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生日祝福语 结婚祝福语 三八妇女节 新年祝福语

三国志描写诸葛亮的句子

三国中描写诸葛亮语言神态动作的句子

一天风雪访贤良,不遇空回意感伤。

冻合溪桥山石滑,寒侵鞍马路途长。

当头片片梨花落,扑面纷纷柳絮狂。

回首停鞭遥望处,烂银堆满卧龙冈。

” 三顾茅庐 ( 37 、 38 回) 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

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火烧博望坡( 39 回) 一天浓雾满长江,远近难分水渺茫。

骤雨飞蝗来战舰,孔明今日伏周郎。

草船借箭 ( 46 回) 七星坛上卧龙登,一夜东风江水腾。

不是孔明施妙计,周郎安得逞才能

” 七星坛祭风 ( 49 回) 曹瞒兵败走华容,正与关公狭路逢。

只为当初恩义重,放开金锁走蛟龙。

” 智取华容 ( 50 回) 周瑜决策取荆州,诸葛先知第一筹。

指望长江香饵稳,不知暗里钓鱼钩。

” 三气周公瑾 ( 51 、 55 、 56 回)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巧布八阵图 ( 84 回) 羽扇纶巾拥碧幢,七擒妙策制蛮王。

至今溪洞传威德,为选高原立庙堂。

” 七擒孟获( 90 回) 瑶琴三尺胜雄师,诸葛西城退敌时。

十五万人回马处,土人指点到今疑。

空城计( 95 回) 失守街亭罪不轻,堪嗟马谡枉谈兵。

辕门斩首严军法,拭泪犹思先帝明。

” 挥泪斩马谡( 96 回) 剑关险峻驱流马,斜谷崎岖驾木牛。

后世若能行此法,输将安得使人愁

” 造木牛流马( 102 回) 谷口风狂烈焰飘,何期骤雨降青霄。

武侯妙计如能就,安得山河属晋朝

” 上方谷困司马( 103 回) 长星半夜落天枢,奔走还疑亮未殂。

关外至今人冷笑,头颅犹问有和无

死诸葛走活仲达( 104 回) 诸葛先机识魏延,已知日后反西川。

锦囊遗计人难料,却见成功在马前。

” 预伏锦囊计( 105 回) 董卓专权肆不仁,侍中何自竟亡身! 当时诸葛隆中卧,安肯轻身事乱臣。

(9回) 豫州当日叹孤穷,何幸南阳有卧龙

欲识他年分鼎处,先生笑指画图中。

(38回) 身未升腾思退步,功成应忆去时言。

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

(38回) 高皇手提三尺雪,芒砀白蛇夜流血;平秦灭楚入咸阳,二百年前几断绝。

大哉光武兴洛阳,传至桓灵又崩裂;献帝迁都幸许昌,纷纷四海生豪杰:曹操专权得天时,江东孙氏开鸿业;孤穷玄德走天下,独居新野愁民厄。

南阳卧龙有大志,腹内雄兵分正奇;只因徐庶临行语,茅庐三顾心相知。

先生尔时年三九,收拾琴书离陇亩;先取荆州后取川,大展经纶补天手;纵横舌上鼓风雷,谈笑胸中换星斗;龙骧虎视安乾坤,万古千秋名不朽

(38回) 数万阴兵绕定军,致令钟会拜灵神。

生能决策扶刘氏,死尚遗言保蜀民。

(116回)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出自哪里

《三国志》卷三十五 蜀书五 诸葛亮传第五先主至於夏口,亮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於孙将军。

时权拥军在柴桑,观望成败,亮说权曰: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据有江东,刘豫州亦收众汉南,与曹操并争天下。

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

英雄无所用武,故豫州遁逃至此。

将军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当,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今将军外讬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本课的情节,使学生认识到亮“借成功的主因是由于他的有胆有识、足智多谋。

2.认识学习以记事为主的课文,必须抓住事情发展的线索,理清它的起因、经过及结果,并领会事件的本质意义。

3.学习本课“妒、督、鲁”等ll个生字,以及妒忌、商议、推却、探听等8个词语,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并会用“推却、轻易”造句。

4.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写法。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读懂课文,在读的基础上,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胆有识,足智多谋。

2.能从课文所描写的人物性格中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作用。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从《赤壁之战》故事引入。

