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有哪些
中国古代建筑 (一)殿堂 中国古代建筑群中的主体建筑,包括殿和堂两类建筑形式,其中殿为宫室、礼制和宗教建筑所专用。
堂、殿之称均出现于周代。
“堂”字出现较早,原意是相对内室而言,指建筑物前部对外敞开的部分。
堂的左右有序、有夹,室的两旁有房、有厢。
这样的一组建筑又统称为堂,泛指天子、诸侯、大夫、士的居处建筑。
“殿”字出现较晚,原意是后部高起的物貌;用于建筑物,表示其形体高大,地位显著。
自汉代以后,堂一般是指衙署和第宅中的主要建筑,但宫殿、寺观中的次要建筑也可称堂,如南北朝宫殿中的“东西堂”、佛寺中的讲堂、斋堂等。
殿和堂都可分为台阶、屋身、屋顶三个基本部分。
其中台阶和屋顶形成了最明显的外观特征。
因受封建等级制度的制约,殿和堂在形式、构造上都有区别。
殿和堂在台阶做法上的区别出现较早:堂只有阶;殿不仅有阶,还有陛,即除了本身的台基之外,下面还有一个高大的台子作为底座,由长长的陛级联系上下。
殿一般位于宫室、庙宇、皇家园林等建筑群的中心或主要轴线上,其平面多为矩形,也有方形、圆形、工字形等。
殿的空间和构件的尺度往往较大,装修做法比较讲究。
堂一般作为府邸、衙署、宅院、园林中的主体建筑,其平面形式多样,体量比较适中,结构做法和装饰材料等也比较简洁,且往往表现出更多的地方特征。
(二)楼阁 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多层建筑物。
楼与阁在早期是有区别的。
楼是指重屋,阁是指下部架空、底层高悬的建筑。
阁一般平面近方形,两层,有平坐,在建筑组群中可居主要位置,如佛寺中有以阁为主体的,独乐寺观音阁即为一例。
楼则多狭而修曲,在建筑组群中常居于次要位置,如佛寺中的藏经楼,王府中的后楼、厢楼等,处于建筑组群的最后一列或左右厢位置。
后世楼阁二字互通,无严格区分, 古代楼阁有多种建筑形式和用途。
城楼在战国时期即已出现。
汉代城楼已高达三层。
阙楼、市楼、望楼等都是汉代应用较多的楼阁形式。
汉代皇帝崇信神仙方术之说,认为建造高峻楼阁可以会仙人。
后,大量修建的佛塔建筑也是一种楼阁。
北魏洛阳永宁寺木塔,高“四十余丈”,百里之外,即可遥见。
建于辽代的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高67.31米,仍是中国现存最高的古代木构建筑。
可以登高望远的风景游览建筑往往也用楼阁为名,如黄鹤楼、滕王阁等。
中国古代楼阁多为木结构,有多种构架形式。
以方木相交叠垒成井栏形状所构成的高楼,称井□式;将单层建筑逐层重叠而构成整座建筑的,称重屋式。
唐宋以来,在层间增设平台结构层,其内檐形成暗层和楼面,其外檐挑出成为挑台,这种形式宋代称为平坐。
各层上下柱之间不相通,构造交接方式较复杂。
明清以来的楼阁构架,将各层木柱相续成为通长的柱材,与梁枋交搭成为整体框架,称之为通柱式。
此外,尚有其他变异的楼阁构架形式。
(三)亭 中周围开敞的小型点式建筑,供人停留、观览,也用于典仪,俗称亭子,出现于南北朝的中后期。
“亭”又指古代基层行政机构,兼设有旅舍形式 亭一般设置在可供停息、观眺的形胜之地,如山冈、水边、城头、桥上以及园林中。
还有专门用途的亭,如碑亭、井亭、宰牲亭、钟亭等。
亭的平面形式除方形、矩形、圆形、多边形外,还有十字、连环、梅花、扇形等多种形式。
亭的屋顶有攒尖、歇山、锥形及其他形式复合体。
大型的亭可筑重檐,或四面加抱厦。
陵墓、宗庙中的碑亭、井亭可做得很庄重,如明长陵的碑亭。
大型的亭可以做得雄伟壮观,如北京景山的万春亭。
小型的亭可以做得轻巧雅致,如杭州三潭印月的三角亭。
亭的不同形式,可以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
构造作法,亭的结构以木构为最多,也有用砖石砌造的。
亭多做攒尖顶和圆锥形顶。
四角攒尖顶在汉代已出现,八角攒尖顶和圆锥形顶在唐代明器中已有发现。
宋中所载“亭榭斗尖”,是类似伞架的结构。
这种做法可以从清代南方的园林中见到。
明清以后,方亭多用抹角梁,多角攒尖亭多用扒梁,逐层叠起。
矩形亭的构造则基本与房屋建筑相同。
(四)廊 中国古代建筑中有顶的通道,包括回廊和游廊,基本功能为遮阳、防雨和供人小憩。
廊是形成中国古代建筑外形特点的重要组成部分。
殿堂檐下的廊,作为室内外的过渡空间,是构成建筑物造型上虚实变化和韵律感的重要手段。
围合庭院的回廊,对庭院空间的格局、体量的美化起重要作用,并能造成庄重、活泼、开敞、深沉、闭塞、连通等不同效果。
园林中的游廊则主要起着划分景区、造成多种多样的空间变化、增加景深、引导最佳观赏路线等作用。
在廊的细部常配有几何纹样的栏杆、坐凳、鹅项椅(又称美人靠或吴王靠)、挂落、彩画;隔墙上常饰以什锦灯窗、漏窗、月洞门、瓶门等各种装饰性建筑构件。
(五)台榭 中国古代将地面上的夯土高墩称为台,台上的木构房屋称为榭,两者合称为台榭。
最早的台榭只是在夯土台上建造的有柱无壁、规模不大的敞厅,供眺望、宴饮、行射之用。
有时具有防潮和防御的功能。
台榭的遗址颇多,著名的有春秋晋都新田遗址、战国燕下都遗址、邯郸赵国故城遗址、秦咸阳宫遗址等,都保留了巨大的阶梯状夯土台。
榭还指四面敞开的较大的房屋。
唐以后又将临水的或建在水中的建筑物称为水榭,但已是完全不同于台榭的另一类型建筑。
(六)庙 中国古代的祭祀建筑。
形制要求严肃整齐,大致可分为三类: 1、祭祀祖先的庙。
中国古代帝王诸侯等奉祀祖先的建筑称宗庙。
帝王的宗庙称太庙,庙制历代不同。
太庙是等级最高的建筑。
贵族、显宦、世家大族奉祀祖先的建筑称家庙或宗祠。
仿照太庙方位,设于宅第东侧,规模不一。
有的宗祠附设义学、义仓、戏楼,功能超出祭祀范围。
2、奉祀圣贤的庙。
最著名的是奉祀孔丘的孔庙,又称文庙。
孔丘被奉为儒家之祖,汉以后历代帝王多崇奉儒学。
山东曲阜孔庙规模最大。
奉祀三国时代名将关羽的庙称关帝庙,又称武庙。
有的地方建三义庙,合祀刘备、关羽、张飞。
许多地方还奉祀名臣、先贤、义士、节烈,如四川成都和河南南阳奉祀三国著名政治家诸葛亮的“武侯祠”;浙江杭州和河南汤阴奉祀南宋民族英雄岳飞的“岳王庙”和“岳飞庙”。
3、祭祀山川、神灵的庙。
中国从古代起就崇拜天、地、山、川等自然物并设庙奉祀,如后土庙。
最著名的是奉祀五岳——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嵩山的神庙,其中泰山的岱庙规模最大。
还有大量源于各种宗教和民间习俗的祭祀建筑,如城隍庙、土地庙、龙王庙、财神庙等。
七)坛 中国古代主要用于祭祀天、地、社稷等活动的台型建筑。
北京城内外的天坛、地坛、日坛、月坛、祈谷坛、社稷坛等。
坛既是祭祀建筑的主体,也是整组建筑群的总称。
坛的形式多以阴阳五行等学说为依据。
例如天坛、地坛的主体建筑分别采用圆形和方形,来源于天圆地方之说。
天坛所用石料的件数和尺寸都采用奇数,是采用古人以天为阳性和以奇数代表阳性的说法。
祈年殿有三重檐分别覆以三种颜色的琉璃瓦:上檐青色象征青天,中檐黄色象征土地,下檐绿色象征万物。
至乾隆十六年改为三层均蓝色,以合专以祭天之意。
(八)塔 供奉或收藏佛舍利(佛骨)、佛像、佛经、僧人遗体等的高耸型点式建筑,又称“佛塔”、“宝塔”。
塔起源于印度,也常称为“佛图”、“浮屠”、“浮图”等。
塔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数量极大、形式最为多样的一种建筑类型。
塔一般由地宫、塔基、塔身、塔顶和塔刹组成。
地宫藏舍利,位于塔基正中地面以下。
塔基包括基台和基座。
塔刹在塔顶之上,通常由须弥座、仰莲、覆钵、相轮和宝珠组成;也有在相轮之上加宝盖、圆光、仰月和宝珠的塔刹。
塔的种类众多,中国现存塔2000多座。
按性质分,有供膜拜的藏佛物的佛塔和高僧墓塔;按所用材料可分为木塔、砖塔、石塔、金属塔、陶塔等;按结构和造型可分为楼阁式塔、密檐塔、单层塔、剌嘛塔和其他特殊形制的塔。
楼阁式塔著名的有西安慈恩寺塔、兴教寺玄奘塔、苏州云岩寺塔等。
密檐塔著名的有登封嵩岳寺塔、西安荐福寺塔、大理崇圣寺千寻塔等。
单层塔著名的有历城神通寺四门塔、北京云居寺石塔群、登封会善寺净藏禅师塔等。
剌嘛塔塔身涂白色,俗称“白塔”。
著名的有北京妙应寺白塔、山西五台县塔院寺白塔等。
金刚宝座塔著名的有北京正觉寺金刚宝座塔。
(九)影壁 建在院落的大门内或大门外,与大门相对作屏障用的墙壁,又称照壁、照墙。
影壁能在大门内或大门外形成一个与街巷既连通又有限隔的过渡空间。
明清时代影壁从形式上分有一字形、八字形等。
北京大型住宅大门外两侧多用八字墙,与街对面的八字形影壁相对,在门前形成一个略宽于街道的空间;门内用一字形影壁,与左右的墙和屏门组成一方形小院,成为从街巷进入住宅的两个过渡。
南方住宅影壁多建在门外。
农村住宅影壁还有用夯土或土坯砌筑的,上加瓦顶。
宫殿、寺庙的影壁多用琉璃镶砌。
明清宫殿、寺庙、衙署和第宅均有影壁,著名的山西省大同九龙壁就是之子朱桂的代王府前的琉璃影壁。
