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荷花的优美句子 小学生作文 有急用
绿叶丛一枝枝荷花亭亭玉立,像娇少女,满脸绯红,微微含笑。
朵荷花,紧紧依偎着碧绿滚圆的荷叶,在轻柔的雨丝沐浴下,显得更加清秀、雅洁、妩媚、可爱了。
翠绿的荷叶丛中,亭亭玉立的荷花,像一个个披着轻沙在湖上沐浴的仙女,含笑伫立,娇羞欲语;嫩蕊凝珠,盈盈欲滴,清香阵阵,沁人心脾。
湖面上葱绿的荷叶,托出朵朵芙蓉,如同少女分红的面颊。
月光下,仿佛碧玉一样的荷叶挺立在水中,连成一片,是那样亲密无间。
静静的湖面上布满了碧翠欲滴的荷叶,像是插满了密密麻麻的翡翠伞似的,把湖面盖的严严实实的。
那片片荷叶,像撑开的一张张绿伞,有的轻浮于湖面,有的亭立在碧波之上,似层层绿浪,如片片翠玉。
荷花的花瓣,洁白如玉,花里托着深绿色莲蓬,莲蓬向上的一面有许多小孔,里面睡着荷花的种子。
游泳我的最爱作文
[游泳我的最爱作文]游泳听起来很简单,但是学习游泳的过程却是需要努力的,游泳我的最爱作文。
那年的暑假,妈妈给了俺一个老大难的任务------学游泳。
收到这个任务时,俺还有点恐惧,但是我坚信相信自己是最棒的这句名言。
因为我有了决心,所以一定能把这个老大难的任务给征服。
那天,我来到游泳池,进了更衣室。
搞定一切事情后,穿着小泳裤,迈着小方步,准备接受游泳的挑战。
教练让我这个新兵跳下水去,要先考考我的水性如何。
我捏住鼻子,正准备往下跳,突然,教练叫我停下,告诉我不要捏住鼻子,否则会呛水的。
俺听从了命令,毕竟人家教练是个将军,上过战场,我这新兵吗还在训练之中。
于是,俺松开了捏着鼻子的手,跳下了水,只听见砰的一声,俺像一颗重磅炸弹,顿时水花四溅。
教练看到了,对我这个新兵说:你的水性还不错,再练练就可以游起来了。
过了几天,教练开始教我游泳了。
俺游啊游,学啊学,可是为什么我学个游泳这么困难,一会儿是脚不到位,一会儿又是脑袋不对头。
铁杵都能磨成针,我为啥不行呢
经过努力,我一点点地在进步,姿势越来越端正,样子越来越标准。
憋气是学会游泳最基本的一步,基础打好了,接下来,开始学习蛙泳。
说句老实话,学起来其实并不难,俗话说:99%的辛勤和努力再加上1%的智慧就能得到一个好的结果。
蛙泳这种姿势肯定是受青蛙的启发,改变成如今的游泳方法。
我刻苦地学习蛙泳,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我可以游起来了。
去年的暑假,我又向自由泳迈进,这个姿势要比蛙泳的难度更大了。
虽然难度要大些,但是,速度要比蛙泳快,所以我仍然认真努力地学习自由泳,现在已基本学会。
终于到了我这个新兵出征的时候,妈妈说要和俺小陈较量一番。
我做好了出征的准备,走上了战场,俺一上场就察看地形,这可是水之战,我要格外小心。
站到了跳水台上,只听见扑通一声,人家都是用梭子鱼的样子去跳,俺小陈却来了个海星式的花样跳水,下水后比妈妈慢了一步,我赶紧用自由泳去追,超过妈妈以后,我便用蛙泳和她拼,终于到了终点,妈妈成了俺小陈的手下败将,小学生作文《游泳我的最爱作文》。
俺小陈虽然胖了点,但是你们可别小看我
在水里可是个大浮桶哦,哈哈......我还爱打乒乓球,而且打得还可以。
我现在要多运动,因为我的体育成绩总是在及格和良好之间徘徊。
相信经过我的努力,优秀榜上一定会有俺小陈的名字。
我的爱好可多了,有游泳,画画,下象棋……,但我最喜欢的还是读书。
我喜欢读书,感觉就像在书海里尽情遨游,探索奥妙。
一会儿碰到了丑小鸭,亲眼目睹它变成了白天鹅,一会儿看到了尼摩船长和阿龙纳教授遇到了大漩涡,忍不住掉下了同情的眼泪。
有时跟着科学巨人们上天入地,解开一个又一个的神秘的面纱,有时又跟着先贤圣人学做人的道理,一篇篇鸿篇巨著,让人仰视,美不胜收。
人们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却不觉得学习很苦,而是很有趣,很快乐。
有时候,我趁着上厕所的时间,拿本书坐在马桶上看,有时一看就是几十分钟,虽然我知道这是个不好的习惯,可是有时候还是忍不住。
因为这,爸爸妈妈提醒我很多次。
有一年暑假,哥哥送给我好多书,共十六本《小学生作文选刊》,我狼吞虎咽、如饥似渴地读着,除了吃饭睡觉,我一有时间就读,结果没到一星期就把一大堆书给读完了。
里面有很多好作文都非常精彩,我真想让自己也能写出如此精彩的文章啊。
我很爱读书,但是我的读书笔记写的不多。
今后我要边读边记,把优美的句子和词语都收集起来,并写出更多的读书心得,这样我就可以得到更大的提高了。
你说对不对
〔游泳我的最爱作文〕随文赠言:【失败是什么
没有什么,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么
就是走过了所有通向失败的路,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
表示感动的优美句子,小学生写作文时用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写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
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
通过《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加之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本人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1 用生活体验作文的快乐“为有源头活水来。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有源头才有活水,生活就是作文之源,生活即作文,作文即生活。
