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珠与珍珠》阅读答案
泪珠与珍珠
(1)我读高一时的一篇英文课文,是奥尔珂德的《小妇人》,读到的书中马区夫人对女儿们说的两句话:“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全班同学都读了又读,感到有无限启示。其实,我们那时的少女情怀,并未能体会什么忧患,只是喜爱文学本身的美。
(2)又有一次读谢冰心的散文,非常欣赏“雨后的青山,好象泪洗过的良心”一句。觉得她的比喻实在清新鲜活。不知愁的少女,总是写泪与愁的诗。看到白居易《新乐府》的诗句:“莫染红素丝,徒夸好颜色。我有双泪珠,知君穿不得……”大家都喜欢颠来倒去地背。老师说:“白居易固然比喻得很巧妙,却不及杜甫的四句诗,既写实,却更深刻沉痛,境界尤高,那就是:‘莫自使眼枯,收妆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3)他又问我们:“眼泪是滚滚而下的,怎么会横流呢?”我抢先回答:“因为老人脸上布满皱纹,所以泪水就沿着皱纹横流起来……”大家听了都笑,老师也颔首微笑说:“你懂得就好。但多少人能体会老泪横流的悲伤呢?”
(4)人生必于忧患备尝之余,才能体会杜甫“眼见枯骨”的哀痛。如今海峡两岸政策开放,在返乡探亲热潮中,能得骨肉团聚,相拥而哭,任老泪横流,一抒数十年阔别的郁结,已算万幸。“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这也不是探亲文学中,为何有那么多眼泪吧!
(5)说起“眼枯”,一半也是老年人的生理现象。我丈夫一向自诩“男儿有泪不轻弹”,现在也得向眼科医生那儿借助“人造泪”以滋润干燥的眼球。欲思老泪横流而不可得,真是可悲。
(6)记得儿子幼年时,我常常要为他的冥顽不灵掉眼泪,儿子还奇怪地问:“妈妈,你为什么哭呀?”他爸爸说:“妈妈不是哭,是一粒沙子掉进她眼睛里,一定要用泪水把沙子冲出来。”孩子傻乎乎地摸摸我满是泪痕的脸,他哪里知道,他就是那一粒沙子呢?
(7)沙子进入眼睛,非要泪水才能把它冲洗出来,难怪奥尔珂德说“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了。
(8)记得有句诗说:“玫瑰花瓣上颤抖的露珠,是天使的眼泪吗?”想象得真美。然而我还记得阿拉伯诗人所编的故事:“天使的眼泪,落入正在张壳赏月的蚌体内,变成一粒珍珠。”其实是蚌为了努力排除体内的沙子,分泌体液,将沙子包围起来,从而形成一粒圆润的珍珠。可见生命在奋斗过程中,是多么艰苦!这一粒珍珠,又何尝不是蚌的泪珠呢?
(9)最近听一位画家介绍岭南画派的一张名画,是一尊流泪的观音,坐在深山岩石上。他解说因慈悲的观音,愿为世人负担所有的痛苦与罪孽,所以她一直流着眼泪。眼泪不为一已的悲痛而为芸芸众生而流,佛的慈悲真不能不令人流下感激的泪。
(10)基督徒在虔诚祈祷时,想到耶稣为背负人间罪恶,被钉在十字架上滴血而死的情景,信徒们常常感激得涕泪交流。那时,他们满怀感恩的心,是最纯洁真挚的。这也是奥尔柯德说的“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的原因吧!
