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原谅》读后感
前一段时间,我读了一篇由一位90后大学生所写的批判中国教育的书——《我不原谅》。他控诉中国的教育制度,叹息中国学生都被中国的教育抹杀了作为“人”所有的个性、素质,考试分数始终作为一个学生好坏的唯一标杆。
我读完这本书之后,陷入了沉思……
一直以来,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随着改革步伐的加快、经济迅速崛起的同时,我国的教育问题也逐渐突显,尤其在教育内容、方式上偏颇严重。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传统饮食是主食和副食,一个人想要健康就要主食副食合理搭配。但是如今的中国教育制度则好像只吃主食而忽略了副食,吃主食是对的,可是只吃主食就不对了。也正好比一个人只吃肉,不吃菜,他只会越来越胖,导致各种身体问题的产生。
现在的中国应试教育,将我们这些学生都逼死在了教科书、各种无尽的试卷中。一直以来我们都被父母和老师灌输着一种思想:好好学习才能考上好的大学,才能找到好工作,才能有出息。于是我们一直吃着这“主食”,吃了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在经过十二年的艰苦奋战后,我们考上了大学。当我们考上了大学之后,大家都以为可以不用再吃“主食”了,但是令人失望的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还只是“主食”。
虽然大学的“主食”跟以前的不一样,可是只吃“主食”终归会出问题的。11年前清华大学朱令被室友投放铊以致中毒并身体健康遭到极大的伤害;上年四月份复旦大学黄洋被宿友在饮水机中投毒,最后不治死亡。这些一切一切正正折射出了中国教育制度只吃主食而忽略其他人文素养教育的副食。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的学生成绩固然是不错,可是与成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学生的人文素养、其他除学习外的各方面质素、受挫能力等等。
我们这一代人其实是精神极其困乏的一代,可能是因为社会的问题,迫使我们的头脑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可以挣更多的钱,如何可以更成功,都是一些比较功利的想法。我们有了知识却掉了素质。对于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十分简单,就是好好学习,其他事情都不需要做,所有其他事情都是父母一手操办,孩子没有机会接触到其他事情,没有自己的主见,逐渐地,当他们遇到问题时,开始不知道如何独立处理,或以一种极端的方式了结。
对于老师,在学校里,和学生提得最多的就是学习成绩,考试要考什么就说什么,对于什么心理课,都被不同的任何老师抢着霸占了。每天的针对练习和作业,还有星期六日的补课,这一切一切让只学习的思想在孩子的脑海中更加根深蒂固。这种只注重学习而忽略其他教育的方式,注定培养起的孩子不能够成才。“一个年轻人最大的财富莫过于出生于贫贱之家,莫过于虽生于富裕之家却有机会享受严酷生活的磨练。”这句话值得我们思考。
这种温室栽花朵的教育,并不是在帮助孩子,而是在害孩子,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是脆弱的,当面临挫折、失败的时候,往往他们承受不了打击而最后选择做出了出人意料的行为。这正向投毒案件一样,因为妒忌别人成功,而把别人投毒致死,是对生命的一种漠视,这也是一种教育的缺陷。其实除了投毒案件,每年高考都不乏因为考生失利而轻生的事件发生,一条没有第二次的生命就因为一场考试而丧失。的确,这是中国教育的悲哀,最基本的如何做人都没有教会给学生。
中国的学生是很现实的,在这种“考不上大学就没饭吃”的思想下,只注重知识的储备而没有注重素质的提高。这样的思想对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有着极大的不良影响。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思想出现?很大程度就是因为国家只注重了经济的发展而忽略了文化的发扬。正因为如此,中国才老是在发展中国家这个身份徘徊。相对于其他外国的国家,他们的教育制度却跟中国的教育制度大大不同,他们是以兴趣为老师,在学生接受教育的同时,根据学生自己自身的状况和兴趣爱好来选择教授课程的内容以规划其人生的职业。
而在这种教育制度下,我们作为大学生可以怎样做?虽然我们不可能都像《我不原谅》的作者那样有勇气去放弃现在的学业,而且如今的教育制度也轮到我们说改革就可以改革,但是我们必须得听从内心的声音,follow our hearts,自我发现,找到自己真正所爱,找到自己要走的路。
再者,就是个人心态,心理一定得健康。一个人如果总是怀着积极向上的心态,那么他就能更好的解决生活学习上的问题。生活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经历过风浪生活才更有意义。解决的办法总比问题多,我们想问题得成熟一点,如果我们没有一颗强大的内心,我们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在平时,不要只沉浸在枯燥的教科书上,不要做一个书呆子,我们可以多看一点课外的书籍,边看可以边思考,或许会有激发到我们的地方,让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式有更好的调整。除了上述两点,我们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一些比较有益的活动来锻炼一下自己的能力,又或者说到社会上找些兼职做,在实践中就能更好知道自己的不足以及及时进行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