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声音》观后感
文/黄鑫亮
《中国好声音》就是把所有都交给音乐来说话,可能某种程度上有延续《中国梦想秀》的路子,介绍选手的经历颇为感动,但这仅仅是告诉观众歌手自己独特音乐风格形成的背景。所以,《中国好声音》打动你心弦的只有声音里的弦,而没有弦外之音。
其实,音乐节目的形式能够更为多姿多彩,只是由于前几年选秀的红火而被固化,让我们想到音乐节目就想到了粉丝们的咆哮和攻击。《中国好声音》可谓从另一个角度让我们认识到了音乐的意义,台上没有主持人,就是纯粹交给了明星导师和选手的对话。我始终认为音乐节目不要给选手以承诺,不要让选手在比赛的时候有得到第几就能接到多少商演的念头。
我们事后看看,有多少选手真正凭借包装成为新生的音乐力量?屈指可数。因为包括评委、制作人在内的业内人士也无法预料到什么类型的选手接下来会走红,他们能做的是把像石头一般粗糙外型的选手打磨得更为锋利,而不是通过所谓综合训练把选手的棱角磨平。
粉丝和投票也非音乐节目的“身体指标”,它们更像是“肾上腺素”和“荷尔蒙”,来的时候像打了鸡血,去的时候疲惫不堪。《中国好声音》就是把所有都交给音乐来说话,可能某种程度上有延续《中国梦想秀》的路子,介绍选手的经历颇为感动,但这仅仅是告诉观众歌手自己独特音乐风格形成的背景。所以,《中国好声音》打动你心弦的只有声音里的弦,而没有弦外之音。
更让我有触动的是,《中国好声音》的定位是大型励志音乐评论类节目。关于大型和励志,我这里暂时不赘言,因为大家都已看到节目的呈现,而一档音乐评论类节目是担负着传播音乐理念的责任,其实这样的担子是不轻的。
因为我们大多数人的音乐素养都是偏低的,倒不是说你听得懂交响乐就有素养了,而是大多数人在学生时代都是缺少系统的音乐认知能力培养,因为我们的初中和高中的音乐课都成为了约定俗成的自修课,没有人告诉我们什么是好声音。或许语文老师会告诉我们好声音就是好听的声音,数学老师会给我们计算时速多少的声音是好声音,物理老师能用公式验证出振幅多大的声音是好声音,但我们其实都明白,好声音绝非如此而已。
所以,从某种程度而言,我们这代人都是音乐的弃儿。尽管我们身边可能比上几代人拥有更多的音乐传播媒介,我们就像是被蒙着眼睛的食客,不得不囫囵吞枣,因为可能我们不仅仅是被蒙着眼睛,我们的牙都可能被磕碎,注定是不能细嚼慢咽,即使吃到了使舌尖有所反应的食材,我们却看不见这是什么。
《中国好声音》的四位明星导师皆为权威,节目里除了对选手的评点,更能把好音乐的理念传达给每位观众,不至于我们的儿子和孙子唱歌给我们听,让我们评价之时,我们只能潦草地说出“好听”、“真棒!”。
从出生时的啼哭开始,我们总是与好声音为伴的,可是这个伴往往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与我们捉迷藏,以至于很多人忽视了它的存在。《中国好声音》能将这个伴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