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场不赶时间的恋爱优美语录
谈一场不赶时间的恋爱
1、当我们尝遍了酸甜苦辣之后,才会觉出淡才是人生最醇也最久的心灵味觉。
2、所谓长大,就是把原本看重的东西看轻一点,原本看轻的东西看重一点。
3、无论你的生活是苦还是甜,你都是你自己人生的调味师;无论是忧还是乐,你都是自己人生的调琴师。
4、关于距离,最害怕的就是你不知道那个人是在想念你还是已经忘了你。
5、书虽然不能直接帮你解决问题,却能给你一个更好的角度去思考。
6、如果你给他多一点时间,他也多给你一点时间,来谈一场不赶时间的恋爱多好。
7、我们总在不断地记住忘记我们的人,而被我们忘记的人却也在纪念着我们。
8、在放手之前,能抓多紧,就抓多紧。因为爱,一旦错过,不再回来。
9、我们有一种天生的`惰性,总想着吃最少的苦,走最短的弯路,获得最大的收益。有些事情,别人可以替你做,但无法替你感受,缺少了这一段心路历程,你即使再成功,精神的田地里依然是一片荒芜。成功的快乐,收获的满足,不在奋斗的终点,而在拼搏的过程,该你走的路,要自己去走,别人无法替代。
10、人和人可以靠的很近,可是谁也没办法打开对方心房看看到底怎么想,于是,大概都是凭借自己的猜测,推断去行事,所以,误会是人生的主旋律。
11、地球之所以是圆的,是因为上帝想让那些走失或迷路的人重新相遇。
12、任何问题,一旦被提出来,答案就已经摆在那里了。我们之所以还要到处去问,只是因为,我们不喜欢那个答案罢了。
13、我喜欢深存感恩之心又独自远行的女人。知道谢父母,却不盲从;知道谢天地,却不自恋;知道谢朋友,却不依赖;知道谢每一粒种子、每一缕清风,也知道要早起播种和御风而行。毕淑敏
14、想象的翅膀张不开,是由于思想的禁锢;理想的翅膀飞不高,是因为心灵的麻木。
15、幸福,是一种感受,更是一种境界。生活是个万花筒,酸甜苦辣尽藏其中。人生,到底还是活一回心境。看重者心苦,看轻者洒脱;执着者迷,了悟者空;多欲者劳累,无欲者清闲。心淡了,幸福就多了。
16、从生到死有多远,呼吸之间;从迷到悟有多远,一念之间;从爱到恨有多远,无常之间;从古到今有多远,谈笑之间;从你到我有多远,善解之间;从心到心有多远,天地之间;人生,是多么无常的醒来!
17、当你把一个人从想念变为想起,那就代表他已在你的生活中蒸发掉了。
18、有时候你生气、愤怒、伤心,其实只是因为你所得到的结果和你以为差得太远,你总是和自己在较劲。
19、很多时候,因为没有选择的缘故,人们往往走对了路。
20、真爱,不会因为伤害而有怨言;不会因为艰难而放手;也不会因为放手而去憎恨。
给我一场不赶时间的爱情爱情散文
我的好朋友韩姑娘恋爱了。昨天她来寝室找我向我分享她的快乐,平日里话并不多的她一反常态,很兴奋的为我讲述他们之间的点点滴滴,细枝末节。描述时语调激动,眼神却温柔的可以挤出水来。
韩姑娘之前不是没人追的,相反的,喜欢她的人一大堆,平日嘘寒问暖的人不在少数,玫瑰花也是络绎不绝的被送到寝室。男孩们如八仙过海,都在大显神通。但是在过去的一年里,她都没有爱上其中任何一个。
我揶揄她说,“是不是这个给你施了什么魔法,还是用社会主义概论把你征服其中?”她笑着拍了我一下说,“哪有那么邪乎,就是他肯慢下来等我。”她说完这话,我秒懂。
在提倡快速高效的今天,慢下来,似乎很没有效率。感情在这种带动下也变得粗暴功利,有好感就冲上去表白,失败就换一个人重新再来。世上姑娘千千万,一个不行咱再换。
就这样,我们看着一些人急匆匆的闯进生活,又目视着他们匆匆离开。似乎认识很多人,又好像一个也没交透。
前一阵我状态特别不好,整个人都很消沉,觉得很孤独特想找人说说话。打开社交软件,翻来覆去的看着好几百人的通信录,却始终没能点开任意一个对话框。
相信每个人都有过这种感受,有交流的欲望,却没有沟通的人选。通讯录的人那么多,有好几百个,能聊聊天的却始终只有那么几个。
