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英语作文 春节过年的作文 读后感大全 观后感大全

读《破译教育的密码》有感

读《破译教育的密码》有感

干国祥曾经为自己写了一篇童话--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话,只是大部分人没有写出来而已。“那时候,我常常无端地陷入忧伤和冥想中,同学们总是远远地避开我,如害怕某种传染似的。”当时,班上流行养蚕,因为不合群,“我”成了唯一没有获得蚕种的人,于是从路旁的树叶上摘下类似于蚕种的东西独自养着,后来发现长出来的不是蚕,而是毛毛虫。在同学的嘲笑中,“我”并没有丢弃毛毛虫,当其他同学的蚕一只只死去的时候:

“然后,才是我的虫儿们,悄悄地从茧中钻出,穿着一身不可思议的美妙的衣裳。在凝神留恋了好一阵后,才慢慢张开那对巨大的美丽的翅膀,一下子跃离纸盒,向着窗外湛蓝的天窗翩翩飞去。”

这则童话是意味深长的,它包含了干国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关键词:孤独、思考、边缘,也隐含了他在不被承认不被理解时对自身力量的自信。

的确,干国祥是个典型的边缘人,这种边缘性,不但表现在他的宿命般的经历上--比如极低的学历,更表现在他的人生姿态上。因此在学院派看来,他是一个优秀的实践者,在一线同行看来,他又是一个热衷于学理的人。而他自己,其实不过是在二者的边缘游走。

这种边缘,并不是那种对于理论和实践都一知半解的边缘,而是不愿意被任何东西框定的边缘。他可以在课堂上挥洒自如,甚至可以自信地去小学、初中、高中上课并颇受好评,也可以深刻地理解各家之说甚至精辟地指出其优长乃至缺陷。换句话说,可能比大部分一线老师更了解一线,也可能比许多所谓的教育专家更清楚理论。他说:

“我不会任自己这样沉醉于任何一个大师的声音中太久的,因为我不想成为谁的信徒,我只想把他们作为我的朋友。同时我也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我不是哲学家,我只是一个热爱教育的人。”

读《破译教育的密码》有感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