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的诗句
<<长相思>> 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其余作者的《长相思》诗词:<<长相思>> 白居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
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明月人倚楼。
<<长相思>> 陈东甫花深深。
柳阴阴。
度柳觅信音。
君心负妾心。
怨鸣琴。
恨孤衾。
钿誓钗盟何处寻
当初谁料今。
<<长相思>> 林逋吴山青,越山青。
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
君泪盈,妾泪盈。
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长相思>> 晏几道长相思,长相思。
若问相思甚了期,除非相见时。
长相思,长相思。
欲把相思说似谁,浅情人不知。
<<长相思>> 李白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 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 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 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 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长相思·其二李白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
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日横波目,今作流泪泉。
不信妾断肠,归来看取明镜前。
<<长相思·雨>> 万俟咏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
此时无限情。
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
空阶滴到明。
<<长相思>>李煜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鞠花开,鞠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长相思>>李煜云一涡,玉一梭,淡淡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
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颗。
夜长人奈何。
长相思·雪浮荷天渺渺 人渺渺 秋风只怨春风老 月圆花正好情长长 意长长 悲画冷月相思长 痴情恨已殇长相思·雪浮荷夕河迢迢梦中渡,暮雨潇潇江上盼.雪过岂怜河雨意,浮荷水上待君来.仙梦一夜月孤独,浪淘拍岸声震天.夜色萧条思君语,凝望归乡身是客.天灾仍怜无情雨,无限生命谁与留?芳华年少不晓天,陈恨不解东风意.独愿乞怜天有情,窗内祈求生死恋.心痛不知魂已断,空有清梦独相怜.余音未绝声凄寒,雨声哀号喉哽咽.若生则共把心牵,若第则将怨君别.长相思·雪浮荷青芜河畔初相遇,归来却已把魂丢。
对月人影皆消瘦,依水怜影相思久。
青枫浦上花鸟休,蝉噪惹人泪更流。
清水芙蓉泪眼眸,凡尘俗子何以留。
闲情抛掷别离后,回首又是几十秋。
凭栏问君曾记否,河畔千年相思柳
尔今已是白发头,安知我心还依旧。
曾经沧海已东流,无计留春只空愁。
古来痴情人少有,不信人间有白头。
关于“长相思”的诗词有哪些
长相思纳兰性德 (清代)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作品注释:走过一条条山路,走过一条条水路,正向榆关那边走去。
夜深了,人们在帐篷里点灯。
晚上又刮风又下雪,声音嘈杂打碎了思乡的梦,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
