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中国》读后感
文/段军军
这本书不是某些同学眼中的经典,它也不是正史,只是几份报纸关于同一话题的文章汇编。到其中各位作者的沉重忧思,确实是每一个负责任中国人应有的情怀。
这本书是在图书馆无意间翻到的。当然,没有细读,三四百页的文字,我大概只用了小60分钟,可想阅读之糙。这本书是2000年再版的书,距今也已经十几年了,但我仍觉得不乏可观之处。整本书的是由不同作者对“中国道德”的不同论述的汇编,特别针对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下商品拜物观念对中国传统道德冲击,从而导致世风日下现象的揭露。
虽然此本书并没有具体给出解决的方案,但对于我们形象清晰地了解认识我们现在的社会道德很有帮助,并且从其中的只言片语中得到失却的历史真实。特别是其中某些论断仿佛很有概括性的阐述了那个时代人们思想流变的整体风貌并给于原因。我想,不管我们基于什麽目的,通过阅读这本书,对于我们去了解那个时代,并思考我们现在的社会都是很有意义的。
可能在我们以后的工作中,不管是出于教学,或是分析我们学生的思想状态,或是我们身边人的思想,都可能会有一定的启发。其实我想,对于我们现在的大学生来说,并不一定对那个时代有具体清晰地认识,但在这本书中,一些具体的例子或许可以帮到我们。并且我从某些地方看到,有人很盲目的批判曾经的某些事件,我想,在读完这本书以后,我们也许应该给于那个时代一些宽容。请理性。下面是一段照抄。
尽管中国离开那个极左的年代已经二十年,但左祸的遗留仍不时在人们的精神领域暴漏出来。尤其是在道德伦理方面发生的种种病变都与历次政治运动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邓小平在80年代就不止一次地讲过,“文革”直接造成了中国人道德风气的恶化,影响了一代人。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理想危机”、“信仰危机”就是“文革”的恶果。
曾经高涨的真诚而甚至于狂热的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实践,带来的却是残酷、破碎而冰冷的现实。理想碰了壁还不可怕,更可怕的是,人们终于发现他们用热血扞卫的理想原来是虚幻的、苍白的,甚至是丑恶和罪行的牺牲品和工具。谁还敢相信什麽?一瞬间,理想变成了欺骗的代名词,成了乌托邦的同义语。
北岛的诗:“我不相信------”表达了一代人的心声。这种精神废墟上的破坏偶像运动发张到极致便是怀疑一切的虚无主义,什麽都不相信,只相信自己的感觉。到了90年代,市场经济的世俗潮流一来,恰好以物欲填补了这一精神上的空白点,对物质、金钱、欲望的迷恋沉醉彻底取代了以往的崇高理想、信念,所谓的信念危机之类的精神难题就被如此轻而易举地解决掉了。
而同一时期文化领域里西方三大思潮的大规模涌入也在某种程度上为这一结果的合理性作了注解:尼采的着名口号“上帝死了”和怀疑一切、重估一切价值的精神瓦解着一切既有的信念和价值;萨特的名言“他人即地狱”及其存在主义为极端个人主义找到了支点;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则从理论上证明了人的本能、欲望是正常的,应抛开一切社会压抑和束缚彻底解放出来,充分满足。这是三大思潮在有利于解放思想、张扬人的个性的同时所带来的中国特色的副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