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读后感心得精选三篇
导语:在《万历十五年》一书中,黄仁宇用近乎平淡的笔触分析一个皇朝从兴盛走向衰颓的原因,那么你们对这本书了解多少了呢?下面是励志故事网的小编带来的关于万历十五年读后感,希望对你有帮助哦。
【第一篇】
万历十五年 ,明王朝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这个时候,张居正也死了,张居正的功绩也被朝廷在表面上否定了。但拥有独立立场的知识分子已经很清楚,他的功绩必然要被否定,尽管他的确为这个死气沉沉带来了一丝波澜。
历史,不会因为一个人的行为带来根本性的改变。在某种制度下,历史就有了自己的轨迹,个人的作用会对这个轨迹有部分的调整,但很难做到根本性的改变。
灾难深重的中国,自从安史之乱后,就走上了自己未来一千年的必然之路。
唐朝士人的利益分歧,引导了当时的官僚机构,府兵机制和地方驻兵机制,终于带来了地方割据的状态,也终于最终埋葬了唐王朝。而纠正过枉的宋王朝,强调中央对地方的绝对控制,强调程朱理学对思想的绝对控制,地方文官制度,虽然使中国走向了大一统,而管理制度的大一统,也伴随着思想意识形态的大一统。不在这大一统思想意识之外的,统统被排斥为异端。而这些管理制度和意识形态,是基于士人的利益,也就是土地拥有者的利益。政治利益基于土地利益,这当然大大促进了中国农业文明的大力发展。但也引起了土地的大规模兼并。而在明王朝,张居正却试图推行一条鞭法。
明代中叶后赋役方面的一项重要改革。主要是总括一县之赋役,悉并为一条,即先将赋和役分别合并;再通将一省丁银均一省徭役,每粮一石编银若干,每丁审银若干;最后将役银与赋银合并征收。代表了16世纪明代管理者试图获得一种理想状态的各种努力:徭役完全取消;里甲体系不管在形式上还是实质含义上都不再存在;任何残留的人头税都将并入田赋之中。而纳税人可以通过分期支付单一的、固定的白银来履行对国家的义务。
差徭和田赋,对农民来说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剥削。在未实行一条鞭法以前,差徭之中虽然有一部分摊派于田亩,但所占比重很小。实行一条鞭法后,役银由户丁负担的部分缩小,摊派于田亩的部分增大,国家增派的差徭主要落在土地所有者身上,已初步具有摊丁入地的性质。它不只减少了税目,简化了赋役征收方法,更重要的是赋役性质的变化。这种变化具体反映了两个过渡,一是现物税和现役制向货币税过渡,一是户丁税向土地税过渡。
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一条鞭法的出现具有一定历史意义。首先,明代中叶后,由于官绅地主的剧烈兼并,各里之间的土地多寡日益悬殊,原以里甲为编审单位的徭役制使民户的负担越来越不平均,不少农民破产逃徙。改行一条鞭法后,役银编审单位由里甲扩大为州县,对里别之间民户负担畸轻畸重的现象有一定调节作用,使由赋役问题产生的阶级矛盾暂时缓解,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其次,明初为保证赋役征发而制定的粮长制和里甲制,对人户实行严格控制,严重限制了人民的行动自由。一条鞭法的实行,使长期以来因徭役制对农民所形成的人身奴役关系有所削弱,农民获得较多的自由。另外,相对明初赋役制而言,一条鞭法较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商品生产的发展具有一定促进作用。赋役的货币化,使较多的农村产品投入市场,促使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为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所以,一条鞭法是在根本上触动了土地所有者的利益。所以张居正以优秀知识分子和政治家所做的对中国有利的一切,必须被否定。
