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心理学名言十句
大家答案都是百度的吧 这个倒是不怎么了解真正的心里学名言 都是生活与经验的总结你需要的是对自己有用的心理学思想然后写出自己的思想 没必要学别人的名言 用自己的思想写一本看似荒谬的书比全是剽窃别人的思想要好的多 一直在模仿 就不会有超越
如何在幼儿园教师招聘面试(说课)中逆袭
一、高分原则(一)科学性原则设计活动要严谨容要从相关的理论中来。
()理论实际常用理论有《纲要》、《指南》、《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或一些名人名言等。
二、说课流程(一)说教材,说教材这部分主要包括教材的来源、内容以及选择的依据,比如《金色的房子》是选自某某出版社中班语言领域的一次故事活动,故事主要围绕小鸟的漂亮房子吸引了其他小动物的注意力,但小鸟担心别人弄脏自己的房子,不让其小动物进入,后又学会分享,请其他小动物一起进入的故事,故事蕴含了学会分享的道理,《纲要》中指出要善于引导幼儿产生亲社会行为,分享也是一种亲社会行为,通过本次故事活动可以引导幼儿的学会分享,明白分享使人快乐的道理。
(二)说学情,说学情这部分我们主要分析幼儿的原有基础以及我们需要进一步发展的方向,比如我们可以这样来阐述:中班的幼儿已经可以……但在某某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依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我们应立足于幼儿的已有知识经验,促进幼儿进一步的发展。
(三)说活动目标,说目标之前要写一句过渡句,让说课稿衔接的更好。
除此之外,目标维度主要是三维目标:认知、情感、技能。
注意事项:1.写目标的时候尽量以《纲要》总目标以及各领域特点、幼儿的已有经验等为指导,结合活动主题要求说活动目标,指出目标确定的依据;2.要从“幼儿学到什么,获得什么,悟出什么”的角度表达,就是从幼儿的角度表述目标;3.注意阅读《指南》和《纲要》中的目标。
(四)说活动重难点,本部分不难,只需要把试讲教案中的内容输出来即可。
(五)说活动方法:1.教法:大概写两点,看一下具体方法,也要背一些名人名言,最常用的是直观演示法,背下来,也需要自己做些替换语句。
还有注意常用教学方法的记忆,比如讲解法,视听讲结合法也是比较常用的。
2.学法:两种(这是针对10分钟的说课,如果时间更短可以适当缩减)常考的有分享式学习法,观察学习法。
每个学法大概一两句话就可以了。
(六)说活动准备,很简单,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依据过渡语然后加入教案中对应部分即可。
(七)说活动过程活动过程核心部分就是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包括:1.理论依据《纲要》《指南》,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名人名言,幼儿的年龄特点,写的时候从这些里面任选一个,不同的环节可以换着用。
2.教学方法及作用,这主要看前面的教法学法,但是写的时候并不一样,这里主要是作用,可用一下举行来进行表述:为此……,通过……的方法,帮助幼儿……,这里最少要体现一种方法。
3.预期目标:……从容达成………目标,突破……重、难点。
以上是核心的说课部分,大家通过多次练习书写说课稿,不断充实自己理论知识,做到考场上得心应手。
专升本学前教育入学要考什么
国家承认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分为:自学考试,成人高考,中央电大和远程教育几种形式(学历性质是没有任何区别的),成人高考的学历现在已经在逐步淘汰了,如果你已经工作了,建议不要上这种形式的,成人高考的学历分为三种:脱产、函授、业余。
其中脱产的基本上已经全部取消了,函授和业余的是每学期集中授课一到两周,但是现在的面授课已经被扭曲了,老师根本不讲课,都是给你画一下考试重点就完了,你根本学不到东西。
而且成人高考的学历毕业也慢,从你成人高考名开始到你开学就要经过大半年的时间了,然后从入学时间算起,还要学两年半才能毕业。
等你拿到毕业证还要再拖几个月,所以全部耗时下来要三年半的时间了。
太浪费时间了。
建议你可以选择中央电大或者网络教育的学历,一年两次注册,注册就直接入学了,然后两年半准时毕业,每个专业的每一门课网上都有教学视频,只要你有时间还能上网,你就能自主学习,教学站一般也都会有面授课,考试也比较简单。
(注明:毕竟是成人上学,学习不学习都是你自己的事,其实学校是不分好坏的,主要是看你自己愿意不愿意学习了。
)自学考试时所有成人学历考试中 最难的一种,耗时也是比较长的,基本上你考完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
所以如果你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看书备考的话,建议不要选择自考的。
(切忌的一点:只要是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上查不到的学历就是国家不承认的学历,请大家一定要报国家承认的正规学历,现在上当受骗的太多了)
著名教育家对幼儿科学教育的名言有哪些
著名教育家对幼儿科学教育的名言1) 父母良好的情感气息,家庭和睦的生活氛围,是培养孩子健康心理的环境基础。
吕斌2) 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让青年人毕生进行自我教育。
