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河》让我们看到了榜样的力量,学习领悟《梁家河》,就是要我们把群众观的改造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多一些扪心自问,多一些自查自省;在服务群众的实践活动中去磨练意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篇观看梁家河电影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观看梁家河电影心得1
在一口气读完《梁家河》这本书时,我深深感受到领袖的不平凡是从青年时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对比自己在那个年龄的表现,真的是自惭形秽,相差甚远。
书中“难忘梁家河”这一篇目中讲到,2004年8月14日,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接受延安广播电视台《我是延安人》栏目记者专访,回忆起在延安的插队岁月,他说:“陕北高原给了我一个信念,也可以说是注定了我人生以后的轨迹。经过了陕北这一人生课堂,就注定了我今后要做什么,它教了我做什么。”
正如梁家河村党支部原书记石春阳所说,“能跟老百姓打成一片,群众需要什么,他就干什么。”当年的北京知青,从群众最需要、最迫切的一桩桩实事做起,为当地百姓谋幸福、谋发展,身体力行地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这也成为他后来一以贯之的人民立场。
书中提到高产的淤地坝、陕西第一口沼气池、磨坊和裁缝铺、知青居住的窑洞……一处处旧址、一件件实物、一个个故事,无不诉说着七年知青生活的艰辛,把我的思绪带回到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青年习近平在陕北农村当村支书时,带领群众建铁业社、缝衣社、代销社、磨坊,修沼气池,打淤地坝,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做出来的。若干年后,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提出了“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的谆谆教诲。这是在用实践告诉我们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立志成才,踏踏实实的去干好每一件小事,久久为功,最终会顺利到达目的地。
在陕北那艰苦的七年岁月里,青年习近平从一个十五六岁的不谙世事的少年,逐步成长为一名沉稳自信、奋发有为的共产党员和大队支部书记,梁家河的知青岁月是习近平总书记成长的力量源泉。基层是大舞台、大课堂,群众是好老师。习总书记用自己青年时代在基层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在基层锤炼,就要做到心随党旗在基层,情系群众共生长,为民服务敢干事,在基层磨炼中不断升华精神、检验作风、提高能力。对于干广大青年干部而言,基层的广阔天地是我们奋发有为、增长本领、干事成才的好地方,我们要勇于扎根基层这片沃土,在基层中汲取养分,努力干事创业,打好坚实基础,才能成长为遮风避雨的“大树”。
《梁家河》这本纪实文学,我们广大青年不仅要阅读它,更要用心去感受、用实际行动去践行,真正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脚踏实地的走好每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在为民干实事中努力成才、在青春奋斗中砥砺前行!
观看梁家河电影心得2
很早之前,就知道了延川县文安驿梁家河。因为上世纪90年代,陕北大地上就流传着知青,把梁家河村民吕侯生接到福建治病的感人故事。“我人走了,却把心留在了这里”羊年春节前夕,再次回到梁家河给村民们拜年,他造访旧居,吃农家饭,驱车登山,看苹果树,现场询问生产、销售、收入、研究新农村发展情况,并自掏腰包给梁家河全村每家每户送去粮油等过年慰问品……梁家河因此更加声名远播,人们感慨的重感情,也感叹梁家河的大发展。和许多人一样,为更好地感悟的民本情怀,并了解借鉴梁家河的昨天与今天,我决定利用节假日去梁家河看一看。
