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人的诗经句子
遇淑 [yù rén bù shū]遇人不淑,指女子一个品质不丈夫。
出自《诗经·王风·中谷》:“有女仳离,条其啸矣。
条其啸矣,遇人之不涉淑矣。
”现在泛指所结交的人不好。
[1]中文名遇人不淑注音yù rén bù shū出处《诗经·王风·中谷有蓷》解释指女子嫁了一个品质不好的丈夫成语资料 听语音【解释】淑:善,美。
也可以说没有遇到适合自己的另一半。
【用法】作谓语;含贬义。
【结构】紧缩式【同韵词】神情恍惚、豕窜狼逋、妙语连珠、韫椟未酤、乘虚迭出、东冲西突、和氏之璧,隋侯之珠、罪不胜诛、屋下作屋等[2]【谜语】坏老公[2]成语故事 听语音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有诗描写女人的艰难生活,谈到女人要真正认识一个人很不容易,如果错嫁一个负心人,生活就会不幸福,直到最后被丈夫遗弃,她只有痛苦地叹息自己遇人不淑。
[2]成语举例 听语音◎谁知彩凤随鸦度,遇人不淑遭摧残。
(清·陈春晓《卖花婆》)[2]◎我的一个女友青这段时间正忙于进行她的第四次离婚,说到自己的婚姻,女友似乎并没有反省自己的意思,她反复给我们说的一句话是:运气不好,每次都遇人不淑。
之后是一个苦笑。
古代女子胸部是什么样的要照片
女性胸部健美标准是、柔软、并且富有弹性代文人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了对女子身体发肤的描写。
古代文人眼中女性的乳房,具有一种抽象的意味,但是从中还是可以总结出他们对女子乳房美的要求,主要有: 一、丰满肥硕 母系社会中,原始人类对女性的崇拜表现对女性乳房夸张性的描绘。
奥地利出土的,制作于新石器时代的《维伦堡的维纳斯》是一个圆雕;这个雕像有些令人迷惑不解:首先是她的头部,没有五官和脸部,只有一些线条似乎是对头发的象征性暗示;她的身体比例极为不协调,两条腿非常弱小,而胸部和臀部却被描绘的十分夸张,似乎整个雕像只是为了表现这两个硕大无比的胸部和乳房。
而法国出土的《捧牛角杯的女人》,也有同样的倾向。
这反映了当时的原始人对他们所认为的女性美的界定,包含他们对女性美的认识:胸部必大,臀部必肥。
中国的上古时代对肥美也有着天生的嗜好,这和中国古人对整个人体以硕大为美,有着直接的关系。
例如《诗经·泽陂》里就曾写道:“有美一人,硕大且卷。
……有美一人,硕大且俨。
”《楚辞》里《大招》篇里又有这样的词语来形容美人:“丰骨微肉”、“曾颊倚耳”,骨头少而细,肉却要很多,以致于出现了双下巴;自然而然,美人的胸部丰腴肥满是无疑的了。
到了唐代,盛大的“大唐气象”统领一切,美人也是以丰腴为美。
唐玄宗的贵妃杨玉环就是典型的胖美人,还被称为中国“四大美女”之一,有“环肥”之说。
唐朝的美女不但身体肥满,胸部也是很丰满的,并且女性还喜欢穿低领的衣服,以显露出丰满的胸部。
当然,中国古代也并不是总崇尚丰腴肥美的体型,如东晋时候的顾恺之画的《女史箴图》中,就体现出魏晋南北朝时对女性“瘦骨清像”的形象的认可;可是,由画中看的出美女的胸部仍不失丰腴,曲线更接近于现代女性追求的曼妙体型。
宋元明清时期,时代风尚有一度大大转变,追求纤弱清秀、瘦骨嶙嶙。
《红楼梦》中弱不禁风的林黛玉的形象倍受推崇,但不足以代表整个古代社会对胸美的看法;朱彝尊在上面的词里就用了“巫峰”一词来形容女子的乳房,既然可以用山峰来形容胸部,可见他认为美的乳房不是一平如掌的。
清朝的董以宁所写的词《沁园春·美人乳》中也有对女性胸部丰满的赞美,“漫说酥凝,休夸菽发,玉润珠圆比更饶”,“当年初卷芳髫,奈坟起逾丰渐欲高”。
西方的许多国家,虽然也曾经出现过一些以平胸为美的时期,如,清教徒强迫女性穿紧身胸衣,使胸部看起来平坦,呈现清新童稚的轮廓;17世纪西班牙的年轻女性用铅板压胸部等。
但正如明清时期崇尚清瘦病态的美一样,都非大势所趋,以胸部丰满为美,总是在千回百转之后又占据主流审美趋向。
到了现代,人们仍是以丰满为美。
被鲁迅戏称为专写三角恋爱或多角恋爱的“三角小说家” 的张资平是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
他对女性的胸部有许多描写,这些描写的词汇主要有,“膨大的”、“丰满的”、“高耸的”、“白胖的”、“肥满的”,与中国古代的主体审美观相一致。
现代小说大家茅盾在《动摇》中写孙舞阳的一段这样写道:“这天很暖和,孙舞阳穿了一身淡绿色的衫裙;那衫子大概是夹的,所以很能显示上半身的软凸部分……”茅盾眼中的美胸是“凸”起来的,可见是丰满的。
20世纪,人们对胸部的审美要求也屡次发生变化。
但最终,丰满的乳房一直占据审美的颠峰地位。
时至今日,丰满的乳房仍是众多女性的最爱,这与自古以来的胸部审美观关系至为密切,日益红火的隆胸手术就受到这种审美观的巨大影响。
二、白净可人 在中国,白色一直深受着人们的青睐。
古代对美女的很重要的一条要求就是要白。
我们在很多文学作品中,都可以找到直接或间接以“白”来描写美貌女子的句子。
诸如,《古诗十九首》中的“纤纤出素手”、“皓腕卷轻纱”、“珠环约素腕”、“纤纤擢素手”、“素腕参差举”,都是盛赞了女子的“素”、“皓”,即“白”的特点。
再有,“肌肤若冰雪”,“肤若堆雪”,“肤如凝脂”,“皓齿”等等一大批词汇,无不是以“白”为女子美的特点。
更有甚者,魏晋南北朝时期男性也以肤白为美。
何晏就面色极白,有“傅粉何郎”之说。
肤“白”的确引领了一个个时代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