师:我们已经学过一个《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是——《赤壁之战》,那个故事是以周瑜、黄盖为主的。

今天我们又学一篇以诸葛亮与周瑜为主的课文。

揭题、读题。

2.审题。

什么叫草船

草船借箭是指什么意思

3.再读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出示:谁草船借箭

为什么要草船借箭

怎么样草船借箭的

最后借到了箭没有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这些问题实际上要我们回答什么

请用陈述句表达。

草船惜箭的原因、经过、结果。

2.我们把草船借箭的经过看成借箭前的准备和借箭的过程。

(出示课后题1/(2)) 3.自学课文字词,标好节号,读通课文,完成填空。

草船借箭的原因:三天赶造十万枝箭 草船借箭借箭前的准备:草船、军士 的经过借箭的过程:逼近水寨→一面受箭→另一面受箭→驶向南岸 草船惜箭的结果:如期交货、周瑜叹服 4.据此提纲给文章分段:一(l、2节)、二(3--5节)、三(6-9节)、四(10) 这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三、学习第一段 1.齐读第l句。

什么叫“妒忌”

(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

) 2.从第二节的人物对话中我们能看出周瑜对诸葛亮的“妒忌”吗

(1)指名2生分角色读课文第2节,师读旁白。

大家听2人对话共几轮,为每一轮编上序号。

(2)每一轮对话中,都能看出周瑜对诸葛亮的妒忌。

让我们再来看看,周瑜在与诸葛亮对话时,心中是怎么想的吧。

3.学习第一轮对话。

(1)齐读,边读边根据老师提的问题想想周瑜是怎么想的。

师问:周瑜是大都督,难道他不知道

生:周瑜是知道的,他明知故问。

(2)那周瑜这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两人一组讨论。

交流:2人一组,一人读周瑜说的话,一个说周瑜的心理活动 (可发挥想象,有不同答案)。

生:“最好你答是弓箭这样就落入了我的陷阱。

” 生:“你一定会说是弓箭,那样就正合我意”…… (3)过渡:显然,周瑜正在设计想陷害诸葛亮,那他怎样一步一步进行下去的呢

4.学习第二轮对话。

(1)指名2人读对话,师在其间提问让大家思考周瑜的心理活动。

“公事”是什么意思

“推却”又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不能推却

(周瑜以公事来压诸葛亮,使诸葛亮无法不答应。

) (2)同桌一起像刚才一样讨论周瑜的心理活动。

交流:“我用公事来压你,你想推也推不了。

” 5.学习第三--六轮对话。

(1)分四组讨论~六轮对话,学着刚才的方法,先分角色对话,再说说周瑜的心理活动。

最后一轮,周瑜没有问话但有动作—— (2)讨论、交流。

6. 小结,我们看到了,周瑜是步步紧逼,把诸葛亮圈入了他设置的圈套。

从每一次对话中,我们都能看到周瑜的妒忌、怨恨之心。

7. 周瑜设计陷害诸葛亮,而诸葛亮似乎已陷入他的圈套,让周瑜计划得逞了。

真的是这样吗

思考:诸葛亮在与周瑜对话时心理活动怎样

他为什么答应周瑜如此难办到的任务

默读1~2节,思考这些问题。

(诸葛亮其实已识破了周瑜的计划,但他以国家大计为重,为水战胜利考虑,不顾个人恩怨,答应三天造十万枝箭。

) 分组分角色,指名一生读旁白,朗读第1、2节,体会人物内心活动。

四、小结。

周瑜想害诸葛亮,而诸葛亮更是立下军令状,那么事情又是怎么发展的呢

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文章分了四段。

并学习了课文的第一段,知道了“草船偌箭”的起因是周瑜妒诸葛亮,用10天造十万枝箭的命令来设计暗算诸葛亮,而诸葛亮立下军令状三天就造十万枝箭。

2.第一段中哪句话点出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原因

(全文第一句。

)指名回答。

师:课文开头就点明了原因,齐读此句。

3.课文二—四段中也有一处直接写出了诸葛亮有才干,快速默读二—四段,找出这句话。

(全文末尾一句。

) 二、整体进入学习二—四段 1.全文末尾这句话与开头处的句子什么关系

指名2人对读。

(首尾呼应。

) 师生配合(师首句,生尾句)读,体会首尾呼应。

2.板:神机妙算 用词素合成的方法如何解释

出示:神机妙算——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情势,决定策略。

诸葛亮到底是怎样神机妙算的呢

3.默读课文二-四段,找找突出描写诸葛亮神机妙算。

胸有成竹,料事如神的句子,用“—”划下。

交流出示小黑板: (1)第三天保管有十万枝箭。

(2)不能让周都督知道,否则我的计划就完了。

(3)鲁肃……回来见了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

(4)第一天……第二天……,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诺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5)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6)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夭亮了就回去。

