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传统文化的名言
你好,关于传统文化的名言: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3、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4、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
5、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7、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8、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9、精忠报国。
10、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11、列士之爱国也如家。
1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3、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14、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
15、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16、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1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8、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1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干青。
2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22、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23、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2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5、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2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7、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8、位卑未敢忘忧国。
29、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平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3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1、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
32、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
33、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34、有志者事竟成。
35、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3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37、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
以上都是传统文化的名言希望你满意
为什么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首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
时下,随着对外交往的不断扩大和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热议随之升温,并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引发了强烈的反响。
这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个值得肯定的可喜的现象,说明人们对传统文化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地位作用的认识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明确、越来越重视、越来越紧迫;也说明,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和平崛起,除了有强大的物质基础以外,还必须有与之相称的包括传统文化在内的“软实力”的必要匹配。
舍此,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不全面、不完整的;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因为它关系到民族复兴的重大问题,关系到中国和平崛起的基础问题,关系到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关键问题,关系到我国国民的信念、信仰、精神面貌、道德风尚和价值观、世界观等核心问题。
一、 从中国在世界的影响看,最受人尊敬和影响力最大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杂志今年第二期刊登了一篇文章叫“孔子在欧洲”,前不久有的报纸上登了“孔子在非洲”;其实,全面的说法应该是孔子在世界。
凡有出国访问或考察经历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国外最推崇、最敬佩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报载,2004年以来,世界上新设立的孔子学院有26所;有100多个国家2300多所大学开设了汉语课程,学汉语的人数达到了3000多万。
中国的、等四部古典小说,数百年来风靡日本、韩国、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历久不衰,并且渗透到了军事、政治、文化、商业、教育和宗教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包括春节、中秋节和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也有着相当大的影响。
去年一个时期,媒体报道的韩国与我国有关端午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争议问题,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的影响。
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美军排以上军官人手一册,世界上装备最先进国家的军队,最需要的恰恰是两千多年前中国军事家的聪明和智慧。
几年前,人民解放军一个代表团到瑞典访问,其中参观瑞方一个军事院校,对方主动提出要与代表团讨论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军事著作。