*注:本文选自《琦君自选集》,略有删节。琦君,女,生于1917年。著名作家,曾任教于台湾中央大学。《泪珠与珍珠》作于1987年。
阅读题:
1、作者在第(2)段中引用冰心的文句“雨后的青山,好象泪洗过的良心”,并说当时只“觉得她的比喻实在清新鲜活”。其实,这句话在本体与喻体的关系上更有妙处。请你针对这一点做简要说明。(填写的文字不超过30字)
答:雨后的青山是有颜色、有形象的。而良心______________。
2、结合上下文,体会(1)(2)(3)段中画线语句的含义。
3、不管是第(4)段中“探亲文学中有那么多眼泪”还是第(5)段中“老年人借助‘人造泪’以滋润干燥的眼球”,都是要表现________的道理。(填写文字不超过25字)
4、第(8)段中作者写到“这一粒珍珠,又何尝不是蚌的泪珠呢?”这与本文题目相照应,作者这样写的含义是什么?
5、“流泪的观音”的泪水和基督信徒们满怀感恩的泪水各包涵什么意义?
6、全文三次出现“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在不同位置,其作用意义也各有不同。请分条说明:
参考答案:
1.是摸不着的、看不见的。用抽象的`良心比喻具象的青山,别出心裁。
2.没有经历过生活忧患的青年人,对诗文的理解是肤浅的。所喜爱的只是语言本身的美。
3.人生必于忧患备尝之于,才能体会杜甫“眼见枯骨”的哀痛。
4.磨难、忧患也是人生的一笔财富。泪水的珍贵在于它是人生价值的体现,是战胜苦难后的精神升华。
5.(1)为世人负但所有痛苦与罪孽的悲天悯人的情怀。
(2)为报答世间一切真诚、善良、美好事物的感激情怀。
6.(1)引入话题;虽然喜爱,但并不真正理解。
(2)再次提起,贯穿全文;表现战胜苦难与忧患的韧性与意志。
(3)与开头照应,呼应全文;更深地体会到我们应感恩于这个世界,让自己更为完善。
《泪珠与珍珠》阅读答案由文学网小编收集整理,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能有所帮助。
《泪珠与珍珠》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1.《泪珠与珍珠》阅读答案
2.《摔琴》阅读答案
3.《冬日的暖阳》阅读答案
4.《鸟儿为什么歌唱》阅读答案
5.《一只飞在深秋的蜜蜂》阅读答案
6.《奇异的星空》阅读答案
7.《以虫治虫》阅读答案
8.索溪峪的野阅读答案
9.《露珠赞》阅读答案
10.《在山的那边》阅读理解答案
泪珠与珍珠的阅读答案
(1)我读高一时的一篇英文课文,是奥尔珂德的《小妇人》,读到的书中马区夫人对女儿们说的两句话:“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全班同学都读了又读,感到有无限启示。其实,我们那时的少女情怀,并未能体会什么忧患,只是喜爱文学本身的美。
(2)又有一次读谢冰心的散文,非常欣赏“雨后的青山,好象泪洗过的良心”一句。觉得她的比喻实在清新鲜活。不知愁的少女,总是写泪与愁的诗。看到白居易《新乐府》的诗句:“莫染红素丝,徒夸好颜色。我有双泪珠,知君穿不得……”大家都喜欢颠来倒去地背。老师说:“白居易固然比喻得很巧妙,却不及杜甫的四句诗,既写实,却更深刻沉痛,境界尤高,那就是:‘莫自使眼枯,收妆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3)他又问我们:“眼泪是滚滚而下的,怎么会横流呢?”我抢先回答:“因为老人脸上布满皱纹,所以泪水就沿着皱纹横流起来……”大家听了都笑,老师也颔首微笑说:“你懂得就好。但多少人能体会老泪横流的悲伤呢?”
(4)人生必于忧患备尝之余,才能体会杜甫“眼见枯骨”的哀痛。如今海峡两岸政策开放,在返乡探亲热潮中,能得骨肉团聚,相拥而哭,任老泪横流,一抒数十年阔别的郁结,已算万幸。“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这也不是探亲文学中,为何有那么多眼泪吧!
