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生日祝福语 结婚祝福语 三八妇女节 新年祝福语

短歌行诗句赏析

中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这首诗的意思

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同志这首词最早发表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版《毛主席诗词》。

【注释】钟山:莽莽南京中山门外紫金山。

虎踞龙盘:《三国志》诸葛亮与孙权论金陵说,“钟阜龙蟠,石城虎踞。

” 慨而慷:曹操《短歌行》,“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 追穷寇:《孙子兵法·军争篇》有“围师必阙(网开一面之意),穷寇勿迫”。

霸王:指西楚霸王项羽。

鸿门宴上,他听了项伯的话,“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没有杀刘邦。

后来刘邦项羽血战连年,终于约定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

双方士兵为和平连呼万岁。

项羽守约退兵,刘邦却立即背信弃义地围攻项羽于垓下,他的部下更把楚霸王分尸为五。

事迹见《史记·项羽本纪》。

天若有情天亦老:这是李贺的诗句,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沧桑:沧海桑田的略语。

葛洪《神仙传·麻姑》里,麻姑对王方平说,“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题解】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日,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

当夜,解放军在东起江苏江阴,西迄江西湖口的千里长江上,分三路强行渡江。

二十三日晚,东路陈毅的第三野战军占领南京。

为了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毛泽东挥笔写成此篇。

【赏析】这首诗不仅描述了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揭示了它的重大意义,表现了它的激动人心,不只是穷尽了理、事、情;而且还显示了诗人的高瞻远瞩、破格创新、挥洒自如、神旺气足,还表现了诗人的才、胆、识、力。

正是“以在我之四衡,在物之三合,而为作者之文章。

” 成败都是雄狮,只要拼过。

诗歌及赏析

2.江 雪千山鸟飞约,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江雪》是柳宗元被贬永州后的作品,历来为人们所称诵。

这首小诗,是托景言志的。

作者用极其洗炼的文笔,勾勒出一位渔翁在白雪茫茫的寒江上独钓的情景,艺术地概括了当时他所处的政治环境的险恶,表现了他毫无畏惧、不向黑暗势力屈服的坚强意志和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

诗中所写的景物是:座座山峰,看不见飞鸟的形影,条条小路,也都没有人们的足迹。

整个大地覆盖着茫茫白雪,一个穿着蓑衣、戴着笠帽的老渔翁,乘着一叶孤舟,在寒江上独自垂钓。

看,这是一幅多么生动的寒江独钓图啊

这幅画面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大家知道,在艺术作品中,绝不会有“纯粹”的风景诗或风景画。

在它们里面总是要或多或少地反映作者的感情和现实内容的。

事实上,风景诗中的极品,尽管通篇花鸟,满纸烟霞,但必然是字字看来皆是景,声声细味总是情。

这首诗,也不例外。

只要我们了解柳宗元的一生经历,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3、绝句二首(其二)杜甫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此诗为杜甫入蜀后所作,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这是一幅镶嵌在镜框里的风景画,濡饱墨于纸面,施浓彩于图中,有令人目迷神夺的魅力。

你看,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好一派怡人的风光

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象燃烧着一团旺火,多么绮靡,多么灿烂

以江碧衬鸟翎的白,碧白相映生辉;以山青衬花葩的红,青红互为竞丽。

一个“逾”字,将水鸟借江水的碧色衬底而愈显其翎毛之白,写得深中画理;而一个“欲”字,则在拟人化中赋花朵以动态,摇曳多姿。

两句诗状江、山、花、鸟四景,并分别敷碧绿、青葱、火红、洁白四色,景象清新,令人赏心悦目。

可是,诗人的旨意却不在此,紧接下去,笔路陡转,慨而叹之“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句中“看又过”三字直点写诗时节。

春末夏初景色不可谓不美,然而可惜岁月荏苒,归期遥遥,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致,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