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就需要学生的作文反映他们的真实生活,表达他们的真情实感,体现童真童趣。
首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提炼素材,捕捉生活中的感人情景,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让学生懂得作文就是用笔描绘生活,要引导学生勇于去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去发现,去探究。
真实的情感最能打动人心,真实的感受是学生写作的第一手材料,既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体验,又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能使学生把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尽情地释放出来。
例如,学生在参加劳动时,亲身经历了劳动的辛苦和劳动场面的热火朝天后,笔者安排了一篇写劳动的作文,学生就能把在劳动中看到的、听到的、做到的、想到的、体会到的情景描写得十分真实、生动、感人,就能把劳动的激烈场面写得真实具体。
星期天学生帮助父母打扫家务,有些学生就把他们的劳动经历和感受写进作文里,有写劳动辛苦的,有写生活不易,感恩父母的,那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情实感,着实让人感动。
让人觉得孩子们突然长大了,懂事了。
如果不是亲身经历了、感受了,写出真情实感是不切实际的。
因此,要坚持作文与生活相结合,作文与做人相结合,防止无病呻吟,胡编乱造,假情假意,说空话,说大话。
其次,教师要赏识、尊重学生的写作,让学生敢于说真话。
在作文中出现了说真话,表达真情的内容,哪怕表现出了不积极的道德思想,或语言文字不规范的情况,教师都要加以表扬抒发真情实感的好苗头,在肯定了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基础上,再对学生在其它方面存在的问题予以指导改正。
2 优化作文训练,提升学生的人格要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就必须重新认识“作文”这一概念。
作文能力是由语言表达能力、想像能力、思维能力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
因此写作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必须经过长期实践、反复练习。
所以我们平时的作文训练大可不必要求面面俱到,具体说作文不必强调文体,也不一定强调成篇。
作文,作为语文课的一种训练,他与数、理、化的作业一样,只是一种练习。
对于学生的作文,我们不宜用文学批评的“标准”去硬套,也不必去用文章应有的格局去衡量。
作文,相当于音乐课的视唱练习,相当于美术课的速写、素描,你能说视唱练习等有什么完整的格局、有一定的套式吗
但是,通过这些练习,将来,学生就自会唱歌,自会画画。
作为练习的作文,同样如此。
阅读中渗透写作,陶冶学生的人格。
通过阅读让学生充分感知生活,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引发表情达意的心理冲动。
具体地说就是在文本解读活动中达到沟通与默契,搅动积淀在学生心底的生活积累,触动他们敏感多情的心弦,使他们产生写作上的冲动,让语言激流宣泄出来。
如在教学《气象学家竺可桢》一文时,笔者在“日记数量”后的“日记情怀”板块中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当四十多本日记呈现在我们面前时,当我们一页一页地翻阅竺可桢的日记时,我们看到的仅仅是天气吗
仅仅是大自然的变化吗
那么,从气象学家竺可桢的日记中,我们还看到了什么
请从文章中找到依据。
”随后的精读文本中,竺可桢的人格魅力感染着学生,霎时间,学生情不自禁欲以文字倾诉感情:从气象学家竺可桢的日记中,笔者还看到了日记是他生命的一部分;从气象学家竺可桢的日记中,笔者还看到了他坚持不懈的精神;从气象学家竺可桢的日记中,笔者还看到了他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等等。
3 要不断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是培养学生作文兴趣的重要手段,小学生的自尊心很强,有着强烈的表现欲,小学生喜欢教师、家长和同学们重视自己,注意自己。
老师如果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能创造各种条件,千方百计满足小学生的表现欲,让小学生能享受自己作文成功的快乐,那对培养、激发小学生的作文兴趣,尤显重要。
利用黑板报、墙报等,开辟“作文园地”,将本班学生中写得较好的文章,优美的词语、句子、片段,精彩的开头、耐人寻味的结尾、新颖的选材、与众不同的写法、恰当的修辞方法登上去,供大家阅读、欣赏、学习。
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成功心理、表现欲,使他们进入到自己作文“乐”的境界。
搞好课堂效应为学生写好作文后,可在课中将一些优秀的作文、精彩的片段让学生当堂朗读,给好、中、差三类学生提供均等的机会,无论是一点一滴都可读出来。
这样,就使每个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得到了满足,都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也就都增加了对作文的喜爱。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向校内、校外报刊杂志上投稿。
