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生日祝福语 结婚祝福语 三八妇女节 新年祝福语

宰执天下名言

求道教经典语录!

1、道生一,一生二,二,三生万物;2、仙道,无量度人;3顺天时,下养万物,昆虫不失斯所,獭未祭鱼不施网罟,豺未祭兽不修田猎,鹰隼未击不张尉罗,霜露未沾不伐草木;4、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5、天地好生,征物同一躯命,故人惟兼物性,方为全尽吾性。

体此意者,樽节爱养,戒杀放生,自有所不能已也。

6、凡天下均同是性,天性既善,悉生万物,无不置也。

地性既善,养生万物,无不置也。

圣人悉乐理天下而实法天地,故万物皆受其功大善。

神仙真人助天地而不敢轻,尊之,重之,受之,佑之。

也可参考《度人经》、《老子》、《吕氏春秋・贵生》、《云笈七签》卷十六《九天生神章经》、《阴骘文图说》 、《白话劝戒录》、《感应篇图说》。

《太平经》主张的“乐生”、“重生”,以及其它的道书如《老子想尔注》、《老子河上公章句》、《周易参同契》、《抱朴子内篇》、《西升经》、《度人经》、《悟真篇》

和武当山有关的名言、名句、名人

尹喜 记:函谷关令尹喜,周康王之大夫,号文始。

战国时道家,曾任函谷关尹。

他见紫气西来,预知有真入过。

未几果见老子来。

尹喜迎拜。

老子授他。

并约后会蜀之青羊肆。

此后,尹喜托疾不仕,隐居谷内,后归栖于武当三天门石壁下,石门石室喜之所居。

古有铜床玉案,早废。

其居处名尹喜岩,涧名牛漕涧,青羊涧,因太上神化访喜之地而得名。

尹轨 记:字公度,太原人,尹喜之弟子。

“博学五经,尤明天文星气河洛谶纬,晚乃学道。

”常腰佩漆竹筒十数枚,中皆有药,言可避兵疫。

常起居林麓间,服黄精。

百余岁。

言天下盛衰有验。

入太和山,领杜阳宫太和真人。

后称“紫虚阳光道德箓真师”。

戴孟 记:戴孟,名之生,汉将军。

汉武帝遣他入武当山采药,弃官学道,号孟盛子。

受法于清灵裴真人,得玉佩金铛之书,石精金光之符。

周游名山,日行七百里。

后白日上升,落帽于武当山峰之上。

此山得名为“落帽峰”。

马明生 《列仙传》记:东汉临淄人,本姓和,字君贤。

小时被贼伤在路上,遇神人与药救活。

后拜安期先生为师,周游天下,勤苦学经,遂授《太清金液丹经》。

后入武当山石室中修炼药成。

先服半剂为地仙,周游天下。

后白日升天。

《武当福地总真集》记:马明生“夫妇辄易其地,今五龙观自然庵即其地也。

” 阴长生 《雍州志》记:新野人,汉光武帝(公元25—26年在位)阴皇后之族。

虽生于富贵之家,却喜务道术,拜马明生为师,执奴仆之役。

二十年后,明生领他入青城山,授《太清神丹经》。

后入武当石室中合丹,并作黄金十数万斤,施济贫困。

周游天下,其妻相随。

传说他处人间170年。

著《丹经》几篇。

谢允 字道通,晋历阳人,少英毅,曾任罗邑宰,博览群书,尤精道学,政事廉能,有遁世脱尘之志。

晋太康中(258年左右)辞官入道。

西上武当山,结茅石室,不数年,相传得冲寂之妙,能飞行绝壁,后羽化。

故武当山亦名谢罗山。

徐子平 晋安帝时为华阴令。

弃官学道,隐于武当山砂郎涧钓台之下。

隆安二年(398)羽化。

后人祀之于石鼓庵,号徐真君。

著有《定真论》、《喜忌篇》、《继善篇》行于世。

刘 刘宋时人。

长大多须,垂手下膝。

久住武当山.相传去襄阳五百里(注:实为二百多里),旦发夕至,不见有所修为,颇以药术救治百姓,能劳而不倦。

用药多自采,所识药石皆穷于药性。

传说雍州刺史刘道产忌其臂长,于襄阳录送文帝,每旦槛车载往蒋山采药,暮还廷尉。

后以两卷书与狱吏,吏不敢取, 焚之。

一夜失 ,关钥如故,门吏行夜得 ,送还廷尉, 语狱吏云:“官寻杀我,殡后勿钉棺也。

”既杀,文帝疑其言,使开棺,不见尸,惟有竹杖。

吕洞宾 唐末著名道士。

常游武当山,住紫气峰修炼。

传说他游长安时,遇钟离权,经“十试”、乃授以延命之术,金液大丹之功。

他释其剑术为“一断烦恼,二断色欲,三断贪嗔”。

改丹铅与黄白之术为内功。

以慈悲度世为成道路径,尝云;“人若能忠于国,孝于家,信于交友,仁以待下,不慢自心,不欺暗室,以方便济世。

以阴骘格天。

人爱之,鬼神敬之,即此一念,已与吾同,虽不见我,犹见我也。

”著有《九真玉书》1卷,见《宋史·艺文志》,诗4卷,见《全唐诗》。

(?一989) 北宋初著名道士。

自号扶摇子。

毫州真源(今河南鹿邑)人。

后周世宗赐号“白云先生”,北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据《宋史》本传称,有拨乱济世之志。

