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归宿的句子
清早,楼前那棵高高的大杨树梢上,悬挂了一只不知那儿飘来的风筝__五彩大金鱼,东摇西晃,摇摇欲坠。
快到了中午,我在窗前惊奇的发现,那只摇曳于树稍上的大金鱼,竟然随风飞舞起...2022-08-05【一】 秋空,纯净。
秋风,入怀。
蘸墨,画一笔秋,小池,残荷,乱石,秋雨,荷上一点朱砂,萧杀中便有了一点暖意。
静无人烟,归隐山林。
张爱玲说:不要认为我是个高傲的人,我从来不...2022-08-15人生就像蒲公英,看似自由,却都是身不由己。
云来雁往,为寻一场归宿。
错失了的幸福,就不要了,那不是幸福的归宿。
好好赶路把,还有下一站的幸福。
过去的,别留恋了。
得到的,好好珍...2022-06-30许多的错与失,都是因为不努力。
殊不知,一些冥冥中阻止你的,正是为了今天和明天,乃至以后的漫长岁月。
有时你以为的归宿,其实只是过渡。
而你以为的过渡,其实就是归宿。
时间是最厉...2022-03-31时间很短,天涯很远,往后的一山一水,一朝一夕,自己安静地走完。
倘若不慎走失迷途,跌入水中,也应该记得,有一条河流,叫重生。
这世上任何地方,都可以生长;任何去处,都是归宿。
...2022-01-31爱情的归宿是婚姻,同样道理,婚姻也是需要爱情做基...2022-03-02不管爱情,还是友情,终极的目的不是归宿,而是理解、默契是要找一个可以边走边谈的人,无论什么时候,无论怎样的心情...2022-01-23人的永恒归宿是家,比家更永恒的归宿是心灵。
不论找到什么样的美丽爱情,不论得到什么样的至上幸福,不论承受什么样的痛苦失恋,不论遭到什么样的厄运痛击,都不要丢失心灵这个永恒归...2022-08-26絮纷飞,徜徉凋零。
这是一场不属于归宿的游戏,在一个空旷的世界中迷失,在一种迷茫中淡忘。
冷漠成了最好的借口,爱到哪里都是圈套。
有种境地,与距离无关,与时间无关,甚至与是谁无...2022-07-27我只记得自己是个过客,忘记归宿,忘记留念一切。
游离的不是魂魄,是一个残喘而行的游子,只是一个叫做灵魂的主角。
轮回里的劫难与重生,经历了生生世世的回旋,告诉自己要丰盛而浓烈...
关于再见的唯美句子
这里面有很多你需要的句子:第十一章:栖息之谷——修身心态 2006-7-10 8:43:37 交易不是知识的学习,交易永远是修炼场, 人性的一切弱点在这里暴露无遗。
成功的交易者是技巧、心态和德行的统一,三者不可分离。
交易的最高境界是无我,无欲、无喜、无忧、无恐惧。
成功的交易者总是张着两只眼, 一只望着市场,一只永远望着自己。
任何时候,最大的敌人,就是你自己。
校正自己,永远比观察市场重要。
——摘自一位股市网友的帖子 华尔街有句名言:“平庸的交易者用技术交易,顶尖的交易者用信念交易”。
精典,让我们记往这句话,不断去重复加深或许会有好的结果。
是啊,道理人人懂,就是难做到,知易行难!淋漓尽致的在这里得到体现。
相对来说性格理性的较易成功,性格感性的要困难的多。
期货就是修炼和锻造性格最残酷最有效的场所,知行合一是吾辈的最高境界.我相信只要是有自控能力并勇于克服弱点的人,就可以最终通过不同的方式:长线或短线,来达到此一境界。
期货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它不应是生活的全部。
别被迅速致富冲昏头脑,我们真正该关切的是一切“真实”的事物,包括事业,亲人,好友和美好的时光等,在生活中,努力地保持内心的一份宁静。
这些都远比投资获利更重要,人生短暂,生命只有一次,时间才是我们最大的财富。
最重要的是控制自己,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首先必须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能够控制自己按正确的思路、正确的方法、正确的原则、正确的手段、最佳的心里状况参加投资活动。
大道至简,道理好懂,知识也好掌握.难就难在怎么控制自己,有的人为此走了一辈子。
关键的是坚持不懈一贯执行,是自我控制,是心手合一,是言行一致。
——摘自一位期货网友的网页 是啊,身在职场的职业经理人,与身在股票市场、期货市场的职业人士是何等的相似
假如我们每个人都能日常做到,身在世故之中,心在世故之外。
富贵、钱财、功名不贪,而淡然处之。
来则受之,去则听之,逆事至而识以为魔,美事至而认以为幻。
外不自矜,内不自持,随遇而安,从容自得,逍遥自在,修心心不驰,修性性自定。
认真理路,勇往直前,抛开鼎炉之说,纯从心性动静中下功夫,——这将是我们职业经理人身心修炼的最高境界。
“一个人最幸福的事是什么
一是能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变成职业;二是通过对职业规律的掌握、控制而实现人生的理想。
这两点我们都拥有了,我们就是最幸福的人。
” 本文是《职业经理人十大心态修炼指南》的最后一篇。
写到这里,笔者喜忧参半,心情复杂,——不知自己的付出,对风雨兼程之中的各位职业经理人朋友是否有所帮助。
