在我高中的时候,曾经看过一篇类似的小说,大意就是一个男生在路上遇到一个女生用手语给一个聋哑人指路,这个男生对这个女生 产生了一丝好感,然后男生借故用手语认识了这个女生,在接触过程中发觉自己越来越离不开这个女的,但是一直担心女生是聋哑人而不能被家人所接受,但是最后还是向家人摊牌了,然后带了这个女生到家里,最后的结局,当然就是两个人发现原来对方都不是聋哑人,而那个女生,在跟他接触中也是克服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因为她也以为对方是个聋哑人。
在看到电影时,很快就猜到结局应该会跟之前看的小说类似,当多年前看的一篇小说变成一部好看的电影,感觉是那么神奇,那么的有意思。
看到《听说》这个电影完全是很偶然的,在这之前,看过不多的台湾电影,印象中的台湾电影,简单自然的台词,夹着很特别的闽南话,景色很美,特别有海边风景的,看了让人很想去台湾生活一把。而这部电影,让我对台湾的电影有了全新的认识,开始发现台湾电影并不只是风景很美的文艺片而已,这部片,应该也是今年看过最喜欢的片了。
看过不少的励志片,大部分会是主角从贫困潦倒到成功的奋斗史,但是比较喜欢的却是描述非正常人的励志片, 《雨人Rain Man》,《阿甘正传Forrest Gump》《幸福终点站The Terminal》《国王的演讲The King's Speech》,《自闭历程Temple Grandin》,《亲密治疗The Sessions》,觉得能用电影去关注一些平时不被关心的人,或者甚至不想去接触的人,很不容易,要考虑观众的接受程度,还要考虑商业结果,特别在我们这个对弱势群体除了无视更是打击的天朝,这种片永远不可能出现,就算有,也肯定是国家机器的宣传工具和经过编造去掉所有不合时宜的说教片。一个社会的进步程度和文明程度,也许不是通过一部电影来体现,但是背后必定有些关联的地方,在这个方面,台湾能有这样的电影,有这样的电影人,就足以证明了差距,台湾还不断出现类似的电影,像《逆光飞翔》,更说明某些社会跟主流社会越走越远,越迷茫越自我。。。
让我觉得很难得的是片中对信仰对基督教的宣传,女主角父亲在火灾后的那一封信,简单却衬出大爱,一个人,能够放下不能照顾自己的孩子,去遥远的非洲传教,应该很难被人所理解所接受吧,但是让我对他们有了另一种的认识。相应的,信仰,在大陆中社会里缺失,在大陆的影视里也根本很难见到。
故事情节也许注定了台词不是必须的,但是却更显的电影的好看,简单而不矫情的台词,显得更为真实,也更让人所接受,视觉上的冲击,已经足够了,女主角当街头艺人那个画面,相信会深深的映入到每个观众的脑海里。
除了男主女角长的太过于偶像化,电影的人显得很平常化,平常到就像身边的人,男主角也就是一快餐店主的儿子,女主角还是到处打零工的,男主角的爸爸妈妈,有点家常似的唠叨和啰嗦,但是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关心着儿子,在听闻儿子喜欢的是一个听人时的那种忧虑,活生生的现实版的爸妈形象呀,电影的取景也是生活中很平常的街头,餐馆,平常却更显得真实,但是这一切,却让我觉得那么真实,那么亲切,在不知不觉中把故事化为身边的情景,这是台湾电影做的很好的一面。回头再回顾大陆的家庭影视剧,各种高富帅白富美,在一般人很难出入的地方出入,过着新闻联播中描述的生活,用华丽的物质表现来炫耀他们的空洞,娇情的掩饰没有信仰的背后,用物质上事业上的成功来代表最终的成功。这些感想,在看完《失恋33天》《北京恋上西雅图》感觉更强烈,小三,伪娘,善解人意的老板,又帅又有爱心的医生,这样的人在生活真的占多数吗?真的应该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对象吗?
《听说》这部电影也坚持宣言积极和正面的东西,不管从言语和行动上,对他人帮忙的真诚的谢谢话语,对生活规则的遵守,应该都是真实生活的反映吧。没有去过台湾,所以并不知道电影里的台湾跟现实的台湾差别有多大,一部电影的角度有限,也不可能诠释出整个社会的百态,单纯的说,这个电影是我目前看过最喜欢的台湾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