【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
【榆关】即今山海关,在今河北秦皇岛东北。
【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
【帐】军营的帐篷,千帐言军营之多。
【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
风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风雪交加也。
【聒(guō)】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
【故园】故乡,这里指北京。
【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作品译文:我扈驾赴辽东巡视,随行的千军万马一路跋山涉水,浩浩荡荡,向山海关进发。
入夜,营帐中灯火辉煌,宏伟壮长相思·山一程丽。
夜已深,帐篷外风雪交加,阵阵风雪声搅得人无法入睡。
作者思乡心切,孤单落寞,不由得生出怨恼之意:家乡怎么没有这么烦乱的声音呢
(“故园无此声”看似无理实则有理,故园岂无风雪
但同样的寒霄风雪之声,在家中听与在异乡听,自然会有不同的感受。
)《长相思》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共有三首。
第一首诗通过描写景色,渲染气氛,抒写男女相思,似有寄意;第二首诗白描了思妇弹琴寄意、借曲传情、流泪断肠、望眼欲穿的情景,表现思妇对远征亲人的深情怀念;第三首诗以花和床为意象,赋予情感,抒写男主人公对心上人的思念。
这三首诗内容、形式、意境各有不同,都深刻地表现了离人的相思之苦,写得情真意切,缠绵悱恻,读来催人泪下。
其诗意隐然含蓄,具备一种蕴藉的风度。
长相思⑴【其一】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其二】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
忆君迢迢隔青天。
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
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
【其三】美人在时花满堂,美人去后花馀床。
床中绣被卷不寝,至今三载闻余香。
香亦竟不灭,人亦竟不来。
相思黄叶落,白露湿青苔。
注释译文:词句注释⑴长相思:属乐府《杂曲歌辞》,常以“长相思”三字开头和结尾。
⑵络纬:昆虫名,又名莎鸡,俗称纺织娘。
金井阑:精美的井栏。
⑶簟:供坐卧用的竹席。
⑷渌:清澈。
⑸关山难:关山难渡。
⑹欲素:一作“如素”。
素:洁白的绢。
⑺赵瑟:一作弦乐器,相传古代赵国人善奏瑟。
⑻蜀琴:一作弦乐器,古人诗中以蜀琴喻佳琴。
⑼燕然:山名,即杭爱山,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
此处泛指塞北。
⑽横波:指眼波流盼生辉的样子。
⑾卷不寝:一作“更不卷”。
⑿闻余:一作“犹闻”。
⒀落:一作“尽”。
⒁湿:一作“点”。
白话译文【其一】日日夜夜地思念啊,我思念的人在长安。
秋夜里纺织娘在井栏啼鸣,微霜浸透了竹席分外清寒。
孤灯昏暗暗思情无限浓烈,卷起窗帘望明月仰天长叹。
亲爱的人相隔在九天云端。
上面有长空一片渺渺茫茫,下面有清水卷起万丈波澜。
天长地远日夜跋涉多艰苦,梦魂也难飞越这重重关山。
日日夜夜地思念啊,相思之情痛断心肝。
【其二】日色将尽花儿如含着烟雾,月光如水心中愁闷难安眠。
刚停止弹拨凤凰柱的赵瑟,又拿起蜀琴拨动那鸳鸯弦。
只可惜曲虽有意无人相传,但愿它随着春风飞向燕然。
思念你隔着远天不能相见。
过去那双顾盼生辉的眼睛,今天已成泪水奔淌的清泉。
假如不相信我曾多么痛苦,请回来明镜里看憔悴容颜。
【其三】美人在时,有鲜花满堂;美人去后,只剩下这寂寞的空床。
床上卷起不睡的锦绣袭被,至今三年犹存昙香。
香气是经久不润了,而人竟也有去无回。
这黄叶飘髦更增添了多少相思
露水都已沾湿了门外的青苔。
创作背景:这三首《长相思》的创作时间一般认为是在李白被“赐金还山”之后,大约是他被排挤离开长安后于沉思中回忆过往情绪之作。
文学赏析:其一这首诗大致可分两段。
第一段从篇首至“美人如花隔云端”,写诗中人“在长安”的相思苦情。