一阵茫然之际,冥冥之中,仿佛豁然开朗。
先人的智慧之光透过深邃的苍穹翩翩而来。
现整理于此,与各位共享共勉。
这些人生修炼大法,有些看起来似乎有些矛盾,但仔细品味,我们又可能体悟出另外一些道理来。
一、《大学》的修炼之道 《大学》一曰“大人之学”,二曰为政之学。
有三种含义:一是指成年之人,可以在社会上立足,因此需要知书明理,通晓人生之道;二是指充实而有光辉的伟大人格,可以在社会上表现道德芳表,修己治人,风动草偃,以平天下为最高目标;三是指为政之人,“孰为大
政为大。
”因此,“大学”之道也可以说是为政之道。
这三种含义并不冲突。
所以《大学》主张:“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 1、《大学》之道——内圣外王之道 《大学》着重阐述了个人修养与社会政治的关系,提出了宋儒称作“三纲领”和“八条目”的理论思想。
三纲领和八条目是儒家实现“内圣外王”的根本方法。
“内圣”意即“内求于己”,也就是“八条目”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外王”表示“外用于世”,指的是“八条目”中的“齐家、治国、平天下”。
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正是表达了“内圣外王”的精义所在。
2、修身的“三大纲领”——修身的基本原则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
”其意义简释如下: 1)明德 是任何人都禀受于天,至灵而不污染的本性,它能够与天地相沟通。
“明明德”是肯定人类与生具有灵明的德性,现在要加以彰明,使之自觉。
人之行善避恶,并非社会规范所外加的义务,却有内在本然的基础。
道德实践的价值是由内而发的,人性是向善的。
2)亲民 是在明晓自身本性的善德之后,帮助其他人去除污染心灵的东西,使他们同样能够达到与自己同样心灵纯洁的境界。
觉悟“明明德”此一天生能力之后,就须“亲民”,亲者新也,日新又新,使自己无时无刻不在行善之途上前进。
人生的一切变化生灭,唯有在遵循内心向善的要求、日新其德方面,可以永远做个新人。
3)至善 是指心灵获得最大程度的自由,达到自然与事物发展相统一的境界。
“明明德”和“亲民”的一切方向是“止于至善”。
以“止于至善”为方向或目标,等于是永无止境的期许。
3、修身的“八大条目”——修身的方法步骤 “八条目”是《大学》所说的修养方法,它是有顺序的,相互为条件的序列。
每一个条目,都以前一个条目为条件,而它们本身都是以“修身”为根本,前四条是“修身”的方法,后四条是“修身”的必然社会结果。
《大学》是如此论述“八条目”的:“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姐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奇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
知至而后意诚。
意诚而后心正。
心正而后身修。
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
”其意义简释如下: 【1】格物 格,就是确实研究清楚。
“格物”就是要求人们亲历其事,亲操其物,即物穷理,增长见识。
在读书中求知,在实践中求知,而后明辩事物,尽事物之理。
【2】致知 就是求为真知。
从推致事物之理中,探明本心之知。
如一面镜子,本来全体通明,只被事物昏蔽,暗淡不清,现在逐渐擦去灰尘,使恢复光明,有了真知。
所谓知,指道德意识而言,知既至,则能明是非、善恶之辨,闻见所及,胸中了然。
物格而后知至。
【3】诚意 就是要意念诚实。
知既尽,则意可得而实,发于心之自然,非有所矫饰,自然能做到不欺人,亦不自欺,在“慎独”上下功夫,严格要求自己,修养德性,知至而后意诚。
【4】正心 就是要除去各种不安的情绪,不为物欲所蔽,保持心灵的安静。
意不自欺,则心之本体,物不能动,而无不正。
心得其正,则公正诚明,不涉感情,无所偏倚。
故意诚而后心正。
【5】修身 就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只有自身的品德端正,无偏见,无邪念,才能为人民所拥护。
修身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功夫的落脚点,又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始发点。
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
【6】齐家 就是要经营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只有教育好自己的家庭成员,才能教化人民。
【7】治国 就是要为政以德,实行德治,布仁政于国中。
君主要像保护初生的小孩那样保护人民,以至善之德教化人民,使人民除旧布新,日新又新。