如果一旦某个学生在某篇报纸上投稿成功,对其本人来说,无疑是一种表现欲的满足,而对整个班甚至是整个学校来说,更是一种很大的促进。
开展多种多样的作文比赛,根据小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可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作文比赛,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来表现自己,哪怕一点点的成功,及时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们的鼓励,增强他们的满足感,培养他们的作文兴趣。
如“看谁的作文开头最吸引人”,“谁的作文结尾最能给人以悬念”,“谁的过渡句用得好”,“谁想象得最合理、最丰富”,“谁的描写最精彩”……这些比赛的形式很容易让学生接受,能不断激发学生向更好的方面发展。
批改中让学生感到成功的喜悦,教师在学生的写作中发现其闪光点,指出其“不同凡响”之处,更能起到鼓励引导的作用。
例如:班中有位学生写《记一次劳动》,文章大意是我班同学在劳动中不怕脏、不怕累,干得热火朝天,任务提前完成。
但文章内容“言之无物”。
对这们的文章如果让他重写,那就会打击他的积极性,使他的写作兴趣丧失殆尽。
于是,笔者首先肯定了他文章的长处:语句通顺,选材较好,中心明确,同时又指出他的不足,并启发他努力回想一下当时劳动的情景:大家是怎样干的
劳动最好的同学是谁
他是怎样干的
再告诉他文章应该怎样言之有物,祥略得当,重点突出。
结果这位同学没过多久就写出了一篇好文章。
从此,写作成了这位同学的一大兴趣。
以上就是笔者在作文教学上的一些理解和感悟。
笔者相信教师只要在新教学理念的沐浴下,引导学生立足与生活实际,做生活的有心人,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再给予学生合理有效的作文指导,给他们表达的自由和空间,一定会改变学生不愿意写作文的局面,每个人都会乐于作文,乐于表达,让作文成为学生表达生活的、体验生活的一部分。
再也不把作文当做负担去对待了。
如何提升农村小学生习作水平的探究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小的作文水平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之重,作文能力个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新课程实施已经有十来年,可是农村学生整体写作能力还是不太令人满意。
身为农村教师,要想法设法来提高学习作水平。
关键词:阅读量; 积累; 观察生活 ; 写作素材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作文能力是一个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今年四月份,我们语文老师在网上研讨“今天,我们怎样教作文”这个课题,从研讨学习中可以看出一个问题:新课程实施已经有十来年,可是农村学生整体写作能力还是不太令人满意。
一提写作文,学生不是摇头就是叹气,总是抱怨“没啥可写”的。
一句 “没啥可写”暴露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欠缺。
农村学生作文水平止步不前的原因有:学生课外阅读少,学生缺少丰富的生活体验,教师作文教学没有实效,教师未能起到示范作用等。
如何引导学生走出作文“没啥可写”的困境,使学生从“要我写”,变成“我要写”,是我们语文老师需认真思考乃至深入探索的课题。
现结合自己十来年的教学经验,浅谈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一些方法。
一、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进行有效积累 写作是厚积薄发的过程,离不开“积累”。
可农村学生的阅读量太小了。
在农村,许多家长没有意识到多看课外书对学生的作文有帮助,没有给孩子买课外书,很多孩子除了要读的这几本教科书外就再也没有别的书可读了。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脑海里没有多少文字的积累,写作的时候就很难有好词佳句。
老师可以适当做家长的工作,让家长带孩子到书店看书,给孩子买上几本。
有了课外书后,老师可以利用一些时间来让学生专心阅读。
我的做法是:每天下午给学生二十分钟的读书时间,每个学生都从家里带来一本课外书,看完自己的,大家就互相交换来看。
这样一来,自己的一本书就可以换来十多本课外书的阅读。
为了检查学生的读书效果,每天我会请一位同学在班上进行读书汇报,说说自己读了什么书,从中学到什么知识。
其他同学注意听,也要说说自己听懂了什么或听的感受。
而每天上台展示的学生则由前天汇报的同学随机抽签决定的。
这样一来,学生们都不知道自己会在哪天被抽中,所以感觉既紧张又有趣,读书的热情也就高涨不减。
还有,我还重视《国学经典诵读》,早读时让学生背一背里面的经典古诗词,增加学生的积累量。
学生阅读的机会多了,阅读面广了,潜移默化中,久而久之,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都会提高。
二、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要想写好作文,那就必须有丰富的写作素材。
材料从哪里来
那就是生活。
叶圣陶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