尽管瑞典的军事装备和军事工业在世界上是很先进的,但中国古人的智慧对他们来说至今仍然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还有一个反证,无论1860年英法联军,还是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第一个动作就是到当时中国文物保存最集中、最全面、最完善的和故宫抢劫文物,而后运回国内充实自家的博物馆。
这真实一个绝妙的讽刺,那时号称“船坚炮利”的西方列强,他们眼里柔弱不堪的大清帝国,最有价值的恰恰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
二、从传统文化的地位作用看,它是民族精神的精华和载体、是立国之本。
什么是传统文化
当前众说纷纭,没有统一、完整的现成答案。
不过,可以通过对文化定义的了解,使我们对这个概念有一个大体的认识和把握。
对文化的定义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
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著名人类学学者泰勒这样给文化定义:“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个复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
”由此可见,传统文化这个概念的含义非常宽泛,它不仅包括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在社会实践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观念形态和行为方式,而且为不同社会形态、不同时期社会成员所共有;是包括中华民族在内的人类认知客观世界、主观世界以及人类自身社会实践的一切文明成果。
传统文化所反映的,是各个历史时期中华文化对于社会的生产、生活和人们意识、道德等精神方面的密切关联度,它不仅揭示了传统文化与社会发展进程关系、与社会整体的关系,而且涉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和领域。
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无论从哪个层面强调,都是举足轻重的。
纵观我国几千年历史,传统文化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对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推动或促进,起着基础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敢于独树一帜、标新立异,不仅大大促进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而且导致了奴隶社会的最终解体,新的社会形态——封建社会的诞生,实现了社会形态的转型。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第一件重大事情就是“焚书坑儒”,以国家机器的力量消灭了被他统一的另外五国的文化,意在从根本上铲除故国复辟的精神支柱,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这从反面印证了文化对巩固或推翻政权的极端重要作用。
汉武帝为富国强兵、强化对人民的统治,首先从意识形态入手,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强制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力扶持“皇家文化”的发展。
从此奠定了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立国的思想基础。
宋太祖赵匡胤统一中国后,接受五代时期频繁动乱的教训,在全国大、、等等。
其次,科学技术方面。
这个领域成就和著作内容十分丰硕、涵盖面很广、其中不少在世界享有盛誉。
如秦代李冰父子设计并监造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汉代科学家张衡制造的天文测量器材《浑天仪》,造纸、火药、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术等“四大”发明,数学家祖冲之、水利学家郭守敬、以及科学著作“天工开物”、“齐民要术”、“农政全书”等等,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
第三,军事研究方面。
传统文化在这个领域著述可以说是群星灿烂,独树一帜,成果卓著。
如《孙子兵法》、《三十六记》、《孙膑兵法》、和《黄石兵书》等军事著作享誉千古、惠及当代;还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著名军事家张良、韩信、曹操、诸葛亮、谢玄、李世民、赵匡胤、刘泊温、戚继光、左宗堂等,已成为聪明智慧的象征、至今赞口不绝。
第四,文学艺术方面。
传统文化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精品荟萃,脍炙人口。
如从古至今人们广泛流传的对诗词文章的最简练概括,如“唐诗宋词元曲汉文章”,最形象的形容,如“学会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偷”、“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即是生动的证明;还有对历史上著名文学家、艺术家的简要概括称谓,如“竹林七贤、”“唐宋八大家”、“杨州八怪”等,即是赞誉和赞美;至于文学、史学、散文、诗歌、小说创作等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更是异彩纷呈、不胜枚举。
如《诗经》、《离骚》,《史记》、《汉书》、《资治通鉴》,以及四部古典小说、三言两拍等。
近来看到一首小诗,把我国19部古典小说嵌入其中:“东西三水桃花红,官场儒林爱金瓶。
三言两拍赞今古,聊斋史书西厢镜。
”在教育、音乐、绘画、戏剧、雕塑、体育、宗教等方面的建树同样成就斐然。
第五,医学、农业、建筑、冶炼、制造、旅游、烹饪、饮茶、养生健身等方面。
传统文化的积淀非常丰厚,非常难得。
如《黄帝内经》、《伤寒论》和《本草纲目》,《徐霞客游记》,《茶经》等等。
五、从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看,它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之魂、民族之根。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战略任务,表达了我国对当今世界的深刻理解和战略选择;强调了文明的多样性,赋予了中华文明和中国文化的历史责任与时代坐标。
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文化和谐,只有造就深层次的文化和谐,才能造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全面的、可持续的社会和谐。
从文化角度构建社会和谐,主要有两个层面内容:一是特殊具体的文化层面,包括弘扬传统文化在内的文化资源领域、精神生产领域、文化传播领域、文化消费和文化交流领域等。
二是普遍深刻的文化层面,即渗透于各个领域的共同理想、组织和行为方式的和谐问题。
构建文化和谐,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和谐社会建设迫切需要,现实生活中又普及推广不力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对传统文化的普及推广重视不够,措施不力;宣传、出版、教育等配合默契欠缺到位,声势不大;思想规范、行为引导、榜样示范,和文艺创作、多种形式配合上差距较大,不尽人意;政策引领、资金投入、教材审定、普及方式和师资力量都尚待完善。