统治者要使仁、敬、孝、慈、信的仁爱之风充满全国,国治而后天下平。
【8】平天下 就是要布仁政于天下,使天下太平。
平天下最重要的是要求君主具有“洁矩之道”,即以度己之心度人的高尚崇高品质,作为人民的榜样。
由于平天下是多方面的,这就要求君主尊老兴孝,敬长兴悌,恤孤爱民,布行仁政。
君主要实行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坦诚至公,以德为本,举拔贤臣,提倡忠信,开源节流,以义为利,如此则能臻天下太平的境界。
《大学》说:“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此八条目中,“修身”是根本。
前四者是“修身”的基础和方法,后三者是“修身”的目的。
格物在于明辨事物,只有明辨事物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有了认识才能意念诚实,然后才能思想端正。
只有具备了以上的条件,自身的修养才能提高。
自身的修养又是治理国家的必要条件和前提,由此才能治理好自己的家庭,也才能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最后达到天下大治。
《大学》作为儒家思想的总纲领,造就了后代儒家对社会的关心和参与精神以及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即“内圣”与“外王”之道。
4、心安理得的“六大过程”——科学决策与心理修炼的程序 《大学》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其意义简释如下: 1)知止——明确原则,理清期许 “止”指“归宿”、“立场”。
“知止”即对目标、归宿和自己的原则立场有明确了解。
对佛教而言,“止”为梵文奢摩他的意译,又译“止寂”、“禅定”,指通过坐禅入定,扫除妄念,专心一境,达到寂静的境界。
与“止”相对的范畴为“观”,为梵文毗婆舍那的意译,也被译为“智慧”,是在“止”的基础上发生的,指集中详细观察思维预定的事物和义理,获得某种功德和智慧。
2)有定——站稳立场,坚定不移 “定”是定向。
朱子《大学章句》解“定”字说:“知之,则有定向”。
知止指对归宿有明确了解,则已经是“志有定向”的。
所以,“定”字应指坚定不移。
“知止而后有定”即是说,能对归宿有明确的了解,然后方能坚守不移。
3)能静——动机纯正,心不妄动 “静”是静心。
朱子《大学章句》释“静”字说:“静,谓心不妄动”。
对于“静”,《礼记》云:“人生而静,天之性也。
”《论语》也说:“仁者静”。
道教的北派全真道认为清静是修道的基础,故奉《清静经》为玄门日诵课之首,经云:“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 4)能安——身心安详,从容有度 “安”是随处而安稳。
朱子《大学章句》释“安”字为“安,谓随处而安”。
《管子。
内业》进一步谈到“安”和“静”、“定”的密切关联:“天主正,地主平,人主安静。
”又曰:“圣人与时变而不化,从物而不移,能正能静,然后能定。
”再曰:“正心在中,万物得度。
”最后则是“德成而智出”。
5)能虑——思虑周到,驱除偏见 “虑”是思考精审。
朱子《大学章句》释“虑”字为“虑,谓处事精详”。
6)能得——合理选择,心安理得 “得”有完成、达成的意思。
朱子《大学章句》释“得”字为:“得,谓得其所止”。
5、“慎独”——自我修炼的最高境界 何谓“慎独”
《大学》解释说:“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其不善,而著其善。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
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慎独”所要表明的是在闲居独处、没有别人监督的情况下更要谨慎地反省自我,进行实践性道德修为,因为诚与不诚、欺与不欺,虽发于内心,但必然会表现出来。
朱熹对此解释说:“独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也。
言欲自修者知为善以去其恶,则当实用其力,而禁止其自欺……不可徒苟且以殉外而为人也。
然其实与不实,盖有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独知之者,故必谨之于此以审其几焉。
”这实际上是提倡一种道德自律,把修己作为自我主观意识较强的一种修养行为,不完全依赖于外界条件的约束,也不自欺欺人地借修为的幌子而专做给别人看,钓名沽誉,这些都是个体修为中的大忌。
这一点完全体现了《大学》的理论特点,重视内心道德的严格自律,调节自我情感,坚持所选择的修养之道。
后世大儒对“慎独”都是非常看重的,明代王阳明、清代曾国藩等都对此有过精辟的见解。
在现代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关系中,“慎独”仍是一条非常重要的道德要求和人生修养原则。