哈钦斯3) 父母在批评孩子时,请给孩子留点面子。
成功的家庭教育来自于父母对孩子的深入了解,接受和尊重孩子,而不是揭孩子的短。
吕斌4) 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
苏霍姆林斯基5) 对于儿童,做父母,做教师的责任,便是如何教导他们,使之成为健康活泼,有丰富知识,有政治觉悟和良好体现的现代中国儿童,现代中国人。
陈鹤琴6) 人类教育最基本的途径是信念,只有信念才能影响信念。
乌申斯基7) 科学书籍让人免于愚昧,而文艺作品则使人摆脱粗鄙;对真正的教育和对人们的幸福来说,二者同样的有益和必要。
车尔尼雪夫斯基8) 教育为公以达天下为公。
陶行知9) 一个无任何特色的教师,他教育的学生不会有任何特色。
苏霍姆林斯基10) 只有受过教育的诚心诚意的人才是有趣味的人,也只有他们才是社会所需要的。
这样的人越多,天国来到人间也就越快。
契诃夫11) 带孩子去旅游,去爬山,去逛公园,去看电影,这都是夸奖孩子最适当的方式。
张石平12) 儿童集体里的舆论力量,完全是一种物质的实际可以感触到的教育力量。
马卡连柯13) 对双亲来说,家庭教育首先是自我教育。
克鲁普斯卡娅14) 儿童能力初期萌芽是尤其可贵的,我们引导儿童初期自然趋向的途径能固定儿童的基本习惯,能确定后来能力的趋向。
杜威15) 对孩子来说,家长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榜样,一个他们看得见摸得着的英雄。
张海涛
家庭教育名人名言
家庭教育名人名言1. 种庄稼要不误农时,教育孩子要适时早教,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雪苏)2. 一束赞许的目光,一个会心的微笑,一次赞许的点头,都可以传递真情的鼓舞,都能表达对孩子的夸奖。
(张石平)3. 带孩子去旅游,去爬山,去逛公园,去看电影,这都是夸奖孩子最适当的方式。
(张石平)4. 我们在夸奖孩子时,应该不拘一格,因时因事而宜,以充分展示出夸奖的真正魅力。
(张石平) 5. 有些家长为让孩子学习进步而赏钱,此举无异于贿赂,是极其错误的。
(东方)6. 从长远利益考虑,让孩子从小适度地知道一点忧愁,品尝一点磨难,并非坏事,这对培养孩子的承受力和意志,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或许更有好处。
(东方 )7. 父母对子女期望值过高所导致的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
(东方 )8. 如果夫妻教子观点不一,会让孩子分不清正误,不利于他美好品德的培养。
(赵秀朵)9. 多蹲下来听孩子说话,你看到的将是—个纯真无暇的世界
(阮庚梅)10. “磨难”好比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钙,是不可或缺的精神营养。
(李浩)11. 培养孩子坚强乐观的心理品格,能为他们未来生活提供有力的支点。
(李浩)12. 要使孩子登上才智的高峰,争论是一条极为重要的途径。
(水仙)13. 每个对孩子将来负责的父母应该牢牢记住这个很重要的育儿原则——替孩子们做他们能做的事,是对他积极性的最大打击。
(蓝天)14. 无能的人不能培养出有才华的人,名师出高徒,家长要不断提高充实自己,只有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
(赵秀玲)15. 父母在批评孩子时,请给孩子留点面子。
(吕斌)16. 对于稍年长的孩子,父母可以通过“悄悄话”的形式嘱咐他,绝大多数的孩子都乐于接受这种“温和式”的教育方法。
(吕斌)17. 对于稍懂事的孩子,可以给他一个眼神或某种暗示,保持暂时的沉默,常会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吕斌)18. 成功的家庭教育来自于父母对孩子的深入了解,接受和尊重孩子,而不是揭孩子的短。
(吕斌)19. 作为父母,必须设法赢得孩子发自内心的尊重。
(姜晶)20. 父母唯有不断进取,通过自己的人格力量去获得孩子的钦佩和敬爱。
(姜晶)21. 精神虐待是对孩子自尊、自信心全面的摧残。
(章剑和)22. 一个会爱父母的人,将来才会更好地去爱别人,爱生活,爱这个世界。
(赵静波)23. 换一种眼光看孩子,你将会看到孩子的优点和“增长点”。
(时金林)24. 只有将学到的东西通过去实践,孩子才能真正成长起来。
(顾欣)25. 父母良好的情感气息,家庭和睦的生活氛围,是培养孩子健康心理的环境基础。
(吕斌)26.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没有比让孩子自信更重要的了。
(元曲)27. 对孩子来说,家长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榜样,一个他们看得见、摸得着的英雄。
(张海涛)28. 教会孩子回报,这是父母育儿职责中不能漏掉的一课,也是孩子日后被社会接纳的基础。
(高山)29. 在带孩子的过程中,老人应把握好教育孩子的尺度,既不能越位,也不做摆设的花瓶。
(李旭)30. 喜欢孩子,但不溺爱。
(李旭)31. 新时代的教育总有新要求,尽可能地从书籍或杂志中汲取教育学营养。
只有这样,祖辈在隔代教育中才能发挥积极作用,有益于孙,有益于己。
(李旭)32. 在早期教育中,应当珍视、保存孩子生命早期丰富敏锐的感受能力和感受欲望,不要让孩子的心灵过早地知识化(也就是抽象化、书本化、符号化)。