北京北海和紫禁城中的九龙壁也很有名。
(十)坊表 中国古代具有表彰、纪念、导向或标志作用的建筑物,包括牌坊、华表等。
牌坊 又称牌楼,是一种只有单排立柱,起划分或控制空间作用的建筑。
在单排立柱上加额枋等构件而不加屋顶的称为牌坊,上施屋顶的称为牌楼,这种屋顶俗称为“楼”,立柱上端高出屋顶的称为“冲天牌楼”。
牌楼建立于离宫、苑囿、寺观、陵墓等大型建筑组群的入口处时,形制的级别较高。
冲天牌楼则多建立在城镇街衢的冲要处,如大路起点、十字路口、桥的两端以及商店的门面。
前者成为建筑组群的前奏,造成庄严、肃穆、深邃的气氛,对主体建筑起陪衬作用;后者则可以起丰富街景、标志位置的作用。
江南有些城镇中有跨街一连建造多座牌坊的,多为“旌表功名”或“表彰节孝”。
在山林风景区也多在山道上建牌坊,既是寺观的前奏,又是山路进程的标志。
华表为成对的立柱,起标志或纪念性作用。
汉代称桓表。
元代以前,华表主要为木制,上插十字形木板,顶上立白鹤,多设于路口、桥头和衙署前。
明以后华表多为石制,下有须弥座;石柱上端用一雕云纹石板,称云板;柱顶上原立鹤改用蹲兽,俗称“朝天吼”。
华表四周围以石栏。
华表和栏杆上遍施精美浮雕。
明清时的华表主要立在宫殿、陵墓前,个别有立在桥头的,如北京卢沟桥头。
明永乐年间所建前和十三陵碑亭四周的华表是现存的典型。
一、 是世界建筑奇迹之一。
已被视为的象征,闻名于世界。
长城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的修筑是从战国时期开始的。
当时的秦、赵、魏、齐、燕、楚等诸侯国,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侵和自卫,都兴建了长城。
秦兼并六国后,为防范北方匈奴的突袭,于公元前213年发起了修筑长城的巨大工程,把秦、燕、赵、魏的原有长城连接起来,并加以扩建。
整个工程共征用民工30万人,连续花了l0多年方告完成,建成了西起甘肃临洮(今岷县),沿着黄河到内蒙临河,北达阴山,南到山西雁门关,东抵辽东的长城,全长达3000多公里。
由于长城工程极其艰巨,民工境况非常悲惨,故留下了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故事。
汉代除重修秦长城外,又修筑了内蒙古河套南的朔方长城,以及凉州西段长城。
凉州西段长城北起内蒙古居延海(今额济纳旗境内),沿额济河,经甘肃金塔,西到安西、敦煌、玉门关进入新疆。
整座长城“五里一燧,十里一墩,卅里一堡,百里一城”,构成了一个严整的防御体系。
汉以后的北魏、北齐、隋 、金等朝代都对长城进行过部分修建,到了明代则进行了全面的重修。
明代所修的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鸭绿江边,全长约6700公里(一万三干多华里)。
整个重修过程前后达100多年,可见工程的浩大和艰巨。
其中,山西以东的长城采用内部夯土,外面用砖石砌筑的方式,山西以西的长城全用夯土筑成。
整座长城上又建有很多关城,关城都建在地势险峻的要地,著名者有嘉峪关、居庸关、山海关等。
其中嘉峪关是现存长城关城中最完整的一处。
它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气势雄伟,布局周密,结构严谨,有“”之称。
相传,在修建这座雄关时,不但设计和建造技艺高超,而且连用料的计算也非常精确。
在关城建成之后,仅剩了一块砖,这块砖被后人放在重关的小楼上,作为纪念。
现在人们所看到的长城,主要是明代重修的,以前的长城则只剩下一些遗迹了。
绵延万余里的长城穿越在崇山峻岭、急流、溪谷等险峻的地段之上,工程之艰巨是难以想象的,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磅礴气概和聪明才智,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测量、规划设计、建筑技术、工程管理以及军事技术的高超水平。
二、故宫 故宫坐落于北京城的中心,占地1087亩,合72万多平方米,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
它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建筑传统和独待风格。
故宫始建于1406年,是明代永乐皇帝由南京迁都北京时所建的宫城。
从总体布局上说,它可分为前后两部分,即所谓的外朝和内庭。
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文华殿、武英殿作为两翼,为行使朝政的主要场所。
内庭由乾清官、交泰殿、坤宁宫和东西六宫构成,为皇室的生活居住区。
按四根柱为一间的传统进行计算,共有近万间之多,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
宫殿群由紫禁城围护,城高10米,外又围以52米宽的护城河。
整座城开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南门为午门、北门为玄(神)武门,东门为东华门、西门为西华门。
城的四角各建有一座角楼。
每座角楼各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脊,结构复杂,式样奇特,为古建筑中罕见的杰作。
关于角楼的建造,还流传有鲁班用秫秸编成蝈蝈笼作模型示范的传说。
整个故宫的建筑布局严谨规则,主次有序,并用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使空间丰富多变。
午门是故宫的正门,在城墙墩台上建有一组建筑。
正中是宽九间的庑殿顶重檐大殿,两侧有联檐通脊的殿阁伸展而出,四隅各有一个高大的角亭。
这一组建筑称五凤楼,巍峨壮丽、气势浑厚。
进午门,经过一个大庭院,再过金水桥,入太和门,即是外朝的三大殿,太和在前,中和居中,保和在后,依次建筑在一个呈工字形的高大基台上。
基台高8.13米,分3层,用汉白玉砌筑而成。
每层当中都有石雕御路,边上都装饰有栏板、望柱和龙头。
据统计,计有透雕栏板1414块,刻有云龙翔风图案的望柱1460根,龙头1138个。
这些石雕装饰,反映了独特风格的装饰艺术。
同时,在结构功能上又起着排水的作用。
栏板下,以及望校上伸出的龙头口中,都刻有小洞口。
每当下雨,水由龙头流出,恰似千龙喷水,蔚为大观。
太和殿又称金鸾殿,是皇帝发布政令和举行大典的场所。
殿高35.05米,宽63.96米,深37.20米,是故宫最大的建筑,也是现存全国最大的木构建筑。
它的结构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特点。
即,先在栓础上立木柱,柱上架大梁,梁上立小矮柱(瓜柱),再架上一层较短的梁;自大梁而上可以通过小柱重叠几层梁,逐层加高,每层的梁逐层缩短,形成重檐;在最上层立脊瓜柱,在两组构架之间横搭檩枋;在檩上铺木椽,椽上铺木板(望板),板上苫灰背瓷瓦;由于梁架逐层加高,小梁逐层缩短,从而形成斜坡式的屋面;屋檐出挑则采用斗拱承接,既可承重,又可增添装饰效果,是的又一大特色。
太和殿即采用这种结构,用73根大木柱支承梁架形成重檐庑殿式屋顶,上檐斗拱出跳单翘三重昂九踩,下檐为单翘重昂七踩。
整座建筑庄严雄伟,富丽堂皇,起着显示皇权至尊的效果。
与外朝要求宏伟壮丽、庭院开阔明显不同,作为帝后生活居住区的内庭呈现庭院深邃的特征,东西六宫各自成一体,排列井然。
又有后苑御花园,幽美恬静,可供游乐。
整个故宫的布局,以午门至神武门作中轴,呈对称性排列。
中轴线向南延伸至天安门,向北延伸至景山,恰与北京古城的中轴线相重合。
登上景山,眺望故宫,飞檐重叠,琉璃连片,壮丽辉煌,气象万千,堪称中国传统建筑之瑰宝。
三、颐和园 园林融汇了建筑美、艺术美和自然美,它是科技和艺术相互渗透、交融的结果。
中国的园林建筑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世界园艺史中独树一帜,成就斐然。
几干年来,在中国的大地上创建有成干上万的精美园林。
颐和园就是现在保存较为完整的大型皇家园林,在中国的传统园林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世界的园林建筑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颐和园坐落在北京西北部,方圆8公里(十六里),占地4350亩,规模宏伟,景色秀丽。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800多年前的金代,金章宗曾在此建金水院,是当时的西山八院之一。
其山称金山,引玉泉诸水至山下为池,叫金水池。
元时,据说有一老人在山上挖得—个刻有花纹的大石瓮,便改金山之名为瓮山。