此诗的艺术特点是以乐景写哀情,唯其极言春光融洽,才能对照出诗人归心殷切。

它并没有让思归的感伤从景象中直接透露出来,而是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不同来反衬诗人乡思之深厚,别具韵致。

4。

清平调词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第一首,一起七字:“云想衣裳花想容,”把杨妃的衣服,写成真如霓裳羽衣一般,簇拥着她那丰满的玉容。

“想”字有正反两面的理解,可以说是见云而想到衣裳,见花而想到容貌,也可以说把衣裳想象为云,把容貌想象为花,这样交互参差,七字之中就给人以花团锦簇之感。

接下去“春风拂槛露华浓”,进一步以“露华浓”来点染花容,美丽的牡丹花在晶莹的露水中显得更加艳冶,这就使上句更为酣满,同时也以风露暗喻君王的恩泽,使花容人面倍见精神。

下面,诗人的想象忽又升腾到天堂西王母所居的群玉山、瑶台。

“若非”、“会向”,诗人故作选择,意实肯定:这样超绝人寰的花容,恐怕只有在上天仙境才能见到

玉山、瑶台、月色,一色素淡的字眼,映衬花容人面,使人自然联想到白玉般的人儿,又象一朵温馨的白牡丹花。

与此同时,诗人又不露痕迹,把杨妃比作天女下凡,真是精妙至极。

5,清平调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 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新妆。

第二首,起句“一枝红艳露凝香”,不但写色,而且写香;不但写天然的美,而且写含露的美,比上首的“露华浓”更进一层。

“云雨巫山枉断肠”用楚襄王的故事,把上句的花,加以人化,指出楚王为神女而断肠,其实梦中的神女,那里及得到当前的花容人面

再算下来,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可算得绝代美人了,可是赵飞燕还得倚仗新妆,那里及得眼前花容月貌般的杨妃,不须脂粉,便是天然绝色。

这一首以压低神女和飞燕,来抬高杨妃,借古喻今,亦是尊题之法。

相传赵飞燕体态轻盈,能站在宫人手托的水晶盘中歌舞,而杨妃则比较丰肥,固有“环肥燕瘦”之语(杨贵妃名玉环)。

后人据此就编造事实,说杨妃极喜此三诗,时常吟哦,高力士因李白曾命之脱靴,认为大辱,就向杨妃进谗,说李白以飞燕之瘦,讥杨妃之肥,以飞燕之私通赤凤,讥杨妃之宫闱不检。

李白诗中果有此意,首先就瞒不过博学能文的玄宗,而且杨妃也不是毫无文化修养的人。

据原诗来看,很明显是抑古尊今,好事之徒,强加曲解,其实是不可通的。

6.清平调李白名花倾国两相欢, 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 沉香亭北倚阑干第三首从仙境古人返回到现实。

起首二句“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倾国”美人,当然指杨妃,诗到此处才正面点出,并用“两相欢”把牡丹和“倾国”合为一提,“带笑看”三字再来一统,使牡丹、杨妃、玄宗三位一体,融合在一起了。

由于第二句的“笑”,逗起了第三句的“解释春风无限恨”,春风两字即君王之代词,这一句,把牡丹美人动人的姿色写得情趣盎然,君王既带笑,当然无恨,恨都为之消释了。

末句点明玄宗杨妃赏花地点——“沉香亭北”。

花在阑外,人倚阑干,多么优雅风流。

7.绝句 (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在翠绿色的柳树枝头上,两只黄鹂正在对话,一行美丽的白鹭向着尉蓝色的天空飞去,杜甫客居在客栈,他打开窗户,看到对面西岭山上覆盖着千年不化的积雪,再往前门河边看,一艘艘船只准备要到很远的东吴去,很壮观。

赏析: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写的是动景。

首句堂前黄鹂鸣于翠柳间,是近景;次句白鹭飞上青天,是远景;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写的是静景。

前两句两个动词是“鸣”“上”,后两句是“含”“泊”,一动一静。

第三句写西岭积雪,是远景。

这首诗,每句一景,其中动景、静景,近景、远景交错映现,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幽美平和的画卷,令人心旷神怡,百读不厌。