后唐长兴年间,举进士不第,隐居武当山九石崖,服气辟谷二十多年,诵读易经。

相传善睡,常百余日不起,世称“以睡玩世”者。

北宋太平兴国年间,至京师,建议宋太宗“远招贤士,近去佞臣,轻赋万民,重赏三军”。

甚得太宗宠信。

游峨嵋山,凿石室。

还华山,卒于莲花峰下,年一百一十八岁。

著有《无极图》(刻于华山石璧)和《先天图》。

其学说后经周敦颐、邵雍加以推演,成为宋代理学组成部分。

此外还著有《指玄篇》,言导养、还丹之事。

南岩皇经堂墙壁上刻有他亲书“寿福”二大字。

房长须 武当山道教尊为神仙,不知其名。

宋朝南渡后,他隐居武当,天天不辞劳苦种植杉树。

传说他一日睡觉时,忽觉有物如丝萦于胸,细看时,已长l尺多长胡须,故名房长须。

淳化五年(994)羽化。

孙寂然 名元政,号寂然子。

嗣业茅山清真观,得五雷诸法之妙。

四方拜望他的人很多。

时江汉罹金兵之厄,武当殿宇被毁一空。

他于宋绍兴十一年(1141)登武当。

为兴复五龙诸观,以符水、禳祷为民除疾,得到群众的敬慕和支持。

数年之间,殿宇竣工。

宋高宗诏他进宫,敕度道士10人。

后还山无疾而逝,其道帽、宝剑藏于桃源之东。

邓真宫 名安道。

孙寂然的弟子。

自幼随师来武当,得师授以上清五雷诸法。

远迩疾患,都奔去求治。

敕令住持五龙。

嘉泰中掩卧而逝,所佩宝剑埋在五龙宫北。

汪真常 名思真,号寂然子,元安徽人。

于安庆嗣全真道法,后入武当山。

元至元乙亥年(1275),率领徒众六人,修复五龙。

改观为宫。

四方道众都来拜他为师,度众100多人善占卜。

无疾而逝。

鲁洞云 名大宥,号洞云子,随州应山人,家世宦族。

弃家入武当山学道。

元破襄汉后,他渡黄河访全真道,西到 陇,北至阴山。

至元十二年(1275)返山后,与道士汪真常等修复五龙、紫霄坛宇,渡徒众百余人。

终年80余岁。

叶云莱(1251一?) 名希真,号云莱子。

处州括苍(今浙江丽水)人。

生于建宁。

得清微道法之妙。

他为避兵乱入武当山,至元乙酉年(1285)被玄敖宗师张留孙荐举,诏赴阙,祷雨却疾。

至元二十三年(1286)任武当护持。

刘道明 号洞阳,荆门人。

与叶云莱同师清微派集大成者雷渊黄真人。

居五龙宫,精神内守,存心提气。

闲则搜索群书。

至元辛卯年(1291),编纂《武当福地总真集》三卷,收入《道藏》。

张守清 (1253一?)名洞渊,号月峡叟。

峡州宜都(今湖北宜昌西北)人。

幼习儒业,长入吏员。

至元二十一年(1284)入武当山拜鲁洞云为师,修炼金丹大道。

后又拜叶云莱、刘道明、张道安为师,尽得秘传。

《道藏》有关道经所列清微派中,称他为“冲元雷使”。

他从至元二十二年(1285)开始,苦心经营二十余年,创建南岩天一真庆宫,开辟下山道路,垦田数百顷,度众数千人。

至大三年(1310)及皇庆年间(1312--1313),多次奉诏入京祈祷雨雪。

延祜元年(1314)朝廷授为“体玄妙应太和真人”,命他管领教门公事。

后退隐于清微妙化岩。

朱思本 (1273—1333)元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字本初,号贞一。

学道于龙虎山,后赴大都(今北京)。

以奉诏代祀名山大川,得以实地考察所至地理情况,参校前人著作,编绘广达七尺的《舆地图》二卷。

