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中作者细望泰山,情由景生,胸怀激荡的句子是
《望岳》中,作者细望泰山,情由景生,胸怀激荡的句子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中作者细望泰山,情由景生,胸怀激荡的句子是什么
会当凌绝顶,一山小。
全诗如下: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 曾 同: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五岳之首泰山的景象怎么样
在齐鲁大地上,那青翠的山色没有尽头。
大自然把神奇秀丽的景象全都汇聚其中,山南山北阴阳分解,晨昏不同。
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涤;看归鸟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
一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显得渺小的群山。
描写月亮的诗句有哪些
楼主我帮你找了几个,你看一下,不是原创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此句色彩对比鲜明,落霞是绚丽的,多重的,孤鹜是清淡的,单一的,落霞是自上而下的,孤鹜是自下而上的,秋水长天,天水相接,浑然一体,远近、上下、立体式的展现出一幅深秋江天图.此外,动静结合.动写“落霞”、“孤鹜”,动写“秋水”、“长天”,使人的视野中出现一幅绚丽的“江边初晴”的画面.另外句中有对,对中又有对.“落霞”与“孤鹜”对,“秋水”和“长天”对,他们结合在一块儿又是对仗.作者登高望远的畅快之情并没有直接的宣泄出来,而是寓情于景,使整句变得意境深远,让人回味无穷,从而成为千古绝唱.(落霞孤鹜齐飞 秋水长天一色)《滕王阁序》的写景颇有特色,作者精心构画,苦苦经营,运用灵活多变的手法描写山水,体现了一定的美学特征。
1.色彩变化之美 文章不惜笔墨,浓墨重彩,极写景物的色彩变化。
如“紫电清霜”中的“紫电”,“飞阁流丹”中的“流丹”,“层峦耸翠”中的“耸翠”,“青雀黄龙之轴”中的“青雀”“黄龙”无不色彩缤纷,摇曳生辉。
尤其“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一句,不囿于静止画面色彩,着力表现水光山色之变化,上句朴素淡雅,下句设色凝重,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之句。
2.远近变化之美 作者采用恰当的方法,犹如电影的拍摄技术,由近及远,构成一幅富有层次感和纵深感的全景图。
“鹤汀凫渚”四句写阁四周景物,是近景;“山原旷其盈视”二句写山峦、平原和河流、湖泽,是中景;“虹销雨霁”以下则是水田浩淼的远景。
这种写法,是《滕王阁序》写景的最突出特点,体现了作者立体化的审美观,把读者带进了如诗如画的江南胜境,读者和景物融为一体,人在景中,景中有人。
3.上下浑成之美 “层峦耸翠”四句,借视角变化,使上下相映成趣,天上地下,城里城外,相与为一,不可分离,体现了作者整齐划一的审美观。
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写景名句,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构成一幅色彩明丽的美妙图画。
4.虚实相衬之美 “渔舟唱晚”四句,即凭借听觉联想,用虚实手法传达远方的景观,使读者开阔眼界,视通万里。
实写虚写,相互谐调,相互映衬,极尽铺叙写景之能事。
总之,《滕王阁序》一文的写景颇具匠心,字字珠玑,句句生辉,章章华彩,一气呵成,使人读完后犹如身临江南水乡,难怪韩愈情不自禁地称赞说:“江南多临观之类,而滕王阁独为第一。
”嗯,最后祝楼主学业顺利哈
古诗词中“月”的意象可以有哪些含义
月一意象在诗人们中有着多种不同的意幽美、自由、纯洁、美好、永恒凉、悲惨、悲欢离合等等,无不表达。
月亮的不同意蕴,形成不同的审美意境,烘托出诗人们的不同情怀。
一、以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在恬淡闲适、乐观旷达的人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成了清幽雅致、悠闲自在的代名词。
在不少古诗词中,文人墨客常常以明月来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超脱旷达的情怀。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是一幅多么幽雅、明净而又充满情趣的画面啊
在这里,一切都显得自在安然、新鲜活泼,洋溢着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隐逸山水间的飘逸情怀。
又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在这首诗中,月亮以动态的形式出现,一个“惊”字打破了宁静,唤醒了一个息息相通的世界。
在这夜静春山空中,一轮明月的出现,更加渲染了清幽与雅致