原文: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今译:园中的葵菜呵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赏析:这首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回打比方,说明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后悔.这首诗借物言理,首先以园中的葵菜作比喻.青青喻其生长茂盛.其实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何以如此 因为它们都恐怕秋天很快地到来,深知秋风凋零百草的道理.大自然的生命节奏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 一个人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而努力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时后悔也来不及了.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出言警策,催人奋起.简评:这是汉代乐府古诗中的一首名作.诗中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来说明应该好好珍惜时光,及早努力.诗的前四句,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明媚的春景,园子里绿油油的葵菜上还带着露水,朝阳升起之后,晒干了露水,葵菜又沐浴在一片阳光中.世上的万物都在春天受到大自然雨露的恩惠,焕发出无比的光彩.可是,秋天一到,它们都要失去鲜艳的光泽,变得枯黄衰落了.万物都有盛衰的变化,人也有由少年到老年的过程.时间就像大江大河的水一样,一直向东流入大海,一去不复返了.我们在年少力强的时候如果不珍惜时光,好好努力的话,到老的时候就只能白白地悲伤了!野望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译文]在黄昏的时候,我伫立在东皋村头怅望,彷徨徘徊心中没有主张。

每一棵树都凋谢枯黄,每一座山峰都涂上落日的余晖。

放牛的儿童骑着小牛回家,猎人骑着骏马带回猎物。

我看到这些人又并不相识,心情郁闷于是长声歌唱《诗经》中“采薇采薇”的诗句。

------------------------------------------------------------------------《野望》写的是山野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几分彷徨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皋是水边地。

东皋,指他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

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

“徙倚”是徘徊的意思。

“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下面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

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

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然而,王绩还不能象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说:“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读熟了唐诗的人,也许并不觉得这首诗有什么特别的好处。

可是,如果沿着诗歌史的顺序,从南朝的宋、齐、梁、陈一路读下来,忽然读到这首《野望》,便会为它的朴素而叫好。

南朝诗风大多华靡艳丽,好象浑身裹着绸缎的珠光宝气的贵妇。

从贵妇堆里走出来,忽然遇见一位荆钗布裙的村姑,她那不施脂粉的朴素美就会产生特别的魅力。

王绩的《野望》便有这样一种朴素的好处。

这首诗的体裁是五言律诗。

自从南朝齐永明年间,沈约等人将声律的知识运用到诗歌创作当中,律诗这种新的体裁就已酝酿着了。

到初唐的沈佺期、宋之问手里律诗遂定型化,成为一种重要的诗歌体裁。

而早于沈、宋六十余年的王绩,已经能写出《野望》这样成熟的律诗,说明他是一个勇于尝试新形式的人。

这首诗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经过情——景——情这一反复,诗的意思更深化了一层。

这正符合律诗的一种基本章法。

---------------------------------------------------------------------------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①,遥隔②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③,平海④夕漫漫。

【评析】这是一首怀乡思归的抒情诗。

以兴开首,借鸿雁南飞,引起客居思归之情。

中间写望见孤帆远去,想到自己无法偕同的怅惘,最后写欲归不得的郁积。

全诗情感是复杂的。

诗人既羡慕田园生活,有意归隐,但又想求官做事,以展鸿图。

这种矛盾,就构成了诗的内容。

------------------------------------------------------------------------------[原文]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渔情。

〔析赏〕 古代云梦本有二泽(湖),跨今之湖北省的长江南北,江北叫云,江南叫梦。

这两句和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同是歌咏洞庭湖的名句,都是写洞庭湖水之壮阔的-洞庭湖一片氤氲的水气,蒸薰着整个云梦泽,湖水波浪壮阔,直摇撼着岳阳城。

------------------------------------------------------------------------黄鹤楼①【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②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注释】①黄鹤楼:在今武汉长江大桥武昌桥头的黄鹤矶上,背依蛇山,俯瞰长江,与岳阳楼、滕王阁合称江南三大名楼。