”而这个生活,就是学生司空见惯而往往被忽视的“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学习生活、课余生活、社会生活。
生活这么丰富多彩,可为啥我们的学生觉得“没啥可写”呢
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人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因此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要努力让学生把观察生活当成一种习惯。
我是这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每周我会有意识地提醒学生回想一下,本周有哪些事或哪些人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
这样学生就会在头脑里,把这个周的所见所闻像放电影一样过一遍。
我常告诉学生:我们要在生活中积累作文的素材,只要我们用眼去仔细观察,用心去慢慢体会,就能在别人习以为常的东西上发现与众不同之处。
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素材,但是怎样从这么多素材中选出对习作有帮助呢
这就必须教给学生选材的方法。
为了避免学生选材老套,我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细小之事选材,尽量选新鲜的、具有时代气息的。
每次作文,对选材与众不同的学生我都会给予表扬。
指导学生作文时选材着眼点要小些,写作角度要新些。
不要写空话、大话,只要写好生活中的细微小事,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就好。
在以往的习作中,有学生写出了妈妈在夏天停电的夜晚用扇子给自己扇风,让自己安然入睡而妈妈却因此没有好好休息的感动;也有学生由自己的一个喷嚏让家人紧张,想到了自己生病时爸爸妈妈细致无微的照顾;还有学生围绕自己的爱打球的兴趣介绍了自己的特点……于是,我对学生说,看,就是一次扇风、一个喷嚏、一种兴趣就会诞生一篇好的作文。
这一件件小事,不正是对生活的真实写照吗
所以,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细心品味生活,久而久之,学生的习作中就不会出现假话、空话、套话,习作就能用真情打动读者,作文能力也就会提高。
如何落实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核心素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那什么是“语文素养”呢
按北京大学教授温儒敏的说法,“语文素养”是指“中小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
”(《学生的语文素养从哪里来》)全国小语会会长崔峦也认为,“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
语文学科素养加上“核心”后,除了听说读写思五个方面的知识、能力之外,还要把文学审美、文化价值、思想价值等纳入。
(赵福楼《谈谈语文核心素养》)由此,语文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更要注重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染,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得到提升,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养。
那么,作为一名基层的小学语文教师该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呢
我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谈我的实践过程:一、激发学习兴趣,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识修养和人格修养。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于漪也曾说:“教师如果有本领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求知欲激发出来,教学就成功了大半,学生学习语文就有了良好的起点,就不以为苦,从中获得乐趣。
”由此可见,语文教学活动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才能使其自然而愉快地接受知识,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才能得以提升。
1、精心设计预习作业,收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经典诗文。
学生对未知的知识总是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因此,相对于简单机械的抄写,他们对这样的作业更感兴趣。
譬如在学习三年级下期第2课和29课《古诗两首》时,让学生收集描写春天和月亮的诗句;学习四年级上期第1课《观潮》时,让学生收集写景状物的经典散文;学习五年级上期第6课《梅花魂》时,让学生收集描写梅花和抒发思乡之情的诗文等。
在学生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上课时请学生诵读、展示。
