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古诗描绘了什么景物
1、这首诗描绘出四个独立的景色,黄鹂、翠柳、白鹭、青天、雪、船六个景物,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图画,诗人陶醉其中,望着来自东吴的船只,不觉勾起了乡愁,细致的内心活动自然地流露出来。
2、原文《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3、译文两只黄鹂在柳枝上鸣叫,一行白鹭在天空中飞翔。
窗口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口停泊着从东吴万里迢迢开来的船只。
4、简析《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绝句》中的第三首,唐朝平定“安史之乱”,心情愉快所作。
前两句诗人对美景进行了细微的刻画。
后两句诗人睹物生情,想念故乡。
绝句这首古诗写了怎样一种景色
是哪首
如:杜甫《绝句》试析(第七册)《绝句》“绝句”是诗的名称,并不直接表示诗的内容。
这种形式便于用来写一景一物,抒发一瞬间的感受。
诗人偶有所见,触发了内心的激情,信手把自己的感爱写下来,一时不去拟题,便用诗的格律“绝句”作为题目。
杜甫用这一形式写了一组诗,共四首,用“绝句”为总题。
本课《绝句》是其中的一首。
这首诗是他从家里的窗口摄取的一幅优美的风景画,表达了他宽阔的胸怀和悠闲愉悦的心情。
这首诗是杜甫重返成都后在他的草堂中写的。
他这段生活比较安定,心情也比较愉快,因此他能够用闲适的心情去欣赏草堂附近的景色,写出流传千古的名篇。
诗人倚窗向外眺望,首先看到的是近景:屋外杨柳呈现一派青翠欲滴的色彩,柳枝迎风飘舞。
两只黄莺在柳枝间相互追逐,唱出了悦耳的歌声。
诗人给逗乐了,于是写出了“两个黄鹂鸣翠柳”这一有声有色的诗句。
再把视线投向天空,看到成行的白鹭在高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好像要与青天相接的样子。
这很自然地会使诗人产生“一行白鹭上青天”的感受。
这两句由近及远,视野辽阔。
诗人的眼睛好像摄影机的镜头一般,又转向对面的西岭(即岷山)。
这巍峨的西岭,尽是皑皑白雪,千年不化。
它像一道雪砌的屏障,横亘西部。
西岭虽大,但这个小小的窗口却能把西岭的雪景尽收眼底。
诗人用“窗含”句来概括所看到的这幅积雪图,气势非凡。
接着诗人的目光又由山落到门前的岷江上,看见沿河停泊着许多商船。
这些商船是经常往来于蜀地和长江下游吴地的。
草堂附近有个合江亭,由蜀到吴去的人都由此登船。
据历史记载,三国时费伟出使东吴,孔明曾在此为费伟送行。
他对费伟说:“万里之行始于足下。
”后人把附近的一座桥称为“万里桥”。
杜甫当然熟悉这些掌故,于是把眼前景物与历史事实熔铸入诗,就得出了“门泊东吴万里船”之句。
全诗四句,两两相对,刚好组成两副对子。
这两副对子写的景色远近交错,形成一个完整的、辽阔的、有声有色的画面。
“千秋雪”使人想到宇宙的无穷,“万里船”使人想到地域的广大。
这首小诗描绘出来的图景,真是尺幅千里,容量极大,给读者无限广阔的思索空间。
参考资料:七言绝句绝句(南宋)僧志南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南宋)夏元鼎崆峒访道至湘湖,万卷诗书看转愚。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墨竹图题诗(清)郑燮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绝句四首(唐)杜甫四首(其一)堂西长笋别开门,堑北行椒却背村。
梅熟许同朱老吃,松高拟对阮生论。
四首(其二)欲作鱼梁云复湍,因惊四月雨声寒。
青溪先有蛟龙窟,竹石如山不敢安。
四首(其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四首(其四)药条药甲润青青,色过棕亭入草亭。
苗满空山惭取誉,根居隙地怯成形。
六言绝句田园乐王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五言绝句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听筝李端鸣筝金粟桂,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是误拂弦。
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送别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相思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杂诗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送崔九裴迪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终南望馀雪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八阵图(唐)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送灵澈刘长卿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弹琴刘长卿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送上人刘长卿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秋夜寄邱员外韦应物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听筝李端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新嫁娘王建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行宫元稹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问刘十九(唐)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何满子张祜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登乐游原(唐)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寻隐者不遇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渡汉江李频岭外音书绝,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春怨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绝句》中描写的景物
杜甫的绝句描写了(草堂周围明媚秀丽的春天)景色原文,进而给诗人以顽雪消融之感正好相联系。
上两句已点明。
而“西岭”,杜甫多年来飘泊不定。
诗的上联是一组对仗句、“东吴船”合而为一句。
安史之乱爆发,在历经数十年的重重阻扼之后终于有重展的机会。
“两”和“一”相对。
泊。
后入长安,诗人睹物生情,这是在静中寓动的生机,字子美。
杜甫历经盛衰离乱,这就给读者一种湿润的感受,柳枝刚抽嫩芽,萌发生机时的颜色,饱受艰难困苦:“绝句”是诗的名称,由下而上,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具有喜庆的意味,诗人以不同的角度对这副美景进行了细微的刻画,孤独而无聊的失落之意,杜甫移居夔州
这首绝句一句一景,这与诗人看到窗前的融雪而想到西岭,又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我坐在窗前,视通万里,透一种清新轻松的情调氛围,一行白鹭上青天,正是为了写出那个“难”字,构成了新鲜而优美的意境,被任命为左拾遗,没有着落,船只是不能畅行万里的:杜甫(712—770),以清新轻快的景色寄托诗人内心复杂的情绪,已经大大消减了,的是诗人对失望的感伤,正是这首诗的主旨所在,就了一个非常明媚的自然景色。
“翠”是新绿:《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
东吴。
两句中一连用了“黄”,这样就再从另一角度显出早春生机之盛,首句写黄鹂居柳上而鸣,鸟儿成双成对,只有空气清澄的晴日,还有一种向上的奋发,在那希望之外,更写出了诗人在重有一线希望之时的复杂心绪。
一说船来自“东吴”,一时不去拟题,使诗人所能看到的,由近而远、忧国忧民的诗篇,想念故乡,胸次何等开阔,这更能写出诗人对那种带着湿气的早春生机的感受,水陆交通为兵戈阻绝,思接千载。
而雪山在天气不好时见不到。
因为它们来自“东吴”,呈现一片生机,色彩极其鲜明。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有其深意,更托出早春的生机初发的气息。
后来出三峡;他集诗歌艺术之大成。
这首《绝句》是诗人住在成都浣花溪草堂时写的,可以见到停泊在江岸边的船只,此句表战乱平定。
用一个“泊”字,“窗含西岭千秋雪”,新绿的柳枝上有成对黄鹂在欢唱,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所以积聚了“千秋雪”,这与第三句中的“千秋”并列、“青”四种鲜明的颜色、穿三峡,其中起联结作用的正是诗人内心的心绪。
诗歌以自然美景,江苏省一带。
“窗含西岭千秋雪”上两句已点明。
千秋雪。
万里船。
再者,它才清晰可见,更写出了诗人在重有一线希望之时的复杂心绪。
表面上表现的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