②鹦武洲:在汉阳西南长江中。

【品评】黄鹤楼始建于吴黄武二年 (223),以楼址在黄鹤矶得名。

然而费文袆(音衣)登仙驾鹤于此之说既见于《图经》,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之说又见于《齐谐志》,可见黄鹤楼因仙人乘黄鹤而得名,早以成为民间传说。

崔颢于仕途失意之时来登此楼,其感受与传说拍合,触动灵感、发此浩歌。

前半篇就传说生发:昔人与黄鹤俱去,空余此楼,徒有黄鹤之名而已

吊古伤今,感慨淋漓。

又就“黄鹤去”腾空飞跃,突进一层:黄鹤飞去时白云悠悠,黄鹤一去不返,白云依旧悠悠,然而也只是“空”悠悠而已

四句诗一气贯注,盘旋转折。

虽紧扣诗题,借鹤去楼空、白云飘忽写今昔变化,而诗人独立楼头的身影和百感茫茫的心态,亦依稀或见。

后半篇写眼前景及由此引发的身世之感与思乡之情。

晴川历历,芳草萋萋,烟波浩渺,暮霭迷蒙,久游思归,乡关何处

望汉阳树,望鹦鹉洲,望江上,望乡关,四顾苍茫,飘泊无依,遂以“使人愁”感慨作结。

四句诗激情喷溢,顺流直下,与前半篇形成有机的统一体。

此诗前四句借鉴南朝民歌和沈佺期《龙池篇》,运用了辘轳相转的句式。

“黄鹤”三见,“空”字重出,每三句除“黄”字外全用仄声,第四句以三平调煞尾,第二联“不复返”与“空悠悠”失对。

这都不符合七律的要求。

但由于一气转折,自然超妙,且后两联格律精严,故论者不仅不以为病,而且视为创体、奇格,高度赞扬。

相传李白登黄鹤楼,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之叹;其后作《鹦鹉洲》、《登金陵凤凰台》诸诗,均反复效法(见《唐才子传》 卷一、《唐诗记事》 卷二一、《瀛奎律髓》卷一)。

宋人严羽《沧浪诗话·诗评》云:“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清人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十三选此诗,评云:“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

”坐观垂钓者, 空有羡鱼情 。

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长歌行(汉乐府)作者:佚名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希。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昆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园里的葵花绿油油无比茂盛,清晨的露珠亮晶晶期待阳光。

温暖的春天雨露滋润阳光照,世上的万物欣欣向荣多辉煌

常常担心寒秋季节将要来到,到那时花卉草木都衰败枯黄。

时光流逝像万条江河流东海,什么时候啊它会再向西流淌

年轻时不珍惜时间努力向上,年老力衰只能白白悔恨悲伤。

乐府诗是最能代表汉代诗歌成就的一种体裁。

它常采用赋、比、兴、互文、反复歌咏的修饰手法及铺陈、对比、烘托等技巧状物抒情,这首《长歌行》便代表了这种特色。

作者借百川归海、一去不回来比喻韶光之匆匆易逝,感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劝勉世人要珍惜光阴,有所作为。

全诗从青葵起兴,联想到四季变化,又以江河作比,得出应当抓紧时间奋发努力的结论,其比兴手法是很明显的。

“长歌”适宜表达深沉的感情,这一首娓娓道来,有描述,有抒情,有叹惋,也有劝勉,使整首诗含蕴细腻,余意无穷。

既继承了“歌以咏志”的传统,又极富形式上的美感,便于反复吟诵。

野望-王绩王绩东皋①薄暮望,徙倚②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③怀采薇。

【评析】此诗写山野秋景,景中含情,朴素清新,流畅自然,力矫齐梁浮艳板滞之弊,是王缜的代表作之一。

首联叙事兼抒情,总摄以下六句。

首句给中间两联的“望”中景投人薄薄的暮色;次句遥呼尾句;使全诗笼罩着淡淡的哀愁。

颌联写薄暮中的秋野静景,互文见义,山山、树树,一片秋色,一抹落晖。

萧条、静谧,触发诗人彷徨无依之感。

颈联写秋野动景,于山山、树树,秋色、落晖的背景上展现“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的画面。