(5)说起“眼枯”,一半也是老年人的生理现象。我丈夫一向自诩“男儿有泪不轻弹”,现在也得向眼科医生那儿借助“人造泪”以滋润干燥的眼球。欲思老泪横流而不可得,真是可悲。
(6)记得儿子幼年时,我常常要为他的冥顽不灵掉眼泪,儿子还奇怪地问:“妈妈,你为什么哭呀?”他爸爸说:“妈妈不是哭,是一粒沙子掉进她眼睛里,一定要用泪水把沙子冲出来。”孩子傻乎乎地摸摸我满是泪痕的脸,他哪里知道,他就是那一粒沙子呢?
(7)沙子进入眼睛,非要泪水才能把它冲洗出来,难怪奥尔珂德说“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了。
(8)记得有句诗说:“玫瑰花瓣上颤抖的露珠,是天使的眼泪吗?”想象得真美。然而我还记得阿拉伯诗人所编的故事:“天使的眼泪,落入正在张壳赏月的蚌体内,变成一粒珍珠。”其实是蚌为了努力排除体内的沙子,分泌体液,将沙子包围起来,从而形成一粒圆润的珍珠。可见生命在奋斗过程中,是多么艰苦!这一粒珍珠,又何尝不是蚌的泪珠呢?
(9)最近听一位画家介绍岭南画派的一张名画,是一尊流泪的观音,坐在深山岩石上。他解说因慈悲的观音,愿为世人负担所有的痛苦与罪孽,所以她一直流着眼泪。眼泪不为一已的`悲痛而为芸芸众生而流,佛的慈悲真不能不令人流下感激的泪。
(10)基督徒在虔诚祈祷时,想到耶稣为背负人间罪恶,被钉在十字架上滴血而死的情景,信徒们常常感激得涕泪交流。那时,他们满怀感恩的心,是最纯洁真挚的。这也是奥尔柯德说的“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的原因吧!
*注:本文选自《琦君自选集》,略有删节。琦君,女,生于1917年。著名作家,曾任教于台湾中央大学。《泪珠与珍珠》作于1987年。
阅读题:
1、作者在第(2)段中引用冰心的文句“雨后的青山,好象泪洗过的良心”,并说当时只“觉得她的比喻实在清新鲜活”。其实,这句话在本体与喻体的关系上更有妙处。请你针对这一点做简要说明。(填写的文字不超过30字)
答:雨后的青山是有颜色、有形象的。而良心______________。
2、结合上下文,体会(1)(2)(3)段中画线语句的含义。
3、不管是第(4)段中“探亲文学中有那么多眼泪”还是第(5)段中“老年人借助‘人造泪’以滋润干燥的眼球”,都是要表现________的道理。(填写文字不超过25字)
4、第(8)段中作者写到“这一粒珍珠,又何尝不是蚌的泪珠呢?”这与本文题目相照应,作者这样写的含义是什么?
5、“流泪的观音”的泪水和基督信徒们满怀感恩的泪水各包涵什么意义?