朱曾多次为元朝到武当山祭祀。

著作有《武当山赋》、《武当大顶记》等。

李明良 (1286一?) 安城县阳溪人,家属望族。

幼聪慧有奇才,长尚烟霞之志,于元大德(1297--1307)间,入武当拜全真道林道富为师,清心守一。

晚喜读《易》。

居易处俭,修己及人。

老释之士,慕其道行,授礼拜师者很多。

他在主持宫务之暇,与邵明庚捐资并向信士募化重建五龙宫的武当殿、玄武殿后之玉像阁,并扩建华阳岩之庙宇及亭轩。

至元丁丑年(1337)住持武当五龙富。

张三丰 据《明史》本传,辽东懿州(今辽宁阜新)人,名全一,一名君实,三丰乃其号。

与其徒去荆榛、辟瓦砾,创草庐居之,已而舍去。

洪武二十四年(1391)遣使觅之不得。

后居宝鸡之金台观。

一日自言当死,留颂而逝,县人共棺殓之,及葬,棺内有声,启视则复活。

乃游四川见献王,复入武当,历襄汉,踪迹益奇幻。

永乐(1403--1424)中,遣给事中胡濙等住访,遍历荒徼,积数年不遇。

天顺三年(1459)朝命赠为“通微显化真人”。

张三丰认为古今宗教仅正邪两派,所谓佛、释、道三教仅为创始人不同,实则“牟尼、孔、老皆名曰道”,而“修己利人,其趋一也”。

又称“一阴一阳之为道,修道者修此阴阻之道也,一阴一阳一性一命而已矣。

”后人编有《张三丰先生全集》,收入《道藏辑要》。

李素希 (

一1421)字幽岩,号明始韬光大师。

河南洛阳人。

生于元代,元末弃家入武当,住五龙顶,好读《周易》、。

明洪武初年度为道士,住持五龙宫。

后退隐于自然庵。

永乐三年(1405),忽见古榔梅树开花结果,知为丰年之兆,遣道士易本中等献贡朝廷,赐银40锭;次年榔梅树又结实,再进贡,又得赏银40锭。

同年诏素希进京问理国治身之道。

礼待甚厚。

羽化后碑存今五龙宫。

孙碧云 (

一1417) 关西人,初入华山务道,永乐十年(1412)三月,令碧云测绘紫霄、南岩、五龙、遇真等宫观建筑规模。

同年应诏至阙下,赐诗一章,号虚玄子,授道录右正一,又授南岩宫住持。

死后葬于桧林庵。

任自垣 字一愚,号蟾宇,江苏京口(今镇江)人。

初入三茅山元符万宁宫学道,精通道义。

永乐四年(1406)诏他参与修《永乐大典》。

永乐九年(1411)授道录司右正一。

永乐十一年(1413)授玉虚宫提点,又应诏广收全国名山所藏道书。

宣德三年(1428)升为太常寺丞,提调武当山。

杨来旺 (?一1909)陕西白河县人。

清同治初举孝廉,后到武当山紫霄宫修道。

为道衲。

他见全山宫殿半数倾圯,立志兴复。

经十年辛苦募化,修复紫霄、南岩、太和各宫,同时补修很多观庙和桥梁。

宣统元年四月八日,端坐而化。

徐本善 (1860--1932)号伟樵。

河南杞县人。

幼习孔孟之学,聪慧过人。

及长,善医术,精拳法,入武当紫霄宫,嗣龙门派正宗,后到南阳玄妙观受戒。

光绪二十年(1894)回山后,清整道教,制定教规,使全山道教重见生机。

率道众垦荒种田,四方募资,维修宫观,新造朝天宫至金顶新路一条,约十华里。

民国二十年(1931)四月,贺龙率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进驻武当,徐率徒众五十余人迎至紫霄宫东天门,主动腾出西道院,作为红三军后方医院,并派徒弟水合一、罗教培等协助医院医治伤员,又派王教化、尹教圣等开仓尽力满足伤员所需。