其它咏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的古诗词还有很多,如: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万丈生白毫”(苏轼《和子由中秋见月》);“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前赤壁赋》)等。
二、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在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者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或是寄托恋人间的苦苦相思,或是蕴含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无限思念。
在众多的咏月古诗词中,这一类是最多的。
从月相的形态及其变化来看,圆月如盘,团团圆圆;残月如勾,残缺不全。
月亮圆了又缺,缺了又圆,自然勾起人们的想象和联想。
宁静的月夜里,沐浴着清幽柔和的月光,人们很容易陷入沉思,展开遐想,产生缠绵而渺远的情思。
离家在外的人,仰望明月,思绪常常飞越空间,想起同在这一轮明月照耀下的故乡、亲人、朋友。
李白《静夜思》中的乡情,就是这样生发出来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当诗人“举头望明月”时,一缕乡思便从心头油然升起了。
这样一个乡思引动的过程,不但人们很容易理解,而且不少人都亲自体验过,这就突破了诗人与读者之间因生活经验不同可能产生的感情上的隔膜,因而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
诗中的月亮已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
李白的诗作中,有大量都是咏月的诗歌,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只到夜郎西”(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帏望月空长叹”(李白《长相思》);“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等。
其他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的古诗词还有很多,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杜甫《八月十五夜月》);“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的《苏幕遮》);“江南月,如镜复如钩。
似镜不侵红粉面,似钩不挂画帘头,长是照离愁。
”(欧阳修《望江南》);“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欧阳修《生查子》);“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吕本中《采桑子》);“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几家夫妇同罗帐,几家飘零在外头
”(南宋民歌《月儿弯弯照九州》)等等,真是举不胜举。
三、以月渲染凄清的气氛,烘托孤苦的情怀在失意者的笔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引发了许多失意文人的空灵情怀,寄寓了文人墨客的身世感伤和流离之苦。
1、在不少古诗词中,月亮这一意象也常常是诗人触景伤情的媒介。
如李白的《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表现上看,是写诗人在花下与月、影相伴、相舞、相酌成欢的美好情景。
实则是诗人用这美好的情景来反衬出自己内心的孤寂与悲苦。
而这一切,皆因月起。
若无此月,诗人恐怕也不会有此感伤。
又如杜甫的《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墙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
天地一沙鸥。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这一句写出了一幅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的雄浑情景与浩瀚气势。
通读全诗,我们会很容易发现本诗是写诗人垂暮之年漂泊的凄苦景况。
而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诗人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凉心情,以乐景抒哀情。
2、在不少古诗词中,月亮这一意象常常是诗人哀思的借托,是诗人心境的写照。
如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此诗前两句写出了一幅残阳暮日的悲壮情景;后两句则写出了一幅明星弯月的凄清景象。
这两幅景象虽美,但一个“可怜”揭示了诗人真实的情感。
