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横财不富
1、巨大的建筑是一木一石叠起来的们何妨做木一石呢
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致赖少麟》一九三五年) 2、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说话。
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随感录四十一》一九一八年) 3、多有“不耻最后”的人的民族,无论甚么事,怕总不会一下子就“土崩瓦解”的,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这个与那个》一九二六年) 4、看罢,他们是战胜军国主义的,他们的评论家还是自己责备自己,有许多不满。
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类,向人道前进。
多有不自满的人的种族,永远前进,永远有希望。
多有只知责人不知反省的人的种族,祸哉祸哉
(《随感录六十一》一九一九年) 5、即使艰难,也还要做;愈艰难,就愈要做。
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冷笑家的赞成,是在见了成功之后……(《中国语文的新生》一九三四年) 6、在要求天才的产生之前,应该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
——譬如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便没有花木了;所以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
(《未有天才之前》一九二六年) 7、中国人自己诚然不善于战争,却并没有诅咒战争;自己诚然不愿出战,却并未同情于不愿出战的他人;虽然想到自己,却没有想到他人的自己。
(《一个青年的梦译者序二》一九一九年) 8、在中国,尤其是在都市里,倘使路上有暴病倒地,或翻车捽摔伤的人,路人围观或甚至高兴的人尽有,有肯伸手来扶助一下的人却是极少的。
(《经验》一九三三年) 9、我总觉得洋鬼子比中国人文明,货只管排,而那品性却很有可学的地方,这种敢于指摘自己国度的错误的,中国人就很少。
(《两地书之廿九》一九二五年) 10、我先前的攻击社会,其实也是无聊的。
社会没有知道我在攻击,倘一知道,我早已死无葬身之所了……我之得以偷生者,因为他们大多数不识字,不知道,并且我的话也无效力,如一箭之入大海。
否则,几条杂感,就可以送命的。
民众的惩罚之心,并不下于学者和军阀。
(《答有恒先生》一九二七年) 11、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
牺牲上场,如果显得慷慨,他们就看了悲壮剧;如果显得觳觫(即恐惧颤抖),他们就看了滑稽剧。
北京的羊肉铺常有几个人张嘴艨窗羊,仿佛颇为愉快,人的牺牲能给他们的益处,也不过如此。
而况事后走不几步,他们并这一点也就忘沉恕
(《赌壤走后怎样》一九二六年) 12、我独不解中国人何以于旧状况那么心平气和,于较新的机运就这么疾首蹙额;于已成之局那么委曲求全;于初兴之事就这么求全责备
(《这个与那个》一九二六年) 13、只要从来如此,便是宝贝。
即使无名肿毒,倘若生在中国人身上,也便“红肿之处,艳若桃花;溃烂之时,美如乳酪”妙不可言。
(《随感录三十九》一九一九年) 14、可惜中国人但对于羊显凶兽相,而对于凶兽则显羊相,所以即使显凶兽相,也还是卑怯的国民。
这样下去,一定要完结的。
我想,要中国得救,也不必添甚么东西进去,只要青年们将这两种性质的古传用法,反过来一用就够了;对手如凶兽时就如凶兽,对手如羊时就如羊
(《忽然想到.七》一九二五年) 15、中国人不但“不以戎首”、“不为祸始”,甚至于“不为福先”。
所以凡事都不容易有改革;前驱和闯将,大抵是谁也怕得做。
然而人性岂真能如道家所说的那样恬淡;欲得的却多。
既然不敢径取,就只好用阴谋和手段。
以此,人们也就日见其卑怯了,既是“不为最先”,自然也不敢“不耻最后”,所以虽以是一大堆群众,略见危机,便“纷纷作鸟兽散”了。
(《这个与那个》一九二六年) 16、中国人原是喜欢“抢先”的人民,上落电车,买火车票,寄挂号信,都愿意是一到便是第一个。
(《为翻译辩护》一九三三年) 17、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真死掉了。
(《空谈》一九二六年) 18、中国的孩子,只要生,不管他好不好,只要多,不管他才不才,生他们的人,不负教他的责任。