6、全文三次出现“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在不同位置,其作用意义也各有不同。请分条说明:
参考答案:
1.是摸不着的、看不见的。用抽象的良心比喻具象的青山,别出心裁。
2.没有经历过生活忧患的青年人,对诗文的理解是肤浅的。所喜爱的只是语言本身的美。
3.人生必于忧患备尝之于,才能体会杜甫“眼见枯骨”的哀痛。
4.磨难、忧患也是人生的一笔财富。泪水的珍贵在于它是人生价值的体现,是战胜苦难后的精神升华。
5.(1)为世人负但所有痛苦与罪孽的悲天悯人的情怀。
(2)为报答世间一切真诚、善良、美好事物的感激情怀。
6.(1)引入话题;虽然喜爱,但并不真正理解。
(2)再次提起,贯穿全文;表现战胜苦难与忧患的韧性与意志。
(3)与开头照应,呼应全文;更深地体会到我们应感恩于这个世界,让自己更为完善。
泪珠与珍珠阅读理解附答案
泪珠与珍珠
(1)我读高一时的一篇英文课文,是奥尔珂德的《小妇人》,读到的书中马区夫人对女儿们说的两句话: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全班同学都读了又读,感到有无限启示。其实,我们那时的少女情怀,并未能体会什么忧患,只是喜爱文学本身的美。
(2)又有一次读谢冰心的散文,非常欣赏雨后的青山,好象泪洗过的良心一句。觉得她的比喻实在清新鲜活。不知愁的少女,总是写泪与愁的诗。看到白居易《新乐府》的诗句:莫染红素丝,徒夸好颜色。我有双泪珠,知君穿不得大家都喜欢颠来倒去地背。老师说:白居易固然比喻得很巧妙,却不及杜甫的四句诗,既写实,却更深刻沉痛,境界尤高,那就是:莫自使眼枯,收妆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3)他又问我们:眼泪是滚滚而下的,怎么会横流呢?我抢先回答:因为老人脸上布满皱纹,所以泪水就沿着皱纹横流起来大家听了都笑,老师也颔首微笑说:你懂得就好。但多少人能体会老泪横流的悲伤呢?
(4)人生必于忧患备尝之余,才能体会杜甫眼见枯骨的哀痛。如今海峡两岸政策开放,在返乡探亲热潮中,能得骨肉团聚,相拥而哭,任老泪横流,一抒数十年阔别的郁结,已算万幸。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这也不是探亲文学中,为何有那么多眼泪吧!
(5)说起眼枯,一半也是老年人的生理现象。我丈夫一向自诩男儿有泪不轻弹,现在也得向眼科医生那儿借助人造泪以滋润干燥的眼球。欲思老泪横流而不可得,真是可悲。
(6)记得儿子幼年时,我常常要为他的冥顽不灵掉眼泪,儿子还奇怪地问:妈妈,你为什么哭呀?他爸爸说:妈妈不是哭,是一粒沙子掉进她眼睛里,一定要用泪水把沙子冲出来。孩子傻乎乎地摸摸我满是泪痕的脸,他哪里知道,他就是那一粒沙子呢?
(7)沙子进入眼睛,非要泪水才能把它冲洗出来,难怪奥尔珂德说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了。
(8)记得有句诗说:玫瑰花瓣上颤抖的露珠,是天使的眼泪吗?想象得真美。然而我还记得阿拉伯诗人所编的故事:天使的眼泪,落入正在张壳赏月的蚌体内,变成一粒珍珠。其实是蚌为了努力排除体内的沙子,分泌体液,将沙子包围起来,从而形成一粒圆润的珍珠。可见生命在奋斗过程中,是多么艰苦!这一粒珍珠,又何尝不是蚌的泪珠呢?
(9)最近听一位画家介绍岭南画派的一张名画,是一尊流泪的观音,坐在深山岩石上。他解说因慈悲的观音,愿为世人负担所有的痛苦与罪孽,所以她一直流着眼泪。眼泪不为一已的悲痛而为芸芸众生而流,佛的慈悲真不能不令人流下感激的泪。
(10)基督徒在虔诚祈祷时,想到耶稣为背负人间罪恶,被钉在十字架上滴血而死的情景,信徒们常常感激得涕泪交流。那时,他们满怀感恩的心,是最纯洁真挚的。这也是奥尔柯德说的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的原因吧!
*注:本文选自《琦君自选集》,略有删节。琦君,女,生于1917年。著名作家,曾任教于台湾中央大学。《泪珠与珍珠》作于1987年。
阅读题:
1、作者在第(2)段中引用冰心的文句雨后的青山,好象泪洗过的良心,并说当时只觉得她的比喻实在清新鲜活。其实,这句话在本体与喻体的关系上更有妙处。请你针对这一点做简要说明。(填写的文字不超过30字)
答:雨后的青山是有颜色、有形象的。而良心______________。
2、结合上下文,体会(1)(2)(3)段中画线语句的含义。
3、不管是第(4)段中探亲文学中有那么多眼泪还是第(5)段中老年人借助人造泪以滋润干燥的`眼球,都是要表现________的道理。(填写文字不超过25字)
4、第(8)段中作者写到这一粒珍珠,又何尝不是蚌的泪珠呢?这与本文题目相照应,作者这样写的含义是什么?
