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不是力量》读后感
在《知识不是力量》中,南桥所论述的知识与见识之间的差别,有震撼,但更多的是赞许。以下摘抄片段:
1.我为学生感到可悲。学生离知识的仓库多远?一根网线而已。
2.艺术不是为了消遣,而是为了高效地表达。
3.几百年后,还有人会咀嚼《红楼梦》,因为它有很多东西还没有被打开,但是,几百年后,有谁会再去看《战略管理》,现在谁还记得曾经红极一时的《谁动了我的奶酪》?
4.那些被物欲蒙蔽了眼睛的人,仍照旧过着灰暗的、时时无聊的生活。在这漫长的绝望中,文学给我们的生活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
5.现在,我们的作业通常是“基于知识”,而不是“基于问题”,或者“基于现实项目”。
6.国内学科越来越专业化,各个教研组都有自己的办公室,大家在一起只是交流学科的考题,并以此作为指挥棒,指导自己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结果叫出来的就是一群“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学生。请注意,“你以什么来衡量,你就会得到什么。”
7.过去我以为自己很笨,后来发觉不是学生笨,是老师笨。事实上也不是老师笨,而是教育制度笨。在动物庄园,你怎么能让一只公鸡和一只鸭子一起参加游泳统考呢?
在晚自修时,我说了《圣经》里的一个故事给学生听:某一天,耶稣从房子出来,外面是他的学生。他说:“有一个撒种的出去撒种,撒种的时候,有些落在路旁,被飞鸟吃走了;有些在石头地上,土既不深,发苗最快,但日头一晒,因为根不深,枯死了;有些落在荆棘里,把他挤住了,有些落在好土里,就结实。”
其实,撒种好比所谓的德育,撒在路旁,被飞鸟吃走了,说明老师对你的教诲你没有听进去,还是照犯;落在石头地上的,说明你只是害怕权威,老师说完后,怕再被老师说,所以有一段时间注意,但不深刻,过一段时间你又重犯。
有些落在荆棘里,说明当其他人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时,你随主流,似乎他们成为了你继续犯错的“勇气助推器”一样,使得你又一次犯错。而那些落在好土里的种子,开出的果实师结实的,而且时间越久越结实,是他们真正听到心坎里去了,并且在以后的岁月中,不管在学校里,生活中,工作上都一直恪守着老师的教诲,他们的成就也就更丰硕,更结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