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生日祝福语 结婚祝福语 三八妇女节 新年祝福语

蒋介石卧室格言

蒋介石的名言

攘外必须安内

杨虎城是怎么死的

1949年‘引退’后,代总统曾下令释放、,但因蒋阻挠,没有执行。

9月,下达杀杨命令。

1949年9月,到贵阳,对说要在重庆见他,把他送往台湾,信以为真,17日乘车重返重庆。

车一出发,就给打了电报,让重庆特务安排好行刺。

当晚11时许,杨虎城和儿子拯中及秘书等人到达戴公祠。

特务张鹄引他们进入房内,杨虎城走在最前面,儿子拯中双手捧着母亲的骨灰盒跟在后面。

当拯中正要进入卧室时,特务从身后下手,匕首刺进了的腰间,一声惨叫:‘爸

……’杨虎城猛一回头,还未来得及看清自己儿子被刺的惨状,就被刽子手的利刃杀害了。

夫妇和他们的孩子也一同被害,杨虎城年仅九岁的幼女也未能逃过这一劫难。

凶手们在杨虎城父子二人的面部淋上硝镪水,然后把杨虎城的遗体掩埋在花园的一座花坛里。

历史上的杨宇霆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在现所谓正史或关于张学良的很多里,都把杨宇画成了一个亲日派和一个与张学良争权夺利的阴险小人。

殊不知要是没有杨宇霆东三省加热河早就变成日本人中的囊中之物了。

九一八事件造成的原因根本原因在于张学良的误国(很多人把原因归于蒋,说蒋让张不抵抗才致。

其实蒋虽说是委员长,东三省虽说已经易帜,但是明白人都知道东三省还是张学良的。

有愤青说是属于东三省人民的,那真是这样那张学良没有经过什么全民公投之类的所谓形式,就敢公然把军队撤走

从这点说,东三省之失在于张学良。

)而日本敢于发动九一八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国内产生危机,要转移注意力。

2日帝国主义长期的军国主义。

3从甲午开始后的逢打中国必赢。

4东北无豪杰可以领到所谓的3000万父老。

其中最重要的是杨宇霆被张学良害死。

杨宇霆,字凌阁,后改邻葛,祖籍河北滦州戴家岭,清末,其祖父携全家逃荒至关外法库门蛇山沟村落户。

他生于清光绪十一年七月二十日(1885.8.29)。

十岁入本村毛兆麟先生私塾,天资聪颖,记忆过人,颇受毛先生喜爱。

几年后,经毛先生介绍,到铁岭县张秀才书馆读书,很快就成为张先生的得意门生。

张先生经常带领他到铁岭文人荟萃之处龙首山银冈书院,以文会友。

一九0四年初,他从那里知道,清朝的科举制度快要废除了,但东北是清朝的发祥地,朝廷特别恩许再开一科考试,在锦州举行。

他很想参加考试,但是他家已入旗籍,按清制“旗不点元”,他没有报考资格。

他想尽办法,多方活动,终以金县一同姓考生的名义报名参考。

他考中了,成为满清王朝最后一科秀才。

当年他十九岁。

第二年春天,他考入奉天学堂高年级插班生,学校开设的数理化、英语等课程,他过去从来没有接触过,但毕业考试时,成绩名列前茅,震动全校。

毕业后,他考入奉天陆军学校,一九0六年被校方选送至日本留学,到日本后,进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一九一一年,毕业后回国。

在中国封建时代,所有的读书人都要饱受寒窗之苦,但能脱颖而出者却寥若晨星,多数人都是在“县学”这第一道门槛前被卡住了,无计可施而终生戚戚焉。

杨宇霆是幸运的。

虽然这时科举制度已经废除,但它的无形价值还在,因为人们想到了科举,就想到了囊萤映雪的清寒和悬梁刺股的寂寞,也会想到靠使银子,找门路,打通关节一路攀升的丑陋。

而对象杨宇霆这样的青年人,无论是在朝在野和社会各界,都要高看一眼。

他在日本学的是现代军事科学,在当时中国人的眼里,是新学中的显学,因为它能实现我们这积贫积弱的民族百年来船坚炮利的梦想。

像他这样有功名打底子,又能西学为用的人才是不多的,是当时所有的政治集团,都急需的热门人才,所以他一踏上祖国的土地,扶摇直上、步履青云的阶梯,就摆在他面前,等他一步步攀登了。

一般来说,那些旧学深厚的人往往食古不化,缺乏对现实生活的热情和对新生事物的敏感,而那些海归派们常常是不顾国情,生搬硬套外国的故事,成了纸上谈兵的现代赵括。

而杨宇霆则是汲取了这两方面人才的优点,创造了自己的新优势。

他在跟随张作霖后,人们称他为“智囊”、“小诸葛”,虽然多是恭维和逢迎之词,但也确实感到他是足智多谋,出类拔萃;而他接受这个名号,是他觉得自己遇到了张作霖,如诸葛亮遇到刘备一样,如鱼得水,才智得到发挥,是赞扬张作霖珍惜人才,爱护人才,但也不乏自矜之意。

考诸史实,他对张作霖政权的发展巩固也确实起到了诸葛亮的作用。

辛亥革命前夕,他从日本回国后,被派往长春陆军第三镇炮队任队官,不久就被调往东三省讲武堂任教官,民国成立后,1913年被调往北京陆军部任一等科员,当年即被派回奉天,任东三省军械厂兵器科长,不久即改为弹药队长,第二年就连续升为副厂长、厂长。

