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桥的名言俗语,格言警句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毛泽东) 造舟为梁,不显其光。
() “溪上还珠太守家,小桥斜跨碧流沙。
”(华镇) 桥西暮雨黑,篱外春江碧。
桥通小市家林近,山带平湖野寺连。
轮势随天度,桥形跨海通。
水底远山云似雪,桥边平岸草如烟。
俗语:。
对联:万里长征,犹忆泸关险。
三军远戍,严防帝国侵。
诗句:金沙水拍云崖暖,。
歌谣: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谜语:驼背公公,力大无穷,爱驮什么
车水马龙。
(谜底:桥) 俗语:走过太平桥,身体好,走过吉利桥,生意兴隆。
走过长庆桥,青春长驻永不老。
过河拆桥 过桥抽板 桥归桥,路归路 修桥补路 对联 缩千里为咫尺 联两地成一家 水光遥接汉 虹气上凌虚 上下影摇波底月 往来人渡镜中梯 诗歌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毛泽东) 造舟为梁,不显其光。
() “溪上还珠太守家,小桥斜跨碧流沙。
”(华镇) 桥西暮雨黑,篱外春江碧。
桥通小市家林近,山带平湖野寺连。
轮势随天度,桥形跨海通。
水底远山云似雪,桥边平岸草如烟。
桥的谚语: 桥头上跑马------走投无路 桥是桥,路是路------一清二楚 桥孔里插扁担-------担当不起 “盘旋上下,通连左右,交叉东西南北;横贯长江,纵接黄河,瞩目红旗宜宾。
”(开津长江道立交桥) “堪称首,铁索斜拉,坦途凌波,淞南沙北横大道;世界亦数二,众智,科技结晶,浦东沪西并东流。
”() 桥 作者:蓝刃 来源:999gg.com 时间:2005-9-2 17:20:03 梦中的那一座儿童时代就 已经残破不堪的桥 你曾经 试图走进去 听暗流从桥下涌动的声音 是一种享受,让你感动 沿着那一座温暖的桥 你可以重新 前往一坐山岗 并采撷一大把一大把四月的鲜花 蝴蝶在那里愉快地飞舞 在那里生儿育女 演绎着幸福的全部细节 桥,记忆中水墨画般的 那一坐好看的桥 如今只能在旧照片里 一睹芳容的古物 在你的心里越来越朦胧 也越来越清晰 桥(诗歌) 秦歌 上一篇:春 雨(外一首) 下一篇:儿子和父亲(诗歌) 你,目光的神采 直撑我的瞳仁 想找一根支柱 搭起一座彩桥 忽然,彩桥 被忧伤淹没 其实 桥凳 早已在我心底筑就 每次告别你的时候 我那挪不动的脚步 小心翼翼 总怕把桥踩断
谁知道有关桥的名言,彦语…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毛泽东) 俗语: 船到桥头自然直 你走你的独木桥,我走我的阳关道 诗句: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陆游《咏梅》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天下风光数会稽,灵汜桥前百里镜——元稹《寄乐天》 灵汜桥边多感伤,分明湖派绕回塘——李绅《灵汜桥》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毛泽东 造舟为梁,不显其光——《诗经.大雅.大明》 溪上还珠太守家,小桥斜跨碧流沙——华镇《还珠桥》 村路初晴雪作泥,经旬不到小桥西——陆游《柳桥》 忽然来到柳桥下,露湿蓼花红一溪——陆游《秋日杂咏》 忽觉意稍佳,呼童扶下堂。
寒云覆江干,惨惨雪欲作。
篱根犬迎吠,碓下鸡俯啄。
徐行过傍舍,醉笑盛酬酢。
——陆游《独行,过柳桥而归》 正是吾庐秋好夜,上桥浑不要人扶——陆游《柳桥秋夜》 柳桥东岸倚筇立,聊借水风吹宿醒——陆游《即事》 柳疏桥尽见,水落路全通——《柳桥秋夕》 若耶北与镜湖通,缥缈飞桥跨半空——陆游《五云桥》 雨细穿梅坞,风和上柳桥——陆游《戏作绝句 以唐人句终之》 造舟为梁,不显其光。
(《诗经.大雅.大明》) “溪上还珠太守家,小桥斜跨碧流沙。
”(华镇) 桥形通汉上,峰势接云危。
(帝京篇)李世民 渭水长桥今欲渡,葱葱渐见新丰树。
(初入秦川路逢寒食)李隆基 步黏苔藓龙桥滑,日闭烟罗鸟径迷。
(玄都观)徐氏 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
(横吹曲辞·后出塞其二)杜甫 春楼不闭葳蕤锁,绿水回通宛转桥。
(相和歌辞·江南曲)韩翃 妾年初二八,家住洛桥头。
(相和歌辞·相逢行)崔颢 宜城酒熟花覆桥,沙晴绿鸭鸣咬咬。
(相和歌辞·常林欢)温庭筠 杨柳萦桥绿,玫瑰拂地红。
(舞曲歌辞·屈柘词)温庭筠 夜夜愁君辽海外,年年弃妾渭桥西。
(杂曲歌辞·妾薄命)刘元淑 明日长桥上,倾城看斩蛟。
(杂曲歌辞·壮士行)刘禹锡 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杂曲歌辞·竹枝)刘禹锡 扬州桥边小妇,长干市里商人。
三年不得消息,各自拜鬼求神。
(杂曲歌辞·江南三台其一)王建 金谷园中柳,春来已舞腰。
那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
(杂曲歌辞·祓禊曲) 驱传渭桥上,观兵细柳屯。
(赋西汉)魏徵 汉家伊洛九重城,御路浮桥万里平。
(阙题)杨师道 乘星开鹤禁,带月下虹桥。
(和銮舆顿戏下)虞世南 北去横桥道,西分清渭流。
(文德皇后挽歌)朱子奢 日暮河桥上,扬鞭惜晚晖。
(游侠篇)陈子良 雨霁虹桥晚,花落凤台春。
(安德山池宴集)上官仪 悠悠天下士,相送洛桥津。
(咏史其二)卢照邻 一去仙桥道,还望锦城遥。
(还京赠别)卢照邻 虹桥分水态,镜石引菱光。
(安德山池宴集)李百药 鹊桥波里出,龙车霄外飞。
(和长孙秘监七夕)任希古 星桥他日创,仙榜此时开。
(安乐公主移入新宅侍宴应制)宗楚客 洛桥瞻太室,期子在云烟。
(使至嵩山寻杜四不遇慨然复伤田洗马韩观主…赠杜侯杜四)宋之问 桥寒金雁落,林曙碧鸡飞。
(送赵司马赴蜀州)宋之问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灵隐寺)宋之问 泉声喧后涧,虹影照前桥。
(上巳浮江宴韵得遥字)王勃 烟气笼青阁,流文荡画桥。
(春日侍宴幸芙蓉园应制)李峤 径转危峰逼,桥回缺岸妨。
(和韦承庆过义阳公主山池其二)杜审言 野郊怆新别,河桥非旧饯。
惨日映峰沉,愁云随盖转。
(感怀)董思恭 防拒连山险,长桥压水平。
(蒲津迎驾)宋璟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正月十五夜)苏味道 驻马西桥上,回车南陌头。
故人从此隔,风月坐悠悠。
(留别杜审言并呈洛中旧游)崔融 画桥飞渡水,仙阁涌临虚。
(侍宴长宁公主东庄)刘宪 今夜可怜春,河桥多丽人。
宝马金为络,香车玉作轮。
(上元夜效小庾体)陈嘉言 君不见天津桥下东流水,南望龙门北朝市。
(长相思)苏颋 云气横开八阵形,桥形遥分七星势。
(畴昔篇)骆宾王 日观分齐壤,星桥接蜀门。
桃花嘶别路,竹叶泻离樽。
(送吴七游蜀)骆宾王 涧险泉声疑度雨,川平桥势若晴虹。
(游石淙山)张昌宗 回首渭桥东,遥怜春色同。
青丝娇落日,缃绮弄春风。
(采桑)刘希夷 鹤舞千年树,虹飞百尺桥。
还疑赤松子,天路坐相邀。
(春日登金华观)陈子昂 绿渚传歌榜,红桥度舞旗。
(清明日诏宴宁王山池赋得飞字)张说 遇圣人知幸,承恩物自欢。
洛桥将举烛,醉舞拂归鞍。
(东都酺宴四首)张说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桃花溪)张旭 岩腹乍旁穿,涧唇时外拓。
桥因倒树架,栅值垂藤缚。
(燕子龛禅师)王维 官桥祭酒客,山木女郎祠。
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
(送杨长史赴果州)王维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行。
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
(晓行巴峡)王维 剑留南斗近,书寄北风遥。
为报空潭橘,无媒寄洛桥。
(江南旅情)祖咏 徒尔当年声籍籍,滥作词林两京客。
故人斗酒安陵桥,黄鸟春风洛阳陌。
(放歌行答弟墨卿)李颀 桥西暮雨黑,篱外春江碧。
桥通小市家林近,山带平湖野寺连。
轮势随天度,桥形跨海通。
水底远山云似雪,桥边平岸草如烟。
