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内幕》观后感
美国导演麦克尔莫尔拍摄的纪实电影《SICKO》中,导演本人在美国国内收集了许多虽然参加了终生医疗保险,但是仍然看不起病的案例,甚至那些曾经参加911营救的英雄们在被政客们遗忘后,因为当年在911废墟中吸入过量的粉尘,落下了肺病的病根,仍然被医疗保险公司拒绝支付用来维持生命的基本费用。于是导演带着对美国商业医保制度的质疑,先后考察了加拿大、英国、法国、古巴等国的医疗制度,比较了这些国家医疗制度与美国的不同。这个片子中的包袱不少,除了医疗问题,还顺便提到了许多社会问题,看了以后让人感慨万千,建议大家都看看这部影片。
影片分为两条线索,第一条线索是关于美国现存商业医保制度的弊病:即医药厂商、商业医保企业、医院、官僚,形成了一个强大而紧密的即得利益集团,他们联合起来在病人身上层层剥皮,使得许多常见项目的治疗费用动则就是几万甚至几十万美元,而商业医保企业则寻找一切理由把这些费用全部甩到病人身上,致使许多中产阶层因病返贫;许多穷人更是在病痛中无助地等死;一些人甚至为了到加拿大看病,不得不临时找个加拿大人结婚;甚至出现了重病病人在治疗过程中被医院扫地出门的悲剧。
影片的第二条线索是加拿大、英国、法国、古巴等国的全民医疗状况。加拿大、英国、法国这些国家的经济条件是和美国处在同一档次上的,但是这三个国家实行的却是全民免费医疗制度,即不论大人小孩、大病小病、穷人富人,病人去公立医院只要出示自己的有效证件,就可以免费得到救治。
影片中举了几个例子:一个美国女人因为在国内看不起病,只好去邻国加拿大冒充一个加拿大熟人的老婆,在加拿大得到了免费治疗;一个美国壮汉在英国旅游期间,扭伤了肩膀,在英国住院治疗,住院费全免,只花了10美元开了三十片药片;法国妇女怀孕期间不仅可以享受到额外的带薪长假,还能得到专业护理员的免费帮助;英国的公立医院里甚至有专门的窗口向前来看病的病人发放回程路费,而这个窗口也是医院里唯一与金钱打
交道的地方。许多美国人因为在美国看不起病,而专程移民到上述国家。最令人大跌眼镜的事情发生在古巴,导演本人在影片快要结束时带领一群看不起病的美国人乘着快艇来到了古巴,象古巴公民一样,得到了免费治疗,有人在美国需要同时服用9种价格昂贵的药物,被古巴医生告知,其实只要服用其中的5种就足够了,还有人临走时才发现自己在美国花120美元买来的药物,在古巴只要5个美分。
从影片中实行全民免费医疗的国家,可以发现几点耐人寻味的规律:
病人去医院不必带钱,医生也不用过问医疗费用问题,整个医院也没有专门的收费窗口。病人相信医生的医德和医术,医生也只是尽力为病人看好病,两者各行其职,医疗的效率和品质都很高,没有医药代表向医生支付商业贿赂,没有江湖骗子乱打医疗广告残害病人非法行医,没有医院纠集医保参保者共同骗取医保费用,没有药品价格虚高,不会出现没有医保的人用不起药而有医保的人却大量浪费药品的现象,更不会出现穷人看不起病的现象;
病人看病不花钱,并不意味着医生收入很低,因为国家对那些口碑很好的医生所支付的报酬很高,只要爱岗敬业,别混日子,医生的收入和形象在当地都是很体面的,不必象我们这里,医生为了多挣点钱,就必须在病人身上多动歪脑筋,而忽略了治病救人;
全民免费医疗离不开有效的财政体系,国家的利税收入为整个医疗事业提供了坚实的财政支持,这种富人间接帮助穷人、未病者间接帮助已病者、多数人间接帮助少数人的全民互助,不正是社会主义想要实现的目标嘛。
现在的许多收入很低的老人都很怀念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大概就是那个时期的中国看病不要钱,尽管物质条件有限,但是没有什么后顾之忧。如果文革前老百姓就看不起病,文革大概也搞不起来,正如没有免费医疗的法国人是玩不起浪漫的。过去我们花大把时间去搞为“无产阶级”争取利益的政治运动,最后“无产阶级”反而被免费医疗制度所抛弃;而许多西方国家却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提高着全民免费医疗的水平。
不要提诸如我们的家底薄之类的理由,做不做是一回事,做得好坏是另一回事。得大病的患者毕竟只在我国十几亿人口中占少数,其实只要贪污受贿少一些、公款消费少一些、挥霍浪费少一些,我们还是可以在现有医疗条件下实现全民免费医疗的。既然许多国民已经充分享受到了纳税的光荣,为何不能以调整税收为契机,摒弃现有劣迹斑斑的医保制度,来实现全民免费医疗呢。即使没有条件对某些花费巨大的大病实行免费治疗,但是对一些常见病实行免费治疗是完全可行的。问题的关键是,既得利益集团的存在意义和获利手段已经使他们早就站在老百姓的对立面了。
那个美国导演经常在外国医院里小心翼翼地向医生和病人询问当地医疗费用问题,常常另对方感到好笑,因为美国人认为花费一定很高的治疗实际上在当地根本就是免费的,而且大家早就对这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免费医疗制度习以为常了,没有人计较这种制度下的个人得失,这才是真正的和谐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