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袁家》读后感
在连续雾霾天的周末里,隔窗望去叫人懒得出门,宅在家里捧出王碧荣老师赠我的《百年袁家》。蒙老师赠书,感激不尽,读罢掩卷写下一点感悟,请王老师指教。
可以怪历史课本吗?对历史和历史人物总是给我们一个确定的答案,让我们在接下来的人生里总是想找寻唯一的答案,但历史的迷雾,功与过,是与非,岂是一个标准答案能说道清楚的?
他不止是大总统,也是一位丈夫、一位父亲。在一个白天和两个夜晚的阅读时光里,《百年袁家》的作者——王碧蓉老师以清新的文风和女性特有的视角,向她的读者们讲述历史课本中见不到的袁世凯,及其一脉后裔“背负”他的影响所历经的起伏命运。
灰色的历史总是让人不忍回望,比如晚清与民国。优雅如王老师,举重若轻,娓娓道来,字里行间充满淡淡的温暖,为读者稍稍挡去历史的血雨腥风、坎坷动荡带给人们的不忍。自此,袁世凯的面貌在我这位80后的心目中,不再是历史课本里的可憎与厌烦,让他从“高处不胜寒”走进“寻常百姓家”的烟火之中,变得让人愿意亲近和了解。同时,与他的一脉后裔数十人的跌宕人生故事一起,也让人了解到,晚清以来,中华民族的受难记里,不仅是昏天黑地的暗,还有令人敬佩的奋斗挣扎中的人性光辉。
《百年袁家》是袁世凯及其五夫人杨氏后裔的百年家族史,字字句句读来,四代人数十人的故事,每一个人带来的都是励志故事,传播的都是正能量。
袁世凯,创建新军、重教育、修铁路、建国会……可以想见,他何尝不曾意气风发做实事,要救国救民力挽狂澜。然而,一顶“窃国大盗”的帽子扣在头上成了历史“不能承受之重”。王老师说,这本书并不是要为袁世凯翻案,而是让人们多一些视角和角度去看待这位历史人物。五夫人杨氏是位“能说会道、心灵手巧”,管家、治家、理家的能手,是袁家的“王熙凤”。袁世凯去世后,据王老师讲,这一脉在杨氏的带领下,不做吃山空,积极向上,成为发展较好的一脉。袁克桓,袁世凯的六子、杨氏的第一个儿子,一辈子谨遵“不要从政”的母训,办实业,清末明初若干著名民族资本企业与他的经营与管理密切相关,在抗日战争中与敌人周旋,在新中国成立后支持国家建设,一生兢兢业业。
在整本书中,最让人心疼和感动的是袁家第三代。在大的时代背景下,他们在坎坷的命运中坚强,互助,爱护母亲,能屈能伸。让读者在阅读每一个人的故事时,深为他们担忧与揪心,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在多变的政治环境下,他们能否安然度过?在历史的洪流中,个人的力量是如此渺小,袁家第三代人携手走过风雨,在不同领域成为佼佼者,让人想为他们竖起大拇指。
个人的命运随时代起伏,袁家第四代很像我们“80后”,是幸福的一代。无论婚姻、求学还是从业,他们都如寻常家的孩子们一样,可以自由选择、自由发展了。在繁花盛开的夏季,自在呼吸,享受蓝天、白云。我们应该感谢时代,感谢我们的祖国,感谢和平!
这个周末能关上门,坐下来,静心捧书阅读,是一种享受,感谢王老师带给我的这一段阅读旅程。书中《袁氏家塾训言》中说,“为学当期远大,偶有一得,慎勿自喜自足。”《百年袁家》让我不止一得,书中所述人物常常让我反观自身,觉得自己不够孝顺父母,求学求知不够努力和勤勉,为人不够谦和,心胸不够豁达,自责自愧之处颇多。
很喜欢王老师在后记中写下的一段话:“宇宙和生命好比一块织物,有‘经’有‘纬’,人、时间、万物和事件都‘流’在经纬上,经纬的交织之处就是the momengt,便是“命运”发生之点……我们也可以说是‘缘分’。”感谢命运的安排,遇见王老师和阅读这本书是缘分,我很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