名言或警句 过河拆桥过桥抽板桥归桥,路归路修桥补路 歇后语: 桥头上跑马------走投无路 桥是桥,路是路------一清二楚 桥孔里插扁担-------担当不起半夜过独木桥——步步小心 白娘子哭断桥——想起旧情来 背媳妇过独木桥——又惊又喜 笨驴子过桥——步步难 踩着高跷过独木桥——艺高人胆大 踩着银桥上金桥——越走越亮堂 曹操八十万兵马过独木桥——没完没了 船到桥头——不顺也得顺 灯草搭浮桥——走不得 顶大风过独木桥——担风险 独木桥——难过 独木桥上踩车——别拐弯 独木桥上唱猴戏——不要命;玩命干 独木桥上钉木版——故意让人过不去 独木桥上散步——走险 独木桥上睡觉——翻不了身 独木桥上走骆驼——担风险的事 短板子搭桥——不顶用;不顶事 短木搭桥——难到岸 扶着桥栏杆过河——生怕掉进去 扶着桥栏过河——生怕掉在水里 扶着醉汉过破桥——上晃下摇 刚下桥的新媳妇——不好看也爱看 鹊桥相会——一年一度 过河拆桥——不留后路 湖面上的九曲桥——穹穹多 火柴棍搭桥——难过 近视眼过独木桥——放不开步子 九曲桥上散步——走弯路 枯木搭桥——存心害人 癞皮狗上桥——招摇撞骗 烂板搭桥——不顶事 烂板子搭桥——白搭;难过 烂柱子塔桥——不牢靠 老太太走独木桥——难过 芦沟桥上石狮子——数不清 麻秆搭桥——把人跌闪得好苦 麻秆搭桥——难过;担当不起 木炭搭桥——难过 骑马过独木桥——回头难 骑马上独木桥——回不得头 牵牛过独木桥——难过 牵牛走纸桥——过不去 牵瘸驴上窟窿桥——锥戳不动 桥顶上盖楼——上下空 桥孔里插扁担——担不起 桥头上跑马——走投无路 三人过独木桥——有先有后 宋太祖陈桥兵变——取而代之 田膛上搭桥——不是路 铁拐李走独木桥——够呛;走险 瞎子打过独木桥——错路一条 香签搭桥——难过 小河上没桥——将就过吧 小脚婆娘过独木桥——摇摇摆摆 朽木搭桥——存心害人 朽木搭桥——难过 竹竿子搭桥——难过 醉汉过铁索桥——上晃下摇 扁担括进桥眼里——担不起 筷子搭桥——路不宽 烂板桥上的龙王一一不是好东西 没桥顺河走——绕来绕去 桥是桥,路是路—— 一清二楚 桥孔里伸扁担——担当不起 牵牛花儿当喇叭吹——闹着玩牵瘸驴上窟窿桥——锥戳不动 天上架桥——想到办不到 张飞拆桥——有勇无谋对联 1.一线桥光通越水 半帆寒影带吴歌 2.数点屺虞峰隔离半里 一溪烟雨水静锁孤桥 3.百渎安澜舆梁成岁暮 双虹落彩图画出天工 4.不霁何虹,天倩娲皇来补石 此山似蜀,人思坡老为题桥 5.龙门港口,单驿独庙一茶亭 虎桥钟溪,两境双埠二酒店 6.二百年磐石重新,星缠析木 数十里槛泉正出,迹固包桑 7.平步青云,对南郭铜峰,千秋巩固 重看明月,印东流氿水,万派朝宗 8.清风徐风,水波不兴,墨妙尚留苏学士 行人安稳,布帆无恙,神威犹仰晋将军 9.荷叶地钟灵,料有才人题柱去 鲸溪波效顺,应逢仙客泛槎回 10.暴雨骤倾万斛珍珠浮水面 长虹多挂一条金带束天腰 11.春入船唇流水绿 人归渡口夕阳红 12.水从碧玉环中出 人在苍龙背上行 13.地据淮南,看云影当空,与水平分秋一色 扁舟桥下,闻箫声何处,有风吹到月三更 14.玉宇琼楼天上下 方壶员峤水中央 15.断桥桥不断 残雪雪未残 16.一道飞虹,人在青云路上 半轮明月,家藏丹桂宫中 17.上下影摇波底月 往来人渡镜中桥 18.双飞两虹影 万古一牛心 19.万瓦千砖 百日造成十字庙 一舟二橹 三人遥过四通桥 20.桥西暮雨黑,篱外春江碧。
21.桥通小市家林近,山带平湖野寺连。
22.轮势随天度,桥形跨海通。
23.水底远山云似雪,桥边平岸草如烟。
24.缩千里为咫尺 联两地成一家 25.水光遥接汉 虹气上凌虚 26.上下影摇波底月 往来人渡镜中梯 27.一泓月色含规影 两岸书声接榜歌 成语▲过河拆桥 释义 自己过了河,便把桥拆掉。
比喻达到目的后,就把帮助过自己的人一脚踢开。
▲舌桥不下 释义 形容惊讶的神态。
▲过桥抽板 释义 比喻目的达到后,就把帮助过自己的人一脚踢开。
▲遇水迭桥 ▲遇水叠桥 ▲遇水架桥 释义 遇水阻拦,就架桥通过。
形容不怕阻力,奋勇前进。
▲桥归桥,路归路 释义 比喻互不相干的事应该严格区分开来。
▲修桥补路 释义 修建桥梁,补好道路。
旧喻热心公益,解囊行善。
▲船到桥门自会直 释义 比喻事先不必多虑,问题自会得到解决。
关于桥的谚语,俗语和对联
很壮观。
何公何母桥的故事
徐则林的介绍
是林则徐吧
林则徐(1785-1850),字元抚,又字少穆,晚号俟村老人、竢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
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
主要功绩是从英国手里收缴全部鸦片近2万箱,约237万余斤。
于四月二十二日(6月3日)在虎门海滩上当众销毁。
名字的来由 则,学习、效法。
徐,指的是福建巡抚徐嗣曾。
元抚,以巡抚徐嗣曾为榜样的意思。
少穆,石麟,据程恩泽《题林旸谷年丈饲鹤图遗照》诗及注的解释,林则徐出生那天晚上,林宾日“梦中亲见凤凰飞”,这使他立即联想到有“天上石麒麟”之类的南朝才子徐陵(字少穆),以为是吉兆,因此在给儿子取名“则徐”之余又给字“少穆”,“石麟”。
嘉庆三年(1798年),林则徐中秀才,就读鳌峰书院。
嘉庆九年(1804年)中举,任厦门海防同知书记,后入福建巡抚张师诚幕府。
嘉庆十六年(1811年)进士,选为庶吉士,授编修。
先后任江西乡试副考官、云南乡试正考官。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任江南道监察御史转浙江杭嘉湖道,任上修海塘,兴水利,发展农业,颇有政声。
鸦片战争时期主张严禁鸦片、抵抗侵略的爱国政治家。
史学界称他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编辑本段生平介绍 青少年 林则徐于乾隆五十年七月二十六日(1785年8月30日)出生在福建侯官鼓东街(今福州市鼓楼区)一个下层封建知识分子的家庭里。
父亲林宾日,以教读、讲学为生。
仅靠父亲教私塾的微薄收无法维持生活,于是,母亲用手工劳动来分担家庭的困窘。
在科举时代,林则徐的父母指望自己的儿子能在仕宦之途发达上升。
林则徐性聪颖,在4岁时便由父亲“怀之入塾,抱之膝上”,口授四书五经。
在父亲的精心培育下,较早地读了儒家经传。
嘉庆三年(1798年),他14岁中秀才后就到福建著名的鳌峰书院读书,受教于具有实学的郑光策和陈寿祺。
在父亲和亲友的影响下,开始注意之学。
嘉庆九年(1804年),20岁中举人。
父亲的淳淳教导使林则徐的学业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但此后由于家庭日难,外出当塾师。
在十一年(1806年)秋,应房永清之聘到厦门任海防同知书记。
这里的鸦片烟毒引起他的注意。
同年,受新任福建巡抚张师诚的赏识招入幕府。
他在张幕中获知了不少清朝的掌故和兵、刑、礼、乐等知识以及官场经验,为他日后的“入仕”准备了些必要条件。
入官场 嘉庆十六年(1811年),林则徐会试中选,赐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开始进入了官场,实现了父母所斯望的入仕做官。
十九年(1814)授编修。
此后历任国史馆协修、撰文官、翻书房行走、清秘堂办事、江西乡试副考官、云南乡试正考官、江南道监察御史。
在京官时期,他矢志做一个济世匡时的正直官吏。
于是,他“文学而潜修”。
为了通于政事,“益究心经世学,虽居清秘、于六曹事例因革。
用人行政之得失,综核无遗”。
在京师为官七年中,他广泛搜集元、明以来几十位专家关于兴修畿辅水利的奏疏、著述,写了《北直水利书》。
书中明确指出“直隶水性宜稻,有水皆可成田”,“农为天下本务,稻又为农家之本务”。
认为只有发展水利,提倡种稻,就地解决漕粮,才能合理解决南粮北运及由此产生的漕运积弊问题。
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林则徐曾在京参加过一些士大夫“雅歌投壶”的文艺团体“宣南诗社”,结识了龚自珍、魏源等人,在诗社里进行诗文酬唱活动。
嘉庆二十五年(1820)七月,林则徐外任浙江杭嘉湖道。
他积极甄拔人才,建议兴修海塘水利,颇有作为。
但他感到仕途上各种阻力难以应付,曾发泄“支左还绌右”“三叹作吏难”这样的苦闷。
终于在次年七月借口父病辞职回籍。
林则徐为人民做过许多好事,但由于性情过于急躁,请人写“制怒”大字悬挂堂中以自警。
二年(1822年)四月复出,到浙江受任江南淮海道,未履任前曾署浙江盐运使,整顿盐政,取得成效。
林则徐受到皇帝的宠信,很快跨入官场上青云直上时期。
三年(1823年)正月,提任江苏按察使。
在任上,他整顿吏治、清理积案,平反冤狱,并把鸦片毒害视为社会弊端加以严禁。
江苏这一年夏秋之际大雨成灾,松江饥民聚众告灾,汹汹将变。
林则徐反对调兵镇压,亲自赴松江安定灾民,采取一系列救灾措施,缓和了阶级矛盾。
年底入觐归来,署江宁布政使,让林则徐负责全省灾赈事务。
但道光四年秋,林则徐先后遭父母丧,在籍守制。
直至十年正月再度出仕。
道光七年(1827)六月任陕西按察使、代理布政使,在任一月即调任江宁布政使。
等待交接期间,陕南一带发生水灾,遂留陕暂理原职,赴察看灾情,安置受灾百姓,同时还参与了县城移建事宜。
往返陕南时,曾赴紫柏山张良庙、定军山诸葛亮墓、凭吊。
他在《定军山谒武侯墓》诗中写道:“大星虽陨大名留,一线皇纲诩汉刘。
抱膝之人知管乐,鞠躬终右匹伊周。
定寒沔水居民泪,月黑故垒秋。
归首定军军莫定,墓门深锁阵云愁。
” 道光十年(1830年)服丧完毕。
道光十年(1830)秋任湖北布政使,翌年春调任河南布政使,擢东河。
从六月到次年七月,林则徐先后任湖北、河南、江宁布政使。
“—岁之中,周历三省、所至贪墨吏望风解缓。
疆臣重其才,皆折节倾心下之。
”他为清朝统治的长远利益,锐意整顿财政,兴修水利,救灾办赈”,“一时贤名满天下。
”十月,升任河东。
面对关系到河道民生重大问题,决心“破除情面”,“力振因循”,以求“弊除帑节,工固澜安。
”为了治理黄河,亲自顶着寒风,步行几百里,对备用的几千个治水商梁秸进行检查,还将沿河地势,水流情况。
绘画张挂,便于了解和治理。
道光十二年(1832年)二月,调任江苏巡抚。
从这一年起到十六年间,他对农业、漕务、水利、救灾、吏治各方面都做出过成绩,尤重提倡新的农耕技术,推广新农具。
他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到:“地力必资人力,土功皆属农功。
水道多一分之疏通,即田畴多一分之利赖。
”林则徐这种农耕思想,是在实际考察中体验出来的。
道光十二年(1833年),江苏大水灾,林则徐不顾报灾限期和朝廷斥责,详尽陈述灾情,呼吁缓征漕赋,提出“多宽一分追呼,即多培“一分元气”请求,这对发展生产,苏息民困在客观上起了有利的作用。
同时,他分析水灾原因是由于吴淞江、黄浦江、娄河及与之相表里的白茆河年久失修,逐年淤塞所致,于是决定兴修白茆河、娄河,还修建海塘,这些在我国水利史上都有一定的地位。
