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举的诗句
1、《登科后》 唐•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2、《名联谈趣》 顾宪成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3、省试湘灵鼓瑟 钱起 曲终人不见, 江上数峰青。
善鼓云和瑟, 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 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 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 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湘浦, 悲风过洞庭。
4、《琵琶记》 高明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
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神童衫子短,袖大惹春风。
未去朝天子,先来谒相公。
年少初登第,皇都得意回。
禹门三级浪,平地一声雷。
一举登科日,双亲未老时。
锦衣归故里,端的是男儿。
” 5、天一生水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
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神童衫子短,袖大惹春风。
未去朝天子,先来谒相公。
年少初登第,皇都得意回。
禹门三级浪,平地一声雷。
一举登科日,双亲未老时。
锦衣归故里,端的是男儿。
6、皇榜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上品无,下品无士族. 7、《都堂试贡士日庆春雪》 密雪分天路,群才坐粉廊。
霭空迷昼景,临宇借寒光。
似暖花消地,无声玉满堂。
洒池偏误曲,留砚忽因方。
几处曹风比,何人谢赋长。
春晖早相照,莫滞九衢芳。
8、鹤冲天 柳永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去便,争不恣狂荡
何须论得丧。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饷。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9、恐是孙山朝升落、雏雁凯归草再升。
范仲淹苦读
《范仲淹苦读》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活面。
往往馇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概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高能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1 岳阳楼记 2 A 3 失去父亲 于是 有时 才 4 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父亲,母亲贫困无依,不得不改嫁了长山朱姓人。
范仲淹长大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对母亲含辛茹苦养育自己非常感激,于是离家到南都去读书。
范仲淹不分昼夜地苦读,五年都没有脱下衣服来睡觉。
有时夜里发困时,他就用冷水洗脸。
经常连稠粥也吃不上,只能等到太阳落山了才吃点东西。
于是终于精通《六经》的要义,慷慨激昂,有了担负起国家兴盛的大志。
他经常朗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范仲淹从小读书就十分刻苦,朱家是长山的富户,但他为了励志,常去附近长白山上的醴泉寺寄宿读书,晨夕之间.便就读讽诵。
他片读不懈的精神,给僧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时,他的生活极其艰苦,每天只煮一锅稠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拌几根腌菜,调半盂醋汁,吃完继续读书。
后世便有了断虀画粥的美誉,但他对这种清苦生活却毫不介意,而用全部精力在书中寻找着自己的乐趣。
这样过了差不多三年,长白山乡的书籍已渐渐不能满足他的需要。
一个偶然的事件,暴露了范仲淹家世的隐秘。
他惊谔地发现,自己原是苏州范家之子,这些年来,一直靠继父的关照度日。
这件事使范仲淹深受刺激和震动,愧愤交集之下,他决心脱离朱家,自树门户,待将来卓然立业,再接母归养。
于是他匆匆收拾了几样简单的衣物,佩上琴剑,不顾朱家和母亲的阻拦,流着眼泪,毅然辞别母亲,离开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二十三岁的范仲淹来到睢阳应天府书院(今河南睢阳区)。
应天府书院是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共有校舍一百五十间,藏书敷千卷。
更主要的是这里聚集了许多志操才智俱佳的师生。
到这样的学院读书,既有名师可以请教,又有许多同学互相切磋,还有大量的书籍可供阅览,况且学院免费就学,更是经济拮据的范仲淹求之不得的。
应天府后来改名南京,应天府书院所以又叫南都学舍。
范仲淹十分珍惜崭新的学习环境,昼夜不息地攻读。
范仲淹的一个同学、南京留守(南京的最高长官)的儿子看他终年吃粥,便送些美食给他。
他竟一口不尝,听任佳肴发霉。
直到人家怪罪起来,他才长揖致谢说:“我已安于过喝粥的生活,一旦享受美餐,日后怕吃不得苦。
” 范仲淹艰涩的生活,有点像孔子的贤徒颜回;一碗饭、一瓢水,在陋巷,他人叫苦连天,颜回却不改其乐. 范仲淹的连岁苦读,也是从春至夏,经秋历冬;凌晨舞一通剑,夜半和衣而眠。
别人看花赏月,他只在六经中寻乐.偶然兴起,也吟诗抒怀; “白云无颡帝乡遥,汉苑谁人奏洞萧
多难未应歌风鸟,薄才犹可赋鹪鹩.瓢思颜于心还乐,琴遇懂君恨即销.但使斯文天未丧,涧松何必怨山苗。
