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书籍简介
导语:《乌合之众》细致描述了群体心理的一般特征,分析了人们在群聚状态下的心理、道德、行为特征。下面365句子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乌合之众》|书籍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是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创作的社会心理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895年。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是一本研究大众心理学的著作。在书中,勒庞阐述了群体以及群体心理的特征,指出了当个人是一个孤立的个体时,他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化特征,而当这个人融入了群体后,他的所有个性都会被这个群体所淹没,他的思想立刻就会被群体的思想所取代。而当一个群体存在时,他就有着情绪化、无异议、低智商等特征。
截止2013年,《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已被翻译成近20种语言。
2018年12月21日,《乌合之众》入选“40年·25部影响力外译作品”书单。
内容简介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细致描述了群体心理的一般特征,分析了人们在群聚状态下的心理、道德、行为特征。解释了为何群体往往呈现出“盲目”、“冲动”、“狂热”、“轻信”的特点,而统治者又是如何利用群体的这些特点建立和巩固自身统治的。
创作背景
法国大革命后,资产阶级学者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看作是理性的胜利。然而,这一看法并不能解释理性号召人们赶走了国王,为什么还出现了雅各宾专政的恐怖。在试图对这一问题进行解答的学者中,勒庞成为一位佼佼者:他独辟蹊径,开拓了这一研究的心理学视角。
勒庞指出:“理性已尽其所能,别再做更多的指望了,对于那些仍旧没有解决的问题,我们必须另寻他法。”为了寻找“他法”,勒庞自称是二十年如一日,积累了可观的成就,先后出版了一系列关于大众心理研究的成果。《乌合之众》就是其中之一。
作品思想
一、群体的基本概念
(一)群体的性质
在《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作者认为:“‘群体’一词是指聚集在一起的个人,无论他们属于什么民族、职业或性别,也不管是什么事情让他们走到了一起。”可以说处于群体中的个人都将自己的情感与思想融入群体中,个体的差异从而被隐藏、模糊。它与题目中的“大众”表示的含义相同,强调的是一群人的集合。
例如,因钓鱼岛事件引发的抵制日货游行事件,愈演愈烈地发展为打砸日系车辆、日资商场,并伤及无辜群众,平时的守法公民们由于强烈的情感形成一个心理群体,在这种狂热的情感驱使以及人数赋予的力量的下行使着所谓的“正义”,群体的共同意志润物无声般的取代了个人意志,使个体在无意识的自觉状态下顺利完成从外物到内化的转变,这就形成了群体无意识行为。
(二)群体的基本特征
勒庞认为:“自觉地个性的消失,以及感情和思想转向一个不同的方向,是就要变成组织化群体的人所表现出的首要特征。”在五四运动初期,“民主和自由”的口号指导着人民去救亡图存,当运动如火如荼的开展后,个人情绪在群体中被格外放大,口号与主题的分化不明确,让群体做出了类似“火烧赵家楼”的事件,群体的基本特征可以大致归为两方面,一是个性的消失,二是感情的强化。再者便是“无意识品质占上风”,当群众聚集时往往都会情绪高涨,使个人的感情不分青红皂白的归顺集体思想,从而不自觉地进入到集体意识中去,群体行为脱离理性的的最明显体现就在于群体的无意识行为代替了个人的有意识行为。
二、群体行为的社会心理特点及原因
(一)群体行为的社会心理特点
从“成都被打女司机”事件可以一窥群体行为的社会心理特点,从起初网友怒斥打人者,到风向突变、集体训斥女司机,直至网民人肉搜索出女司机个人隐私并公布于众,女司机不情愿地发表道歉声明,部分网民对女司机又抱有同情心理,结合《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的相关内容,可以将群体行为的社会心理特点分为以下几点:
第一,冲动与多变。当面临问题时,群体通常不会做预先的策划安排,危机出现时往往会情绪压倒理性、盲目冲动代替思考,正被“无名氏”的群体所裹挟。
第二,易受暗示和轻信。勒庞指出,群体成员彼此间通过暗示、情感传染等加快了无意识个性的显现,人们立即将接受暗示的思想外化为成自身行为趋向。
第三,情绪的夸张与单纯。勒庞认为,虽然群体中的个体表达出来的感情各有不同,但普遍极为简单而妄诞。例如在巴黎恐怖袭击之后,民众普遍将整个穆斯林群体置于口诛笔伐的境地,而忽视了大部分穆斯林都是善良的,欧洲的穆斯林与基督教徒相安无事的生活了很多年,而大多数民众处于群体感情的狂暴中,对自己的言行并未有足够的责任感,更加激化了群体情绪的夸张与单纯。
第四,偏执与专横。群体中的个人会表现出明显的从众心理,在心理学范畴又被称为匿名状态,个体借助“数量即正义”之名行不负责任之事,勒庞称之为“群体精神统一性的心理学定律”,最易滋生出如教条主义、摒弃责任、顽固偏执的心理。
(二)群体行为社会心理特点的原因
社会心理特点可以总结为三点具体原因:心理趋同、情绪感染、心理暗示。在群体中,具备足够强大的能力来抵挡情感暗示的人寥寥无几,因此易于在趋同的洪流中迷失。
三、群体行为的力量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出现如下观点:“群体喜欢的英雄,永远像个恺撒。”群体领袖相当于羊群中的头羊,群体行为的力量很大程度上都是被领袖所支配,这或许可以解释文革时期狂热的个人崇拜,在乔治·奥威尔的《1984》与《动物农场》里更将领袖的动员手段描写的细致入微,从语言上讲主要有断言法、重复法、传染法。现代传销与邪教的发展便歪曲的利用了这几种动员手段,鼓动群体无意识行为,给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破坏,也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
作品影响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是群体心理学的开山之作,凡是那些需要发动大规模群众参与的行动,诸如政治家煽动国家疯狂、商业界鼓动群体购买、媒体诱导民众意志等等,都必然利用了勒庞的思想,很多行动纲领都是参考了勒庞的群体心理分析而制定的。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不仅是心理学研究者必备的一本书籍,对于其他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工作者们也有着借鉴作用。比如书中对于犯罪群体的阐述,说明群体的犯罪倾向等,对于研究犯罪心理学的人们以及法律工作者们,也会有莫大的帮助。《乌合之众》对于从事或研究政治经济的人们也会有帮助。书中对于选民群体和议会群体心理的研究,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
作品评价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勒庞的这本书是当之无愧的名著,他极为精致地描述了集体心态。”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已经写出的著作中,最有影响者,非勒庞的《乌合之众》莫属。”
美国社会学家墨顿:“勒庞这本书具有持久的影响力,是群体行为的研究者不可不读的文献。”
2018年12月21日,《乌合之众》入选“40年·25部影响力外译作品”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