从修身过程和步骤而言,知道“德”、“行”都应该“止于至善”的水平上,就要凝神定志。
能做到坚定心神志向,才能静下心来,排除杂念的干扰。
能静下来,才能安于所处环境、条件,不因富贵而放逸心志,不因贫困而隳堕心志。
做到了安,才能专心思考问题,通过思考而有所理悟,分明是非,也就是有所获得了。
依是而行,有非即去,达到完善自我的修养目的。
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结局,都是有序不紊的,即有本末、终始、先后。
修身的“知→止→定→静→安→虑→得”的顺次也是不可不知的,循序渐进,才能有成。
对于儒家的修身学问,梁启超先生有着高度而精确的概括:“儒家哲学,范围广博,概括起来,其功用所在,可以《论语》‘修己安人’一语括之,其学问最高目的,可以《庄子》‘内圣外王’一语括之。
做修己的功夫做到极处,就是内圣。
做安人的功夫做到极处,就是外王。
至于条理次第,以《大学》上说得最简明;所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就是修己及内圣的功夫;所谓‘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安人及外王的功夫。
” 曾仕强先生对此也有高论:“修己、安人都能够日新又新,这是个人道德修养的最高目标。
管理者以修己为第一纲领,从自身内部的修治做起,由格、致、诚、正,然后层层扩大,齐家、立业、治国,推到平天下。
所有决策,悉依止、定、静、安、虑得的历程,时刻不忘安人为第二纲领。
秉持光明正大的理念,执经达权,以不停滞的精神,适时调整而权宜应变,是第三纲领。
这种管理之道,就是中国管理哲学的精义。
” 综观《大学》一书,以简练而内涵丰富的语言涵盖了早期儒家人学思想的精神内涵,揭示了儒家理想人格修为的一般过程。
“三纲领”引导人们注重修为目标;“八条目”指示人们修为应该怎样做。
“八条目”的内容是一个由内到外、相互关联、不能任意颠倒的统一的整体,是一个穷尽内圣外王之道的思想理论体系。
它以“格物”为起点,以“平天下”作为其奋斗目标。
尽管《大学》中使用的这些范畴都带有浓厚的伦理色彩,但在具体的道德修养和社会道德实践中却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对调适人们的心态、稳定社会关系、保持思想上的连贯性都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
朱熹如此推崇《大学》正是看到了它对稳定社会、重塑道德人格所具有的重要价值潜力。
职业竞争归根到底是个人品格和能力的竞争,也就是职业经理人个性品牌的竞争。
能力可以通过学习与实践获得,而品格则必须经过伴随终生的个人修炼方能至真至美至善。
职业经理人只有内修品格,外练能力,内外兼修,知行合一,才能达到内圣外王的境界,才能达成经天纬地的事业。
二、《中庸》的修炼之道 “中庸之道”,中国古代儒家所提倡的一种道德实践的原则和处世待人的方法。
最早提出“中庸”概念的是孔子。
“中庸”一词承载着世人对处世原则的恪守降临在两界凡宇。
孔子“中庸”思想的本意是:“去其两端,取其中而用之。
”也就是去除偏激,选择正确的道路。
它体现的是端庄沉稳、守善持中的博大气魄,宽广胸襟,和“一以贯之”的坚定信念,是具有永久的真理性和现实主义的伟大思想。
然而两千五百年后的今天,新兴人类们更多的赋予了这个词语以贬义。
“中庸之道害我们国人不浅。
”,“世风日下,中庸横行。
”诸如此句不绝于耳。
中庸之道成了老好好、无原则、无主见和随波逐流的代名词,实在是我们的先人所没有想到的。
这恐怕与我们这些年来,忙于学习和引进西方的大师圣经,而对先人的大智慧缺乏了解甚至几乎忘却有关。
1、中庸之道概述 中庸之道,是手持两端,不偏不倚。
不偏的前提是手持两端,就是最激进和最保守的意见都要顾及到,然后达到不偏不倚的最佳效果。
孔子的中庸思想,有其内在的逻辑:“尚中”是中庸的逻辑起点,“时中”是中庸的内在本质,“中正”是中庸的规范准则,“中和”是中庸的理想目标。
“尚中”的基本内涵是“无过无不及”,“时中”的基本内涵是“无可无不可”,“中正”的基本内涵是“礼义”,“中和”的基本内涵是天人和谐之美。
其中,“尚中”观念为传统所固有,为孔子所继承。
“时中”、“中正”及“中和”的观念是孔子对传统“尚中”观念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孔子中庸思想的核心之所在 2、尚中——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 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又给《四书?中庸》加注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
平常也。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就是不要偏激,不要走极端,不要不及,也不要过头。