三、学习 1.默读小黑板上第②句,用“如果……就……”的句子来表达句子的意思。

2.诸葛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假设

(1)指名读第三节。

(2)口头完成填空。

因为诸葛亮知道周瑜妒忌他有才干会从中阻挠,所以诸葛亮要鲁肃不要告诉周瑜这件事。

两人一组讨论填空、交流。

齐读。

板:知周瑜心 3.诸葛亮要鲁肃办什么事

指名读句:“希望你能借……船的两边。

” (1)比较句子。

希望你能借船的两边。

希望你借给我一些船,“每只船上要有军士与许多草把子。

两句句子有什么区别

用哪句好

为什么

第一句用了具体数字,写出了诸葛亮对船的具体要求。

用第一句好,表现了诸葛壳对计划早已成竹在胸。

(2)齐读此句。

师:这排的一千多个草把子的船就是“草船借箭”中的——(生)“草船”。

四、学习“知鲁肃” 1.诸葛亮要鲁肃别把这事告诉周瑜,结果怎样

齐读小黑板上第③句。

2.理解这句句子。

(1)“显然”是什么意思

(出示小黑板:事实与所说或所科的相符。

) (2)“事实”是什么

“所说或所料”又是谁所料的什么

用上“果然”有什么作用

(事实是鲁肃没向周瑜提借船的事,所料是诸葛让鲁肃不要提此事。

) 问:相符吗

(相符)用上“果然”表现事实与诸葛亮所预料完全相符。

(3)齐读句子体会。

3.师介绍:鲁肃是东吴的一员大将,他为人忠实、守信,正因为诸葛亮知道鲁肃的为人,所以才料到他不会把此事告诉周瑜。

用上“果然”一词也表现了诸葛亮——板:知鲁肃人 4.到现在,借箭的计划已有条不紊地准备就绪。

齐读第二段体会。

五、学习“识天象” 1.师:(指小黑板上①④句)诸葛亮曾担保三天管保有十万枝箭,可第一天没有动静,第二天仍不见动静,直到(引读)—— 2.指名读6-7节,说说诸葛亮为什么选在第三天四更时候出发