这是需要认真加以解决的。
二是处理好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合理成分和优秀成果,使之继续丰富发展、提高完善、不断升华的问题。
传统文化是在持续、充分地吸收借鉴各种优秀文化养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今后的继承发扬也必须这样。
当前,随着对外交往的不断增多,外来文化的影响渗透随之加强;而且对外来文化内在需求和外在压力双向加大,并通过多种渠道、多个层面、多种方式,以前所未有速度和力度释放出来,这是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只有转变观念,调整思路,因势利导,借力使力,为我所用,才能使传统文化在新的形势下不断发扬光大。
三是处理好传统文化“外热内冷”,理性把握稳步推进问题。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持续增长,国外兴起了一股规模空前的、包括了解传统文化在内的汉语热。
国内对国学和传统文化的地位也展开了热烈讨论,引发了人们的关注。
不过,对国外的汉语热要冷静、客观地看待,他们大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而非中国传统文化的“软实力”的影响。
国内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也众说纷纭,各持己见,形成共识还需要一个过程。
操之过急是无益的。
四是处理好传统文化内涵博大精深、掌握难度较大,如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问题。
传统文化体系庞大、内容十分丰富;积累很多、感到无从下手;时空太远、文字生辟难懂;工作很忙、难以深钻细研。
此外,传统文化自身有精华也有糟粕,有优势也有劣势,有长处也有短处。
如何适应社会转型期的特点,针对当代中青年和少年儿童对传统文化知之不多的实际,在教材编写、普及推广、配套工程、激励机制、组织领导等方面,采取切实可行措施,使传统文化在工作学习、文化娱乐、日常交往之中得以潜移默化的推行,变成一种自觉自愿、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政府机构也要准确把握文化体制的价值
文化的名人名言有哪些
社会的文化是历史为思维活动提供的媒介物,它必然制约着思维活动提供的媒介物,它必然制约着思维活动在现时代的可能性,其必然性与任何时候自然界的不变规律给思维活动造成的限制一样。
〔俄〕拉甫罗夫:《历史信札》文化开启了对美的感知。
〔美〕爱默生:《处世之道》人生来本是一个蛮物,唯有文化才使他高于禽兽。
〔西班牙〕《世俗智慧的艺术》文化的视野超越机械,文化仇恨着仇恨,文化有一个伟大的激情,追求和美与光明的激情。
〔英〕马大?安诺德在文化水准最低的地方,你随处可见强烈残暴的仇恨行为。
〔德〕歌德:《歌德文集》文化的伟大瞬间从道德上来讲是违背道德的时代。
文明的时期对于精力最充沛、豪放的天性是无法忍受的时代。
〔德〕尼采:《向往权力的意志》一切伟大的文化都是市镇文化……世界历史是市民的历史。
〔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人是历史的动力。
人的文化生活是一种世代相承愈积愈厚的历史联系:谁要想参加到这个联系中去通力协作,就必须对它的发展有所了解。
〔德〕文德尔班:《当代西方资产阶级哲学选辑》珍惜文化价值的人,就不会不成为一个和平主义者。
〔德〕爱因斯坦:《科学家和爱国主义》任何一个文化的轮廓,在不同人的眼里看来都可能是一幅不同的图景。
〔瑞士〕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如果职业起隔绝作用,那么文化就应当起接近作用。
文化应当是人性的,因为它涉及到人的一切,它力求实现人的各种不同的才能间的平衡。
〔法〕郎之万:《思想与行动》文化的核心本来就是最有普遍性的、人的生命的脉博的跳动。
所以,正好似人在高兴时发出的高音,在人们胸中张开的弦上跃动,奏出共鸣音,文化作为人类必要的活动,当然会越过一切隔阂,寻找某些人的心的共呜。
〔日〕池田大作:《东西文化交流的新道路》文化之链条十分迂回曲折地穿过所有的文明民族。
每个民族中,文化表现出大小不一的价值,并且有种种样样原则。
〔德〕约翰?赫尔达所谓文化,比起文明开化往往不过是掩蔽蒙昧无知的最后一层裱糊板。
〔英〕马洛利文化是生命的表达形式。
当文化不能表达生命。
反而压抑生命的时候,生命的紧张感就增大。
这时候,需要改变旧文化,创造新文化,以重新表达生命。
〔中〕周国平:《人与永恒》在这富有历史背景、富有高度私人秘密性的社会,人类的文化应是多彩多姿的。
〔德〕黑塞:《授奖演说》文化给予一个人较少有害的权力,以及给予他使他自己受到赞美的更为值得的方式。
伽利略在改变世界上比起任何君主所做所为的更有贡献,而他的权力远超过那些迫害他的人。
〔英〕罗素:《真与爱》文化处于这样一种进退维谷的境地:深刻而卓越的文化必然始终罕见,而常见的文化总是浅薄平庸的。
〔美〕桑塔亚那:《理性生活》文化是,或者说应该是,对完美的研究和追求。
而文化所追求的完美以美与智为主要品质。
〔英〕阿诺德:《文化与无政府状态》一种文化的每个青春期事实上就是一种新的城市类型和市民精神的青春时期。
〔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历史的人”,按我对这个词的理解并按所有大史学家对它的看法,乃是一种正以全力向着自我完成前进的文化的人。
在此之前,在此之后,人是没有历史的。
〔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所谓文化首先表现为一种艺术风格的整体,而这一风格又贯穿于某一民族生活的全部表现方式之中。
〔丹〕勃兰兑斯:《关于贵族激进主义的一篇论文》文化的进步乃是历史的规律。
〔德〕约翰?赫尔达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宗旨。
〔苏〕高尔基:《苏联记游》文化是由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所有成为社会一分子所需要具备的能力和习惯等项目,共同构成的复合体。
〔英〕泰勒:《蛮荒的访客——马凌诺夫斯基》文化就是“了解世界上人们说过的最好的话和思考过的最好的思想”。
〔英〕阿诺德文化是一种习惯,或至少是一种先前规定的习惯。
〔奥〕维特根斯坦:《文化和价值》智慧是知识凝结的宝石,文化是知识放出的异彩。
〔阿拉伯〕谚语知识是智慧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的光泽。
〔印〕泰戈尔文化的意义,乃是把人类这种猛兽养育成驯良的家畜。
〔德〕尼采:《道德系谱》高度发达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是人类所特有的。
动物虽然也会结成低级的社会,但它与人类社会不同,是没有社会进化的。
只有人类,才有通过进化过程使社会不断向高度进化的能力。
〔日〕富永健一:《社会结构与社会变迁》我们可以这么说:文化是以调和性、主体性和创造性为骨干的、强韧的人的生命力的产物。
而且我认为文化的开花结果,将是抵抗武力与权力、开辟人类解放道路的唯一途径。
〔日〕池田大作:《东西文化交流的新道路》精神粮食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人类所创造的文化,是人类内心世界的流露。
如果人们的心灵是美好、纯洁、善良的,那么他们所创造出来的文化必然能使人类欣欣向荣。
〔泰〕披耶阿努曼拉查东:《泰人过去的生活》文化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高低和社会兴衰的尺度。
〔泰〕拉纳哥:《披耶阿努曼拉查东的生平》我们需要文化,就像需要空气一样。
〔苏〕加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由于人类力量的无尽扩展,智慧和美感的无尽增长,人类精神发现了它的理想,从而为自身提供了无尽的补给。