这样的作业既能培养学生收集、甄选资料的能力,又能极大地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加学生的中国古代优秀文化的积累,提高学生的学识修养和人文修养。
2、根据课文内容和文体特点,创造、再现课文情境。
譬如,在讲四年级上期《搭石》这篇课文时,我就采用了让学生参与课堂表演体验的方法,在讲台上放上几张白纸作为搭石,告诉孩子们白纸以外的区域就是溪水,让三五个孩子跟着我一起走搭石。
学生一看可以上台和老师一起表演,情绪高涨,纷纷踊跃争取。
在再现情境的过程中,分两组进行,一组同学与我配合默契,提脚、落脚,动作协调一致,让学生很直观的感受到动作的协调美和韵律美时。
另一组同学表演时,我几次故意打乱脚步,让后面的孩子步伐大乱,纷纷掉进溪水中。
通过这样的对比试验,学生很容易就能感受到村民之间的默契与和谐,体会到过搭石时的有序和动作的整齐划一,感受到村民心灵之美、民风淳朴之美。
这样的学习,生动活泼,很自然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和情怀。
二、注重朗读为主的课堂阅读教学和课外经典诗文积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只是代表着学生愿意去学,这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办法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广泛阅读、积累,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
1、诵读精彩文本,培养语感能力。
语文教材中选用的文章,都是几代大家积累流传下来,经过专家们认真筛选甄别的,在遣词造句等方面堪称范本的佳作。
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除了课本上要求背诵的篇目或片段外,我也会要求学生对其他课文中一些精彩的片段多读以至成诵。
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还可以增强学生对语言的直接感知能力。
譬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课文《触摸春天》时,因为这篇课文主人公的特殊性,小学生没有实际的生活体验,不容易理解课文内涵,因此教学时我让学生反复诵读,要求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能把盲女孩安静双手拢住蝴蝶和放飞蝴蝶的片段背诵出来。
通过反复的朗读,学生慢慢走进安静的内心世界,对安静细腻而丰富的感情和课文的思想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而且在朗读的过程中也加深了学生对文本人物形象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2、读名家名著,写读书笔记。
一个人的语文素养的高低,关键在于个人对语文主动积淀的厚实程度。
“腹有诗书气自华”,当语文积淀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在人身上形成一种富有个性的文化底蕴。
《课标》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
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古代教育家都十分重视记诵,要求学生在记忆力最旺盛的时期多读多背,熟读成诵。
历代的文学大师,也无不满腹经纶,具有很好的记诵功底。
然而,据一些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中小学生阅读量不足国家标准的20%。
为了帮助孩子们补充文学名著的积累,在教学实践中,我要求学生每天阅读经典名著30分钟以上,做好读书笔记,摘抄适量的精彩片段,优美的句子和词语,并写出简短的赏析文字。
每天语文课前也会请一名学生与大家分享读书笔记。
数年来,所教班级的孩子课外阅读量大大增加,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傲慢与偏见》《红与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沈石溪动物小说》《夏洛的网》《绿山墙的安妮》《海底两万里》《老人与海》等数十部中外名著都成为孩子们如饥似渴的阅读对象。
3、诵经典诗词,背名篇名句。
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文化是诗性文化。
孔子曰:“不读诗,无以言。
”诗教,可以让人温柔敦厚,让人文质彬彬。
因此,我要求学生每天课余自由背诵一首诗歌。
课前请一名孩子学生带领全班同学一起诵读。
几年下来,孩子们经典诗文的积累相当惊人,涉及历代诗词歌赋文等多种形式。
《诗经》中的重要篇目如《关雎》《相鼠》《硕鼠》《蒹葭》《桃夭》《子衿》等二十余篇,大部分同学都背得滚瓜烂熟。
《木兰诗》《将进酒》《长恨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长篇巨制部分同学也能出口能诵。
古代经典散文如《资治通鉴》(部分)《狼三则》《愚公移山》《陋室铭》《出师表》《爱莲说》《诫子书》等也出现部分同学的背诵篇目里。
徐荣婷等同学主要背诵的是宋词,如《念奴娇》《雨霖铃》《声声慢》《鹊桥仙》《水调歌头》等数十首。
廖尉翰同学背诵的主要是《增广贤文》章节。
何俊毅同学背完了一本《毛泽东诗词》。
现代诗人中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余光中的《乡愁》、戴望舒的《雨巷》等也是很多孩子喜欢的篇目。
