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孩子之学堂故事》观后感
《中国孩子之学堂故事》的《西湖醋鱼》这一集中,房东易先生在吃到佣人袖香做的西湖醋鱼后先是高兴,后是感伤。儿子布仔很贴心地说他以后要挣钱天天让袖香给爸爸做西湖醋鱼吃。原来大家都没有明白,易先生此时此刻伤感的是自己还在乡下的母亲,因为他感觉,袖香做的鱼跟他的母亲做的鱼一模一样,因此想起了自己的母亲。
而易太太此时却不高兴了,她并不体谅丈夫的真诚用心,所以也不能与丈夫一样感同身受,更甚的是,她在剧情的发展中还以怀疑丈夫与袖香有什么纠结来徒增烦扰。最后,易先生致祝词说:“祝你奶奶,我的母亲身体健康,长命百岁!”一场生日宴在易太太对丈夫的孝心的漠视中尴尬收场。
易先生由于生意繁忙,对母亲体贴不周,而易太太又不能代替自己行孝,这真是易先生的一桩拂之不去的心病。实际上这种尴尬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又何尝不是无处不在呢?
今天已经有很多人动辄拿已经进入了“现代社会”夸夸其谈,在他们心中,所谓孝道常常被扭曲为“二十四孝”的极端个例一样的不值一谈的奇怪心理,比如认为父母有退休金,亦可照顾自己,或者也可住进养老院,也未尝不可。当
这些人夸夸其谈时,并不知自己老去之后,又会有何遭遇。
其实他们所矜夸的西方国家模式早已被证明不是那么完美,如日本每年都会发现大量的老人在私宅中死去而无人知晓。至于欧美,社会化养老则催生了更多的所谓临终关怀,老年人陪护产业,但这些,真的很好吗?真的可以取代中国古已有之的,一直都非常强调的“孝”之“道”吗?
在《西湖醋鱼》一集中,易先生与王大智老师谈起自己的母亲顿时痛不欲生,王老师则极为欣赏易先生的态度,他赞同地说:这是人之常情嘛,百善孝为先!正是“百善孝为先”这种古训一直引导和熏陶着传统的中国人,让他们以此为精神深处的更高的道德追求,从而使孝敬长辈成为一种风俗传统、行为指南、社会舆论的焦点,由此,可以在古代的农业社会中积极维系和协调家庭关系、社会关系。
在现代社会中,中国社会的独特性不仅没有减弱,反而有所加强,比如家庭观念、家国观念,这些与西方自古以来的一些分治、个人自由的传统是有严格的区别的。也由此,要协调中国社会的关系,不可以完全认为西方的特性就是“现代性”,从而抹杀中国古代的传统伦理的重要作用。“孝道”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中国现代社会,正是由于割裂了自古以来的一些传统伦理观念,比如孝道,在社会关系和管理上遭遇了很多难题,比如家庭关系冲突大,普遍的老人遭遇不佳,等等。这种情况下,很多知识分子和普通人都主动在古代历史传统中寻找答案,其中类似《弟子规》等长期滋养国人的思想和教育宝库就顺理成章进入人们的视野和社会课堂。
《弟子规》的“入则孝”篇极佳,它从如何孝敬父母、为什么要孝敬父母、如何妥善与父母处理相关关系等角度全面地起到了矫正家庭伦理关系的作用。如“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朗朗上口,在潜移默化中教化众生;如“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真切地描绘了亲人之间上慈下孝的互动关系,感人至深;如“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则充满辩证,使人孝之有道,孝之有思,不致盲目!
在《西湖醋鱼》一集的后半节,易先生和王大智先生坐在院子里小凳上谈心,易先生回忆起无私的母爱,他叙述说:“母亲从小就不吃鱼,一闻到鱼腥味她就会呕吐不止,但因为我喜欢吃西湖醋鱼,母亲忍受着鱼腥味,每到考试时给我做,希望我能有出息。所以当我吃到西湖醋鱼,就会想起母亲抚养我付出辛苦——,现在我把他老人家留在乡下,你知道我心里有多内疚。”一种博大的母爱情怀感人至深,而儿子的孝心虽然没有直接体现在情结上,但感情的浓烈也显而易见。
先生则说“子欲养而亲不待”,他的母亲早已不在了。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又是一句流传甚广的基于中国古代孝道伦理的常用语,读之不禁会有所联想,感情深处的软肋被深深触动!
早本集的结尾部分,儿子布仔说:“姆妈,我将来结婚了,也要和你住在一起,我们永远不分开。现在姆妈给我铺床,将来姆妈老了,我也给姆妈铺床,端洗脚水。”看来,王先生所讲授的《弟子规》以及他对这一家人的思想伦理上的教育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而这也非常好的启发我们,中国社会的孝道缺失必须从数千年的中国“孝道”伦理中吸取营养,让孝道重新滋润我们的社会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