” 数年之后,范仲淹对儒家经典——诸如《诗经》、《尚书》、《易经》、《三礼》、《乐经》、《春秋》等书主旨,已然堪称大通:吟诗作文,也慨然以天下为己任。
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迷信道教的宋真宗率领百官到亳州(今安 徽亳县)去朝拜太清宫。
浩浩荡荡的车马路过南京(今河南商丘,下同),整 个城市轰动了,人们争先恐后地看皇帝,惟独有一个学生闭门不出,仍然埋头 读书。
有个要好的同学特地跑来劝他:“快去看,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千万不要错过
”但这个学生只随口说了句:“将来再见也不晚”,便头也不抬 地继续读他的书了。
果然,第二年他就得中进士,见到了皇帝。
这位学生就是 日后的北宋伟大的改革思想家范仲淹。
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秋和八年(1015年)春,他通过科举考试,中榜成为进士。
在崇政殿参加御试时,他第一次看见年近五旬的真宗皇帝。
后来还荣赴了御赐的宴席。
二月的汴京(今开封市),春花满目.进士们坐跨骏马,在鼓乐声中游街:“长白一寒儒,名登二纪余”。
他吟着这样的诗句,想到自己已经二十七岁。
比起旁边的滕宗谅等人,年纪显得大了许多。
不久,他被任命为广德军的司理参军(广德军位置在今安徽广德县一带,司理参军是掌管讼狱、审理案件的官员,从九品)。
接着,又调任为集庆军节度推官(集庆军辖境位置在今安徽亳州一带,节度推官是幕职官,从八品)。
他把母亲接来赡养,并正式恢复了范姓,改名仲淹,字希文。
从此开始了近四十年的政治生涯。
长山,徒步求学去了。
可以证明刻苦努力,积极上进可以修成正果;范仲淹发愤苦读,胸怀大志的成果。
原文】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
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
‖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
‖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 【译文】 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无依。
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用冷水冲头洗脸。
经常连饭也吃不上,就吃粥坚持读书。
做官以后,常常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
以至于有人说坏话被贬官,由参知政事降职作邓州太守。
范仲淹刻苦磨炼自己,吃东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自保养罢了。
他经常朗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 【阅读训练】 1. 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并释义。
①啖粥而读 音: 义: ②辄以水沃面 音: 义: ③食不给 音: 义: ④乃至被谗受贬 音: 义: 2.“每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译句是( ) A. 每天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
B. 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C. 常常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任务。
D.每天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3.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②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4.这段文字的层次已在文中划出,请简要归纳层意。
① ② ③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所作《岳阳楼记》中的名句,与该文一样,此句在本文中起了 的作用。
[点拔] 身处逆境,仍能勤学苦读,存志高远,这无疑是值得我们效法的。
读罢这则短文,了解到了范仲淹的苦难身世及求学经历之后,我们是否会滋生出某种感想呢
[训练]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范仲淹二岁而孤 孤:孤儿。
B、往往馇粥不充 馇粥:稠粥C、遂大通六经之旨 旨:美味。
D、常自诵曰 诵:背诵。
2、比较下列“之”的意义和用法,正确的一项是( ) ①之南都入学舍 ②遂大通六经之旨 ③先天下之忧而忧 ④后天下之乐而乐 A、①句和②句相同,③句和④句相同。
B、①句和②句不同,③句和④句不同。
C、①句和②句不同,③句和④句相同。
D、①句和②句相同,③句和④句不同。
3、“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4、如果将这则短文中的材料作为论据,可以证明一个什么观点
5、本文记叙的中心是 。
[参考答案] 1、B 2、C 3、有时晚上疲倦了,就用凉水擦把脸。
4、略 5、范仲淹发愤苦读,胸怀大志。
我国自古有句名言:“有志者,事竟成。
”宋代的范仲淹,就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人。
他从小就立下了“以天下为己任”的志向,并且说过:“一个人如果不读书,没有抱负,(即使、虽然)能吃好穿好,我看(也、但是)没有多大意思。
” 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范仲淹勤奋苦读,忍受了常人不能忍受的艰辛。
他家境贫寒,上不起学。
他一人住进一间僧房里,昼夜攻读。
累了,就用凉水冲洗头脸;睡觉时,往往连外衣都不脱,免得耽误读书的时间,家里粮食不够吃,范仲淹每天煮一锅粥,等粥凉了凝成块后,用刀切成四份,早晚各吃两份,就着盐浸的野菜充饥。