(甄世田)33. 保存丰富孩子的感受力,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让孩子置身于大自然中,让孩子关注它周围的世界。
(甄世田)34. 要带孩子冲破他生活的狭小圈子,到大自然中去感受生命的蓬勃与快乐。
(甄世田)35. 要有意识的让孩子体验一些非常态环境,如狂风暴雨,漫天飞雪……(甄世田)家庭教育应当由经验教育人向科学教育人转变,由片面注重书本知识向注重教育孩子怎样正确做人转变,由简单命令向平等沟通转变。
——李岚清为了孩子,我的举动必须非常温和而慎重。
-――马克思应该使每个人懂得:在社会面前,他的责任和对神会最重要的义务,就是教育自己的孩子。
孩子的首席教育者,第一任教师,就是母亲和父亲。
——苏霍姆林斯基造就子女成人是父母的一种神圣职责。
——别林斯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时期,大部分是生活在家庭里,而这正是孩子们长身体、长知识,培养性格、品德,为形成世界观打基础的时期,父母的一言一行都给孩子深远的影响。
——宋庆龄我们对于儿童有两种极端的心理,都对儿童有害。
一是忽视,二是希望太切。
忽视则任其象茅草样自生自灭,期望太切揠苗助长,反而促其夭折。
——陶行知要使大家充分认识关心下一代、关心少年儿童,就是关心我们祖国的伟大前程,就是关心全世界的伟大前程。
-——陈云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与评价概述
“幼儿”是指“3-6岁的儿童”,“习惯”是指一个人不假思索,不知不觉就表现出来的一种稳定行为。
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过程就是一个人的健康人格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是通过对幼儿实施养成教育,全面贯彻新《纲要》、《规程》,从儿童外部行为习惯的养成上促进幼儿内部素质的发展,以保证幼儿健康的身心,培养兴趣、获取经验、启迪智慧、形成良好品格,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本人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幼儿不良的行为习惯的具体表现 幼儿是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但幼是非判断能力和自控能力差,会出现各种不良习惯,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1.早晨睡懒觉幼儿爱睡懒觉,早晨不能按时起床,这是家长面临的一大难题。
这样的孩子一般也同时存在晚上不能按时上床睡觉的问题。
要想纠正过来,首先家长应确定孩子每天需要多长时间的睡眠,制定出合理的作息时间,晚上到时间就应督促孩子上床睡觉。
2.不爱洗脸刷牙 学龄前的小孩子不明白为什么要洗脸、刷牙的道理,在他心目中只觉得模仿大人的行为好玩。
孩子4岁半后才能把脸洗干净;6岁左右才会洗澡。
因此,家长应在孩子对洗脸、刷牙充满好奇心的初期,就开始引导、帮助他洗脸、刷牙并且一定要有耐心。
注意不要逼迫孩子这样做,不然就会使孩子产生受惩罚的体验,会对洗脸、刷牙不感兴趣,慢慢就会养成不爱洗脸、刷牙的习惯。
3.不愿上幼儿园 孩子上幼儿园是离开家庭走向社会的关键一步。
当孩子进入幼儿园后,需要以身以身改变以往的生活习惯。
不能像在家里一样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必须服从老师,也不能独占玩具、睡觉、吃饭、排便等生活方式都变化了。
家长如果能够巧妙地运用这种变化,来开导、激发孩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就能使其在心理上、行动上提高一步。
相反,如果家长忽视这种变化,特别是在家里骄纵任性、依赖性强的孩子到幼儿园后会遇到许多困难。
4.偏食厌食 偏食:是指儿童对饮食挑剔或仅吃几种自己喜欢或习惯的食物。
偏 食,是一种不好的饮食习惯,既不利营养的摄入又不利健康的发育。
由于儿童对食物不感兴趣吃的少,或只挑自己喜欢的的食物,会造成体重下降、面黄肌瘦、皮肤干臊,甚至出现贫血、低血糖、体温下降、脉搏缓慢、血压下降、营养不良。
5.喜欢说谎 说谎是儿童常见的行为,也是家长教育不当的结果。
由于年龄小,孩子不能区分真实与想象,理想与幻想的不同,有时他是在表达自己的意向,可在大人看来像是在说谎。
儿童在4岁以前是把父母是否高兴作为衡量自己行为对与错的标准。
比如:孩子把碗打碎了,认为妈妈一定会生气。
这时他就会说:是猫把碗打碎的。
这个年龄阶级的孩子是意识不到自己说谎行为的性质的。
6.好发脾气婴儿一出生,就经常大声哭闹,手脚乱动,这种孩子容易形成暴躁的性格。
但是大多数孩子脾气暴躁是后开形成的。
其原因很多,溺爱、百依百顺、有求必应会使孩子脾气越来越暴躁。
假如家长对孩子的合理要求也是拒绝,使他的欲望总是求而不得,也会使孩子变得脾气暴躁,有时还会产生怀恨心理。
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措施 幼儿良好的习惯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如: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品德行为习惯、劳动习惯等等。
众所周知,人的一生中有许多习惯是在小时候就形成的。