他与贺龙结下深情厚谊,贺率部转移时,为答谢道众盛情,赠黄金2斤,亲出楹联相赠,中寓伟樵、紫霄四字:“伟人东来气尽紫,樵歌西去云腾霄。

”1932年,匪首马老七得知贺龙赠金事,领匪众上山威逼徐本善交出黄金。

徐拒不交,与匪在紫霄内拼搏,击退多人。

数日后,路过万松亭,中匪埋伏,被杀。

葬于紫霄宫下。

刘理山 山东人。

曾任西北军冯玉祥部少将旅长。

民国十八年(1929)蒋冯之战后,冯玉祥败北下野,他弃官入道,居武当山麓朝阳洞,任住持。

克勤克俭;十余年如一日,募资修殿宇十余间;垒砌朝阳洞口石级蹬道一条,长四丈,宽五尺;又在洞下路旁建茶亭一座,设茶水施舍过往行人。

他还通医术,常走乡串村,为人治病,不收分文,更不留餐,只是淡水一碗,人称“扁鹊再世”。

1944年游小南海,不返。

朱宇亮 (1887--1961)湖北随州市人,幼家贫,随母兄逃荒到武当落户。

不久到太和宫皇经堂学道,嗣华山派。

据说他是武当山名药“紫金锭”秘方的正宗传人。

在住持皇经堂时,清静寡欲,俗尘不染,以所制紫金锭济众。

经数年募化集资,重修皇经堂和黄龙洞道院数十问,购置田地三十余石课。

民国十七年(1928),他与农民高世金、陈国友等四人杀恶霸周献海以后,出走四方避难。

周献海之族兄周辑五闻讯聚集红帮会众一百多人上山报仇,放火烧毁黄龙洞道院。

民国二十一年(1932),朱宇亮回皇经堂任住持。

水合一 (1890一1950) 湖北随州人,幼习儒业。

博学多识,精医术,善书法。

民国初年曾任区团总,后弃家到武当学道,拜紫霄宫徐本善为师,纳入龙门正宗。

公元1931年,红军第三军进驻武当山时,他受师之嘱,精心医护红军伤员。

徐本善被土匪枪杀后,他任紫霄宫监院。

1945年居三元宫。

罗教培 (1904--1967) 河南邓县人。

熟读五经四书,精医术,从小慕道,到武当紫霄宫拜龙门派道人冷合斌为师。

1931年,贺龙率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进驻武当山时,他同道友水合一精心医治红军伤员。

1953年罗被选为湖北省政协委员和中国道教协会理事。

他拥护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制度,乐于助人,省吃俭用。

政府给他的生活补助费,多半施舍贫困;为人治病,常不收受酬,远近群众莫不称颂。

王教化 (1901—1989)河南省郑州人,幼年家贫,曾做长工,青年时到武当山出家,拜郑合玉为师。

他在山虔诚奉道,艰苦耐劳,60年如一日。

1931年贺龙率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进驻武当山时,他为红军伤员端茶递饭、倒屎倒尿,尽心照顾,和红军伤员结下深厚友谊。

红军伤员伤愈归队时,赠他35块银元,他珍藏50年后交给武当山文物管理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他拥护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制度。

曾被选为湖北省人民代表,省政协委员,任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武当山道教协会名誉会长。

继续追问: 有没有景区的题词、名句什么的啊

4个或8个字的补充回答:“金光妙相”中国现存最大的铜殿 位于天柱峰顶端金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铜铸鎏金大殿。

由20吨精铜、300公斤黄金,在北京铸造,皇帝命工部大臣从运河督运至南京,溯长江、汉江而上,至山顶组装而成,面积约160平方米。

殿面宽与进深均为三间,阔4.4米,深3.15米,高5.54米。

四周立柱12根,分别承托上、下檐部,构成重檐底殿式屋顶。

殿内于后壁屏风前设神坛,塑真武大帝坐像,左侍金童捧册,右侍玉女端宝,水火二将,执旗捧剑拱卫两厢。

坛下玄武一尊,为金婉合体。

坛前设香案,置供器。

神坛上方高悬馏金匠额,上铸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手迹“金光妙相”四字。

殿外檐际,悬盘龙斗边馏金牌额,上竖铸“金殿”二字。

殿体各部分件采用失蜡法铸造,遍体馏金,堪称现存古建筑和铸造工艺中的一颗灿烂明珠。

治世玄岳。

至明代成祖封武当山为大岳,明世宗朱厚熜更封之为治世玄岳。

补充回答: 太和绝顶化城似,玉虚仿佛秦阿房。

南岩雄奇紫霄丽,甘泉九成差可当。

——[明]《武当歌》五里一庵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

楼台隐映金银气,林岫回环画镜中。

——[明]洪翼圣《武当道中杂咏》

论语经典名句50句

学而第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

事君,能致其身。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过则勿惮改。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