诗中描绘的是一个孤栖幽独者的形象。
他(或她)居处非不华贵──这从“金井阑”可以窥见,但内心却感到寂寞和空虚。
作者是通过环境气氛层层渲染的手法,来表现这一人物的感情的。
先写所闻──阶下纺织娘凄切地鸣叫。
虫鸣则岁时将晚,孤栖者的落寞之感可知。
其次写肌肤所感,正是“霜送晓寒侵被”时候,他更不能成眠了。
“微霜凄凄”当是通过逼人寒气感觉到的。
而“簟色寒”更暗示出其人已不眠而起。
眼前是“罗帐灯昏”,益增愁思。
一个“孤”字不仅写灯,也是人物心理写照,从而引起一番思念。
“思欲绝”(犹言想煞人)可见其情之苦。
于是进而写卷帷所见,那是一轮可望而不可即的明月呵,诗人心中想起什么呢,他发出了无可奈何的一声长叹。
这就逼出诗中关键的一语:“美人如花隔云端。
”“长相思”的题意到此方才具体表明。
这个为诗中人想念的如花美人似乎很近,近在眼前;却到底很远,远隔云端。
与月儿一样,可望而不可即。
由此可知他何以要“空长叹”了。
值得注意的是,这句是诗中唯一的单句(独立句),给读者的印象也就特别突出,可见这一形象正是诗人要强调的。
以下直到篇末便是第二段,紧承“美人如花隔云端”句,写一场梦游式的追求。
这颇类屈原《离骚》中那“求女”的一幕。
在诗人浪漫的幻想中,诗中人梦魂飞扬,要去寻找他所思念的人儿。
然而“天长地远”,上有幽远难极的高天,下有波澜动荡的渌水,还有重重关山,尽管追求不已,还是“两处茫茫皆不见”。
这里,诗人的想象诚然奇妙飞动,而诗句的音情也配合极好。
“青冥”与“高天”本是一回事,写“波澜”似亦不必兼用“渌水”,写成“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颇有犯复之嫌。
然而,如径作“上有高天,下有波澜”(歌行中可杂用短句),却大为减色,怎么读也不够味。
而原来带“之”字、有重复的诗句却显得音调曼长好听,且能形成咏叹的语感,正《诗大序》所谓“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即拉长声调歌唱),能传达无限感慨。
这种句式,为李白特别乐用,它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等等,句中“之难”、“之日”、“之水”从文意看不必有,而从音情上看断不可无,而音情于诗是至关紧要的。
再看下两句,从语意看,词序似应作:天长路远关山难(度),梦魂不到(所以)魂飞苦。
写作“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不仅是为趁韵,且运用连珠格形式,通过绵延不断之声音以状关山迢递之愁情,可谓辞清意婉,十分动人。
由于这个追求是没有结果的,于是诗以沉重的一叹作结:“长相思,摧心肝
”“长相思”三字回应篇首,而“摧心肝”则是“思欲绝”在情绪上进一步的发展。
结句短促有力,给人以执着之感,诗情虽则悲恸,但绝无萎靡之态。
此诗形式匀称,“美人如花隔云端”这个独立句把全诗分为篇幅均衡的两部分。
前面由两个三言句发端,四个七言句拓展;后面由四个七言句叙写,两个三言句作结。
全诗从“长相思”展开抒情,又于“长相思”一语收拢。
在形式上颇具对称整饬之美,韵律感极强,大有助于抒情。
诗中反复抒写的似乎只是男女相思,把这种相思苦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是,“美人如花隔云端”就不象实际生活的写照,而显有托兴意味。
何况我国古典诗歌又具有以“美人”喻所追求的理想人物的传统,如《楚辞》“恐美人之迟暮”。
而“长安”这个特定地点更暗示这里是一种政治的托寓,表明此诗的意旨在抒写诗人追求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
就此而言,此诗诗意又深含于形象之中,隐然不露,具备一种蕴藉的风度。
其二此诗首句“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如素愁不眠”,开篇造境,渲染了愁苦迷蒙的相思气氛,暮色低沉烟雾缭绕的景物特征使人感到一种深深的压抑之感,奠定了整首诗的悲凉调子。
夕阳斜暮,渐渐西沉,几簇花丛在低沉的暮色里显得朦朦胧胧,如被烟雾缠绕。
这种如烟似梦的感知显然部分来源于思妇的眼睛,来源于思妇被相思愁绪紧紧包裹的内心。
牵肠挂肚的相思使思妇所观所感的一切都带上了浓重的忧郁色彩,不独花朵,也非烟雾使然。