20__年3月7日是农历正月十七,适逢双休日,我同办公室等几位同志利用一天时间,驱车前往梁家河。从榆林到文安驿走了200多公里,文安驿镇对面沟里进去东南5公里就是梁家河。车子进入文安驿,就看到了梁家河的标志,非常醒目,再往前走,路旁立一2丈高的巨石,远远看见上面“梁家河”三个大字,走近,原来是“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园”的标志。沿着乡村公路看,沟槽是一座一座淤地坝,不少是当年担任村支书时率领社员打起的,保存比较完整;河岸两旁基本绿化,长青林郁郁葱葱,山上是经济林,以苹果为主。约走了5公里就到梁家河。我们在解说员小甄的引领下,参观了梁家河村史馆;拜访了当年的老支书、也是入党介绍人、并将支书让贤于20岁的的老党员梁玉明;参观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也是1974年担任大队党支书时带领梁家河社员群众建成的第一口沼气池;参观了知青旧居和插队时住过的窑洞土炕;参观了梁家河村几处农家新居和农家乐,并和一些群众和村干部进行了攀谈。
通过一整天的参观学习,有几点体会:
一、艰苦环境最能锻炼人。我们参观村史陈列馆,看到了陈列的《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一文,文章中谈到他当时是一个15岁孩子,从京城一下子到了陕北山沟里插队落户,举目无亲,生活上的不适应,经受的种种磨练,过了“五关”:一是跳蚤关,二是饮食关,三是生活关,四是劳动关,五是思想观。其中跳蚤关和思想观对我触动很大。一个从京城出生,中南海长大,从未见过跳蚤的小青年,到了梁家河,夏天几乎躺在跳蚤堆里睡觉,一咬一挠,浑身发肿,但两年后无论如何叮咬,照样睡得香甜。过思想关中,他逐步融入群众,学到了农活技术,学到农民实事求是,吃苦耐劳的精神,“特别是以他们淳厚朴实的品质影响着我,熏陶着我的心灵。”他写道:“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
还在文中写到,刚去梁家河时,因很随意,群众印象不好,一年以后,跟群众一起干活,打成一片,劳动关也过了,群众的看法也改变了。他不完全认同有的作家把知青写的很惨,他只是开始感到惨,“但是当适应了当地的生活,特别是和群众融为一体时,就感到自己活得很充实。”看出同志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那段历史有着与众不同的见解。
梁家河7年,从不适应到适应,从群众印象不好到推举他当近200人的村子里的“领头雁”,从对人生感到彷徨到有坚定人生信仰,都得益于这7年中艰苦环境的磨练。说:“我的成长进步始于陕北。最大的收获一是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因此我认为,艰苦的环境和条件,对人的意志磨练,才干的增长,精神的洗练,是在平常环境下无法比拟的,也是无法体验和实践的。这对于我们如何从基层培养锻炼干部是很有启发的。
二、办了好事实事群众不会忘记。到了梁家河,碰上上了年纪的人,不论男女,随便问习当年插队时怎么样?虽时隔40年了,群众最淳朴的回答是“人家好后生。”也有的说爱看书,有的说给村里打了坝,修了路,栽种苹果树,办了铁业社,开了小卖部,建了沼气池等等,如数家珍。我们在参观一座淤地坝时,就有群众指着说,当年打坝拉泥糊时,十冬腊月,天很冷,卷起裤管,赤脚跳进河槽,带头干,很能吃苦。特别当时办铁业社,也就是办起了村办企业(即社队企业),使群众增加了收入,比别的村群众富裕,生活过得好,群众更是念念不忘。
这对我的启发是,当干部,不论职务大小,哪怕是乡村干部,一定要扑下身子做好事、做实事,为老百姓办了好事实事,老百姓是会拥护的,并长久记着的。
三、有情有义才能做人为官。在参观梁家河时,感触很深的一点就是,同志是个有情有义,不忘根本的人。早年,村民梁耀才妻子得病,知道后,马上寄来1000元叫给看病,那时1000元可不是小数;1994年,村民吕侯生患了病,当时在福州工作,把吕侯生接到福州医院自费给看病。等等。在参观村史馆时,看到张贴着4封给梁家河的信,有2007年、2008年写给全村乡亲的回信,2011年、2014年写给村干部春阳、保雄的回信。特别是当了后,日理万机,对于村里负责人春阳、保雄的信及时给以回复使人觉得了不起。而每次信中,他都关心着村里建设和经济发展。2014年的回信中更是写道:“延安遭受到严重的持续降雨灾害,我一直惦记着村里的乡亲们”。“我说过,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让村里乡亲们和全国广大农民一起过上小康生活,一直是我的心愿”。看出通过梁家河想到全国广大农民,心中时刻想着让全国“老乡”早日过上小康生活。此刻,我更加深刻理解习总书记提出的治国理政“四个全面”中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因为只有消灭了全国的“绝对贫困”,广大农民朋友都过上小康生活,这才叫“全面”。此刻,联想到我们府谷县还有几千户农民尚未脱贫,顿感身上的担子沉甸甸的!