求之与

抑与之与

”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夫子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曰:父在,观其志。

父没,观其行。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可谓好学也已。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何如

”子曰:“可也。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其斯之谓与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子曰:,患不知人也。

为政第二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德,民免而无耻。

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孟懿子问孝。

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

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

子曰:“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

回也不愚。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

人焉叟哉

子曰:,可以为师矣。

子曰:君子不器。

子贡问君子。

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曰:,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张学干禄。

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

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

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

”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

”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

”子曰:“书云:孝乎

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

是亦为政。

奚其为为政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倪,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

”子曰:“殷因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

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

见义不为,无勇也。

八佾第三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三家者以雍彻。

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

奚取于三家之堂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

人而不仁,如乐何

”林放问礼之本。

子曰:“大哉问

礼,与其奢也,宁俭,与其易也,宁戚。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

”季氏旅于泰山。

子谓冉有曰:“汝弗能救与

”对曰:“不能。

”子曰:“呜呼

曾谓泰山,不若林放乎

”子曰:“君子无所争。

必也射乎

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何谓也

”子曰:“绘事后素。

”曰:“礼后乎

”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以言诗已矣。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

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

文献不足故也。

足,则吾能征之矣。

”子曰:“谛,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或问谛之说。

子曰:“不知也。

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

”指其掌。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也。

何谓也

”子曰:“不然。

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子曰:“周监于二代。

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子入太庙,每事问。

或曰:“孰谓邹人之子知礼乎

入太庙,每事问。

”子闻之曰:“是礼也。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

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

”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哀公问社于宰我。

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

曰:’使民战栗。

’”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

”或曰:“管仲俭乎

”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

焉得俭

”“然则管仲知礼乎

”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

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

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子语鲁太师乐,曰:“乐其可知也。

始作,翕如也。

从之,纯如也,徼如也,绎如也。

以成。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

”从者见之。

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

天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

吾何以观之哉

”里仁第四子曰:“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焉得知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这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

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

有能一日用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

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观过,斯知仁矣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

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唯。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恭之不逮也。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子曰:“君子欲。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

朋友数,斯疏矣。

”公冶长第五子谓公冶长:“可妻也。

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

”以其子妻之。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

”以其兄之子妻之。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

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

”子曰:“汝器也。

”曰:“何器也

”曰:“琏瑚也。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

”子曰:“焉用佞。

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

焉用佞

”子使漆雕开仕。

对曰:“吾斯之未能信。

”子说。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

”子路闻之喜。

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

”子曰:“不知也。

”又问。

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

不知其仁也。

”“求也何如

”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

不知其仁也。

”“赤也何如

”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

不知其仁也。

”子谓子贡曰:“汝与回也孰愈

”对曰:“赐也何敢望回。

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子曰:“弗如也。

吾与汝弗如也。

”宰予旦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于予与何诛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于予与改是。

”子曰:“吾未见刚者。

”或对曰:“申伥。

”子曰:“伥也欲。

焉得刚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

”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

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悦,何如其知也。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

三已之,无愠色。

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

何如

”子曰:“忠矣

”曰:“仁矣乎

”子曰:“未知。

焉得仁

”“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

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

’违之,至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

’违之。

何如

”子曰:“清矣。

”曰:“仁矣乎

”曰:“未知。

焉得仁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

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子在陈曰:“归与,归与

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

或乞醢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子曰:“已矣乎

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雍也第六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仲弓问子桑伯。

子曰:“可也简。

”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

居简而行简,无乃太简乎

”子曰:“雍之言然。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

”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

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

子曰:“与之釜。

”请益。

曰:“与之庚。

”冉子于其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

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锌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

”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

”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

”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

”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

”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

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

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伯牛有疾,子问之,至牖执其手,曰:“命矣夫

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子曰:“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在回也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

”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

今汝画。

”子谓子夏曰:“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子游为武城宰。

子曰:“汝得人焉尔乎

”曰:“有澹台明灭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子曰:“孟之反不伐。

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子曰:“不有祝跎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樊迟问知。

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问仁。

子曰:“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

”子曰:“何为其然也。

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子曰:“君子博学与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

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民鲜久矣。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可谓仁乎