在后世的清王朝,雍正皇帝以最高统治者的地位,推行着类似的制度,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所以,从后世的眼睛里,雍正一定是个暴君,一定是个叛逆者。而伟大的乾隆皇帝,将此政策有所折扣的继续推行,既享受了该政策带来的巨大利益,也享受了土地所有者对他的所有褒誉,以十全老人自居。雍正,康熙两朝时间,在新政治体系的推动下,中国经济取得了极大的发展,而人头税的免除,终于引发了中国的人口迅速增长。这在当时的中国国情下,这些都是正面的,积极的。在清王朝前期由于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中国国土面积也取得了空前的拓展,新疆、蒙古、西藏这些地方终于并入了中原。而在此之前,这些地方最多是附属国。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土地归于农民是一个重要的目标。而革命的结果,还是保留了天下之大,莫非王土,土地公有制。农民只是土地的使用者,要交纳农业税,一直到不久的几年前。
而在这个阶段,土地作为生产要素的作用已经下降到了一个很低的程度,不在关系到民族的存亡和国家的安定。所以,在这个阶段,土地的所有者只有换种方法来实现土地的价值。土地的所有者在保护农民利益的口号下,不饱和的供应着工业用地和商住用地,不断地推高土地和土地附属物:房产和厂房的价格,也推高着产业成本和生活成本。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土地拥有者的利益还是继续得到保障。
综观一千年来中国土地制度的变化,土地所有者的集中,如封建王朝的土地兼并,始终对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阻碍作用,而土地所有者的分散,对经济都起到了推动作用[xiaoba365.com]。当然,在某种技术条件下,农民不离开自己的土地,也会阻碍经济的发展,所以羊吃人的圈地运动,最终使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这让我想起了我在美国的一个见闻。据说美国政府在推行土地开垦政策的时候,将土地以每英亩一美圆的价格卖给农民,以鼓励农民来开发土地。而在政府进行高速公路建设征地的时候,感恩的农民将需要被征用的土地无偿地归还给政府使用。
而在中国,政府以不饱和供应和拍卖的形式,将土地的价格推到极限卖给需要使用土地的人,而农民在得知政府要征用自己的土地时候,却赶紧在土地上加盖建筑,以向政府索要更多的补偿。
【第二篇】
历史学领域,向来就是一个意见不同,纷争不断的学术领域。但是无论如何,思想的冲突还是有益于文化的进步与发展——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一书,即是为明代历史的研究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更准确地说,是为了历史学领域提出了一个应当注重的话题——“大历史观”。尽然,书中的一些观点不会被通篇认同,但是其意义,可谓是一次理念上的革新。
正如书中所说,1587年,在中国则为明万历十五年,次岁丁亥年,所发生的要事可谓寥寥无几,而其程度则以震撼全国朝野上下的事件,则更显得屈指可数。整个国家都在承平与祥和的气息中度过。然而,史官与历史学家都没有注意到,尽管没有关于要事大篇幅的记录,但是在他们笔下的一次次集会、早朝、经筵、会议、谈话,在大量日复一日的枯燥文字之中,我们的王朝正在经历着它的潜移默化的改变——而一般而言,潜移默化的改变,其影响甚于一次集中的矛盾总爆发。事实上,在1587年所发生的一切,昭示着明王朝已经失去了一次关乎它未来命运走向的变革机会,并且步入了它命运的最后一段路程,走向了衰亡。
能够维持国家运转的,有几种东西——其一,乃是完善的制度,就如同今日之美利坚,无论官员如何之平庸,但是由于有一套完善的制度,那么整个国家还是在欣欣向荣地发展着;其二,乃是社会道德的制约,道德虽是无形之物,然而却是一种巨大的约束力,统治者如果能够灵活运用道德力量管理国家,那么儒家“大同”的构想就能够全面实现了。其三,也就是潜规则。这种构成于各种集体的规则,成型与完善与各种游离与法令与条例之外,虽然它不是标准的形式规则,但是仍然是维持文官平衡的重要点。现在,我们的大明王朝虽然集这三者于一身,但是第一种,即制度,已经显得死板而不合时宜,既无法控制地方,又无法领导中枢。所以,留给万历皇帝和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们的,只有软弱无力而缺乏条理的儒家道德与官场内部籍以维持秩序的潜规则。
制度的不适用是本朝最大的特征,也是整个国家的悲哀之一。缓慢而缺乏效率的政府、充斥着各种关系链条的人事考察,,等等等等都使得我们的明朝对于国家的治理只能够维持到“平稳”而无法将其晋级为“盛世”,一旦战争来临,整个国家都会由于调度不一与指令相斥而混乱不堪,1619年的辽东,正确的证明了这一点。