为达到此理想,文化是必不可少的资助,而文化的真正价值正在于此。
〔英〕马?阿诺德:《文化与混乱》大众是文化保存的力量,同时是文化革新的力量。
〔日〕三木清:《国民文化的形成》一个人没有文化,就只能受奴役。
〔法〕乔治?桑:《给儿子的信》文化修养的目的在于增强和提高鉴赏那些最高尚、最深奥的事物的真和美的能力。
〔英〕约?波伊斯:《文化的意义》在一个文盲的国家内是不能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的。
〔苏〕列宁:《青年团的任务》如果工人阶级不能摆脱没有文化的状况,如果它不能造就自己的知识分子,如果它不掌握科学,不善于根据科学的原则来管理经济,那它就不能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苏〕斯大林:《斯大林选集》提高工人阶级和劳动农民群众的文化……是改善国家机关和任何其他机关的主要杠杆。
〔苏〕斯大林:《斯大林选集》国家像人一样有生有死,但其文化永远存在。
〔意〕玛志尼文化永远也不会消失。
〔古罗马〕佩特罗尼乌斯:《萨蒂利孔》各种不同社会形态的变化源自文化的变化。
文化不是永恒不变的。
文化的形态和特征是人类社会生活方式的一个方面。
〔缅〕德班索因:《缅甸文化史》一切伟大的文化时代都是非政治的,甚至是反政治的。
〔德〕尼采:《偶像的黄昏》文化和国家——在这一点上不要欺骗自己——是敌对的:“文化国家”纯属现代观念。
两者互相分离,靠牺牲对方而生长。
〔德〕尼采:《偶像的黄昏》新的文化代替旧的文化。
这是进步的标志,但只能是渐进的,使旧的适应新的,而不是采取革命的手段。
〔泰〕披耶阿努曼拉查东:《泰国传统文化与民俗》我们尽管正处于从模仿向创造过渡的历史转折时期,但是明治以后发展起来的模仿文化已经是完成了历史使命的体系。
能否赋予这个文化体系以新的生命,则是我们今天所面临的问题。
〔日〕永井道雄:《日本的大学产业》不能做到回顾过去,面向未来以及一味纠缠于现在,这是今日文化的一种危险趋势。
〔美〕阿尔温?托夫勒:《未来启示录》我们认为我们的文化已接近正午,其实它仍在闪耀着晨星的黎明时分呢。
〔美〕爱默生《爱默生文集》为一种关于人、生活、教育、工作、文化的新概念而进行的文化战斗,是为社会主义而进行的其他一切战斗获得成功的前提,因为它确立它们的意义。
〔法〕高兹:《劳动战略》物质文明越进步,为了指导物质文明,就必须有更高水准的精神文化。
否则就不会诞生真正的繁荣、和平和幸福。
〔日〕松下幸之助:《创业的人生观》如果我们要求文明社会永远受他们未开化的祖先的制度的支配,那就等于是叫一个大人还穿他小时候穿的外衣。
〔美〕杰弗逊:《杰弗逊文选》总而言之,文化是发展的一个基本方面,其奋斗目标是人类的幸福,并向人类提供一个与其环境相适应的、共同的、高水平的生活。
〔突〕穆罕默德?姆扎利:《言必行》一切时代的一切民族都为建立人类文化大厦而进行劳动。
〔德〕约翰?赫尔德我们应当珍视各类文化,而不是竭尽全力地把一个种族或文化的标准强加于某一民族或整个世界。
〔美〕弗朗克?麦吉尔:《世界名著鉴赏大辞典》这个世界必须是没有民族国家的人类共同体,在那里个人的尊严和自由得到保证,在那里种族和文化之花开得姹紫嫣红。
〔日〕阿部正雄:《禅与西方思想》要提高文化,就必须研究文化史,研究人类的全部文化遗产。
〔苏〕加里宁:《在教师会议上的演讲》我们必须接受我们人类遗产的全部含义,其中最重要的含义之一是:生物性行为遗传的范围狭小,传统移递的文化过程的作用巨大。
〔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文化虽然不象文明那样具有地区的广泛性。
但是,它相应地和各个国家的每一个人的喜、怒、哀、乐具有更深刻的联系。
〔日〕森谷正规:《日本的技术力量》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魇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
〔德〕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一个人生在一个太老的民族中间是需要付很大的代价的。
〔法〕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旧时代里爱讲究传统,新时代里讲究的是进步。
这两条指导原则恰恰是针锋相对的。
〔英〕蒙哥马利:《现代战争中武装力量的组织》每一种伟大的改革,每一种巨大的进步,越是毫无顾忌地推翻根深蒂固的成见,以及同传统的教条作斗争,它所遇到的抵抗也就越强烈。
〔德〕海克尔:《世界著名科学家传论》许多人对待传统甚至是对待他们本国传统的方式是,不作批判检验地全盘接受。
〔古希腊〕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必须取得资本主义遗留下来的全部文化,用它来建设社会主义。
必须取得全部科学、技术、知识和艺术。
没有这些,我们就不能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生活。
〔苏〕列宁:《苏维埃政权的成就和困难》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地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
〔苏〕列宁:《论无产阶级文化》无产阶级文化应当是人类在资本主义社会、地主社会和官僚社会压迫下创造出来的全部知识合乎规律的发展。
〔苏〕列宁:《青年团的任务》只有确切地了解人类全部发展过程所创造的文化,只有对这种文化加以改革,才能建设无产阶级的文化。
〔苏〕列宁:《青年团的任务》任何人都是以其前人为基础,都是从前人那里学习的。
〔德〕考茨基:《唯物主义历史观》当然,把前人学到的东西全部都学过来是困难的,即使是学过来,如果不利用,也没有意义。
但是,至少应该在前人积累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因此学习前人已有的成就,是非常重要的。
〔日〕吉谷丰:《日本技术问题纵横谈》轻视传统是愚蠢的行为。
然而,如果说人类的诸多关系必须不断地得到改善,那么随着自我意识和智能的日益提高,我们就必须驾驭传统,并对传统采取批判的态度。
〔德〕爱因斯坦:《晚年随想》
如何才能复兴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一、 从中国在世界的影响看,最受人尊敬和影响力最大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中国国际人才》杂志今年第二期刊登了一篇文章叫“孔子在欧洲”,前不久有的报纸上登了“孔子在非洲”;其实,全面的说法应该是孔子在世界。
凡有出国访问或考察经历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国外最推崇、最敬佩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报载,2004年以来,世界上新设立的孔子学院有26所;有100多个国家2300多所大学开设了汉语课程,学汉语的人数达到了3000多万。
中国的《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四部古典小说,数百年来风靡日本、韩国、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历久不衰,并且渗透到了军事、政治、文化、商业、教育和宗教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包括春节、中秋节和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也有着相当大的影响。
去年一个时期,媒体报道的韩国与我国有关端午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争议问题,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的影响。