”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

尧舜其犹病诸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述而第七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我于老彭。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

吾不复梦见周公。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

”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子之所慎:齐,战,疾。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

”子贡曰:“诺,吾将问之。

”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

”曰:“古之贤人也。

”曰:“怨乎

”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出曰:“夫子不为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

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子不语:怪、力、乱、神。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雎其如予何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

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

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

多闻则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

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

唯何甚。

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子曰:“仁远乎哉

我欲仁,斯仁至矣。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

”孔子曰:“知礼。

”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

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

君而知礼,孰不知礼

”巫马期以告。

子曰:“丘也幸。

苟有过,人必知之。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

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

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子疾病,子路请祷。

子曰:“有诸

”子路对曰:“有之。

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祗。

”子曰:“丘之祷久矣。

”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

与其不孙也,宁固。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泰伯第八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思,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

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悖矣。

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

君子人也。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

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

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倥倥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

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

荡荡乎,民无能名焉。

巍巍乎,其有成功也。

焕乎,其有文章。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

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

”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

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

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夫

”子曰:“禹,吾无间然矣。

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

禹,吾无间然矣

”子罕第九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

”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

吾执御矣。

”子曰:“麻冕,礼也。

今也纯,俭,吾从众。

拜下,礼也。

今拜乎上,泰也。

虽违众,吾从下。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

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

何其多能也。

”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

”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君子多乎哉

不多也。

”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子曰:“吾有知乎哉

无知也。

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洛不出书,吾已矣夫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

遂欲从之,末由也已。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

病闲,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

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

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

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温椟而藏诸

求善贾而沽诸

”子曰:“沽之哉,沽之哉

我待贾者也。

”子欲居九夷。

或曰:“陋,如之何

”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

”子谓颜渊曰:“惜乎

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子曰:“后生可畏。

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

改之为贵。

巽与之言,能无说乎

绎之为贵。

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未如之何也已矣。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曰:“衣敝韫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

不祈不求,何用不臧。

”子路终身诵之。

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唐棣之华,偏其反而。

岂不尔思,是室远而。

子曰:“未之思也。

夫何远之有

名人资料

学而第一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可也。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里仁第四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雍也第六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子曰:“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述而第七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

与其不孙也,宁固。

”泰伯第八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子罕第九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匮而藏诸

求善贾而沽诸

”子曰:“沽之哉

沽之哉

我待贾者也。

”子欲居九夷。

或曰:“陋,如之何

”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子路终身诵之。

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乡党第十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

色恶,不食。

臭恶,不食。

失饪,不食。

不时,不食。

割不正,不食。

不得其酱,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惟酒无量,不及乱。

沽酒市脯不食。

不撤姜食。

不多食。

祭于公,不宿肉。

祭肉不出三日。

出三日,不食之矣。

食不语,寝不言。

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

席不正,不坐。

颜渊第十二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

”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

”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

”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子曰:“是闻也,非达也。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在邦必达,在家必达。

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

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子路第十三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

始有,曰:‘苟合矣。

’少有,曰:‘苟完矣。

’富有,曰:‘苟美矣。

’”子适卫,冉有仆。

子曰:“庶矣哉

”冉有曰:“既庶矣。

又何加焉

”曰:“富之。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

”曰:“教之。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

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宪问第十四或问子产。

子曰:“惠人也。

”问子西。

曰:“彼哉

彼哉

”问管仲。

曰:“人也。

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卫灵公第十五卫灵公问陈于孔子。

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学也。

”明日遂行。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

子路愠见曰 :“君子亦有穷乎

”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

”对曰:“然,非与

”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子曰:“由

知德者鲜矣。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

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

君子忧道不忧贫。

”季氏第十六孔子曰:“求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诚不以富,亦只以异。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

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

其斯之谓与

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关于孔子的名言和资料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 天下者,得之艰难,则失之不易;得之既易,则失之亦然。

——苏过 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论语》

业精于勤荒于嬉 行成于思毁于随的意思

唐代著名文学思想家韩愈的名句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毁于随”,直译成白为:“学业靠勤奋才能精湛,如果贪玩就会荒废;德行靠思考才能形成,如果随大流就会毁掉。

”此语出于韩愈所撰的《进学解》,这是一篇与他的《师说》齐名的名篇。

我认为,此文的思想性不亚于《师说》 通过行家的介绍可知,《进学解》是韩愈的愤世嫉俗之作,充分反映了古代知识分子对当时的社会现象的不满和愤慨,对于我们了解旧时文人的遭际颇有助益。

