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爱情语录 伤感语录 搞笑语录 名人语录 祝福语录 一句话语录 励志语录

描写当今中华民族的词及句子

“中华民族”这个概念自产生到当今的历史是怎样的?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指中国五千年历史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并得到不断创新发展,有益于下代的优秀道德遗产。

概括起来就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习惯的总和。

它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

它也是我国人民两千多年来处理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的结晶。

一、立志报国民族精神。

民族自古崇尚“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杀身以成仁”的民族气节。

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精神,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

历史上,中国屡遭外敌入侵,国破则家亡,使人们的爱国之情强烈地表现出来,并升华成为国献身的情操和精神,因此出现了岳飞的“精忠报国”、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孙中山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爱国主义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前进的巨大力量。

二、主张建立和谐协调的社会人伦关系。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强调建立一种和谐协调的人伦关系。

主张“义以为上”,“以义统利”,“先义后利”,要求“见利思义”,“见得思义”。

“义”是指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利”是指个人利益。

强调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强调个体对整体的道德义务。

这是一种植根于社会文化的群体精神,进而扩展到整个民族和国家的集体主义精神。

三、倡导“仁爱”的人道主义精神。

提倡“仁者爱人”,孟子提出“君轻民重”的思想。

这种要求一切人都要用“仁爱”之心去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的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最具有人民性的道德遗产。

四、提倡基本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实现人生理想的步骤和模式。

这种为人处世的基本道德观念,是人类进行物质生产活动和自身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人们共同生活的起码的行为准则。

它正确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它是人类社会道德关系的具有科学性的优秀的遗产。

传统道德一般都是在社会稳定时发挥作用,而社会剧烈变动时则缺少用武之地,正所谓“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

古人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历史证明,儒家伦理往往在太平盛世发挥它稳定社会、缓和矛盾、调节人际关系的社会功效。

当代中国已进入相对稳定的和平发展时期,社会稳定、政治稳定是中国的大局。

为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团结合作、共同努力。

其中,道德建设无疑是重要的精神基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抓手。

一个社会能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道德建设水平的如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

加强道德建设必须承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道德从来就是现实性与历史性的统一。

社会主义道德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沃土,是传统美德的延续和升华。

承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接中华传统美德,就是要以中华传统道德的背景为基础,把传统道德中的这些符合时代要求,有助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内容承接下来,推广到全体人民中去。

梁启超在《新民说》一书中曾说:“中国要想建设一个新国家,必须先要有新民。

新民是不同于旧时的中国人,必须要具备几个条件,最必须的条件就是公德。

”在新的经济、政治、文化变革推动下,当今社会的道德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一些新领域、新趋势。

进行道德建设既要大力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道德文化的优秀传统,也要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优秀成果,还要激发人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创造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道德、新观念。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发扬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优良道德。

中国传统美德规范、引导着人们的行为和精神追求,同时又在新时代人们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必须使之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形容中国的成语大全

地大物博壮丽河山水锦绣中华波澜壮万里河山山如此多娇湖光山色 江山如画 山光水色 名山大川千山万水 绿水青山 巴山蜀水 水秀水秀山明 气壮山河 锦绣河山 气壮山河波澜壮阔 江河行地 江山如故 江山如画江天一色

关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我眼中的中国传统美德作文题: 我眼中的中国传统美德拾金不昧、勤劳勇敢、忍辱负重、孝行天下、自强不息、助人为乐……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有人说,在当今经济社会下,许多观念要变化了,这些美德也落后于时代了。

对此,你有何感想

请以我眼中的中国传统美德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标题自拟,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我们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代代传承的美德。

比如:敬业乐群、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趣,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昂扬锐气,富责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政风范,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广阔胸襟,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等等。

请以“美德”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标题自拟,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思路点拨】我眼中的中国传统美德是一个独词题,中国传统美德是论述的对象,而关键是要说出我眼中的,即有自己的认识,自己的思考,这是很重要的。