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局面?因为我们在“浅交流”。
见过一次面下次再见就是熟人,聊过两句天就升级为朋友,吃过一次饭就交换了联系方式。我们总在预备着不时之需,却没有心思深入了解。熟人越来越多,朋友越来越少。
爱情也是这样,感情早已不是暗恋三年,追求五年,恋爱七年,相处十年的虔诚。大家似乎都很急。匆忙的在一起相处短暂的几个月,再慌张的分开,从此天南地北,老死不相往来。
有好感就自动升级成喜欢,有点喜欢就被称为爱情,动了心就冲上去表白,失了恋大不了换个人重头再来。我们不肯静下心去等一等,等那份了解和默契,等那种坚定和决心。
马克思男孩用了一整年的时间,在韩姑娘每次上大外课之前帮她擦干净桌子;在韩姑娘每次生病的时候,送上一句关怀;在别人急匆匆表白韩姑娘“我喜欢你”的时候默默站在身后;在所有韩姑娘无助的时候总在身边。
他用了一整年确定,韩姑娘就是他要的那个人,他又用这一整年的坚持,来告诉韩姑娘我就是能等你的人。没有多轰动的场面,没有多过激的语言,没有昂贵的礼物,没有玫瑰的香味。可马克思男孩却得到了别人追不到的韩美人。
我们都在一味强调着新鲜感,却忽略了新鲜感的内涵,新鲜感从来不是和未知的人体验已知的.事,而是和已知的人探索未知的事。那种熟悉又默契的感觉会在相处中意外的让人心安。
希望她的生活慢一些,她见到的人少一些,她忙一些,她还记得我们的那一小些。我希望时间宽容一些,我可以尽快走出自己的黑夜朝着她的晨光,赶着这一段心路,总要赶在她下一次动心之前。
然后与你说的每句话都慢一点,相识慢一点,玩笑慢一点,告白慢一点,每一次和你走在一起时的步调也慢一点。也希望有个机会能一起望天,你的头发被风吹起来的姿态慢一点,我会很慢很慢的告诉你那些我慢慢知道的事情,当天边那架喷气式飞机消失的时候,我会慢慢开始喜欢你……
浅谈学生“赶论文”现象
不少导师也深知学生就业之难,现实压力之大,也不会在论文通过与否上刁难学生。既然导师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学生们就更不会把毕业论文写作、答辩看成无比重要的事了。
临近高校毕业季,论文写作相关问题再次成为舆论热议的话题。近日,《中国青年报》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高校毕业生人群中,78.1%的受访者承认临近毕业赶论文现象较多,而50.7%的受访者认为如此已经不能体现论文的价值了。
其实,一些大学生匆忙对付毕业论文,并非学习态度不认真所致,而是迫于就业现实压力,有时候不得不采取折中的办法。在我的硕士同窗里,就有人为了全面备战毕业季的各种就业招聘,不得不在毕业论文答辩前夕花一两周的时间,草草完成了论文,因为时间和精力大多花在找工作上,其论文质量自然难以保证。但是,仅仅将这种现象归咎于学术态度不严肃,无疑是以偏概全。
潜心于学术、科研,是不少年轻人的理想,对治学拥有浓厚兴趣的学生也不少。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心无旁骛地从事研究工作,相比饭碗及买房、落户、成家立业等现实问题,搞学术研究的人愈发被看成自由而无用的灵魂。由此一来,毕业论文在某种意义上也就变味了。与欧美国家大学严格把控毕业论文质量不同,中国的大学生基本还是严进宽出,完成毕业论文更像是一个过关式的行为,而不是对学业、研究的筛选式测验。事实上,不少导师也深知学生就业之难,现实压力之大,也不会在论文通过与否上刁难学生。既然导师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学生们就更不会把毕业论文写作、答辩看成无比重要的事了。
基于这些现实理由,赶制论文也成了不少学生择取的毕业捷径。如何破解就业与论文对立的难题呢?