暮时风景固然壮阔,然已近黄昏;夜时情境纵然美丽,独无人欣赏。
以美景写哀景,哀意之深实在难以言喻。
月在此,早已不可与诗相分离了。
3、在不少古诗词中,月亮这一意象的出现,常常将诗人的内心悲苦上升到一个极高境界。
如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其三)》:“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诗人用“环佩空归月夜魂”这一句写出了一幅极度悲凉的情景,令人读到此句便感伤万千,月在此,功不可没。
又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诗中所描绘的意象全是诗人在船舱里看到、听到、感觉到的,所有这些都触发着诗人远游的孤独、思乡的愁绪,使他不能入睡,秋深,夜静,西天的上弦月渐渐落下去了,天色变得漆黑,此情此景,使诗人越发感到凄凉难耐。
其它咏月渲染凄清的气氛,烘托孤苦的情怀的诗词不还有很多:如“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俱杯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月兆)楼饯别校书叔云》);“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白居易《琵琶行》);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等。
四、以月蕴涵时空的永恒那高悬于天际的月亮,也常常引发诗人们的哲理思考:明月亘古如斯,跨越时空,而相比之下,人生是多么的短暂和渺小。
在他们的诗歌中,月亮这一意象成了亘古不变的象征和世事变迁的永恒见证。
李白《把酒问月》中有:“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明月亘古如斯,而相比之下,人生是多么的短暂,这几句诗句将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读来意味深长,荡气回肠。
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本诗开篇便用“秦时明月汉时关”勾勒出一幅极为壮阔的月夜之景,纵横历史,时空交错,物是而人非。
本诗表面上看写月夜的美景与对李广老将军的推崇之情,实际上,诗人以李广自喻,抒发了自己欲建立像李广一样的丰功伟业,但却因为小人的陷害而无所作为的无奈与悲凉之情。
月在此,成了跨越时空的见证人。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有:“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江月年年如此,人物代代无究已,诗人从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一种欣慰。
苏轼《前赤壁赋》中有:“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千百年来,诗人们对明月、新月倾注了不少感情去歌咏她
情由景生,景由情变。
人心好,景色美;人心灰暗,景也灰暗。
景色自在人心中
面对亘古的月亮,不同的诗人,不同的环境,各有不同的感受,都把自己独特的感受写出来,绘景寓情,便有不同的吟月诗词。
五、历代文人墨客钟情于月的文化探源1、从文化渊源上看,月文化源远流长。
在远古时代,民间就流传着许多关于月亮的传说,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
中国民间有赏月的传统习俗,赏月赋诗唱和,更是文人雅士的交游活动之一。
据有关专家考证,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盛于唐宋。
至唐代已出现登台观月、泛舟赏月、饮酒对月等活动。
至宋代,民间中秋赏月之风更加兴盛。
节日里有祭月、拜丹、赏月、吃月饼之俗。
据《东京梦华录》对北宋京都赏月盛况有这样的描写“中秋夕,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我连坐至晓”。
2、从月亮的亮度和质感上看,月光虽明亮,但与太阳的光辉相比,她仍然显得有些清幽,不像太阳那样让人感到温暖,有时甚至让人感觉有些凄清、悲凉。
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的《鸟鸣涧》),一轮明月的出现,更加渲染了春山的清幽与雅致,烘托出清幽宁静的意境。
又如:“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杜甫《咏怀古迹》)“环佩空归月夜魂”这是何等的凄惨悲凉,读到此句便让人感伤万千,月在此,功不可没。
3、从月亮的特征来看,尽管人们身在不同的地方,但看到的月亮都是相同的。
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句都是和这一特性有关的,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看着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诗人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的友人,此时此刻他也和我望着同一轮明月。