而对中国传统美德能否认识全面、准确,则尤其重要。

如果写成议论文,就要论述中国传统美德的方方面面,也可以重点写其中的某一种美德;如果写成记叙文,就可以对其中某一种美德进行场景虚拟、人物对白的设计。

甚至可以采用创新文体,如2000年高考以诚信为话题的《患者吴诚信的症断报告》之类的佳作。

【佳作展台】在我眼中的中国传统美德有一位母亲比母亲更母亲,那便是我们的祖国--中国。

她,在漫长的岁月里,孕育了长青的山川,长碧的江水,也培育出千千万万的孩子--中国人。

作为一个中国人,可堪自豪的事物实在太多了。

我们勤俭而诚恳,友善而勇敢,这是叫亿万炎黄子孙倍感骄傲的传统美德。

(开头两段,第一段扣住传统--漫长,第二段扣住美德。

入题快。

)勤,是中国传统美德中最闻名于世的。

中国人以农立,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农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长年累月辛勤地劳动,以汗水换来硕硕丰成,造福子孙后代;同时也因为勤,加上极富锲而不舍的研究精神,中国人创造了四大发明、圆周率、浑天仪、《本草纲目》等等智慧结晶,在人类历史上写下了极其光辉的篇章。

(此段说勤,引用的诗句体现勤,四大发明等说明勤的结果。

)中国人是勇敢的,有傲气的。

南宋名将岳飞以精忠报国的信念,燃起了他那不屈不挠的强烈爱国心志,为国家,为民族抛头颅,洒热血,奋勇抗敌,保卫河山;民族英雄文天祥,少有大志,终不肯向元人投降,最后从容就义。

他曾说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是何等壮烈感人的豪语

他们的忠义能与日月争光,在民族史册上,烙下了不朽的印迹

中国人爱国,对自己的国家有着非笔墨可形容的深感情。

爱国诗人陆游在遗作《示儿》中写道: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他对死亡泰然处之,临终时还念挂着国家民族的安危,是多么可敬可佩啊

北宋著名文学家及政治家范仲淹,忧国忧民,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充分反映出他以天下为己任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高贵情操。

翻开中国历史,这样为国家、社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物比比皆是,林则徐、孙中山、周恩来等等,真是数之不尽。

(此两段说爱国,例举的人物都是历史上的爱国人物,议论中有强烈的感情,用语形象,如燃起了他那不屈不挠的强烈爱国心志。

)孝道也是中国传统美德中的代表,它根植在人心。

卧冰求鲤黄香暖席的故事,广受传颂。

而古诗里的人物花木兰更是家喻户晓,她为免老父再受征战沙场的痛苦,决心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孝女。

反观现今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渐疏离,变得淡薄、冷漠,这些奠基在利益上的人际关系,缺乏彼此的互谅关怀,完全没有温情可言;而家庭不和、子女忤逆引发的伦常悲剧,差不多每天都可在报纸上读到,在新闻报导中儿女一朝飞黄腾达后,便对父母置之不理,任由父母风餐露宿的事已屡见不鲜;人们的浮夸作风,自以为是、吊儿郎当的处世态度随处可见,实际上,这种人是名副其实的井底之蛙,常不可一世地自我吹嘘,对他人的才华不屑一顾,甚至冷嘲热讽,完全不明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道理,这的确是现今社会的一大哀歌。

(此两段说孝,先说根植在人心,再反观现今的社会,写得简洁。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若这些社会弊病越来越多,越积越深,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我们固不能想象,也不敢想象。

我认为,中国传统美德是医治社会弊病的灵丹妙药。

在这个时代,有重新提倡其价值的必要,以廓清社会歪风,为年青的新一代培养优良的品行、淳朴大方的风度,重见我国道德文化的光芒。

(此两段说现实意义。

)【点评】本文是非常规矩的议论文,按照引出话题--分析话题--解决话题的思路,详细讨论了有哪些传统美德,这些美德有何现实意义。

文章择要介绍了三种传统美德:勤爱国孝。

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一些社会弊病,作者认为传统美德能够医治。

但遗憾之处是,作者没有具体讲哪些社会弊病,这样,文章的力量就略微有点削弱。

精段妙语1、美德犹如耳鸣是的,有一种声响,自己听到就足够了。

美德是茫茫大漠中的一棵坚韧的小草,它勇敢地栖身绝地给人以希望;美德是农场上的一只蜣螂,默默地还农场以清洁而不为人知;美德是云中的一粒水珠,在电闪雷鸣中悄悄渗入土地,奉献自己,滋养生命。