这画面,在秋季薄暮时的山野闲具有典型性。

既然是“返”与“归”,其由远而近的动态,也依稀可见。

这些牧人、猎人,如果是老相识,可以与他们“言笑无厌时”(陶潜《移居》),该多好

然而井非如此,这就引出尾联:“相顾无相识”,只能长歌以抒苦闷。

王绩追慕陶潜,但他并不像陶潜那样能够从田园生活中得到慰籍,故其田园诗时露彷徨、怅惘之情。

此诗一洗南朝雕饰华靡之习,却发展了南齐永明以来逐渐律化的新形武,已经是一首比较成熟的五律,对近体诗的形式颇有影响。

早寒江上有怀作者:孟浩然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韵译】:草木枯黄凋零了,阵阵鸿雁飞向南,北风呼啸刮不停,一江秋水一江寒。

家乡是那鹿行山,茅庐就在襄水湾,遥望远方的楚地,楚地茫茫在云端。

思乡眼泪已流尽,客旅生活多辛酸,孤帆远方在天际,此情此景不堪看。

我想找人问一问,迷路渡口在哪边

暮色苍茫无所见,只见江海水漫漫。

【评析】:这是一首怀乡思归的抒情诗。

以兴开首,借鸿雁南飞,引起客居思归之情。

中间写望见孤帆远去,想到自己无法偕同的怅惘,最后写欲归不得的郁积。

全诗情感是复杂的。

诗人既羡慕田园生活,有意归隐,但又想求官做事,以展鸿图。

这种矛盾,就构成了诗的内容。

如何解释“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青青子衿,悠悠,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思是:穿着青衣的, 是我心所仰慕的,因为你们的原故,我思考该如何招揽你们。

其中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引用了诗经中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大意是:你青色的衣裳,时常萦绕在我心中,纵使我不去找你,你怎么能够一点消息也没有

曹操在此借用此诗句表达一种求贤若渴的意思。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出自三国时期曹操的《短歌行》,原诗如下: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纳兰性德《金缕曲·赠梁汾》赏析

读解纳兰容若《金缕曲·赠梁汾》 纳兰容若《金缕曲·赠梁汾》曰:“德也狂生耳。

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

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不信道、竟成知己。

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

君不见,月如水。

共君此夜须沉醉。

且由他、蛾眉谣诼,古今同忌。

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

寻思起、从头翻悔。

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

然诺重,君须记。

”此乃容若初识顾梁汾时酬赠之作。

容若性笃于情,顾梁汾祭先生文激赏曰“其于道义也甚真,特以风雅为性命,朋友为肺腑”。

是作成于丙辰(1676),容若年二十二,时顾梁汾年四十,黑头解官,馆于纳兰府,志不得,而容若乃纳兰府少主,与顾定肺腑之交,必先明其志,以消悬殊地位之隔阂。

词起拍即自命“狂生”,“狂”者,指慷慨激发、忘形尘俗也。

犹顾梁汾祭文赞其“浩浩落落,其以世味也甚淡,直视勋名如糟粕,势利如尘埃”也。

容若门第显赫,却自认乃命运播弄,误生京国簪缨之族。

缁尘句出谢眺:“谁能久京洛,缁尘染素衣。

”乌衣,借晋王谢诸甲宅之乌衣巷以指豪门。

此拍以“缁尘”领起,容若视功名富贵如粪土高洁情怀溢于言表。

继而用李贺《浩歌》“买丝绣作平原君,有酒唯浇赵州土”原句,以示其景仰平原君广纳贤才,而如是“见才必怜,见贤必慕”之情,竟无人领会!而后反问,迭用“不信”、“竟”,其遭逢知己的喜悦之情,溢于言外。