因此,教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的一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和任务中也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那么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成为我们的重要任务之一。
现在我结合自己平时的工作来谈谈我对如何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几点看法: (一)将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寓于教学活动和游戏之中 1.耐心教育、讲清道理幼儿的年龄小,理解能力差,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就更要耐心。
讲道理时我们要把握两点:首先,要明确,不能含糊其词。
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一定要和幼儿讲清楚。
其次,要具体,讲明白。
如:要求幼儿对人有礼貌。
2.反复训练,形成习惯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与一日活动中教师的指导是息息相关的。
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要从日常的每一个活动、每一个游戏、每一个环节中一点一滴地渗透和强化。
如早上见到老师主动问好;接受别人帮助时要说“谢谢”;不小心踩到别人的脚时要向对方说“对不起”;离园时要与老师和小朋友说“再见”等。
3.榜样教育,巩固形成 幼儿在活动中,常会因排队发生推挤,出现不遵守纪律、打闹、告状或争抢玩具、独占玩具,或室内的小椅子倒了,小桌子歪了没人理睬等现象。
对此,教师采取的口头说教收效甚微,且幼儿易旧病重犯。
这时教师可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引导幼儿养成良好习惯。
(二)将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贯穿于日常生活之中 1.课程生活化,活动游戏化幼儿的年龄特征决定幼儿园的生活游戏与学习是分不开的。
幼儿在三岁—六岁是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会性飞速发展的时期,其中大部分时间是在幼儿园度过的,他们的大部分生活经验将在幼儿园中获得,而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需要通过游戏的方式才能更好地学习与生活,老师在引导幼儿学习的过程中,必须选择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通过不断的操作、探究、重复和延续来帮助幼儿建立积累经验。
2.鼓励为主,少施惩罚教师在一日活动中要横向看待每一个幼儿,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惩罚。
幼儿渴望成人对自己的行为作出评价,也对成人的评价十分敏感,他们总是喜欢得到肯定的评价,哪怕是一个和蔼可亲的眼神、微笑、轻轻的扶摸、点头、拥抱、亲吻等等。
3.态度温和,切忌粗暴良好的教师风范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教师是幼儿学习的榜样,因此,教师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教师的一言一行幼儿都会模仿,一个脾气温和的教师往往会赢得幼儿的喜欢。
当幼儿做了错事时,教师要耐心细致地关怀爱护他们,而不是粗暴地训斥他们,帮助他们改掉不良习惯。
(三)做好家长工作,让家长和老师共同培养孩子 家庭既是孩子的生活环境也是很重要的教育环境。
对于幼儿来说,在家庭的时间约占全部生活时间的三分之二。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同样离不开家庭的熏陶。
道理很简单,幼儿在生理、心理上都在不断发展变化,其行为习惯尚未真正形成。
在幼儿园接受的行为模式,如果家长不配合,孩子回到家后,可能很快便弃之一旁。
为了使家园教育同步,我们注重引导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首先,要求父母努力创设和保持一种和谐愉快、互相尊重的家庭氛围。
让幼儿在这样温馨的家庭中感到温暖愉快,情绪稳定,得到爱心的熏陶,萌发自信心、上进心;其次,要求创设优美整洁的家庭环境。
让幼儿从小萌发爱整洁,爱护物品,生活有规律等良好行为习惯;再者,将教师的教育模式延伸到家庭教育中来,幼儿园要求孩子怎么做的,在家里同样如此要求孩子。
以此来巩固良好行为习惯。
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有段名言: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习惯对于人的一生都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都希望把孩子培养成优秀的人,使孩子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拥有健康的人格,才拥有健康的人生,快乐的生活,我们的社会才能进步,国家才有希望。