虽然“人口众多”这一句话,很可以闭了眼睛自负,然而这许多人口,便只在尘土中辗转,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
(《随感录廿五》一九一八年) 19、中国人有一种矛盾思想,即是:要子孙生存,而自己也想活得长久,永远不死;及至知道没法可想,非死不可了,却希望自己的尸身永远不腐烂。
(《老调子已经唱完》一九二七年)
《左传》 《战国策》 《国语》 《论语》 《孟子》 《荀子》 《庄子》
1左传 左丘明 我国第一部叙述详备的编年史 对有关春秋时期间政治军事外交以及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大 史实都有载述,具体完整的显示了时代概况2战国策 作者不详 国别体史书 主要记载战国时代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相互辩论时发表的 政治见解和提出的斗争策略,以及他们错综复杂的政治活动 名篇《邹忌讽齐王纳谏》《画蛇添足》《鹬蚌相争》3国语 作者不详 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 全书按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分国编次,记载从 周穆王到周贞定王前后五百余年的史实4论语 孔子的弟子编纂 先秦儒家典籍 儒家仁爱思想 语录体5孟子 孟子及其门人 先秦儒家学派著作 儒家仁义思想 文章雄辩、气势充沛、感情强烈、词锋犀利、善用譬喻6荀子 荀况 先秦儒家的重要著作 文章论题鲜明,结构严密,说理辟透,有很强的逻辑性7庄子 庄子及其门人 先秦道家学派的著作 名篇《逍遥游》
“论语”的作者和编著年代?
其中当然子的学生。
《论语书有孔子弟子的笔墨,也有孔子再子的笔墨,那么,著作年代便有先。
这一点,从词义的运用上也适当地反映了出来,譬如“夫子”一词,在较早的年代一般指第三者,相当于“他老人家”,直到战国,才普遍用为第二人称的表敬代词,相当于“你老人家”。
《论语》的一般用法都是相当于“他老人家”的,孔子学生当面称孔子为“子”,背后才称“夫子”,别人对孔子也是背面才称“夫子”,孔子称别人也是背面才称“夫子”。
只是《阳货篇第十七》中有两处例外,言偃对孔子说,“昔者偃也闻诸夫子”;子路对孔子也说,“昔者由也闻诸于夫子”,都城是当面称“夫子”,“夫子”用如“你老人家”,开战国时运用“夫子”一词的词义之端。
崔述在《洙泗信录》据此断定《论语》的少数篇章的“驳杂”,固然未免武断;但《论语》的著笔有先有后,其间相距或者不止于三、五十年,似乎可以由此窥测得到。
《论语》一书,既然成于很多人之手,而且这些作者的年代相去或者不止于三、五十年,那么,这里后编定者是谁呢
自唐人柳宗元以来,很多学者都疑心是由曾参的学生所编定的。
第一《论语》不但对曾参无一处不称“子”,而且记载他的言行和孔子其他弟子比较起来为最多。
第二,在孔子弟子中不但曾参最年轻,而且有一章还记载着曾参将死之前对孟敬子的一段话。
《论语》所叙的人物和事迹,再没有比这更晚的,那么,《论语》的编定者或者就是这班曾参的学生。
因此,我们说《论语》的著笔当开始于春秋末期,而编辑成书则在战国初期,大概是接近于历史事实的
文学急
急
急
楚辞 :楚辞渊源于中国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
它受着《诗经》的某些影响,但同它有直接血缘关系的,还是在南方土生土长的歌谣。
先秦诸子散文 :先秦诸子散文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各个学派的总称,诸子即指各家的代表人物,亦指他们的代表作;百家即指各学派。
魏晋玄学 :魏晋玄学,以名理、玄论、旷达三系分。
大抵由汉魏到锺会一段,以「名理」称之;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被誉为“诗母” 《古诗十九首》是汉末一批无名诗人所创作的抒情短诗格律诗(近体诗): 格律诗是在字数、韵脚、声调、对仗各方面都有许多讲究的诗。
它规定诗有定句,句有定字,字讲平仄,严格压韵.乐府: “乐府”原是古代掌管音乐的官署。
后来又专指汉代的乐府诗。
汉惠帝时,有乐府令一官,可能当时已设有乐府。
《文心雕龙》:是刘勰(约465—约532)字彦和,东莞莒(今山东莒县)人,世居京口.所写《文心雕龙》的文学思想是传统观念与时代思潮的集合唐传奇:唐代传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小说文体,是在六朝志怪小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