首先,当前刻板的应届生就业政策应得到灵活转变。对学生而言,应届与往届毕业,意味着就业方式的.不同。应届生可以参加校园招聘,往届生一般只能参加社会招聘,而校园招聘中就业机会较多,社会招聘则要求应聘者拥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也就是说,一旦学生因论文未完成、未通过而延迟毕业,也就无法参加当年的校园招聘。但是,在欧美发达国家,包括我国的港澳地区,高校毕业生延期毕业十分常见,甚至一年内有两三次毕业的机会,而招聘单位也不会以学生是否延期毕业来判断该生的水平。事实上,很多留学生在间隔年做志愿者、做义工,甚至环游世界,就是因为不受应届生政策约束才得以潇洒,才得以追寻内心的梦想。而在当前国内僵硬的就业政策面前,以梦为马的年轻人只能背负着现实压力趁早求职,赶制论文也就难以避免了。
另外,高校学生应该及时转变观念。比如,在读研初期,就应该想清楚自己毕业后的发展方向,是专注于研究、升学还是更倾向于求职、就业。若是前者,应孜孜矻矻于学术,不要心猿意马;若是后者,应灵活处理学术和就业的关系。比如,可以提前开始写作毕业论文,不要等到临近毕业才急就章。在社会就业政策尚末改变之时,结合自身实际选择一条最合适的道路,也未尝不是明智之举。
赶年集的优美散文
农村悠闲的光景是从腊月开始的,各地的大集也开始兴隆起来,那积攒一年的裤兜,已是鼓鼓囊囊的了,那在土地辛劳了近一年的肠胃越发得饥渴了,于是,人们便开始在集市上淘着自己的所需。腊月二十三小年一过,那就都是年味十足的集了,集市一开,村里的人就剩得寥寥无几了。
一般的集市都位于乡镇政府驻地或交通便利的大村子。附近几个集市的日期都是有规律地排列着,没有重复的,一天不会出现两个,所以天天有集,只要你有心情,天天有惊喜。
小时在那个又穷又偏僻的环境里,反而没有感觉到一丝的苦楚,往往浸透在日子里却是更多的欢乐。平时赶集对小孩子来说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但年集却不同,因为快过年了,孩子们都放了假,再加上孩子们眼疾手快又勤快,能帮大人做些诸如挑选货物、跑腿的活计,不用央求,大人们就很爽快地答应了。
不再懒床,起个大早,简单吃几口饭,只要大人在院子里吭咳几声,便麻溜跑到大人身边,形影不离地就上路了。出了村口,那路上就热闹了,有赶驴马车的、牵牲口的、骑自行车的,也有推独轮车的,还有肩背一个大口袋悠哉步行的。那时候,没有什么现代化交通工具,只要能坐上驴马车和自行车就很幸福了,虽然没有疾驰的速度,但也算是很雅致的享受了。当然,仅靠双脚,依然满腹欢乐,跟在大人背后,那悦耳的口哨响彻云霄。有捣蛋的家伙趁牵牲口的不注意,一跃而上,骑在牲口的脊背上,煞有其事支使着很不情愿的性口,主人也不恼怒,反而裂开嘴笑了。还有几个有心机的孩子,低头凑在一起,彼此小心询问着大人给了多少零花钱,继而有兴奋的,有情绪低落的,但步子一点不减……就这样,一路说着笑着,玩着闹着到了集市。
集市上人山人海,随便找个高处向远处一看,便是拥来挤去的人头,真可谓摩肩接踵、水泄不通。春节快要到了,就这么几天置办年货的时间,人们肯定是迫不及待的,不容分说,一头扎进集市里,便是买个不亦乐乎,一年就春节这么一个大节日,虽然手头拮据,但掏尽囊中的钞票,一点也不心痛。叫卖声不绝于耳,讨价声此起彼伏,整个大大的集市沸腾着,经久不衰。
没等到集市,小孩子早已脱离了大人们的视线,农村的孩子野得很,大人们知道,就是跑迷了,他们也能自己跑回家的。孩子们知道最热闹的要数烟花市场。虽然那时的烟花品种单一,不过是鞭炮、雷子之类,但那些鞭炮小贩却不因物品的单一而放弃一年中展示自己的最佳时机,于是“斗鞭”的场面热闹上演。小贩们个个摩拳擦掌、面红耳赤,争相比试着各人物品的好坏,往往是你放一挂鞭炮,我就点两个二踢脚,各种震天的声响此起彼伏,汇总起来,煞是热闹。会放的不如会听的,再说劳累了一年的人们,就想过一个响亮红火的“年”,于是,“斗鞭”的场面稍有间歇,人们便蜂拥到那个响声最大的摊位,不长时间便一抢而空。这下,可惹恼了旁边的`商贩,继而,新一轮更加火爆的“斗鞭”场面瞬间上演。小孩子们此时不急不躁,乐此不疲地看着热闹,因为他们有着自己的小算盘,兜里的钱少得可怜,大人们抢的鞭炮的价格对他们来说遥不可及的,只能捡漏。等那些像打了鸡血的“斗鞭”的小贩们消停下来,大约也是集末了,已没有原来的气力,那剩下的五十或一百只的小包鞭炮便开始向孩子们减价处理了。当然小孩子们也不是那么容易被算计的,兜里的那几张毛票总能让鞭炮把怀里的书包撑满,精明的甚至还有结余……
鞭炮对女孩子是没有吸引力的。集市上最吸引女孩子的东西是服装、头花之类,那时的衣服也没有这么多花样,记忆中不过是红红绿绿的样子,简单的那几种花布,但对于大部分男孩子来说还是乖乖穿母亲织染的粗布衣,但只要是新的,已经是天堂了。女孩子们是爱美的,那种渴望的眼神,总是在颜色靓丽的摊位前搜寻,特别是那种用薄片海绵扎成蝴蝶和花朵状的头花更是惹人爱怜。等赶完年集,回去的路上鲜艳起来,每个小姑娘的小辫上扎满了鲜艳的头绳和绵花。
人们买足了,看够了,玩累了,过了中午,集市上的人流开始回落。回时人们依旧兴奋,互相询问着置办的年货,一路走着,一路欢笑着。那浓浓的年味是那么自在、那么悠闲,一路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