黑夜拉开帷幕,思妇却没有进入梦乡,对丈夫切切的思念使她辗转反侧无法成眠。
更可恼的,是那一轮明月,依旧发出如绢如素光洁皎然的光辉,透过孤独的窗棂,搅得多情人心绪难宁。
在这句诗中,代表着团圆的明月,因其特定情境而被诗人塑造成一个冷漠的、不解离人情怀的形象。
北宋晏殊《蝶恋花》有“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也是这个意思。
面对月色如水良辰美景,思妇却只能让他虚设,想起从前种种,一颗心久久不得平静。
虽然思念只是徒劳,却也心甘情愿,无心睡眠。
“日”与“月”在交替,白昼与黑夜在轮回,思妇的相思也像波浪中的小船,翻腾不息,相思之苦,也只有思妇最为明了。
诗人用“愁”字把这种感情明白地表达出来。
接下来诗人描写了无法安睡的思妇,只好在月下弹一曲哀伤凄美的琴瑟,在回忆和期待中与心上人夫唱妇随。
是有“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两句,琴瑟合鸣,鸳鸯凤凰都是用来喻指夫妻美满之意,诗人在这里互文见义,旨在表达思妇望夫心切而又无法排解的愁绪。
琴瑟都作为传情达意之物,至于“蜀琴”,更被人传说与司马相如卓文君的爱情故事有所关联。
但如今琴瑟独鸣,凤凰曲难成,原本以为可以白头到老长相厮守的一对鸳鸯,竟然也天各一方,思妇的伤情可想而知。
就连这思君念君为君弹奏的一首相思之曲,也无法令心上人听到,关山重重,天遥地远,纵有动听的音符,又弹于谁听呢
紧承这个疑问,作者继续写出,“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
曲中真意,绮丽动人,但此情此曲,却无人为我传递,思妇惆怅抱憾也于事无补。
只有忽发奇想,托明日和煦的春风飞往燕然,送到夫君的手里,带去我的相思。
燕然山远在塞北边疆,就算把相思曲寄到又能如何呢
范仲淹有诗云“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可做此诗的一个补充。
只要边疆未靖,那么重逢之念便是惘然。
只是思妇的一点聊胜于无的假想罢了。
但不管怎样,诗人的奇特想象仍然令人惊叹,思妇情之真、情之切,也令人为之唏嘘。
“忆君迢迢隔青天”独立成句,又承上启下,以青天的夸张比喻两人相隔万里,从而引出下文思妇回到现实,顾影自怜独自凄凉的描写。
这四句诗可以看作是同一个情形的表达,思妇揽镜自照,发现自己容颜憔悴,不禁悲从中来无法断绝。
“昔日横波目,今成流泪泉”是唐时名句,形象而巧妙、夸张而令人信服地写出了相思成空的思妇的哀伤之状。
曾经清澈如水明眸善睐的双眼,而今却成了流泪不止的两眼清泉,如此的想象和夸张让思妇的形象更具灵动的色彩,艺术之美感也更加深入人心。
如“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销得人憔悴”一样,令人为之动容。
“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一句则深得含蓄隽永之妙,以思妇的口吻直抒对丈夫的思念,与前一句相得益彰。
思妇不关心自己的容颜憔悴,也不担心自己双眼如泪泉,反而殷殷的希望,丈夫能够早日出现,哪怕他不相信自己切肤入骨的思念也无所谓,只要他早日归来,断肠人也就心满意足了。
所谓“不信”云云,无须深究,只是夫妻俩的窃窃私语,取镜相照,更是带有了闺房亲密的意味,显然,在诗人奇特的构思中,在思妇恍惚的思念中,一切又都进入了想象。
其三这首诗一题为《赠远》,一题为《闺情》,而《全唐诗》卷二十五把它与前两首收在一起,题为《杂曲歌辞·长相思三首》。
这首诗开头“美人在时花满堂,美人去后馀空床”两句诗,是写美人“在时”和“去后”心灵的巨大落差。
美人在时,鸟语花香,满堂生辉;美人去后,花儿凋落,只留下一张空空的床。
这里并不是说满堂真的有花儿盛开,而是因为有了美人的存在,心灵的花儿缤纷烂漫,姹紫嫣红。
有美一人在我堂,满室生辉留余香。
因为屋子里有美人的身影,有美人的言笑,有美人的步态,一切便鲜活起来,灵动起来,也便有了流动的气韵和色彩。
只因美人在侧,花是艳的,天是蓝的,风是柔的,雨是润的。
而今,物是人非,只有一张空闲着的床,再也不想去触碰。
诗人不言他物,只选择一张空床,来突出美人离去后的孤独寂寞,是很具匠心的。
看到床,他想到了什么呢
他大概想到曾经的床笫之欢,想到了美人的冰肌玉骨,想到了美人的温柔缠绵,想到了美人的娇羞软语吧。