课堂阅读和课外经典诗文的积累教学活动,不仅增加了学生在传统经典文化方面的积累和精神积淀,还培养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在“润物细无声”中帮助孩子们解决了积累优秀词句少,书写、语表达能力差等问题,实实在在地培养了孩子们良好的学识修养、人格修养。
三、借助互联网资源等在内的多种手段调动学生习作热情,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
《语文课程标准》以全新的教育理念,给小学习作教学准确定性,为习作教学的改革铺平了道路。
写作既是课程标准要求的基本能力,也是语文素养蕴含的学识修养和人格修养的重要的呈现载体。
在广泛阅读和积累的而基础上,学生们已经具备了较好的文学底蕴。
那么,如何让孩子们能够将厚积的文学、知识内涵薄发而为优秀的习作呢
1、撰写、交流读书笔记,提高写作水平。
结合孩子们课外阅读的实际情况,要求每个孩子每读完一本书都要至少完成一篇有质量的读书笔记,经过自己修改、生生互改后,在班上进行读书笔记交流活动。
因为很多同学都是通过借阅和漂书的方式得到书籍的,所以往往一本书同时有几个阅读者,不同的读者写出的读书笔记又各不相同,这样的交流活动对帮助孩子如何提高写作能力有极大的帮助。
几年下来,孩子们先后共完成了数十万字的读书笔记。
2、利用媒体资源,激发创作热情。
每次习作,选择部分同学的作文面批精改,字斟句酌地对孩子的习作加以润饰,然后鼓励他们向学校广播站、校报甚至其他媒体投稿,参加各种征文比赛,或者上传到自己的空间。
我也同时将这些好的作品上传到家长QQ群和互联网上(我在新浪网和中小学教育资源网上申请的博客yshtxy)进行交流展示。
孩子们很重视这样的机会,他们往往会把这样的机会视着一种荣誉而对老师充满亲近之情。
这样的举措使孩子们写作的兴趣会更加浓厚,会愿意主动去写更棒的作品。
这样,学生的写作欲望被充分激发,会让创作成为自发的行为。
经过数年的坚持,围绕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所做的努力使得所教班级的孩子不仅学习成绩和语文能力有明显的进步,课外阅读和积累方面也明显超出同龄的孩子,部分同学已能出口成章,出口有诗;作文思路清晰,文笔流畅,旁征博引。
语文核心素养教育实践活动,为孩子们在文学积淀、文章修养和文风、情趣风格方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何进行三年级的作文教学
培养写日记的习惯,练习文字表达能力“写日记”很早就作为一项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手段了,既然已经使用了这么多年,说明此方法还是行之有效的。
可以要求小学生写日记,刚开始时不要求孩子可以写得多么通顺,文字多么优美,辞藻多么华丽,只要内容表达清楚,没有错别字就可以了,随着写日记习惯的继续,相信孩子的文字表达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的。
买一些作文范本看看,学习思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家长可以给不会写作文的孩子买些适合小学生的作文书看看,作文书上的作文都是经过精心筛选的优秀作文,孩子不仅可以从中学习到很多作文的写作思路,写作技巧,还可以见到很多优美的句子,此时可以孩子把这些句子摘抄下来,时不时的拿出来看一下,持之以恒,写作文的水平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引导孩子遇事多思考,锻炼思维能力小学的学生一般都是不住校的,在家的时间比较多,在日常的生活中,家长可以引导孩子遇事时多思考,逐步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把思维能力锻炼出来,在写作文时才能迅速展开思路,为完成作文添上重要一笔。
引导孩子多观察周围事物,培养观察能力作文是需要言之有物的,字数有基本的要求,有时候学生会感觉到没有什么内容可写,可能就是因为平时对事物的观察不够,导致没有内容可写。
所以可以引导孩子多观察周围的事物,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观察的事物越多,观察的越细致,就越容易写出优质作文。
老师多开专题课,专门讲述作文写作作文作为语文这一科目的重中之重,语文老师可以多开几堂专题课,专门用来讲解作文的写作。
小学阶段的作文以记叙文为主,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写作时的注意事项和要素,比如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遵循一些基本的套路,写作文就不是难事。
多看课外书,扩大学生的知识容量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多读书,爱读书”的好习惯,更关键的是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扩大学生的知识容量,丰富的知识容量可以给学生写作提供充足的资料备用库。
多组织一些课外活动,丰富学生写作素材小学生的生活应该是多次多彩的,学校和老师可以多组织一些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可以是普通的做游戏,也可以组织学生看励志、温暖、富有教育意义的电影,还可以号召学生帮家里做家务等,多样化的活动可以全面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可谓是“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