在这个重要的工作岗位上他一干就是十四年,一直到被张学良处死。

对杨宇霆的发迹,一般以为这主要是由于张作霖的提拔,实际不是。

1913年至1915年,杨宇霆从长春到沈阳,由沈阳到北京,再由北京回沈阳,职务一路飚升,都是徐树铮所为。

徐比杨宇霆大四岁,也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的,比杨早毕业几年,当时他是袁世凯政府的陆军总长,深得袁世凯的赏识,又与段琪瑞过从甚密,是民国初年政坛上很活跃的一个政客。

时人称后来曾做中华民国大总统的徐世昌为大徐,称他为小徐。

杨宇霆到东三省军械厂做厂长时,奉天总督是段芝贵。

袁世凯死后,天下大乱,一九一六年,张作霖乘势而起,把段芝贵赶走,自任总督。

关于张作霖发现杨宇霆,过去有一种说法,说是张作霖有一日上街,偶然看见一哨军兵列队前进,风纪严肃,军容整齐,就问部下:“这是谁的部队

”部下回答说:“这是东三省军械厂杨宇霆厂长训练的卫队。

”张作霖甚为赞许,当晚把杨宇霆邀至家中召见,见他谦恭有礼,谈吐不凡,很是赏识,后来就予以重用。

这是中国古典小说里常见的情节。

身处低层的人们,做梦都盼望能交上这样的好运,一跳龙门;而身居高位的人们也常用这样的故事欺骗世人,愚弄舆论,以此来表示他的慧眼识珠,礼贤下士。

至于被提拔的人们是走的什么门路,是用什么法宝,敲开他的心门,这是藏在他心底的秘密,就是对他的枕边人,也从来不泄露一字。

日子久了,说顺了嘴,连他自己都认为这故事是真实的了。

我认为张作霖之所以重用杨宇霆,固然有杨个人才智的因素,但他更看中杨与徐树铮的这层关系,可以通过他和北京中央政府搭上钩子,谋求他主政东北的“合法性”,以及从中捞到更多的好处。

1916年,杨被张委以督军署参谋长时,正是徐任国务院秘书长时。

这一层关系太重要了。

杨宇霆入幕督军署后,做的第一件大事就与这徐树铮有关。

张勋复辟失败后,黎元洪辞去民国大总统职务,由副总统冯国璋代理总统。

段琪瑞与冯不和,被迫辞去总理职务,作为段琪瑞心腹的徐树铮为他的复出四处活动,多方串联,集合各方势力来压冯国璋。

1918年,他到东北游说张作霖时,杨宇霆从他那里知道,冯以中央政府的名义从日本贷款四千万元购买武器枪支。

杨给他出主意说,如果能把这批枪械搞到手,做为给张的见面礼,张就能力推段琪瑞。

徐运作一番,几天后一张由日本人开据的领取军械的提货单,就到了杨宇霆手里。

这件事是在极端机密的状态下进行的,连张作霖都没有察觉,事成后,杨宇霆呈报提货单时,惊得他目瞪口呆,他深深地被这位年仅三十三岁的年轻军官的韬略折服了。

张作霖马上派张景惠带兵去秦皇岛,把这批军火领回,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秦皇岛劫械事件。

奉军以此扩编了七个混成旅,由原来的二、三万人增至二十万人。

按照曾经当过张作霖秘书,后来任东北大学代校长的宁承恩先生的说法,“没有秦皇岛劫械的起点,奉军不可能成为大军,无力问鼎中原。

” 杨宇霆入幕督军署的第二件大事是整顿旧军,建立新军。

张作霖的老班底都是和他一起起事的绿林好汉,识字不多,如汤玉麟、吴俊升、张景惠等人,骑马放枪,打家劫舍,都是行家里手,但指挥现代化部队几万人作战,个个都力不从心。

第一次直奉战争,张景惠率五万大军,任平汉线西路总指挥,张作相率五万人,任津浦线东路总指挥,十万大军出关,指挥失灵,乱作一锅粥,仅七天就大败而归。

鉴于这次教训,张作霖授权杨宇霆整顿旧军,杨宇霆以现代军事理论为指导对奉军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改造,整个奉军面貌焕然一新,特别是各级军官都是军校出身。

第二次直奉战争,由杨宇霆任总参谋长,统一协调指挥,奉军所向披靡,很短时间就占领了北京、山东、江苏、安徽、上海、南京,这时候整个长江以北均在张作霖的控制之下。

在发展东北地区的经济和各项事业上,杨宇霆所起的作用也是举足轻重的。

据宁先生回忆:老帅识字不多,不爱看公文,处理公务只是口头说说,政府的工作,又离不开公文,这几乎都由杨独擅,有些事不请示张,独自办了,张也不怪罪。

张的放手,就给杨施展才能提供了机会,当时很多的法律、法规政策,都是由杨牵头制定的,特别是在用人方面,张受杨的影响颇深,重视从外国回来的学理工科和经济方面的人才,张作霖的十大秘书宁承恩等几乎都是这类有学位的知识分子。