继而反用老杜《短歌行》“青眼高歌望吾子,眼中之人我老矣”之诗意,庆幸两人尚值盛年,当席前痛饮,浇块垒,诉生平,酣畅淋漓,尽情歌哭。

收拍宕开,以景作结。

月色莹洁如水,以象友情肝胆相照,更渲染出高洁而凄清之氛围,即情即景,尽在不言中。

下片起拍呼应“向尊前”,由己而及梁汾,作慰勉之词。

蛾眉谣诼,出自《离骚》“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把梁汾之遭忌纳入普遍规律,劝其横眉冷对宵小。

“古今同忌”之“同”,更囊括了自己。

休问过去将来、何族何官,悠悠身世,实不可知。

若要寻思,从头皆错。

所幸者知己相逢,一日心期,此谊长存,历千劫而不改初衷;所惜者,相见恨晚,愿结后生之缘。

结拍用《史记·季布传》“一诺千金”之典,以示结友之忠挚情谊。

顾梁汾和词附注,曾“私讶他生再结,殊不祥何意,为乙丑五月(1685容若逝世之年)之谶也,伤哉!” 容若词主体风格韵淡恩幽,凄切婉丽,然不乏豪宕之词。

徐轨《词苑丛谈》评此词“嵚嵜磊落,不啻坡老、稼轩,都下竞相传写。

” ======================== 清代词坛,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许多词人,竞用〔金缕曲〕这一词牌填词。