诗人思念远方的友人,以至于彻夜难眠,埋怨长夜漫漫。
这与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绝,隔千里兮共明月”如出一辙,自然浑成,意境雄浑壮阔;再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人借这轮同照两地的明月,来传达自己对朋友的一片真心,通过诗人的艺术想象,无知的月亮,就这样成为了李白与王昌龄心灵之间的纽带。
4、从月相的形态及其变化来看,圆月如盘,团团圆圆;残月如勾,残缺不全。
月亮圆了又缺,缺了又圆,自然勾起人们的想象和联想。
碧空如洗,圆月如盘,人们在尽情赏月之际,会情不自禁地想念远游在外、客居异乡的亲人。
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又如“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等得团圆是几时
”(吕本中《采桑子》);“月子弯弯照几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几家夫妇同罗帐,几家飘散在他州
”(南宋民歌《月儿弯弯照九州》)等。
弯弯的月牙儿的残缺形象与夫妻别离、飘散的孤苦形象交互辉映,催人泪下。
求几首苏曼殊的写得好的诗词,只要几首经典的,外带一点赏析
七绝·本事诗 》春雨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
芒钵无人识,踏过樱几桥
三百年来的诗人,最爱是曼殊。
曼殊的作品,最爱是此篇。
此篇于曼殊而言,正如《锦瑟》之于义山——都是压卷之作,都是身世之感,都是言有尽而意无穷。
此诗易解,四句不过是两层意思:前二句写思乡之情,后二句写身世之感。
而故国之思与飘零之感,又浑然交织,全无半点隔断。
起首一句,七个字是三种意象:春雨;楼头;尺八箫。
三种意象,简简单单的陈列,譬如三面墙,围起一个空间,留给人无限的想象。
这三种意象乃是最好的诗料——春雨朦胧,不知是谁家的楼头,吹起了一片箫声。
春雨易让人惆怅,箫声入耳,撩拨起的便是无边的乡愁了。
果不其然,接下来的一句,诗人便说起乡愁。
当时,诗人流落在异国他乡的日本。
尺八是日本的箫,樱花是日本的国花,这两样都是对处境的点明。
日本的箫,在式样上与中国的不尽相同,但一样是作诗的好材料。
箫与笛,在中国诗歌里有着神奇的魔力,它们是乡愁的催生剂。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诗云:“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云:“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曼殊写此篇的时候,潜意识里或许受他们的影响。
由箫声而及乡愁,是旧诗常见的模式,但本篇并不因此减色。
玫瑰和玫瑰总是相类,我们并不因此减少一分爱。
关于“春雨”、“尺八箫”和“浙江潮”,尚有几句可以交代。
《燕子龛随笔》(二九则)云:“日本尺八,状类中土洞箫,闻传自金人。
其曲有名《春雨》,阴深凄惘。
余《春雨》绝句云:……”。
相传,日本僧人乞食,常吹尺八箫。
曼殊流宕异国,心境近于乞食之僧。
乞食箫中,最凄惘者,莫过于《春雨》一曲,故曼殊于此曲最是萦怀。
“春雨”固然是曲名,但在篇中,毋宁解作实景。
若于篇中,拘泥“春雨”只是曲名,则神色顿减。
读此诗,当知《春雨》是何种曲子,又不可拘泥其只是曲子。
《断鸿零雁记》(第二十章)云:“……更二日,抵上海。
余即入城,购僧衣一着易之,萧然向武林去,以余素慕圣湖之美,今应顺道酬吾夙愿也。
既至西子湖边,盈眸寂乐,迥绝尘寰。
余复泛瓜皮舟,之茅家埠。
既至,余舍舟,肩挑被席数事,投灵隐寺,即宋之问‘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处也。
”“浙江潮”,即自宋之问诗中来。
《断鸿零雁记》是曼殊带有自传性质的作品,写于日本归来之后。
武林是自古灵秀地,更兼有宋之问佳句添采,曼殊何日能忘之
故自异国归来,第一站便奔此地。
《断鸿零雁记》是记已归之事,《春雨》诗则写未归之思。
总而言之,“浙江潮”于曼殊而言,是梦绕魂牵的埋骨地。
“归看浙江潮”,正是狐死必首丘之意。
而“浙江潮”者,乃名震天下的钱塘潮,是激情和力量的象征。
故“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是壮语,“归看浙江潮”亦是壮语。
全诗之悲,不掩此句之壮;此句之壮,更增全诗之悲。
三四句,则由故国之思转入身世之感。
芒鞋破钵是点明自家的僧人身份。
僧人自然只能是一双草鞋、一个破钵,走千村、求万户地讨生活。
“踏过樱花第几桥
”究竟走过了多少桥梁道路,记不清了。
当然,诗人未必如此凄惨,以至于要化缘乞讨。
这两句只是极力渲染身世的凄楚而已。
“芒鞋破钵”与漫天樱花之间又是何其的不相称
一片绚烂美丽的背景里,走来的便是这样一个地老天荒无人识的行脚僧。
背景的绚烂,将主人公的潦倒反衬得异样的显目。
“踏过樱花第几桥
”又似从小山词中来。
小山《鹧鸪天》词云:“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