所以,我们应该从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开始,强化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这是我们留给孩子最为宝贵、受用终生的财富
如何正确认识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因素
在你的成长过程中,哪些因素影响你心理的发展
是怎样影响的
举例说明。
概括起来,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复杂多样。
一般可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两大类。
一、客观因素客观因素主要指儿童心理发展必不可少的外在条件。
而这些客观条件是人脑和周围现实。
我们可归结为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两大类。
(一)生物因素遗传因素和生理成熟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因素。
1.遗传因素遗传是一种生物现象。
遗传的生物特征主要指那些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点,如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
其中对心理发展具有最重要意义的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的特征。
这些遗传的生物特征也叫遗传素质 。
遗传素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最初的自然物质前提。
遗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表现在:(1)提供人类发展的最初自然物质前提。
人类共有的遗传因素是使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有可能形成人类心理的前提条件,也是儿童有可能达到一定社会所要求的那种心理水平的最初的、最基本的条件。
(2)奠定儿童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
一些同卵双生子的研究说明,同卵双生子有近乎相同的智力。
同卵双生子是有一个受精卵分裂为两个发育而成的,具有相同的遗传素质。
英国心理学家西里儿伯特 (Cyril Burt) 的研究材料表明:在一起长大的无血缘关系的儿童智力相关很小,而有血缘关系的儿童之间的智力相关依家族谱系的亲近程度而逐渐增高,同卵双生子的智商有很高的相关。
不同血缘关系的儿童的智商相关表遗传变量同卵双生子异卵双生子非孪生兄弟姐妹无血缘关系儿童环境变量一起长大分开长大一 起 长 大智商相关0.870.75 0.53 0.490.23美国教育心理学家詹森(Jenson,1968)对8个国家100多种有关不同亲属关系者的智商相关的研究材料作了总结,也得出类似的结论:儿童与亲生父母的智商相关高于与养父母的;异卵双生子与一般兄妹间的智商相关相似;同卵双生子的智商相关最高。
遗传关系越近,智力发展越相似。
我国心理学家林崇德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
2.生理成熟生理成熟指身体生长发育的程度或水平,也称生理发展。
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明显的表现在发展的方向顺序和发展速度上。
其方向顺序是按所谓的首尾方向(从头到脚)和近远方向(从中轴到边缘)。
如:儿童头部发育最早,其次是躯干,在世上肢,然后是下肢。
儿童体内各大系统成熟的顺序是:神经系统最早成熟,骨骼肌肉系统次之,最后是生殖系统。
生理成熟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自然物质前提。
成熟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具体作用是:使心理活动出现或发展处于准备状态。
【案例分析】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A·Gesell)的双生子爬梯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其中一个双生子从 48 周起每天作 10 分钟爬梯训练,连续 6 周。
到第 52 周,他能熟练地爬上 5 级楼梯。
在此期间,另一个双生子不做爬梯训练,而是从 53 周才开始进行爬梯训练。
两周以后,第二个双生子不用旁人帮助,就可以爬到楼梯顶端。
这个实验说明了生理成熟在儿童心理发展中有什么作用
分析要点:若在某种生理结构和机能达到一定成熟时,适时地给予适当的刺激,就会使相应的心理活动有效的出现或发展。
如果机体尚未成熟,那么即使给予某种刺激,也难以取得预期的结果。
【观点辨析】你认为以下观点是否正确
为什么
1.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
”说明遗传在儿童的心理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2.有的家长说:“我的孩子都上中班了,老师应该教他多识字,多做数学题。
” (二)社会因素 【案例分析】分析以下案例,并谈谈在儿童的心理发展中,受哪些社会因素影响