但这里只想说说当今学子应该好好学习韩愈的治学和修德的精神。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句话,体现了韩愈对治学和修德的深刻理解和执着理念. 韩愈所说的“业”,指的是读书、习文;“行”,指的是行事、立言。

这是他所强调的学者的主观修养的两个重要方面。

读书习文,必须勤奋刻苦、心无旁骛,始终精力充沛、专心致志,而把声色犬马、游戏玩乐置之度外,一旦沉湎于嬉戏,学业必定荒废,定会闲白少年头

他在《游箴》里说:“呜呼余乎

其无知乎

君子之弃,而小人之归乎

”忘了学业,就脱离了君子之道,离开成为小人也就不远了。

而行事立言必须坚持正道、合乎规范,出于污泥而不染,不去追随那些邪门歪道,一旦随波逐流、藏垢纳污,那就必然走向堕落

即使开头不错,也必然毁于一旦

作为正人君子,一言一行,都必须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沿正确的轨道前进。

作为坚持正道的人,经常感怀于“世风日下”,止于牢骚满腹,其实这是不可取的。

我经常认为,我们应该管好我们的“微气候”,学习韩愈的态度,要求自己的言行合乎正义,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就可以虽死犹生。

韩愈之说仍为现代人所称道,即为明证。

与大家共勉:“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时时做到:老老实实治学,清清白白做人

孔子的交友之道是什么?求答案

二、孔子的择友原则与方法1、“无友不如己者”,“道不同不相为谋”对于孔子“无友不如己者”()这句话,学术界的解释有分歧。

有人译为:不要与不如自己的人为友。

这与孔子的整体思想有抵触,似不妥,此处的“不如己”训为“不类己”较善,引申为“与己不同道”之意,与孔子的:“道不同不相与谋”()意思相近。

在择友标准上孔子注重的是“志同道合”,朋友要“合志同方营道同求”共弘儒家之仁道,这是由交友的目的所决定的。

孔子鄙视那些追求物质利益,为求食禄而向滨人,他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食者,未足与议也”。

()2、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便佞,损矣。

’”()这主要是从个人品质的高低上区分益损的。

三类益友是指:正直的人;守信的人;博闻广识的人。

三类损友则指:惯于装饰外表而内无真诚的人;工于媚悦面善态柔的人,巧言令色的人。

对于外表恭敬行为虚伪的人,孔子深为厌恶,他愤怒的说:“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孔子广交益友,其道也日益。

3、“听其言,观其行”是孔子了解人的方法,同时也是他择友的方法,孔子弟子宰予善于言辞,孔子听信他的话,以为他很有志气很勤奋,但是后来孔子发现他白天睡大觉,很生气,并认为过去“听其言而信其行”()不对,把它改变为“听其言观其行”。

(同上)通过全面观察其言行,孔子要了解的是更深层次的东西:动机、思想、品质。

他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就是说弄清一个人的动机,他所走的道路和他安于什么,不为表面现象迷惑,就真正认识了这个人。

对于人的评价要以观察为准,而不可人云亦云。

孔子说:“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正是这个意思。

三、孔子的交友原则1、 仁义。

孔子以“义”作为行为的准则。

他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孔子说:“君子于义为质,礼以行之,逊以出之,信以成之”。

()仁为“义之本”,义为“仁之节”。

(见)“爱由情出谓之仁,节爱理宜谓之义,致爱恭谨谓之礼。

”()仁与义不可分割。

中载有孔子待友的言行。

“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乎殡。

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有朋友将死,无处可归,孔子迎之人家,慨然道:“病了在我这儿寄居,死了在我这儿停柩吧

”对朋友可谓尽心竭力,仁至义尽,决非后世任侠好义者可比,朋友间有通财之义,故虽赠车马之重也可不拜,然而对于馈赠的祭肉则必拜,这是孔子尊重朋友的祖考,以示同于己亲之表现。

孔子把仁义作为处世的价值取向,与友相交注重其人格价值与精神追求,君子“谋道不谋食”,对于“志于道,而耻上恶衣恶食者”,孔子抱“未足与议”的轻蔑态度。

他认为:“君子义以为上”()“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得利之心常常会摧毁某些人求道守义之志。