美人在怀时,他度过了多少个销魂的夜晚。
良宵苦短,日高庸起,那相爱相守的一幕幕,而今,都化作了梦。
美人在时,越是幸福快乐,她离去后就越是孤苦和思念。
美人离开后,床上的绣被也被卷了起来,三年后还能闻到美人的余香。
香气缭绕不绝,而美人还没有回来。
多少相思,多少难眠之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其实不是那香气真的还在,那是相思者思念至极的嗅觉错乱。
被搁置了三年的空床,被卷起了三年的绣被,不可能会还留有香气。
花和床本是无情物,但一旦与自己喜欢的人有关,便涂抹上了感情色彩。
所以,杜甫才会有“感时花溅泪”。
《诗经·邶风·静女》中,那个年轻的男子等着心仪的女子,没有等着,抓耳挠腮之际,摆弄着女子送他的荑草,欣喜地吟唱到:“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在他的眼里,荑草美得出奇,但这并不是荑草真的很美,而是美人送给他的,饱含着爱意。
名家点评:明末清初文学家王夫之高度评价第一首诗道:“题中偏不欲显,象外偏令有余,一以为风度,一以为淋漓,乌乎,观止矣。
”长相思·长相思朝代:宋代作者:晏几道长相思,长相思。
若问相思甚了期,除非相见时。
长相思,长相思。
欲把相思说似谁,浅情人不知。
译文:长久的相思啊,依旧是长久的相思。
仿佛相思之情已占据了整个心灵,挥不去,抹不掉,割不断
只要一天不能相见,相思之苦就一天不能了结。
我的相思之情啊。
这镂骨铭心的相思之苦向谁诉说
那浅情的人哪里能理解我的相思之深,之切,之长赏析:此词纯用民歌形式,上下片均以“长相思”迭起,上片言只有相见才得终了相思之情;下片言由于不得相见,相思之情无处诉说,以浅情人不能理解自己的心情反衬自己一往而情深。
词的上片,一气流出,情溢乎辞,不加修饰。
“若问”两句,自问自答,痴人痴语。
要说“相见”是解决“相思”的唯一办法,这纯是痴语,痴心,可是,小晏却认认真真地把它说了出来,正是如黄庭坚《小山词序》所云“其痴亦自绝人”。
结句非同凡响,抒写了比相思不相见更大的悲哀。
“说似谁”,犹言说与谁、向谁说。
纵使把相思之情说了出来,那浅情的人儿终是不能体会。
浅情是深情的对面,多情的小晏却总是碰到那样的人,可是,当那人交暂情浅,别后又杳无音信,辜负了自己的刻骨相思时,词人依然是一往情深,不疑不恨,只是独自伤心而已。
下片四句,以“浅情人”反衬小晏相思苦恋之情,无奈和遗憾。
此词为作者词中别调,语极浅近,情极深挚,在朴直中自饶婉曲之致,缠绵往复,姿态多变,回肠荡气,音节尤美。
用对比的手法突出词人用情之深
关于月亮的古诗有哪些
除了秋思、长相思、静夜思。
李白的《古朗月行》,王维的《山居秋瞑》,王昌龄《出塞》
古诗长相思的诗意的
一、相思》作者:性德原文:一程,水一程,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注释:1、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
2、榆关:即今山海关,在今河北秦皇岛东北。
3、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
4、帐:军营的帐篷,千帐言军营之多。
5、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
风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风雪交加也。
6、聒(guō):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
7、故园:故乡,这里指北京。
8、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诗意:走过一条条山路,走过一条条水路,正向榆关那边走去。
夜深了,人们在帐篷里点灯。
晚上又刮风又下雪,声音嘈杂打碎了思乡的梦,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
二、《长相思》作者:李煜原文: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注释:1、重:量词。
层,道。
2、烟水:雾气蒙蒙的水面。
唐代孟浩然《送袁十岭南寻弟》中有“苍梧白云远,烟水洞庭深。