在这一时期,林则徐对清王朝的财经政策、贸易政策提出异议,反对一概禁用洋钱,并第一次婉转地向道光帝提出了一套自铸银币,建立本国银本位制度的主张。
这是中国近代币制改革的先声。
这也是适应政治经济形势变化,保护本国工商业者,保护民族经济独立发展,抵制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先进思想。
道光十七年(1837年)正月,升湖广总督。
面对湖北境内每到夏季大河常泛滥成灾,林则徐采取有力措施,提出“修防兼重”,使“江汉数千里长堤,安澜普庆,并支河里堤,亦无一处漫口,”对保障江汉沿岸州县的生命财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同时林则徐整饬吏治,严惩贪赃枉法。
“要正人,先正已”。
“身教重于言教”,林则徐十分注意严格要求自己,事事以身作则,处处为人表率。
在出任湖北布政时,入湖北发出《传牌》,禁止沿途阿谀奉迎,借端勒索。
在总督任内,仍保持“一切秉公办理”的作风。
林则徐办事兢兢业业,是当时官场中最廉明能干、正直无私受群众爱戴的好宫。
编辑本段禁鸦片及之后经历 当时鸦片问题渐成为政治性争论问题之一。
道光十六年(1836年),太常寺少卿许乃济倡“驰禁论”,请准民间贩卖吸食,使鸦片走私合法化;道光十八年(1838年),鸿炉寺卿黄爵滋提出“严禁论”,以重治吸食为先。
林则徐曾向朝廷上奏,请求严禁鸦片。
未等皇上批示,就开始在全省厉行禁烟,收缴烟土、烟膏与烟具,并配制“断瘾药丸”,供人戒烟,成效卓著。
随后又一道奏折,力陈烟禁特别是杜绝鸦片来源的重要性和禁烟方略,并针对反对派的驳斥强调说:“法当从严,若犹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举棋不定的道光帝认识到严禁鸦片的迫切性、必要性和可能性,于是,被迫接受严禁主张,决定禁烟。
十一月十五日(12月31日),道光皇帝特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粤查办禁烟。
入广州之前.林则徐先弄清广州受鸦片毒害情况,查找各家烟馆,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于道光十九年正月〔1839年3月〕抵广州,于二月初四(3月19日),林则徐会同邓延桢等传讯十三行洋商,责令转交谕帖,命外国鸦片贩子限期缴烟,并具结保证今后永不夹带鸦片,他还严正声明:“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但外商拒绝交出,经过坚决的斗争,挫败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和鸦片贩子,收缴全部鸦片近2万箱,约237万余斤。
于四月二十二日(6月3日)在虎门海滩上当众销毁。
道光18年11月15日,林则徐受命钦差大臣,已经来临的1839是使禁烟史上最重要的翌年,对林则徐一生来说是最辉煌的岁月。
在查禁鸦片时期,林则徐曾在自己的府衙写了一幅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这幅对联形象生动,寓意深刻。
上联谆谆告诫自己,要广泛听取各种不同意见,才能把事情办好,立于不败之地;下联砥砺自己,当官必须坚决杜绝私欲,才能像大山那样刚正不阿,挺立世间。
林则徐提倡的这种精神,令人钦敬,为后人之鉴。
1839年3月10日林则徐经过两个月的旅程到达广州,成千山万的人挤满了珠江两岸,人人争睹钦差的风采。
整个广州都在等待和倾听钦差大臣的声音,林则徐的回答是第二天在辕门外贴出的两张告示《收呈示稿》宣明钦差大臣道广州的目的使查办海口事件。
另一个《关防示稿》无异于钦差大臣此行的第一个宣言,是采取禁烟行动的先声。
这个告示是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向广州官员、百姓和外国人的首次公开亮相,它不仅再次以清廉告白天下,而且是为了驾奴极其复杂的局面。
林则徐的日记记载,他当天住在越华书院。
1839年3月18日,林则徐发布两个谕贴。
3月19日下令禁止外国人离开广州。
3月21日下令包围商馆。
3月22日下令查拿英国鸦片贩子颠地。
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到来,矛盾自然转移到他身上,他到达当天,林则徐下令停泊在黄浦江上的一切外国船只封舱,当天晚上封锁商馆,并且撤走一切差役和中国雇员。
但是义律是一个十足的大流氓,面对林则徐的命令,出尔反尔,采取无赖、讹诈、欺骗、撒谎的卑鄙手法交替使用。
义律狡猾多端,但不是林则徐的对手,3月28日,向林则徐呈送了《义律遵谕呈单缴烟二万零二百八十三箱禀》。
从林则徐1839年3月10日到达广州,到义律3月28日被迫同意缴出全部鸦片,总共18天,这充分说明了林则徐收缴鸦片第一回合的胜利。
林则徐与等人会商后,就收缴的地点、验收、押运、存储、看管、守卫等各个环节做了无懈可击的指令和安排。
4月10日林则徐、邓亲赴虎门检查收缴前各项准备工作。
4月11日开始收缴,林则徐亲自监督收缴全过程。
5月18日,实用了34天,共收缴烟土19187箱,又2119袋,总重量1188127公斤。
收缴的这段日子,林则徐一刻不怠的监督这一庞杂的过程。
日夜操劳,一丝不苟,无一纰漏。
缴烟获得了完全的胜利,但如此巨量的鸦片如何处置,外国人推测中国可能对鸦片实行专卖,从而使鸦片买卖合法化,但他们想错了。
林则徐报告道光皇帝,要求验明实物数量,然后焚毁。
道光对林则徐表示了很大的信任,他让林则徐和、怡良等人将收缴的鸦片就地销毁。
6月3日,历时23天的虎门销烟,在林则徐的指挥下,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民族决不屈服于侵略的决心。
虎门销烟,是人类历史上旷古未有的壮举,虎门销烟,展示出中华民族无以伦比的伟大形象,是抗击外来侵略的胜利。
林则徐,理所当然地是这一事件的组织者、指挥者和完成者。
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已毫无愧色地成为历史巨人了。
150年前,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帝国主义国家。
他不断的在世界各地疯狂的掠夺殖民地,还企图用鸦片打开中国的大门。
广州市外国烟贩子的贩毒中心。
1838年广州地方政府处决一个中国的鸦片贩子,英国烟商竟然出来阻挠,激起了广州人民的义愤。
1839年2月,一万多名群众到外国人民居住的旅馆前示威,声讨外国烟贩干涉中国内政的罪行。
1839年3月,林则徐到了广州,禁烟运动迅速展开。
他一面加紧整顿海防,严拿烟贩;一面限令外国烟商交出鸦片。
林则徐在给外国烟商的通知中说:“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
”由于林则徐坚定的态度和有力的措施,再加上人民的支持,外国烟商被迫交出鸦片2万多箱。
林则徐下令在虎门将鸦片公开销毁,并带领大、小官员亲自监督。
他令人将鸦片放入挖好的两个大池子里,池中放入卤水,鸦片浸泡半日后,再加上生石灰,生石灰将生水煮沸,就把鸦片销毁了。
经过22天,才把缴获的鸦片全部销毁。
这就是举世闻名的“虎门销烟”。
销烟的正义行动,取得了广大人民的支持,虎门海滩每天都有上万人观看,人们无不拍手称快。
外国人看到这情形,也对林则徐禁烟的果断表示钦佩。
虎门销烟是我国近代史上反帝斗争中的光辉一页,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的胜利,是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史上第一个伟大胜利,这一壮举,维护了民族的尊严和利益,增长了中国人民的斗志。
林则徐在广州查鸦片的过程中,意识到英国会发动侵略战争。
为了战胜敌人,需要知己知被。
他经过多方面分析研究,得出:变敌人的长处为自己的长处,即魏源归纳阐述为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于是林则徐亲自主持,组织翻译班子,把外国人讲述中国的言论翻译成《华事夷言》,作为当时中国官吏的一种“”;为了了解外国的军事、政治、经济情报,将英商主办的《广州周报》译成《澳门新闻报》;为了解西方的地理、历史、政治,又组织翻译了英国人慕瑞的《世界地理大全》,编为《四洲志》,这是我国近代第一部比较系统介绍西方地理的书;还翻译瑞士法学家的《国际法》。
其中一条规定:“各国有禁止外国货物不准进口的权利。
”说明中国禁烟完全合乎《国际法》。
在军事方面,着手加强和改善沿海一带防御力量。
林则徐专门从外国买来200多门新式大炮配置在海口炮台上。
为了改进军事技术,又搜集并组织了大炮瞄准法,战船图书等资料。
林则徐敢于学习外国先进科学技术的精神,受到人们高度赞扬,被称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个人。
”虽然林则徐对西方认识比较肤浅,接触西学的目的是出于外交、军事需要,但毕竟开创了中国近代学习和研究西方的风气,对中国近代维新思想起到启蒙作用。
英国殖民者不肯放弃罪恶的鸦片贸易,而且蓄谋要用武力侵略中国。
林则徐在广东一边禁烟,“边积极备战,修建炮台,拉拦江木排铁链,相信“民心可用”,招募五千多渔民编成水勇,屡败英军的挑衅。
在1839年下半年,取得九龙之役、川鼻官涌之役等反击战的胜利。
道光帝盲目骄傲,下旨停止英国贸易。
于道光十九年十二月初一日(1840年1月5日),清廷授林则徐任两广总督。