庸,就是保持一颗平常心。
中,就是要人们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个度,不要偏激,保持一颗平常心,人心才会平稳,社会才会稳定。
中,就是贫穷也不要心浮气躁,富贵也不能为富不仁;中,就是做平民不要低三下四,为官不要专横跋扈;中,就是做人要不卑不亢,不左不右;中,就像孟子说得那样,“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联系我们目前浮躁的现实社会,难道我们不需要这样的“中”吗
3、时中——审时度势,与时俱进 “与时偕行”,“动静不失其时”,也就是“时中”。
“时中”,即“中”而因其“时”,“时”而得其“中”。
得其“中”,所谓经也;因其“时”,所谓权也。
有经有权,故能变通。
此所谓“变通者,趣时者也”。
变通趣时,即变化日新。
能趋时变通,即是“识时务”。
而识时务,能日新,就可以常保通泰。
此所谓“日新之谓盛德”(系辞传)。
也就是识时务者为俊杰。
4、中正——恪守规范,正心正身 孔子说:“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就是说,过分恭敬,而不约之以礼,就未免劳倦;过分谨慎,而不约之以礼,就难免流于胆怯懦弱;过分敢作敢为,而不约之以礼,就难免盲动闯祸;过分直率,而不约之以礼,就难免尖酸刻薄。
恭敬、谨慎、勇敢、直率,本来都属于人的好品德,但孔子认为,如果发挥不当,或不用礼来约束,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很明显,在这里,“礼”是成就人之恭、慎、勇、直四德而使之适中的规范原则。
也就是我们现在的职业道德规范和职场游戏规则。
同时,孔子很强调“正”,如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
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身正”就是行为合于礼。
由“正身”,孔子进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张,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就是要以礼为规范,衡量人们的等级名分,以使人们的等级与其名分相当。
名分相当,就合乎礼,也就是“正”,就是名正言顺,以身作则,不越位,不缺位。
5、中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和而不同”,就是求同存异,恰到好处。
孔子说:“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
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
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昭公二十年)这是孔子评论郑国著名政治家子产的“临终遗言”时所说的一段话。
据《左传》记载,子产临死前,曾告诉他的接班人子大叔说,为政的关键,在于针对不同的对象,或宽或猛,宽猛适中。
孔子称这种宽猛相济所达到的适中状态为“和”。
6、控制情绪,和谐共赢——小不忍则乱大谋 “喜怒哀乐之末发。
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 人们的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这叫做“中”,表露出来但符合常理,这叫做“和”。
“中”是天下的根本;“和”是天下共同遵循的道理。
到达了“中和”,天地便在自己的位置上运动了,而万物都开始生长发育了。
为人处世的过程中,作为履行职业责任的职业经理人,在一些特殊场合和一些特殊的人与事上,必须做到隐忍不发,含而不露,喜形不能于色,愠怒不能于外。
否则,小不忍则乱大谋,不仅可能会祸及公司的重大利益,也可能会危及自己的职业生涯和锦绣前程。
曾国藩的“忍”功世人皆知。
“吾服官多年,亦常在耐劳忍气四字上做工夫也”,这是他的心得。
在收敛低调中做人,在挫折屈辱中做事,在巧与周旋中攀升,“让一让,六尺巷”,退一步海阔天空,大丈夫能忍难忍之事,这就是曾国藩。
但是,他的“忍”并不是一味的强忍,而是善忍、会忍,当忍则忍,不该忍则不忍。
对皇上、太后,以及满蒙亲贵的猜疑、排挤、冷落、出尔反尔和种种不公,曾国藩一忍再忍,一忍到底,但对误国误军、贪婪无度而又加害于他的人,则“是可忍,孰不可忍”,或拍案而起参人一本,或拔剑而起势不两立。
他的一生有起有落、有荣有辱,但没有抟扶摇直上九霄,也没有一失足掉进深渊。
虽然没有片段的精彩,却有整体的绚烂,总能启动平抑机能,在高潮时削去波峰,在低潮时填平谷底。
7、诚信为本——至诚诚己,厚德载物 《中庸》说:“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