”诗句。
3、枫叶:枫树叶。
枫,落叶乔木,春季开花,叶子掌状三裂。
其叶经秋季而变为红色,因此称“丹枫”。
古代诗文中常用枫叶形容秋色。
丹;红色。
4、塞雁:塞外的鸿雁,也作“塞鸿”。
塞雁春季北去,秋季南来,所以古人常以之作比,表示对远离故乡的亲人的思念。
唐代白居易《赠江客》中有诗句:“江柳影寒新雨地,塞鸿声急欲霜天。
”5、帘:帷帐,帘幕。
风月:风声月色。
三、《长相思》作者:李白原文: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注释:1、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
2、络纬:昆虫名,又名莎鸡,俗称纺织娘。
3、金井阑:精美的井阑。
4、簟色寒:指竹席的凉意。
簟,凉席。
5、帷:窗帘。
6、青冥:青云。
7、渌水:清水。
8、关山难:关山难渡。
9、摧:伤。
诗意:长相思呵长相思,我们相思在长安,秋天蟋蟀常悲鸣,声声出自金井阑。
薄霜凄凄送寒气,竹席已觉生凉寒;夜里想她魂欲断,孤灯伴我昏暗暗。
卷起窗帘望明月,对月徒然独长叹;如花似玉美人呵,仿佛相隔在云端
青青冥冥呵,上是无边无垠的蓝天,清水渺渺呵,下是浩浩汤汤的波澜。
天长长来地迢迢,灵魂飞越多辛苦;关山重重相阻隔,梦魂相见也艰难。
长相思呵长相思,每每相思摧心肝
纳兰性德写的,关于写思念家乡的诗句有哪些?除了长相思
人生若只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 纳兰性德《词·拟绝词柬友》被酒莫惊春睡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 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 纳兰性德《临江仙·寒柳》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 纳兰性德《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 纳兰性德《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 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凉州词》和《长相思》都是古代描写出征的诗词,二者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
《长相思》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共有三首。
第一首诗通过描写景色,渲染气氛,抒写男女相思,似有寄意;第二首诗白描了思妇弹琴寄意、借曲传情、流泪断肠、望眼欲穿的情景,表现思妇对远征亲人的深情怀念;第三首诗以花和床为意象,赋予情感,抒写男主人公对心上人的思念。
这三首诗内容、形式、意境各有不同,都深刻地表现了离人的相思之苦,写得情真意切,缠绵悱恻,读来催人泪下。
其诗意隐然含蓄,具备一种蕴藉的风度。
《长相思》有三首:其一这首诗大致可分两段。
第一段从篇首至“美人如花隔云端”,写诗中人“在长安”的相思苦情。
诗中描绘的是一个孤栖幽独者的形象。
他(或她)居处非不华贵──这从“金井阑”可以窥见,但内心却感到寂寞和空虚。
作者是通过环境气氛层层渲染的手法,来表现这一人物的感情的。
先写所闻──阶下纺织娘凄切地鸣叫。
虫鸣则岁时将晚,孤栖者的落寞之感可知。
其次写肌肤所感,正是“霜送晓寒侵被”时候,他更不能成眠了。
“微霜凄凄”当是通过逼人寒气感觉到的。
而“簟色寒”更暗示出其人已不眠而起。
眼前是“罗帐灯昏”,益增愁思。
一个“孤”字不仅写灯,也是人物心理写照,从而引起一番思念。
“思欲绝”(犹言想煞人)可见其情之苦。
于是进而写卷帷所见,那是一轮可望而不可即的明月呵,诗人心中想起什么呢,他发出了无可奈何的一声长叹。
这就逼出诗中关键的一语:“美人如花隔云端。
”“长相思”的题意到此方才具体表明。
这个为诗中人想念的如花美人似乎很近,近在眼前;却到底很远,远隔云端。
与月儿一样,可望而不可即。
由此可知他何以要“空长叹”了。
值得注意的是,这句是诗中唯一的单句(独立句),给读者的印象也就特别突出,可见这一形象正是诗人要强调的。
以下直到篇末便是第二段,紧承“美人如花隔云端”句,写一场梦游式的追求。
