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节目《第一书记》观后感
文/纳兰惊梦
前两周刚在灵山参加完为期两天的2014灵山公益慈善促进大会,看着大会上不分种族语言,不管男女长幼,不论职位高低的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为了公益事业这一共同的目标谋心谋力,在情感上总是存在许多的触动。虽然这两年国内的公益事业因为某些人某些事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公信力损害,但仍有数目众多的可爱的人为慈善事业殚尽竭虑。
而最近在电视行业中,也有这样一档不同于传统的全国首档美丽乡村公益节目——广西卫视《第一书记》。它首创“面对面捐款”——全透明,最放心的慈善模式——首先由《第一书记》记者跋山涉水到穷乡僻壤寻找最需要帮助的村庄,拍摄他们的扶贫项目,由该村第一书记来到演播室现场讲述,让观众深深了解,深深触动,现场100家爱心企业或团体,人士面对面捐助,通过电视搭建起爱心企业与帮扶对象直接面对面接触的平台,不需要通过第三方转达爱心。捐助款直接从爱心企业手上到达受助者手里,没有任何中间环节,整个过程,有摄像机镜头的记录,并在电视上播出,接受所有电视观众的监督。
也许有人会质疑,这样的节目会不会有收视率,到底会有多大的关注度。至少从纳兰的观察角度来说,首先作为媒体并不应该是收视率的奴隶。收视率固然关联着媒体经济收入问题,但同时作为一个社会公器机构,媒体也有承担着传播社会正能量的责任。更何况,并不是说节目一搭上公益慈善就意味着低收视率,公益慈善只不过是内核,更重要的是用怎样的外衣进行全方位的包装,便是解决“利”与“义”的关键。
很显然,节目对于受帮扶个人群体的关注,以及他们身上故事的挖掘,是节目可看性的重要保障。这些个体身上都存在着生活在优越生活中的人们难以想象的苦难经历,他们的故事让坐在电视机前电脑前大谈奢侈品自由行的我们难以想象,身边还有这么多挣扎在生活重压下的群体。情感的共鸣,对于善良的国人来说,确实是一大杀手锏。从目前的表现来看,《第一书记》的制作团队也是攫住了这一命脉,力图对个体形象的挖掘使得节目的可看性更加丰满。
有时候公益性和可看性并不是一种你死我活的较量,相反他们也有可能生存在同一平行纬度。《第一书记》给了我们一个很大的思考余地:电视公益节目在没有明星大腕撑场的情况下,果真就没有传播的价值和意义了吗?让平凡回归真实,未尝不是一个很好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