他很重用学理科的知识分子,就是起用他们搞建设,现在沈阳的许多大工厂,如沈阳市大东区现在的黎明、新光、矿山以及沈河区的五三工厂,那时候就有了规模。

东三省其他很多城市,现有的许多大厂子,有许多也是在那个时候,就有雏形的,如翻开一些地方的地方志和厂志之类,就会发现这种现象。

当然这不能完全归功于杨宇霆,但杨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在谈及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想起上个世纪初,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一段话:“当一种看问题的方式,如此自信的一往无前时,那就有落入幻觉的危险,即过高地估计了自己这种视角的重要性,尤其是把一种相当限定性的视角,当成唯一的视角。

”其实,我们过去看待历史,只是坚持了一种视角,那就是阶级斗争的视角,像张作霖和杨宇霆这样的人当然是一无是处,就是那些“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古代先贤,也无足道哉。

如果我们能从东北经济发展史的角度来研究一下东北为什么会成为中国的老工业基地,张作霖和杨宇霆这样人的作为,就不会一概抹杀了折叠编辑本段军旅生涯奉军核心人物杨宇霆,原名玉亭,号凌阁,后改邻葛,1885年出生,法库县红五月乡蛇山沟村人[1]。

在奉期间,张作霖任27师师长时,素闻杨宇霆谋智深远,遂任命他为师参谋长。

杨宇霆上任后,极力整顿军风军纪,卓有成效,开始得到张作霖的信任和重用。

1916年,张作霖任奉天督军兼省长,杨宇霆被任命为奉天督军署参谋长。

1918年,直系政府向日本借款4千万元,购买大量军火运抵秦皇岛,杨宇霆建议张作霖劫持这批军火。

在其同学徐树铮的配合下,劫械成功。

这批军火为奉军装备7个混成旅,杨宇霆一跃成为奉军的核心人物[2]。

免后重新启用同年秋,张作霖成立“援湘军”,自任总司令,原陆军次长徐树铮任副司令,杨宇霆为参谋长。

杨宇霆任职期间,在同学徐树铮的鼓吹拉拢下,企图发展个人势力,合谋利用奉军名义,冒领军部拨款370万元,招编新兵4个旅。

此事被张作霖得知后,免去徐树铮副司令职,并以“勾结外援、内树党羽”之名,将杨宇霆撤职。

杨被解职后,任北京总统府侍从武官、西北边防司令部参谋长等职。

终因爱其才智,张作霖于1921年重新启用杨宇霆,任命他为东三省巡阅使署总参议的要职,兼三省兵工厂督办。

杨宇霆任职期间,东三省兵工厂得以迅速发展,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兵工厂。

时人称奉天文有“王永江”,武有“杨宇霆”,成为张作霖的左膀右臂。

奠定了张作霖的统治地位。

手握有兵权第二次直奉战争胜利后,在张作霖的支持下,杨宇霆出任江苏省督办。

但因其骄横自恃,目空一切,还未等站稳,竟被孙传芳组织的5省联军击溃,落荒而逃,失去江南。

杨宇霆回奉后,张作霖仍委任他为总参议兼兵工厂督办。

1925年,以郭松龄为首的陆大派和以杨宇霆为首的士官派矛盾激化,郭、杨二人势同水火,终演成郭松龄倒戈反奉。

郭松龄反奉失败后,杨宇霆假张作霖之命,将郭松龄处死。

是年底,在杨宇霆几经周旋密谋下,张作霖和吴佩孚实现联合。

1926年2月,张作霖顺利就任安国军总司令,同时任命杨宇霆为安国军总参议。

1927年末,韩麟春因病去职,张作霖任命杨宇霆接替韩麟春之职,出任第四方面军军团长,这是杨宇霆首次握有兵权。

被杀于老虎厅1928年张作霖被炸身亡,张学良主政东北,大饬整顿改革,取消军师番号,以旅编制。

张学良鉴于杨宇霆在其父主政时期一直是东北的重臣,拟任他为东北保安委员会委员,杨宇霆坚辞不就,并和黑龙江省长常荫愧相互勾结,尤其是在东北重大问题上,企图以元老身分左右政局,与张学良背道而驰。

1929年1月10日晚,杨、常逼迫张学良成立东北铁路督办公署,要张学良在任命常荫愧为督办的便笺上签字。

这一举动,促使张学良痛下决心,将杨、常处决于“老虎厅”,杨宇霆时年44岁。

杨宇霆死后,张学良在得知其家产被亲信李景明、王子明私吞的情况后,将二人逮捕扣压,令于珍、陈兴亚、臧士毅等人组成清理委员会,立案清查。

最后,将清查的60万银元加之房产执照等物一并归还杨家。

折叠编辑本段祸因起源杨宇霆生于1885年,比老帅(张作霖)小10岁,比少帅(张学良)大16岁,是奉系高层中绝无仅有的秀才出身,又是日本士官学校的毕业生。

张作霖在世时,最受重用,长期任奉军的总参议。

老帅张作霖皇姑屯被炸猝然过世,少帅张学良一时不知如何安排他,故他的实职只是从前兼任的东三省兵工厂督办。

杨宇霆虽然算是个聪明人,可是皇姑屯事变后,在东北扮演着一个危险的角色。

既然不满意张学良,又轻视张学良,可是却又在张学良下边任事。

杨最不该的是常在人前人后呼张学良为阿斗。

对张学良来说,他掌握东北军政大权,内有杨宇霆以悍将长辈自居,外又要应付日本军阀的各种压迫,所谓“主少国疑”,如果不“立威”,是无法站得起来的。

所以在当时情势下,杨宇霆有取死之道,张学良也有必杀之心。

常荫槐比杨宇霆小3岁,是吉林省的一个官僚家庭里的公子,这难免使那些灰头土脸成为将帅的农民弟兄与他格格不入,也是老帅时代的红人,历任军法处处长、京奉铁路局局长、北京政府交通部次长(总长由总理兼),易帜后,刚被国民政府委为黑龙江省省长。