鸦片战争爆发后,定海失陷,琦善到广州,与林则徐反其道而行之。
在英侵略者威胁利诱下,擅自签定割让香港,赔偿烟价六百万元的《穿鼻草约》。
但他却把这一切都归罪于林则徐。
林则徐抗英有功,却遭投降派诬陷,被道光帝革职,“从重发往伊犁,效力赎罪。
”他忍辱负重,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7月14日)踏上戌途。
在赴戌途中,仍忧国忧民,并不为个人的坎坷而唏嘘,当与妻子在古城西安告别时,在满腔愤怒下写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激励诗句。
这是他爱国情感的抒发,也是他性情人格的写照。
道光二十一年十一月初九日到新疆。
林则徐不顾年高体衰,从伊犁到新疆各地“西域遍行三万里”,实地勘察了南疆八个城,加深了对西北边防重要性的认识。
林则徐所译资料中发现沙俄对中国的威胁,促成了他抗英防俄的国防思想,成为近代“防塞论”的先驱。
于是他明确向伊犁将军布彦泰提出“屯田耕战”,有备无患。
他还领导群众兴修水利,推广坎儿井和纺车,人们为纪念他的业绩,称为“林公井”“林公车”。
林则徐根据自己多年在新疆的考察,结合当时沙俄胁迫清廷开放伊犁,指出沙俄威胁的严重性,临终时尚告诫“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林则徐的远见卓识,已被后来的历史所证实。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开始,朝廷重新起用林则徐,调任陕甘总督、陕西巡抚、云贵总督。
道光二十五年九月奉召回京候补,十一月以三品顶戴署理陕甘总督。
二十六年(1846) 四月,授陕西巡抚,七月初九(8月30日)抵陕上任。
这时的陕西,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鸦片战争时,清廷为解决军费困难,除调拨陕西征收的盐税外,还强令陕西捐银一百多万两。
鸦片战争后给外国侵略者的赔款也摊派到陕西,仅西安府咸宁、长安两县的赔款银,年征收就在二万两以上,相当于上缴正银数的三分之一;加上各地接连发生灾荒,劳苦群众生活异常艰难;渭南、富平、三原、大荔、蒲城等地的“刀客”与当地回民联合起来,反抗官府的斗争此起彼伏。
林到任后下令对“刀客”严加镇压,并申明对地方官中镇压得力者将奏请朝廷予以嘉奖;同时,又采取了一系列赈灾措施。
一方面,把西安府等地的一百多万石存粮向贫民平粜,对于无力购粮的极贫户与老弱病残者,由官方收养,省城西安即收养极贫百姓三四千人;劝绅商富户出钱出粮救济其所在村寨的贫困户,并令地方官与各地富户收买、质押耕牛,以免影响耕种;另一方面,向清廷连上《被旱各属分别缓征折》《咸宁等十二州县应征粮石展限奏销折》,请求朝廷缓征钱、粮。
为从根本上免除灾荒,他筹议兴修关中水利,命陕西督粮道张集馨对《关中胜迹图志》一书加以研究,提出方案。
这一计划终因费用太大,未能实现。
林通过上述多种办法,使陕西局势得到暂时的稳定,但他却因劳累成疾,只好奏请朝廷准假三个月,开缺医治。
道光二十七年(1847)三月,清廷命林则徐为云贵总督。
到任后,以维护云南边境安定得力加太子太保,赏戴花翎。
二十九年(1849)秋,因病重奏请开缺回乡调治,翌年三月返抵侯官。
九月,又被清廷命为钦差大臣,去广西镇压拜上帝会的反清武装起义。
他抱病从侯官起程,十月十九日(1850年11月22日)逝于潮州普宁行馆。
在报丧奏折到京前, 清廷于十月二十四日 (11月27日) 还命他暂署广西巡抚。
在任滇都时,他提出整顿云南矿政,鼓励私人开采,提倡商办等主张。
这反映出他的思想中包含着萌芽中的资本主义思想。
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因病辞归。
结束了他的政治生涯。
道光三十年(1850)清政府为进剿太平军,再任命他为钦差大臣,督理广西军务。
在赴任途中,1850年11月22日暴卒于潮州普宁县行馆,终年66岁。
死后晋赠太子太傅,照总督例赐恤,历任一切处分悉行开复,谥文忠。
关于鸦片贸易,英国政府的态度十分明确,它在巴麦尊给义律的训令中得到了明确的表达,一八三八年六月十五日,巴麦尊写道: “关于构成您一八三七年十一月十八日、十九日和十二月七日来信主题的鸦片走私贸易,我必须说,女王陛下政府不能够为了使英国臣民能够破坏他们前去贸易的那个国家的法律的目的而进行干预。
因此,这些人由于更有效的执行中国关于此问题的法律而可能遭受的损失,必须由那些因他们自己的行动造成该损失的人士承担。
”〔《英国档案有关鸦片战争资料选译》(上册),第258页,胡滨译,中华书局〕 在后来英国政府决定派遣武装部队前来中国时,巴麦尊在发给义律的有关指示中也仍然强调: “女王陛下政府绝不怀疑中国政府有权禁止将鸦片输入中国,并且有权查获和没收那些外国人或中国臣民不顾适当制订的禁令而输入中国领土内的任何鸦片。
”〔《英国档案有关鸦片战争资料选译》(下册),第523页〕 当义律因为全面违反英国政府的指示而遭免职之后,巴麦尊在发给新任全权大臣的长篇训令中再次重申: “女王陛下政府对于这件事情(指禁止鸦片)不提出任何要求,因为他们没有权利这样做。
中国政府完全有权禁止鸦片,如果它愿意的话,从事一项违禁品贸易的英国臣民必须承担这样做的后果。
”〔《英国档案有关鸦片战争资料选译》(下册),第906页〕 对于鸦片贸易,义律在通告中说: “本首席监督进一步发出通知,警告所有那些在虎门以内的这种帆船、快艇或用其它方式装配的小船中从事上述非法鸦片贸易的女王陛下臣民:如果有任何中国人因任何英国臣民或臣民们严重造成的死亡或任何伤害前来,该英国臣民或臣民们被正式判定有罪后,将受到重大的惩罚,如同该罪行是在威斯敏斯特的女王陛下法院管辖范围内所犯的一样。
本首席监督进一步发布通知,警告所有那些拥有这种帆船、快艇或用其它方式装配的小船在虎门以内从事该非法鸦片贸易的英国臣民:如果中国政府认为适于捕获并没收那些船只,女王陛下政府将决不进行干涉。
本首席监督进一步发布通知,警告所有受雇于这些帆船、快艇和用其它方式装配的船只在虎门以内从事非法鸦片贸易的英国臣民:对执行搜寻和捕获任务的中国政府官员进行武力抵抗是一种非法行为,而且他们将按照这种方式承担后果并接受惩罚,即如同上述武力抵抗是在他们本国或任何外国反对他们本国政府官员或任何其它外国政府官员一样。
”〔《英国档案有关鸦片战争资料选译》(上册),第350页〕 即使就是因为“林维喜案件”而被林则徐驱逐到海上四处飘泊之后,义律也没有改变他对鸦片贸易的态度,他在给巴麦尊的信中写道,没有任何人比他“对于在中国沿海进行的这种强制贸易所带来的耻辱和罪恶抱有更深刻的厌恶态度,我不知道在该贸易与海盗行为之间有何选择”。
〔《英国档案有关鸦片战争资料选译》(上册),第483页〕 这些史料可以看出,英国政府承认满清政府完全有权制止鸦片走私,对他们所采取的禁烟措施并不企图干预。
编辑本段林则徐著作 林则徐从政40年,历官13省,是著名的封建政治家,地主阶级改革派的代表人物。
虽然作为封建官吏,存在“忠君”思想,镇压过少数民族起义,但在中华民族面临沦入半殖民地的紧要关头,他挺身而出,“置祸福荣辱于度外”,坚决实行禁烟,抵抗外国武装侵略,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
还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发展民族工商业。
这是他一生活动和思想的主流。
林则徐不愧是中国近代第一位民族英雄。
林则徐生平爱好诗词、书法,著有《云左山房文钞》、《云左山房诗钞》、《使滇吟草》和《林文忠公政书》《荷戈纪程》等著作。
所遗奏稿、日记、公牍、书札、诗文等,建国后辑为《林则徐集》。
林则徐对联 一副对联,写在乾隆纸上的,稍微有点破旧,上书: 社燕逢春留好语, 地无寒谷春常在。
下联有“岁在丁丑年 赠 林则徐 ” 然后有一个“少穆”繁体字的印章(这个看的不是很清楚,大概是) ,一个“林则徐”繁体字的印章。
另一副: 上联:状开元景三阳态,下联:探得花香一树春。
落款是 辛丑年少穆林则徐,下面 是两个印章,依次是林则徐印,之后是少穆。
都是繁体字。
编辑本段林则徐名诗与名句 1.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2.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3.林则徐 说: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有容乃大千秋几?无欲则刚百世师. 比武守疆驱虎豹,论文说理寓诗词.为官首要心身正,盖世功勋有口碑 4.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七律二首 其一 出门一笑莫心哀,浩荡襟怀到处开。
时事难从无过立,达官非自有生来。
风涛回首空三岛,尘壤从头数九垓。
休信儿童轻薄语,嗤他赵老送灯台。
其二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2000年9月20日 在民族英雄林则徐诞辰215周年之际,坐落在林则徐出生地福州市左营司的“林则徐星”纪念碑揭幕,寓意着“林则徐星”从这里升起。
1996年6月7日,中科院北京天文台陈建生院士发现了一颗小行星。
按照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的规定,谁发现了小行星,谁就拥有命名权。
陈建生院士领导的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和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成员、北京天文台朱进博士,提议将新发现的这颗小行星命名为“林则徐星”。
