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英语作文 春节过年的作文 读后感大全 观后感大全

读《重读中国女性生命故事》有感

读《重读中国女性生命故事》有感

文/张平

本书属于海外中国研究系列的论文集成着作,海外学者运用了大量的典籍的记载进行研究讨论,从不同的创新的视角对中国古代和近现代的一些女性故事进行了分析。分为四个部分:1、学术方法论:倾听沉默,质疑内质;2、传记与教化;3、非传统的传记资料;4、自己的声音。这其中每一篇都让我们从创新的角度了解中国女性的生命故事和当时所反映的社会背景,对正在浮现的中国女子传记领域做出了独一无二的贡献。

“幽燕烽火几时收,闻道中洋战未休。漆室空怀忧国恨,难将巾帼易兜鍪。”或许秋瑾这样的诗句在她的当世是被人赞颂的,不过于中国古代历史来讲,不该是女子的豪情展露。然而此诗中引用的漆室女的故事却正是出自刘向编纂的《列女传》中的一个关于鲁国漆室邑的女子因“鲁君老,太子幼”而忧伤的故事,在当时人看来,这是“大夫之忧”,而非女子之忧,漆室女则说“······夫鲁国有患者,君臣父子皆被其辱,祸及众庶,妇人独安所避乎?”而秋瑾自己正是使“将巾帼易兜鍪”付诸行动,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她的一生也变成了典范故事为后人称颂。

古代《列女传》是中国女子传记传统的原始文本,在儒家价值标准下促进整个帝国,而这部文集也生成了一大传统,并主导着中国有关女子的着述与思考。其实帝国晚期,许多学者追随刘向,用有德妇女的故事来谴责社会习俗的腐化,在他们自己的时代推行一种有关政治的道德愿景。其实《列女传》也并非是中华女子唯一的道德模板,例如唐代的墓志铭就凸显了女子生活中的私人侧面,比如情感纠葛、虔信佛教这类在更受儒家思想约束的标准传记中不见的侧面。

当然,本书也证明了,中国文化虽然时常因其延续数千年而饱受称颂,但它是不断变化的。事实上,正是这一动态演变使得这种延续成为可能。《列女传》也不是一尘不变的,而那些现状的批评者们,包括革命者秋瑾,就是认可对当代文化及政治权威的挑战,并以这种方式赋予了古代故事以新的涵义。

本书文章的作者们面对历史材料独一无二的挑战,使用了三种既有所重叠又相互包含的阅读策略,每一位作者通常都依赖于不止一种策略。第一种是将各种类型的正式传记定位到语境中阅读,进行精细的阐释。第二种策略找出了关于女子生平新的、非标准的讯息来源,避开了正式传记文本中的沉默与限制。其实丰富的中国传记史料在许多话题上是沉默不语的。比如说,对于有关妇女生活的家居装潢、衣着时尚和个体外貌的细节都鲜有关注。而第二种的策略来源包括小说、个人书信、墓志铭,还有部分自传倾向的诗歌、诗集序言、口头访问等。解读女子生平的第三种策略牵涉到找出女子所写的文本,发掘出了女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我的资料,克服了某些典型的列女式叙事的局限。

中国女子传记构成了一个重要的历史传统,为了理解这些中国女子的生平故事,为了切实体会她们所做的选择,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国传记传统的文化特征。本书中多数研究文章所揭示的,不是每个人都有各式各样的选择余地。有着宽广选择余地的,根本不可能是一位女子,而历史上儒家的理想女性模式要有限的多,有限的选择范围进一步受到特定的影响。而那些女子传记的主体,也并非浪漫主义意义上的、有着充分能动性和完全自由选择的独立自主的主体。她们的“内在自我”也像“外部自我”一样,都是文化规划的一部分,最终介入到了历史的写作中。

也许古代中国女性在传记记录中并不是有多精彩丰呈,但是每个人都有她自己独到的一面。无论是传记史料中的言与不言,我们也能透过历史来看她们的世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读《重读中国女性生命故事》有感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