四、新农村建设不一定集中居住。梁家河新农村建设没有搞集中划片建筑,集中居住。还是按照原来居住格局,只是大体统一了建筑风格和色调。仍然有的住半山腰,有的在沟底下。周围绿化,栽树,围墙,大门,这就留住了乡愁。这启发我们,建设新农村,可以不拘一格,风格别样,不要破坏原来的山水,留住一些旧的民居风格,留住乡愁,把新农村建设成美丽的田园式风光。
五、陕北农村还有大发展潜力。近几年,梁家河又合并了周边的几个村,人口已超过千人了(1186人)。他们通过发展苹果业、养殖业等,人均收入达到9600元,家家用上自来水,开通了互联网。因为“羊年到来迎新春,梁家河村民迎亲人”,因了这一人文历史,到梁家河参观的中外游客日增,村里趁势发展以旅游、特色农牧业和养殖业、林果业为主的产业正当其时。我以为,首先应该发展农家乐,那天我们几个与村党支部石春阳支书等议论,就以习在老支书家吃的农家年饭为主起个名堂,游客是乐意消费的,也是最能吸引人的。还有正月游客那么多,却没有一处农家乐饭馆可以用餐,我们也是转了一天没吃饭处,这也是一种资源浪费;还可发展采摘旅游、绿色旅游、垂钓旅游、观光旅游等。总之,我认为潜力很大,同时,对我们府谷也有启发、借鉴作用。
观看梁家河电影心得3
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是当年下乡插队七年的地方,也是他和村民们一起艰苦奋斗、攻坚克难的地方。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我有幸参加赴梁家河学习考察活动。
在梁家河期间,我们认真参观了习当年插队时住过的窑洞、土炕和修建的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知青淤地坝,拜访了习一同入党的农村党员,考察学习了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园现场点——骨干淤地、村党支部及村史馆建设、梁家河苹果专业合作社、山地苹果园、移民安居工程和正在兴建的知青体验园等,并在习住过的窑洞前,与梁家河党员干部一同交流革命老区扶贫攻坚、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等方面的体会。
梁家河之行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习在梁家河做人做事处处都透露了一个““实””字。后来也谈到在陕北七年工作生活经历时说,“最大的收获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可以说,四十多年前,年轻的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三严三实””这个做干部的重要遵循。
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经过此次学习考察,更加坚定了我扎根基层、干事创业的信心。回到村里后,我要第一时间组织全村党员干部群众学习感人事迹,以及在他的影响带动下,一代代梁家河人拼搏创业的精神和加快脱贫致富的经验做法,让大家思想接受洗礼,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同时,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我自己也一定要为群众多办事、办好事。一定要善于贴近群众,懂得感恩。并且要结合本村实际,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充分利用自己的工作平台和专业知识,做实、做细精准扶贫工作,让郭畔村民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
通过学习习当年在梁家河的动人事迹,更加坚定了我扎根基层,真心服务群众这一理想信念。今后的日子里,不管我身在何处,从事何种岗位,面临多大的困难,我都坚信“人定胜天”“付出就有回报”。
观看梁家河电影心得4
20__年接受专访讲述插队经历的视频,近日在互联网上热传。尽管人们对从陕北黄土地一路走来的经历耳熟能详,的许多故事也广为流传,通过10年前的视频,听动情回忆刻骨铭心的青春岁月,听梁家河父老朴实还原他们眼中“吃苦耐劳的好后生”,那些鲜为人知的细节,仍然令人震撼,深深轩动众多网友的心弦。
魂牵梦绕的梁家河,是他挥洒了七年青春的第二故乡,是他脱胎换骨之地,是他读懂人生、读懂中国的起承点。与梁家河乡亲们同甘共苦,人在一起、心在一起、吃苦流汗在一起的青春岁月,经受了磨难,锻造了意志,砥砺出坚强。在这里,他零距离体察了民生疾苦,在这里,他锤炼出大气自信和清醒务实的品格。
没有哪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人生路漫漫,弹指一挥间,留存在心底的灼人记忆,让人更加真实全面地感受到正能量的热度。 “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只有为人民作出了奉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当选第一年的,对广大青年的“五四讲话”,也是自己的“青春总结”。毫无疑问,这段视频是一部最好的励志教科书,必将激励无数的年轻人自强不息、激情报国。
的梁家河记忆,之于广大青年固然是最好的励志教科书,之于中国,其意义则远远超越“励志”。多年以后,人们深切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品格,与领航人青年时代在“梁家河学校”锤炼而成的意志品格交相辉映。革故鼎新,体察民情; 重塑执政伦理,整饬官风;吹响改革号角,夙夜在公;永远目光坚毅,时刻笑容可掬;讲话胸有成竹,思考深邃磅礴……正给共和国打开一片更加灿烂的天空。