当制度不堪修补,社会的推动力已然消失之时,再强有力的改革也显得无济于事。用书中结尾的话来说,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这些人,虽然拥有着不同的抱负与蓝图,但是由于整个国家已经没有了动力,那么“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是宴安耽乐,首辅的调和或者是独裁,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还是习于苟安,文官的贪墨舞弊还是廉洁奉公,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取得有意义的成就。”并且书中还提到,整个国家的悲剧所造就的结果,就是一个个个人的悲剧——有的身败,有的名裂,有的则身败兼名裂。这些小成分,构成了整个国家的悲剧。
今天,当我们回顾这段数千年前的历史时,也许更会对于人物在整个历史环境下的处境而唏嘘感叹乃至同情。因此,我们也应该以更高远的视角,去探寻那些人物心理中复杂而不为人知的一面。
【第三篇】
历史沧桑,到头来什么也剩不下,永生的愿望随同历史的波涛一起消逝在我们目光尽头。翻开读到孤单的将军——戚继光,读到首辅张居正,读到万历皇帝。曾有人感叹道:“历史竟然可以这么写!”
整本书读起来很有意思,作者黄仁宇先生为了写一个论文从此结缘于明史,而他的着作更是让读者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书中我也看到了一位皇帝的无奈,虽然贵为一国之君,但是有很多东西去不由他抉择。旁人可能觉得皇帝是一个十全十美的职务,但是在立储这件事上它却无法平自己的意愿行事,这体现出了皇帝的苦恼。由此,万历皇帝走上了怠政的道路,他是在和文官集团怄气,但他应该知道,实际上文官集团的力量是一个皇帝难以约束的。从书中我们不难看出,万历少年曾经励精图治,打算开创一个“万历中兴”,但由于不能决断,而立储之事成了他的爆发点,于是他开始怠政。而一个王朝往往随着君主的怠政而渐渐走向没落的深渊。
1587年,明万历十五年的中国,谈不上风雨飘摇,更不能说是病入膏肓,这个外强中干的大帝国只是患上了慢性病,就如千里之堤上出现了一些无关紧要的蚁穴。这一年,实在是平淡无奇。在这无关紧要的岁月里,有灰心朝政的当朝皇帝;有变法失败的前任首辅;有维持现状的现任阁僚;有无人效仿的模范文官;有知音难觅的优秀将领;还有自相矛盾,言行不一的思想家。天下太平,波澜不惊,庞大的中央帝国已经走过近两千年,此时还远未走到尽头。在西方,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正准备启航,北上征讨联合王国。用不了多久,它就会以自己的消亡开启大英帝国此后数百年的辉煌。中国也因此逐渐被强行推入所谓的现代,用黄仁宇的话来说,犹如让一只走兽,硬生生地变作飞禽。结局当然是落得不会飞也不会走,中国陷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境地。
读到张居正,我更是感到了世态炎凉,生前的荣华和身后的悲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清算张居正的行动中,凡是和他有关的人都受到牵连,不是流放边关就是把官回乡,其中戚继光就是其中之一,戚继光是一个大英雄,但是它也蒙逃脱历史的惯性发展,它便是牺牲品。
从1587年至今,历史已飘过四百多年,社会发展进入快车道,中国经济更是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但由此带来的社会浮躁心态也被广泛诟病。如何保持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快速崛起的中国没有涌现出一批思想家、哲学家是值得我们警醒的,甚至于哲学这门学科也在走向没落边缘。在关注经济发展、推进机制体制改革的同时,更要创造一些有利条件,让我们的思想界保持活力,真正实现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双翼齐飞、哲学发展与制度变革之间的良性互动
万历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