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美军排以上军官人手一册《孙子兵法》,世界上装备最先进国家的军队,最需要的恰恰是两千多年前中国军事家的聪明和智慧。
几年前,人民解放军一个代表团到瑞典访问,其中参观瑞方一个军事院校,对方主动提出要与代表团讨论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军事著作《黄石兵书》。
尽管瑞典的军事装备和军事工业在世界上是很先进的,但中国古人的智慧对他们来说至今仍然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还有一个反证,无论1860年英法联军,还是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第一个动作就是到当时中国文物保存最集中、最全面、最完善的《圆明园》和故宫抢劫文物,而后运回国内充实自家的博物馆。
这真实一个绝妙的讽刺,那时号称“船坚炮利”的西方列强,他们眼里柔弱不堪的大清帝国,最有价值的恰恰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
二、从传统文化的地位作用看,它是民族精神的精华和载体、是立国之本。
什么是传统文化
当前众说纷纭,没有统一、完整的现成答案。
不过,可以通过对文化定义的了解,使我们对这个概念有一个大体的认识和把握。
《现代汉语词典》对文化的定义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
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著名人类学学者泰勒这样给文化定义:“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个复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
”由此可见,传统文化这个概念的含义非常宽泛,它不仅包括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在社会实践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观念形态和行为方式,而且为不同社会形态、不同时期社会成员所共有;是包括中华民族在内的人类认知客观世界、主观世界以及人类自身社会实践的一切文明成果。
传统文化所反映的,是各个历史时期中华文化对于社会的生产、生活和人们意识、道德等精神方面的密切关联度,它不仅揭示了传统文化与社会发展进程关系、与社会整体的关系,而且涉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和领域。
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无论从哪个层面强调,都是举足轻重的。
纵观我国几千年历史,传统文化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对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推动或促进,起着基础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敢于独树一帜、标新立异,不仅大大促进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而且导致了奴隶社会的最终解体,新的社会形态——封建社会的诞生,实现了社会形态的转型。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第一件重大事情就是“焚书坑儒”,以国家机器的力量消灭了被他统一的另外五国的文化,意在从根本上铲除故国复辟的精神支柱,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这从反面印证了文化对巩固或推翻政权的极端重要作用。
汉武帝为富国强兵、强化对人民的统治,首先从意识形态入手,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强制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力扶持“皇家文化”的发展。
从此奠定了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立国的思想基础。
宋太祖赵匡胤统一中国后,接受五代时期频繁动乱的教训,在全国大《三字经》、《第子规》、《诸子治家格言》等等。
其次,科学技术方面。
这个领域成就和著作内容十分丰硕、涵盖面很广、其中不少在世界享有盛誉。
如秦代李冰父子设计并监造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汉代科学家张衡制造的天文测量器材《浑天仪》,造纸、火药、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术等“四大”发明,数学家祖冲之、水利学家郭守敬、以及科学著作“天工开物”、“齐民要术”、“农政全书”等等,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
第三,军事研究方面。
传统文化在这个领域著述可以说是群星灿烂,独树一帜,成果卓著。
如《孙子兵法》、《三十六记》、《孙膑兵法》、和《黄石兵书》等军事著作享誉千古、惠及当代;还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著名军事家张良、韩信、曹操、诸葛亮、谢玄、李世民、赵匡胤、刘泊温、戚继光、左宗堂等,已成为聪明智慧的象征、至今赞口不绝。
第四,文学艺术方面。
传统文化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精品荟萃,脍炙人口。
如从古至今人们广泛流传的对诗词文章的最简练概括,如“唐诗宋词元曲汉文章”,最形象的形容,如“学会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偷”、“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即是生动的证明;还有对历史上著名文学家、艺术家的简要概括称谓,如“竹林七贤、”“唐宋八大家”、“杨州八怪”等,即是赞誉和赞美;至于文学、史学、散文、诗歌、小说创作等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更是异彩纷呈、不胜枚举。
如《诗经》、《离骚》,《史记》、《汉书》、《资治通鉴》,以及四部古典小说、三言两拍等。
近来看到一首小诗,把我国19部古典小说嵌入其中:“东西三水桃花红,官场儒林爱金瓶。
三言两拍赞今古,聊斋史书西厢镜。
”在教育、音乐、绘画、戏剧、雕塑、体育、宗教等方面的建树同样成就斐然。
第五,医学、农业、建筑、冶炼、制造、旅游、烹饪、饮茶、养生健身等方面。
传统文化的积淀非常丰厚,非常难得。
如《黄帝内经》、《伤寒论》和《本草纲目》,《徐霞客游记》,《茶经》等等。
五、从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看,它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之魂、民族之根。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战略任务,表达了我国对当今世界的深刻理解和战略选择;强调了文明的多样性,赋予了中华文明和中国文化的历史责任与时代坐标。
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文化和谐,只有造就深层次的文化和谐,才能造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全面的、可持续的社会和谐。
从文化角度构建社会和谐,主要有两个层面内容:一是特殊具体的文化层面,包括弘扬传统文化在内的文化资源领域、精神生产领域、文化传播领域、文化消费和文化交流领域等。