林则徐的禁毒和治水业绩,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公认,因此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了中科院的建议。
“林则徐星”在火星与木星之间,沿椭圆轨道以4.11年的周期绕太阳运动。
林则徐这一举动给中华民族争回一口气是“赠送”的赠呢,还是有其他什么意思
解释: 1,“少穆”是
参加百脉泉仙子海选 急需朗诵的诗词 最好是写百脉泉的 还需要背景音乐
欢迎各位来到都江堰市游览。
现在我们的车正经过宽敞平直的幸福大道转上玉垒山公路,去参观闻名中外的都江堰景区。
大家从成都来,都看到沿途纵横交错的河渠,奔涌着盈盈清水,流淌进远近碧绿的田畴,那就是都江古堰的灌渠。
两千多年以来,古堰把滔滔东泻的岷江水引到广袤的成都平原,造就出“天府之国”的富饶和美丽。
在此以前,由于成都平原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从高山连绵的松茂峡谷中汹涌而下的浩荡岷江,一到涨水季节,总是顺地势四下漫流,常常给平原生息的远古生灵带来可怕的洪涝灾难。
后来经过距今大约三千年前的鳖灵治水,才使这片土地初步得到平安。
鳖灵的巨大功绩,使蜀王杜宇把王位让给了他,成为开明王朝的第一位蜀王。
而真正把岷江引进平原,缔造了“益州天府”的大功臣,则是公元前三世纪的蜀郡太守李冰。
是他带领人民群众建造了举世无双的都江堰工程,非常科学地实现了导江、防洪、引流灌溉的一系列功效。
其后,由于都江堰水利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重视,设置专门的官员管理,前后有不少为政高明的管理者,又在管理和维护中不断地将积累的经验变成规范性的典章制度,使都江堰历经两千多年一直发挥着巨大的水利功能。
因此,说都江堰是孕育出四川天府的第一奇功,闪射出中华民族智慧之光的典范,是毫不夸张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都江堰可说是古堰逢春,灌溉面积已由建国时的200万亩扩展到1000多万亩。
都江堰能有此千古长效的伟大功能的奥秘所在。
我想这也是各位今天游览的目的吧
现在,我们走上了景区公路,沿途森林夹道,空气清新,使大家的旅游有了更好的心情。
我们从观景楼往下游览。
都江堰鸟瞰站在楼台的敞廊上远看都江堰的水利工程,可以看见岷江从山里滚滚而来,在拐弯处被一条像鱼头的长坝一分为二,堤坝这边的江水顺玉垒山脚流到一座孤立的山头前,堤坎矮下去了,而水流都靠着山这边走向远方,这就是都江堰的渠首工程。
长堤的头部叫鱼咀,堤尾矮下去那段叫飞沙堰,孤立的山头和玉垒山之间的水道叫宝瓶口。
鱼咀、飞沙堰、宝瓶口是都江堰的三大主体工程,鱼咀用于分水,让灌溉的水进内江,多余的水走外江;飞沙堰用于溢洪排沙;宝瓶口用于引流入渠。
就是这三部份工程的巧妙配合,奠定了都江堰千古长存的“不坏金身”。
今天我们看起来,它们是那样的简单。
甚至觉得平凡。
其实正印证了—句“伟大出于平凡”的格言。
都江堰渠首工程蕴涵着极大的科学性,其设计和建造所体现的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的水平之高,即使是二千多年后的今天,仍然可以称之为最高水平的成就。
等一会我们到了现场再作详细介绍。
指物说理,可能比较容易说明白一些。
现在我们去看二王庙。
二王庙二王庙座落于玉垒山麓,是纪念都江堰修建者李冰父子的庙宇。
这座庙宇原是纪念蜀王杜宇的“望帝祠”;南北朝时迁“望帝祠”于郫县后,为表达对李冰父子功德的崇敬之意,后来这里就被更名为“崇德庙”;宋朝,由于李冰父子相继被救封为王,便改崇德庙为“王庙”;到了清代,才正式定名为“二王庙”。
二王庙的建筑有五大特点:一是占地少,仅10072平方米;二是建筑密度高,达到60%;三是不强调中轴对称,这与大多数中国古建筑的基本特点相悖;四是上下高差大,有63米;五是规模宏大,布局严谨,令人赏心悦目,这五大建筑特点我们将边参观边体味。
我们从二王庙的后山往下走,经过存放商代古木和供奉元朝地方官吉当普的亭阁。
穿过有两株“仙人松”的庭院,就到达庙宇的文物陈列室。
在这里有我国两位著名画师的真迹镌刻在石碑上,他们的名字可谓是家喻户晓,要问是哪两位?其实不用我在这里多说,大家一看画就知道了,这仕女图是张大千先生画的,这奔马自是徐悲鸿的杰作。
大家再看左边的这个碑,谁能认出这是什么字? ——这本来也不是字,是用来降魔镇妖的道符,也难怪大家和我一样“一字不识”。
与陈列室平行是二王庙后殿,现在塑的是李冰夫妇的神像。
由于李冰父子的丰功伟绩,后人早已将他们神化了。
我们在二王庙中参观,自然知道二王是指李冰父子,但我们却见不到李冰儿子李二郎的塑像。
“二郎”是神话中与李冰关系最密切的一人。
这个角色的出现,把李冰神话的故事情节又推进一个新阶段。
但史书从未介绍过李冰儿子,所以李二郎只不过是个传说中的人物。
我们都有自己崇拜的偶像,有人崇拜毛泽东,有人崇拜拿破仑,有人则祟拜刘德华,当时的人却非常崇拜李冰。
偶像又都应该是完美的,李冰没有儿子,在封建时代有这么一句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李冰倍受蜀人尊敬和崇拜,自然人们都希望他有一个英雄的儿子,能替他传宗接代,李二郎这个人物也就由此而产生了。
李二郎这个人物的原型可能是跟随李冰一起治水的年青人。
李二郎代表的不是真有这个人,也不仅是治水的年青人。
而是代表了所有和李冰一起治水的堰工的形象。
大殿就是李冰殿。
大家知道,战国时期是一个产生杰出人物的时代。
比如墨家墨子,法家的韩非子,儒家的孟子等等。
李冰也是这个时代的杰出人物,诸子百家也应有水利家的一席之地。
李冰是一名政治家,更是一名杰出的水利科学家。
李冰是先秦时期的蜀郡守,相当于现在四川省省长的职位,但蜀郡当时所管辖的区域比现在的四川要小。
李冰一方面因为一心为民办实事,多才能干,治蜀有方,受到秦王的信任;另一方面,他信任群众,依靠群众,用比较现代的话来说,便是“走群众路线”,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只有处理好对上和对下的关系,他才能任职四十年,办了许多实事造福于民,所以承认李冰是一位伟大水利专家的同时,我们必须得承认,他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在这尊塑像中,李冰儒雅仁厚、勤于政务的风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
李冰殿是一座四合院式建筑,殿的对面是戏楼。
戏楼顾名思义就是唱戏的地方,不过这戏不是唱给凡人看的,而是唱给已被供奉为川主神的李冰看的。
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这天,是二王庙庙会,明清时代,每到这一天,这里都要唱戏,人们赶庙会敬神、祈福、看戏,甚为热闹。
1992年后,赶庙会的风俗又重新恢复。
这座塔是“字库”,烧纸钱的地方。
农历六月二十四庙会的这一天,这里总是热闹非凡,人们会把纸、钱一些歌颂或赞扬李冰的字、画从底层塞入燃烧,塔心中空,青烟直上,塔尖有两只蛤蟆,大家看清楚了没有?烟就从蛤蟆嘴中冲出,直上云霄,这样天上的李冰就可以知道人们对他的评价了。
从戏台下面走出大门,一条高陡的石阶梯,把庙宇显得巍峨耸高,返身上看,这隶书“二王庙”匾额,为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冯玉祥将军来都江堰时写的,在这里拍照较有纪念意义。
再往下走,林荫深深的阶梯旁,摩崖雕刻着历代积累的都江堰维修治理的经验总结,字句精炼,涵义准确,很有科学价值。
比如:这是岁修都江堰的“六字诀”——深淘滩、低作堰。
“低作堰”是说飞沙堰不能加高,这“深淘滩”的“滩”指的是凤栖窝(也就是飞沙堰对面淤起的浅滩)的一段河床,在每年枯水季年节岁修清淤时,要深淘。
深到什么程度呢?最早水下埋的是三个石人马,以前以涨水不过肩部,水枯时不低于人的足部为标准。
现今淘滩,以看到四根卧铁为标准,这四根卧铁分别是明、清和民国时期以及解放后的九十年代埋下的,只要看见四根卧铁就行了,淘得过深,宝瓶口进水量偏大,会造成涝灾;淘得过浅,水量不足,难以灌溉。
这边的“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称为八字格言,是治理岷江和解决灌区输水及疏通排洪河道的方法,也可以说是一切治理疏浚河道的通则。
“遇湾截角”指岁修时遇河流弯道,在凸岸截去锐角,减缓冲势,使其顺直一些,减轻主流对河岸的冲刷,“逢正抽心”就是遇到顺直的河段或河道叉沟很多时,应当把河床中间部位淘深一些,达到主流集中的目的,使江水“安流顺轨”,避免泛流毁岸、淹毁农田。
石刻的经验还有很多,有的我们在游览中再作解释。
前面这小楼叫“乐楼”,是清代典型的仿道教建筑,每逢清明节放水,要举行隆重的“放水典礼”,成都的大官员来时,这里就奏乐迎接。
乐楼的雕塑和装饰非常精美,通过谐音、会意或直书其字等方法,反映了道教中讲究清静无为的修炼和吉祥如意、健体长生,羽化登仙等题材。
色调上给人以亲切、明快、素雅、安祥之感。
乐楼左、右两边分别塑的是汉代的文翁和三国时期的诸葛亮。
他们都是发展和保护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功臣。
文翁穿湔江以灌田,诸葛亮派马超率一千二百名士兵保护都江堰。