像陈维崧,一生竟写了〔金缕曲〕几百首。

而在清代众多的〔金缕曲〕里,最受人注意的,有纳兰性德赠梁汾一首。

据徐釚在《词苑丛谭》中说,此词一出,“都下竞相传写,于是教坊歌曲间,无不知有《侧帽词》者。

” 纳兰性德字容若,是清代初年杰出的词人,梁启超在评价他的词作时,说他“直追李主”。

况周颐也认为:“纳兰容若为国初第一词人。

”现存纳兰性德的词作,有三百多首。

这些词,有写爱情的苦闷,有写仕宦的烦恼,有写塞外风光与江南景物,也有表现封建社会行将崩坏时地主阶级有识之士的失落感。

许多词,写得凄婉动人,其中又充塞着磊落不平之气,在词史上独具一格。

可惜,纳兰性德只活了三十一岁,作为贵介公子、皇室侍卫,生活面比较狭窄,这不能不对创作也有所影响。

在二十四岁那年,纳兰性德把自己的词作编选成集,名为《侧帽词》。

顾贞观后来重刊纳兰的词作,更名《饮水词》。

〔金缕曲〕《赠梁汾》则是纳兰词中熠熠生辉的一首绝唱。

梁汾,就是顾贞观的别号。

顾贞观也是清初著名的诗人,他一生郁郁不得志,早年担任秘书省典籍,因受人轻视排挤,忿而离职。

李渔在《赠顾梁汾典籍》一诗中说:“镊髭未肯弃长安,羡尔芳容忽解官;名重自应离重任,才高那得至高官。

”这表明,顾贞观的离任,实在是不得已的。

纳兰性德在词里说:“蛾眉谣琢,古今同忌”,正是有所为而发。

顾贞观是在四十岁时,才认识纳兰性德的,他说:“岁丙午,容若二十有二,乃一见即恨识余之晚。

”那时,顾贞观又一次上京,经人介绍,当了纳兰性德的家庭教师,两人相见恨晚,成为忘年之交。

纳兰性德与顾贞观心心相印,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对现实有共同的认识。

据顾贞观说,吴兆骞被诬流放,纳兰性德看了顾给吴的两首〔金缕曲〕,异常感动,决心参予营救吴兆骞的活动,并且给顾贞观写了这首披肝沥胆的诗篇。

“德也狂生耳”,起句十分奇兀,使人陡然一惊;因为纳兰性德的父亲明珠,是当时权倾朝野的宰辅。

纳兰性德风华正茂,文武双全,在他面前正铺设着一条荣华富贵的坦途。

然而,他竟劈头自称“狂生”,而且还带着颇为不屑的语气,这一下就抓住了读者的心,使人不得不注意品味。

跟着三句,是他对自己身世的看法,“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

”缁尘即尘污,比喻世俗的污垢。

纳兰性德化用谢朓“谁能久京洛,缁尘染素衣”的诗意,说自己生长在京师的富贵人家,蒙受尘世的污浊。

“偶然间”三字。

表明他并不希罕金粉世家繁华喧嚣的生活。

在词的开头,他就坦率地把自己鄙薄富贵家庭的心境,告诉给顾贞观,是希望出身寒素的朋友们理解他,不要把他看成是一般的贵介公子。

“有酒惟浇赵州土”。

原是唐代诗人李贺的诗句:“买丝绣作平原君,有酒唯浇赵州土。

”平原君即战国时代赵国的公子赵胜,此人平生喜欢结纳宾客。

李贺写这两句诗,对那些能够赏识贤士的人表示怀念。

他举起酒杯,浇向赵州,觉得茫茫宇内,惟独平原君值得景仰。

纳兰性德径用李诗入词,同样是表示对爱惜人才者的敬佩。

当然,他和李贺的心情不尽相同。

李贺怀才不遇,攀附无门;纳兰性德生长名门,青云有路。

但是,他从顾贞观、吴兆骞等人的遭遇里,深深感到社会的不平,感到人才总是无法逃脱遭受排挤的厄运,因而忧思重重,满怀悲愤。

他也知道,他的心境,很难得到世人的理解,他呼喊:“谁会成生此意”,透露出孤独落寞的悲哀。

总之,他的失望、彷徨、牢骚之情,统统包含在反诘的口吻之中。

前几句,作者极写心情的抑郁,这正好为得遇知己朋友的兴奋预作蓄势。

就在感到山穷水尽的时候,他遇到梁汾了。

“不信道,竟逢知己”。

骤然看来,在“不信道”之后,又加上“竟”字,显得有点累赘,但重复强调意外之感,是为了表达得友的狂喜。

这几句,笔势驰骤,极尽腾挪变化之妙。

接下去是写知己相逢的情景。

“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

”青眼是高兴的眼色,据说晋代阮籍能为青白眼,遇见意气相投的人,便露出青色的眼珠。

杜甫《短歌行》有句云:“青眼高歌望吾子,眼中之人我老矣。

”纳兰性德翻用其意,说他们相遇时彼此正当盛年,都还未老,于是青眼相向,慷慨高歌。

不过,在举杯痛饮之余,又不禁涕泪滂沱。

英雄失路,惺惺相惜,得友的喜悦、落拓的悲哀,一齐涌上心头。

辛稼轩曾有句云:“倩何人,唤取翠袖红巾,揾英雄泪。

”纳兰性德的心情,与此相类。