二是普遍深刻的文化层面,即渗透于各个领域的共同理想、组织和行为方式的和谐问题。
构建文化和谐,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和谐社会建设迫切需要,现实生活中又普及推广不力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对传统文化的普及推广重视不够,措施不力;宣传、出版、教育等配合默契欠缺到位,声势不大;思想规范、行为引导、榜样示范,和文艺创作、多种形式配合上差距较大,不尽人意;政策引领、资金投入、教材审定、普及方式和师资力量都尚待完善。
这是需要认真加以解决的。
二是处理好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合理成分和优秀成果,使之继续丰富发展、提高完善、不断升华的问题。
传统文化是在持续、充分地吸收借鉴各种优秀文化养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今后的继承发扬也必须这样。
当前,随着对外交往的不断增多,外来文化的影响渗透随之加强;而且对外来文化内在需求和外在压力双向加大,并通过多种渠道、多个层面、多种方式,以前所未有速度和力度释放出来,这是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只有转变观念,调整思路,因势利导,借力使力,为我所用,才能使传统文化在新的形势下不断发扬光大。
三是处理好传统文化“外热内冷”,理性把握稳步推进问题。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持续增长,国外兴起了一股规模空前的、包括了解传统文化在内的汉语热。
国内对国学和传统文化的地位也展开了热烈讨论,引发了人们的关注。
不过,对国外的汉语热要冷静、客观地看待,他们大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而非中国传统文化的“软实力”的影响。
国内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也众说纷纭,各持己见,形成共识还需要一个过程。
操之过急是无益的。
四是处理好传统文化内涵博大精深、掌握难度较大,如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问题。
传统文化体系庞大、内容十分丰富;积累很多、感到无从下手;时空太远、文字生辟难懂;工作很忙、难以深钻细研。
此外,传统文化自身有精华也有糟粕,有优势也有劣势,有长处也有短处。
如何适应社会转型期的特点,针对当代中青年和少年儿童对传统文化知之不多的实际,在教材编写、普及推广、配套工程、激励机制、组织领导等方面,采取切实可行措施,使传统文化在工作学习、文化娱乐、日常交往之中得以潜移默化的推行,变成一种自觉自愿、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政府机构也要准确把握文化体制的价值
在新时代弘扬传统文化的方面有何启示
传统节日与民族的文化认同仲富兰近来,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话题在媒体上形成了热门话题。
继去年亚洲某国家正准备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祭”为本国的文化遗产,目前已将其列入国家遗产名录,很快将向联合国申报“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全国人大代表纪宝成为传统节日呼吁之后,在今年的两会上,许多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纷纷建议,增加除夕、清明、端午、中秋节为我国法定节日和假日。
有不少民俗学者近日还建议:应增加除夕、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通过官方干预,复兴传统节日。
他们认为,世界各地的华人都很重视中国的传统节日,在香港,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为五大传统节日,被规定为法定假日。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不仅形式多样,喜闻乐见,还是各家各户乃至全民族都喜欢参与的节日,能发挥涵养中华民族之根,弘扬民族之魂的作用。
还有人认为要建立一个经济强国,必须要有强大的文化做支撑,过传统节日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教育。
但也有不少人士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中国传统节日之所以衰落,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其明显的农耕时代特色,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人们对节日的需求。
由于平时工作的繁忙和劳累,现代社会人们对节日的需求是温馨浪漫,是彻底放松,是过自己的生活,活出自己的个性。
但传统节日带给人们的正好相反,旅途的劳累和社交的应酬,老套的习俗和势利的攀比,经常使人的个性淹没在世俗的共性之中,将人搞得疲惫不堪,毫无乐趣可言。
衰落也就成了一种必然。
值此沸沸扬扬的保护中国民俗节日和传统节日必然衰落的议论声,笔者无意加入这两种意见的争论,只是想从另外的角度进行思考,提出一些问题,向学者通人请教。
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中国传统节日与我们民族历史上政治、文化、宗教、特别是经济等诸种因素纠缠在一起,尽管各个节日产生的背景各异,但一般而言,一经产生,它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往往一种节日风俗的产生,与民族心理特征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所以年年相袭、代代相传。
以过春节而言,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庶民百姓,无不同日而庆。
中国传统节日在中国民众农耕生活中经过了几千年的自在的、自发的传承,早已经形成了世世代代传习不断的全民族重大生活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每一个节日的文化内涵和外延都具有相对稳定的完美和谐的特征,表现出巨大的文化价值。
中国人生产与劳作的独特印记。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岁时节令”的具体内容,在农耕文明语境中的节日是由年月日时和气候寒暑变化相结合排定的节气时令,它是以农作物生长周期的循环往复规律确认的。
早在殷墟甲骨文中已经看到了十分完备的古代历法纪年。
与古老的天文、历法、节气、物候知识组成一个硕大的复合系统。
古人说“四时八节”,其中二十四节气时令在民俗节日构成中至关重要。
在这里,“节”的概念正是把岁时季候的渐变过程分解成像草节、竹节一样的间距,把节气相互交接的时间叫做“交节”,由此转意为“节日”。
几千年来,保持着农耕文化生产生活节奏与大自然季节气象的节律、生态环境完美和谐的特征。
中国人和合与圆满的理念追求。
回望中国的各种传统节日,几乎都与太阳与月亮的运行有关。
历史上民俗节日的排定,特别注重一年十二个月的朔望,这几乎是中国农耕社会过节的最基本的约定俗成标记。
望日月圆,是一个月的十五。
古代秦汉时期的方士、道家测算月历时,另有“三元”之说,认为“天官”之神主管“赐福”,生日在正月十五,是为“上元”,于是古代约定每一年的第一个望日为“上元节”,大庆大祭,发展成为“元宵节”。
又认为“地官”之神主管“赦罪”,生日在七月十五,是为“中元”,古代约定为“中元节”,家家举行祖先大祭,成为大节。
又认为“水官”之神主管“解厄”消灾,生日在十月十五,是为“下元”,古代约定为“下元节”,也曾发展为节日。