元世祖曾命郭守敬两次引玉泉诸水至山下,并把金水池疏浚扩展为大水库,先后易名叫瓮山泊和大泊湖,俗称西湖或西海子,挖湖之土运上山加高瓮山,从而成为山高水阔的风景胜地。
明代又改瓮山为金山,改瓮山泊为金海,在山上建圆静寺,在湖畔建好山园行官,总称好山园,俗称西湖景。
1750年,清乾隆皇帝在圆静寺基础上,修建大报恩寺,为他的母帝祝寿,并改金山为万寿山,又对金海进行疏浚,改名昆明湖,整个园林叫清漪园,工程历时15年建成。
自此万寿山的清漪园,玉泉山的静明园,香山的静宜园,以及畅春园、圆明园,合称“三山五园”,而清漪园独具特色,有“何处燕山最畅情,无双风月属昆明”之誉。
令人气愤的是,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三山五园同遭厄运,被洗劫后又被纵火焚毁,清漪园除个别建筑外均成灰烬。
1886年,慈禧挪用海军经费,历时10年,进行修建,并改名颐和园。
1900年,颐和园又遭的掠夺和焚毁,1902年,慈禧再次修复。
现存的颐和园,既反映了中国古代园林技艺的高超造诣,也把列强的侵华罪行和清末统治者的腐败误国钉上了历史的耻辱柱。
颐和园继承了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传统特点和造园手法,并有所发展。
全园的布局,大体可分为东宫门和东山、前山、后山、昆明湖等几个部分。
整个园林有如下几个突出的持点: 1、以水取胜。
水域面积占全园的3/4,设计者依据水面开阂的特点,进行设计布置,主要建筑和风景点部面临昆明湖,或是俯览湖面。
为避免开阔的湖面显得单调,用长堤把湖面划分为几个区域,还在湖中布置了凤凰墩、治镜阁、藻鉴堂等岛屿,以象征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等海上三神山,从而使水域既开阔又富有情趣。
2、湖山结合。
湖北岸的万寿山高58米,好像翠屏峙立。
湖光山色,相映成趣。
前山是全园的中心,正中为一组巨大的建筑群,自山顶的智慧海而下是佛香阁、檀辉殿、排云殿、排云门、云辉玉宇坊以达湖面。
其中,琉璃砖瓦的无梁殿(智慧海)和高41米的佛香阁,气势雄伟,为最具特色的建筑。
这组中轴线的两旁,布置了许多陪衬的建筑物。
抱山环湖一带建有长廓和石栏,把湖与山明显地区分又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3、对比鲜明。
前山建筑壮丽,金碧辉煌,后山建筑隐蔽,风景幽静;昆明湖浩荡壮阔,后湖(苏州河)怡静精巧,东宫门内建筑密集,西堤和堤西区景物琉落有致。
强烈的反差,使游人产生不同的感受,从而更添情趣。
4、景随步转。
依据不同的地理特点,用楼、台、亭、阁、斋、堂、轩、馆、曲槛回廊以及假山花木等组合成各不相同的景点。
各景点之间既有明显的区别,又有有机的联系,使人们漫步园内,景色随处变换,层出不穷。
5、借景手法。
设计者不仅考虑了园内景物的相互配合借用,而且充分地利用周围的景色,使西山的峰峦,西堤的烟柳,玉泉山的塔影等,恍如园中的景物。
这种园内、园外均有景色的巧妙手法,给人一种园林范围更加扩大的感受。
6、园中有园。
在万寿山东麓一处地势较低,聚水成池的地方,依照无锡惠山园,建造了谐趣园。
它以水池为中心,配以堂、轩、亭榭、楼阁、游廊、小桥,自具独立的格局,成了园中之园。
而且它清雅幽静,与东宫门内密集的宫殿建筑群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焕然一新之感。
7、集景模写。
园中汇集了全国许多名胜景观,但又不是生硬仿造,而是别具神韵,如谐趣园仿自惠山园,西堤六桥仿自杭州西湖苏堤,涵虚堂、景明楼仿自黄鹤楼、岳阳楼,苏州街仿自苏州市街等,但又有很大的差异。
颐和园汇集了中国传统园林建筑艺术的精华。
它“虽由人造,宛如天成”,是园林建筑的一大代表作。
中国建筑自先秦至19世纪中叶以前基本上是一个封闭的独立的体系,2000多年间风格变化不大,通称为中国古代建筑。
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社会性质的改变,外国建筑,特别是西方建筑法式的大量输入,中国建筑与世界建筑有了较多的接触和交流,建筑风格发生了急剧变化,通称为中国近现代建筑。
本文重点介绍中国古代建筑。
中国古代建筑在封建社会中发展成熟,它以汉族木结构建筑为主体,也包括各少数民族的优秀建筑,是世界上延续历史最长、分布地域最广、风格非常显明的一个独特的体系。
中国古代建筑对于日本、朝鲜和越南的古代建筑有直接影响,17世纪以后,也对欧洲产生过影响。
和欧洲古代建筑艺术比较,中国古代建筑的审美价值与政治伦理价值高度统一;植根于深厚的传统文化,表现出鲜明的人文主义精神;总体性、综合性很强。
具体表现为: 一)重视环境整体经营 从春秋战国开始,中国就有了建筑环境整体经营的观念。
《周礼》中关于野、都、鄙、乡、闾、里、邑、丘、甸等的规划制度,虽然未必全都成为事实,但至少说明当时已有了系统规划的大区域规划构思。
《管子·乘马》主张,“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说明城市选址必须考虑环境关系。
中国的堪舆学说起源很早,除去迷信的外衣,绝大多数是讲求环境与建筑的关系。
古代城市都注重将城市本体与周围环境统一经营。
秦咸阳北包北坂,中贯渭水,南抵南山,最盛时东西达到二三百里,是一个超级尺度的城市环境。
长安(今陕西西安)、洛阳(北魏)、建康(今江苏南京)、北京(明清)等著名都城,其经营范围也都远远超过城墙以内;即使一般的府、州、县城,也将郊区包容在城市的整体环境中统一布局。
重要的风景名胜,如五岳五镇、佛道名山、邑郊园林等,也都把环境经营放在首位;帝王陵区,更是着重风水地理,这些地方的建筑大多是靠环境来显示其艺术的魅力。
二)单体形象融于群体序列 中国古代的单体建筑形式比较简单,大部分是定型化的式样,孤立的单体建筑不构成完整的艺术形象,建筑的艺术效果主要依靠群体序列来取得。
一座殿宇,在序列中作为陪衬时,形体不会太大,形象也可能比较平淡,但若作为主体,则可能很高大。
例如明清北京宫殿中单体建筑的式样并不多,但通过不同的空间序列转换,各个单体建筑才显示了自身在整体中的独立性格。
(三)构造技术与艺术形象统一 中国古代建筑的木结构体系适应性很强。
这个体系以四柱二梁二枋构成一个称为间的基本框架,间可以左右相连,也可以前后相接,又可以上下相叠,还可以错落组合,或加以变通而成八角、六角、圆形、扇形或其他形状。
屋顶构架有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无论哪一种,都可以不改变构架体系而将屋面作出曲线,并在屋角作出翘角飞檐,还可以作出重檐、勾连、穿插、披搭等式样。
单体建筑的艺术造型,主要依靠间的灵活搭配和式样众多的曲线屋顶表现出来。
此外,木结构的构件便于雕刻彩绘,以增强建筑的艺术表现力。
因此,中国古代建筑的造型美,很大程度上也表现为结构美。
(四)规格化与多样化统一 中国建筑以木结构为主,为便于构件的制作、安装和估工算料,必然走向构件规格化,也促使设计模数化。
早在春秋时的《考工记》中,就有了规格化、模数化的萌芽,至迟唐代已经比较成熟。
到宋元明三年(1100) 编成的《营造法式》,模数化完全定型,清雍正十二年(1734)颁布的《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又有了更进一步的简化。
建筑的规格化,促使建筑风格趋于统一,也保证了各座建筑可以达到一定的艺术水平。
规格化并不过于限制序列构成,所以单体建筑的规格化与群体序列的多样化可以并行不悖,作为一种空间艺术,显然这是进步的成熟现象。
中国古代建筑单体似乎稍欠变化,但群体组合却又变化多端,原因就是规格化与多样化的高度统一。
(五)诗情画意的自然式园林 中国园林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项突出成就,也是世界各系园林中的重要典型。
富有文化素养的人的审美情趣,采取建筑空间构图的手法,使自然美典型化,变成园林美。
其中所包含的情趣,就是诗情画意;所采用的空间构图手法,就是自由灵活、运动流畅的序列设计。
中国园林讲究“巧于因借,精在体宜”,重视成景和得景的精微推求,以组织丰富的观赏画面。
同时,还模拟自然山水,创造出叠山理水的特殊技艺,无论土山石山,或山水相连,都能使诗情画意更加深浓,趣味隽永。
(六)重视表现建筑的性格和象征涵义 中国古代建筑的政治伦理内容,要求它表现出鲜明的性格和特定的象征涵义,为此而使用的手法很多。
最重要的是利用环境渲染出不同情调和气氛,使人从中获得多种审美感受;其次是规定不同的建筑等级,包括体量、色彩、式样、装饰等,用以表现社会制度和建筑内容;同时还尽量利用许多具象的附属艺术,直至匾联、碑刻的文字,来揭示、说明建筑的性格和内容。
重要的建筑,如宫殿、坛庙、寺观等,还有特定的象征主题。
例如秦始皇营造咸阳,以宫殿象征紫微,渭水象征天汉,上林苑掘池象征东海蓬莱。
清康熙
是否有关于长城的信息?