有个大官的儿子见范仲淹生活如此艰苦还吟诵不绝,很不理解,(只、便)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父亲。
他父亲说:“这是个有志气、有出息的孩子。
你把咱们家的好饭菜送些给他吃吧
” 大官的儿子照他父亲的吩咐做了。
可是,过了两天,他发现送去的东西范仲淹一点也没有动。
他很惊讶,便于工作问:“我父亲听说你很勤奋苦读,很是赞赏,让我送些东西给你吃。
你一点也没有动,难道有什么得罪你的地方吗
范仲淹(恳求、恳切)地说:”你们父子的深情厚意,我十分(感动、感激)只是我平时已经习惯吃粥了,并不觉得苦。
现在如果突然享受这么好的饭菜,以后还能坚持得下去吗
” 后来,范仲淹甚至连一天两顿粥也吃不上了。
他仍然坚持苦读,五年没有睡过一个(安安稳稳、平平安安)的觉。
由于范仲淹长期坚持刻苦学习,终于成为一个文武双全的政治家、军事家、 文学家、他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实现了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
1、给带点的字选择合适的意思,序号写在括号里。
⑴勤奋苦读( )①跟“甜”相反 ②感觉难受 ③有耐心地,尽力地。
⑵吟诵不绝( )①穷、穷尽 ②断 ③极、极端的2、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
3、用“_________”画出第二小节的中心句。
4、“有志者,事竟成”这句话的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本文写了范仲淹 读后我深深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积累了哪些有关勤奋学习的成语及名言警句,请写下来。
⑴成语(三个):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⑵名言警句(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问句有的是有疑而问(疑问句),有的是无疑而问(反问句),还有的是自问自答(设问句)。
指出下面的问句各属于哪一种。
⑴你一点也没有动,难道有什么得罪你的地方吗
( )⑵我们会忘记母校的老师吗
不,永远不会。
( )⑶这个故事怎能不使我感动得流泪呢
( )⑷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
是我们劳动群众。
( )⑸哥哥还不满足:“为什么它这么直,长得这么大
” ( )⑹没有这两只手,这里还不是一片荒芜吗
( )⑺现在如果突然享受这么好的饭菜,以后还能坚持得下去吗
( )*8、正确选择。
这是( )( )( )( )( )电影院。
①一座 ②现代化的 ③北京市 ④唯一的 ⑤新型的附:7悬梁刺股、凿壁借光、孜孜不倦、囊萤映雪、发奋图强、持之以恒、废寝忘食、夜以继日。
成语故事有哪些?
叶公好龙,古时个人特别喜欢不管是穿的还是房屋上都龙,传说真龙知,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上叶公家看望叶公却吓跑了,形容一个人,对一个事物过分的爱好,过犹不及。
画蛇添足,惊弓之鸟,狐假虎威,愚公移山,都是成语故事。
为什么蒲松龄没有中举
行路难(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
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还有一些不知名的诗句,但也是祝福考试成功的。
寒窗苦读春日暖,得意东风比试闲.英才齐聚争鳌头,贾生才调更无伦。
一举夺魁宏名扬,霞光裹身蔽云天。
和科举考试有关的成语
和科举考试有关的成蟾宫折桂、金榜题名锦还乡、独占鳌头落孙一、蟾宫折桂【解释】:蟾宫:月宫。
攀折月宫桂花。
科举时代比喻应考得中。
【出自】:只要吴刚老爹修桂树的玉斧砍下一枝半枝,肯赐给我们老爷,我们老爷就可以中举,名叫蟾宫折桂。
清·曾朴《孽海花》第五回【语法】:主谓式;作谓语;比喻考试得中【近义词】金榜题名二、金榜题名【解释】:金榜:科举时代称殿试揭晓的榜;题名:写上名字。
指科举得中。
【出自】:旬月之间,金榜题名。
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陈巡检梅岭失妻记》一个月的之内,科举得中。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分句;指科举得中【近义词】加官晋爵、蟾宫折桂、独占鳌头、蟾宫折挂、名列前茅、金榜挂名【反义词】榜上无名、名落孙山三、衣锦还乡【解释】:旧指富贵以后回到故乡。
含有向乡里夸耀的意思。
【出自】:“一门两代,出了一位状元、四个举人,于是衣锦还乡。
”——洪深《五奎桥》:【语法】:连动式;作主语、谓语、宾语;指富贵后回家乡【近义词】叶落归根、衣绣昼行、载誉而归、还乡昼锦、荣归故里、衣锦荣归【反义词】离乡背井、背井离乡、衣锦夜行四、独占鳌头【解释】:鳌头:宫殿门前台阶上的鳌鱼浮雕,科举进士发榜时状元站此迎榜。
科举时代指点状元。
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
【出自】:元·无名氏《陈州粜米》楔子:“殿前曾献升平策,独占鳌头第一名。
”状元站在主席台前迎榜,详细陈述自己的辅佐战略规划,占了第一名【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近义词】无出其右、一枝独秀、鹤立鸡群、超群绝伦、金榜题名、鳌头独占、首屈一指、独一无二、夺得冠军、名列前茅【反义词】平分秋色、名落孙山五、名落孙山【解释】:名字落在榜末孙山的后面。
指考试或选拔没有录取。
【出自】:若不幸名落孙山,那时会更难堪。
清·黄小配《大马扁》第一回【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近义词】一败涂地、曝腮龙门、榜上无名【反义词】独占鳌头、金榜题名、蟾宫折挂、鳌头独占、月中折桂、一举成名、首屈一指、平分秋色、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