5、流泪的观音的泪水和基督信徒们满怀感恩的泪水各包涵什么意义?
6、全文三次出现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在不同位置,其作用意义也各有不同。请分条说明:
参考答案:
1.是摸不着的、看不见的。用抽象的良心比喻具象的青山,别出心裁。
2.没有经历过生活忧患的青年人,对诗文的理解是肤浅的。所喜爱的只是语言本身的美。
3.人生必于忧患备尝之于,才能体会杜甫眼见枯骨的哀痛。
4.磨难、忧患也是人生的一笔财富。泪水的珍贵在于它是人生价值的体现,是战胜苦难后的精神升华。
5.(1)为世人负但所有痛苦与罪孽的悲天悯人的情怀。
(2)为报答世间一切真诚、善良、美好事物的感激情怀。
6.(1)引入话题;虽然喜爱,但并不真正理解。
(2)再次提起,贯穿全文;表现战胜苦难与忧患的韧性与意志。
(3)与开头照应,呼应全文;更深地体会到我们应感恩于这个世界,让自己更为完善。
《晶莹的泪珠》的阅读及答案
①我手里捏着一张休学申请书朝教务处走去。
②我要求休学一年。
③我敲响了教务处的门。获准以后便推开了门,一位年轻的女教师正伏在米黄色的办公桌上,手里拿着木杆蘸水笔在一本表册上填写着什么。老师,给我开一张休学证书。
④她抬起头来,诧异地瞅了我一眼,然后拿起我的申请书看着。她很快看完了,抬起头来问:就是你写的这些理由吗?
⑤就是的。
⑥不休学不行吗?
⑦不行。
⑧亲戚全都帮不上忙吗?
⑨亲戚……也都穷。
⑩可是……你休学一年,家里的经济状况也不见得能改变,一年后你怎么能保证复学呢?
○11于是我就信心十足地告诉她我父亲的精确计划:待到明年我哥哥初中毕业,父亲谋划着让他投考师范学校,师范学校的学杂费和伙食费全由国家供给,据说还发三块零花钱。那时候我就可以复学接着念初中了。
○12她轻轻舒了口气,拉开抽屉取出公文本在桌子上翻开,用那支木杆蘸水笔,在墨水瓶里蘸上墨水后又停下手,问:你家里就再想不出办法了?我看着那双充满忧郁的眼睛,突然意识到因为我的休学致使她心情不好。她平时就是在教务处做些抄抄写写的事,我和她几乎没有说过话,甚至至今也不知道她的姓名。我便说:老师,没关系,我年龄小。她说:白白耽误一年多可惜!随之又换了一种口吻说:我知道你的名字,也认得你。每个班前三名的学生我都认识。我的心情忽然灰暗起来。我没有开口。
○13她终于落笔填写了公函,取出公章在下方盖了,又在切割线上盖上一枚合缝印章,吱吱吱撕下并不交给我,放在桌子上,然后把我的休学申请书抹上糨糊,贴在公文存根上。
○14她做完这一切才重新拿起休学证书交给我,叮嘱道;装好,别丢了。明年复学时拿着来找我。
○15我把那张休学证书折叠了两番装进了口袋。她从桌子那边绕过来,又从我的.口袋里掏出来塞进我的书包里,说:明年这阵儿你一定要来复学。我向她深深地鞠了躬,就走出门去。忽然听到背后一声等等,她跟上我,和我并排在廊檐下的台阶上走着。我忽然心情很不好受,在争取得到了休学证书后,我很不愿意看见同班同学熟悉的脸孔,便低了头匆匆走起来,凭感觉可以知道她也加快了脚步,几乎和我同时走出学校大门。