长城纵横谈中国超过万里以上的长城有几道一是秦时期修筑的西洮(今甘肃省)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长5000多公里。
二是汉朝修筑的西起今新疆,东至辽东的内外长城和烽燧亭障,全长约1万多公里。
三是明朝修筑的西起嘉峪关,东至鸭绿江的长城,全长约6000多公里。
据司马迁《史记•蒙恬传》记:“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
因地形用险制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里。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的纷争局面宣告结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形成。
秦把它北面、东面沿赵、燕的旧长城,西起高阙,东到辽阳,再东行,抵达辽东所联接修筑的万里长城,即是根据巩固的中央集权封建制统一国家的需要所采取的一种政治军事措施。
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的15年里,由于采取了修筑长城这一防御工程和垦殖北方土地等措施,收到了好的效果。
匈奴北徙,十余年不敢南下牧马。
可见,筑长城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出于防御而采取的较好形式。
汉代长城是在秦长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汉高祖刘邦及文帝、景帝时期,面对匈奴奴隶主的掠扰,曾多次给以回击。
汉总结了秦的经验,修筑长城以抗匈奴,因此,在收复了被匈奴占领的土地之后,把秦始皇万里长城的规模扩大了,并筑了外城,它们的长度达到了1 万公里,是历史上修筑长城最长的一个朝代。
到了明代,万里长城的修筑更日趋完善,其防御功能更加明显,明朝为了防御蒙古、女真等游牧民族的扰掠,便十分重视北方的防务。
原来朱元璋在即将统一全国的时候,就采纳了朱升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建议。
这里所说的“高筑墙”就是修筑长城加强防务的意思,在朱元璋正式建国号的洪武元年(1368年)就派大将军徐达修筑居庸关等处长城,到1600年前后,经过200多年的时间才算基本完成这一西起嘉峪关、东至鸭绿江的万里长城修筑工程。
(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长城上为什么要建战台战台是戚继光任蓟镇总兵后,在加强和构筑蓟镇长城时,创造性地构筑的一种防御工程建筑物。
它的位置通常构筑在城墙里边附近有利于作战的制高点上,能居高临下,支援长城线上的作战。
在与城墙之间,以战墙连接,掩护战台和突入城墙之敌进行战斗。
所以战台的作用,相当于今天第二梯队的阵地。
战台的平面形状呈方形,高度为12米,长度和宽度各为15米。
每座战台的断面分作三层。
上层构筑1.7米的雉堞墙,供作战射击和值勤巡逻士兵以烟火、灯笼、旗子等报警与相互联络。
中层是供守御士卒作战,在四壁构筑炮窗和供箭弩用的射口,能向任何方向和角度实施观察和射击。
下层能保障士卒休息、食宿和储存兵器、粮食、饮水和各种作战物资。
战台的周围和掩护的障墙相连接,战台的三层之间以及战台与障墙之间的上下进出,均以木竹梯或绳索软梯连通。
这表明,战台和城墙、障墙之间在工程配系中既有联系,又能进行独立作战和长期坚守。
什么叫敌楼建于城墙上、并突出于城墙外侧用来防御攻城敌人的高台,称为敌楼。
北宋时期敌楼是建于马面上、向外悬挑的木构高台,每面一间有二柱或三间四柱;向外三面安装厚木板,开箭窗;上面平铺木椽,做平顶;顶上覆盖厚土以防矢石;有的部位还裹以牛革以防火箭,明长城的敌台,多骑墙而建,做成二至三层、中空、四面开有箭窗,供守城兵士居住和储存粮草、武器。
也称为空心敌台。
长城关隘处为什么要建关城关城通常建于关津要隘之处。
从地形上说,关城所处位置都控制着内外通路,而且地势险峻,凭险筑关,易守难攻,一夫当关,万夫莫敌。
它通常选择和构筑在具有重要战略、战术价值和敌我必争的高山峻岭之上,深沟峡谷之中,依山傍水的咽喉之地;或构筑在能控制江河海湾的要地,能以较少兵力抗击较多敌人的进攻。
关隘上所构筑的关城,是长城防线上起支撑骨干作用的守御要点,是和长城防线在某一地区的安危直接相关的。
关隘的关城,能驻扎和部署较多的兵力,储备足够的兵器、粮食和军用物资,直接供应和支援关城所管辖范围内长城线上的防御作战,它又是封锁突破口、保障纵深内控制的兵力反击入侵之敌和堵塞突破口的有力支撑。
明代长城防线在九边的各个镇内,这种关城、关塞、关堡等很多,其中著名的关城,如山海关、居庸关和八达岭、雁门关和嘉峪关等,就是典型的例子。
长城上为什么要修墙台城墙上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突出于墙外侧的台子,称为墙台,俗称马面。
墙台与城墙本身高度相同,其凸出于墙外部分,三面均砌垛口(雉堞)。
墙台的功能与敌台差不多,当敌人逼近城墙、准备登城时,城上守兵可凭借墙台从侧面射击来犯之敌。
雉堞、女墙各是干什么用的雉堞又称垛口,是城墙顶部筑于外侧的连续凹凸的齿形矮墙,以在反击敌人来犯时,掩护守城士兵之用。
有的垛口上部有了望孔,用来了望来犯之敌,下部有通风孔,用来保护墙体。
女墙又叫“睥睨”,指城墙顶上的小墙,建于城墙顶的内侧,一般比垛口低,起护栏作用。
有的女墙也设有了望孔。
长城上的障墙有什么用途为防止敌人攻上城墙后夺取战台而在城墙上构筑的横隔墙。
在战斗中,敌人如登上城墙,不仅可以沿城墙由侧方进攻战台,而且可以用火力侧射战台守兵,战台将陷于敌军、敌火的夹击之中。
因而在战台附近的城墙上,构筑一些高约2-3米的横障墙。
障墙一端与雉堞墙相接,另端距宇墙约1米,使能容单人通过。
障墙上设有射孔,守兵可据以射击。
由于战台皆建于制高点上,与战台联接的一段长城,类似登城梯道,倾斜角度较大。
如仅筑一二道障墙,起不到掩护敌火的作用。
所以在倾斜地段的长城上,根据倾斜度每隔一定距离筑一障墙,使每个障墙射孔均能实施超越射击,而重叠的若干障墙,可遮蔽战台不受敌侧射火力的射击。
显然面对这样的结构布局,攻击的敌人要攻入战台是极其困难的。
(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在长城主墙前面构筑战墙有何意义战墙多数构筑在长城线上重要部位的主城墙前面40-50米处的有利地形上,有的地方有几道战墙。
如北京西北小张家口—西红山—三司一带就有四道战墙。
战墙通常是以砖、石为材料,垒砌而成。
它能迫使敌人提前展开,在主城墙前方杀伤敌人,使敌人不能轻易接近主城墙;还可以割裂进攻敌人的战斗队形,有利于大量歼灭进攻的敌人。
所谓战墙,也可以说是在敌人易于接近的主城墙前方增筑的一道边墙。
战墙的规格根据地势情况而定。
在较平坦的地段,构筑得较高、较厚,并在墙上构筑雉堞和宇墙。
在较为陡峻的地形上,构筑得矮一些,其高度通常为2.5米。
战墙的主要特点,是在整个墙面上构筑可供卧、跪、立三种姿势的射孔,射孔是0.3米见方。
这三种射击姿势的三排射孔,呈梅花形交错配置,这就能保障在战墙内侧有更多的守卒参加战斗,同时能保障有高、中、低三种火力杀伤敌人,提高火力的密度,增大杀伤效果。
由于守御者在战墙之后,大大减少了伤亡程度。
为了守卒在作战中能及时向墙外出击与敌人交战,或包抄敌人的后路,战墙上每隔50-100米,预留一个用砖石砌筑的小巷门,或在适当位置将战墙断开,供人员正常进出。
战墙断开的结合部,其结构采取前后重叠,重叠的间隙为0.5米,前后战墙重叠的长度为15-20米,在重叠部分的后墙上,每隔3米预留一个射洞,用火力控制结合部的狭缝。
从敌方任何角度观察,这种结合部都是处于封闭的。
这种建筑技术和作战要求密切配合,为长城防线的积极守御创造了有利条件。
什么叫烽火台烽火台又称墩台、烽堠、狼烟墩等,体有圆、方数种,圆者上盖圆屋。
烽台由来已久,汉代叫做烽燧,多筑于远距城体之外的高山之巅或平川地高亢之处,俯控交通要地,专作了望和报警之用。
有的烽台和长城支脉相连,在建造上多土石合筑,圆形者下大上小,内侧筑有台阶以通上下。
烽台外有的加方形围墙设施,《太白阴经》卷五《烽燧台篇第四十六》云明烽燧“下筑羊马城,高下任便,常山三五为准,台高五丈,下阔三丈,上阔一丈”。
其尺寸和实际调查情况相符,但因台子多毁,设置情况已不清楚。
据记载台上小屋以板为之,上覆下栈,屋上置三灶,台上亦置三所。
流火绳三条,举烽烟用。
台内备旗、鼓、弩、炮石、垒木、水瓮、乾粮、火钻、火箭、蒿艾、狼粪、牛羊粪等,每烽六人,五人值班,一人传递文书符牒。
有的烽台基制和敌台基本相同,一般下部以石为基,有门。
上部以砖为台体,中空,周设箭窗,这种烽台可上可下。
台顶可以举烽火,或派遣付堠到敌区寻探消息,迂警回报,古北口卧虎山西编号29的烽火台,位于山顶,西北和墙体相接,平面为圆形,东西开门,门为圆拱形,门前有高3.8米宽2.1米的墙体,显然是进入烽火台的踏道。
门为青砖砌筑,拱券式,高1.8米,宽1.03米,进门后为深2米、宽1米的拱券洞,成直角南拐,有台阶八层可达台顶。
台子为圆形,下部用毛石砌起,高8.2米,再上为高1.5米的砖墙,通高9.7米。
台顶直径10.2米,周围砖砌高1.5米的短墙,台西南有一宽约1米的门道可通向城墙体,短墙上布满了望孔,今存12个,孔长30厘米、宽20厘米。
烽火台往往数个相连,在险要高山之巅,用信号构成了一个为防御体系服务的联络网。
当年修建长城的材料是怎么运上山的根据记载,当时搬运材料上山的办法大约有三种:一是人力搬运,用人背、肩扛、筐挑、扛子抬,有的还采用把人排成队,依次传递的方法。
二是简单的机具运输,如小车推、滚木、撬棍或山上安装绞盘把巨大石块绞上去,在深沟峡谷运送材料还采用了“飞筐走索”的办法,把砖瓦石灰装在筐里从两岸拉固的绳索上滑溜过去。
三是利用动物运输,传说古人曾用善于爬山的毛驴、山羊等,毛驴驮砖、山羊角系砖,以代替人力运输。
明长城修建时共分几个等级根据已发现的明代关于修建长城的石刻碑文记载,明长城大致是按三个等级建造的。
一等长城多修在要塞部位,一般以方条石为基座,墙身内外两侧用砖或条石砌筑,墙心填以灰土或毛石砌体,上部的垛口和女墙一律用砖砌出;墙顶也用砖铺墁,以供人马行走。
二等长城墙身外侧用砖或条石砌筑,内部用毛石砌体,内侧表面做虎皮石墙面,并用白灰勾缝,垛口及女墙全部用砖砌筑,墙顶也用砖铺墁。
三等长城多就地取材,一般用条石砌筑,内外两侧表面均做虎皮石墙面,墙的厚度、断面尺寸,墙顶上部的做法均根据防御需要和地形条件而定。
(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古时修筑长城的主要劳力是什么人长城修建工程中的劳力来源,大约有这么几个方面:一是服役的士卒,这是修筑长城的主要力量。