杨宇霆、常荫槐两人鉴于东北大地上的中东铁路归中苏共管,而日本人又一直纠缠着要在东北新建满蒙铁路,向张学良提议:成立一个东北铁路督办公署,以便于集中管理东三省的铁路,由常任署长。

杨宇霆、常荫槐2人都是让日本人头疼的人物,按说这是个不坏的主意。

但问题是他俩对张学良接任东北一把手的现实一直不满。

那时张学良确也不争气,常开着会就犯毒瘾了,便丢下一班叔叔大爷们回房扎针。

有时早晨还爱赖床不起(那时,妩媚的赵四小姐已经来奉天当“秘书”),让厅处长们呆在外头恭候。

恼怒的杨宇霆以天下为己任,多次教训“学良世侄”。

有一次某处长求见张学良不得,找到杨宇霆,杨怒道:“汉卿已承先业,还是这样懒怠,这怎么得了,我去告诫告诫他。

”说着便带领那位处长来到张学良住宅问卫兵:“司令起床了吗

”卫兵答:“未起床。

”杨宇霆竟直奔张学良卧室,敲着门喊:“我是杨邻葛,快起来,有公事需要处理。

”张学良闻声,急忙披衣请杨入座,杨竟以长者的口吻教训张学良道:“各位厅处长有公事待决,等你数日不见,这怎么成。

老帅在时,可不是这样。

”杨宇霆的这种做法,使张学良实在难以忍受。

为此张学良生气地对杨宇霆说:“我干不了,还是你来干吧。

”而常荫槐对“小六子”也颇为不恭,以为他不过是个贪色又吸毒的败家子,故公开场合亦颇多烦言。

所以当他俩联袂而来且将考虑成熟的方案和盘托出时,年轻气盛的张学良就被彻底激怒了。

他强忍不悦,托辞“从长计议”,让他们晚上再来商议。

但二位晚上按约返回时,张却命令对杨、常有积怨的奉天警务处处长高纪毅和自己的副官长谭海率6名卫士分两组,将他俩当场击毙于厅内的沙发上

此即震惊一时的“杨常事件”。

惯常的说法是,杨宇霆、常荫槐两人朋比为奸,勾结日本人反对东北易帜,故被张学良果断处决。

不过张学良第二天领衔向中央政府发出的通电中,并没提到他俩有何卖国罪行,只是含混其词地指责“彼辈奸险性成,日甚一日,近更暗结党徒,图危国家”,等等,都是些没影儿的事。

倒是电文前段的“杨常朋比,操纵把持,致使一切政务受其牵制,各事无从进行”,让人念出端倪——原来少帅就是嫌彼二人妨碍自己执政而已。

为避嫌,张学良还召见了记者,陈述了“依法”杀杨、常的经过。

而南京政府刚得到东北,也不敢追究地方司令长官擅杀省长级官员的责任(国民政府有严禁军人干预政治的规定)。

不过奉天百姓似乎看出门道,民间很快便流行着“大帅身亡,杨常而去”的说法。

关于长征

长征简介 :长征,简言之是指1934年8月至1936年10月间,中国工农红军主力自长江南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战略转移。

这次上空前未有的战略大转移,是1931年初至1935年初统治党中央长达四年之久的错误所造成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人纠正这次左倾错误,战胜千难万险,足以引为自豪的英雄史诗。

参加长征的部队有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及。

在长征之前,、等曾率领抗日先遣队北上,途中被敌包围而失败。

1934年10月,主力从瑞金、于都、长汀、宁化等地出发,开始长征。

1935年1月红军攻占贵州遵义城,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政治局扩大会议。

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等指挥下,,,顺利通过彝族区,,飞夺泸定桥,摆脱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大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1935年6月到达四川西部的懋功地区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

10月到达陕北吴起镇,与红15军团会师,胜利地完成了任务。

红2、6军团于1936年7月到达四川甘孜地区,同红四方面军会师。

会师后,以红2、6军团为主组成红二方面军。

两军会合后,对张国焘的反党和分裂红军的错误进行了严肃斗争。

随后,红二、四方面军共同北方,1936年10月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中央红军胜利会师。

三大主力的会师,标志着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从此,中国革命开始了一个新局面。

据统计,中央红军长征从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历时13个月零2天,纵横11个省份,长驱二万五千里,途中总共爬过18座山脉(其中五座终年积雪,雪山行程共2700里),走过入迹罕至的茫茫草地(草地行程共600里),渡过24条河流,打过大小战斗300多次;红二方面军长征从1935年11月至1936年10月,历时11个月,转战九省,行程一万六千里,进行大小战斗110次;红四方面军长征由1935年5月至1936年10月,历时长达18个月,转战数省,行程八千余里,进行过大小战斗千百次。

蒋介石夫妇为何终身未育一子

立志养气,求贤任能,沉机观变,谨言慎行,惩忿窒欲,务实求真

竹虚而有节木实而无华

描写竹子的四字成语【有气有节】【生机勃勃】【虚怀若谷】【朴实无华】【坚韧不拔】【宁折不弯】 【不屈不挠】【傲然挺立】【枝干遒劲】【高风亮节】【 胸有成竹】【 顶天立地 】【胸怀坦荡 】【清雅脱俗】【 未曾出土先有节,即使凌云也虚心】 【细细的叶,疏疏的节】【雪压不倒,风吹不折】【郁郁葱葱】“未出土时先有节,到凌云处总虚心。