这颇类屈原《离骚》中那“求女”的一幕。
在诗人浪漫的幻想中,诗中人梦魂飞扬,要去寻找他所思念的人儿。
然而“天长地远”,上有幽远难极的高天,下有波澜动荡的渌水,还有重重关山,尽管追求不已,还是“两处茫茫皆不见”。
这里,诗人的想象诚然奇妙飞动,而诗句的音情也配合极好。
“青冥”与“高天”本是一回事,写“波澜”似亦不必兼用“渌水”,写成“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颇有犯复之嫌。
然而,如径作“上有高天,下有波澜”(歌行中可杂用短句),却大为减色,怎么读也不够味。
而原来带“之”字、有重复的诗句却显得音调曼长好听,且能形成咏叹的语感,正《诗大序》所谓“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即拉长声调歌唱),能传达无限感慨。
这种句式,为李白特别乐用,它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等等,句中“之难”、“之日”、“之水”从文意看不必有,而从音情上看断不可无,而音情于诗是至关紧要的。
再看下两句,从语意看,词序似应作:天长路远关山难(度),梦魂不到(所以)魂飞苦。
写作“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不仅是为趁韵,且运用连珠格形式,通过绵延不断之声音以状关山迢递之愁情,可谓辞清意婉,十分动人。
由于这个追求是没有结果的,于是诗以沉重的一叹作结:“长相思,摧心肝
”“长相思”三字回应篇首,而“摧心肝”则是“思欲绝”在情绪上进一步的发展。
结句短促有力,给人以执着之感,诗情虽则悲恸,但绝无萎靡之态。
此诗形式匀称,“美人如花隔云端”这个独立句把全诗分为篇幅均衡的两部分。
前面由两个三言句发端,四个七言句拓展;后面由四个七言句叙写,两个三言句作结。
全诗从“长相思”展开抒情,又于“长相思”一语收拢。
在形式上颇具对称整饬之美,韵律感极强,大有助于抒情。
诗中反复抒写的似乎只是男女相思,把这种相思苦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是,“美人如花隔云端”就不象实际生活的写照,而显有托兴意味。
何况我国古典诗歌又具有以“美人”喻所追求的理想人物的传统,如《楚辞》“恐美人之迟暮”。
而“长安”这个特定地点更暗示这里是一种政治的托寓,表明此诗的意旨在抒写诗人追求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
就此而言,此诗诗意又深含于形象之中,隐然不露,具备一种蕴藉的风度。
其二此诗首句“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如素愁不眠”,开篇造境,渲染了愁苦迷蒙的相思气氛,暮色低沉烟雾缭绕的景物特征使人感到一种深深的压抑之感,奠定了整首诗的悲凉调子。
夕阳斜暮,渐渐西沉,几簇花丛在低沉的暮色里显得朦朦胧胧,如被烟雾缠绕。
这种如烟似梦的感知显然部分来源于思妇的眼睛,来源于思妇被相思愁绪紧紧包裹的内心。
牵肠挂肚的相思使思妇所观所感的一切都带上了浓重的忧郁色彩,不独花朵,也非烟雾使然。
黑夜拉开帷幕,思妇却没有进入梦乡,对丈夫切切的思念使她辗转反侧无法成眠。
更可恼的,是那一轮明月,依旧发出如绢如素光洁皎然的光辉,透过孤独的窗棂,搅得多情人心绪难宁。
在这句诗中,代表着团圆的明月,因其特定情境而被诗人塑造成一个冷漠的、不解离人情怀的形象。
北宋晏殊《蝶恋花》有“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也是这个意思。
面对月色如水良辰美景,思妇却只能让他虚设,想起从前种种,一颗心久久不得平静。
虽然思念只是徒劳,却也心甘情愿,无心睡眠。
“日”与“月”在交替,白昼与黑夜在轮回,思妇的相思也像波浪中的小船,翻腾不息,相思之苦,也只有思妇最为明了。
诗人用“愁”字把这种感情明白地表达出来。
接下来诗人描写了无法安睡的思妇,只好在月下弹一曲哀伤凄美的琴瑟,在回忆和期待中与心上人夫唱妇随。
是有“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两句,琴瑟合鸣,鸳鸯凤凰都是用来喻指夫妻美满之意,诗人在这里互文见义,旨在表达思妇望夫心切而又无法排解的愁绪。