”“杨花”换成了“樱花”,不变的是梦境和诗情。
几百年前的词人小晏,是个多愁多病多情种;几百年后的诗人苏曼殊,亦复如是。
小晏《临江仙》词又云:“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
”诗人总是敏感于飞雨落花交织成的梦境,该篇首句的“春雨”、末句的“落花”不正透漏出这一信息么
漫天花雨中,走来一个芒鞋破钵的诗僧,正是梦幻一般的意境呀
樱花是极美丽绚烂的一种花,但花期却太短暂,不消半个月的时间,便在风雨中凋零了。
我们震惊于她的绚烂,痛心于她的凋零。
她是美的极至,却不能永驻,一如我们美好的青春、美好的人生。
生命一如飞雨落花的梦境,美丽,然而短暂。
短得触目惊心。
以至于让我们怀疑她的存在,以为她只是梦境,不曾真实。
为我们留下这美丽篇章的诗人,也只在人间度过三十五个春秋,便在贫病之中永远的走了。
曼殊是诗人中的诗人,他用诗篇来抒写生命,亦用生命来诠释诗篇。
诗人的诗篇与生命,相互应证。
记得曾问朋友:樱花是什么样的一种感觉
朋友回答:繁花如梦缀浮生。
真是感动极了。
忽然想起北岛的两句诗:“路啊路,飘满红罂粟。
”苏曼殊」这个名字,当今年轻一辈当有「天外来客」之感。
不过粤曲爱好者或会对「情僧苏曼殊」为题之戏曲留有记忆,资深影迷也会对五十年代由吴楚帆、紫罗莲演的粤语片「断源零雁记」有多少印象,查此片便是改编来自苏曼的自传式同名小说。
近日兴记了对苏曼殊其人其事其文的热潮,尤其是在中国大陆。
用google.com的搜索引擎以「苏曼殊」search一下,马上便找到几百个网页可供参考,整本的「断鸿零雁记」也可以逐章下载阅读。
苏曼殊出生在清末,算起来是「上上个」世纪的人了,生平简述如下:苏曼殊,小名三廊,香山(广东中山)人,光绪十年(1884)年生於日本横滨。
父亲是广东茶商,母亲是日本人。
五岁时苏曼殊随父亲回广东。
苏曼殊十二岁时便在广州长寿寺出家,青年时代即学识渊博,灵慧敏捷。
此后,苏曼殊到东京早稻田大学学习,并利用假期到泰国、斯里兰卡等国游历,学成后回国,在日本期间,参加国中国留学生的爱国组织,倾向民主革命。
苏曼殊没有受过长期的正规教育,但能诗文、善绘画、通英、法、日、梵多种文字,和陈独秀、柳亚子等文学泰斗交往甚密。
苏曼殊英年早逝,於1918年病逝於上海,年仅34岁。
上星期一,布市孙灵之女士的府上,几个学术界同好组成了小小的雅集,由恰巧莅临布市讲学的美国俄勒冈大学叶红玉教授带领,讨论苏曼殊这个传奇人物。
参加者有昆大的叶富强和黎志刚两位教授,本报作者陈栋华、孙女士和笔者。
苏曼殊是僧人;佛教要求人摒弃情欲,认为情欲带来人的苦楚,苏曼殊则是世间少有的多情之人,「情僧」的称号,道出了基本矛盾。
他佛理深湛,但一生渴望被爱而不得、嗜吃未能持素而被逐出师门,他追求灵魂的清静却多与俗家人士为友,甚至支持革命运动。
他并非圣贤,受的是凡人的矛盾和痛苦,这才是他可爱的地方。
苏曼殊著作不多,除了几本薄书之外,未有巨著留传,但对当时的年轻人起了很大的影响。
叶红玉教授分析他最近受到大陆读者重视的原因,主要是他追求个性解脱的经历使今日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人感到共鸣。
跟著我分发「断鸿零雁记」的一段给大家研究一下。
这是苏曼殊自传性质甚强的爱情小说,内容描述他与日本少女静子的恋爱悲剧。
当年被老一辈视为大胆至极的作品,但使千万的青年学子著迷,如饥似渴的狂读。
请看以下一段(第十六章节录)……静子垂头弗余答。
少选,复步近余胸前,双波略注余面。
余在月色溟蒙之下,凝神静观其脸,横云斜月,殊胜端丽。
此际万籁都寂,余心不自镇;既而昂首瞩天,则又乌云弥布,只馀残星数点,空摇明灭。
余不觉自语曰:“吁
此非人间世耶
今夕吾何为置身如是景域中也
”余言甫竟,似有一缕吴绵,轻温而贴余掌。
视之,则静子一手牵余,一手扶彼枯石而坐。
余即立其膝畔,而不可自脱也。
久之,静子发清响之音,如怨如诉曰:“我且问三郎,先是姨母,曾否有言关白三郎乎
”余此际神经已无所主,几於膝摇而牙齿相击,垂头不敢睇视,心中默念,情网已张,插翼难飞,此其时矣……余言甫发,忽觉静子筋脉跃动,骤松其柔荑之掌。
余如其心固中吾言而愕然耳。
余正思言以他事,忽尔悲风自海面吹来,乃至山岭,出林薄而去。
余方凝伫间,静子四顾惶然,即襟间出一温香罗帕,填余掌中,立而言曰:“三郎,珍重。
此中有绣负梨花笺,吾婴年随阿母挑绣而成,谨以奉赠,聊报今晨杰作。
君其纳之。
此闲花草,宁足云贡
三郎其亦知吾心耳
”余户闻是语,无以为计。
自念拒之於心良弗忍;受之则睹物思人,宁可力行正照,直证无生耶
余反复思维,不知所可。
静子故欲有言,余陡闻阴风怒号,声振十方,巨浪触石,惨然如破军之声。
静子自将笺帕袭之,谨纳余胸间……我用文学的观点发表了几项意见:首先这段文字的描写方法在当时实在是很大的突破,比诸同期流行的爱情小说如玉梨魂(徐枕亚著)、社会小说如九命奇冤(吴趼人著的梁天来故事)、政治小说如官场现形记(李伯元著),在技巧上不知超越了多少。
这段文字即有心理描写(情),又有环境描写(景),一时写情,一时写景,瞬息间情景交融;景随情移、情由景生。
作者更用第一人的叙事观点,使读者代入了故事的主人翁去感受当时的情景。
此外,他的描写时则用远观法,时则用近观法,当中又名有远近程度之分别。
我们读这一段,有如在看电影中的远景、中景、近景、大特写镜头互相推拉、加上旁述及对白的烘托,令人拍案叫绝
了解背景的话也许可以好理解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