”——竹子竹石 (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野竹 (元·吴镇)野竹野竹绝可爱,枝叶扶疏有真态。

生平素守远荆榛,走壁悬崖穿石埭。

虚心抱节山之河,清风白月聊婆娑。

寒梢千尺将如何,渭川淇澳风烟多。

竹性坚贞,刚烈不屈,虚心直节,不畏霜雪,和梅、松别誉为“岁寒三友”。

因其具有崇高品质的象征,故又和兰、菊、梅并称“四君子”。

岁寒三友中,竹、梅便占了两位;四君子里竹、梅又在当间,可见古人对竹对梅偏爱之甚。

若把竹、梅分开,便如同隔绝了一对三生挚友,让人遗憾万千;而竹种园内的梅园则坐落在重重碧竹之中,竹青,梅香,相敬相怜。

走进竹林小径,一股清新幽静的感觉扑面而来,竿竿绿竹扶疏摇曳,苍翠欲滴。

石子铺成的林间小路,曲曲弯弯,路边小溪流水潺潺,清凉见底。

不禁使人想起“风篁类长笛,流水当鸣琴”的雅句。

竹,自古以来倍受世人青睐,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郑板桥更有“不可一日居无竹”。

唐代大诗人李白有“竹影扫秋月,荷衣落古池”、“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的诗句。

世人爱竹,栽竹,写竹,画竹,板桥先生一生可算沉浸在竹丛之中,“伴我书千卷,可人竹一丛。

”他爱竹、画竹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他把竹子人格化,作为子弟来培养,而且要培养成最佳的子弟,“种竹似培佳子弟,拥书如拜小诸侯”。

他还借竹抒怀,托物言志,“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晋朝王羲之聚挚友于茂林修竹之中,曲水流觞,催宴赋诗,乘兴疾书,写下世称绝笔的《兰亭序》。

板桥先生一生画竹,亦得益于自然之竹,“余家有茅屋两间,南面种竹,夏日新篁初放,绿荫照人,置一小榻其中,甚凉适也”。

当风和日暖,看到窗上竹影零乱,惊叹“岂非天然图画乎”,“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竹能悦目,亦能醒人。

眼中之竹,亭亭玉立,勃勃生机,令人赏心悦目;画中之竹,历代画家笔下之“风竹”、“雨竹”、“雪竹”,形神兼备,给人以高雅的艺术享受;胸中之竹,虚心劲节,“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可见,自古以来,竹的风韵和神采为世人所钟爱。

竹子中空,象征虚心(实心竹另当别论);竹子有节,表现了对节操的追求。

“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

”唐代张九龄的这两句诗,恰是最好的注脚。

庄子说过,西方的神鸟凤凰飞往南海,一路上非清泉(醴泉)不饮,非梧桐不栖,非竹子开花结的果不食,保持了一种高洁的态度。

按中国传统说法,竹子这种植物也具有人的种种美德。

一是谦虚而坚强,有“宁知霜雪后,独见松竹心”(南朝梁)江淹《郑阮公诗》,还有清朝郑板桥《郑板桥集·补遗》赞扬竹子:“盖竹之体,瘦劲孤高,枝枝傲雪,节节干霄,有似乎士君子豪气凌云,不为俗屈。

” 竹子的另一美德是“有节”,这个“节”不是节疤,而是陶渊明“高操非所攀,深得固穷节”安贫乐道的节操,也是(南朝宋)鲍照《代出蓟门北行》“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的节义,更是文天祥《正气歌》“时穷乃节现,一一垂丹青”的气节。

古代用竹简记录历史,需要把竹片烤干,烘出“汗青”。

宋末文天祥就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气概,而明末抗清英雄张家玉的《军中夜感》与之一脉相承: 惨淡天昏与地荒,西风残月冷沙场。

裹尸马革英雄事,纵死终令汗竹香。

竹子真是一种“神圣”的植物,苏东坡《於潜僧绿筠轩》说过:“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那么用竹子作的乐器——笛子也就有了神秘的色彩。

竹子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观赏价值,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

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史孕育了独特的竹文化,文人雅士和布衣平民都喜爱竹子。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史上,竹子和松、梅并誉为“岁寒三友”,和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

它扶摇凤尾,曲径通幽,又是吉祥之物,成为我国园林艺术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和特色景观。

首先,竹子四季常青、婀娜多姿、神韵挺秀、潇洒飘逸、风雅宜人。

其秆挺拔秀丽、叶婀娜多姿,形状多种多样,且四季常青、姿态优美、情趣盎然、独具风韵。

从观赏和审美而言,竹子有声、影、意、形四趣。

当人们漫步于青青翠竹之下时,一种无限舒适的感受和美好的遐想便会油然而生,一切疲劳和烦恼都会被抛到九霄云外。

其次,竹子高风亮节,虚心自持。

“奇花照眼一时红,修竹虚心万年绿,”这可谓竹子品格的传神写照。

它朴实无华、坦诚无私,不苛求环境,不炫耀自己,默默无闻地把绿萌奉献给大地,把财富奉献给人类。

所以诗人们赞美它:“苍苍劲节奇、虚心能自持”;“根生大地,渴饮甘泉,未出土时便有节;枝横云端,叶拍参天,及凌云处尚虚心。

”再次,竹子刚强正直,宁折不曲。

我国劳动人民把竹子的生物特征总结升华成一种做人的美德,把竹子之节与做人的气节巧妙地联系在一起,使它成为一种人人仿效的精神榜样,这是我国竹文化的一个突出特点。

“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能毁其节。

”的确,面对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人们自然想到它们不畏逆境、不惧艰辛、中通外直、宁折不曲的品格。