○16校门外拥来一拨偏远地区的学生,熟悉的同学便连连问我:你来得早,报到了吧?我含糊地笑笑就走过去了,想尽快远离正在迎接新学期的洋溢着欢乐气氛的学校大门。她又喊了一声等等。我停住脚步。她走过来拍了拍我的书包:别把休学证书弄丢了。我点点头。她又安慰我说:我同意你的打算,休学一年不要紧,你年龄小。
○17我抬起头来,猛然看见那双睫毛很长的眼睛里充满了泪水,像雨雾中正在涨溢的湖水,泪珠在眼眶里打着旋儿,晶莹透亮。我瞬即垂下头避开她的目光,要是再在她的眼睛处多驻留一秒,我肯定就会嚎啕大哭。我低着头咬着嘴唇,脚下盲目地拨弄着一块碎瓦片来抑制情绪,一股热辣辣的酸流从鼻腔倒灌进喉咙里去。我终于扬起头鼓着劲儿说:老师……我走咧……
○18她的手轻轻搭上我的肩头:记住,明年的今天来报到复学。
○19我看见两滴晶莹的泪珠从她眼睫毛上滑落下来,缓缓流过一段,就在鼻翼两边挂住。我再次虔诚地向她鞠了一躬,然后转身走了。
○2025年后,父亲在弥留之际,对坐在他身边的我说:我有一件事对不住你……
○21我惊讶得不知所措。
○22我不该让你休那一年学!
○23我浑身颤栗,久久无言。我高中毕业名落孙山,回到乡村,陷入无边无际的彷徨苦闷,那时我曾经猴急似的怨天尤人:全都倒霉在休学那一年……我1962年毕业恰逢中国经济最困难的年月,高校招生名额大大减少,我们班剃了光头,四个班也仅仅考取了几个人,而上一年我们学校有50%的学生考取了大学。父亲说:错过一年……让你错过了20年……而今你还算熬出点名堂了……
○24我猛然想起休学那年,出校门时那位女教师溢满眼眶又流挂在鼻翼上的晶莹的泪珠。我对已经跨进黄泉路上半步还向我忏悔的父亲讲了那一串泪珠的经历,父亲听后喃喃地说:可你……怎么……不早点给我……说这女先生哩……
○25我今天把40年前的这一段经历写出来,对自己算是一种虔诚祈祷。当今,各种欲望膨胀成一种强大的浊流冲击着所有大门窗户和每一个人的心扉,我企望自己的泪泉,如女教师那饱含晶莹泪珠的泪泉,不至于堵塞,更不敢枯竭,那是滋养生命灵魂的泉源,也是滋润民族精神的泉源哦……
(选自陈忠实散文精选集《关于一条河的记忆》,有删改)
14、阅读第①-○14段,请你用词语概括女教师在给我办休学证书过程中的心理变化。(4分)
15、结合第○20—○24段内容,体会作者写父亲在弥留之际对我所说的话有什么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文章,说出40年前和今天作者对女教师泪珠的不同感受,以及作者今天的感受带给你的启示。(不超过150字)(5分)
参考答案:
14.诧异忧郁惋惜担忧(共4分。共四空,每空1分)
15答案要点:①表达父亲对当年自己决定的后悔。②引发我对女教师的回忆。 ③表现当时女教师劝我不要休学的意义。(共3分。共三个要点,每个1分)
16.答案示例:40年前,作者从女教师的泪珠中感受到的是对自己的关怀、安慰和期待。今天,作者认识到女教师饱含晶莹泪珠的泪泉是滋养生命灵魂和滋润民族精神的泉源。带给我的启示是:莪们要像女教师那样,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保持纯真和善良。(共5分。40年前的感受l分,今天的感受1分,启示2分,语言表达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