安澜桥走出二王庙,看到的就是都江堰,也就是岷江的内江,架在江上的铁索桥,就是著名的安澜桥。
请大家随我过桥去鱼咀参观。
安澜桥是我国著名的五大古桥之一,全长320米。
最早称绳桥或竹藤桥,这与它修建的材料有关。
到了宋代,改称“评事桥”,明朝末年毁于战火。
清嘉庆八年(1803),何先德夫妇倡议修建竹索桥,以木板为桥面,旁设扶栏,两岸行人可安渡狂澜,故更名“安澜桥”;民间为纪念何氏夫妇,又称之为“夫妻桥”。
它是沟通内、外江两岸的交通要道。
桥的原址本来在鱼嘴处,1974年因兴建外江水闸,经国务院批准,将索桥下移了—百多米,改用钢索建造。
索桥是我国古代人民为征服高山峡谷,急流险滩,利用本地竹木资源创建的悬空过渡桥梁形式之一,是世界索桥建筑的典范。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过这晃晃悠悠的桥,去体味如履簿冰的感觉吧,过索桥可是游都江堰最有乐趣的项目之一呵
鱼咀大家已经知道,鱼咀是都江堰工程的主体部分。
站在鱼咀的坝口,看岷江迎面而来,经鱼咀一隔分为两股,即外江和内江。
鱼咀就是分水堤的头,为什么要修在这里呢?起多大作用呢?这就要回到二王庙石崖上刻的“分四六、平潦旱”的两句话上了。
鱼咀主要起分水作用。
李冰修建鱼嘴,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了韩家坝的稳固性和分水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加工而成,事半功倍,用形似鱼嘴的堤坝,把岷江水一分为二,分为内江和外江。
由于这段河道的河床外高内低,再加上正有一个弯道,所以鱼咀分水后在春耕季节江水流量较小时,主流就有约六成的水进入内江,首先保证了成都平原的农业灌溉用水。
洪水季节,流量急增,水位大幅度提高,水势受河床弯道的制约明显减少,再由于外江一侧江面较宽,内江—侧江面较窄,内江的流量会自动低于外江,进水约四成,这样又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成都平原的防洪难题。
这种功用便是都江堰三字经中所说的“分四六、平潦旱”。
鱼嘴还具有一定的排沙排石功能;岷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之—,它发源于我省松潘县境内,全长760公里,源头至此约340公里,基本上算中上游,每年大量的沙石顺流而下,根据弯道环流原理,江水在弯道产生的漩流,会将下层的沙石卷到水流上层,大部分便自动被带入外江一边而不进内江。
鱼嘴正处于“正面取水”“侧面排沙”的理想位置。
80%的沙石从这里排走,大大减少了内江淤塞之害。
现在的鱼咀已是钢筋混凝土建筑,在从前它可是土石做基,用卵石竹笼护堤。
就是用川西盛产的竹子编成长长的竹笼横置坝边,里边塞满河边冲积的卵石,一笼接一笼,一层接一层,造成了坚固耐冲又不积水的堤坝。
就地取材,方法简易而效果极好。
紧接鱼咀的这道长堤叫金刚堤,每年内江淘河起来的泥沙就用来堆积加固堤坝,既保证内江护岸,又解决了泥沙的出路,这就是岁修“三字经”上说的“挖河沙,堆堤岸”。
飞沙堰金刚堤尽头处成了一个斜坡,然后是一道矮坝,这就是飞沙堰了。
飞沙堰,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第二个主体工程,这堰修在离堆之侧,是一道低坝,堰顶距河床仅2.15米。
它的主要功能是为内江泄洪排沙。
从鱼嘴分进的内江水,被离堆一顶,自然旋流起来,每当夏秋之季水流量大于宝瓶口的可流量时,宝瓶口不能通过的水,主要从飞沙堰泄出,而且旋流所泛起的泥沙也就从飞沙堰一齐流出去。
“飞沙”二字的意思就在于不仅溢洪还能排沙。
测量资料表明,内江流量越大,飞沙堰的泄洪能力越强。
特大洪水时,从鱼嘴分进内江总干渠的流量可达宝瓶口流量的四倍。
75%的内江水可从这里泄出。
当枯水季节,水位低于飞沙堰时,它便成了一道天然节制闸,自动失去了泄洪功能,保证了成都平原的灌溉。
资料还表明,在飞沙堰第二次利用弯道流体力学原理,排走江水含沙量的约15%。
鱼嘴已排沙80%,流向成都平原的水流含沙量就只占5%左右了。
宝瓶口宝瓶口是都江堰系统工程的关键环节。
宝瓶口是内江水进入成都平原的咽喉,犹如瓶口一样,严格控制着江水进人成都平原的流量,当宝瓶口的进水量饱和(约700立方米/秒)后,无论岷江发生多大的洪水,宝瓶口也拒之“口”外,概不容纳。
这种稳定的进水量,对成都平原的农业、灌溉、防洪、运输等都产生了特大效益。
宝瓶口旁的这小山叫离堆。
选择在宝瓶口位置开凿离堆是极其科学的。
它使内江水经过一段流程后水势便于控制,水质进一步澄清,然后被迎面独立的离堆顶托江水,创造了飞沙堰泄洪排沙的功能和宝瓶口的瓶颈效用。
保证了成都平原的防洪和灌溉。
所以说,在宝瓶口位置开凿离堆,决定了整个渠首工程的布局。
两千多年前的李冰能利用岷江和玉垒山的山形水势,设计出这样妙绝古今的水利枢纽工程,是何等的了不起!都江堰所展示的我国古代水利科学水平,难道不值得我们为之感到自豪,感到振奋吗!离堆公园从飞沙堰前行是离堆公园。
离堆公园是都江堰的市内入口,也是市区最美丽的园林,奇花异木、盆景艺术、丛林幽径、处处让人留连。
其中有两处我认为是必去之地,那就是伏龙观和新辟的文物陈列馆。
伏龙观就建在离堆上,因“二郎擒孽龙”的神话而得名。
伏龙观的前身名叫“范贤馆”,始建于公元4世纪,是纪念成汉时(公元302—347年)青城山天师道首领、天地太师西山侯——范长生而建。
因范长生被人称为“范贤”,这馆因之而命名为“范贤馆”,五代十国时,李冰先后受封为“大安王”和“应圣灵感王”,在此修李公祠。
又因宋代民间传说的二郎伏龙,最后定名“伏龙观”。
走上四十二级台阶后,便可见右方的一碑“离堆”。
抬头看右前方的山头,那便是玉垒山,李冰当时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时,首先开玉垒山,引水灌田,便使玉垒山的主峰和我们脚下的这块山丘分隔开了,形成了一个孤立的小山堆,这便是离堆的由来。
左侧并排立着11块石碑,依次为“神禹峋嵝碑”,“道都符碑”和“佛教梵文碑”,意在借助儒、释、道三教的神力以镇水,通称“镇水碑”。
也有说镇水碑不是镇水,而是镇压下面的孽龙的。
孽龙若没有上面碑的神力镇压,便又会兴风作浪。
伏龙观前殿,供奉的是李冰神像。
神像是东汉末年(168年)石刻像,像高2.9米,重4.5吨。
于1974年修建外江江闸才从河床中捞出来。
因石像卧在江中,胸前文字清晰可见。
中间有文:“故蜀郡李府君讳冰”,两袖有文:“建宁元年闰月戊申朔二十五日都水尹龙、长陈壹造三神石人镇水万世焉”这段文字表明,此石刻像雕刻时间是东汉灵帝建宁元年(168年)闰三月二十五日,迄今已有1800多年了。
都水是东汉郡府管理水利的行政部门。
是郡太守府的椽史,他代表郡太守常住都水官府。
旁边这尊缺头人像大概就是当时的都水,由于岷江中上游沙石含量大,头给撞毁了。
他没有头,却依旧把当时的治水工具“锸”握得紧紧的,足以证明他治水的决心与信心。
在那时,官员们腰间的绶带分别代表他们官位的大小,他腰间绶带并不长,反映了他在当时的官位并不大。
据推测,他的官位相当于现在都江堰管理局局长。
前殿的另一侧,陈列着都江堰市出土的汉墓石刻,其中有石俑(有趣的是,他手中所持的工具也是“锸”)、石马(个头矮壮矫健的川马)以及石刻水塘。
眼前的石人石马是汉代仿李冰治水时留下的文物雕凿成的。
古书记载,造石俑放入内江江心,在淘滩的时候,以石人(马)为标准,低不过足踝,高不过肩,以保证岷江江水既造福于民、灌溉良田,又避免水量过大造成成都平原水灾。
当然,在后来以卧铁代替石人石马,石人石马便成古迹了。
石刻水塘展现了建都江堰后,农田自流灌溉的繁荣景象和庄园主的生活。
要请大家注意的是石刻水塘之间的凹槽,这些凹槽中间是一些闸,这些闸用于控制田间进水量,如实反映了都江堰的“自流灌溉”,是与水利相关的汉代石刻艺术瑰宝。
沿着天井的石阶进入中殿,原名铁佛殿,现为文物陈列室,展示有关李冰修建都江堰的文物、文献和中外嘉宾在伏龙观的留影和题词。
后殿原名玉皇殿。
殿四周均有回廊,视野开阔,移步换景,山光水色令人陶醉。
左侧开阔处有一亭子,名“观澜亭”,在这里可见内外江奔腾呼啸,脚下的离堆此时更显出“中流砥柱”的气势。
离堆是当年李冰在此处开凿的一个引水口。
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国,还没有火药,而且铁器的使用也较落后,这玉垒山又属子母岩(砾岩沉积岩),结构十分坚固,要人工开凿缺口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但人们的智慧是无穷的。
于是想到了用“火攻”的方法,先用柴火焚烧岩石,使之炽热,然后浇水醋。
凿去一层,再烧一层,如此反复进行,终于在八年后,开了—个宽20M、高40M、长80M的缺口,这口子使玉垒山分出了离堆,也建成了宝瓶口。
据传,在开凿宝瓶口时,李冰不仅身先士卒,奋勇当先,同时李冰的女儿“冰儿”也为之英勇献身。
当宝瓶口还差最后一层岩墙就可打开时,每人都知道开这层岩墙的人便必死无疑。
“冰儿”却毅然要求去,宝瓶口凿开了,可“冰儿”却被滚滚的江流吞食了,人们说她死后羽化成仙,神灵便附在玉垒山上,从远处便可见“冰儿”安祥地仰卧在玉垒山,日日夜夜地守护着这千年古堰。
现在,我们原路走出伏龙观,去参观都江堰文物陈列馆,里面关于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大量史料,将加深你对古堰的认识。
陈列馆关于青城山等地的资料,会使你对都江堰市丰富的旅游资源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了解。
洗星海在困境中求学一文的梗概作文怎么写