最值得注意的是八月中秋,本来“仲秋”只指八月,后因八月望日正是三秋之中,于是八月十五成为“中秋节”。
天上的一轮满月,可以使壮夫垂泪;每年的新春佳节,天涯海角的游子都要回家团聚。
中国人几千年来把自己的生活节拍与大自然的月圆月缺紧密协调起来,构成了完美和谐的节日文化。
应当说这是人类优秀的文化传统和宝贵的非物质遗产。
中国人思维与记忆的符号代码。
中国自古以来的农耕历法一直使用“干支”纪年、纪月、纪日法排列月日,十分繁复,许多被看作是吉日或祭日的日子,难以记忆逐渐消失;但是,人们却在许多零散的吉日、祭日中习惯性地选定了月日代码数字相互重叠的日子,作为节日流传下来。
于是就有了“正月正”大年节;“二月二”春龙节,俗称“龙抬头”日;“三月三”上巳节,也是许多少数民族的歌节;“五月五”端午节;“六月六”天贶节,俗称“晒虫节”;“七月七”七夕节,俗称乞巧节;“九月九”重阳节。
在中国人的节日观念中月日数字代码的重叠是吉祥的神秘数字,其中“五五端阳节”、“九九重阳节”被看作是除年节以外的重大节日。
为什么要有节日呢
不过节,地球不是照样转动,太阳不是每天升起又落下吗
是的,我琢磨这个“节日”的最根本的意义,还是在这个“节”字了。
它与自然界、人类社会的节奏律动有关。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在以农立国的国家里,节日的起源往往与农事活动有关。
“四时八节”,像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除夕城乡人民共度的民俗节日,它们的起源都离不开农事活动。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春夏秋冬,时序推移,人们的生活要有节奏,并以此来适应大自然的节奏。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民间的节日正是体现着这生活的节奏。
节日之所以出现,除了种种动听的传说,美妙的阐释之外,最基本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辛勤劳作的人们,需要调剂、休息和娱乐,节日是民众为调节自己的生活而自然形成的一系列缓冲机制,人们也正是通过各种传统的节日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喜悦与祝愿以及对未来的向往。
可以说,节日是人类共有的精神与物质生活的需要,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没有自己的传统民间节日。
现实的巨大反差传统的岁时节日是人们通过对自然的把握而形成的,包括固定的节期和特定的文化活动,春节、元宵、清明……都是通过历史传承下来的,有几千年的历史,这些节日有的表达了人们对历史人物的纪念,有的是配合农业生产和劳动生活的,有的来源于神话传说,有的传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
总之,这些传统的节令风俗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的经济状况、生活习惯及道德风貌等,传统节日是历代民众共同创造的精神文明的沉淀,是中华民族的“根”。
说传统节日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是一回事,但现实中的巨大的文化反差又是一回事。
事实上,新时期,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与传统节日渐行渐远,有许多传统节日如今变成“美食节”,或者是商人促销的“推销节”,如今过节,商业炒作越来越火,通常都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节日本身的意义却被越来越多的人遗忘。
为拉动消费,劳动节、国庆节变成了黄金周,春节是“吃喝节”,“三·八”妇女节是购物节,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等洋节更是商家的必争之日。
节日民俗是一个民族的盛典,它绝对不是简单的吃喝穿戴,或者简单的物质消费。
大家都知道,人们对节日的需求主要是精神和情感的需求,情感价值是节日里最主要的核心,对我们这个民族来讲表现得更为鲜明,更具特色,比如老百姓必定要吃的中秋团圆饭和春节年夜饭,即使不能来也要“千里共婵娟”,心也是要在一起的,这也是中秋节和春节产生和被重视的原因,这个需求是一种民族亲和力和凝聚力的体现,是我们这个民族五千年来聚而不散的最大的精神内核。
一个节日是有很多载体的,它必需有传说,必需有故事,比如中秋节有嫦娥奔月、吴刚砍树,端午节有屈原投江。
二是它必须有活动和仪式,如歌舞、赛龙舟、踏青、登高、插柳、插艾、插茱萸等等。
每一个节日都有丰富的内容,而且这些都是能创造和表现出中华民族那种文雅、雍容、浪漫的气质。
春节、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清明节,这些节日是与大自然相和谐的,是天人合一的,在这些节日里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需求,寄予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理想和祝愿,展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
随着社会的变革,时代的发展,尤其是面对全球化和商业化的冲击,一个严峻的现实是,我们的很多传统节日中断了,有些甚至已经名存实亡。
一些传统节日之所以中断乃至消亡,实际上是它的精神内涵被人们忘记了,它的精神载体不复存在了。
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中秋节是要赏月的,古时过节,人们在种满桂花树的院子里赏月,听嫦娥奔月的故事,对月高歌,把酒问天,是非常美的。
可是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亮起来的城市,到处是闪耀的霓虹灯和林立的高楼大厦,被遮挡住的月亮不容易看到了,人和月亮疏远了,所以人们赏月这种兴趣也就渐渐地淡了。
二是人们没有自觉地认识到传统节日的精神价值。
长久以来,很多人认为节日不过就是吃点好东西,穿些好衣裳,由于忽视了这些传统节日中的文化和精神价值,这些节日被我们人为地淡化了,尤其是进入商业化社会以后,传统节日被推向了市场,成了商人赚钱的一个时机,这样的结果使很多文明在某些方面中断了,这是我们追求物化的结果。
春节、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的传统文化内涵被掏空了,注入了商业内容,贴上了“经济”的标签。
鞭炮禁止了,年味儿也淡了,随着节日兴趣的衰减和节日氛围的日益稀释,传统节日在人们眼中也变得单薄苍白。
现在很多时候老百姓过节时常常感到很失落,最多的感慨就是过年越来越没有年味了。
不知道节该怎么过了,这种失落实际上是一种精神上的失落。
许多人还埋怨年轻人,其实是埋怨不得的,它和整个民族的精神力量紧密相联,摒弃了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除夕之夜就是年夜饭;中秋节就是月饼;端午节成为粽子的展销,元宵节成为汤圆的展示……你说,每一个节日都只剩下一种食品,即便它再有悠远的历史、动人的传说、美好的仪式,老百姓也不会拿它当回事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是再多的学者通人、民俗专家出面呼吁,请求国家立法保护,效果又会如何呢
真是发人深思。
传统节日蕴涵的文化认同在不同文化中,传统节日都是特定文化的一种表征,带有自身文化的特色。
比如,西方的圣诞节和中国的春节就具有明显的文化差别。
圣诞节与宗教传统紧密相关,春节则是农耕文明和家族主义的产物;圣诞节是在宗教纪念日展开,体现为公共场所中的群体性狂欢,春节则在收获后的农耕间歇期进行,体现为私人空间中的家庭聚会;圣诞节表达的是对人格神的崇拜,春节表达的则是对农业神和祖先的感激,等等。