琴瑟都作为传情达意之物,至于“蜀琴”,更被人传说与司马相如卓文君的爱情故事有所关联。
但如今琴瑟独鸣,凤凰曲难成,原本以为可以白头到老长相厮守的一对鸳鸯,竟然也天各一方,思妇的伤情可想而知。
就连这思君念君为君弹奏的一首相思之曲,也无法令心上人听到,关山重重,天遥地远,纵有动听的音符,又弹于谁听呢
紧承这个疑问,作者继续写出,“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
曲中真意,绮丽动人,但此情此曲,却无人为我传递,思妇惆怅抱憾也于事无补。
只有忽发奇想,托明日和煦的春风飞往燕然,送到夫君的手里,带去我的相思。
燕然山远在塞北边疆,就算把相思曲寄到又能如何呢
范仲淹有诗云“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可做此诗的一个补充。
只要边疆未靖,那么重逢之念便是惘然。
只是思妇的一点聊胜于无的假想罢了。
但不管怎样,诗人的奇特想象仍然令人惊叹,思妇情之真、情之切,也令人为之唏嘘。
“忆君迢迢隔青天”独立成句,又承上启下,以青天的夸张比喻两人相隔万里,从而引出下文思妇回到现实,顾影自怜独自凄凉的描写。
这四句诗可以看作是同一个情形的表达,思妇揽镜自照,发现自己容颜憔悴,不禁悲从中来无法断绝。
“昔日横波目,今成流泪泉”是唐时名句,形象而巧妙、夸张而令人信服地写出了相思成空的思妇的哀伤之状。
曾经清澈如水明眸善睐的双眼,而今却成了流泪不止的两眼清泉,如此的想象和夸张让思妇的形象更具灵动的色彩,艺术之美感也更加深入人心。
如“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销得人憔悴”一样,令人为之动容。
“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一句则深得含蓄隽永之妙,以思妇的口吻直抒对丈夫的思念,与前一句相得益彰。
思妇不关心自己的容颜憔悴,也不担心自己双眼如泪泉,反而殷殷的希望,丈夫能够早日出现,哪怕他不相信自己切肤入骨的思念也无所谓,只要他早日归来,断肠人也就心满意足了。
所谓“不信”云云,无须深究,只是夫妻俩的窃窃私语,取镜相照,更是带有了闺房亲密的意味,显然,在诗人奇特的构思中,在思妇恍惚的思念中,一切又都进入了想象。
其三这首诗一题为《赠远》,一题为《闺情》,而《全唐诗》卷二十五把它与前两首收在一起,题为《杂曲歌辞·长相思三首》。
这首诗开头“美人在时花满堂,美人去后馀空床”两句诗,是写美人“在时”和“去后”心灵的巨大落差。
美人在时,鸟语花香,满堂生辉;美人去后,花儿凋落,只留下一张空空的床。
这里并不是说满堂真的有花儿盛开,而是因为有了美人的存在,心灵的花儿缤纷烂漫,姹紫嫣红。
有美一人在我堂,满室生辉留余香。
因为屋子里有美人的身影,有美人的言笑,有美人的步态,一切便鲜活起来,灵动起来,也便有了流动的气韵和色彩。
只因美人在侧,花是艳的,天是蓝的,风是柔的,雨是润的。
而今,物是人非,只有一张空闲着的床,再也不想去触碰。
诗人不言他物,只选择一张空床,来突出美人离去后的孤独寂寞,是很具匠心的。
看到床,他想到了什么呢
他大概想到曾经的床笫之欢,想到了美人的冰肌玉骨,想到了美人的温柔缠绵,想到了美人的娇羞软语吧。
美人在怀时,他度过了多少个销魂的夜晚。
良宵苦短,日高庸起,那相爱相守的一幕幕,而今,都化作了梦。
美人在时,越是幸福快乐,她离去后就越是孤苦和思念。
美人离开后,床上的绣被也被卷了起来,三年后还能闻到美人的余香。
香气缭绕不绝,而美人还没有回来。
多少相思,多少难眠之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其实不是那香气真的还在,那是相思者思念至极的嗅觉错乱。
被搁置了三年的空床,被卷起了三年的绣被,不可能会还留有香气。
花和床本是无情物,但一旦与自己喜欢的人有关,便涂抹上了感情色彩。
所以,杜甫才会有“感时花溅泪”。
《诗经·邶风·静女》中,那个年轻的男子等着心仪的女子,没有等着,抓耳挠腮之际,摆弄着女子送他的荑草,欣喜地吟唱到:“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在他的眼里,荑草美得出奇,但这并不是荑草真的很美,而是美人送给他的,饱含着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