冼星海(1905.6.13-1945.10.30),曾用名黄训、孔宇,祖籍广东番禺,出生于澳门,中国近代作曲家、钢琴家,于1939年所作的《黄河大合唱》是最广为人知的作品。
中文名: 冼星海 别名: 黄训、孔宇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 出生地: 澳门 出生日期: 1905年6月13日 逝世日期: 1945年10月30日 职业: 作曲家,钢琴家 毕业院校: 巴黎国立音乐学院 代表作品: 《民族解放》,《神圣之战》,《黄河大合唱》 籍贯: 广东番禺 目录人物介绍社会关系历史青少年生活延安几年与《黄河大合唱》最后的生活冼星海死因《黄河大合唱》创作背景《黄河大合唱》最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黄河大合唱》的介绍与欣赏冼星海年简冼星海部分代表作品目录冼星海的名言同名电视剧主创人员主要演员故事梗概同名电影《冼星海》1994年基本信息主演剧情冼星海人格品质的现实反思冼星海的人格品质及文化内涵冼星海人格品质的现实启示人物介绍社会关系历史 青少年生活 延安几年与《黄河大合唱》 最后的生活冼星海死因《黄河大合唱》 创作背景 《黄河大合唱》最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 《黄河大合唱》的介绍与欣赏冼星海年简冼星海部分代表作品目录冼星海的名言同名电视剧 主创人员 主要演员 故事梗概同名电影《冼星海》1994年 基本信息 主演 剧情冼星海人格品质的现实反思 冼星海的人格品质及文化内涵 冼星海人格品质的现实启示展开 编辑本段人物介绍 冼星海,1905年6月13日(农历5月11日)生于澳门一个贫苦船工的家庭, 1918年入岭南大学附中学小提琴,1926年入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国立艺专音乐系学习。
1928年进上海国立音专学小提琴和钢琴,并发表了著名的音乐短论《普遍的音乐》。
1929年去巴黎勤工俭学,从师于著名提琴家帕尼·奥别多菲尔和著名作曲家保罗·杜卡。
1931年考入巴黎音乐院。
在肖拉·康托鲁姆作曲班学习。
留法期间,创作了《风》《游子吟》《d小调小提琴奏鸣曲》等十余首作品,1935年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大量战斗性的群众歌曲,并为进步影片《壮志凌云》《青年进行曲》,话剧《复活》《大雷雨》等谱写音乐。
抗战开始后参加上海救亡演剧二队,后去武汉与张曙一起负责开展救亡歌咏运动。
1935年至1938年间,创作了《救国军歌》《只怕不抵抗》《游击军歌》《路是我们开》《茫茫的西伯利亚》《祖国的孩子们》《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
1938年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并在“女大”兼课。
教学之余,创作了不朽名作《黄河大合唱》和《生产大合唱》等作品。
1940年去苏联学习、工作,1945年10月30日卒于莫斯科。
在冼星海短促的一生中,创作生活约10余年,共作歌曲数百首(现存250余首),大合唱4部、歌剧1部、交响曲2部、管弦乐组曲4部、狂想曲1部以及小提琴、钢琴等器乐独奏、重奏曲多首。
在冼星海的创作中,数量最多、影响最广的是多种多样的群众歌曲。
其中有正面表现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采用号召性、战斗性的进行曲形式的《救国军歌》《青年进行曲》《保卫卢沟桥》和《到敌人后方去》;有具体展示人民战争壮美的战斗图景、将抒情性与鼓动性或描绘性与概括性结合在一起的《在太行山上》《游击军》和《反攻》;有表现工农群众的劳动生活、采用特定的劳动音调和节奏写成的《顶硬上》《拉犁歌》《搬夫曲》和《路是我们开》;还有为抗战中的妇女、儿童写的《只怕不抵抗》《祖国的孩子们》和《三八妇女节歌》等等。
在这些群众歌曲中,冼星海根据不同内容,创造具有不同个性特征的音乐形象,或以具有冲击力的节奏和挺拔高昂、富于棱角的旋律,表现激昂慷慨的情绪和威武豪壮的气势;或以气息宽广的旋律、舒缓沉着的节奏和抒情含蕴的音调,体现革命人民丰富的内心世界。
冼星海的四部大合唱《生产运动大合唱》《黄河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牺盟大合唱》。
其中《黄河大合唱》是最杰出的大合唱影响最为广泛。
《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重要的和影响最大的一部代表作。
黄河大合唱简介 《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重要的和影响最大的一部代表作。
作于1939年3月,并于1941年在苏联重新整理加工。
这部作品由诗人光未然作词,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痛诉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广阔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从而塑造起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
《黄河大合唱》写成于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秋冬,作者随抗日部队行军至大西北的黄河岸边。
中国雄奇的山川,战士们英勇的身姿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时代的呼唤促使他怀着高涨的爱国热情谱写了一篇大型朗诵诗《黄河吟》,后来被改写成《黄河大合唱》的歌词。
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编辑本段社会关系 祖父:冼容添,番禺人 家谱祖母:卢氏。
外祖父:黄锦村,住澳门,操打渔及航海业。
冼星海出生后至7岁, 寄居外祖父家。
父亲:冼喜泰,番禺人,操打渔及航海业。
36岁时被大海吞没了生命。
母亲:黄苏英,广东人,住澳门。
33岁生冼星海(遗腹子) 岳父:钱亦石(1889—1938) 岳母:王德训(1891—1985) 夫人:钱韵玲(1914—1994) 钱韵玲、女儿冼妮娜和外孙女郭敏编辑本段历史青少年生活 1905年6月13日,冼星海在澳门海边一个疍民的船上降生了(注:疍民,是对在沿海港湾和内河上从事渔业及水上运输,并以船为家的水上居民的称呼。
)。
据说他出生的时候,因为他母亲看到湖边的大海,海面上是朗朗星空,所以就给他取名“星海”。
一直到6岁,他基本上都是在澳门长大的。
幼年的冼星海也随着母亲在海上漂荡,在祖父忧伤绵长的萧声中,在渔民喜忧参半的民谣中,冼星海一天天长大。
冼星海6岁就进了学堂。
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1918年,母亲黄苏英想方设法来到广州,把13岁的冼星海送进了岭南大学附中的义学。
在这里,母子两人整整度过了6年。
冼星海在学校努力学习,功课一直很好,而最令他着迷的是音乐课,这让他从小在祖父的萧声和教堂唱诗班里获得的音乐感受有了发展的天地,他参加了义校的唱诗班和管弦乐队。
进入岭南大学附中本校后,为了贴补家用,冼星海依靠每天售卖两个钟头的书籍纸笔等物,和加入“岭南银行乐队”这两件工作,来维持学费和伙食费。
他在乐队里担任演奏直箫,后来成了附中管弦乐队的指挥,被广州人称作“洋箫”的单簧管,他也吹得很有韵味,由此,他得到了一个雅号“南国箫手”,连有名的培正中学也请他去做音乐教员和乐队指挥。
延安几年与《黄河大合唱》 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著名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
途中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高亢、悠扬的船工号子。
在次年1月抵达延安后,写出了《黄河》词作,并在这年的除夕联欢会上朗诵了这部诗篇。
冼星海听后非常兴 钱韵玲和冼星海奋,表示要为演剧队创作《黄河大合唱》。
在延安一座简陋的土窑里,冼星海抱病连续写作六天,完成了这部具有历史意义的大型声乐作品《黄河大合唱》。
之后,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引起巨大反响,很快传遍整个中国。
《黄河大合唱》为我国现代大型声乐创作提供了光辉的典范。
在六十年代后期,还被改编为钢琴协奏曲。
《黄河颂》是抗日战争时期, 著名交响乐《黄河大合唱》中一首独唱歌曲的歌辞, 作者的创作意图是希望在抗日战争时期, 激发起人民对中华民族的热爱 和誓死保卫家园的民族意识. 虽然其创作年代已与我们相去甚远, 但那奔放,豪迈,铿锵有力的诗句和强烈的情感, 至今读起来仍然能引起我们的共鸣, 唤起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自豪感. 写出了华夏民族的心声
最后的生活 1940年12月,冼星海来到苏联,这是他生活的最后五年。
在此期间,他得以有较集中的精力对几部大型作品进一步修饰并最终完成。
1941年6月爆发了震惊世界的“苏德战争”。
连年的兵火战乱,颠沛流离,生活无着,再加上缺医少药,使本来体弱多病的冼星海得不到及时的救治,到了生命垂危的地步。