是怎样影响的
1.一对双生子由于家庭的变故,其中一人被一对很有教养的经济条件优越的夫妻收养,并耐心教育,而另一人则流落街头,沦为乞丐,将来他们的个性会相同吗
为什么
2.印度狼孩的例子。
3.城市的孩子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的了解少于农村的孩子,农村的孩子对电脑的认识不如城市的孩子。
环境影响幼儿心理的发展和变化。
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提供儿童生存所需的物质条件,如阳光、空气、水和养料等。
对儿童心理影响大的是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指儿童的社会生活条件。
包括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制度、儿童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状况、周围的社会气氛等。
对幼儿心理发展起重要作用的是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的作用表现在: 第一,社会环境使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第二,环境影响遗传素质的变化和生理成熟的进程。
第三,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是制约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和方向的最重要客观因素。
(三)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并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历史上的争论由来已久。
(一)遗传决定论理论观点:儿童心理发展是受先天不变的遗传所决定的。
遗传决定论的论点是强调遗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个体的发展及其个性品质早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决定了,发展只是这些内在因素的自然展开,环境和教育仅起一个引发的作用。
代表人物:优生学的创始人高尔顿(F·Galton),他通过著名的家谱调查得出了一条 “遗传定律”,认为人的遗传性1/2来自父母,1/4来自祖父母,1/16来自曾祖父母……。
美国心理学家霍尔(G·Hall)有一句名言:“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英国遗传学家高尔顿(F.Galton)坚持以遗传的观点来解释个体差异。
他认为遗传在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儿童的心理与品性早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已经决定了,发展只是这些内在因素的自然展开,环境和教育只起引发作用。
(二)环境决定论理论观点:儿童心理的发展是环境教育的机械作用的结果。
代表人物: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创始人华生(J· B· Watson)在他的著作《行为主义》中有一段著名的论点——“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意的加以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艺术家、豪商,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和盗贼,无论他的天资、爱好、脾气以及他祖先的才能、职业和种族……。
”(三)二因素论:即将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折衷。
理论观点:儿童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
代表人物:如美国心理学家吴伟士(R·S·Woodworth)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等于遗传和环境的乘积。
德国儿童心理学家施太伦(W·Stern) 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儿童内部性质和外界环境二者的“ 复合” 或“ 会合”。
二因素论合理地对遗传和环境各自所起的作用给予应有的地位,但把二者看作两种相互孤立存在的因素,没有揭示出它们之间的更为复杂的关系,因而只能是环境决定论和遗传决定论这两种观点的简单而机械的拼凑。
(四)相互作用论这是目前影响较大的一种观点。
理论观点:遗传对儿童心理发展作用的大小依赖于环境的变化,而环境作用的发挥也受遗传限度的制约。
这种理论通常的一种表达方式是“遗传决定心理发展的限度,环境在限度内起决定作用”。
问题在于现代科学尚不能解决所谓遗传限度(上下限)的测量问题(病态的除外),因而这种提法只能作为一种假设,作为科学命题还缺乏证据,而且容易导致对遗传作用的神秘化理解。