这是一种无形的精神财富,也正是竹子特殊的审美价值所在。

最后,竹子清幽凤尾,似画如诗。

茫茫竹海,清荫通幽;风扶凤尾,俯情春水。

一丛丛、一片片似画如诗的修篁翠影,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温柔的遐意、清幽的心境、悠远的情怀。

每当唱起‘月光下的凤尾竹“时,你难道不深深感到竹子可以陶治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升华人的精神品格吗

难怪苏东坡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名句,王子犹有 “何可一日无此君”的感叹。

*竹之所以为中国文人青睐,与外表的自然特征息息相关。

竹子虚中洁外,生而有节,秀逸而富有神韵。

这些自然特征恰恰与文人们所追求的高尚脱俗、虚心自持、淡泊名利和富有气节的精神气质相吻合。

古代文人在咏竹、画竹的同时,也开始赏玩另一种与竹有关的物品——竹雕。

竹性坚贞,刚烈不屈,虚心直节,不畏霜雪,和梅、松别誉为“岁寒三友”。

因其具有崇高品质的象征,故又和兰、菊、梅并称“四君子”。

竹子的坚韧挺拔代表了中国人的精神气节,深植于人们的脑海,成为一种民族性的象征。

宋代文豪苏东坡喜竹成癖,留下“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的名句。

郑板桥有题画诗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竹子身上打着气节风骨的精神烙印。

清代诗人曾崇德以竹叶为像,取竹不凋之意,构成了一幅诗画合一,别有韵味的图画诗。

远看是三根竹子,近看却是一首五言诗:“不谢东篁意,丹青独自名,莫嫌孤叶淡,终久不凋零。

”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的高风亮节。

“未出土时先有节,到凌云处总虚心。

”竹被人们作为民族精神和品格的象征。

竹子——植物中的钢铁*竹,夏不畏酷暑,冬不屈霜雪,生不避贫壤,伐后可复生的顽强特点,对于以物明志的中华民族来说,人们可从竹得到多方面的思想启迪。

文人爱竹,自古而然,他们喜欢竹子不仅是由于其自然外观,而更多是由于它那“比德”意义,即将竹子的自然形状跟人的道德追求联系起来。

白居易的《养竹记》就将竹子“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等特点,比拟君子的品德修养。

王丹桂的《秦楼月·咏竹》将这种比德关系很形象地描绘出来:“性贞洁,柔枝嫩叶堪图写。

堪图写,四时常伴,草堂风月。

孤高劲节天然别,虚心永永无凋谢。

无凋谢,绿阴摇曳,瑞音清绝。

”张九龄的咏竹诗则言简意赅地赞美道:“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

”(《和黄门卢侍御咏竹》)苏轼的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於潜僧绿筠轩》)这可是将竹视为名士风度的最高标识了。

其小品《记承天夜游》所记者惟竹与月;其赞赏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先对竹进行观察)亦然。

少为人知者为其《记岭南行》:“岭南人,当有愧于竹。

食者竹笋,庇者竹瓦,载者竹筏,爨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真可谓一日不可无此君也耶

”《晋书·王徽之传》记王尝居空屋中,便令种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

”东坡则赞竹之为用大矣。

又其《墨君堂记》赞竹云:“风雪凌厉,以观其操;崖石荦确,以致其节。

得志,遂茂而不骄;不得志,瘁瘦而不辱。

群居不倚,独立不惧。

”写竹亦以自况。

于是,竹子越来越多进入文人的生活及创作。

晋宋玄学家喜欢在绿竹葱茏的环境谈玄论道,而这些画面也越来越多进入他们的诗作中:“莺语吟修竹,游鳞戏澜涛。

”(孙绰《兰亭》)“松竹挺岩崖,幽涧激清流。

”(王玄之《兰亭》)“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

”(谢灵运《过始宁墅》)玄言诗就这样蜕变成山水诗了。

皇家花园固然有竹:“竹密山斋冷,荷开水殿香。

”(徐陵《奉和简文帝山斋》)古刹禅地更是竹丛幽深:“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暖春少不了竹的点缀:“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晓景》)寒冬也不无竹的踪迹:“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苏东坡爱竹咏竹,传与后世咏竹诗数十首;郑板桥“专画兰、竹五十余年”,有“郑竹”之雅称;文同画竹,成竹在胸,开启了以画墨竹见长的“文湖州派”先河。

要说中国古代竹文化,还真不能少了这么个传说:舜南巡劳顿而死,葬于苍梧,其二妃娥皇、女英奔丧,追至湘江,思帝恸哭,泪洒青竹,竹悉成斑。

二妃悲痛不已,投江而死,化为湘灵。

(见《述异记》)于是,西南一带便有了竹竿斑驳的斑竹了,也就有了更凄婉动人的诗词创作:“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刘禹锡《潇湘神》)“九疑山畔才雨过,斑竹作、血痕添色。

