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说过的名言有哪些
為名魏征的一生也並非白璧無最讓人議論之處他曾經六次跳槽。
由於父親,魏征早年生活清貧,曾出家當過道士。
隋武陽郡丞元寶藏造反後,把魏征請出道觀,讓他參加了起義軍,擔任文書。
元寶藏給造反領袖李密的信件,大多由魏征起草,因此元寶藏歸降李密後,魏征也得到了李密的賞識,被任命為元帥府文學參軍,專掌文書卷宗。
一年之後,魏征隨兵敗降唐的李密來到長安。
歸降唐高祖李淵後,魏征自請安撫河北,獲准後,去河南浚縣勸說徐世績歸降唐朝。
不久,竇建德攻佔浚縣,魏征被俘,又當了竇建德的中書舍人。
後來竇建德兵敗,魏征二進長安,入太子李建成門下,任太子洗馬。
玄武門兵變後,最終跟了第六個主人李世民。
不斷地歸降,是魏征早期政治生涯的突出特徵。
「好女不嫁二夫,忠臣不事二主」,魏征的頻繁跳槽不僅在古代名臣中罕見,在奸臣隊伍裏也不易找到。
魏征跳槽的特點是,無一例外屬於被動跳槽,原「單位」破產被兼併,他就歸順新的主人。
這樣根據優勝劣汰的自然法則,最後到了最強的主人李世民手下。
魏征跳槽的特點之二是在每任領導手下都盡心竭力:在竇建德手下獻屯田墾植之策,使竇建德如虎添翼;在太子李建成手下,多次勸說李建成先下手為強,殺掉李世民;在李世民手下更是兢兢業業,嘔心瀝血地成為群臣的楷模。
魏征這樣的做法,難免被高尚人士譏諷,李淵、李世民都曾經當眾發表過鄙視他的言論,大意是說他「有奶便是娘」。
對此魏征也作了自我辯護,比如他為自己勸竇建德獻計屯田一事就做了很好的解釋:「民為國家之本,大唐天下波及四海,臣提出屯田墾植之策,受益的是百姓,富庶的是國家,兩軍對陣,百姓無辜,豈能因兵戈之爭而置百姓於水火
聖上向以愛惜民生而受萬民敬仰,即便夏王軍隊因此受益,但直正受益的是黎民蒼生。
所以,臣以為,不是臣為竇建德做事,而是臣通過竇建德為百姓做事。
」 照魏征的意思,他的跳槽,原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他盡忠的不是君,而是民眾。
魏征另一個醒目的特點是「直」。
中國古代的名臣勸諫君王,總是把一個簡單的建議用拐彎抹角、旁敲側擊的辦法使君王領悟,上朝議事像打啞謎一樣。
魏征的諫議卻不是這樣,總是直來直去,表達清楚、準確,但也會讓李世民十分惱火。
魏征死後,李世民親臨弔唁,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
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
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鏡矣。
」悼詞雖短,卻成為歷史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