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爱情语录 伤感语录 搞笑语录 名人语录 祝福语录 一句话语录 励志语录

孔子的教学主张的名言

孔子的那句名言阐明了他的启发式教学主张

首先 ,孔子通过“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直接强调了教师必须适时启发 ,即“必待”学生先学到出现“愤悱”后 ,教师才能去实施启发 ;其次 ,通过“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 ,强调教师必须适度启发。

同时还可看出 ,孔子提出适时适度的启发主张 ,强调的是教师不要包办学生的思考与学习 ,其目的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促进其智慧、能力的发展。

这两句都是阐明了他的启发式教学主张

关于孔子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名言

《论语》一书是孔门教学的实录,其中记载了孔子关于启发教学的至理名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谁给我3句最能体现孔子主张与智慧的名言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名言。

语出《论语·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迷惘。

郑玄注:罔,犹罔罔无知貌。

“殆”有两义:一为危殆,疑不能定。

一为疲殆,精神疲怠无所得。

当从前解。

此句可与“温故而知新”章合参。

近人杨树达注:“温故而不能知新者,学而不思也,不温故而欲知新者,思而不学也。

”(《论语疏证》)孔子首倡学思并重,对孔门弟子有很深影响。

如子夏言博学近思,《中庸》言博学慎思,都认为学思不可偏废。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名言。

语出《论语·为政》“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郑玄注:“不知可者,言不可行也”。

孔安国注:“言人而不信,其余终无可”。

朱熹说:“人面无真实诚心,则所言皆妄。

”(《朱子语类》卷二四)近人蒋伯潜区分信有二义:“说话必须真实;说了话必须能践言。

”(《语译广解》)孔子及后儒极重信,“言忠信,行笃敬”(《论语·卫灵公》)是孔门的处世原则。

讷于言而敏于行 孔子名言。

语出《论语·里仁》:“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包咸注:“讷,迟钝也。

言欲迟而行欲疾。

”朱熹引谢良佐注曰:“放言易,故欲讷;力行难,故欲敏。

”《论语》中尚有许多同义之句:“慎言其余,则寡悔”(《为政》)、“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里仁》)、“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等,均可反映孔子一以贯之之重行慎言思想。

参见“敏于事而慎于言”。

德不孤,必有邻 孔子名言。

语出《论语·里仁》:“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 听其言而观其行 孔子名言。

语出《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夜。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于予与何诛

’子曰:‘始吾予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

’”《说苑·尊贤》记孔子言曰:“夫取人之术也,观其言而察其行也……是故先观其言而揆其行。

”《大戴礼记·五帝德》:“子曰:‘吾欲以语言取人,于予邪改之。

’”也即此章义。

朱熹引胡氏注曰:孔子语听言观行,“特因此立教以警群弟子,使谨于言而敏于行耳。

”(《论语集注》)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名言。

语出《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孔文子,卫大夫。

“文”是他的谥。

朱熹注:“凡人性敏多学不好学,位高者多耻下问。

故谥法有以‘勤学好问’为文者,盖亦人所难也。

”(《论语集注》)又说:“古人谥法甚宽”,“孔文子固是不好,只此节此一惠,则敏学下问,亦是它好处”足见孔子“宽肠大度,所以责人也宽”(《朱子语类》卷二九)。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名言。

语出《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按字义,文,文采;质,质朴;彬彬,杂半之貌。

南宋朱熹《论语集注》:“言学者当损有余,补不足,至于成德,则不期然而然矣”。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礼,有质有文。

质者,本也。

礼无本不立,无文不行,能立能行,斯谓之中。

”孔子此言“文”,指合乎礼的外在表现;“质”,指内在的仁德,只有具备“仁”的内在品格,同时又能合乎“礼”地表现出来,方能成为“君子”。

文与质的关系,亦即礼与仁的关系。

于此一则体现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另一则反映了其一以贯之的中庸思想:即不主张偏胜于文,亦不主张偏胜于质;当不偏不倚,执两用中,而做到过点且属不易。

“子曰:‘虞夏之质,殷周之文,至矣。

虞夏之文,不胜其质;殷周之质,不胜其文;文质得中,岂易言哉

”(《礼记·表记》) 敬鬼神而远之 孔子名言。

语出《论语·雍也》:“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朱熹注:“专用力于人道之所宜,而不惑于鬼神之不可知,知者之事也。

”(《论语集注》)清刘宝楠则释此句为:“谓以礼敬事鬼神也”(《论语正义》)。

《礼记·表记》:“子曰:‘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

”结合上述孔子告樊迟语,可看出孔子持与夏人商人不同的鬼神观,并教樊迟从周道。

孔子在承认有鬼神的前提下,又提出对鬼神既不轻慢亦不要予以亲近,这与其在日常生活、社会活动中强调先人事,后鬼神(《论语·先进》:“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的态度相一致。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孔子名言。

语出《论语·雍也》,孔子答子贡问仁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朱熹《论语集注》:“以己及人,仁者之心也,于此观之,可以见天理之周流而无闲矣。

”清阮元《研经室集》:“为之不厌,己立己达也;诲人不倦,立人达人也。

立者,如‘三十而立’之立;达者,如‘在邦必达,在家必达’之达。

”此句犹言自己想要站得住也要使他人站得住,自己欲事事行得通也应使他人事事行得通。

是以体现孔子所倡导的“恕”之道,亦即关于“仁”的实践途径与方法。

以己所欲譬诸他人而成全之,系“恕”之高标准,即从积极意义上实践“仁”其低标准则是推己所厌及他人而不恶加,即从消极意义上实践“仁”(见《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察己知人,亦即承认他人之价值,关心他人之生存与发展,从又一侧面反映孔子思想的人道主义特征。

孔子的礼貌名言名句

孔子(公元551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籍宋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

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1、子曰:“不迁怒,不二过。

”2、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3、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4、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5、子曰:“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6、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7、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8、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9、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0、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11、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12、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于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13、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4、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15、子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16、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17、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哉

”18、子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19、子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20、子曰:“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21、子曰:“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22、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23、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24、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25、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6、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27、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①孔子建构了完整的“德道”思想体系:在个体层面主张“仁、礼”之德性与德行。

②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③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

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

④孔子的经济思想最主要的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与“富民”思想。

⑤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

⑥孔子在教学方法上要求老师“有教无类”、“经邦济世”的教育观,“因材施教”、“启发式”的方法论、注重童蒙、启蒙教育。

⑦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

其中“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

⑧孔子的美学思想核心为“美”和“善”的统一,也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⑨孔子治史思想的一个重要主张就是“直”,即研究历史要实事求是。

体现孔子智慧和主张的名言或短语 还有孟子的

孔子名言*、不愤不咎,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学而自习之。

*、敏于事而慎于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讷于言而敏于行。

*、德不孤,必有邻*、听其言而观其行。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敬鬼神而远之。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民无信不立。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君子成人之美。

*、其身正,不令而行。

*、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小不忍则乱大谋。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当仁不让于师。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匹夫不可夺志也。

*、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道不同,不相为谋。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

舍生而取义也。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孔子哲理名言:人生态度: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3、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4、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5、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6、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7、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

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做人格言:1、不学礼,无以立。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孟子名句精选:1、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6、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9、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10、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名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孟子•离娄上》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离娄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尽心上》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下》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孟子•滕文公》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故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

——《孟子•万章上》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其进锐者,其退速。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孟子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孟子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孟子事,孰为大

事亲为大;守,孰为大

守身为大。

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

孰不为事

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

守身,守之本也。

--孟子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

--孟子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孟子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孟子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孟子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孟子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


孔子的教学主张的名言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