如秦始皇时修筑的长城即是大将军蒙恬在打退匈奴之后,以三十万大军戍防并修筑的。
二是征调的民夫,这是修筑长城的重要力量。
各个朝代修筑长城都大量强征民夫,据史载,每次修筑长城征调十万、数十万,甚至百余万劳力的情况屡见不鲜。
三是发配充军的犯人,在秦汉时候,有一种刑罚叫做“城旦”,就是罚去修长城的人。
此刑甚为苛酷:白天要轮流巡守,夜间才让筑城。
刑期4年。
四是巧立许多名目,强迫劳动人民修筑长城。
修筑长城的经费主要来自何处长城工程修筑经费主要靠封建政府的财政拨给,是国家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各代修筑长城的目的及当时客观形势不同,对长城工程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因而财政投入多少各个朝代各个时期都不尽相同,并且兴建时期常根据形势而有变动。
秦汉时期是万里长城工程兴建的高峰,因而这一时期长城工程经费的需求很大,尤其秦和西汉前期更为突出。
当时长城工程经费所依靠的财政收入主要是田租(土地税)和口赋(人口税)。
秦时税率较重,田租为什一之税,汉时税率比秦代有所减轻。
汉初为筹措国家财政经费还税及人身,每人到3岁时开征口赋,后又调整为7岁,税率20-30钱。
此外尚有算赋,即对15~56岁的成人课税,初为每人120钱,后因人口增加,税钱有所减少。
这些都是成为长城经费的主要来源。
除田租、口赋外还有户赋、关税、算缗钱以及牲畜税等,特别在汉武帝时期,对外用兵,为筹措军费、修筑长城、加强边防经费,还实行了盐、铁、酒类专卖政策,以便增加政府收入。
后来由于战争旷日持久,财政消耗极大,正常收入已不足以支付使用,统治者又采取卖官鬻爵、入钱赎罪等非常性收入措施。
以至西汉后期至东汉年间,社会经济衰败,国家财政入不敷出。
秦汉以后各朝修筑长城工程的经费,也主要来自田租和户税,直到明代,始增田赋加派,即在正赋正额之外再加征一部分。
加派始于明武宗正德年间,其后加派逐步加剧。
在军费上所加的赋税日益庞大,至明末边饷加派高达900万两,使农民再也无法承受,加速社会经济破产。
长城工程主要用于军备,构成国家强大的屏障工程体系。
但由于工程浩大,耗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巨大,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国家财政承受能力,成为百姓的沉重负担。
秦始皇万里长城遗址哪里保存的最好秦始皇万里长城建于公元前214年到公元前210年,多少世纪以来,这道延绵万余里的古长城饱受北方严酷气候的侵袭,大都已经湮灭无闻或破败不堪。
近年国家文物局计划拨巨款对内蒙古西部的一段秦长城进行维修。
这是中国首次对秦长城进行部分维修。
该工程从1999年春开始,目前已完成第一阶段的工作,总计维修好断墙300多米,砌筑石料1万立方米。
这段秦长城位于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一个名叫小奈太的阴山深处,它是保存至今最好的一段秦始皇万里长城遗址。
这段长城全用石块砌筑而成,长200多公里,高3.5米,底宽4.1米,顶宽1.5米,大约平均每隔1公里就筑有一个烽火台,是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单位。
但是,由于年代久远,以及近几年地震的破坏,使这段长城多处残破和坍塌。
在今后的几年里国家有关部门还将继续对此段长城进行维修,并有选择地对其烽火台、屯兵城堡和哨所遗址进行考古发掘,以进一步了解秦长城的构造及其当年建造时的人文历史情况。
地方有关部门也期望在维修之后,对其进行旅游开发。
秦始皇长城是怎么跨越六盘山的六盘山,又叫陇山,山脉大致为西北至东南走向,总长近250公里。
西起于宁夏海原县境,东南抵渭河峡谷。
在行政区划上,六盘山大部分属宁夏固原地区,少部分属甘肃平凉、天水两地区和陕西宝鸡地区。
六盘山的主体,由两列近似平行的山脉所构成,东侧的一列为黄峁山、瓦梁亭山等,长约70余公里,平均高度2200米,山坡陡峭,多深沟峡谷;西侧的一列是六盘山的主脉,为西峰岭、香炉山、米缸山、大雪山、关山等,长约140多公里,平均高度在2700米以上。
海原西部和南部的西华山、南华山、月亮山,是六盘山的西北延伸的支脉,高度都在海拔2600米以上。
在六盘山主脉同这些支脉的交接地带之间,有一段较为开阔的覆盖有黄土的谷地。
发源于六盘山的葫芦河就流经此地。
秦始皇万里长城,起于甘肃临洮,由西南而来,沿葫芦河插入六盘山中,又由将台堡沿葫芦河支流转向南,最后盘山而去,越过六盘山而进入宽阔平坦的陇东黄土高原,离六盘山向东偏南方向蜿蜒而去。
这种横切一个大山脉而贯东西的情况,在长城的修筑中是很少见的。
如果能到实地去看一看,你会被古人选择长城横越六盘山路径之妙而折服。
老龙头入海石城是怎么修筑的老龙头入海石城是明万里长城唯一建筑在大海中的一段。
民间有种说法:入海石城的城基是由无数反扣的大铁锅构筑的。
这种说法源于康熙帝所写的老龙头《澄海楼序》一文。
文中说:入海石城“城基皆以铁釜为基,过其下者覆釜历历在目”。
这个说法不足信,因为至今从没有发现过一口铁锅以至残片。
据实测,原来入海石城长为22.4米,宽8.2米,入海顶端为桥墩状梯形布局。
城基巨石的建筑是采用了古代的银锭铁榫的工艺作法,就是在每块重2-3吨的巨大的条石前后左右上下分别凿出榫或卯,让榫与卯互相连结,再在榫与卯的连接处浇灌一种用白矾、松香、铁末加热的拉结剂,最后在巨石之间再用纯白灰浆灌注。
1987年重修后的入海石城又恢复了宏伟的旧观,气势磅礴地屹立在海中,世上绝无仅有,堪称“长城之最”。
长城带横跨的省份有哪些以雄峙中国的北方大地的万里长城为中介的南北广大地域所构成的长城带,横贯今天的辽宁、内蒙古、宁夏、甘肃、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山东和吉林,黑龙江、青海、新疆等省、市、自治区的相当一部分地区,也包括历史时期处于今蒙古国和朝鲜半岛的若干地区。
它的范围南北宽约数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东西长约几千公里。
长城建筑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是什么中国传统宇宙观认为:“一阴一阳之谓道”。
这种中国传统宇宙观在中国传统美学方面体现为优美和壮美,简言之,阴柔之美,即所谓“杏花,春雨,江南”;而阳刚之美,即所谓“骏马,秋风,冀北”。
长城的美,则属于阳刚之美,即壮美。
壮美是以雄伟、刚健、宏大、粗犷为特征,以气势取胜。
优美则以柔媚、秀雅、文静、和谐为特征,以情趣见长。
长城和《离骚》、李杜诗、韩愈文、苏辛词,以及书法中的魏碑,雕塑中的秦俑,云冈、龙门、乐山的佛像,建筑中的故宫等,体现出一种“天行健”的气势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如果说阴柔之美的感受过程具有“润物细无声”的特点,那么,阳刚之美的作品会在刹那间震慑人的心灵。
从这两种形态的美的功能来看,可以说,阴柔之美侧重于影响个体人格的内心世界和精神、情操方面的修养,它对于完善一个独立、完整的人格,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阳刚之美则对于鼓舞一个民族的自信心,振奋一个民族的精神,从而推动历史的前进,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和意义。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的著名诗句,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为国捐躯。
悲壮、拼搏。
长城所代表的阳刚之美,正是具有这种影响历史创造力的深层内涵。
长城的这种阳刚之美,或称为壮美、崇高美,来源于它外部的巨大的体积所形成的磅礴气势。
长城,以它的奇伟、雄险和绵延万里的雄姿,征服了无数的瞻仰者。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描绘的特洛亚塬发现者,现代著名考古学希里曼在第一次看到中国长城时,发出这样的惊赞:无论是“从爪哇岛火山的高峰上,从加利福尼亚的西拉利瓦达的山顶上,从印度喜马拉雅山的山顶上,从南美洲的哥地来的高原上见到过的宏伟壮丽的景象”都“永远不能和我现在眼前展开的这一幅美丽奇伟的画幅相比拟,我惊讶着,震动着”“它对于我就像洪水以前巨人族的神话式的创造”,长城壮丽奇伟“超过我想象中的一百倍”。
每个人在初次看到长城的一刹那,都会被长城那种气吞山河的形势所震撼。
这也就是长城建筑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
(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中国长城最多的地区在哪里榆林地处河套之南黄土高原与草原的接壤区,是农耕民族防止游牧民族而构筑防御工事的必然地带,榆林地区计有6个历史时期的长城,是我国长城最多的地区。
战国魏长城。
建于公元前351年,东起黄河西岸的神木马镇,西南行,沿榆溪河西岸、无定河西岸,止于绥德西北7公里大理河南岸的霍家沟村。
基宽3至4米,夯层厚18至20厘米,残留最高者3米,黄土构筑,长200多公里,遗迹稀少。
战国秦“上郡塞”。
建于公元前324年,东起黄河西岸的府谷墙头乡,西止定边上暗门之南2.5公里的景梁,全长430余公里,是秦惠文王时期的重要防御工程,亦是后来明代大边长城的前身。
芦河之西长城基宽8.3米,芦河之东减半。
墙体高5米,夯层厚6至15厘米,黄土或白垩泥或风化石构筑。
内侧有烽燧、亭障和道路,重要的进出口附近有秦的行宫,构成完整的防御体系。
秦昭王长城。
建于公元前271年。
有南、北、中三条。
南条,起于甘肃临洮,东北行,经白于山,止于靖边县镇靖堡,与上郡塞相接,是对上郡塞的扩充和加强,靖边人称二边墙。
北条,由神木大柏堡西侧的上郡塞岔山,北行至店塔附近,东过窟野河,复由黄娘城东北行,止于内蒙古托克托县西境黄河南岸,是对上郡塞的扩充。
中条,于上郡塞内烽燧的连线上,增筑骑墙墩。
以此形成第二道防线,但墙体遗迹不多,属于未就工程。
秦始皇长城。
始建于公元前213年。
关中之北有7条。
1、以定边下暗门为结合部,向南2公里与上郡塞的上暗门相接;向东北6公里与上郡塞澎滩之北元墩子相接,但仅见1公里墙体,构筑结实,其余已毁圮。
马面夹在墙中间,其余形制与上郡塞相同,但夯层中有直径为7厘米的夯窝,乃秦朝特有的规制,这段长城是对上郡塞西端转角的加强。