”(柳永《轮台子/雾敛澄江》)“斩得钓竿斑染泪,中夜里,时闻鼓瑟湘妃至。

”(洪适《渔家傲》)湘人毛泽东不也写过“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七律·答友人》) *竹林七贤指的是晋代七位名士: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和王戎。

他们放旷不羁,常于竹林下,酣歌纵酒。

其中最为著名的酒徒是刘伶。

刘伶自谓:“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酒谱》讲述刘伶经常随身带着一个酒壶,乘着鹿车,一边走,一边饮酒,一人带着掘挖工具紧随车后,什么时候死了,就地埋之。

阮咸饮酒更是不顾廉耻,他每次与宗人共饮,总是以大盆盛酒,不用酒杯,也不用勺酒具,大家围坐在酒盆四周用手捧酒喝。

猪群来饮酒,不但不赶,阮咸还凑上去猪一齐饮酒。

刘伶曾写下《酒德颂》一首,大意是:自己行无踪,居无室,幕天席地,纵意所如,不管是停下来还是行走,随时都提着酒杯饮酒,惟酒是务,焉知其余。

其它人怎么说,自己一点都不在意。

别人越要评说,自己反而更加要饮酒,喝醉了就睡,酲过来也是恍恍惚惚的,于无声处,就是一个惊雷打下来,也听不见,面对泰山视而不见,不知天气冷热,也不知世间利欲感情。

刘伶的这首诗,充分反映了晋代时期文人的心态,即由于社会动荡不安,长期处于分裂状态,统治者对一些文人的政治迫害,使文人不得不借酒浇愁,或以酒避祸,以酒后狂言发泄对时政的不满。

这些事在当时颇具有代表性,对后世影响也非常大。

**胸有成竹 青梅竹马咏 竹 联 古往今来,咏竹的对联很多,好恶却大不相同。

唐代大诗人说:“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陈毅集杜诗联挂在重庆杜甫草堂。

)蒋介石的将领顾祝同在卧室里悬挂一联:刚日读经,柔日读史;怒气写竹,喜气写兰。

为什么人要在发怒的时候才画竹子

大凡人发怒时,刚极、气极,正宜画竹,竹乃至刚至直之物。

历史上可称“竹癖”的人不少。

清代著名书画家郑板桥的自况对联云: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雪梅无两面针。

咬定几句有用书,可忘饮食;养成数竿新出竹,直似儿孙。

他以竹喻人,希望儿子像竹子一样正直、虚心。

清代另一位书画家李有联:有竹人不俗;无兰室自馨。

他认为住房周围没有竹子就会显得俗气。

清代的傅山也云:竹雨松风琴韵;茶烟梧月书声。

更是有情有景,是一幅绝妙的山水画。

此外有两副对联:入土先有节;凌云仍虚心。

石头解性真吾友;竹子虚心是我师。

那是歌颂竹子有气节、能“虚心”的品格。

寒梅杖节最凌风 爆竹两三声人间易岁,梅花四五点天下皆春。

几点梅花加上几声爆竹,为新春增色不少,真不失为一副梅花妙联。

历来有关梅花的妙联很多。

徐霞客自题小香山梅花堂联:春随香草千年艳;人与梅花一样清。

以梅花自比,格调清丽,堪称一时名联。

扬州梅花岭上的史可法祠,后人撰梅花联不少。

殉社稷只江北孤城,剩水残山,尚留得风中劲草;葬衣冠有淮南杯土,冰心铁骨,好伴取岭上梅花。

此联颂扬史可法为国殉难,像“风中劲草”、“岭上梅花”,自然贴切。

在咏梅联中,最为传诵的是挽周总理的对联。

周总理一生功比天高,光明磊落,像梅花一样心胸高洁,令万代敬仰。

联云:泰山凭海先接月;寒梅杖节最凌风。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梅本不愿与凡花俗草为伴,争奇斗艳;只求一方净土,避群独处。

但唯有竹例外,倒不是因为它修长挺拔的外形,只在于其虽经霜雪而不失英姿的飒爽。

要去梅园,先要踏着小径,绕过葱翠的竹林,循曲径访梅的意境便在这曲曲折折中呈现出来。

园中有青梅、红梅数百株,或婉婉盘旋,或苍老虬劲。

万千青竹与其相映相敬,决不辱其一丝圣洁——竹、梅灵性原本就互通呀

*古人把竹子和松树、梅花合称为“岁寒三友”,称颂它们坚贞不屈的性格。

按照普通的理解,这三者之中,松树最为倔强,梅花比较孤傲,竹子却很清高。

这三者排列的次序是:松、竹、梅,似乎成了定局。

但是,我们现在更有理由把竹子列为岁寒三友中的第一名。

这是有充足理由的。

除了上面说的以外,竹子还有许多比松树更突出的优点。

比如说,竹子不象松树那样爱摆大架子,而是平易近人,只要房前屋后有一点空隙,它都可以安之若素,并且一年到头陪伴你而从不变色。

它虚心劲节,坚贞不屈。

特别使人感动的是,竹子年年生笋给人吃,供给你坐卧行动的各种工具,粉身碎骨地为人服务。

这岂不是以最平凡的姿态出现,而做了最不平凡的事情吗

竹 韵竹,乔本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

茎木质,中空有节,叶似剑鞘,平行脉。

竹性坚贞,刚烈不屈,虚心直节,不畏霜雪,和梅、松别誉为“岁寒三友”。

因其具有崇高品质的象征,故又和兰、菊、梅并称“四君子”。

竹盛产于东亚,尤其是中国的南方。

中国是世界上竹类品种最多的国家,约有30多属500多品种。

竹子具有很广泛的用途,其笋可食用,其枝竿可用于制作饰物、器具、乐器、家具,甚至制作房屋、船只。

中国的筷子以竹子作为主要材料,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东汉蔡伦发明纸前,竹片被用作纸,记载文字。