这种差别使过节成为不同的族群表达各自文化认同的重要途径。
然而,近年来,中国人对过春节的兴趣和热情已经大大减少了,常常会听到人们对年味儿淡了所发出的无奈感叹。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过圣诞节在中国民间似乎已经逐渐成为部分民众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这种文化景观的背后,商家和媒体的推波助澜是很明显的,巨大的商业利益使他们不遗余力地发动一切力量来营造这些文化庆典的火热氛围。
然而,中国民间并不缺乏节日文化资源,而且从经济的可开发性来看,这些节日也并不比洋节差,在缺乏西方文化传统的中国,洋节应该是处于劣势的。
如此一来,洋节在中国民间的盛行就有点令人匪夷所思了。
文化认同的问题只有在不同文化相遇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出现,也就是说,只有在面对不同于自己的“他者”时,人们才会有“我是谁”的问题意识。
通常的情况是,在不同文化的比照之下,对“我是谁”的追问非常容易在排他性情感的驱使下强化文化的自我认同,并表现为通过贬损其他文化来强调自己文化的优越性。
不过,一个不可忽视的特殊情况是,当他者异常强大并被想象为学习或模仿的榜样时,就可能使人们过分美化他者,甚至造成对自己的过度反思,从而形成一种“爱恨交加”的自我认同。
从本质上来看,洋节在中国民间的兴起,正是这种特殊自我认同的具体表现,虽然它是以比较温和的面貌出现,而没有过多地表现出对自己文化的明显厌弃。
当然,如此看待当前中国民间的过洋节现象,似乎有过度解释和小题大作之嫌,毕竟现在已不同于洋节初兴之时,人们更多是抱着对异国风俗的好奇来“过把洋瘾”,而且,他们似乎还没有来得及思考,就已经被商家与媒体推到了兴高采烈过洋节的狂欢之中了。
但是,不加思考与过度反思同样是有害的,很难想象一个缺乏文化自觉的民族会在以文化多元为基本特征的世界中健康发展。
因此,对于那些热衷于过洋节的中国人而言,冷静下来仔细思考一下是极为必要的。
这种思考不仅应该针对过洋节本身,而且应该在根源上对其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这就需要培养民众树立起文化自觉的意识,使其以理性的方式来看待自己的和他人的文化。
就当前我国的总体发展而言,物质文化上的相对落后是一个不得不承认的现实,然而,尽管西方发达的物质文化不断刺痛我们的自尊心,但是奋起直追并不意味着必然要以放弃作为民族根底的精神文化为代价。
或许我们不必过多指责民众对洋节表现出的热情,但是,对此进行深刻的思考却是必要的。
我认为,在不同文化间的接触与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唤醒民众的文化自觉意识,是一个根本性的任务。
唯有如此,理性的文化认同才能得以实现,民族文化才能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对过节模式要革故鼎新中国传统民俗节日形成了自己有节律的排序,并分别拥有各自的丰富内涵,所以中国这部万世一系的“农家历”,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杰作,它本身连同它的重大民俗节日都应当列为重点保护的对象。
它将继续保持着它固有的文化活力。
我以为眼下最重要的是要重新认识和建设我们的节日,要研究我们的节日文化,创造我们的节日文化,通过多种形式还原这些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还它们一个“本真面目”。
一个民族的文化光靠几个人呼吁是没有用的,它需要整个民族的一种自觉,这种自觉是一种文化精神的自觉。
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驿站,是用来承载民族认同感的,更是传承民族文化生命、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
从去年“百余委员建议增清明中秋等民族节日为法定假日”到考虑将传统节日打包集体申报“世遗”等等,我们在复兴传统节日的时候,惯性地用“法”、拿制度来铺设复兴的道路,却忽略了对传统节日的根基——文化渊源的守护。
薪火相传的节日总有一些含情脉脉的东西使我们的心变得柔软,使人间充盈着温情与暖意。
传统节日彰显的仪节繁复、风雅精致、彬彬有礼、视教养为文化生命、有高度审美的民族标识背后是高度的传统文化认同。
如端午节缅怀屈原,龙舟竞渡,民谣所唱:“五月五,是端午。
门插艾,香满堂。
吃粽子,洒白糖。
龙船下水喜洋洋。
”这种类似的节日自豪感遍及古典文化的每个角落。
我们在怨尤现代人“崇洋节”时应该看到:正是不少人对自身文化的认知缺乏热情,在文化理念上缺乏自信,才使得传统节日“土气十足”。
文化自信心的强弱又与吸纳外来文明的能力成正比,有足够的文化自信,方有海纳百川的文化品格,而不至于“弃我崇洋”。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国人的生活节奏日渐加快,高速公路、手机、电脑等办公通讯用具的使用,由此带来的便利虽然在不同程度上减轻了人们的劳动强度,却也增加了每一个具体生命的负荷;各种名利场上风风火火赶场的窘迫,就业、职称、升迁与养家糊口的种种压力,加上日常的柴米油盐,迎来送往……徜徉于城市的街头,正像一首歌中唱的那样:“一路上的好景色没仔细琢磨,回到家里还照样推碾子拉礳……再也不能这样活
”人们在疲于奔命中渴望能有一点闲暇,放下一颗浮躁的心;渴望走出钢筋水泥的喧嚣城区,在大自然的静谧中细品一回人生滋味……总之,渴望生活多一点余裕。
对传统节日的过节模式来一番革故鼎新,关键是唤醒我们的文化自觉意识。
春节是“法定”了,假日经济也如火如荼了,但春节文化传统的复兴仍任重道远。
如果清明不上坟,中秋不赏月,重阳不登高,这样的“法定”假日能复兴什么呢
文化是相连的,文化也是衍生的。
缺乏文化自觉状态下全面、系统复兴中华传统文化的前提,“法定”只能沦为形式主义的一次文化操演——因为节日,说到底是一种文化现象,传统的节日总是与宗教、祭祀、庆典、聚会等联系在一起的,无法靠制度的壁垒延传。
我们要寻找、恢复的是历史遗响,唤醒遗存的民间文化。
如果只是固执于自己的传统,而没有对新的异己文化吐故纳新的本领的话,传统节日文化只能贫困、萎缩。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这是三千年前中华民族的文化大度。
节日的流传是漫长历史选择的结果,社会发展了,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也要发展。
如果我们不改进过节的节日理念和方式,依然吃喝当头、人情送礼当道,那么,即使法定了传统节日,无非是又给了我们一个吃喝的借口和人情往来的理由、无非让商家多了几个狂欢节,把传统节日的文化功能阉割殆尽,使之成为不伦不类的经济猎物。
在不同文化间的接触与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唤醒民众的文化自觉意识,理性的文化认同才能得以实现,复兴传统节日、重建礼乐神州才不只是梦想。
如果只求热闹,只问经济,忽略节日的文化内涵,缺乏文化自觉,我们该拿什么复兴传统节日呢
目前我国的法定假日中,春节、五一节和国庆节三个“黄金周”,只有春节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色,其他的传统节日,虽然民间有所保留,但并未被规定为官方法定节日。
根本出路在于革新传统节日的过节模式,让传统节日更放松休闲,给人们更多的自由娱乐的时间和空间,让其更加符合现代人对节日的需求。
而传统节日法定化,只是将传统节日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而已,根本无法改变人们对传统节日的喜好或者厌烦。
既然人们对传统节日缺乏兴趣,想通过官方干预,让传统节日法定化,达到复兴传统节日的目的,自然无从谈起。
(本文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