与人交友也同样不能利欲熏心,或为得利而丧失原则,或为利己而损害他人,朋友之间不斤斤计较,患得患失,也不唯唯诺诺,而是“切切偲偲”,存责善之义。

2、 忠信“子以四教:文、钎、忠、信”(《述而》)忠信指人诚实无欺,尽心竭力的心态,被孔子视为立身之本,一再强调为人要“主忠信”(《子罕》)信。

言之实之谓信,与友相处,孔子更强调的是信。

信是“仁”的五德目之一。

孔子把“信”看作立身之本,“民无信不立”,强调“信”在人际关系中的作用。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軏

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为政》)人类社会虽有法律契约与道德礼俗的指导约束,但人与人之间若互不信任,则一切人事都无法推进。

若使人信己,己必有先信,居心行事诚实无欺,言而有信,曾子把“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作为君子“日三省乎己”的一个重要内容,子夏也认为“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出自《学而》)。

孔子曾述说自己的志向,“愿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公治长》),他渴望人与人之间建立美好的人际关系,并希望自己能够得到朋友的信任,自然,这是以孔子守信,信任朋友为前提的。

信虽为美德,但在践守时也要注意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合义则不从,不可守小信而毁大义。

因此,孔子认为“君子贞而不谅”(《卫灵公》,即是说,君子只固守正道,不拘执小信。

言不必信,行不必果。

要以义为参照尺度“义之与比”。

并说,言必信,行必果是匹夫匹妇之信。

忠。

“忠”的情形有类于“信”,也有几种类型,这里也略去属于政治思想范畴的“忠”不讲,侧重于作为伦理范畴的“忠”指待人接物尽心竭力,真诚专一。

如:“为人谋而不忠乎

”(《学而》)“与人忠”(《子路》)“忠焉,能勿诲乎。

”(《宪问》)“君子有九思:……言思忠……(《季氏》)与人相交要忠诚无欺,要直言不讳,友有过,则“忠告之”,设身处地,无私地为他人着想。

曾子把孔子之道概括为“忠恕而已矣”,这是孔子处理人事的一以贯之的总项原则。

3、 恭敬孔子交友很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务求合乎礼仪,这是态度恭敬的的表现,以此来表达对朋友的感情与尊重,恭敬亦为“仁”之方,子答弟子问仁,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子路》)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颜渊》),人心之仁,温然爱人,恪然敬人,礼则主于恭敬辞让。

心存恭敬,则外无傲慢之态。

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

”(《卫灵公》) 朋友虽有“责善”之义。

“切切偲偲”,但也应以敬相待。

子贡问友于孔子,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颜渊》)出于忠心而诲之,但忠言逆耳,若不被听从,也不应勉强行之,伤害朋友自尊,自取其辱,而应另寻机会。

但“敬”决非一味附和,谄媚,而指与友相处要时刻心存恭敬,同时对待朋友也要有分寸。

“朋友数,斯疏矣。

”(《里仁》),对待朋友太逼促,太琐屑,就要见疏了。

这当然不是指朋友间保持一定距离,尊重对方的个性,给予一定的自由度还是必要的,孔子很赞赏晏婴的交友之道,称他“善与人交,久而不 失其敬”,与人久交而敬意不衰,若无十分的诚意与涵养功夫是不易做到的。

恭敬,决非表面的虚礼,而是发自内心真诚的仁爱的自然流露。

孔子自己就很重视言谈举止合于礼,以示其敬,在《乡党》中有许多这方面的描述。

孔子周游列国,皆交其名卿大夫,当他遣使者再向友邦人问候时必再拜而送之,如当面拜所问候之人。

鲁大夫季康子送药品来问候孔子,孔子拜而受之,并向使者说明“丘未达,不敢尝。

”(《乡党》)谦敬诚恳之态可掬。

子夏说得好,“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君何患乎无兄弟也。

”恭敬有礼,则易得友,恭敬也应合宜,恭而无礼则劳,恭而有礼则安。

4、 和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儒家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认为礼的运用,可贵之处就在于能和。

以礼为美,以和为贵,但这个“和”必须“以礼节之”。

按照不同阶层间的界限分别用“和”。

在处理个人与群体关系上,孔子亦强调“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子路》)“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卫灵公》)。

前名言君子能相和,但不相同,小人只相同,但不相和。

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

君子有义,故有不同,小人尚利,故不能和。

“和”就如五味调和成良,五声调和成乐,声味不同,而能相调和。

而“同”则似以水济水,以火济火,所嗜同好,必相互争斗。

后句讲君子只是庄敬自守,无乖戾之心,故与人无争,以道处友,以和相聚,故必有群,但无阿比之私,故不党。

坚持个人的自主与正义,同时又不破坏团队的和睦,以高尚的人格结交朋友。


宰执天下名言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