这片灿烂的天空,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深情描绘的中国梦,是国家民族的梦,归根到底又是人民的梦。“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衞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 “用大白话,谈大问题”,对人民梦想感同身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如此有温度的“执政宣言”,没有空洞的说教,情真意切令人怦然心动,倍感温暖。正是因为梁家河记忆刻骨铭心,对基层有着清晰、准确的认识和把握,知民情、体民忧、解民怨、想民愿,与人民群众有着天然的情感联系。中国梦激荡中华儿女的心,回望梁家河,我们更能读懂中国梦。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这道理,亘古不变。从梁家河读懂中国梦,读出民心是我心。“上山下乡的经历,使我增进了对基层群众的感情。对于我们共产党人来说,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必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时刻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时刻将人民群众的衣食冷暖放在心上……像爱自己的父母那样爱老百姓,为老百姓谋利益,带着老百姓奔好日子,绝不能高高在上,鱼肉百姓……”重温的梁家河记忆,帮助我们铭记中国梦的出发点,更深刻地认识到“勿忘人民”始终是执政党须臾不可忘记的立党之本,更加自觉地践行群众路线,坚决彻底转作风、扫“四风”。如果说,梁家河体现了“从群众中来”,教育实践活动则是落实“到群众中去”。
人们不会忘记,顶风踏雪到太行,在村民家察看有无电灯电视电话,揭开锅盖察看吃什么,脱鞋上炕盘腿坐下,鼓励村民“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在甘肃贫困地区考察时向全党发出号召:“多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解决问题,多到发展最困难的地方去打开局面。” 曾说过:“当县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当市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乡镇,当省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县市区。”如今作为,他更是牵挂共和国土地上的每一个“梁家河”。中国梦不会遗忘每个人,梁家河作证。
从梁家河读懂中国梦,读出苦干实干才能圆梦。“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是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的。”当年在梁家河,经历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这“五关”的考验,带领村民冰水里打坝 、建沼气池点亮穷山。多年以后,成为的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当前的实干,除了在各行各业恪尽职守、诚实劳动,当务之急是落实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部署,以过“五关”的精神气概,敢于涉险滩,敢啃硬骨头,坚决推进改革大业,才能实现中国梦。
回望梁家河,为中国梦做注脚。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满足人民的美好愿望,解决人民反映强烈的问题,让人民的日子越过越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会成真。
观看梁家河电影心得5
19世纪60年代的梁家河村,跟全中国所有普通的农村一样,村民们靠劳动吃饭,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生活艰苦而宁静。1969年毛主席一声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梁家河村来了北京知青,其中有一位好后生,正是这个人让“梁家河”这三个字远近闻名,他就是。
在梁家河村一待就是7年,农村的一切让他快速成长起来。他在这里与村民一起劳作,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自我充电,多方学习并学以致用,为梁家河修建沼气池。他带领乡亲们打连环坝,让村里有了几百亩的川水地,解决了村民吃饭喝水的困难。梁家河是的第二故乡,他将自己与梁家河村融为了一体。
我曾看过一篇报道中的自述“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身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16岁的少年用满腔热血投身农村建设,这个过程中他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梁家河村的生活让他看到了农村的困境,也看到了我国千千万万个农村的缩影。
困难是弱者的挡路石,也是强者的垫脚石。基层的困难磨练了青年的意志,锤炼出他坚韧务实的优秀品质,也带给他更多的思考。以来,新一届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村发展,国家推行一系列政策扶持农业,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从群众中走出去的他们,深知我国农村现状,明白只有逐步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国家才能够真正实现全面发展。各项惠农政策的实施,给广大农村群众带去了实惠,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党和国家的优待,努力实现了到群众中去。
尽管我国“三农”问题任重而道远,但我始终坚信在以为的党中央的带领下,这些问题会逐步解决。就像一切从无到有的梁家河村一样,与人民群众团结奋斗,也一定会交给人民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