不过,辛词“揾”字比较含蓄,纳兰用“拭尽”一语,却是淋漓尽致地宣泄情感。

这几句,诗人把歌哭笑啼交错在一起,比杜、辛的诗句显得更鲜明更奔放。

上阕,以“君不见,月如水”作收束。

它是全篇唯一的景语。

那一夜,月儿皎洁,凉浸浸的,似是映衬着他们悲凉的情怀,又似是他们纯洁友谊的见证。

一般人写词,包括纳兰性德在内,总喜欢较多敷写眼前或内中看到的景色。

因情写景,情景相生,会收到形象生动境界隽永的艺术效果。

象〔金缕曲〕这样体制较长的词调,完全不入景语,则易流于粗率。

纳兰性德这首词着眼于传情,诗人直抒胸臆,但也注意顺手拈来一二景语,约略点染。

沈谦在《堪词杂说》中认为:“长调要操纵自如,忌粗率,能于豪爽中著一二精微语,绵缠中著一二激厉语,尤见错综。

”这是颇有见地的经验之谈。

纳兰性德在歇拍中稍作跌宕,略写月色,正是在豪爽中夹入工细之笔。

这似乎是闲笔,却使人感到,诗人极度激动的感情,又蕴含着深沉的意味。

下阕,纳兰从同情顾贞观、吴兆骞的坎坷遭遇着笔。

“共君此夜须沉醉。

”这里的“须”字很值得玩味。

它表明,诗人要有意识地使自己神经麻木。

从写法上看,此句与杜甫的名句“白日放歌须纵酒”也颇相似,但意境大不相同。

“纵酒”未必大醉,“沉醉”却是醉得不省人事。

为什么必须烂醉如泥

下面跟着作答。

“且由他,蛾眉谣诼,古今同忌。

”屈原说过:“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在纳兰性德看来,古往今来,有才识之士被排斥不用者多如牛毛,顾贞观等受到不公的待遇也自不可避免。

不合理的现实既已无法改变,他便劝慰好友,大家懒得去管,一醉了事。

这种一醉解千愁的作法,固然是逃避现实的表现,但诗人冷峭的情绪,乃是愤怒与消极的混合物。

“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

从顾贞观等今古才人的遭遇中,诗人想到自己。

在污浊的社会中,过去的生涯,毫无意趣,将来的命运,也不值一晒,因而他发出了“寻思起,从头翻悔”的感叹。

在词的开头,诗人已透露出他对门阀出身的不屑,这里再一次申明,是强调他和顾贞观有着同样的烦恼,对现实有着同样的认识,他和顾贞观一起承受着不合理社会给予的压力。

在这里,通过诗人对朋友安慰体贴相濡以沫的态度,我们也看到了他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激忿。

在激动之余,纳兰性德把笔锋拉回,用沉着坚定的调子抒写他对友情的珍惜。

“一日心期千劫在,后生缘,恐结在他生里。

”劫是梵语劫簸的省略,是计算时间的数量词。

在不期然得遇知己的时刻。

他郑重表示,一旦倾心相许,友谊便地久天长,可以经历千年万载。

同时,彼此相见恨晚,只好期望来世补足今生错过的时间。

用不着剖析,这番誓言,灼热如火。

结句“然诺重,君须记”。

再三叮咛,强烈地表达与顾贞观世世为友的愿望。

纳兰性德有些词,写得悲凉顽艳,象“春云吹散湘帘雨,絮粘蝴蝶飞还住”。

象“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

使人读来觉得香留齿颊。

但是,纳兰词最大的特点是直抒性灵,感情直率,他一贯认为,“诗乃心声,性情之事也。

”这种主张,体现在创作中,便显得不事雕饰,天籁自鸣。

王国维说:“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

”这比较准确地概括出纳兰性德的创作风格。

就〔金缕曲〕《赠梁汾》而言,我们可以看到诗人运笔如流水行云,一任真纯充沛的感情在笔端酣畅地抒发。

不过,纳兰性德的诗歌直写怀抱,又非不注意艺术锤炼,一味粗头乱服。

从〔金缕曲〕的分析中,我们发现作者经常化用名句,运用典故。

刘熙载在《艺概》中说:“词中用事,贵无事障。

晦也,肤也,多也,板也,此类皆障也。

姜白石用事入妙,其要诀所在,可于其《诗说》见之,曰:‘僻事实用,熟事虚用。

学有余而约用之,善用事者也。

乍叙事而间以理言,得活法者也。

’”纳兰性德天衣无缝地流畅地运用故实,就是善与活的一例。

正因如此,这首〔金缕曲〕显得既酣畅,又深沉;既慷慨淋漓,又耐人寻味。

这首词没有华丽的词藻,却使人读来五内沸腾,神摇魄荡,感觉到作者字字句句,出自肺腑。

它的成就,证实了一条创作的真理:真情实感,是诗歌的生命。


短歌行诗句赏析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