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边晚霞正红似火凤凰观后感
“我大,我爷,我老爷,我老老爷就是这一唱,慷慨激昂,还有点苍凉。不管日子过的顺当还是恓惶,这一股气力从来就没塌过腔。”人生的意义在于有希望,肯奋斗。——题记
布衣,白头巾,裹一条红色腰带。站在漫漫黄土之畔,突然一嗓子吼叫,就叫亮半个天空的光芒。想到秦腔,就有了这画面。一直以来,我都会把秦腔和陕北人在黄土坡上的吼声相混淆,认为那不过是一种扯着嗓子乱喊叫的行为。
但是今天听来,觉得秦腔是粗犷而大气的,又高亢而沧桑,表现北方人豪爽的性格,毫不夸张反而淋漓尽致。
在进剧院门的时候,专门看了下高校纪念建党90周年组织大学生观看《西京故事》演出。很漂亮的舞台,暗暗的灯光脱出一颗很古很老的树,枝繁叶茂的繁遍整个上空,翠绿翠绿的,不单薄而很厚重。树下是一排旧房子。讲的是小人物的悲欢故事。他们带着“西京梦”闯荡西京城,却没想到体验人情冷暖,历经成长变化,峰回又路转,最终美好大团圆结局。很生活,很生动,很美好。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看尽长安花。西京城的春天是他们心中的希望绿土,渴望一夜看尽西京美好繁华的心境,是骄傲的,是昂扬的。演父亲的演员演的真好,和善,从容,深邃。对女儿,是欣慰和感动,是恩情和不舍;对儿子,是恨铁不成钢,是惋惜和遗憾,也是愧疚和自责。看到他,我就想起自己的爸爸。春风得意马蹄疾,轻风吹过花满地。他用自己的勤劳质朴独自在城市里打拼,拼出一方土壤,当芳香满布,方才有了我。很多当年的苦,他们并不会讲给我听,但我知道,没有轻易的成功。
儿子说父亲窝囊的那一段,我真有冲上去教育他的力量,但细细想来,我又何尝不是这样。我们总是从自己的角度去看世界,看人看事。我们虚荣我们爱面子,我们在乎别人的看法,我们小心又敏感。成长的时候是好面子的虚荣心让我们不成熟,不偷不抢,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挣钱过日子是贫穷的父母教会我们最宝贵的哲学。懂事的孩子之所以懂事正是因为他们看到了父母的艰辛,也懂得其中的意义,看透了,人就成熟了,真的长大了。我们没有权利贬低我们的父母,因为我们什么都没有;我们没有权利伸手向父母要什么,因为他们已经给了我们几乎他们的一切,和最宝贵的——我们的生命和几乎他们全部的生活。
梦既然有,苦就得尝。那日头,早晚会照上咱脸庞。我们看到的父母,也曾年轻气盛,也曾腰杆挺直意气洋洋,是生活磨砺他们,让他们从倔强到学会隐忍的智慧,从口头之争到冷静分析理亏先后。特别喜欢有一幕的最后,父女两人静静站着,身旁被夕阳的余晖照的橙红橙红的,父亲一句“看天边晚霞,正红似火凤凰”带着对未来的憧憬,两人都乐观的努力的样子,一股暖流缓缓流淌。
故事里的树,是一种精神,不抛弃树就是对这种精神的守护。我们需要有这种精神,这让我们自立自强。
看天边晚霞,正红似火凤凰。迎着朝阳,去追逐新升的太阳。生命的意义,我想就在于有希望,并努力奋斗吧。让我们一起在得意的青春年华里,轻骑白马扬鞭驰骋,看尽长安繁华,创造属于自己的那一份丰富和美丽。
一棵千年老树与树的守望者在故事中守望着故事……观罢全剧,我被震撼了,沉浸在舞台上那支贯穿始终的秦腔民谣“我大,我爷,我老爷,我老老爷就是这一唱,慷慨激昂,还有点苍凉。不管日子过得顺当还是恓惶,这一股气力从来就没塌过腔”之中,久久不能自拔。
爷爷一直特别爱听秦腔,从小我也跟着听些,所以基本不看字幕都能听懂,而这样的乡音也让我特别亲切,然而随着剧情的走势,我的心情也时高时低。
这部激昂的秦腔励志戏,有着浓厚的时代缩影,讲述了我们父辈那样的年代,各个阶层人们或喜或悲淳朴的生活。被艰难生活压不倒的罗天福;勤工俭学为父分忧的甲秀;急于挣脱困苦现状的甲成;叛逆的少爷金锁;泼辣的包租婆;妻管严的西门;睿智通达的东方爷爷……每个人的形象都如此深刻,给人以反思的力量。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罗村长的一双儿女之间强烈的反差。女儿孝顺顾家,在努力学习的过程中还不忘时时刻刻为家着想,靠着捡拾垃圾勤工俭学;儿子学习刻苦,却被城市的喧嚣所迷惑,爱面子没有什么不对,但他却因为面子伤了这世界上最最爱他的三个人,还不知悔改。
可是就是这样的一个儿子,父母和姐姐的关爱还是一点也不减少,可见家人永远是我们最大的后盾,即使我们不为自己,也应该替我们的家人想一想。
相信两棵价值连城的紫薇树也是全剧的一个线索。我想罗村长守着的并不仅仅是两棵祖传的树,他守着的是祖祖辈辈的希望和善良,而且他希望这样的责任能让自己的儿女体会到并继而传承下去。万幸的是,虽然中间出了很多的纠葛,但最终,一双儿女还是回到了孝顺的原点,一家子和和气气幸福美满。
金锁受劳教回头是岸;西门支持儿子赡养被撞伤的老人;甲成的奋发图强;甲秀自主创业,老罗一家衣锦还乡,为此剧画上了句点。这样的大团圆结尾,不禁让随着跌宕剧情经历了一场悲观离合的观众,眼角湿润。非常感谢陕西戏曲研究院以及华商报给我呈现的视听盛宴,让我们在品味传统民族文化秦腔的同时,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