板:四更时候(这时候江上大雾弥漫。

) (1)板:大雾弥漫 (2)这时候江上大多弥漫到了什么程度

(引)——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3.有了这样的大雾会有什么结果呢

与借箭又有什么关系

出示:因为江上大雾弥漫,连面对面都看不清,所以…… 先默读6、7节,然后四人一组讨论用多种方法来补充完整句子。

所以选择第三天四更出发。

所以把船靠近曹军水寨。

所以叫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所以曹军才不派兵出来。

┇ ┇ 4.显然,大雾弥漫这一气候的变化正是借箭成功必不可少的一个要素,也是诸葛亮选择第三天四更时分出发的原因。

(1)诸葛亮是什么时候决定这一时间出发的

(三天前立军令状时。

)为什么

(2)早在三天前,诸葛亮就预测到三天后有一场漫天大雾,这要归功于他识天象,了解天气变化情况。

板:识天象 (3)齐读小黑板上第①、④句,体会诸葛亮识天象的神机妙算。

5.正因为江上大雾弥漫,诸葛亮在天还没亮时,把船靠近曹军水寨,并怎样布船

引读书中有关句子。

(船头超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 (1)看示意图1。

(显示出船头朝西,船尾朝东。

) 这样布船的目的是什么

(准备受箭) (2)引读,可这样布船,船队离曹太近了,鲁肃不禁吃惊他说:(引)“……”,可诸葛亮却笑着说:(引)“……”。

六、学习“知曹操” 1.这是诸葛亮的预料,事实又是怎样的呢

引读——(曹操在营寨里……箭好像下雨一样。

) 2.“虚实”是指什么

“虚”与“实”是一对反义词,“虚实”表示内部的实际情况。

文中指哪一方面看不清哪一方的虚实

用“~~~”划出诸葛亮一方的内部实际情况。

“20只船……排在船上的两边。

”(第四节) 3.这样少的兵士,船上又没有什么武器,曹操丝毫不用害怕,可他为什么不敢派兵

口头完成填空。

出示: 曹操之所以不敢轻易出动,是因为(江上大雾弥漫,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 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是别人还也许有派兵的可能,而曹操是绝不会派兵的,因为曹操是一个生性多疑的人。

4.现在你们看事实与诸葛亮的预料又一一相符,这就可用上刚才我们学的一个词

(果然)请根据这一内容用“果然”造句。

5.诸葛亮能预料得如此之准,就是因为他知道曹操生性多疑的性格。

板:知曹操性 6.这时曹操是怎么做的,诸葛亮又是怎么做的

指名一人读曹操的句子,大家齐读诸葛亮的句子,配合读第8节。

7.看示意图2:船头朝东,船尾朝西。

师:这时诸葛亮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这是为什么

(一边受满了箭,让另一边再来受箭。

) 这不禁使我们想到诸葛亮向鲁肃借草船时说:“船要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船的两边)我自有妙用。

” 现在你能说说这个“妙”,妙在何处吗

排在两边的草把,更利于多受些箭,用青布幔子遮着,让敌人看不清虚实…… 六、学习“晓地利” 1.过渡:当曹军一万多个弓弩手,一齐朝草船上射箭,箭好像下雨一般时,诸葛亮和鲁肃正在船中饮酒取乐。

因为诸葛亮这样说——(引)小黑板上第6 句。

2.天亮了,诸葛亮的船队是怎么回去的呢

默读第9节,找出一个词来概括。

板:顺风顺水 3.第三次出示图片投影1。

(1)根据“顺风顺水”这个词再次默读第9节,想想水往哪个方向流,当时的风向又是怎样的

(请学生在示意图上用箭头表示。

)→ (2)师介绍:长江江水正是由西向东流,正是趁着顺风顺水的时刻,二十条船像飞一样放回二十多里,曹操追也来不及了。

(3)诸葛亮能利用顺风顺水的条件是巧合吗

这表现了诸葛亮知晓地理的优势,并能利用它。

板:晓地利 4.齐读第9节。

八、学习第四段 1.学习了借箭经过,我们看到诸葛亮他知周瑜心、知鲁肃人,知曹操性,可算是知人心;他预料四更时刻大雾弥漫,应称是识天象;他更会利用顺风顺水应赞为晓地利,从这三方面看,诸葛亮其无傀为“神机妙算”,难怪周瑜最后也自叹不如。

2.齐读第四段。

九、复习复述 你能不能以“诸葛亮真是神机妙算啊”为中心句把二—四段进行简要复述

四人一组讨论准备。

+、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课文,知道了诸葛亮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主要在于他知人心、识天象、晓地利,按事物的规律办事,他的神机妙算也就表现于此。

第三课时 一、朗读全文(分组朗读)思考概括各段段意 1、(1-2)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以3天内造好0万枝箭的命令,企图暗算诸葛亮。

诸葛亮胸有成竹地接受了命令。

2、(3-5)周瑜派鲁肃了解诸葛亮造箭的情况,还给诸葛亮设置造箭的障碍;诸葛亮请鲁肃帮忙,暗暗作好借箭的准备。

3、(6-9)诸葛亮善于识别天象,正确估计曹操的行动,利用大雾的掩护,巧妙地想曹操“借”了10万枝箭。

4、(10)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的暗算落空。

周瑜不得不叹服诸葛亮的才干,自叹不如诸葛亮。

二、分角色朗读全文,思考 1.全文用什么形式来到划人物的性格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周瑜是个怎样的人

而诸葛亮呢

2.引导归纳中心,理解诸葛亮借箭成功的原因。

有胆有识,神机妙算。

三、完成课后练习 板书: 周瑜心 知人心 鲁肃人 神机妙算 曹操性 识天象 四更时候大雾弥漫 晓地利 顺风顺水

三国志描写诸葛亮的句子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