2、由定边下暗门西北行,经定边城、盐场堡、盐池县、灵武北至宁夏陶乐黄河东岸,形制结构和质量与下暗门之南、之东秦长城同,但夯层之间有夹虚土现象,系赶工而作。
这段由北地郡管辖的秦长城与上郡塞相连,实现了“横截套口”。
3、由定边上暗门景梁,向南延伸至王盘山乡附近,长约28公里,亦即将上郡塞的西端向南延长。
骑墙墩都已筑就,但仅见少量墙体,属于未就工程。
形制、结构与下暗门辐射出的三支秦长城相同,但骑墙墩中掺有黑垆土,系赶工之作。
4、由榆林镇北台,东北行,经吴家梁,沿头道河子南岸向东延伸,未达龟兹城址,长约2公里。
黑土构筑,夯层厚5至8厘米,是对上郡塞的加强。
其余三条,一条在富县长城原,一条在合阳北,一条在包头北阴山上,皆东西走向。
隋长城。
建于585年。
其一,由定边澎滩之北上郡塞上的元墩子向西北方向岔山,与秦始皇长城并行且相距6至8公里,经周台子、盐池柳杨堡至灵武境内复与秦始皇长城相接。
基宽3米,夯层厚25至30厘米,内侧有烽燧。
其二,由定边澎滩向东,或利用上郡塞,或于上郡塞之内、之外改筑、另筑,直至府谷黄河西岸。
明大边长城,亦称边墙。
1436年始于上郡塞内,秦、汉、宋代城塞置为堡卫。
1474年延绥镇由绥德迁至榆林,即对上郡塞以及定边澎滩元墩子之西的隋长城、宁夏境内的秦长城进行补筑或改筑。
其中,榆林镇北台之东的不少段落改筑于内侧不远处,定边贾圈之西一段改筑于隋长城外侧不远处。
万历年间开始对长城墩体和内侧堡、卫、镇城墙包砖。
建在山上的古代建筑物有哪些
这篇很全了(一)殿堂 中国古代建筑群中的主体建筑,包括殿和堂两类建筑形式,其中殿为宫室、礼制和宗教建筑所专用。
堂、殿之称均出现于周代。
“堂”字出现较早,原意是相对内室而言,指建筑物前部对外敞开的部分。
堂的左右有序、有夹,室的两旁有房、有厢。
这样的一组建筑又统称为堂,泛指天子、诸侯、大夫、士的居处建筑。
“殿”字出现较晚,原意是后部高起的物貌;用于建筑物,表示其形体高大,地位显著。
自汉代以后,堂一般是指衙署和第宅中的主要建筑,但宫殿、寺观中的次要建筑也可称堂,如南北朝宫殿中的“东西堂”、佛寺中的讲堂、斋堂等。
殿和堂都可分为台阶、屋身、屋顶三个基本部分。
其中台阶和屋顶形成了中国建筑最明显的外观特征。
因受封建等级制度的制约,殿和堂在形式、构造上都有区别。
殿和堂在台阶做法上的区别出现较早:堂只有阶;殿不仅有阶,还有陛,即除了本身的台基之外,下面还有一个高大的台子作为底座,由长长的陛级联系上下。
殿一般位于宫室、庙宇、皇家园林等建筑群的中心或主要轴线上,其平面多为矩形,也有方形、圆形、工字形等。
殿的空间和构件的尺度往往较大,装修做法比较讲究。
堂一般作为府邸、衙署、宅院、园林中的主体建筑,其平面形式多样,体量比较适中,结构做法和装饰材料等也比较简洁,且往往表现出更多的地方特征。
(二)楼阁 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多层建筑物。
楼与阁在早期是有区别的。
楼是指重屋,阁是指下部架空、底层高悬的建筑。
阁一般平面近方形,两层,有平坐,在建筑组群中可居主要位置,如佛寺中有以阁为主体的,独乐寺观音阁即为一例。
楼则多狭而修曲,在建筑组群中常居于次要位置,如佛寺中的藏经楼,王府中的后楼、厢楼等,处于建筑组群的最后一列或左右厢位置。
后世楼阁二字互通,无严格区分, 古代楼阁有多种建筑形式和用途。
城楼在战国时期即已出现。
汉代城楼已高达三层。
阙楼、市楼、望楼等都是汉代应用较多的楼阁形式。
汉代皇帝崇信神仙方术之说,认为建造高峻楼阁可以会仙人。
佛教传入中国后,大量修建的佛塔建筑也是一种楼阁。
北魏洛阳永宁寺木塔,高“四十余丈”,百里之外,即可遥见。
建于辽代的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高67.31米,仍是中国现存最高的古代木构建筑。
可以登高望远的风景游览建筑往往也用楼阁为名,如黄鹤楼、滕王阁等。
中国古代楼阁多为木结构,有多种构架形式。
以方木相交叠垒成井栏形状所构成的高楼,称井□式;将单层建筑逐层重叠而构成整座建筑的,称重屋式。
唐宋以来,在层间增设平台结构层,其内檐形成暗层和楼面,其外檐挑出成为挑台,这种形式宋代称为平坐。
各层上下柱之间不相通,构造交接方式较复杂。
明清以来的楼阁构架,将各层木柱相续成为通长的柱材,与梁枋交搭成为整体框架,称之为通柱式。
此外,尚有其他变异的楼阁构架形式。
(三)亭 中国传统建筑中周围开敞的小型点式建筑,供人停留、观览,也用于典仪,俗称亭子,出现于南北朝的中后期。
“亭”又指古代基层行政机构,兼设有旅舍形式 亭一般设置在可供停息、观眺的形胜之地,如山冈、水边、城头、桥上以及园林中。
还有专门用途的亭,如碑亭、井亭、宰牲亭、钟亭等。
亭的平面形式除方形、矩形、圆形、多边形外,还有十字、连环、梅花、扇形等多种形式。
亭的屋顶有攒尖、歇山、锥形及其他形式复合体。
大型的亭可筑重檐,或四面加抱厦。
陵墓、宗庙中的碑亭、井亭可做得很庄重,如明长陵的碑亭。
大型的亭可以做得雄伟壮观,如北京景山的万春亭。
小型的亭可以做得轻巧雅致,如杭州三潭印月的三角亭。
亭的不同形式,可以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
构造作法,亭的结构以木构为最多,也有用砖石砌造的。
亭多做攒尖顶和圆锥形顶。
四角攒尖顶在汉代已出现,八角攒尖顶和圆锥形顶在唐代明器中已有发现。
宋《营造法式》中所载“亭榭斗尖”,是类似伞架的结构。
这种做法可以从清代南方的园林中见到。
明清以后,方亭多用抹角梁,多角攒尖亭多用扒梁,逐层叠起。
矩形亭的构造则基本与房屋建筑相同。
(四)廊 中国古代建筑中有顶的通道,包括回廊和游廊,基本功能为遮阳、防雨和供人小憩。
廊是形成中国古代建筑外形特点的重要组成部分。
殿堂檐下的廊,作为室内外的过渡空间,是构成建筑物造型上虚实变化和韵律感的重要手段。
围合庭院的回廊,对庭院空间的格局、体量的美化起重要作用,并能造成庄重、活泼、开敞、深沉、闭塞、连通等不同效果。
园林中的游廊则主要起着划分景区、造成多种多样的空间变化、增加景深、引导最佳观赏路线等作用。
在廊的细部常配有几何纹样的栏杆、坐凳、鹅项椅(又称美人靠或吴王靠)、挂落、彩画;隔墙上常饰以什锦灯窗、漏窗、月洞门、瓶门等各种装饰性建筑构件。
(五)台榭 中国古代将地面上的夯土高墩称为台,台上的木构房屋称为榭,两者合称为台榭。
最早的台榭只是在夯土台上建造的有柱无壁、规模不大的敞厅,供眺望、宴饮、行射之用。
有时具有防潮和防御的功能。
台榭的遗址颇多,著名的有春秋晋都新田遗址、战国燕下都遗址、邯郸赵国故城遗址、秦咸阳宫遗址等,都保留了巨大的阶梯状夯土台。
榭还指四面敞开的较大的房屋。
唐以后又将临水的或建在水中的建筑物称为水榭,但已是完全不同于台榭的另一类型建筑。
(六)庙 中国古代的祭祀建筑。
形制要求严肃整齐,大致可分为三类: 1、祭祀祖先的庙。
中国古代帝王诸侯等奉祀祖先的建筑称宗庙。
帝王的宗庙称太庙,庙制历代不同。
太庙是等级最高的建筑。
贵族、显宦、世家大族奉祀祖先的建筑称家庙或宗祠。
仿照太庙方位,设于宅第东侧,规模不一。
有的宗祠附设义学、义仓、戏楼,功能超出祭祀范围。
2、奉祀圣贤的庙。
最著名的是奉祀孔丘的孔庙,又称文庙。
孔丘被奉为儒家之祖,汉以后历代帝王多崇奉儒学。
山东曲阜孔庙规模最大。
奉祀三国时代名将关羽的庙称关帝庙,又称武庙。
有的地方建三义庙,合祀刘备、关羽、张飞。
许多地方还奉祀名臣、先贤、义士、节烈,如四川成都和河南南阳奉祀三国著名政治家诸葛亮的“武侯祠”;浙江杭州和河南汤阴奉祀南宋民族英雄岳飞的“岳王庙”和“岳飞庙”。
3、祭祀山川、神灵的庙。
中国从古代起就崇拜天、地、山、川等自然物并设庙奉祀,如后土庙。
最著名的是奉祀五岳——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嵩山的神庙,其中泰山的岱庙规模最大。
还有大量源于各种宗教和民间习俗的祭祀建筑,如城隍庙、土地庙、龙王庙、财神庙等。
(七)坛 中国古代主要用于祭祀天、地、社稷等活动的台型建筑。
北京城内外的天坛、地坛、日坛、月坛、祈谷坛、社稷坛等。
坛既是祭祀建筑的主体,也是整组建筑群的总称。
坛的形式多以阴阳五行等学说为依据。
例如天坛、地坛的主体建筑分别采用圆形和方形,来源于天圆地方之说。
天坛所用石料的件数和尺寸都采用奇数,是采用古人以天为阳性和以奇数代表阳性的说法。
祈年殿有三重檐分别覆以三种颜色的琉璃瓦:上檐青色象征青天,中檐黄色象征土地,下檐绿色象征万物。
至乾隆十六年改为三层均蓝色,以合专以祭天之意。
(八)塔 供奉或收藏佛舍利(佛骨)、佛像、佛经、僧人遗体等的高耸型点式建筑,又称“佛塔”、“宝塔”。
塔起源于印度,也常称为“佛图”、“浮屠”、“浮图”等。
塔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数量极大、形式最为多样的一种建筑类型。
塔一般由地宫、塔基、塔身、塔顶和塔刹组成。
地宫藏舍利,位于塔基正中地面以下。
塔基包括基台和基座。
塔刹在塔顶之上,通常由须弥座、仰莲、覆钵、相轮和宝珠组成;也有在相轮之上加宝盖、圆光、仰月和宝珠的塔刹。
塔的种类众多,中国现存塔2000多座。
按性质分,有供膜拜的藏佛物的佛塔和高僧墓塔;按所用材料可分为木塔、砖塔、石塔、金属塔、陶塔等;按结构和造型可分为楼阁式塔、密檐塔、单层塔、剌嘛塔和其他特殊形制的塔。
楼阁式塔著名的有西安慈恩寺塔、兴教寺玄奘塔、苏州云岩寺塔等。
密檐塔著名的有登封嵩岳寺塔、西安荐福寺塔、大理崇圣寺千寻塔等。
单层塔著名的有历城神通寺四门塔、北京云居寺石塔群、登封会善寺净藏禅师塔等。
剌嘛塔塔身涂白色,俗称“白塔”。
著名的有北京妙应寺白塔、山西五台县塔院寺白塔等。
金刚宝座塔著名的有北京正觉寺金刚宝座塔。
(九)影壁 建在院落的大门内或大门外,与大门相对作屏障用的墙壁,又称照壁、照墙。
影壁能在大门内或大门外形成一个与街巷既连通又有限隔的过渡空间。
明清时代影壁从形式上分有一字形、八字形等。
北京大型住宅大门外两侧多用八字墙,与街对面的八字形影壁相对,在门前形成一个略宽于街道的空间;门内用一字形影壁,与左右的墙和屏门组成一方形小院,成为从街巷进入住宅的两个过渡。
南方住宅影壁多建在门外。
农村住宅影壁还有用夯土或土坯砌筑的,上加瓦顶。
宫殿、寺庙的影壁多用琉璃镶砌。
明清宫殿、寺庙、衙署和第宅均有影壁,著名的山西省大同九龙壁就是明太祖朱元璋之子朱桂的代王府前的琉璃影壁。
北京北海和紫禁城中的九龙壁也很有名。
(十)坊表 中国古代具有表彰、纪念、导向或标志作用的建筑物,包括牌坊、华表等。
牌坊 又称牌楼,是一种只有单排立柱,起划分或控制空间作用的建筑。
在单排立柱上加额枋等构件而不加屋顶的称为牌坊,上施屋顶的称为牌楼,这种屋顶俗称为“楼”,立柱上端高出屋顶的称为“冲天牌楼”。
牌楼建立于离宫、苑囿、寺观、陵墓等大型建筑组群的入口处时,形制的级别较高。