1945年初,苏联有关方面将他送到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医院接受治疗。
刚住进医院,冼星海便开始创作管弦乐《中国狂想曲》。
但病魔无情,1945年10月30日他病逝于克里姆林宫医院,年仅40岁。
同年11月14日,延安隆重举行了“冼星海追悼会”,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为人民的音乐家冼星海同志致哀”。
编辑本段冼星海死因 肺炎、肝肿、腹膜炎、心脏病。
编辑本段《黄河大合唱》创作背景 冼星海回国痛感民族危亡的深重,深知民众的苦痛。
在民族危亡的严重关头,他站在民族斗争的前面。
他确信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为了民族解放,“为抗战发出怒吼”,他纵笔谱写歌曲。
1939年他去看望病床上的青年诗人光未然,听其朗诵《黄河吟》听其讲述黄河呼啸奔腾的壮丽景象遂荡其共鸣,乐思如潮。
创作一星期,半月之内又完成了该作品八个乐章及伴奏音乐的全部乐谱。
写就了这一时代的中华民族的音乐史诗。
《黄河大合唱》,在抗战烽火的洗礼下,迅速成长为中华儿女爱国救亡的号角;与此同时,以其所负载的精神力量和民族个性,在海外华人及世界反法西斯战线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而到了和平年代,它犹如一位战功累累的元勋,继续驰骋在国内外乐坛,成为中华民族傲人的艺术财富。
《黄河大合唱》一问世,就迅速在中国大地上传唱,成为抗战救亡的精神号角。
并推动了团结抗日的形势发展。
首演时,乐队只有两三把小提琴,二十来件民族乐器,低音弦乐器是用煤油桶制成,打击乐器有脸盆、大把的勺子放在搪瓷缸子里摇晃选成效果……这支原始的乐队烘托着40多位势血青年放声高唱,《黄河大合唱》从此传遍了延安,传遍了中国,飞向了世界,此起彼伏,回响不绝,震撼人心,经久不衰。
毛主席看了演出后,特别高兴,站起来使劲鼓掌,连声说:“好!好!好!”周总理也为冼星海题词:“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心声!” 在冼星海的歌曲创作中抒情性的独唱歌曲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其中大多是为舞台剧和电影所作的插曲。
这些作品从各个不同侧面,反映了特定的人物在现实生活中的遭遇和内心感受,或倾诉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或抒发投入斗争的热切情感。
如:《夜半歌声》《莫提起》,充满激情和幻想,唱出了横遭封建势力迫害和国土沦丧后的痛切感情与战斗呼号;《热血》和《黄河之恋》都是慷慨悲歌,表达了为自由而战的坚强意志和胜利信心;《做棉衣》《江南三月》和《战时催眠曲》等,则以优美亲切、纯朴清新的民 间音调,抒发了抗战妇女的爱国深情。
为了表现广阔的现实生活和使歌曲更具有民族特色,冼星海还探索创造了一些具有新时代特点的歌曲样式。
其中有将抒情性与战斗性两者不同的表现特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歌曲,如《在太行山上》《三八妇女节歌》;有颂扬性的歌曲《赞美新中国》;还有将民间说唱音乐与战斗性的群众歌曲音调相结合的叙事性歌曲,如《梁红玉》和《打倒汪精卫》等。
他很善于发掘歌词语言的韵律美,在表现主题形象的前提下予以音乐性的发挥。
他也很善于运用多种多样的歌曲演唱形式,如独唱、齐唱、领唱、合唱和有说有唱等,特别是在群众歌曲中广泛运用轮唱和二部合唱的形式,在当时的抗战歌咏中具有创新的意义,并具有广泛的影响。
此外,他在去苏联期间,主要采用中国古典诗词谱写的艺术歌曲,在探索新的体裁和民族风格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果。
冼星海在音乐创作上的另一重要贡献,是开创了表现我国人民革命斗争并具有民族特点的大合唱创作。
所作4部大合唱,在题材、内容的现实性和表现形式的民族化、群众化方面是相同的,但又根据不同的题材、内容,以不同的艺术手法进行处理,而使各个作品具有不同特色。
作于1939年3月的《生产大合唱》,以载歌载舞和戏剧表演相结合的形式,通过“春耕”、“播种与参战”、“秋收突击”和“丰收”4个场面,表现解放区人民的生产劳动和抗战生活,音乐具有民间风味,合唱粗犷质朴,其中的《二月里来》和《酸枣刺》两个段落,常被作为独唱和童声合唱曲目,流传至今。
为纪念“九一八”事变8周年而作的《九一八大合唱》,是一部叙事性的大合唱,采用交响性和回旋曲的形式结构,全曲以具有舞蹈特点的音乐主题和悠长深沉的副主题对比贯串和反复出现,其间插入许多不同性格的段落,表现人民群众在欢庆胜利时回顾抗战历程,激发起抗战到底的决心;其中的女声独唱与合唱段落《九一八子夜歌》,运用了戏曲、说唱音乐中的板式变化手法,具有戏剧性效果。
《九一八大合唱》和《生产大合唱》的乐队伴奏,在对民族打击乐器和中国音乐风格的节奏的运用上很有特色。
作于1940年3月的《牺盟大合唱》,是为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的抗日决死队写作的一部群众歌曲联唱形式的大合唱,包括齐唱、独唱、轮唱、合唱等6个段落,音乐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
《黄河大合唱》最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 这部作品创作于1939年,它以黄河为背景,热情赞颂了中华民族的不屈不挠、能够战胜任何艰难险阻的坚强意志和斗争精神以及悠久的文化历史,突出地表现了中国人民勤劳朴实、酷爱自由、胸怀宽广的崇高品德,愤怒地控诉了敌寇的入侵给黄河两岸人民所造成的深重灾难,最后以激昂的旋律威武雄壮地奏出了中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为反抗日寇的侵略、为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而英勇战斗的时代最强音。
整个作品自始至终都以扣人心弦的艺术感染力鼓舞人们为真理和正义而战斗,对未来和胜利充满着信心。
《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反映中国人民为求民族解放、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主自由而斗争的优秀作品,在艺术上也有很高的成就和独创性。
《黄河大合唱》演出后,轰动了整个延安。
1939年5月11日,在庆祝鲁迅艺术学校成立一周年的晚会上,毛泽东观看了冼星海亲自指挥的演出,连声称赞。
同年7月,周恩来也观看了《黄河大合唱》的演出,并亲笔给冼星海题词:“为抗战发出怒吼
为大众谱出呼声
”郭沫若在《黄河大合唱》的序中写道:“《黄河大合唱》是抗战中所产生的最成功的一个新型歌曲。
音节的雄壮而多变化,使原有富于情感的辞句,就像风暴中的浪涛一样,震撼人的心魄。
” 《黄河大合唱》的问世,对抗日民族解放斗争起了巨大的鼓舞作用。
《黄河大合唱》的介绍与欣赏 《黄河大合唱》有五个版本。
一个是“延安版本”,是冼星海在延安用简谱写的。
因为当时延安条件非常艰苦,要组成一个真正的管弦乐队是不可能的。
当时只有几把小提琴,剩下的就是二胡、三弦、笛子、吉他、口琴之类的乐器,大多数人都不能识五线谱,所以就用简谱。
第二个版本是“苏联版本”、是冼星海在前苏联重新配器的一个版本,在主旋律及声部上也作了一些调整。
第三个版本是“上海乐团版本”,就是李焕之1987年根据冼星海的“苏联版本”为上海乐团改编的一个版本。
第四个版本是“中央乐团版本”是1975年严良堃等人根据冼星海的延安版本重新配器的版本。
这个版本影响最大,传播最广。
今天,大家能听到的就是这个版本。
第五个版本是钢琴伴奏版本。
这个版本是由瞿维来编订的,主要是为演出方便而改编的。
《黄河大合唱》作为一部“大合唱”。
所谓“大合唱”就是“康塔塔”(contata),是欧洲巴罗克时期重要的声乐体裁。
“康塔塔”虽然不具有歌剧那么完整的故事情节,但戏剧性还是存在的。
《黄河大合唱》作为一部中国的“康塔塔”,也具有这种戏剧性。
《黄河大合唱》一共八个乐章,每一章节,都是通过朗诵和乐队为背景串联起来。
虽然每个乐章在从表现形式、艺术形象、思想内容都各有侧重或有所不同,但是整个作品贯穿着一个主题思想,这就是“抗日救亡”,同时也歌颂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
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是一首混声合唱。
这里运用了黄河船夫号子的音调素材。
这一乐章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描绘了船夫们与风浪搏击的场面,音乐充满战斗的力量。
第二部分是根据开始的主题旋律,拉宽了节奏、放慢了速度,表现船夫们穿过了急流、靠近了河岸的那种欣慰。
这表明,中国人民尽管处在艰难抗战之中,但已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第三部分,音乐又回到了乐章开始的速度上,但又由强渐弱,由近到远。
这一乐章通过黄河船夫与急浪、险滩的搏斗,象征着中国人民与日本帝国主义日趋激烈的民族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