美德不一定要做到惊天动地,美德不一定要使你的名字传遍大江南北。

美德在你心中,不在别人的眼里。

美德犹如耳鸣,自己听到就足够了

2、每一种美德都是智慧任何一种美德都可以和聪明无关,可是聪明却至少需要依赖一种美德,不然就蜕变成了狡猾、奸诈、可悲的所谓小聪明。

所有的道德都是美好,所有的美德都是智慧,聪明的人不明白;古人还讲呢,大智若愚,井蛙何曾可相语与天。

良知尚存的世人哪,千万莫轻慢了你自己的良知与道德,那可是你真正的生命和财富。

3、美德是灵魂的力量。

当你独自默默地省视自己内心珍存的美德时,你就像在夏夜的山村仰望着纯净深蓝天空的灿烂星星,油然从心灵深处涌出清泉一样的欣慰。

这是你心灵绿草茵茵、鲜花灿灿的阳光地带,是你灵魂美妙的栖息地。

你的一言一行都是在灌溉这些绿草,你的一举一动都是培育这些鲜花,于是,你心灵里美德的绿草,你心灵里美德的鲜花,随着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绿了你的家庭,香了你的家庭;绿了你的工作地,香了你的工作地。

你走到哪里就绿到哪里,香到哪里。

这样,你漫长的人生道路处处是绿草,季季有花香。

4、爱,是美德的核心。

美德之爱,不仅仅是爱父母,爱妻儿,而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而要爱所有的人,包括那些做过错事已经改正的人,以至那些犯有罪过已经痛改前非的人。

美德之爱,像爱人一样爱天上的飞鸟,爱水中的游鱼,爱地上的走兽,以至爱渺小而又渺小的蚂蚁。

美德之爱,像爱人一样爱每一蔸草,爱每一朵花,爱每一条江河,爱每一个湖海。

美德之爱,像爱人一样爱每一颗星星,爱每一朵白云,爱每一片彩霞。

美德之爱,无时不在,无所不在。

美德之爱是大爱,大爱无边

5、美德的根本是给予。

有人说,现代社会到处都是索、拿、卡、要,给予就会输光,给予就是蠢宝。

有人说,现代社会贫富悬殊,你有多少钱财给予贫穷,你能给予下岗工人什么

你能给予失学儿童什么

美德的给予是你的真诚,是你的关爱,是你那颗纯正赤忱的心。

应该说,社会越是钱欲横流,越是贫富悬殊,就越显示美德的光辉,给予的高尚。

也许,在你漫长的人生旅途中,真会输掉一点什么,但在历史长河里,在精神世界中,你永远是赢家。

你赢得的是人们的尊重。

6、美德是幸福的重要源泉。

金钱离开了美德,买到的只是灯红酒绿,醉生梦死,买到的只是歌舞厅里通宵达旦的疯狂。

权力离开了美德,便蜕变为腐蚀灵魂的鸦片。

那鸦片的毒汁,渐渐把心浸透,染黑;心,彻底糜烂。

称号离开了美德,就变成一张张可怜的一钱不值的仅仅是镀了金边的废纸。

荣誉离开了美德,即化成一个个五颜六色的转瞬便破的肥皂泡。

唯有美德,能使人胸怀开阔,情操优美,内心平衡,灵魂愉悦。

为什么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首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

时下,随着对外交往的不断扩大和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热议随之升温,并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引发了强烈的反响。

这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个值得肯定的可喜的现象,说明人们对传统文化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地位作用的认识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明确、越来越重视、越来越紧迫;也说明,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和平崛起,除了有强大的物质基础以外,还必须有与之相称的包括传统文化在内的“软实力”的必要匹配。