(五)科学的观点我们认为遗传、成熟、环境和教育都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要的客观条件,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相互影响的。
1.环境影响遗传物质因素的变化和生理成熟在种系发展中,遗传的东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2.遗传素质及其后的生理发展制约着环境对儿童心理的影响环境可以对遗传因素起一定的影响作用,但是环境不能从根本上改变遗传因素及儿童的生理成熟进程。
反过来,遗传的特征对儿童接受环境的影响起制约作用。
3.对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因素应做具体的和综合的分析所谓具体分析,是指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同方面,遗传和环境起作用的情况有所不同。
总之,脱离了社会环境因素,遗传的生物因素就不起作用,脱离了生物因素,社会因素也无从起作用。
因为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心理),没有反映的机制(生理基础)也不能有反映。
二、主观因素【问题讨论】我们常常谈到:“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
根据这个观点,你们认为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除了上述谈到的客观因素之外,还有哪些因素影响儿童心理的发展
它们是怎样影响的
(—)儿童心理本身内部的因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原因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观因素,笼统地说,包含儿童的全部心理活动。
具体地说,包括儿童的需要、兴趣爱好、能力、性格、自我意识以及心理状态等。
需要:是最活跃的因素。
儿童从出生时起,就有对食物的需要、对温暖的需要。
稍大的孩子,有和人交往的需要、认识的需要、游戏的需要等等。
需要旧根到底是客观事物的反映,但是它本身起一种刺激作用。
成人对儿童进行教育,如果不引起儿童接受教育的需要,那么教育也不可能奏效。
兴趣和爱好:是影响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
比如;在有趣的游戏里,幼儿的坚持性可以有明显的提高。
幼儿学钢琴,爱好弹琴的很快就掌握了一些基本能力,不爱好的则学习起来特别费力或始终学不会。
自我意识:在人的心理活动中起控制作用。
比如,自尊心强的幼儿,心理活动的积极能动性比较突出。
有个幼儿,在全班小朋友都得到小红花时,他没有得到,因为他打人了。
当天妈妈来接时,他不肯回家,非要拿到小红花才肯离园。
经过说服,他明白了道理。
从第二天起,他自觉控制自己的行为,每天下午问老师:“我今天表现好吗
”一天,老师说他有进步,给他一朵小红花,他高兴极了。
心理状态:包括注意、激情、心境等,是心理活动的背景,即心理活动进行时所处的相对稳定的水平,赶着提高或降低心理活动积极性的作用。
(二)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是推动儿童心理发展的根本原因或动力儿童心理活动的各种心理成分或因素之间既是不可分割的,又经常是对立统一的。
比如有的幼儿有完成任务的动机,却缺乏坚持到底的意志力。
儿童心理的内部因素之间的矛盾,是推动儿童心理发展的根本原因。
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即新的需要和旧的心理水平或状态。
需要是由外界环境和教育引起的。
随着儿童的成长和生活条件的变化,外界对儿童的要求也不断变化。
客观要求如果被儿童接受,它就变成儿童的主观需要。
需要是新的心理反映。
旧的心理水平或状态是过去的心理反映。
这两种心理反映之间总是不一致的。
不一致即差异,差异就是矛盾。
两者构成心理内部不断发生的矛盾。
它们总是处于相互否定、相互斗争中。
有了新的需要就不满足于已有的水平。
儿童心理内部矛盾的两个方面又是互相依存的。
一方面,儿童的需要依存于儿童原有的心理水平或状态。
因为需要总是在一定的心理发展水平或状态的基础上产生的。
另一方面,一定的心理水平的形成,又依存于相应的需要。
没有需要,儿童就不去学习任何知识技能,心理水平不能提高。
教育的任务是根据已有的心理水平和心理状态,提出恰当的要求,帮助儿童产生新的矛盾运动,促进其心理发展。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是相互联系的,他们之间又相互影响。
只有正确认识它们的相互作用,才能弄清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
首先,我们充分肯定客观因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其次,不可忽视儿童心理的主观因素对客观因素的反作用。
再次,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循环客观因素影响儿童心理的发展,儿童心理的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客观因素的变化,这种主客观相互作用的循环过程,始终伴随着儿童心理的发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