冲天牌楼则多建立在城镇街衢的冲要处,如大路起点、十字路口、桥的两端以及商店的门面。
前者成为建筑组群的前奏,造成庄严、肃穆、深邃的气氛,对主体建筑起陪衬作用;后者则可以起丰富街景、标志位置的作用。
江南有些城镇中有跨街一连建造多座牌坊的,多为“旌表功名”或“表彰节孝”。
在山林风景区也多在山道上建牌坊,既是寺观的前奏,又是山路进程的标志。
华表为成对的立柱,起标志或纪念性作用。
汉代称桓表。
元代以前,华表主要为木制,上插十字形木板,顶上立白鹤,多设于路口、桥头和衙署前。
明以后华表多为石制,下有须弥座;石柱上端用一雕云纹石板,称云板;柱顶上原立鹤改用蹲兽,俗称“朝天吼”。
华表四周围以石栏。
华表和栏杆上遍施精美浮雕。
明清时的华表主要立在宫殿、陵墓前,个别有立在桥头的,如北京卢沟桥头。
明永乐年间所建北京天安门前和十三陵碑亭四周的华表是现存的典型。
一、万里长城 万里长城是世界建筑奇迹之一。
万里长城已被视为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闻名于世界。
长城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的修筑是从战国时期开始的。
当时的秦、赵、魏、齐、燕、楚等诸侯国,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侵和自卫,都兴建了长城。
秦兼并六国后,为防范北方匈奴的突袭,于公元前213年发起了修筑长城的巨大工程,把秦、燕、赵、魏的原有长城连接起来,并加以扩建。
整个工程共征用民工30万人,连续花了l0多年方告完成,建成了西起甘肃临洮(今岷县),沿着黄河到内蒙临河,北达阴山,南到山西雁门关,东抵辽东的长城,全长达3000多公里。
由于长城工程极其艰巨,民工境况非常悲惨,故留下了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故事。
汉代除重修秦长城外,又修筑了内蒙古河套南的朔方长城,以及凉州西段长城。
凉州西段长城北起内蒙古居延海(今额济纳旗境内),沿额济河,经甘肃金塔,西到安西、敦煌、玉门关进入新疆。
整座长城“五里一燧,十里一墩,卅里一堡,百里一城”,构成了一个严整的防御体系。
汉以后的北魏、北齐、隋 、金等朝代都对长城进行过部分修建,到了明代则进行了全面的重修。
明代所修的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鸭绿江边,全长约6700公里(一万三干多华里)。
整个重修过程前后达100多年,可见工程的浩大和艰巨。
其中,山西以东的长城采用内部夯土,外面用砖石砌筑的方式,山西以西的长城全用夯土筑成。
整座长城上又建有很多关城,关城都建在地势险峻的要地,著名者有嘉峪关、居庸关、山海关等。
其中嘉峪关是现存长城关城中最完整的一处。
它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气势雄伟,布局周密,结构严谨,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称。
相传,在修建这座雄关时,不但设计和建造技艺高超,而且连用料的计算也非常精确。
在关城建成之后,仅剩了一块砖,这块砖被后人放在重关的小楼上,作为纪念。
现在人们所看到的长城,主要是明代重修的,以前的长城则只剩下一些遗迹了。
绵延万余里的长城穿越在崇山峻岭、急流、溪谷等险峻的地段之上,工程之艰巨是难以想象的,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磅礴气概和聪明才智,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测量、规划设计、建筑技术、工程管理以及军事技术的高超水平。
二、故宫 故宫坐落于北京城的中心,占地1087亩,合72万多平方米,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
它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建筑传统和独待风格。
故宫始建于1406年,是明代永乐皇帝由南京迁都北京时所建的宫城。
从总体布局上说,它可分为前后两部分,即所谓的外朝和内庭。
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文华殿、武英殿作为两翼,为行使朝政的主要场所。
内庭由乾清官、交泰殿、坤宁宫和东西六宫构成,为皇室的生活居住区。
按四根柱为一间的传统进行计算,共有近万间之多,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
宫殿群由紫禁城围护,城高10米,外又围以52米宽的护城河。
整座城开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南门为午门、北门为玄(神)武门,东门为东华门、西门为西华门。
城的四角各建有一座角楼。
每座角楼各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脊,结构复杂,式样奇特,为古建筑中罕见的杰作。
关于角楼的建造,还流传有鲁班用秫秸编成蝈蝈笼作模型示范的传说。
整个故宫的建筑布局严谨规则,主次有序,并用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使空间丰富多变。
午门是故宫的正门,在城墙墩台上建有一组建筑。
正中是宽九间的庑殿顶重檐大殿,两侧有联檐通脊的殿阁伸展而出,四隅各有一个高大的角亭。
这一组建筑称五凤楼,巍峨壮丽、气势浑厚。
进午门,经过一个大庭院,再过金水桥,入太和门,即是外朝的三大殿,太和在前,中和居中,保和在后,依次建筑在一个呈工字形的高大基台上。
基台高8.13米,分3层,用汉白玉砌筑而成。
每层当中都有石雕御路,边上都装饰有栏板、望柱和龙头。
据统计,计有透雕栏板1414块,刻有云龙翔风图案的望柱1460根,龙头1138个。
这些石雕装饰,反映了中国传统建筑独特风格的装饰艺术。
同时,在结构功能上又起着排水的作用。
栏板下,以及望校上伸出的龙头口中,都刻有小洞口。
每当下雨,水由龙头流出,恰似千龙喷水,蔚为大观。
太和殿又称金鸾殿,是皇帝发布政令和举行大典的场所。
殿高35.05米,宽63.96米,深37.20米,是故宫最大的建筑,也是现存全国最大的木构建筑。
它的结构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特点。
即,先在栓础上立木柱,柱上架大梁,梁上立小矮柱(瓜柱),再架上一层较短的梁;自大梁而上可以通过小柱重叠几层梁,逐层加高,每层的梁逐层缩短,形成重檐;在最上层立脊瓜柱,在两组构架之间横搭檩枋;在檩上铺木椽,椽上铺木板(望板),板上苫灰背瓷瓦;由于梁架逐层加高,小梁逐层缩短,从而形成斜坡式的屋面;屋檐出挑则采用斗拱承接,既可承重,又可增添装饰效果,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又一大特色。
太和殿即采用这种结构,用73根大木柱支承梁架形成重檐庑殿式屋顶,上檐斗拱出跳单翘三重昂九踩,下檐为单翘重昂七踩。
整座建筑庄严雄伟,富丽堂皇,起着显示皇权至尊的效果。
与外朝要求宏伟壮丽、庭院开阔明显不同,作为帝后生活居住区的内庭呈现庭院深邃的特征,东西六宫各自成一体,排列井然。
又有后苑御花园,幽美恬静,可供游乐。
整个故宫的布局,以午门至神武门作中轴,呈对称性排列。
中轴线向南延伸至天安门,向北延伸至景山,恰与北京古城的中轴线相重合。
登上景山,眺望故宫,飞檐重叠,琉璃连片,壮丽辉煌,气象万千,堪称中国传统建筑之瑰宝。
三、颐和园 园林融汇了建筑美、艺术美和自然美,它是科技和艺术相互渗透、交融的结果。
中国的园林建筑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世界园艺史中独树一帜,成就斐然。
几干年来,在中国的大地上创建有成干上万的精美园林。
颐和园就是现在保存较为完整的大型皇家园林,在中国的传统园林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世界的园林建筑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颐和园坐落在北京西北部,方圆8公里(十六里),占地4350亩,规模宏伟,景色秀丽。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800多年前的金代,金章宗曾在此建金水院,是当时的西山八院之一。
其山称金山,引玉泉诸水至山下为池,叫金水池。
元时,据说有一老人在山上挖得—个刻有花纹的大石瓮,便改金山之名为瓮山。
元世祖曾命郭守敬两次引玉泉诸水至山下,并把金水池疏浚扩展为大水库,先后易名叫瓮山泊和大泊湖,俗称西湖或西海子,挖湖之土运上山加高瓮山,从而成为山高水阔的风景胜地。
明代又改瓮山为金山,改瓮山泊为金海,在山上建圆静寺,在湖畔建好山园行官,总称好山园,俗称西湖景。
1750年,清乾隆皇帝在圆静寺基础上,修建大报恩寺,为他的母帝祝寿,并改金山为万寿山,又对金海进行疏浚,改名昆明湖,整个园林叫清漪园,工程历时15年建成。
自此万寿山的清漪园,玉泉山的静明园,香山的静宜园,以及畅春园、圆明园,合称“三山五园”,而清漪园独具特色,有“何处燕山最畅情,无双风月属昆明”之誉。
令人气愤的是,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三山五园同遭厄运,被洗劫后又被纵火焚毁,清漪园除个别建筑外均成灰烬。
1886年,慈禧挪用海军经费,历时10年,进行修建,并改名颐和园。
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掠夺和焚毁,1902年,慈禧再次修复。
现存的颐和园,既反映了中国古代园林技艺的高超造诣,也把列强的侵华罪行和清末统治者的腐败误国钉上了历史的耻辱柱。
颐和园继承了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传统特点和造园手法,并有所发展。
全园的布局,大体可分为东宫门和东山、前山、后山、昆明湖等几个部分。
整个园林有如下几个突出的持点: 1、以水取胜。
水域面积占全园的3/4,设计者依据水面开阂的特点,进行设计布置,主要建筑和风景点部面临昆明湖,或是俯览湖面。
为避免开阔的湖面显得单调,用长堤把湖面划分为几个区域,还在湖中布置了凤凰墩、治镜阁、藻鉴堂等岛屿,以象征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等海上三神山,从而使水域既开阔又富有情趣。