舍此,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不全面、不完整的;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因为它关系到民族复兴的重大问题,关系到中国和平崛起的基础问题,关系到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关键问题,关系到我国国民的信念、信仰、精神面貌、道德风尚和价值观、世界观等核心问题。

一、 从中国在世界的影响看,最受人尊敬和影响力最大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杂志今年第二期刊登了一篇文章叫“孔子在欧洲”,前不久有的报纸上登了“孔子在非洲”;其实,全面的说法应该是孔子在世界。

凡有出国访问或考察经历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国外最推崇、最敬佩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报载,2004年以来,世界上新设立的孔子学院有26所;有100多个国家2300多所大学开设了汉语课程,学汉语的人数达到了3000多万。

中国的、等四部古典小说,数百年来风靡日本、韩国、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历久不衰,并且渗透到了军事、政治、文化、商业、教育和宗教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包括春节、中秋节和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也有着相当大的影响。

去年一个时期,媒体报道的韩国与我国有关端午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争议问题,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的影响。

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美军排以上军官人手一册,世界上装备最先进国家的军队,最需要的恰恰是两千多年前中国军事家的聪明和智慧。

几年前,人民解放军一个代表团到瑞典访问,其中参观瑞方一个军事院校,对方主动提出要与代表团讨论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军事著作。

尽管瑞典的军事装备和军事工业在世界上是很先进的,但中国古人的智慧对他们来说至今仍然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还有一个反证,无论1860年英法联军,还是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第一个动作就是到当时中国文物保存最集中、最全面、最完善的和故宫抢劫文物,而后运回国内充实自家的博物馆。

这真实一个绝妙的讽刺,那时号称“船坚炮利”的西方列强,他们眼里柔弱不堪的大清帝国,最有价值的恰恰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

二、从传统文化的地位作用看,它是民族精神的精华和载体、是立国之本。

什么是传统文化

当前众说纷纭,没有统一、完整的现成答案。

不过,可以通过对文化定义的了解,使我们对这个概念有一个大体的认识和把握。

对文化的定义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

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著名人类学学者泰勒这样给文化定义:“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个复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

”由此可见,传统文化这个概念的含义非常宽泛,它不仅包括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在社会实践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观念形态和行为方式,而且为不同社会形态、不同时期社会成员所共有;是包括中华民族在内的人类认知客观世界、主观世界以及人类自身社会实践的一切文明成果。

传统文化所反映的,是各个历史时期中华文化对于社会的生产、生活和人们意识、道德等精神方面的密切关联度,它不仅揭示了传统文化与社会发展进程关系、与社会整体的关系,而且涉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和领域。

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无论从哪个层面强调,都是举足轻重的。

纵观我国几千年历史,传统文化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对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推动或促进,起着基础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敢于独树一帜、标新立异,不仅大大促进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而且导致了奴隶社会的最终解体,新的社会形态——封建社会的诞生,实现了社会形态的转型。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第一件重大事情就是“焚书坑儒”,以国家机器的力量消灭了被他统一的另外五国的文化,意在从根本上铲除故国复辟的精神支柱,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这从反面印证了文化对巩固或推翻政权的极端重要作用。

汉武帝为富国强兵、强化对人民的统治,首先从意识形态入手,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强制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力扶持“皇家文化”的发展。

从此奠定了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立国的思想基础。

宋太祖赵匡胤统一中国后,接受五代时期频繁动乱的教训,在全国大、、等等。

其次,科学技术方面。

这个领域成就和著作内容十分丰硕、涵盖面很广、其中不少在世界享有盛誉。

如秦代李冰父子设计并监造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汉代科学家张衡制造的天文测量器材《浑天仪》,造纸、火药、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术等“四大”发明,数学家祖冲之、水利学家郭守敬、以及科学著作“天工开物”、“齐民要术”、“农政全书”等等,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

第三,军事研究方面。

传统文化在这个领域著述可以说是群星灿烂,独树一帜,成果卓著。

如《孙子兵法》、《三十六记》、《孙膑兵法》、和《黄石兵书》等军事著作享誉千古、惠及当代;还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著名军事家张良、韩信、曹操、诸葛亮、谢玄、李世民、赵匡胤、刘泊温、戚继光、左宗堂等,已成为聪明智慧的象征、至今赞口不绝。