纸发明以后,竹子至今仍是重要的造纸原料。

可以说,竹在中国人生活中担任了重要角色,中国人也是最善于知竹、懂竹、爱竹、用竹的民族。

竹子的坚韧挺拔代表了中国人的精神气节,深植于人们的脑海,成为中华民族性的一种象征。

没有哪一种植物能像竹子一样对人类文明有如此深远的影响,东坡老先生一句无竹令人俗道出了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的迥然不同之处。

竹子虽无牡丹的富丽,松柏的伟岸,桃李的娇艳,杨柳的轻盈,但它青翠欲滴,四季常青,格高韵胜,明净而深邃。

竹下品茶则绿色盈盏,竹下饮酒则翠绿满怀。

晋代有竹木七贤在竹林中清谈,唐代竹溪六逸隐居于徂徕山的竹海中,纵酒酣歌,谈诗论文。

竹径通幽处,人在画中游,郑板板赞曰:竹君子,石大人,千岁友,四时春真恰如其分。

竹子除了清翠欲滴,四时一贯的色泽之美,也有潇潇 的音韵之胜,更有含露吐雾,滴沥空庭的意境之妙。

有人说竹子日出有清荫,月照有清影,风吹有清声,雨来有清韵从观赏和审美的角度,高度赞美了竹子的声、影、意、形四趣。

声趣,贾岛诗篱外青荫接药栏,晓风交嗄碧琅轩;写影趣的有陆游诗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表现意趣的是《红楼梦》潇湘馆对联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尤凉,诗情画意跃然纸上;写形趣的有陈毅诗夹道万竿成绿海,风来凤尾罗拜忙潇洒脱俗。

竹子虚心自持,高风亮节的品质常作为君子人格的写照,白居易《养竹记》一文中,更是以竹喻人生,晓以树德修身处世之道:竹似贤何哉

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

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

竹被喻为全德君子,居有竹成为文人雅士追求住所的最高境界,被认为是精神上一大享受。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自古梅与竹就有扯不断诉不完的缕缕情缘。

竹梅相映,有多少竹乡儿郎为之动情

昌硕大师少年远游求学,梦里几回出现站在梅山上泪水涟涟的表妹,泪水留不住一代宗师远游的脚步,却留下了他一生对竹、对梅的爱与怜。

大师咏竹、咏梅之作数不胜数,这些画,哪幅不是浸透了他对竹梅风骨的敬意呢

一般人只知道钢铁是最坚硬的一种物质,然而,谁会想起植物中也有同钢铁一样坚硬的东西呢

当着我们称赞一个英雄的时候,用了“钢铁的英雄”这样高尚的词汇,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赞词呀

的确,钢铁是经过千锤百炼而后形成的,它是值得珍视的。

但是,我们却不可因此而认为只有钢铁是唯一的最坚硬的东西了。

其实,世界上还有比钢铁更坚硬的东西。

比如塑料中有的就比钢铁还坚硬。

将来尖端科学发展的结果,人们总有一天要大量用塑料来代替钢铁。

不过,这是后话,现在暂且不谈它。

这里只想谈一谈植物中的钢铁。

它具有与钢铁同样的许多优点,而用处还比钢铁更要多些。

这是什么东西呢

也许有人猜测,这是说的沙漠里的梭梭树,因为它的树干据说连斧头也砍不断;也许有人猜测是其他的什么树木,因为世上还有一些树木的确坚硬得很,有的还可以做机器的零件。

但是,我说的都不是这些,而是指的竹子。

竹子的用途极广,它那坚韧顽强的特性尤为难得。

我们在南方到处可以看到竹子的房屋、竹子的家具、竹子的船只、竹子的车辆、竹子的绳索、竹子的桥梁等等,近几年有些现代化的大建筑也居然用竹子代替了钢筋。

至于竹子可以做斗笠、做鞋、做床铺、做纸以至于当柴烧,更不用说了。

这一切事实都是千真万确的,丝毫没有可以引起怀疑的地方。

同时,我们还从古墓中挖出了竹制的器物,更加证明竹子即便埋在土里几千里也不会腐朽。

正因为这样,人们从来对于竹子只有赞美,并无贬抑。

历来无数的画家都画竹子,无数的诗人都咏竹子。

这完全是理所应当的。

如果要引证古来许多著名的画家和诗人关于竹子的作品,那是举不胜举的。

但是,这里应该提到最早赞美竹子的诗文。

首先是《诗经》《卫风》中的《淇奥篇》,它写道:“瞻彼淇奥,绿竹猗猗;瞻彼淇奥,绿竹青青。

”据朱熹等人的注释,猗猗是“美盛之貌”,青青是“坚刚茂密之貌”。

这些字眼,都是用来称赞当时在淇水岸旁生长的竹子的。

《诗经》中还有其他称赞竹子的诗句,也不必一一列举了。

蒋介石卧室格言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