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中庸》又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与天地参就是与天地并列为三,说明是人的思想品德智能的无比高尚。
这种无比高尚的境界是逐步达到的,而关键的一步,就是要“至诚”,因为只有至诚,才能充分发挥自己固有的天性,也就是天地无私之性,能尽自己之性就能尽他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就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就能参与天地化育。
当然这仅是作者的推理,不一定全是事实,作者据此立论而已,但它说明了至诚的作用过程。
“诚人”必先“诚己”,就是说,要想让别人“诚”,必须自己先做到“诚”,而且永远做到“诚”。
《中庸》接着说:“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
”随着“诚”的不断深化,随着“成物”的不断扩大,诚的主体的道德修养也日益增进,由博而厚,由博厚而高明。
“博厚配地,高明配天”,于是“与天地参”的境界达到了,也就是《易经》乾坤二卦所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的君子风度和魅力所在。
8、择善固执,金石为开——“诚”的修炼过程 那么,诚的修养主要有哪些过程呢?《中庸》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提出了学、问、思、辨、行五字,而且分别提出学必博、问必审、思必慎、辨必明、行必笃的要求。
审、慎、笃是个态度问题,只要认真、刻苦,也就不难做到。
但博学和明辨不光是态度,主要是个下功夫的问题了,所以《中庸》说:“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就是说,别人下一个功夫,你下上百个功夫,别人下十个功夫,你下上千个功夫,尽管人的资质,体力是不一样的,有强有弱,但有了这种己百己千的精神,也就无不可至了。
这就肯定每一个人都可以“致中和”,只要有心,功夫不愧有心人,功到自然成。
《中庸》说:“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于是,“择善固执”一词成为儒家的处世原则。
但是,有些人误会了“固执”的意思,以为那是顽固而不知变通;同时又以为“择善”是选择自己所认定的善,由此形成封闭而自大的心态。
幸好孟子及时出现,以他的言行做为“择善固执”的见证。
择善需要灵活的智能,固执有赖过人的勇气;智能加上勇气,同时还以“仁义”为其核心,然后才有可能走向至善的境界。
作为职业领导者都讲究“择善固执”和“从善如流”的领导艺术。
所谓“择善固执”,就是指认定目标不予放弃,坚持不懈。
它是圣人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真知睿智的勇气。
所谓“从善如流”,就是指待人虚怀若谷,善于听取各方意见,并及时消化。
领导若无“择善固执”,决策必将动摇不定,前瞻后顾;领导若无“从善如流”,必将处事执迷不悟,刚愎自用。
晚清权臣李鸿章的误国就是因为他在“择善固执”上出现了心误,陷入了思维误区而没有警醒。
他错就错在“择善固执”选错了对象,错在对敌人讲“诚”。
李鸿章早年也是一条血性汉子,敢爱敢恨,敢作敢为。
例如,他曾因为恩师曾国藩待友李元度不公而毅然脱离曾府,也曾因常胜军统领戈登不服管制而除其军权。
面对外国列强,李鸿章疾呼:“吾辈如果不迅速求富求强,那么中国将以什么来自立呢
” 李鸿章之所以后来越活越窝囊,主要是因为他误信了曾国藩的一席话。
一次,曾国藩问李鸿章怎样与洋人交涉,李回答不管洋人说什么,只同他打“痞子腔”。
曾沉默了很久说:“依我看来,还是在于一个‘诚’字。
洋人也是人,只要以诚相待,一定会受感化的。
”李鸿章欣然接受,此后与洋人交往无不以“诚”字当先。
心误导致政误。
李鸿章一味强调对洋人讲诚信,却不力求洋人对他讲诚信,这是他最大的心误
所以,李鸿章在主持晚清外交的20多年中,凡事以妥协为宗旨。
例如,在处理1875年至1876年的“马嘉理事件”中,李鸿章明知英国理亏,却为了“了事”而签订了《烟台条约》。
在处理1885年的中法冲突时,李鸿章又不顾中国军队在越南大败法军的事实,签订了《中法新约》。
而在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更是丢掉了台湾
对于朝野批评,李鸿章既不退缩,也不辩驳,因为他认定这是必要的妥协。
因为不能“从善如流”,他由“择善固执”变成了一意孤行
如果能听取各方面意见,以从善如流确保择善固执,他就有可能像林则徐、左宗棠那样,成为一名真正的爱国者。
9、见机行事,实事求是——认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