第四,文学艺术方面。

传统文化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精品荟萃,脍炙人口。

如从古至今人们广泛流传的对诗词文章的最简练概括,如“唐诗宋词元曲汉文章”,最形象的形容,如“学会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偷”、“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即是生动的证明;还有对历史上著名文学家、艺术家的简要概括称谓,如“竹林七贤、”“唐宋八大家”、“杨州八怪”等,即是赞誉和赞美;至于文学、史学、散文、诗歌、小说创作等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更是异彩纷呈、不胜枚举。

如《诗经》、《离骚》,《史记》、《汉书》、《资治通鉴》,以及四部古典小说、三言两拍等。

近来看到一首小诗,把我国19部古典小说嵌入其中:“东西三水桃花红,官场儒林爱金瓶。

三言两拍赞今古,聊斋史书西厢镜。

”在教育、音乐、绘画、戏剧、雕塑、体育、宗教等方面的建树同样成就斐然。

第五,医学、农业、建筑、冶炼、制造、旅游、烹饪、饮茶、养生健身等方面。

传统文化的积淀非常丰厚,非常难得。

如《黄帝内经》、《伤寒论》和《本草纲目》,《徐霞客游记》,《茶经》等等。

五、从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看,它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之魂、民族之根。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战略任务,表达了我国对当今世界的深刻理解和战略选择;强调了文明的多样性,赋予了中华文明和中国文化的历史责任与时代坐标。

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文化和谐,只有造就深层次的文化和谐,才能造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全面的、可持续的社会和谐。

从文化角度构建社会和谐,主要有两个层面内容:一是特殊具体的文化层面,包括弘扬传统文化在内的文化资源领域、精神生产领域、文化传播领域、文化消费和文化交流领域等。

二是普遍深刻的文化层面,即渗透于各个领域的共同理想、组织和行为方式的和谐问题。

构建文化和谐,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和谐社会建设迫切需要,现实生活中又普及推广不力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对传统文化的普及推广重视不够,措施不力;宣传、出版、教育等配合默契欠缺到位,声势不大;思想规范、行为引导、榜样示范,和文艺创作、多种形式配合上差距较大,不尽人意;政策引领、资金投入、教材审定、普及方式和师资力量都尚待完善。

这是需要认真加以解决的。

二是处理好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合理成分和优秀成果,使之继续丰富发展、提高完善、不断升华的问题。

传统文化是在持续、充分地吸收借鉴各种优秀文化养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今后的继承发扬也必须这样。

当前,随着对外交往的不断增多,外来文化的影响渗透随之加强;而且对外来文化内在需求和外在压力双向加大,并通过多种渠道、多个层面、多种方式,以前所未有速度和力度释放出来,这是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只有转变观念,调整思路,因势利导,借力使力,为我所用,才能使传统文化在新的形势下不断发扬光大。

三是处理好传统文化“外热内冷”,理性把握稳步推进问题。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持续增长,国外兴起了一股规模空前的、包括了解传统文化在内的汉语热。

国内对国学和传统文化的地位也展开了热烈讨论,引发了人们的关注。

不过,对国外的汉语热要冷静、客观地看待,他们大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而非中国传统文化的“软实力”的影响。

国内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也众说纷纭,各持己见,形成共识还需要一个过程。

操之过急是无益的。

四是处理好传统文化内涵博大精深、掌握难度较大,如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问题。

传统文化体系庞大、内容十分丰富;积累很多、感到无从下手;时空太远、文字生辟难懂;工作很忙、难以深钻细研。

此外,传统文化自身有精华也有糟粕,有优势也有劣势,有长处也有短处。

如何适应社会转型期的特点,针对当代中青年和少年儿童对传统文化知之不多的实际,在教材编写、普及推广、配套工程、激励机制、组织领导等方面,采取切实可行措施,使传统文化在工作学习、文化娱乐、日常交往之中得以潜移默化的推行,变成一种自觉自愿、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政府机构也要准确把握文化体制的价值

描写当今中华民族的词及句子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