2、湖山结合。
湖北岸的万寿山高58米,好像翠屏峙立。
湖光山色,相映成趣。
前山是全园的中心,正中为一组巨大的建筑群,自山顶的智慧海而下是佛香阁、檀辉殿、排云殿、排云门、云辉玉宇坊以达湖面。
其中,琉璃砖瓦的无梁殿(智慧海)和高41米的佛香阁,气势雄伟,为最具特色的建筑。
这组中轴线的两旁,布置了许多陪衬的建筑物。
抱山环湖一带建有长廓和石栏,把湖与山明显地区分又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3、对比鲜明。
前山建筑壮丽,金碧辉煌,后山建筑隐蔽,风景幽静;昆明湖浩荡壮阔,后湖(苏州河)怡静精巧,东宫门内建筑密集,西堤和堤西区景物琉落有致。
强烈的反差,使游人产生不同的感受,从而更添情趣。
4、景随步转。
依据不同的地理特点,用楼、台、亭、阁、斋、堂、轩、馆、曲槛回廊以及假山花木等组合成各不相同的景点。
各景点之间既有明显的区别,又有有机的联系,使人们漫步园内,景色随处变换,层出不穷。
5、借景手法。
设计者不仅考虑了园内景物的相互配合借用,而且充分地利用周围的景色,使西山的峰峦,西堤的烟柳,玉泉山的塔影等,恍如园中的景物。
这种园内、园外均有景色的巧妙手法,给人一种园林范围更加扩大的感受。
6、园中有园。
在万寿山东麓一处地势较低,聚水成池的地方,依照无锡惠山园,建造了谐趣园。
它以水池为中心,配以堂、轩、亭榭、楼阁、游廊、小桥,自具独立的格局,成了园中之园。
而且它清雅幽静,与东宫门内密集的宫殿建筑群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焕然一新之感。
7、集景模写。
园中汇集了全国许多名胜景观,但又不是生硬仿造,而是别具神韵,如谐趣园仿自惠山园,西堤六桥仿自杭州西湖苏堤,涵虚堂、景明楼仿自黄鹤楼、岳阳楼,苏州街仿自苏州市街等,但又有很大的差异。
颐和园汇集了中国传统园林建筑艺术的精华。
它“虽由人造,宛如天成”,是园林建筑的一大代表作。
中国建筑自先秦至19世纪中叶以前基本上是一个封闭的独立的体系,2000多年间风格变化不大,通称为中国古代建筑。
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社会性质的改变,外国建筑,特别是西方建筑法式的大量输入,中国建筑与世界建筑有了较多的接触和交流,建筑风格发生了急剧变化,通称为中国近现代建筑。
本文重点介绍中国古代建筑。
中国古代建筑在封建社会中发展成熟,它以汉族木结构建筑为主体,也包括各少数民族的优秀建筑,是世界上延续历史最长、分布地域最广、风格非常显明的一个独特的体系。
中国古代建筑对于日本、朝鲜和越南的古代建筑有直接影响,17世纪以后,也对欧洲产生过影响。
和欧洲古代建筑艺术比较,中国古代建筑的审美价值与政治伦理价值高度统一;植根于深厚的传统文化,表现出鲜明的人文主义精神;总体性、综合性很强。
具体表现为: (一)重视环境整体经营 从春秋战国开始,中国就有了建筑环境整体经营的观念。
《周礼》中关于野、都、鄙、乡、闾、里、邑、丘、甸等的规划制度,虽然未必全都成为事实,但至少说明当时已有了系统规划的大区域规划构思。
《管子·乘马》主张,“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说明城市选址必须考虑环境关系。
中国的堪舆学说起源很早,除去迷信的外衣,绝大多数是讲求环境与建筑的关系。
古代城市都注重将城市本体与周围环境统一经营。
秦咸阳北包北坂,中贯渭水,南抵南山,最盛时东西达到二三百里,是一个超级尺度的城市环境。
长安(今陕西西安)、洛阳(北魏)、建康(今江苏南京)、北京(明清)等著名都城,其经营范围也都远远超过城墙以内;即使一般的府、州、县城,也将郊区包容在城市的整体环境中统一布局。
重要的风景名胜,如五岳五镇、佛道名山、邑郊园林等,也都把环境经营放在首位;帝王陵区,更是着重风水地理,这些地方的建筑大多是靠环境来显示其艺术的魅力。
(二)单体形象融于群体序列 中国古代的单体建筑形式比较简单,大部分是定型化的式样,孤立的单体建筑不构成完整的艺术形象,建筑的艺术效果主要依靠群体序列来取得。
一座殿宇,在序列中作为陪衬时,形体不会太大,形象也可能比较平淡,但若作为主体,则可能很高大。
例如明清北京宫殿中单体建筑的式样并不多,但通过不同的空间序列转换,各个单体建筑才显示了自身在整体中的独立性格。
(三)构造技术与艺术形象统一 中国古代建筑的木结构体系适应性很强。
这个体系以四柱二梁二枋构成一个称为间的基本框架,间可以左右相连,也可以前后相接,又可以上下相叠,还可以错落组合,或加以变通而成八角、六角、圆形、扇形或其他形状。
屋顶构架有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无论哪一种,都可以不改变构架体系而将屋面作出曲线,并在屋角作出翘角飞檐,还可以作出重檐、勾连、穿插、披搭等式样。
单体建筑的艺术造型,主要依靠间的灵活搭配和式样众多的曲线屋顶表现出来。
此外,木结构的构件便于雕刻彩绘,以增强建筑的艺术表现力。
因此,中国古代建筑的造型美,很大程度上也表现为结构美。
(四)规格化与多样化统一 中国建筑以木结构为主,为便于构件的制作、安装和估工算料,必然走向构件规格化,也促使设计模数化。
早在春秋时的《考工记》中,就有了规格化、模数化的萌芽,至迟唐代已经比较成熟。
到宋元明三年(1100) 编成的《营造法式》,模数化完全定型,清雍正十二年(1734)颁布的《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又有了更进一步的简化。
建筑的规格化,促使建筑风格趋于统一,也保证了各座建筑可以达到一定的艺术水平。
规格化并不过于限制序列构成,所以单体建筑的规格化与群体序列的多样化可以并行不悖,作为一种空间艺术,显然这是进步的成熟现象。
中国古代建筑单体似乎稍欠变化,但群体组合却又变化多端,原因就是规格化与多样化的高度统一。
中国的古建筑有哪些
孔庙即至圣庙,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祭祀孔子的礼制庙宇。
位于曲阜城正中,是一组具有东方建筑特色、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古代建筑群,被古建筑学专家称为世界建筑史上“唯一的孤例”,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三大古建筑群。
1961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周敬王四十二年(公元前478年),即孔子逝世的第二年,以其故居三间为庙,内设孔子的衣冠礼器,岁时奉祀。
隋时开始扩建,至唐代,已有正殿、两庑等建筑30余间。
北宋天禧年间建为三路布局四进院落,殿堂廊庑316间。
明弘治年间奠定现有规模。
清雍正八年(1730年)火后重建。
占地21.8公顷,南北长约1公里,仿皇宫之制,三路布局,九进院落,贯穿在一条南北中轴线上,左右对称排列,有建筑104座,466间,古树1250株。
院内苍松翠柏,森然排列,殿宇雕梁画栋,金碧辉煌。
各类碑刻2000余块,为中国罕见的大型碑林之一。
仰圣门 曲阜城的正南门,明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移县城卫庙。
以孔庙为中心营建新县城。
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于孔庙前开辟仰圣门,以示对孔子的敬仰。
旧时,仰圣门只有在迎帝王、接圣旨或重大礼仪才准敞开,门上城楼1930年战争中被毁,1989年重建。
仰圣门楣上镌刻明代胡赞中书“万仞宫墙”四个大字,现存为清乾隆重书。
“万仞”既象征了孔庙的雄伟庄严,也象征了以孔子思想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在封建社会至高无上的地位。
泮水桥 泮水桥建于康熙十六年,单孔桥,龙陛双阶,桥下清水呈半圆形,称为泮水,过去凡科举中秀才者称进学,雅称“入泮”。
泮水桥后东西各有石碑一幢,刻“官员人等到此下马”,人称“下马碑”,公元1191年(金明昌二年)立。
过去文武官员、庶民百姓从此路过,必须下马过桥,以示尊严。
北京故宫博物院,是明清两朝的皇宫。
位与北京城的中心。
明清时称紫禁城,1925年始称故宫。
占地面积极分子2万平方米,现存建筑980余座,有屋8700余间,建筑面积15万平米。
是全世界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皇宫建筑群。
也是中国古代建筑最高水平的杰作。
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承德避暑山庄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承德市。
曾是中国清朝皇帝的夏宫。
距离北京230公里。
是由皇帝宫室、皇家园林和宏伟壮观的寺庙群所组成。
避暑山庄位于承德市中心区以北,武烈河西岸一带狭长的谷地上,它始建于1703年,历经清朝三代皇帝:康熙、雍正、乾隆,耗时89年建成。
山庄的建筑布局大体可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大部分,苑景区又可分成湖区、平原区和山区三部分。
内有康熙乾隆钦定的72景。
拥有殿、堂、楼、馆、亭、榭、阁、轩、斋、寺、等建筑100余处。
它的最大特色是山中有园,园中有山。
避暑山庄是清代皇帝夏日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为中国著名的古代帝王宫苑,始建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建成于乾隆五十五年,历时87年。
避暑山庄占地564万平方米,环绕山庄婉蜒起伏的宫墙长达万米,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典皇家园林。
相当于颐和园的两倍,有八个北海公园那么大。
与北京紫禁城相比,避暑山庄以朴素淡雅的山村野趣为格调,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风光,成为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
每一位同学各自搜集中国古代文明的十项建筑成就
十项建筑成就么:都江堰长城阿房宫赵州桥隋大兴城岳阳楼滕王阁乾陵(唐)颐和园布达拉宫圆明园秦始皇陵开封铁塔故宫、紫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