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君子涉世,于人不可轻为喜怒,喜怒轻,则心腹肝胆皆为人所窥.于事不可重为爱憎,爱憎重,则意气精神皆为物所
林宾日是林则徐的父亲,他看到少年林则徐时常被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小事所困扰,并因此而发怒、耍性子,喜怒尽写在面上。
为了纠正儿子的不足,林宾日给儿子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从前,曾有一位十分孝顺父母的急性判官,人人皆知他最恨天下那些不孝顺父母的犯人,对他们一律施以重刑。
某天,有两个大汉将一小伙子扭送到急性判官所主持的衙门,告这小伙子在家是个不孝之子,不仅咒骂亲娘,还动手殴打亲娘。
判官听闻此言,火冒三丈,不容小伙子申辩,马上令手下人将他杖打得半死不活。
不久,一个老太婆来报案,说两个强盗入她家偷窃,被她儿子发现后,他就想把他们扭送官府查办。
无奈孤身一人,反而被他们绑架走了。
一查证,原来刚才被杖打的小伙子就是那老太婆的儿子。
此时,急性判官才知自己的情感喜怒被强盗利用了,再令人寻找那两个大汉,他们早已逃之夭夭了。
这个故事给少年林则徐以很大的触动,日后,他就十分注意在众人的面前控制自己的喜怒哀乐。
在影片《林则徐》中,观众可看到他书房悬挂着书有“制怒”二字的横匾,是有充分的历史依据的,因为他一直以“制怒”作为自己的人生座右铭之一。
从这项回顾中可以看到,国人为人修养的传统,是十分注意喜怒不形于色的。
如大家所见,中国人的为人处世更讲究含蓄,注意把握自己的情感好恶,认为量小者易怒,浅薄者易喜,从而不同于情感外露、喜怒溢于言表的欧美人。
结合洪应明的相应认识,不难看到,轻喜易怒的人在为人处世时,往往偏重于情感好恶,极易因此而造成判断上的失误。
而且这种藏不住思想情感的表现,还很易被别有用心者所觉察,被别有用心者所利用。
急性判官之所以陷人圈套,教训之一也就在于他的城府不深。
所以,一个人要在人际交往中做到喜怒不形于色,心胸就须有包容乾坤的雅量,有足够情感喜怒回旋的心理空间,这并不是很容易做到的。
林则徐因此也要时时以“制怒”来警诫自己,这也正是文化熏陶的结果。
待人不可轻为喜怒,是待人的分寸感。
对于财物不可重为爱憎,则是接物的分寸感。
把握好这种分寸感,人就可以不沉缅在物欲财欲中,就可以超脱“鸟为食死,人为财亡”的狭隘自私的人生观,就可以保持精神上的清醒与独立。
否则,可能就做了财物的奴隶,乃至因财而亡。
唐朝大文学家柳宗元曾记下这样一个舍命爱财者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江水暴涨的湘江,一只船被激浪冲翻了,船上的人们落入了水中,各自奋力向岸边游去。
惟有一位平日泳技最佳、速度最快的永州汉子,却远远地落在众人后面。
水中的同伴不解,问其原因,才知他腰上缠着一千枚大钱。
同伴劝他将钱扔掉,轻装游上岸,以保性命,但他毫不犹疑地拒绝了。
不久,其他人都游到了岸边,而他依然在中流挣扎。
有人就对他大声呼喊:“你真蠢,你被金钱述得太深了
现在你濒临死地,还要钱干什么
” 固执的他还是摇头拒绝了众人的劝告,终于与那一千枚大钱同归水底,被水溺死了。
作为一重财物而轻生命的典型,他之所以丢掉了生命,正是精神意志完全为财物所主宰制约的结果,作为金钱的奴隶,他甚至忘记了宝贵的生命对于每个人而言,都只有一次。
那么,如何看待常识中宝贵的财物呢
且看智慧的一休禅师的一则故事。
一休的师傅有一只非常宝贵的茶杯,是件稀世之宝。
一天, 一休在无意中将这个茶杯打破了,内心为之一紧。
就在这时候,一休听到了师傅的脚步声,他连忙把打破的茶杯藏在背后。
当他的师傅走到面前时,一休忽然问道:“人为什么一定要死呢
”“这是自然之事,”他的师傅答道:“世间的一切,有生就有死。
”这时,一休不紧不慢地拿出了被打破的茶杯,说道:“这个茶杯的死期到了
”急性判官是不值我们仿效的,永州汉子的作为是可笑的,一休的机智与智慧则令人会心一笑。
与此类似的例子都表明,一个人学会控制自己,不将自己的狂喜、愤怒、挚爱和憎恨完全挂在嘴上、写在面上,胸中有城府,那么,大至对于个人培养起正确的人生观、顺利地走完人生的旅途,小至调剂好日常的人际关系,显然会有所帮助。
仅从交际的角度言,对新知旧好不轻作喜怒状,会有助于以理性控制情感,正确地看待别人、看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对财物不过份地注重爱憎,就不会挖空心思地去贪图不属于自己的财物,在分配财物时,也不会仅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斤斤计较……试看你我周围的那些拥有良好人际关系的人,又有谁不是如此去做的呢
禅宗慧能大师有言:“至道无难,唯嫌拣择。
”然也。
所以,“于人不可轻为喜怒”,“于物不可重为爱憎”,乃人生的真名言之一,很有人生的指导意义。
找几句比较有禅意的句子,或者是有关宗教方面的富有哲理的语句
物有本末,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经云:心、佛生 三无差别。
善导大师云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
六祖惠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斌宗法师: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时度此身
普贤菩萨警众偈: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七佛通戒偈: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华严经》“一即是多,多即是一。
”《华严经》“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十善业道经》“菩萨有一法。
能断一切诸恶道苦。
何等为一。
谓于昼夜常念思惟。
观察善法。
令诸善法。
念念增长。
不容毫分。
不善间杂。
是即能令诸恶永断。
善法圆满。
”《无量寿经》“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犯律仪;善护意业, 清净无染”。
《梵网经序》“一失人身,万劫不复。
”《涅盘经》“人身难得,如优昙花。
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
”《五苦章句经》“人身难得,六情难具,口辩难中,才聪难致,寿命难获,明人难遭,直言难有,大心难发,经法难闻,如来难值。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
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
如来兴世,难值难见。
诸佛经道,难得难闻。
遇善知识,闻法能行,此亦为难。
若闻斯经,信乐受持,难中之难,无过此难。
”
手机登录QQ 怎么输入正确的验证码,为什么字母和数字都不行呢
字母可能是大小写的问题,数字有可能是看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